学写对话

合集下载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语言表达图片中的内容。

2. 培养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2. 学习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对话。

3. 练习编写对话。

三、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2. 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对话。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将观察到的图片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如何组织语言,编写对话。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图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编写对话,引导学生学习。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1. 教学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如何观察图片,如何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对话。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图片编写一段对话。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对话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进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图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对话。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出示不同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编写相应的对话。

2. 学生相互交换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对话的实践性。

七、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观察图片,编写对话。

2. 学生相互分享对话,交流彼此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

八、教师点评:1. 教师对学生的对话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对话逻辑。

2. 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九、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图片、编写对话的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十、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家庭生活中的场景,观察并编写对话。

2. 学生将对话作品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趣事。

小学作文《有趣的对话—学会描写对话》习作辅导课件

小学作文《有趣的对话—学会描写对话》习作辅导课件


“什么大哥,睁开眼睛看看,我是大哥吗?”女孩吼道。

“大姐,您这劲也不像大姐呀!”刘星扭过头看了看,嘻皮笑脸地说。 “胡说八道,起来”女孩生气地把球扔给刘星,“好好说说,这个怎么回事?”

“我……我刚才练射门来着。”刘星吱吱唔唔。

“练射门,你射我脑门了,你知道吗?”女孩指着脑门,对刘星说,“你自己看 看,自己看看。”
1
2

事 导
3

4
5
6
新时钟与旧时钟
对话
新时钟与旧时钟
1
2
有一天,一只新时钟来到两只旧时钟身边。两只旧时钟“滴

答”、“滴答”一秒一分地走着。
事 导
一只旧时钟对那只新时钟说:“孩子,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
3
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恐怕就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万次。”新时钟惊叹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

“我……我刚才练射门来着。”刘星吱吱唔唔。

“练射门,你射我脑门了,你知道吗?”女孩指着脑门,对刘星说,“你自己看 看,自己看看。”
——《家有儿女》节选
读这段对话,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运用了大量的提示语。
了解对话描写
她直冲出来,一屁股坐在刘星身上,揪着衣领,气势汹汹地说:“臭小子,你
敢暗算我?”
“大哥,我错了。”
4 事,办不到!”
另一只旧时钟说:“别听他胡说。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
5 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竟有这么简单的事?”它半信半疑,“如果这样,我就
6 试试吧。”
果然,一年下来,新时钟按照那只旧时钟说的,很轻松地走完
了三千二百万次。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对话知识,编写简单的对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编写对话,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内容1. 图片观察: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内容。

2. 对话编写: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编写人物对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对话。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图片内容转化为有趣的对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对话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要素。

3. 图片观察: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内容。

4. 对话编写: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编写人物对话。

5.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对话,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对话。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后图片,编写对话。

2. 学生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看图写话活动。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看图写话方面的进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导入:教师选择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实例讲解:教师展示优秀的对话案例,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对话的写作技巧。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共同讨论如何根据图片内容编写对话。

4. 指导写作:教师个别指导学生编写对话,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对话编写:评价学生编写的对话内容,关注对话的逻辑性、趣味性。

