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劳恩生平简介
《父与子》作者以及作品介绍

再 感
谢 您 的
见 观 ZAI JIAN
看
1
卜劳恩本名埃里希·奥泽尔,他出生在德国萨克 森州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 林村,其父亲是一位磨坊主,母亲则是一位家 庭主妇。卜劳恩十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德国 的卜劳恩市。卜劳恩因家境贫寒,学业受了影 响,所以没能上中学,而是做了一名钳工。不 过卜劳恩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艺术,在1921 年只身前往莱比锡艺术学院深造。
3
作品鉴赏
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把人与人之 间朴实纯真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沉而真挚,深入 人心,表达了人类永恒的情感。第三帝国时期,战火不 断,硝烟弥漫,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笼罩整个国家, 《父与子》犹如荒漠中的一片人性绿洲,温暖了德国。 整本漫画没有一句对话,却通俗易懂,引人发笑。《父 与子》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传入我国,当时连鲁迅、丰 子恺等大家都推崇备至.
《父与子》
作者埃·奥·卜劳恩的故事
目 录/contents
1.作者介绍 2.作品展示 3.作品鉴赏 4.作品影响
PART 01
1 传奇的一生
1
1903年3月18日,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诞 辰。他所创作的漫画《父与子》风靡全球,这部 作品充满了人性的温情与幽默,流露出纯真的父 子之情,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PART 04
4 作品影响
4
父亲和儿子的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最无私的亲情,所以 《父与子》才会历经七十余年而不衰,流传范围也越来越广。战后《父与子》集出版, 在德国家喻户晓,并且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们的喜爱,被誉为是德国幽默的象征, 享有极高的艺术评价。
《父与子》全集 :彩色双语纪念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父与子》全集 : 彩色双语纪念版 / (德) 卜劳恩(Plauen,E.O.) 绘. ——哈尔滨 : 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1 ISBN 978-7-5317-3240-2 Ⅰ. ①父… Ⅱ. ①卜… Ⅲ. ①漫画-作品集-德国-现代 Ⅳ. ①J238.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320251号《父与子》全集(彩色双语纪念版)《Fu Yu Zi》Quanji (Caise Shuangyu Jinianban)编译者 / 张玉岩出品人/宋玉成责任编辑 / 安 璐 李秀香 出版发行 / 北方文艺出版社 地 址 / 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28 号 网 址 / 邮 编 / 150010 经 销 / 新华书店印 刷 / 北京楠萍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 / 889×1194 1/24 字 数 / 100千 印 张 / 10.5版 次 / 2014 年5 月第1 版 印 次 / 2014 年5月第1 次印刷书 号 / ISBN 978-7-5317-3240-2 定 价 / 28.90 元连环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E.O.Plauen)原名埃里西·奥塞尔(Erich Ohser),1903年3月18日出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童年时迁居卜劳恩市。
少年时代他学过钳工,后来在著名的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进行深造。
他成为自由职业画家后,曾给《横断面》《新莱比锡报》《前进》《诙谐报》等许多报刊杂志作画。
20世纪30年代初,覆盖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严重冲击德国,严重的政治后果就是在纳粹政权下,德国成了恐怖的人间地狱,个人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奥塞尔的政治漫画被全面禁止。
1934年春,《柏林画报》编辑库尔特·库林贝格博士准备开辟一个新的连环漫画专栏,由于期望过高,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漫画家。
在筛选了数十个漫画家之后,邀请奥塞尔试画这个专栏,《父与子》等几个连环漫画故事初稿拿到《柏林画报》后,立刻受到了高度的赞扬,画报社认为:“奥塞尔虽然是个有政治问题的漫画家,但冒这个险非常值得!”《柏林画报》是当时德国最具权威的画报社,经过交涉也为了规避风险,奥塞尔最终获准改用笔名埃·奥·卜劳恩发表非政治性的作品。
看图讲故事《父与子》课件

作业布置
01
02
03
04
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尝试看图 讲故事,并记录下来。
收集一些有趣的图片,尝试编 写简单的故事。
阅读一本儿童故事书,并尝试 复述给家长听。
思考一下自己在生活中与父母 的互动,写下自己的感受。
下节课预告
学习如何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来增强 故事的表现力。
探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 力。
04
《父与子》漫画主题探讨
父爱的伟大
父爱如山
在《父与子》中,父亲对儿子的 爱如同大山一般坚实和深沉,他 默默地守护和关爱着儿子,为他
提供支持和安全感。
牺牲与付出
为了儿子的成长和幸福,父亲常 常需要做出牺牲和付出,他愿意 为儿子承受一切困难和痛苦,只
为看到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榜样力量
