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教案
开花和结果初中生物教案

开花和结果初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开花和结果的概念;2. 掌握开花和结果的过程;3. 能够分析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
【教学重点】:1. 开花的过程;2. 结果的形成;3. 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
【教学难点】:1. 开花和结果的关系;2. 生理过程的理解;3. 开花和结果的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等;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验器材:植物标本、显微镜等;4.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展示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开花和结果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开花和结果的概念;2. 引导学生思考开花和结果的意义;三、探究开花的过程(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殖器官;2. 示范植物开花的过程;3. 学生观察植物标本,探究开花的生理过程;四、分析结果的形成(15分钟)1. 讲解授粉和受精的过程;2. 示范授粉和受精的实验;3. 学生分析结果的形成机制;五、总结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10分钟)1. 总结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性别在生殖中的重要性;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小结本节课内容;2. 布置查找植物开花和结果过程的资料。
【板书设计】:开花和结果- 概念:植物的生殖过程- 开花的过程- 结果的形成- 生理过程分析【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第02课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设计

第02课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第2课开花和结果一、学习目标1、知道植物的生长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2、能持续观察并记录植物开花、结果及果实成熟的过程。
3、养成持续观察和记录植物变化的习惯。
二、重点知道植物的生长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三、难点养成持续观察和记录植物变化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花的图片2、出示生活情境图:课本P4页图片,这是番茄花蕊吗?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番茄植株,感受开花和结果的魅力吧!4、板书课题: “2、开花和结果”(二)讲授新课1、活动1:开花了(1) 图片出示-幅番茄图片呈现开花过程中的三种不同状态:刚形成的绿色花蕾、萼片已展开的黄色花苞、盛开并露出花蕊的花朵。
(2) 任务: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
观察番茄等植物的开花过程,描述花的各组成部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大小、颜色、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3) 植物的花一-般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
其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4) 用镊子轻轻掰开番茄花或其他植物花雄蕊,露出雌蕊部分。
分别用棉签轻轻触碰雄蕊和雌蕊的顶端,记录你的发现。
发现:柱头上有黏液、花药上有花粉。
2、活动2 结果了(1) 植物开花后,雄蕊的花药裂开,成熟的花粉通过传粉过程传到雌蕊的柱头上,当花粉落在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物质的刺激后,花粉粒就萌发出花粉管。
花粉管迅速伸长,沿着中空的花柱进入子房并到达胚珠。
在胚珠逐渐发育成种子的同时,子房壁逐渐发育成果皮,果皮包裹着种子,形成果实。
(2) 植物结果的共同特点:果实在雌蕊部分形成、果实逐渐膨大、果皮颜色或形态会发生变化。
3、科学阅读:谁帮花儿来传粉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其中,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了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掌握植物的花部结构和功能。
3.能够描述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
4.能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现象。
二、教学重点1.植物的花部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的描述和观察。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类: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两个细胞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个体,而无性生殖则是用一个个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
2. 植物的花部结构和功能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其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花萼是最外层的绿色叶片,保护花蕾;花瓣是吸引昆虫传粉的彩色叶片;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花丝和花药;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花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吸引传粉者,将花粉传递到花柱上,进行受精;二是形成果实,保护种子并在适当的时间散布种子。
3. 开花过程开花是指植物花蕾的生长发育,从花蕾展开到花瓣开放的过程。
开花过程中,花蕾内部的花的雌蕊和雄蕊发育成熟,花瓣逐渐展开。
开花的过程会受到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 结果过程果实是由授粉受精的花卵细胞经过发育形成的,主要功能是包裹和保护种子。
果实的形态和结构多种多样,有很多各具特色的种类。
果实的成熟过程中,外部的果皮会变色,内部的种子也会发育成熟。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植物的生殖方式、花部结构和功能,以及开花和结果过程。
2.观察实验:通过观察鲜花开放和果实成熟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下来的数据,加深对开花和结果过程的理解。
4.案例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介绍植物的生殖方式、花部结构和功能,以及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设计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花的结构,包括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等部分,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动画和图解,展示传粉、受精的过程,解释其在果实和种子形成中的作用。
3.结合实物和图片,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花的结构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主题,如:“传粉的方式有哪些?”“受精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等。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共同探讨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以及花的结构与功能。
b.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发育?
c.如何从生物学角度解释“花开花落,果实成熟”这一自然现象?