学写对话

学写对话

李青说:“哟,59分,不错嘛!”
张平回答:“你少管闲事!” 李青说:“我就喜欢多管闲事,怎样,不 服气吗?有本事下次考试超过我?” 张平说:“你找打,是吧?”
李青喊道:“来啊,谁怕谁?”
小梅说:“嘘!别吵了,老师来了!”
写一写
李青说:“哟,59分,不错嘛!” 张平回答:“你少管闲事!” 李青说:“我就喜欢多管闲事,怎样,不 服气吗?有本事下次考试超过我?” 张平说:“你找打,是吧?” 李青喊道:“来啊,谁怕谁?” 小梅说:“嘘!别吵了,老师来了!”
加一加:给这个对话的提示语加上适当地语气。
李青说:“哟,59分,不错嘛!”
张平回答:“你少管闲事!” 李青说:“我就喜欢多管闲事,怎样,不 服气吗?有本事下次考试超过我?” 张平说:“你找打,是吧?”
李青喊道:“来啊,谁怕谁?”
小梅说:“嘘!别吵了,老师来了!”
再加一加:给这个对话的提示语加上适当地动作、表情。
1 2
改一改:灵活运用提示语形式改一改这个对话。
李青说:“哟,59分,不错嘛!”
张平回答:“你少管闲事!” 李青说:“我就喜欢多管闲事,怎样,不 服气吗?有本事下次考试超过我?” 张平说:“你找打,是吧?”
李青喊道:“来啊,谁怕谁?”
小梅说:“嘘!别吵了,老师来了!”
同学习作片段:
课文《陶罐和铁罐》片段:
李青说:“哟,59分,不错嘛!”
张平回答:“你少管闲事!” 李青说:“我就喜欢多管闲事,怎样,不 服气吗?有本事下次考试超过我?” 张平说:“你找打,是吧?”
李青喊道:“来啊,谁怕谁?”
小梅说:“嘘!别吵了,老师来了!”
同学习作片段:
课文《陶罐和铁罐》片段: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李青说:“哟,59分,不错嘛!” 铁罐傲慢地问。 陶罐谦虚地回答:“不敢, 张平回答:“你少管闲事!” 铁罐兄弟。” 李青说:“我就喜欢多管闲事,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 怎样,不服气吗?有本事下次考试超 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 蔑的神气。 过我?”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 张平说:“你找打,是吧?” 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李青喊道:“来啊,谁怕谁?”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 小梅说:“嘘!别吵了,老师来 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 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 了!” 说„„”

3学写对话

3学写对话
第三课 学写对话
“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 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 你就是一个‘军神’!” 分段对话 “你过奖了。”
“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你过奖了。” 手术做完了,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 “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 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有些不相信:“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 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 增加了提示语 是一个‘军神’!”
小练笔 ,请选一话题写一写
话题一:妈妈去水果店买水果。 话题二:我劝爸爸戒烟(戒酒)。 话题三:同学生病了,我安慰她。 话题四:小明经常不做作业,老师教育他。 话题五:我来到青青草原遇到了喜羊羊。
பைடு நூலகம்
练一练
妈妈问 小明 作业写好了吗 ◆. 这是什么意思 觉民半惊讶半玩笑地问 你弄了这半天了 ◆. 海多么蓝啊 他惊叹道 ◆. 你去了哪里 我找不到你呢 你看 我不是回来了吗 ◆.信封上写着 河边公路8号 小乌龟收 ◆.北方农家谚语说 处暑不出头 割谷喂老牛
◆.
1.你喜欢我不喜欢? 你喜欢我不喜欢 2.你喜欢,我不喜欢。 3.你喜欢。我不喜欢? 4.你喜欢?我不喜欢? 5.你喜欢!我不喜欢? 6.你,喜欢我?不喜欢? 7.“你喜欢我不?”“喜欢!” 8.“你喜欢我?”“不喜欢!” 9.“你喜欢我?”“不喜欢?” 10.《你喜欢我不喜欢》 11.《你喜欢》,我不喜欢。 12.你喜欢《我不喜欢》。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提示语的作用,学会在人物对话中添加提示语,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提示语进行人物对话创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提示语的概念及作用2. 提示语的位置及用法3. 在人物对话中添加提示语的方法4. 提示语的修辞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在人物对话中添加提示语,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提示语进行人物对话创作,使提示语与对话内容相互呼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2. 学具:作文纸、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物对话的基本要素,引出提示语的概念。

2. 讲解提示语:介绍提示语的定义、作用、位置及用法,并通过例句展示提示语的修辞手法。

3. 实践演练:给出一段人物对话,要求学生在对话中添加合适的提示语,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编写一段人物对话,要求运用提示语,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5.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编写的人物对话,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提示语在人物对话中的重要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2. 板书内容:- 提示语的概念及作用- 提示语的位置及用法- 提示语的修辞手法- 在人物对话中添加提示语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编写一段人物对话,要求运用提示语,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2. 课后拓展:观察生活中的对话场景,尝试运用提示语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提示语的概念、作用、位置及用法,并能够在人物对话中运用提示语。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提示语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学会写人物对话(教案)

学会写人物对话(教案)

学会写人物对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人物对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模仿不同人物对话的特点。

3. 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生动性的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人物对话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写作。