父亲在《父与子》中也是一个榜 样的形象,他通过自己的言行影 响着儿子,教会儿子什么是勇敢、 诚实和善良,成为儿子人生道路
家庭教育的启示
陪伴与关注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与子》启示我们 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注,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尊重与理解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理解他们 的想法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口头教育,更是言传身教的过程,《父 与子》启示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孩子,让 他们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上的指引者。
父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深厚的亲情
心灵的沟通
在《父与子》中,父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是无比深厚的,他们彼此关心、理解和 支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在《父与子》中,父子之间有着特殊的心灵 感应和沟通方式,他们能够理解对方的感受 和需要,从而更好地相互支持和关爱。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
翻耕的犁铧..激起一行行土浪,上升到地表的土壤形成整齐而粗大的线条,这些斑纹,是即将受孕的标记。
大大小小几何形的麦田将原野均匀(分隔/分割),种粒的全部能量转化为陇间....,设下朴素的宴席—..,它们将在秋天成熟,连绵不绝—握住镰柄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磨砺..出粗厚的老趼。
镰刀的弧光闪过,庄稼留下短小尖利的根茬..——这就是丰收。
而冬天,大地光秃秃的,它深深隐藏起自己的斑纹,就像一个人贫穷时收藏起挚爱的梦想。
空气中隐形的设计者用透明手指在窗户上描绘出,我呵气,融化一角冰凌,透过湿润的玻璃遥望那种辽阔的白——我知道,看似无痕的雪地上其实有着细碎的纹饰:觅食禽鸟的小爪痕,(拱/揭)开冰雪寻找草根的羊和野兔的足迹,还有还乡人凹陷..的很快又会被雪重新填满的脚印。
河流冻结,主干和支系组成丰富的叶脉,覆盖在如一片(厚重/沉重)落叶的大地上。
然后是等待。
冰雪融化....,春天的斑纹将再次浮现..,象征秩序,以及新的循环。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犁铧连绵不绝B.陇间磨砺C.根茬冰雪融化D.凹陷浮现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分割揭沉重B.分割拱厚重C.分隔揭厚重D.分隔拱沉重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破土而出的禾苗冰花般美丽的童话B.禾苗的破土而出童话般美丽的冰花C.禾苗的破土而出冰花般美丽的童话D.破土而出的禾苗童话般美丽的冰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菲律宾总统访问日本期间就南海问题大放厥词....,言辞充满挑衅,引发中方强烈不满,中方厉声告诫阿基诺找回理智,不要玩火自焚。
B.李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即使是寒冬腊月,也坚持让学生早起跑步,避免他们养尊..处优..、体弱多病。
不老的父与子阅读理解答案

不老的父与子阅读理解答案导读:本文是关于不老的父与子阅读理解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不老的父与子阅读材料①我上小学时候,爸爸从外地回家,带回几本《少年文艺》给我。
书中有一幅幅漫画,是一个光头爸爸和他的儿子之间的趣事。
我读得津津有味,笑得直不起腰来,忘了吃饭和睡觉。
②漫画上,光头的爸爸穿着黑色的小背心,挺着大肚子,爸爸身后总是跟着一头乱发的小不点,他永远六七岁的模样。
一对幽默可爱的父子,一份浓浓的骨肉深情。
我多么希望自己的爸爸也能和漫画中的爸爸一样幽默、开朗,每天能陪我一起嬉戏玩耍。
可是,我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在家的时间不过几周。
③照亮我童年一缕金色的阳光,便是来自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
一次光头爸爸带着儿子去书店买书,那本书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儿子读得津津有味,爸爸也低着头,背着手,跟在儿子身后看书,痴迷极了。
回家后爸爸觉得口渴了,拿起一包烟叶倒进了茶壶里。
他端起茶壶去倒茶,结果将茶倒进了自己帽子里。
他和儿子进浴室准备洗澡,浴盆里的水放满了,爸爸捧着书,没脱衣服就坐在了放满水的大浴缸里。
爸爸捧着书,读得忘了脱衣服,忘了洗澡,儿子也依着爸爸,靠着浴缸低头继续看书……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对父子!④又有一次,儿子一不小心将墨汁倒在地毯上。
爸爸生气极了,出门去找树枝,准备狠狠揍这个臭小子一顿。
可是,当爸爸找到树枝回到家,看见臭小子正用墨汁在地毯上作画,画了两只小猴子,生动极了,活灵活现。
爸爸没想到儿子画得这么好,于是忍不住拿起树枝,趴在地毯上和儿子一起在地毯上画起来。
只有童心未泯的爸爸懂得孩子的心啊!⑤放假的第一天早晨,爸爸看着酣睡中的儿子,不忍心叫醒他。
于是和朋友将儿子的小床搬上汽车,一直开到郊外的原野里。
直到儿子一觉醒来,睁开眼睛,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溪流潺潺唱着歌,马儿在草地上吃草,母鸡妈妈带着小鸡在散步,兔子竖着一对耳朵听小鸟唱歌……儿子摸摸大脑袋,我是在做梦吗?这是在哪里呀?爸爸看着儿子傻乎乎的憨样儿,躲在树丛后面偷偷乐了。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语文的学习,既要重视应试技巧的指导,也要注重阅读写作的积累。
前者是点睛,但后者才是画龙,画龙是基础,点睛是升华。
没有基础的铺垫,就谈不上技巧的升华。
那么,中学生到底该读哪些书籍?下面小编推荐一些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