4.拓展阅读: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以下内容,并撰写一篇小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a.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及其保护措施。
b.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繁殖和育种中的应用。
c.植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适应策略。
4.采用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掌握开花和结果发生的过程;
3.了解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4.知道开花和结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和调节机制;
难点: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及其生命科学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问答、讨论、实验演示等。
【教学内容及流程】
一、开场(5分钟)
1.引入:“大家知道,植物有时候会开花结实,这是非常神奇的事情,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开花和结果的机制。
”
二、知识传递(30分钟)
2.讲述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并让同学们思考开花和结果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3.介绍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并让同学们看实验演示。
4.讲解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5.总结开花和结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三、思考练习(25分钟)
6.问答与小组讨论,探究一下植物中开花和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
7.演示实验,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的变化。
四、课堂展示(10分钟)
8.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及体会。
【教学效果评估】
1.学生是否理解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能否较好地掌握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3.是否能够对开花和结果的意义及生命科学应用进行有思考的
探究。
4.学生能否通过实验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开花和结果情况,通过演示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花和结果》教案(精选7篇)

《开花和结果》教案(精选7篇)《开花和结果》篇1一、教材分析有关开花和结果的知识,在教材中,占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高度浓缩,突出了花与果的关系以及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花的基本结构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如何形成知道得并不多,尤其是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比较复杂抽象,如果单凭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模型、多媒体等,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另外由于季节原因,找不到正在盛开的桃花,一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见到的被子植物的花,二是让每生准备一支康乃馨,三是结合教科书以及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彩图进行联想和观察。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知识与技能: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习惯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四、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本次教学需要教具模型、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教具模型桃花的模型;实物教具指各类果实种子等。
(学生自备)五、思路: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
若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4篇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2、乐于帮助花完成传粉,作自然界的小天使。
二、教学重点:1、花的结构、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传粉和受精。
3、花结构和果实种子形成及其结构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难点:1、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受精过程。
四、课前准备桔梗花,吊钟花,百合花,带花的合欢枝条,带果实的合欢枝条,桃,香蕉,图片,视频,flash动画,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和依据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活动教学环节导入实物结合图片展示花,看到这些美丽多姿的花,通常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除了美丽的花瓣花还有哪些结构?展示桃、香蕉的实物结合小朋友吃水果的图片,这些是什么呢?展示各种各样的果实,这些果实与花有没有关系呢?自然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花瓣水果学生看到老师手中的一大束花、桃和香蕉、以及小朋友吃水果的图片自然会比较兴奋和好奇,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花的结构首先带领大家到花的海洋中畅游一番,观赏短片《绚丽多姿的花》。
学生结合短片里讲到的雌蕊、雄蕊及教材上P102页的图片,还有自己实验台上的花,自己认识花的结构。
学生讲解完后,老师补充,膨大的子房里面是什么?如果想看看胚珠的庐山真面目应该怎么做?给学生展示吊钟花的胚珠和百合花的花粉。
学完花的结构,图片展示检验学习效果。
将一朵完全花的结构呈现在ppt中。
学生思考: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哪些结构最重要?欣赏学生结合教材及自己手中的花,同桌交流认识花的结构。
学生上台讲解花的结构。
解剖子房显示胚珠学生回答图片中展示的结构。
花柄、花托、花瓣、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学生思考:雌蕊、雄蕊短片中各种各样美丽的花及讲解的雌蕊、雄蕊,激发学生动手看看自己手中花的兴趣。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开花结实的过程;2.理解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3.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花朵和果实,了解其特点和相关知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时间: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定向提问的方式,从学生身边开始切入,引起学生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兴趣。
如:你家附近有花盆或花坛吗?你见过花开花谢和结果的过程吗?二、概念讲解(10分钟)1.教师用图片或实物示意花的结构,并向学生解释花的结构,分别介绍花萼、花瓣、雄蕊、花药和花蕊的作用。
2.介绍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花从花蕾到花开放,再到花谢凋零,在这期间花朵发挥着吸引传粉媒介的作用,进行受精的过程,然后受精卵发育形成果实。
三、开展实验(20分钟)1.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
2.实验材料准备:(1)植物样本(如向日葵、百合等);(2)显微镜;(3)科学手册、录像或图片(用于辅助学生观察)。
3.实验步骤:(1)学生观察植物的花蕾、开放的花朵和结果的过程,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2)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花粉和花柱,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3)老师辅助学生观察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4)学生进行实验笔记整理和讨论。
四、知识总结(1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开花和结果过程进行概念性总结。
2.布置一些知识题目,供学生回家复习。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植物(可以是家中的植物或者学校附近的植物),观察它们的花朵和果实,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并撰写一份简短的调查报告。
2.学生将研究报告分享给全班,互相交流,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进行课堂小结。
2.教师鼓励学生关注周围的植物,多观察和思考。
3.布置下一个课题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的内容是否准确完整;2.学生对于实验和知识的描述和解释是否清晰明了;3.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表现情况;4.小研究报告的质量和交流讨论的活跃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2《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组织课后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总结、学生复述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绘制一朵花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简述传粉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繁殖现象。
2.实践活动:
(1)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开花和结果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期末考试:设置与开花和结果相关的考题,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对生物学有较高的兴趣。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学生对花的结构和繁殖过程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2.教学意图:通过美丽的花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介绍开花和结果的概念、意义。
(2)详细讲解花的结构、功能,如花梗、花托、花瓣、雄蕊、雌蕊等。
(3)阐述传粉、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开花和结果》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的花朵开放和结果这一过程;2.掌握花朵开放和结果的必要条件;3.培养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中花朵开放和结果的过程;2.掌握花朵开放和结果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难点:1.理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2.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和分析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书籍、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植物的生命周期和开花结果过程;2.大型植物模型或鲜花样本,供学生观察。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活动(15分钟)1.引导学生回想之前所学的植物的生命周期,提出植物如何开花和结果的问题。
2.学生自由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猜测。
3.老师引导学生对于植物开花和结果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并引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Step 2: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学习(30分钟)1.教师介绍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通过书籍、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学生观察植物的大型模型或鲜花样本,了解花朵的结构和形态。
3.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包括花朵开放和结果的必要条件,以及植物的生命周期。
Step 3: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植物,观察该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讨论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必要条件,并记录在小组活动手册中。
4.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结果。
Step 4:展示和总结(20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2.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必要条件,以及植物开花和结果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和讨论:是否有其他生物也有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六、教学延伸:1.探究其他生物的繁殖过程,如昆虫的交配和产卵,动物的交配和生育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掌握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2. 教学难点: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原理,果实与种子的结构。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 利用实物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实物花朵和果实,用于观察和讲解。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3. 准备教学PPT,包括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等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花朵和果实,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
2. 讲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详细讲解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原理,包括花蕾发育、花的结构、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
3.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实物花朵和果实,分析其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和生命意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图,加深对果实与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掌握传粉的生物学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传粉方式,传粉的生物学原理。
2. 教学难点:传粉的生物学机制,传粉的效果影响因素。
八、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传粉方式。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一等奖5篇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一等奖5篇【篇一】开花和结果说课稿一等奖(一)地位作用《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开花和结果”是被子植物一生中最重要的生理活动,花和果实又是植物体重要的传种接代器官,是本章的重点。
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也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
因此本节对于八年级下的《生物生殖》、《生物分类》的学习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述花、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2)提供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3、情感目标:(1)体验学习生物的快乐。
(2)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培养爱花、爱自然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花的主要结构。
(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前提)2、受精的过程。
(有性生殖的必需过程)3、花、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1、受精的过程。
2、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某些微观的过程在课堂中也难以通过实验观察,所以学生容易对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等抽象的内容缺乏感性的认识。
因为难以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学习起来也容易感觉乏味。
3、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密度大,在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情况下,用只一节课来讲清、讲透很有难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对象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七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1、喜欢新奇刺激的事物。
2、课堂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薄弱。
1、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利用各种学习资料,借助各种手段,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为了将学习一系列纷繁、枯燥、零散、抽象的内容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情境。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一、教材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 上册 )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被子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
学生对花的形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清楚花的结构。
而了解花的结构,是理解传粉、受精、结果的基础,因此,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活动。
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了解雄蕊、雌蕊的结构,为后面学习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内容打基础。
教材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之后,再图文结合总结花的基本结构。
了解花的结构后,教材简要介绍了什么是传粉、传粉方式、传粉媒介等。
然后阐述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如何萌发,以及受精的过程。
受完成,小小的果实就开始发育了,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简要介绍了胚珠和种子、子房和果实对应关系。
本节最后,介绍了人工授粉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2.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生物又是初中新开的学科,所以对于生物中的问题学生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开花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平时未必认认真真的曾观察过花和果实,更别说深入思考两者内在的联系了。