教学过程:第一节:引言教师向学生介绍人物对话的概念和重要性。

例子:老师:“同学们,你们读过故事书吗?故事书中有的时候会有两个人的对话,这就是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是故事中人物之间的交流,通过对话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人物对话。

”第二节:分析人物对话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不同的人物对话例子,让学生分析并观察这些对话的特点。

例子:老师:“请大家看这个例子,分析一下这个对话。

这个对话是两个朋友在咖啡厅里的对话。

大家注意观察他们的语言表达、语气和表情。

”学生分析并讨论对话的特点,如语言表达、语气、表情等。

第三节:模仿人物对话教师让学生模仿刚才分析过的人物对话,创作出一个新的对话。

步骤:1. 教师给出两个角色,例如: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

2. 学生根据角色特点,创作出一个新的对话。

例子:老师:“同学们,请大家想象一下,你们现在是两个角色,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

老师正在询问学生关于学校的事情。

请你们创作一段对话。

”学生创作对话,并互相交流分享。

第四节:创作人物对话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一个具有个性和生动性的人物对话。

步骤:1. 教师让学生选择两个感兴趣的角色,例如:一对恋人、一对朋友等。

2. 学生根据角色特点,创作出一个具有个性和生动性的人物对话。

例子:老师:“同学们,请大家想象一下,你们现在是两个角色,一对恋人。

这对恋人正在公园里散步,互相倾诉着自己的心情。

请你们创作一段对话。

”学生创作对话,并互相交流分享。

第五节:总结与展示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步骤:1. 教师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关于人物对话的知识点。

2.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话,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语言表达图片中的情景。

2.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对话句式,学会在对话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图片,能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学会使用基本的对话句式进行交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图片,图片内容要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准备对话模板,引导学生学会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想象力。

如:“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图,有什么发现?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他们之间可能在说什么?”2. 讲解:讲解如何观察图片,如何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如:“同学们,观察图片时,我们要注意图片中的细节,比如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用语言描述图片时,我们要尽量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清晰。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对话的形式表达图片中的情景。

如:“图中的人物在说什么?我们可以这样表达:‘A:今天天气真好啊!B:是啊,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幅图片,用对话的形式表达图片中的情景。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表达方式。

5. 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如:“我觉得他们组的对话表达得很清楚,但是声音可以再大一点。

”五、作业布置1. 观察一幅图片,用对话的形式表达图片中的情景。

2. 回家后,与家人进行一次对话,注意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熟练地观察图片,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2. 通过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对话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二:学写人物对话课件.ppt

作业二:学写人物对话课件.ppt
• 我说:“爸,你想让我和妈吸二手烟吗?” • 我赶紧劝说:“爸,你想让我和妈吸二手烟吗?” • 爸爸说:“好好好,我出去抽!” • “好好好,我出去抽!”爸爸边说边朝阳台走去。 • 妈妈说:“抽抽抽,抽死你!” • “抽抽抽,抽死你!”妈妈一脸不悦地朝
厨房走去。
回 顾 一 下:
为了让习作更加生动,有时我们要让 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写出说话的内容。 写人物的语言要写好提示语,提示语的位 置要有变化,提示语可以不用“说”字, 这样更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说话人的语气、 心情、态度及人物个性。这样,我们写的 文字才会有感染力,文中的人物才会鲜活
①一个老婆婆走过来:“小木头动人作,、你表病情了、吗神?态”
②“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③“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老婆婆 嘟嘟囔囔地走开了。
……
变化提示语位置
④“你头疼,是吗?”小女巫问。
⑤“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可省怜略巴提巴示地语说。 ⑥“那是因为你很伤心,却不会哭。”
学校运动会上,小晨参加400米赛 跑时摔了一跤,没拿到名次,伤心得哭 了起来。同学们上前纷纷安慰,她终于 破涕为笑。
小晨,别难过了到是成功之母。
…… 你次了还,有只机要会你的下下。午次的跑接步力多赛加,小我们一定 能取得好成绩。 心,一定能拿到名次的。
• 晚饭后,爸爸悠闲地点了一根烟。 • 妈妈说:“喂!怎么又抽上了?” • “喂!怎么又抽上了?”妈妈喊道。 • 爸爸说:“就一根,就一根!” • 爸爸却嬉皮笑脸地央求妈妈:“就一根,就一根!” • 妈妈说:“在家里一根都不行!” • “在家里一根都不行!”妈妈一把夺过烟头,扔
在垃圾桶里。
• 爸爸说:“你想干嘛?想干嘛?大”家有没有觉得 • “你想干嘛?想干嘛?”爸爸也急生了动。了很多?