1. 《三毛流浪记》张乐平译林出版社推荐理由:这本漫画影响了好几代人,曾经以为,现在的小孩不喜欢看苦兮兮的故事,其实不是这样的,虽说买得起书的孩子不至于是流浪儿,但对孤苦无助者的同情,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是有共鸣的。
2. 《佐贺的超级阿嬷》【日】岛田洋七南海出版社推荐理由:日本战后,在特别恶劣的情况下,岛田洋七的妈妈已经养不活他了,于是就把他委托给外婆——也就是超级阿嬷。
阿嬷的生存能力超强,又特别乐观。
这本书作为成长书,其好看程度和影响面,仅次于《窗边的小豆豆》。
3. 《万物简史》(少年彩绘版)【英】布莱森接力出版社推荐理由:《万物简史》曾是畅销的科普书,作者布莱森擅长讲故事,文笔很幽默,彩绘版是经过改编配图的,适合有一点点科学知识基础的初中生看。
4.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少年儿童出版社推荐理由:经典的中国历史普及读物,现今的初高中生,有一点历史基础的,差不多都是这套书培养出来的。
5. 《千江有水千江月》萧丽红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理由:这本书是风行25年的爱情文学经典,是目前为止由中国台湾本土作家创作的最畅销的长篇小说。
希望大家了解什么是真诚的情感,希望你们认认真真对待情感。
它的很多读者是高中生,这些年它被不少学校指定为假期必读书。
6.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德】德米切尔·恩德二十一世纪出版《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在德国就像《西游记》在中国那样家喻户晓。
这是一本充满魔力的书,它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那就是幻想王国。
7.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加拿大】扬·马特尔译林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获2002年度英国布克奖;被评为亚马逊网站2002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年度杰出图书、《出版家周刊》年度最佳图书、《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小说;2004年又获德国图书奖。
卜劳恩漫画欣赏

( 林 评 ) 春 Leabharlann ’ ■r /: 移
粹 德 国 ” 官 方 的 严 厉 “ 杀 ” , I劳 恩 一 而 再 、 再 而 三 地 遭 到 迫 害 o 封 ' - 14 年3 2 4 9 月 8日 , I劳 恩 被 “ 粹 德 国 ” 的 秘 密 警 察 逮 捕 。 一 周 后 。 他 不 堪 警 察 的 ' - 纳 残 酷 迫 害 而 自 杀 身 亡 。 t劳 恩 的 漫 画 作 品 《父 与 子 》 是 2 世 纪 漫 画 精 品 宝 库 中 的 不 朽 ' - 0
E. .- 恩 (1 0 — 9 4 ) 2 世 纪 德 国 最 负 盛 名 的 漫 画 家 。 他 1 岁 进 入 德 国 莱 O I劳 ' 93 14 是 O 8 比锡 图 书设 计 艺 术 离 等 学 校 学 习 .课 余 时 间 在 《 莱 比锡 报 》从 事 美 术 编 辑 工 作 。 新 1 2 年 。 卜劳 恩 完 成 了 学 业 后 便 从 事 美 术 专 业 工 作 。 由 于 他 对 生 活 的 深 入 思 考 和 关 6 9 注 。 他 的 漫 画 作 品 深 深 打 动 了 广 大 读 者 , 使 年 轻 的 卜劳 恩 迅 速 成 为 闻 名 欧 洲 的 政 治 讽 刺 画 家 。 卜劳 恩 的 许 多 作 品 对 希 特 勒 的 法 西 斯 统 治 给 予 了 无 情 的 鞭 鞑 。 因 而 遭 到 “ 纳
劳动社会学专家:布劳恩人物简介

布劳恩的实证研究方法为当代劳动社会
学的研究方法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 布劳恩的劳动社会学思想为当代劳动
• 布劳恩的实证研究方法为当代劳动社
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会学的研究方法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帮助学者们深入理解劳动市场的运行机
帮助学者们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
制和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
• 布劳恩认为劳动社会学应该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劳动市场进行深入
研究
• 他强调通过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揭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
布劳恩的劳动市场理论与应用
布劳恩的劳动市场理论强调供需关系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
• 布劳恩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决定工资和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
• 他提出了劳动市场模型,描述了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和就业的决定机制
• 他在劳工部期间,参与了多项关于劳动市场的政策研究和立法建议
• 布劳恩的研究成果对美国劳工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
布劳恩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
• 1950年代,布劳恩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
•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继续从事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发表了多篇重
要论文
• 布劳恩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劳动社会学家
构影响的学科
• 他强调劳动力市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核心地位,认为劳动社会学
