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江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检测题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Fe-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说法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2.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H
2
O分子中氧原子为sp3杂化 B.M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3d54s2
C.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D.基态S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减弱
B.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强
C.同周期元素中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D.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4.以下有关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下列基态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电负性最大的是②
B.下列基态原子中:①[Ne]3s23p2②[Ne]3s23p3③[Ne]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
C.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D.某主族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当它与氯气反应时生成的阳离子是X2+
5.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S、Cl的电负性和对应单质的氧化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6.某同学用50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B.若将NaOH溶液改为55mL 0.55mol/L的KOH溶液,实验所求得的中和热不相等
C.烧杯间填满碎纸片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D.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和N
2互为等电子体,22.4LCO气体与1molN
2
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B.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
A
C.在2.4g 金刚石中C -C 共价键数目为0.4N A
D.72gSiO 2晶体含4.8N A 个σ键
8.某反应CH 3OH(l)+NH 3(g)CH 3NH 2(g)+H 2O(g)在高温时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过程中的△H 、△S 判断正确的是
A. △H >0、△S <0
B. △H >0、△S >0
C. △H <0、△S <0
D. △H <0、△S >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变化
B.NaCl 和SiC 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24Mg 32S 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某晶体固体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 10.关于配合物[Cu(NH 3)4]SO 4·H 2O 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Cu(NH 3)4]SO 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NaOH 溶液,产生Cu(OH)2蓝色沉淀
B.中心离子是Cu 2+,配离子是[Cu(NH 3)4]2+
C.向[Cu(NH 3)4]SO 4浓溶液中加入乙醇,有深蓝色晶体析出
D.配体是NH 3,配位数是4
11.主要选用下列药品或仪器通过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Na 2S 2O 3溶液、稀H 2SO 4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用5%H 2O 2溶液、10%H 2O 2溶液、MnO 2来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用KI 来增大I 2在水中的溶解性
D.用装有NO 2的密封玻璃球、冰水、热水来验证勒夏特列原理
12.如右图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和活化能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 =E 2-E 1
B.E 1是正反应的活化能
C.加热可增大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
D.加正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几率
13.断裂1mol 化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所需的能量用E 表示。
结合所学知识和表中信息判断下列
B.432kJ ·mol -1>E (H -Br )>298kJ ·mol -1
C.沸点:HF <HCl <HI
D. H
2(g)+F 2(g)2HF(g) △H =-543kJ ·mol -1
①二氧化硅和三氧化硫 ②氯化钠和氯化氢 ③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④晶体硅和金刚石 ⑤晶体氖和晶体氮 ⑥硫黄和碘 A.③④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③⑤ 16.下面排序不正确的是
A.硬度: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B.晶格能:NaF >NaCl >NaBr >NaI
C.熔点:CF 4<CCl 4<CBr 4<CI 4
D.熔点:Na >Mg >Al
17.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中逸散气体,如NF 3、CHClFCF 3、C 3F 8等,它们虽然是微量的,有些却是强温室气体。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NF 3分子呈三角锥形 B.C 3F 8在CCl 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C.CHClFCF 3存在手性异构 D.CHClFCF 3中没有非极性键
18.t ℃时,某平衡体系中含反应物生成物X 、Y 、Z 、W 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
常数表达式为: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增大
C.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
D.增大X 的量,平衡既可能正向移动,又可能逆向移动
19.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与Y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X 、Y 、Z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W 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 的强
B.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X)>r(Y)>r(Z)
C.W 的气态氢化物比X 的稳定
D.XY 2与ZY 2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2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 ·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
4(g)+2O 2(g)2CO 2(g)+2H 2O(g)△H =-890kJ·mol -1
B.含20.0gNaOH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OH(l)+H 2SO 4(l) Na 2SO 4(l)+2H 2O(l) △H =-114.8kJ ·mol -1
C.密闭容器中9.6克硫粉与11.2克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克时放出19.12kJ 热量,则Fe(s)+S(s) FeS(s) △H =-95.6kJ ·mol -1
D.500℃、30MPa 下,将0.5molN 2和1.5molH 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2NH 3(g) △H=-38.6kJ ·mol -1 21.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升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且甲的压强大
C.图③表示向Al 2(SO 4)3和MgSO 4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
D.图④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时N
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0~10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
