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实考勤软件操作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实考勤软件操作说明
一、登陆窗口:
选择“使用帐套”,请选择HealthCanteen2006帐套,再在“用户”与“密码”输入公司为你设立的信息;
二、软件工具栏操作:
“主页”返回操作主界面;
“系统切换”为在不同的子系统时的转换;
“新增”、“修改”、“保存”、“删除”在当前操作模块记录的操作指令;不同的操作模块工具栏有不同的按钮,但也是因操作模块的不同功能而异;
三、考勤主界面:
主界面中分为三部分:工具栏、常用功能栏、考勤系统主页;
工具栏上面已介绍,考勤系统主页为各大功能的选择界面,而常用功能栏是在主页选择大功
能后显示的“常用功能”图标;
四、考勤参数据设定:
主要对考勤系统的各种主要参数进行设置;(如右图)
1、全局参数:
A.考勤结果进位时间
如设定为10分钟,那么在1小时之内,以30分为界线,前10分和后10分,即20-40分以半小时计,0-20分以0计,40-60分以1小时计。
例如:如设定为10分钟,某员工实际出勤时间为135分钟,即2小时15分,由于0-20分以0计,所以系统在统计时的结果为120分钟;如果实际出勤时间为145分钟,由于20-40分以半小时计,所以系统在统计时的结果为150分钟;如果实际出勤时间为165分钟,由于40-60分以1小时计,所以系统在统计时的结果为180分钟;以此类推。
B.最短上班时间
如设定为30分钟,只有超过或者等于30分钟才计上班,否则不计。
C.最短加班时间
如设定为30分钟,只有超过或者等于30分钟才计加班,否则不计。
D.一段内迟到早退累计超过此时间考勤结果异常
如设定为30分钟,则表示在一个班段内,迟到或早退超过了30分钟,考勤结果将异常(迟到或早退)。
E.一段内迟到早退累计超过此时间扣等同工时
如设定为60分钟,则表示在一个班段内,迟到或早退60分钟扣工时60分钟。
F.加班打卡有效间隔时间
如设定为30分钟,加班起始时间为08:00,08:00以前(含08:00)的打卡数据仍按实际打卡数据计算;那么08:01-08:29之间打卡,实际的加班起始时间将被视为08:30,同样,如果实际打卡时间在08:31-08:59分之间,其加班的起始时间为09:00。
加班结束时间亦如此。
2、请假、出差、加班类型:
请假类型:设置请假类型及相关参数。
常见的请假类型有: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工伤假等。
出差类型:设置出差类型。
填写出差条时需指明出差类型,出差是正常上班的一种形式,因此,出差不存在扣工时的问题,全天出差甚至会给与奖励,这一点与请假不同。
加班类型:设置加班类型。
在填写加班条及设定公假、周假时需指明加班类型,常见的加班类型如普通加班、公假加班、周假加班、夜加班等。
在界面左侧列出了请假类型、出差类型和加班类型这三项考勤资料,选择其可方便地在各种类型中进行切换。
以请假类型为例,各项参数说明及操作如下:
∙请假类型编号:为每一类型指定一编码,长度不超过10个字符。
∙请假类型名称:如事假、病假等,长度不超过20个字符。
∙不扣工时:若为“是”,表示此类型的假不扣工时,如工伤假,虽然在医院或在家治疗、休养,但仍计出勤为满勤;若为“否”,表示此类型的假扣工时,例如,规定一天上班8小时,即满勤为8小时,若请需扣工时,某人员一天请了1小时假,则在这一天当中,出勤只有7小时,请假1小时。
∙年假:若选择“是“,表示该类型的假期为年假,在建立请假条时,可以从“请假状况“中查看到年假年度状况。
∙默认:设置该类型为默认请假类型。
如果在建立请假条时没有明确指定请假类型,系统将取默认值。
为保证考勤结果的正确性,设置该类型为默认请假类型。
如果在建立请假条时没有明确指定请假类型,系统将取默认值。
为保证考勤结果的正确性,该默认类型是唯一。
∙请假单位公式设定[分]:利用公式设定最小请假单位时间。
例如:规定职务为保安的人员,最小请假单位为4小时,即240分钟,那么可在此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公式的设定。
若没有这样的特殊需求,可将公式设定为1。
3、工作方式设定:
工作方式涉及了部门或个人在工作中与考勤相关的一些重要设置,可以不设定,系统自动取默认值。
工作方式分为“部门工作方式”及“员工工作方式”,如果个人的工作方式与所在部门相同,无需单独为个人进行设置,系统在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方式时,先找个人工作方式,没有找到,再找部门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设定界面可同时对部门及人员进行工作方式设定,部门对部门,人员对人员,不要混淆。