《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

《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

《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二年级看图写话公开课教案学写对话(公开课教案)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写对话,好吗?生:好!师:谢谢!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师:老师把我们刚才的对话写下来了,请看?师:出示课件一老师说:“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写对话,好吗?”同学们说:“好。

”老师说:“谢谢。

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师:谁来帮我读一读这段对话.这是老师第一次写的。

老师还写了第二次呢!师:出示课件二(二)老师说:“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写对话,好吗?”同学们说:“好。

”老师说:“谢谢。

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第二次,老师是这样写的,内容一样,文字一样,连标点都是一样的。

你发现了哪儿不一样吗?生:一句一句地写……分行写……分段写!师:对!话是一句一句说出来的,我们就一句一句写下来,写了我说的话,再分段写你们说的话。

不管谁说的话,也不管说了多少话,都单独写一个自然段。

这种方法叫分段写对话。

(板书:分段写)师:分段写对话,条理更清晰,内容一目了然,读起来也轻松。

同样的对话,我还写了第三次呢?想看看吗?生:想!师:出示课件三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写对话,好吗?”“好。

”同学们说。

“谢谢。

”老师说,“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师:这篇和第二篇,对话内容一模一样,文字也是一样的,也是分段写的,但是什么变了?生:提示语的位置变了。

师:对!写对话的时候,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动的,我们来看,第一句,提示语在前面,第二句提示语在后面,第三句提示语在中间。

(课件上勾画)师:提示语变了,还有什么也跟着变了?生:……师:请关注“说”后面的标点。

(重复出现两段话,对比)生:标点变了。

师:对!我们再来看,提示语在前面,“说”的后面用冒号;提示语在后面,“说”的后面用句号;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用逗号。

(课件标注)师:别忘了,对话的内容要用上前引号和后引号哦!师:接下来我要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两篇对话,请你认真看,仔细听。

想一想:你最喜欢那一篇呢?为什么?生:我喜欢第三篇。

级下讲学写人物对话

级下讲学写人物对话
1.妈妈对我说 :“ 今天我要加班 ,你自己做饭 吃吧!” 2.小兔子想了想说 :“ 我自己回家。” 3.我问爷爷:“ 你小时候玩那些游戏呀?” 4.“这是什么东西呀?”妈妈好奇地问。 5.“不能动 !”爸爸说 ,“这个很危险。”
提示语可以有不同的提
。”
2.提示语在后时 “ 。” 某人说。
认一认,连一连。
逗号 句号 感叹号 问号
。,? !
双引号
冒号
用在人物对话时的点号
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妈妈对我说 今天我要加班 你自己做饭吃吧 2.小兔子想了想说 我自己回家 3.我问爷爷 你小时候玩那些游戏呀 4.这是什么东西呀 妈妈好奇地问 5.不能动 爸爸说 这个很危险
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提示语中加进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
还能找出一些和“说”的意思很接近的词语吗?
问 说 喊 叫 道 嘀咕 嚷道 吼叫......
请仔细看图,根绝图画内容,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说些什么? 写出一段话,写清楚画面的内容。
课后作业
1.阅读P78《小猪擦脸》《小猪问路 》,并把人物对话的语句划出来。 2.欣赏《一对蝈蝈吹牛皮》诗歌, 并高声地朗读,读出节奏和感情。 3.完成P75“智慧小屋”、“动笔实 践”中的第二题。
3.提示语在中间时 “ 。 ” ,“ 。”
4.提示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而省略 “
。”
请找出这段人物对话里的提示语, 并说说提示语有什么特点?
我问妈妈:“今天我们还去公园吗?” “如果不下雨我就去。”妈妈笑着说。 “快起床!”妈妈大声喊着。 “再睡一会儿吧!”小明转过身去,懒洋洋地 回答。
“再不起就迟到了!” “就睡一分钟!”