2
)=0.045mol·L-1·min-1,从11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
体积为1L,则n(N
2
)的变化曲线为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22.(本题共16分)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用相应的化学式
(1)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区。
(2)元素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元素③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4)元素①与②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VSEPR模型名称是。
(5)元素③和④按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6)写出⑥的最高价氧化物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元素⑩的某种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若
该晶体的密度为d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该晶胞中元素⑩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
最短距离为 cm。
(用含d和N
A
的式子表示)。
23.(本题共8分)今年我国部分城市雾霾天占全年一半左右,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其
中包含颗粒物(包括PM2.5在内)、氮氧化物(NO
x )、CO、SO
2
等。
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
有着重要的作用。
(1)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引发二次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中含有
NO
x ,O
3
、CH
2
=CH-CHO、HCOOH、CH
3
COOONO
2
(PAN)等二次污染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
2O结构式可表示为N=N=O B.O
3
分子呈直线形
C. CH
2
=CH-CHO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D.相同压强下HCOOH沸点比CH
3OCH
3
高,说明前者是极性分子后者是非极性分子
(2)已知:NO
2(g)+SO
2
(g)SO
3
(g)+NO(g)△H=-41.8kJ·mol-1
①若上述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NO同时生成1molSO
2
②一定条件下,若将NO
2与SO
2
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
测得NO
2与SO
2
的体积比为1∶5,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测定大气中PM2.5的浓度方法之一是β-射线吸收法,β-射线放射源可用85Kr,已知Kr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晶体中与每个Kr原子相紧邻的Kr原子m个,晶胞中含Kr 原子为n个,则m/n=(填数字)。
24.(本题共8分)甲醇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候选动力源。
(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H =+49.0KJ ·mol -1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 2
已知:H 2(g)+1/2O 2(g)H 2O(g)△H =-241.8kJ ·mol -1,则反应②的△H 2= 。
(2)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 2(g)CH 3OH(g),现实验室模拟该反应并进行分析,右图1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H 0(填“>”、“<”或“=”)。
②T 1和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 1 K 2(填“>”、“<”或“=”)。
③现进行如下实验,按n(CO)∶n(H 2)=1∶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CH 3OH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C 点时,CO 转化率为 。
④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n(CH 3OH)/n(CO)增大的有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 C.再充入1molCO 和3molH 2 D.使用催化剂
25.(本题共14分)Ⅰ.甲同学在进行《必修二》实验2-5“Fe 3+离子在H 2O 2溶液分解实验中的催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探究。
基于目前学过的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该小组推测了同为第四周期Ⅷ族的Fe 、Co 、Ni 可能有相似的催化机理。
【查阅资料】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池材料及超硬材料等领域。
其中Co x Ni (1-x)Fe 2O 4(其中Co 、Ni 均为+2价)也可用作H 2O 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
(1)写出H 2O 2溶液在Fe 3+催化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①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下图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Co x Ni (1-x)Fe 2O 4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 2O 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 变化曲线。
由图中信息可知 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由此推测Co 2+、Ni 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
Ⅱ.乙同学在进行《选修四》实验2-2“草酸溶液浓度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的影响”时,发现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为此,乙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3)0.10mol/LH
2C
2
O
4
溶液,需要用天平称取草酸晶体(H
2
C
2
O
4
·2H
2
O) g;实验
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和。
(4)反应的速率变化的探究:在1号和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0.10mol/LH
2C
2
O
4
溶液,在1
号试管中加入硫酸锰固体,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加入4mL0.010mol/LKMnO
4
溶液和几滴稀硫酸,
①H
2C
2
O
4
溶液与酸性的KMnO
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试管②测得KMnO
4
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
平均反应速率v(KMnO
4
)= mol·L-1·min-1。
③乙同学认为该反应褪色由慢到快的原因是。
26.(本题共12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X、Y、Z、W四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6,Y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W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与Z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核内质子数,含W的一种橙色钾盐可用于监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Z基态原子只有1个未成对的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酸HZY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元素的电负性:Y Z(填“大于”或“小于”)。
(2)X的一种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mol该氢化物中的σ键数目是,该氢化物易溶于水,主要原因是。
(3)元素Y的3个原子形成的单质分子与元素X、Y形成的一种离子互为等电子体,这种离子的化学式是。
(4)0.1mol
已知配合物中配位数是中心离子价态的2倍,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④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用含W的橙色钾盐配制成0.1mol/L溶液,取5mL于试管中,滴加3-10滴浓硫酸,溶液橙色加深,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