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改善预后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改善预后
的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改善预后的作用。

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纳入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共计44例,统一安排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共计44例,统一安排开展营养支持治疗,比较其组间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营养支持在其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效果,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康复进程;预后
前言
在腹部外科手术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其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将会进一步诱发肠坏死以及穿孔等情况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及预后带来严重影响[1]。

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是以往肠梗阻常见治疗方式,但是近几年随着临床对肠梗阻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也有学者[2]指出营养支持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因此为进一步分析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改善预后的作用,本次研究将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纳入的8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例展开研究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可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纳入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共计44例,其中男病患24例,女病患20例;年龄在19岁至53岁之间,均值(40.23±3.76)岁;病程在4d至15d之间,均值(8.12±2.77)d。

研究组共计44例,其中男病患22例,女病患22例;年龄在20岁至52岁之间,均值(40.27±3.74)岁;病程在3d至16d之间,均值(8.19±2.75)d。

两组患者近21d内均有明确的腹部手术史,且均符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相关诊断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合并腹腔感染的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照组安排予以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常规禁食禁水、抗生素治疗、水电解质纠正以及胃肠减压等,之后常规灌肠,为进一步加快其肠胃功能恢复,可以予以静脉注射红霉素,若患者病情恢复较慢,可以选择应用抑酸剂,同时注意合理补充白蛋白[4],治疗时间为一周。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安排予以营养支持治疗,具体方法为:热量每天摄入标准为120kJ/kg、氮量摄入标准为0.2kg/d,分别选择脂肪乳剂和葡萄糖双能源供应、6.9%复方氨基酸溶液供应,糖脂比例标准为3:2,同时可以加入适量水溶性维生素以及脂肪乳等。

在3L的营养输液袋里面加入营养混悬液予以输注治疗,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治疗,第一天
剂量为5mg/次,早晚各注射一次,连续治疗五天后慢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减量,连续治疗一周。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若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同时X线片检查后结果显示肠管积液消失以及积气消失则视为显效;若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
改善,同时X线片检查后结果显示肠管积液有明显改善以及积气有明显改善则视
为有效;若治疗后达不到上述标准则视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例数之和÷
总例数×100%。

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恶心呕吐症状、腹痛腹胀症状)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研究结果,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X2检验,
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
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营养支持是指根据营养学原理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予以合理搭配,进而达到改善机体营
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对于需要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
其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大多好发于术后14d内,以往多安排进行保守治疗,若保守
治疗效果欠佳则再进行手术治疗,但是这会进一步加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

近几年,越来越
多学者[5]指出,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营养支持、生长抑素以及肾上腺
激素一起联合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而张保善[6]报道,肠外营养支持
治疗则可以显著改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预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这主要是由于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消化液的
分泌,对肠壁水肿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不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
高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在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方面,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方面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时间均显著长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形成
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营养支持在其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
应用效果,可以有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俊.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
志,2017,5(18):41-42.?
[2]周利强.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7,7(11):145-146.?
[3]艾瑞东, 门燕荣, 邵建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的效果及其机
理探讨[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 22(4):513-515.
[4]倪眺. 高渗盐水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健康大视野, 2019,
23(9):238-239.
[5]杨福兰. 通里攻下汤用于普腹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调查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036):43.
[6]张保善. 肠外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研究[J]. 基层医学
论坛, 2016, 20(027):3772-37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