教师应该逐步设问,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1.花的结构、花的结构的主要部分2.传粉和受精3.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形成及其结构的对应关系三、学习难点1.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受精过程四、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1、观看课件、视频。
2、引导学生说出开花结果的过程。
3、了解学习目标。
1、播放各种花的图片,学生欣赏。
2、在这种情境下,引导学生思考“开花和结果”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花怎样变成果实?”3、学生朗读、了解学习目标。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精选5篇)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精选5篇)《开花和结果》说课稿(精选5篇)《开花和结果》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我说课的题目是开花和结果。
我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原因有两个:一是开花和结果是被子植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生理过程,体现的是植物的生殖。
二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重点,更是难点,我想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和电子白板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这是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关于知识目标我就不再赘述了,我想谈的重点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理念。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说课将围绕它们展开。
下面我开始教学过程的说课:大家看到这是几种植物的花,我可以利用白板依次展示,这里只展示其中一种植物的花,然后通过一句话,花是美丽的,植物开花难道仅仅是为了让人欣赏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导入新课。
教材安排本节课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因此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按小组采集桃花标本,并根据教材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在课堂上利用白板的可书写功能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这里只展示其中一个——花丝。
在完成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之后,我将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1、从花的外形、部位、名称并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思考花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2、花的最重要部分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必须是先思考,后讨论,在一定独立思维的基础上的讨论,才能是较深层次上的讨论。
花的最重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与果实、种子的形成密切相关。
花的传粉、受精离不开雌蕊和雄蕊。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粉和受精。
大家看这是一树桃花,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词“招蜂引蝶”,桃花是美丽的,所以它能招蜂引蝶,但是蜜蜂蝴蝶不单纯是因为桃花的美丽而来,那还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总结出芳香的气味和甘甜的花蜜,并谈到像桃花这样依靠昆虫来为它传粉的花,属于虫媒花。
花是美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是美丽的,比如玉米。
让学生看图总结出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有粘液,并进一步问为什么?用笔勾勒出关键点让学生思考解答。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开花和结果一、教学目标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养成爱护花的良好习惯。
重点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课前准备学生: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多媒体展示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引导学生欣赏,同时根据问题:,鲜艳欲滴,而有些花确实那么不起眼?引导学生自行交流解答。
进而让学生明确虽然花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然后通过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桃花的结构花作为生殖器官,将来哪一部分会发育成果实?教师利用小反馈形式: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A.雌蕊和雄蕊B.花托和花柄C.花瓣和花萼D.果实和种子(2)、在桃花结构中,能够发育成桃果实的是A.雌蕊B.胚珠C.子房D.柱头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是A.雄蕊和雌蕊B.雄蕊和花被C.雌蕊和花萼D.花被和花萼A.子房壁B.胚珠C.子房D.柱头(5)、一朵苹果树的花,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种子()A.花被B.雄蕊C.雌蕊D.蜜腺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教师质疑:“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花粉到哪里去了?”表述交流蜜蜂传粉的过程,从而得出什么是传粉。
疑:“那些没有艳丽色彩和香味的花,又是如何传粉呢?”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思从书中寻找答案。
进一步质疑:“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以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大胆推测,描述其变化过程。
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花粉萌发及受精的动态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弄清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哪些结构可能会凋谢?凋谢后变化最大的结构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推测,踊跃发言,描述花的凋谢过程和凋谢后结构的变化情况。
教师进一步质疑:“桃花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一、教材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教材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中已经提及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六个营养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而且教材处理也是从被子植物一生的过程进行编排,依次出现《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两节内容,因此《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学习是顺理成章并且承前启后,为今后学习后面的第六单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作了铺垫。
2.学情分析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几大类型绿色植物,以及对被子植物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掌握,并且掌握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都见过很多花和果实,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本节绿色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内容打下基础。
在能力方面来看,学生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对于本节中百合花的解剖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虽然见过花,但是对于花的每一个结构还不是很清楚。
受精过程比较抽象,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概述花的基本结构;⑵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⑶阐明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⑵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赏花,了解花与果实形成的关系,适时进行爱护植物的情感教育。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花的基本结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受精过程。
三、教法与学法主要从重难点突破法来介绍,通过教材中花的结构图,学生自学花的结构结合教师对百合花的各个结构的照片来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和最重要的结构,加强内容的直观性。
通过微课动画展示传粉受精过程,以及果实的形成,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再让学生自己提炼归纳、总结传粉受精的过程,从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来突破难点。
精选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
王展芳
一、一、???????????教学设计思路:
情景导入→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分析小结→拓展评价
通过观察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是设计本节课最基本的出发点。