工作方式各项参数说明及操作如下:
部门工作方式:
∙默认的基本班次:当某人员没有指定班次时,系统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往上查询,直至找到此默认班次,如果用户觉得这样不妥,可不设置,系统对没有排班的人员将按“空班“进行处理。
∙每月额定工时:主要用于计时班,规定一个月固定的上班时间。
∙加班需加班条:根据公司的制度设定,无论是与否,加班条都优先考虑。
∙额定加班工时率:额定的加班与正班的比率。
∙用加班补额定工时不足:设定是否用加班补额定工时不足。
∙轮休设定:设定是否轮休,轮休周期是按月还是按周,以及每周期休息天数。
例如:按月轮休,每月休息4天,由于这4天休息日在一个月当中未指定具体哪天休息,那么系统在分析考勤结果时允许在一个月当中有4天缺勤,超过4天缺勤将被视为数据异常。
员工工作方式:
∙默认基本班次:同部门工作方式。
∙每月额定工时:同部门工作方式。
∙加班需有加班条:同部门工作方式。
∙需打卡:上下班是否需打卡。
∙用加班补额定工时不足:同部门工作方式。
∙轮休设定:同部门工作方式。
A、设置工作方式
选中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部门、人员,即在部门和人员前打“√”,点击工具栏上的“修改”进入设置或修改状态,当鼠标移至基本班次后,会变成手形,这时可双击进入快速查询对话框,选择相应的班次,点击【确定】即设定好了班次。
在其它设置中,有下拉或上拉按钮的,可通过按钮进行选择或输入;没有的则通过键盘直接输入,最后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所设定的信息。
选择不同的部门或人员,使其处于反色状态(不用打“√”),在右边的窗口标题上显示“[000]XXX 的工作方式”,其中“[000]”为部门或人员编号,“XXX”为部门名称或人员姓名,可以查看其当前的工作方式。
B、显示所选部门和人员列表
选择菜单栏“特别”项,点击“所选部门列表”、“所选人员列表”,或“Alt+1”、“Alt+2”,可打开所选部门、人员列表窗口,窗口中显示了当前所有选中,即在部门和人员前打“√”的记录。
再次点击菜单或按“Alt+1”、“Alt+2”可将窗口关闭。
四、排班管理:
对班次的设定与排班方式的设定;
1、基本班次:
基本班次是排班的最小单元,如白班、中班、晚班等,系统内定了两个班:空班及休息班。
空班与休息班有许多相同处,对员工来说,都是规定不上班,但它们之间的区别更为重要,如果指定某天为休息,系统就认为是全天周假,如有加班,加班类型为默认加班类型,若指定为空班,系统需考虑公众假期、周休日、加班条,由它们综合决定该员工该天的上班加班情况。
每一班次可分为六段,1、3、5、6段为加班段,2、4段为正班段,3、5段可设为正班段,归纳起来,每一班次最多四个加班段,四个正班段,超出此范围的考勤问题本系统无法解决。
为了便于理解,可将六个班段分别对应一天的不同时期,如:
第一段:早晨
第二段:上午
第三段:中午
第四段:下午
第五段:傍晚
第六段:晚上
需说明的是,上述对应仅仅是为了理解,实际上,六个班段的设置只要遵守下列原则即可:①时间顺序从早到晚原则。
按照这一原则,下列班次无效。
第二段:当天13:00~当天17:45
第四段:当天08:30~当天12:00
②对于下列班次,必须为跨天班。
第二段:当天20:00~当天23:00
第四段:次日01:00~次日05:00该班段必须设定为跨天,否则将影响考勤结果的正确性。
③段性质相符原则,即区别加班段及正班段。
加班段按实际上班计工(加班条优先考虑),不涉及迟到、早退、缺勤现象;正班段按班段规定上班,如有违反,视情况记为迟到、早退或缺勤。
2、排班分组:
可把排班相同的人分成一个组,便于排班及分析处理。
打开“排班分组”界面,窗口左边是已有的组,右上方显示所选中组的所有人员资料,右下方显示部门和未分组的人员。
A.新建组
在左边的窗口中点击右键,选择“新增组”,在弹出的“人员分组-新建”对话框中输入组的编号、名称及操作权限,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即新建好了一个组。
B.修改、删除组
在已有的组中点击右键,可对其进行修改或删除操作。
C.人员分组
在窗口右下方,点击“人员”标签,上面列出了未分组的人员,选择相应的组,点击工具栏上的“修改”按钮进入设置或修改状态,将整个部门拖放到窗口右上方或双击相应的人员即可把人员分到指定的组内,按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并返回。
