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字孟德。是治世之能 臣,乱世之枭雄,堪称三国第一 人。初期时势力单薄,但是凭借 优异的谋略并且知人善任,挟天 子以令诸侯,因此灭袁绍、吕布、 袁术、刘表等军阀,一统中国北 方。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他 还曾经出兵征服鲜卑、乌桓,平 定北方外患。208年任东汉宰相。
曹操
(155~220)
周瑜 ,字公瑾。与孙策为友并助 其攻占江东,后辅佐孙策,推荐 鲁肃为官。赤壁之战时与鲁肃坚 持抗曹,被任为大都督,用火攻 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不久又击 败曹仁,攻下南郡。周瑜英姿焕 发,擅长音律、政治、軍事、文 学,吴人尊称为“美周郎”。他 本想攻打益州以图謀天下,不幸 天妒英才,出发前即病死。享年 36岁。
第六自然段:引用后人一首七绝来赞颂“赤壁之战”。
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
高潮 火烧曹军战船、军营;追杀曹操。
曹军大败而逃。
80万(多) 3万(少) 北方(坐不惯船) 南方(习水性) 把船相连 练好兵士 谋划计策
以强击弱
主动出击
回忆故事情节,看看“火攻”计策的 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抄一抄,背一背
词语采集: 满江火滚 喊声震地 火须兵应 兵仗火威
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 只火船,撞入水寨。曹操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 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 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作业:
1.记一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 《水浒》、《红楼梦》。 2.讲一讲,赤壁之战的故事。 3.读一读,历史上几次以少胜多 的著名战役的故事(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三国赤壁
三国赤壁位于蒲圻县境。乘船顺长江而下,闯 三峡,过宜昌,至千里江陵,便见南岸一山飞峙江心, 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江北乌林。将近山崖,褐色 的石劈上,一米见方的大字“赤壁”赫然入目。这就 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赤壁之战厮杀的疆场。赤壁山险峻 而又雄伟,临江是拔空昂立的崖头,犹如战马扬蹄, 踏破万顷烟波,奋然北驰。赤壁大战的张天烈火早已 熄减,但那赤色的悬崖绝垄,不尽的滔滔大江,大战 时的处处阵迹,赞美赤壁的碑刻和诗篇,却一直吸引 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人墨客。
品析重点句段
•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 提防。” •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 足为怪?”
曹操傲慢轻敌
品析重点句段
•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 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 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 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 船也。” • 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 观望黄盖船到。
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
品析重点句段
• 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 ,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 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 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
品析重点句段
•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 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 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 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 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新野
赤壁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
图 曹军 例 红:刘备军 周瑜军 蓝:曹军
刘备军
樊城
襄阳
关羽水军
汉 祥
绿:孙刘联军
刘琦军
夏口 长
当阳 长阪
水 樊口 江陵
鄂城
江
周瑜军 华容 长 江 孙刘联军 赤壁 柴桑
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生字新词
巡哨 弓弦 提防 刀刃 韩当 得志 一簇 士卒 诈降 倘若 船舵 遥望 招聘 决雌雄 颇熟
天助我也 漫天彻地 波浪汹涌
不计其数
词 语 积 累
无计脱身
言未绝 绛红袍
祭旗 东风大作
火逐风飞 驾舟
刀剜 堕江 鏖兵
中箭 火焚水溺 火须兵应
兵仗火威 水性 一扫空
曹 操
周 瑜
黄 盖
赤 壁 之 战
对阵形势 初读感知 内容理解 赤壁怀古 走进三国 作业布置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写
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说一说
• 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 想对曹操说什么?