三年级语文——学写对话 课件

三年级语文——学写对话 课件
•我的身体细又长,头长白毛身上光 。从来就爱讲卫生,天天嘴里走两 趟。[用具]
•白娃娃,爬黑墙, 越爬个儿越变小, 再也没法往上长。[文具]
•八把尖刀,两把剪刀, 身 背皮箱,走路横跑[动物]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 字不同,高矮不齐。[器官]
甲(蹦蹦跳跳地进门):“我回来了,有什么好
吃的?啊!真香!”
妈妈妈对对我我说说:“这是一只老乌鸦 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 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了。”
“那怎么办呢?”我我着着急急地地问问。。
妈妈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在给妈妈 送食物了。它们长大了,没有,便问妈妈:“它为什 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 了。”
“那怎么办呢?”我着急地问。
妈妈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在给妈妈 送食物了。它们长大了,没有忘记妈妈的 哺育之恩,这叫‘乌鸦反哺’。”
乙(笑眯眯地摸着甲的头):“哟,我的乖孙子
回来了,饿了吧,奶奶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糖醋 排骨。”
丙(责怪地指着甲):“明明,你的手多脏,快
去洗了手再吃。”
甲(调皮地做了个鬼脸):“知道了,妈妈。”
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 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 呢。”我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 去找东西吃呢?”妈妈说:“它老 了,飞不动了。”我问:“那怎么 办呢?”妈妈对我说:“你看小乌 鸦在给妈妈送食物了。他们长大了, 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这叫 ‘乌鸦反哺’。”
23
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 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 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 了。”

《学写对话》教学设计

《学写对话》教学设计

《学写对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分自然段写对话;能初步运用恰当的提示语;正确使用冒号、双引号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学习写话的要点和方法;通过表演再现故事情境,写出的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记录生活中精彩的对话。

教学重点:学习分自然段写对话;写出恰当的提示语;正确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学习写对话的方法,表演再现故事情境,写出情境中的对话。

教学准备:PPT课件作文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询问班上的学生都到齐没有?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

2.引出课题:学写对话。

板书课题。

二、以师生的对话,指导写对话1.出示师生交流的对话,学生读对话2.(出示两组对话)学生对比两组对话,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分自然段。

3.指导写提示语:再观察红色的句子,像这种交代话是谁说的话,是怎样说的?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语言,我们把它叫作提示语。

(板书:提示语)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

4.学生观察对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简要点拨标点符号在文稿纸中的占格。

三、创设情境,表演对话1.出示老师端午节去黔灵山游玩听到一只小猴子与猴妈妈的对话。

小猴子:妈妈,我想吃桃子。

猴妈妈:一天吃三个,够不够?小猴子:不够不够!太少太少!猴妈妈:三天吃九个,够不够?小猴子:够了,够了!谢谢妈妈!2.想象小猴子与猴妈妈说话时有什么表情、动作等,表演对话,再现情境。

四、学生写对话1.出示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要求。

2.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点评指名读自己的习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评价。

六、作业布置布置学生课后修改、誊写作文。

附:板书设计学写对话分自然段动作提示语表情位置变化标点符号:“。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让人物开口说话”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嘴一张就能说话。

在你的周边谁最能说会道?生:我的妈妈。

生:老师。

生:校长。

生:同学。

师:哪一位同学?生:师:看来,你很了解他。

遗憾的是,在同学的作文中,总会看到不少的哑巴。

不信,你来看——出示: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200米赛跑时被旁边的选手撞倒在地,没拿到名次,伤心得哭了起来。

同学们上前纷纷安慰,他终于破涕为笑。

师: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句子)师:文中谁成了哑巴?生:同学们。

师:是啊,一群人都成了哑巴。

同学们会怎么安慰小明呢?生:这次没有拿到名次,没有关系,下次还可以继续努力。

师: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生:没关系的,这次没有拿到名次,不是你的错,而是因为你在你跑步时被别人撞倒了。

以后努力,一定会拿到名次的。

师:听了这话,小明心里一定舒服不少。

生:没关系,我们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只要你下次跑步时多加小心,一定能拿到名次。