选中组内已有的人员,点击工具栏上的“将所选人员移出此组”可将其移出该组,移出组的人员列在未分组人员中,可对其进行重新分组。
3、排班规律:
如果排班有规律可循,就应该总结这些规律,使之变为可重复利用的“排班规律”,在排班时套用这些规律,可提高排班效率。
排班规律最小为1天,最大为100天。
一条完整的排班规律包括规律编号、规律名称、该规律每天的班次等信息。
A.新增
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增“按钮”,输入操作权限、规律编号、名称,在1、2、3…100天数栏中双击弹出快速查询对话框,选择相应的班次,点击【确定】按钮返回,依此方法设置其它天数的班次,最后按工具栏上的“保存”将其保存。
B.修改、删除
选中已有的规律,点击工具栏上的“修改”、“删除”可对其进行修改或删除操作。
3、排班表的建立:
所谓排班表,就是指定部门、组或人哪一天上什么班。
本考勤系统可精确到每人每日一班,所以,无论多么复杂的班次,都可以实现,只是排班效率问题。
为了提高排班效率,本系统有如下做法:
①5级排班机制。
按优先级从先到后的顺序依次是:个人排班→组排班→部门排班→个人默认→部门默认,按照这一机制,合理地将人员分组,尽量找出排班的共性,将共性建立在组、部门上,将个性建立在个人上,既可简化排班过程,又可节约数据库存储空间。
②套用排班规律机制。
在“排班规律”建立中,如果已从有规律的排班中找出了排班规律,排班过程将大大简化,举例来说,如果某组上班15天一重复,那么就建立一个长度为15天的规律,排班时,将其套用,指定起始日期及循环次数,鼠标点击之间即可完成。
在套用时,还可以将多个规律组合起来一次套用。
③采用万年排班日历,一次排班日期跨度不限。
打开“排班表建立”界面,窗口左边显示部门、人员和组,右边是万年历,可对任何一天进行排班,没有时间跨度限制。
A.手动给每天排班
在窗口左边,选择相应的部门、人员或组(在前面的方框内打“√”),点击工具栏上的“修改”按钮进入设置或修改状态,在右边窗口的万年历中,在相应的月份日期下面双击,选择已有的基本班次,点击【确定】,最后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即可。
选择不同的部门、人员或组,使其处于反色状态(不用打“√”),可以查看其当前的排班表。
B.套用排班规律
在左边的页中,选中相应的部门、人员或组(在前面的方框内打“√”),点击工具栏的“修改”按钮,进入设置或修改状态,选择菜单“特别“->“套用排班规律…”,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起始日期,规律编号,重复次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最后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即可。
4、排班表维护:
排班表维护的必要性:
①5级排班机制带来排班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负效应,那就是用户难于了解某人员究竟上什么班,因此,有必要通过程序的办法从5级排班中找出“有效班次”,以让用户心中有数。
②排班数据属日益增长型数据,对过期的排班数据(过期的量度需由用户自己决定,建议一年以前)需进行清除,否则数据库无用数据太多,影响性能。
打开“排班表维护”界面,该窗口共有四个页面,分别是“有效排班表”、“人员排班表”、“组排班表”和“部门排班表”,用于不同排班表的维护,其操作大同小异,下面以有效排班表维护为例。
A.有效排班表维护
选择“有效排班表”页面,点击工具栏的“查询”按钮,弹出“有效排班查询”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包括一般条件和其它条件,在查询条件中有“包含子部门”、“不包含子部门”选项时,缺省选项为“包含子部门”。
输入考勤日期和其它相应的查询条件,系统会查找出满足所有条件的记录。
五、日常管理:
主要对考勤签卡、请假单、加班单的日常事务单据的管理;
1、打卡数据:
本模块主要是为考勤系统准备原始打卡记录,原始打卡记录的来源分为:
①来自考勤机。
本系统设备数据通讯部分有“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可采集本公司生产的IC、ID考勤设备里的数据。
来自考勤机的数据其数据来源将标为“正常采集”,是打卡数据的主要部分。
②手工签卡。