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学科
布劳恩认为劳动社会学关注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 布劳恩认为劳动社会学应该关注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保障,包括工资、
工时、福利等方面的保障
• 他主张通过劳动立法和政策干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布劳恩认为劳动社会学应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父与子读书心得感悟(最新18篇)

父与子读书心得感悟(最新18篇)父与子读书心得感悟篇1《父与子》是一本幽默有趣的书,我已经看过好多遍了,可还是爱不释手。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其中的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父亲和儿子一起玩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掉进了下水道里。
父亲马上下去寻找,过了很久还没上来,儿子急了,向井里扔下一块小石头,不一会,父亲爬了上来,皮球找回来了,可父亲的头上起了一个大包。
父亲生气的说,“你干吗扔石头砸我?”儿子哭了,说,“你慢慢不上来,我很担心,所以扔块石头下去看看有没有动静。
”父亲转怒为喜,开心地说,“好儿子,谢谢!我没事了,我们回家吧!”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父与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儿子担心父亲的安危,父亲包容儿子的卤莽,他们深厚和幽默的感情让我非常感动。
书里还有好多这样幽默感人的故事,替儿子写作业被老师追到家里揍屁股的爸爸,揍儿子屁股的时候先把儿子裤子上的破洞补好的爸爸,想变成魔术师却把自己家的茶具全部打碎的儿子,看见家里隆烟滚滚以为失火,用水灭火却把抽烟的爸爸浇的浑身湿透的儿子,作者夸张的手法让我总是笑个不停,可更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爱自己的父母,同时也要象《父与子》里的父亲一样,更多一点包容,当然还有幽默。
父与子读书心得感悟篇2在班级读书活动中,我快乐地阅读了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书中一个个让人会心一笑的漫画故事深深拨动我的心弦。
每读一个故事,就会让我回忆起生活中,和爸爸、妈妈的点滴温馨,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
书中的父亲就像我的老爸,是那么亲切、可爱。
《请给我四张儿童票》讲述父亲喝醉酒犯错误的故事。
一天,父与子乘火车外出游玩。
下了火车,大家觉得又累又渴,刚好看见有卖果子酒的小摊。
清凉爽口的果子酒让人精神一振,父亲一下子买了三大瓶,靠着大树一杯接着一杯,太爽了。
本来以为只是果子酒,多喝也没有关系,没想到还是会喝醉的。
太阳落山了,父与子要买火车票回家了,这时父亲已晕晕乎乎,眼前竟然晃动着四个儿子,就对售票员说:“请给我四……四……四张儿童票。
劳动与工业社会学代表人物:布劳恩人物简介

02
乔治·布劳恩的劳动与工业社会学理
论
乔治·布劳恩对劳动与工业社会学的贡献
布劳恩提出了劳动与工业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 他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融入劳动与工业社会学领域
• 为劳动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布劳恩对劳动与工业社会学的实证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1
布劳恩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期间
• 他创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劳动与工业社会学研究所
• 为劳动与工业社会学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02
布劳恩在美国劳工部担任了顾问
• 他为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劳动与工业的政策
• 为保护工人权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3布劳恩在学术界享有很高来自声誉• 他的理论成果被认为是劳动与工业社会学的基石
• 他的实证研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布劳恩的理论在劳动与工业社会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 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劳动市场的分析、工业关系的研究、劳动政策的制定等方
面
03
乔治·布劳恩的主要著作与影响
乔治·布劳恩的主要著作及其内容概述
《工厂与工会》是布劳恩的代表作之一
• 该书通过对工厂与工会的实证研究
• 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劳动与工业关系的复杂性
《劳动市场的结构与变迁》是布劳恩的另一部重要著作
• 该书通过对劳动市场的结构与变迁的研究
• 揭示了劳动市场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业关系与工会运动》是布劳恩的另一部重要著作
• 该书通过对工业关系与工会运动的研究
• 揭示了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劳动与工业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于四年级读书笔记

关于四年级读书笔记关于四年级读书笔记1一天,我看了一本《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连环漫画,他从1903年到1937年创作了近200幅作品,卜劳恩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但成就卓越,人们称他为世界漫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内容讲得是一位善良、正直、宽容的父亲和淘气、幽默、搞笑的儿子。