师:嗯,你很会安慰人。

生:没事的,失败乃成功之母。

师:这句话算得上经典。

瞧,这么一开口,人就活了,内容就具体了。

所以,让作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真的很必要!(板书:人物、开口说话。

学生齐读板书。

)师:再来看一段:出示:妈妈忙着炒菜,看我在看电视,就叫我去买瓶醋。

我正看到兴头上,不肯去。

妈妈冲我说了一句话,我立刻飞奔下楼买醋去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谁能给句子做做加法,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马上让人物鲜活起来?(生自读)生:妈妈说——“如果你不去买醋,就让你一个月不准看电视。

”师:瞧,这位妈妈蛮厉害的。

生:妈妈说——“如果你去买醋就奖励你再看10分钟电视。

”师:看来奖励还是很有用的。

生:妈妈说——“如果你不去买醋,就扣除你一个月的零食。

”师:扣除一个月零食啊,这位妈妈更狠了。

生:妈妈说——“我要做红烧鱼,如果没有醋的话就不好吃了。

”师:那就吃不到美味的菜了。

生: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你下楼去买醋顺便让眼睛休息休息。

师:这位妈妈讲的话有道理吧?你看,这是一位很会说话的妈妈,很温柔。

生:听说楼下的店有促销,买一瓶醋就可以获得一个游戏币哦!师:妈妈诱惑你下楼去买醋,是不是?瞧,人物这么一开口,文中的妈妈“活”了,事件也清楚了,人物更形象了。

二发现与欣赏提示语的变化师:那么是不是只要让人物开口说话就万事大吉了呢?请看这一组句子,谁来读一读。

(指名一生读句子)出示:晚饭后,爸爸悠闲地点了一根烟。

妈妈说:“喂!怎么又抽上啦?”爸爸说:“就一根,就一根!”妈妈说:“在家里一根都不行!”一把夺过烟头,扔在垃圾桶里。

爸爸说:“你想干吗?想干吗?”我说:“爸,你想让我和妈吸二手烟吗?”爸爸说:“好好好,我出去抽!”妈妈说:“抽抽抽,抽死你!”师:人物说了很多话,你感觉有什么不妥吗?生:可以把这些“说”改成别的词。

师:你的意思是说这里的提示语反复用一个字——“说”,单调,乏味。

那么,同样表达“说”这个意思,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呢?听清楚要求:不用“说”,换一个字。

生:气冲冲。

师:“气冲冲”是表示“说”的吗?不用“说”,换一个字。

生:可以用“问”字。

生:可以换成“答”。

生:可以用“骂”。

(师出示表示“说”的一字词,学生齐读:喊、叫、呼、吼、吟、读、问、答。

)师:不用“说”字,换成两个字。

(生:质问、责备、表扬、批评、讨论、嘱咐。

)(师出示表示“说”的二字词,学生齐读:恳求、责备、质问、提议、劝告、训斥、抗议、抱怨、祝福、吹牛、唠叨、商量、狡辩、嘲笑、讽刺、怒吼。

)师:不用“说”字,换成多个字来表示,谁会?(生:议论纷纷、胡言乱语、破口大骂、七嘴八舌。

)(师出示表示“说”的多字词,学生齐读:打圆场、耍贫嘴、窃窃私语、胡言乱语、议论纷纷。

)师:同学们再快速记一记这些词语。

师:像这些表示“说”的词,我们平时虽然都积累过,但是还要学会运用。

我们再来向教材学习学习,看看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对话的。

出示:“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

”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就这么一点儿。

”她摇晃一下小葫芦,抬起头来。

我们的目光正好相遇。

师:请你自己读读这组对话,发现和刚才一组句子的提示语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句子)生:这组句子中都没有用“说”。

师:用什么替代了“说”字,请你再来读读。

生:师:这个提示语不用“说”字,而是描写了什么?生:神态。

师:再来读读另一句话中的提示语。

生:师:这个提示语写出了人物的——生:动作。

师:提示语不用“说”字,而是以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替代“说”,这样一读对话,人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

(板书:提示语、不用“说”字。

学生齐读板书。

)师:同学们,瞧,写一组对话,我们有时可以省略提示语,也可以变化提示语不同的位置,还可以不用“说”字,则是以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作为提示语。