有正当理由没有刷卡的员工可通过申请途径要求操作员为其手工生成打卡记录,为了区别这部分数据,其数据来源将标为“手工签卡”,并记下签卡操作员编号。
打卡数据是考勤系统中增长最快的数据,必须定期清理(建议清理半年以前数据),本模块提供了查询、删除等功能,可以完成清理工作。
A.手工签卡
点击工具栏上的“来自手工签卡”按钮,弹出“手工签卡”对话框,在手工签卡对话框中,对左下角【显示部门】、【显示人员】按钮进行切换,可显示部门,也可显示人员,如要给整个部门手工签卡,将相应部门拖放到右边空白的小窗口中,如给某个人手动签卡,直接选中,然后设置出勤日期、出勤时间,点击【确定】保存并返回。
相同天数:如果一次要进行连续多天的手工签卡,且每天的签卡时间都相同,可以输入相同天数,点【确定】,系统自动增加所输入天数的记录。
是否扣款:如果考勤制度进行手工签卡时需扣款,可在此设定,并可在工资系统中直接引用。
B.查询
点击工具栏上的“查询”按钮,弹出“打卡数据查询”对话框,输入人员编号、姓名、部门、包括子部门、不包括子部门、出勤日期、数据来源等相应的查询条件,点击【确认】按钮,系统立即显示出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示。
上下班标记:如果打卡记录标上“IN2”、“OUT4”等字样,表示该条打卡数据为第二班段的上班时间和第四班段的下班时间。
只有进行了数据分析后,打卡记录才会被标记。
可通过点击鼠标右键,清除上下班标记。
2、加班条管理:
在工作方式中,如果设定了加班需加班条,那么员工在加班时,需填写相应的加班条。
加班条的填写一次可多人多日,在填写时可直接指明加班类型,如果未指定(填写-1),加班类型则由系统根据公假、周假等相关因素自动判断。
加班条的填写要注意加班时机,正班段除非是公假或周假,否则,加班就没有意义,不过,只要按实际填写,诸如此类的不合理加班很少有。
加班条的填写需注意段的对应,例如某班次只有第二段8:00-12:00,但并没有规定下午休息,如果下午要加班的话,加班条宜设在3、5、6段,如设在第4段,系统认为第4段为正班段,将不予处理。
系统支持跨天加班,每个时间需指明是当天、一天还是两天。
1、新增加班条
点击工具栏上“新增”按钮,弹出“加班条建立”窗口,对左下角【显示部门】、【显示组】、【显示人员】按钮进行切换,可显示部门、组和人员信息,如要给整个部门或组建立加班条,将相应部门或组拖放到右上方所选人员列表中,如给某人员建立加班条,直接选中即可,加班日期可输入一天或多天;输入相应的加班时段,选择所要指定的加班类型(如不选择,可输入-1,由系统自动判断加班类型),点击【确定】保存并返回。
2、修改加班条
选中要修改的加班条,双击或点击工具栏上的“修改”按钮,弹出“加班条修改”窗口,修改完后点击【确定】保存并返回。
3、查询加班条
点击工具栏上的“查询”按钮,弹出“加班条查询”窗口,输入相应的条件,点击【确定】,即可查询出相应的记录。
4、确认、取消确认加班条
选择新建好的加班条,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确认”,系统会提问是否确认,选择【是】即可。
5、删除加班条
选中要删除的加班条,点击工具栏的“删除”按钮即可。
此外在窗口中右击鼠标,可进行全选、全消和导出到Excel表格等操作。
3、请假条管理:
员工请假需填写相应的请假条,并指明请假类型。
请假条必须与排班相对应,系统提供班次信息粘贴功能,即:输入了人员和日期后,系统可读取当前人员当天的班次信息,直接将班段时间粘贴到请假条中。
系统支持跨天请假(与班次中的跨天相对应),例如:当日18:00-次日02:00,只需在第二个时间段前指定跨一天即可。
请假只对正班段,加班段不存在请假现象,第3、5段默认为加班段,否则,3、5段的请假不起作用(也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请假条的填写一次可多人多日,在填写时只需填写起始日期和截止日期,以及选择相同请假信息的人员名单即可。
1、新增(连续多天)请假条
点击当前窗口功能中的“新增(连续多天)”按钮,弹出“连续多天请假条建立”对话框;输入相应的请假信息,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并返回,点击【关闭】不保存返回。
连续多天请假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信息:
∙人员编号:请假人员的编号,直接输入或双击选择人员编号, 人员姓名以及所在部门名称系统将自动带出;
∙人员姓名:请假人员姓名;
∙部门名称:所在职部门的名称;
∙请假日期:输入具体请假的日期;