我最喜欢的一组漫画是:儿子的'学校刚刚放暑假,父亲想给儿子一个很大的惊喜,就在儿子熟睡的过程中,把儿子和他的床搬到汽车的后备箱,而且还提醒周围的人别出声,不要打扰了儿子睡觉,从这一个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
父亲开动了车,走啊走啊,终于来到了一个花香鸟语的的地方,他把儿子的床放在草地上等儿子醒来,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儿子醒来了,他发现自己在草地上,在他的周围是小兔、小鸡、牛、羊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还不时地望着他,儿子一脸的疑问,但最终还是明白了一切,儿子的心里是多么的感激父亲啊!我读了《父与子》深受感动,那位父亲一次次教育儿子,让儿子一次次学习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父爱的重要性。
也让我体会到父亲的严格教育也正是对我深深地爱。
关于四年级读书笔记2今天我读了作家沈石溪的《瞎眼狐清窝》这篇文章,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篇文章写的是:原本红狐狸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健壮的丈夫、美丽的女儿、可爱的儿子,可是有一天,巨蜥吃掉了它的女儿、和它的丈夫,还把它的双眼抓瞎了,从此它和儿子相依为命。
找食物的时候,他常常衔着儿子的尾巴,就像盲人牵着竹竿一样,但是因为儿子太小,自己又瞎了眼,找不到充足的食物,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艰难度日。
可是,一只要完全依赖儿子生活的母狐,却要清窝了(清窝就是把小狐狸赶出家门,让他学会独立生活,哪怕他们饿死,也绝不让他回来)。
作者大惑不解,因为一只双目失明的狐狸独自生活,就等于在自杀,这只瞎眼狐却真的'这样做了,以极其残忍的方式赶走了自己的儿子,并且在两天后,它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儿子给它送来一只小仓鼠,他原本已经把小仓鼠吞进嘴里了,却若有所悟的又吐了出来,还恶狠狠的在儿子的耳朵上咬了一口,儿子终于在凄凉的嚎叫中逃得无影无踪,结果瞎眼狐饿死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4《书痴》课件长春版

课文详解
如获至宝 踏破铁鞋
张冠李戴 如醉如痴
课件PPT
一见如故 如愿以偿 情不自禁
顾此失彼 乐此不疲
如获至宝 一见如故 张冠李戴
身不由己 全神贯注
顾此失彼 如醉如痴 情不自禁
心满意足 如愿以偿 全神贯注
心满意足
乐此不疲 身不由己 踏破铁鞋
课文详解
课件PPT
·父子俩来的书店,父亲想给儿 子买书。两人都非常喜欢一本 书,拿在手里如获至宝,心想: 这可真是 踏破铁鞋呀。
资料宝袋
课件PPT
卜劳恩:德国漫画家。原名埃里西.奥 赛尔,笔名卜劳恩。少年时代学过钳 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 卜劳恩的艺术生涯极短暂,作品虽不 多,但成就卓著。漫画?父与子?被誉 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声望享誉世界。
预习检查
读成语
课件PPT
如获至宝 顾此失彼 心满意足
乐此不疲 一见如故 如醉如痴 如愿以偿 身不由己 张冠李戴
课文详解
课件PPT
儿子靠在浴盆边上全神贯注地 看着书,父亲一边放洗澡水, 一边身不由己地被书中的内容 深深吸引着。
课文详解
课件PPT
儿子把书介给父亲看,父亲快 乐得竟然穿着衣服坐到了浴盆 里,心满意足地看了起来。
拓展提升
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PPT
拓展提升
课件PPT
拓展提升
课件PPT
随堂练习
用以下词语说一句话。
课件PPT
全神贯注: 上课了,小敏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 一见如故: 开学第一天,小明和小刚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心满意足: 小猫吃饱了饭,心满意足地去睡觉了。
课文详解
课件PPT
①指愿望得以实现。 ②姓张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头上。
历史上的今天——1903年3月18日,《父与子》漫画作者埃·奥·卜劳恩出生

历史上的今天——1903年3月18日,《父与子》漫画作者埃·奥·卜劳恩出生秃头、胖胖的大胡子爸爸,机灵、调皮的儿子,可能这对父子的形象,大家都会有一些印象,这就是著名的漫画《父与子》。
1934 年 12 月,在战争中德国,一部反映普通民众父子间生活、情感的漫画在《柏林画报》上连载,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的如此纯真。
这部漫画没有宏大的构思,没有震撼人心的超级英雄,也没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戏剧效果,甚至没有一句台词,只有一幅幅四格漫画,从中流淌出如蜜般甜美的亲情和童趣,如阳光般温暖的赤子之心。
由于一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改变,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
父子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
《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一部连环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
卜劳恩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但成就卓著。
他在《父与子》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父与子》漫画也成为世界漫画史上重要的一章,这种父子间的温情与幽默感染着每位读者,历久弥新。
埃·奥·卜劳恩,原名埃里希·奥塞尔,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
卜劳恩的父亲在边境海关工作,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
