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1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全面、科学的分析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影响因素,才能真正的认识旅游开发的作用。
旅游开发会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第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旅游业以其特殊的产业性质,对多种经济部门、旅游者以及旅游开发商产生影响。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
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外汇收入,改善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旅游行业在开发和运营的过程中,会接收大量的就业岗位,间接就业的限制性及季节性较强对就业的影响意义重大。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是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
但是,旅游也会对区域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由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开发条件尚不具备,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旅游会从多方面导致通货膨胀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独立、冲突和共生的关系。
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推动力,也促进了人文资源的传承和推广。
同时旅游的进程中,外来文化也会对当地的社会进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的社会带来影响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
其中,旅游地的居民态度、旅游者的示范效应、社会道德、宗教、语言、健康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
第四、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旅游是引起文化移植的一个方面,各种文化的碰撞引起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其成功受时间和空间交流、游客、文化经济人的影响。
2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资源危
机和环境恶化而提出的一种人类发展的全新发展战略。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
旅游所具有的两重性决定了旅游业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也迫切要求建设可持续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特别是在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
可持续旅游发展有三个要素,即旅游资源、旅游主体和旅游环境。
旅游资源是旅游消费的对象世界,旅游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更新性。
而旅游资源品位的差异更使其有限性几乎等于极限。
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在旅游规划制定过程之中,至始至终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
Edward inskeep 在规划、开发、管理的目的是让其自然和文化资源不枯竭,不退化,并维护成一种他的《旅游规划:一个综合可持续发展发展方法》中提出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认为旅游可靠的资源,作为将来永远不断利用的基础。
然而,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协调的因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
第一,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相当严重。
许多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往往急于获得经济效益,不经科学的论证和严谨的规划就进行盲目地开发,这种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顾开发不管保护的行为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第二,旅游目的地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大批游客的进入和当地居民在生活中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淡漠,致使许多旅游景区的空气、水质、植被、文物古迹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渗透。
第三,粗放式开发和经营,疏于管理,使旅游经营停留在低层次、低品位运行阶段,开发旅游所追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难得到实现。
第四,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界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目前旅游资源开发混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不良后果。
第五,由旅游者文明素
质有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旅游者行为上,就出现了一些人为破坏旅游景点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在一些景区,白色污染、破坏植被、损坏文物古迹的现象随处可见。
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世纪我国要完成从世界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跨越,要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就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3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建议
第一、发展生态旅游,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多方面协调的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旅游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生态旅游通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领域中的最佳选择;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生态旅游在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民众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规范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具有比其他旅游形式更突出的作用。
因此,生态旅游本身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二、宣传旅游地的区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建立一条资源互补的旅游产业价值链。
旅游产品的规划要遵循地区特色为主、其他产业辅助发展的原则,为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可持续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可以在民族特色文化上新增旅游质量和价值。
第三、区域旅游开发商及政府应充分利用开发旅游地的资源,实现旅游产业集约化经营,减少浪费从硬性环境建设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品牌。
规范旅游服务行业的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立,已达到旅游管理方的有序管理,真正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