这样对话就不再单一,更具有表现力。

刚才这段话中出现的这么多“说”,我们来修改一下,不用“说”字或者用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作为提示语,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师:比如最后一句怎么改?生:妈妈骂道——“抽抽抽,抽死你!”师:还可以怎么改?生:妈妈双手叉腰,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喊道——“抽抽抽,抽死你!”师:这个提示语写得很丰富,“双手叉腰,一拍桌子”写出了妈妈的动作,“怒气冲冲”写出了妈妈的神态,还用了表示“说”的词“喊”。

看来,妈妈真的是很生气了。

生:妈妈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爸爸的鼻子,破口大骂——“抽抽抽,抽死你!”师:哎哟,妈妈真是愤怒到极点了。

你还想改哪一句话?生:我想改第四句。

爸爸也不甘示弱,手指着妈妈——“你想干吗?想干吗?”师:提示语写出了人物的动作。

生:爸爸质问——“你想干吗?想干吗?”师:看来爸爸也生气了。

生:爸爸急得直跺脚——“你想干吗?想干吗?”师:爸爸也气得暴跳如雷了。

还有哪句话你也想修改的?生:妈妈暴跳如雷——“在家里一根都不行!”她一把夺过烟头,扔在垃圾桶里。

师:嗯,妈妈态度很坚决,说不行就不行。

生:我想改第二句。

爸爸对着妈妈哀求:“就一根,就一根!”师:爸爸为了抽根烟,不得不低声下气啊!生:爸爸微笑着缠着妈妈——“就一根,就一根!”师:用了一个“缠”,爸爸也会发嗲!生:我想改第一句。

妈妈喊:“喂!怎么又抽上啦?”师:看来,妈妈对爸爸抽烟很有意见。

生:我想改第三句。

妈妈暴跳如雷,头上冒着“火”:“在家里一根都不行!”一把夺过烟头,扔在垃圾桶里。

师:很形象。

妈妈头上都冒着“火”了,够气愤的。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说”,还刻画了人物说话时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

这样,语言就变得生动形象,更富有情趣了。

现在我们通过朗读把提示语表现出来。

(三位学生分角色读说话内容)师:同学们一读,表现出了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

其实妈妈不让爸爸抽烟,这也是一种严格的爱。

你看,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份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

三在改写场景中学写人物对话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人物说话要注意的两点(手指板书)——一是要开口说话;二是尽量不要用“说”字,即使用到“说”,也可以用不同的词。

这是班上一位学生写的一件事,谁来读一读。

出示:午餐后,值日组长小红看到小明的脚边有一团餐巾纸,就批评小明不讲卫生,要扣分。

小明很生气,两个人就争了起来。

班长小兰走过去捡起纸团,对他们说了一句话,教室里顿时一片静默。

(指名一学生读)师:这段话哪些地方,人物应该开口说话?说话时的神态、语气有些什么变化?想一想,改一改,看谁能把这段话修改得生动活泼。

(学生写话)师:谁来读一读你写的?其余学生认真听,学会倾听也是一个好习惯。

生:午餐后,值日组长小红看到小明的脚边有一团餐巾纸,就用手指着小明的鼻子怒吼道——“你,为什么乱扔垃圾?”(师请学生再读一遍提示语,点评:提示语有动作、表情。

)小明听到这雷鸣般的怒吼声,吃了一惊,气得脸都扭曲了,他大声反驳:“这又不是我扔的?你怎么不去批评别人?怎么就一定说是我扔的垃圾呢?”(师穿插点评:从小明的表情来看,真的是挺生气,很不服气,“反驳”一词用得很巧妙。

)小红见小明还在耍贫嘴就大声嚷起来:“你扔了垃圾还不承认!我治不了你,我就扣你的分。

”(师点评:刚才背诵的“耍贫嘴”用上了。

)话音刚落,小红就拿起红笔。

这时,班长小兰走过来,默默地捡起纸团,扔进垃圾桶里,劝告他们:“不要光说不做,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证明事实。

”教室里顿时一片静默。

师: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写了这么精彩的一段话!很可惜时间不够了,不然老师很想多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时我们要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写出说话的内容。

我们还学习了写人物的语言要写好提示语,提示语可以不用“说”字,这样更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心情、态度及人物个性。

这样,我们写的文字才会有感染力,文中的人物才会活起来。

我们要在生活中留心倾听,留心观察,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