1907年,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全家迁到了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
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卜劳恩没能上文理中学,而去当了一个钳工。
三年难辛的学徒生活,并没有削减他对艺术的追求。
学徒生涯结束后,他踏上了去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求学之路。
奥塞尔于1921—1926在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的这五年中,前两年是边打工边求学。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精选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精选励志故事1:大师和的儿子德国青年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
他满大街地转了一天,依然没有找到工作。
情绪极度低落的卜劳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将身上最后一点钱换了酒喝下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可是,家里也不是天堂。
他寄予唯一希望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并没给他争气,他的成绩居然比上学期还退步了。
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说话,回到自己的房间呼呼大睡了起来。
当卜劳恩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
他习惯地拿起笔写日记:5月6日,星期一,真是个倒霉的日子。
工作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更可气的是儿子又考砸了,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卜劳恩走进克里斯蒂安的房间,准备叫儿子起床时,发现他已经上学去了。
同时卜劳恩突然发现,克里斯蒂安的小日记本忘锁进抽屉了。
他忍不住好奇便拿过来翻看起来:5月6日,星期一,早上去上学的时候,我帮助一位盲眼老奶奶过了马路,心情很好。
只是这次考试不太理想,但当我晚上将这个消息告诉爸爸的时候,他却没有责备我,而是深情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使我深受鼓舞。
我决定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不辜负爸爸的期望。
怎么会是这样呢?明明自己是恶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怎么就变成深情地盯着他了呢?卜劳恩好奇地翻开了另一页:5月5日,星期天。
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来越好了,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请教他,让他教我拉小提琴。
卜劳恩又是一惊,赶紧去屋里拿来自己的日记本看:5月5日,星期天。
这个该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小提琴,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又被他吵得不得安生。
如果他再这样下去,我非报警没收了他的小提琴不可。
拿着两本日记,卜劳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无语。
他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竟然变得如此悲观厌世,烦躁不堪,难道自己对生活的承受力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吗?那天之后,卜劳恩变得积极和开朗了起来,他日记里的内容也渐渐变了:5月7日,星期二。
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虽然还是没有哪家单位肯聘用我,但我从应聘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马克思玻恩生平简介

马克思玻恩生平简介1882年12月11日,马克思玻恩出生于德国普鲁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当时,他的父亲是医学教授,可以说对玻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01年的时候,玻恩进入了名叫布雷斯劳的大学。
这只是他求学生涯的开始,后来,他去了海德堡大学求学,因为成绩优秀,成功考取了博士,并且曾经师从许多优秀的大师,自那以后一直从事物理方面的研究。
后来,1909年,玻恩获得了大学讲师的资格,并且成为一名讲师。
1912年的时候,他接受了迈克尔逊的邀请,去了芝加哥,并且在那里教相对论,还一起完成了不少光栅光谱方面的实验。
后来,他还发表了关于晶体振动能谱方面的论文,可以说是非常有成就的。
当然,说起马克思玻恩也要提起他的婚姻,他一生有3个孩子。
除此之外,他在1915年发表了他的第一本书,也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玻恩去了法兰克福大学,在那里从事实验工作,并且有着很多伟大的成就,还有后来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释”。
1933年,德国纳粹上台,因为玻恩是犹太人血统,所以遭到了迫害,以致于后来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到了英国并在那里从事教育和研究,并一直到退休,后来他被剥夺了德国国籍,加入英国国籍,仍然从事他和爱因斯坦都很喜欢的相对论研究,直到1970年逝世。
首先,在物理方面,玻恩创建了矩阵力学,这是在1920年以后,当时,其他物理学家的关于原子模型以及其他相关的假设遇到了挫折,尽管后来又人不断进行更正,但是仍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理论。
后来,玻恩等人发挥矩阵这一工具的优势,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最终创立了现在都非常知名的矩阵力学,解决了很多难题,也正是因为如此,玻恩被称作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