评一评
东吴取胜的原因在于他们能知己知 彼,扬长避短,找准对方的弱点,利用 对方的错误,发挥自身的优势。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小结
• “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 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 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 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 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 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 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 • 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 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 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
赤壁诗词
咏赤壁 唐.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为有 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 之为赤壁。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通 常认为此地并非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战场。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时写有赤壁二赋、《念 奴娇· 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使赤壁名扬中外。 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赤壁 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 块,其中苏轼书画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 碑刻之冠。
1. 黄盖假降; 2. 趁风行船; 3. 备引火船; 4. 二里点火。 5. 伏兵追杀; 6. 数军合围。
思考:在赤壁之战过程中,曹操的神情动态前后 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 为怪?”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 黄盖船到。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6)操叫苦连声。
读课文,注意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在 每段旁边作简明的批注。 第一自然段:实施计策,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 喜接黄盖降书。 第二自然段: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火烧曹营, 曹操省悟已迟。 第三自然段:追寻曹操,黄盖中箭落水; 第四自然段:曹操叫苦连声,登岸逃走。 第五自然段:数军合围,曹军伤亡惨重;赤壁鏖兵, 周瑜大获全胜。
曹操
(155~220)
周瑜 ,字公瑾。与孙策为友并助 其攻占江东,后辅佐孙策,推荐 鲁肃为官。赤壁之战时与鲁肃坚 持抗曹,被任为大都督,用火攻 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不久又击 败曹仁,攻下南郡。周瑜英姿焕 发,擅长音律、政治、軍事、文 学,吴人尊称为“美周郎”。他 本想攻打益州以图謀天下,不幸 天妒英才,出发前即病死。享年 36岁。
第六自然段:引用后人一首七绝来赞颂“赤壁之战”。
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
高潮 火烧曹军战船、军营;追杀曹操。
曹军大败而逃。
80万(多) 3万(少) 北方(坐不惯船) 南方(习水性) 把船相连 练好兵士 谋划计策
以强击弱
主动出击
回忆故事情节,看看“火攻”计策的 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抄一抄,背一背
词语采集: 满江火滚 喊声震地 火须兵应 兵仗火威
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 只火船,撞入水寨。曹操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 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 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作业:
1.记一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 《水浒》、《红楼梦》。 2.讲一讲,赤壁之战的故事。 3.读一读,历史上几次以少胜多 的著名战役的故事(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三国赤壁
三国赤壁位于蒲圻县境。乘船顺长江而下,闯 三峡,过宜昌,至千里江陵,便见南岸一山飞峙江心, 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江北乌林。将近山崖,褐色 的石劈上,一米见方的大字“赤壁”赫然入目。这就 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赤壁之战厮杀的疆场。赤壁山险峻 而又雄伟,临江是拔空昂立的崖头,犹如战马扬蹄, 踏破万顷烟波,奋然北驰。赤壁大战的张天烈火早已 熄减,但那赤色的悬崖绝垄,不尽的滔滔大江,大战 时的处处阵迹,赞美赤壁的碑刻和诗篇,却一直吸引 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人墨客。
品析重点句段
•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 提防。” •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 足为怪?”
曹操傲慢轻敌
品析重点句段
•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 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 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 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 船也。” • 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 观望黄盖船到。
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
品析重点句段
• 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 ,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 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 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
品析重点句段
•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 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 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 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 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新野
赤壁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
图 曹军 例 红:刘备军 周瑜军 蓝:曹军
刘备军
樊城
襄阳
关羽水军
汉 祥
绿:孙刘联军
刘琦军
夏口 长
当阳 长阪
水 樊口 江陵
鄂城
江
周瑜军 华容 长 江 孙刘联军 赤壁 柴桑
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生字新词
巡哨 弓弦 提防 刀刃 韩当 得志 一簇 士卒 诈降 倘若 船舵 遥望 招聘 决雌雄 颇熟
天助我也 漫天彻地 波浪汹涌
不计其数
词 语 积 累
无计脱身
言未绝 绛红袍
祭旗 东风大作
火逐风飞 驾舟
刀剜 堕江 鏖兵
中箭 火焚水溺 火须兵应
兵仗火威 水性 一扫空
曹 操
周 瑜
黄 盖
赤 壁 之 战
对阵形势 初读感知 内容理解 赤壁怀古 走进三国 作业布置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写
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说一说
• 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 想对曹操说什么?
评一评
东吴取胜的原因在于他们能知己知 彼,扬长避短,找准对方的弱点,利用 对方的错误,发挥自身的优势。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小结
• “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 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 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 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 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 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 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 • 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 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 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
赤壁诗词
咏赤壁 唐.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为有 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 之为赤壁。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通 常认为此地并非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战场。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时写有赤壁二赋、《念 奴娇· 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使赤壁名扬中外。 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赤壁 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 块,其中苏轼书画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 碑刻之冠。
1. 黄盖假降; 2. 趁风行船; 3. 备引火船; 4. 二里点火。 5. 伏兵追杀; 6. 数军合围。
思考:在赤壁之战过程中,曹操的神情动态前后 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 为怪?”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 黄盖船到。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6)操叫苦连声。
读课文,注意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在 每段旁边作简明的批注。 第一自然段:实施计策,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 喜接黄盖降书。 第二自然段: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火烧曹营, 曹操省悟已迟。 第三自然段:追寻曹操,黄盖中箭落水; 第四自然段:曹操叫苦连声,登岸逃走。 第五自然段:数军合围,曹军伤亡惨重;赤壁鏖兵, 周瑜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