本课突出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活动之后。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一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二、教材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在学生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根、茎、叶的生长情况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
1.花的基本结构及其最重要部分。
传粉和受精过程
2.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创新等技能。
教学难点:
1.雌蕊、雄蕊的主要功能,受精过程。
2.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质疑、观察与讨论、交流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及其最重要部分。
明确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创新等技能。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教案
龙场中学卢宁相2012年11月16日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中,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
2.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测描述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模拟人工辅助传粉,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
1.雄蕊和雌蕊(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各种花的图片和赞美花的诗句,查阅与花的颜色和香味有关的资料,了解颜色和香味对传粉和受精的意义。
教师:要准备足够的实验材料(花或模型)和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刀片和放大镜),搜集昆虫传粉方面的录像资料,制作受精及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活动教具或CAI课件。
同时备有新鲜的果实(桃和玉米),以及带有雄花和雌花的干枯玉米植株、塑料袋和毛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背景,让学生解释这
句诗所描写的自然现象中的科学道理,由此使学生联想到桃园——桃花——桃。
接着围绕桃花从开花到结果这一连续的过程,鼓励学生踊跃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第一部分:花的结构
教师首先讲述,说起花也许你们并不陌生,可你们知道:“每一朵花都是大自然美丽的笑脸,不同的花向我们说着不同季节的语言?“然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几种不同的花,引导学生欣赏,同时根据问题:①花是由什么芽发育成的?②花都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吗?③不同的花,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一样吗?引导学生自行交流解答。
进而让学生明确虽然花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之后组织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熟悉的一种花,并尝试着标出可能与结果有关的结构,用实物投影相互交流,围绕学生的分歧、困惑——花为什么是生殖器官?花是怎样结果的?教师以桃花为例,指导学生看书,利用桃花模型,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然后,通过CAI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桃花的结构,从而解答疑惑:花为什么是生殖器官?另外,CAI展示,根据问题:①所有的花都有雄蕊和雌蕊吗?②只有雄蕊的花叫什么?只有雌蕊的花叫什么?③花作为生殖器官,将来哪一部分会发育成果实?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教师利用小反馈形式: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花的雄
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最后,由学生合作,小结出花的结构,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
首先教师利用媒体创设情景,然后向学生质疑:“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花粉到哪里去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让学生联系生活,
展开想像,表述交流蜜蜂传粉的过程,从而得出什么是传粉。
其次,根据教学设计,教师设置环环相扣的探索点,进一步质疑:“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以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大胆推测,描述其变化过程。
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花粉萌发及受精的动态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弄清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围绕学生的困惑:“那些没有艳丽色彩和香味的花,又是如何传粉呢?”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思维,从书中寻找答案。
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首先教师创设情景:“花开花落,似水流年。
盛开是一种美丽,凋谢也是一种美丽,只有花都凋谢了,新的生命才能诞生。
那么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哪些结构可能会凋谢?凋谢后变化最大的结构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推测,踊跃发言,描述花的凋谢过程和凋谢后结构的变化情况。
然后,教师进一步质疑:“桃花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那么,你知道花落后,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组织学生列表回顾种子的结构、果实的组成和子房的结构,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的方法,大胆推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传粉、受精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另外,由玉米的缺粒现象,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花粉都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引出人工辅助传粉的知识。
通过组织学生模拟表演人工辅助传粉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被子植物要
想传种接代还真不容易。
接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假如我是一朵花,虽然每天笑脸相迎,但有时仍难逃厄运,那么花将向人类发出怎样的呼吁?让学生抒发情怀,爱花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
进而认同了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与同学交流。
(1)你明白了吗?花的主要结构;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你会描述吗?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你认同了吗?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护花的习惯。
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第五部分:达标检测
面向全体学生,采取不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1.花的主要结构是( )
A.花瓣
B.雄蕊和雌蕊
C.胚珠
D.子房
2.在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花的各部分结构产生什么变化?用连线的方式表示出来。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受精卵凋落
柱头果实
子房胚
花瓣
3.在果树开花季节,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
这是什么原因?
4.黄瓜、南瓜、丝瓜中有些花只开花不结果,俗称“谎花”,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被子植物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你能不能以桃树为例,把被子植物的一生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六部分:结束语
我们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那么被子植物的一生需不需要水?水又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请大家回去预习,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
科学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结合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逻辑推理),似乎枯燥得很。
其实科学是一种文化,它和人文也是分不开的。
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抒发美好的情感,也是很重要的。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顺手自然地,又十分精心地进行了情感教育。
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入了春天——桃树——桃花——桃,进入了教学主题“开花和结果”。
可突然一转,让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最熟悉的花,由画花而探究花的构造,科学知识教育和美育、情感教育浑然一体,非常巧妙。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指出凋谢也是一种美丽,是新生命的诞生,讲植物的生殖,讴歌生之美丽。
以传粉、受粉过程之不易,讲生命之艰辛,引入爱花、护花,爱护绿色植物。
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共处的哲理,尽在其中。
我觉得这是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当介绍到花的结构时,觉得有些吃力,如果让学生到校园去,亲身体验花的结构,并让学生自己找出这节课所要讨论的答案,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而且生物课更应该是让学生亲近自然,到自然中去学习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