与此同时,玻恩还对一种叫做对薛定谔因波函数进行了统计和解释。
而值得一提的是,他因为在量子力学上的研究,特别是对因波函数的研究,使他与一起研究的人同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恩的成就还远远不止这些。
作为晶格动力学的开创者,玻恩的一生都没有停止对于力学的研究,并且还写出了大量相关的论文,而且还开创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叫做晶格动力学。
父与子教案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实践研究”《父与子》阅读交流课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读漫画,能了解漫画中描述的父子之间的感情,体会漫画中人父子之间的温情和欢乐,感悟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漫画的主题。
2.初步了解阅读漫画的方法和要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漫画中人父子之间的温情和欢乐,感悟漫画中人物形象,理解漫画主题。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图文结合关键问题:这副漫画主要向我们叙述了一节什么事情?教具准备:ppt漫画书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调节气氛1.出示几组比较夸张的人物图片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指名回答学生根据图片能发现每个人的表情都比较夸张3.小游戏:请三至五名学生到讲台上并背向全体学生,当教师发出指令一二三的时候,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迅速做出一个比较夸张的表情,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师:在生活中,有的幽默大师就喜欢把这种表情画成-本书,就是我们所说的漫画书,你读哪些漫画书,今天我们就-起来读一读漫画书《父与子》。
二、介绍读书方法1.看封面.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看什么,看封面、从封面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作者、编译者、出版社、书名、主人公插图等,.封面出现了几个人?各有什么特征? (父亲: 父亲穿着黑色外衣,腼着一个大肚子,更显得腿短)小结:封面就像是书的面孔、通过观察封面、我们不仅知道了书名,认识了作者。
知道了出版社,还有最吸引我们目光的画了主人公的封面图。
2.环衬环衬页在封面和扉叶之间,也叫蝴蝶页,不一定每本书都有。
环衬页的设计安排,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插图、图案,也有用照片表现、其风格内容与书装整体保持一致。
但色彩相对于封面要有所变化。
一般需要淡雅些。
3.扉页在书籍封面或者环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引领们打开故事的大门。
4.读前言。
走进作者卜劳恩。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前言部分,用笔划下关键词句,了解作者生平及《父与子》的创作背景读了前言你读了前言你了解到了什么,《父与子》是一部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连环漫画。
父与子读后感作文400字

#父与子读后感作文400字1《父与子》这部漫画是我的童年回忆。
最早看到这一系列是在一本已忘记名字的儿童读物上,漫画是黑白的,儿时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可短短的篇幅总是看不过瘾。
如今已过去这么多年,终于将全集读完了。
当我重新阅读这系列漫画的时候,竟然发现还依稀记得其中的部分内容。
也直到今天,我才了解了作者卜劳恩的生平是那样坎坷。
而他的作品却是那样的欢乐与温暖,将他对自己孩子的爱全部倾注其中。
漫画的主角是一个脑袋光溜溜、留着刷子一般胡子、腆着大肚子的父亲,和一个刺猬头、经常调皮捣蛋却可爱善良的儿子。
这两人的形象非常经典,让人印象深刻。
每一篇都由几幅简单幽默的漫画构成,讲述一个父子之间发生的短短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温暖,有的很感人。
而父亲与孩子的爱和感情,就在这些每天发生的小事之间一天天逐步加深。
初为人父母的时候,每个人大概都不懂得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长。
就像漫画中所述,有时我们会溺爱孩子,盲目地宠着他;有时候心情不好,又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见到别人欺负他,马上会去为他出头。
家长和孩子都在生活的磨练和互相学习之中不断成长,家长最终学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有爱的好家长,孩子学会成为一个懂事理和善良的好孩子。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许多人也都不那么理性和成熟,就像漫画里的父亲。
他们经常会去做一些不靠谱但有趣的事情。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会唤起我们的童心,唤起我们对更多新鲜事物的好奇。
我认为这些小小的不理性和不成熟都是必要的,和孩子成为朋友去理解他,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他。
这样也会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加柔软和温暖,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有爱的家长。
人们总说,父爱如山。
父亲是整个家庭的依靠和基石,是孩子的榜样,像山一样牢靠和伟大。
父爱也有细腻的时候,关心照顾起孩子不比母亲差。
漫画里的父亲和孩子之间不仅仅是父子的关系,更是朋友和玩伴。
如今我已成家,过两年也是要做父亲的。
这部漫画也让我重新思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父与子读后感作文400字2“人生处处有惊喜,生活何处不舞台?”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这本诙谐又幽默的《父与子》经典连环画再合适不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劳恩生平简介:
1903年3月18日,德国萨克森州特盖格林村有一个小男孩,降生了。
这个取名为埃里西.奥塞尔的男孩就是多年以后的埃.奥.卜劳恩。
他创作的幽默连环画《父与子》赢得世界上千百万人的心,他的名字从此载入了世界幽默画匠的史册。
卜劳恩的父亲保罗.奥塞尔出生于一个磨坊主家庭,服过12年兵役,然后在边境海关工作,他是个温和、冷静、喜欢沉思的人,他从不用伤害他人的办法来谋私利,对名利看的很淡泊。
保罗.奥塞尔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把这一优秀品质传给了儿子。
他还带着儿子穿越森林和田野,欣赏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德国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这一切深深的烙在卜劳恩的脑海里。
成为大画家的卜劳恩后来深情的回忆,是父亲给了他对于一个艺术家非常重要的观察力和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卜劳恩的母亲性格开朗活泼,她在生活中寻求独立,总是设法以不多的收入。
尽可能的使他们的孩子有一个好的住处。
在那样的时代和处境里,她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主妇。
不过,他也把耳背的毛病传给了卜劳恩,使的这位大画家一生中听力一直很差,尤其在的了感冒后,每当这时,卜劳恩就不愿与人交往。
不过即使这样,他在与人谈话时决不会听力差而思路絮乱或有一些无礼的举动。
翁特盖滕格林村是一个美丽的村庄,村旁的小溪潺潺流淌,周围有森林和草地,原野上开满美丽的花朵。
奥塞尔在这儿度过了他幸福的童年。
在卜劳恩的一生中,他最感谢的就是他的父母,虽然他们没有在艺术上给他什么帮助,但他觉得,是父母亲金子一般的心和美好的性格,让他一生受益。
1907年,由于父亲的调动工作,全家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小山村,迁到了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在卜劳恩市读书的那些年,奥塞尔总是把好分数带回家,一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公立学校的课程。
奥塞尔12岁带14岁时,他将听到和读到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描绘下来,遗憾的是,这些最初的艺术作品在卜劳恩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既然遗失了。
卜劳恩市的人民决不会料到,在若干年后,埃里西.奥塞尔因为创作连环画《父与子》会用这个城市的名字作为笔名,而让卜劳恩这个城市与画家一起闻名于世。
由于家庭的原因奥塞尔没能上中学,他去当了一名钳工。
三年艰辛的学徒生活,并没有削减他对艺术的追求。
学徒生涯结束后,他踏上了艰难的求学莱比锡绘画学院的路。
在莱比锡绘画学院的那五年中,前两年奥塞尔边打工边求学。
他告诉父母。
他已经是成年人了,必须靠自己的收入缴纳学费。
19岁时,奥塞尔的作品首次在劳恩市的画展上亮相,就获得高度的评价,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开始参加各类绘画比赛,获奖作品频频出现在报刊上,
从此,稿费成了他主要的生活来源之一。
在莱比锡绘画学院的五年中,奥塞尔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他结识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评论家、戏剧家和出版家,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奥塞尔和他们成了非常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1930年10月18日傲塞尔和他的同学玛丽加尔德在柏林举行了婚礼。
第二年,他们唯一的爱子克里斯蒂安出生。
1921年到1933年是卜劳恩生命中最快乐的时期,爱情、家庭、事业、友谊都一起拥向他,这段期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期,在这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幽默画,还为他的挚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纳的许多作品画插画。
奥塞尔在1933年前发表了幅政治漫画,他传偏了整个世界:在一面具大的立镜前,蹲着极其矮小的、充满悲哀的希特勒,头发盖在脸上,双手捂着眼睛,完全绝望了。
画上写着“唉,我怎么显得如此丑恶!”后来的纳粹掌权者们。
尤其是约瑟.戈培尔对此是刻骨铭心的,他们绝对不会放过奥塞尔。
1933年纳粹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他的痛苦生涯从此开始,一个漫画家的自由被政治剥夺了,他身上许多美好的东西同时也被毁减了。
长篇连环漫画《父与子》的发表当归功于当时的柏林乌尔斯泰恩出版社。
当时该社希望有一位画家专为《柏林画报》画长篇连环漫画,以提高画报的发行量。
在对许多人选进行筛选后,著名作家、出版家和编辑库尔特.库森贝格博士最后想到了奥塞尔。
事实证明,奥塞尔是最适合的人选。
由于《柏林画报》的交涉,纳粹党当局取消了对奥塞尔的职业禁令。
不过只允许在《柏林画报》上发表无任何政治倾向的漫画。
在充满了火药味的1934年到1937年这三年里,长篇连环漫画《父与子》的发表,在《柏林画报》犹如一片人性的绿洲,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卜劳恩在那样的境况下能在三年里完成200套杰作,他的精神来源主要来自于对独生子克里斯第安和父亲保罗.奥塞尔的深挚的爱。
正是这种爱。
是他获得空前的成功。
《父与子》漫画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父与子》的声誉已经跨出国界,走向世界。
1944年3月,卜劳恩和挚友埃里西.克瑙夫被一位是纳粹分子的邻居告发,指控他犯“反国家言论罪”而遭逮捕,这当然也是戈培尔一伙对卜劳恩有意图的政治陷害。
4月6日,在判处他死刑的前夕,卜劳恩自杀于关押他的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