∙请假类型:指请假的类型,如事假、病假等等,可在下拉框中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原因说明:请假原因,在此加以备注说明;
∙调出班次信息: 对于连续多天请假情况,根据个人有效排班表自动输入日期段内的请假条,点击此按钮可以查看请假班次信息。
2、新增请假条
点击工具栏上“新增”按钮,弹出“请假条建立”对话框;
请假条页面:直接输入或双击选择人员编号,人员姓名以及所在部门编号和名称系统将自动带出,输入具体请假日期、类型、时间、时长、原因等数据,点击“保存”按钮即可。
班次信息页面:在班次信息页面中,可以查看到当前人当天的班次信息,并可通过选择相应的班段,将其粘贴到请假班段中,免去了填写请假条时核对班次的麻烦。
请假状况页面:在请假状况页面中,可以查看请假具体状况,如:当前会计期间、考勤数据分析日期、期间请假状况、年假年度状况等。
启动批次录入:选择启动批次录入按钮,显示批次录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待批次录入员工的〈人员编号〉,各人员编号之间以逗号隔开,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返回。
3、修改请假条
选中要修改的请假条,双击或点击工具栏上的“修改”按钮,弹出“请假条修改”窗口,修改完后点击【确定】保存并返回。
4、查询请假条
点击工具栏上的“查询”按钮,弹出“请假条查询”窗口,输入相应的条件,点击【确定】,即可查询出相应的记录。
5、确认、取消确认请假条
选择新建好的请假条,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确认”,系统会提问是否确认,选择【是】即可。
6、删除请假条
选中要删除的请假条,点击工具栏的“删除”按钮即可。
此外在窗口中右击鼠标,可进行全选、全消和导出到Excel表格等操作。
7、复制当前行
复制当前行:选中一条记录,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当前行”即可复制一条请假记录,与被复制记录不同的是,系统自动将请假日期递增一天。
此项操作适用于连续多天请相同假的情况。
六、考勤分析:
主要对员工刷卡数据与班次信息的分析,得到出勤结果;
1、考勤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用于综合处理考勤设置和打卡数据,产生考勤结果。
对用户来说,选定人员,选定分析起始、截止日期,按下【开始分析】,系统就开始分析处理。
其中分段处理能大大加快处理速度,同时对计算机配置要求大大降低,一般可采用系统默认值,也可自己调整,找到最佳分段点;
选定人员:
∙如果要分析整个公司或部门的人员,在部门页面,选中根级部门或具体子部门,拖放到窗口右下“当前所选人员列表”中即可;
∙如果选中某一个或多个人员,在人员页面,直接选择人员即可。
∙如果要分析一个部分中大部分的人员,可采用下面的方法快速选择:先将部门拖放到人员列表中,然后将不需要分析的人员剔除,即:将人员前的“√”去除,按“刷新”即可。
2、考勤结果观察:
在“考勤结果观察”中,列了出影响考勤结果的所有因素,共有9项:
打卡记录、加班条、请假条、出差条、班次、节假日、人员属性、周休日、全局参数
考勤结果是上述9项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通过查看这九项的相关数据或参数,可以查找导致考勤异常的原因。
在“考勤结果”窗口,选中左边的人员,输入考勤日期,按【上一日】、【下一日】可刷新考勤结果及翻动日期,窗口右下方即跟随显示当前人员当前日考勤结果及9项影响因素。
在窗口中右下方“考勤结果”页面中,显示当前所选人员的每段上下班时间,总工作时间、是否请假、多长时间等等一切与考勤有关的结果。
如果数据异常,系统会显示数据不正常,并标出是什么因素导致数据不正常,诸如迟到、早退、缺勤等,并用红色标识。
这时可以在考勤结果右边的9个影响因素标签中查看导致异常的原因,在窗口最下方可查看系统对异常的具体解释。
3、考勤结果维护:
本模块用于对已分析的考勤结果进行维护,并允许用户直接修改考勤结果,但如果修改之后又重新对此人此日考勤数据进行分析,用户所作的修改将覆盖,因此,考勤结果出现异常且须调整时,找出产生异常的决定因素,从调整这些因素入手才是根本。
1、查询考勤结果
点击工具栏的“查询”按钮,弹出“通用查询条件及排序”窗口,(模块启动时自动启动查询窗口,)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系统会查找出满足所有条件的记录。
详细操作请参阅“部门资料设置→查询”中的说明。
2、修改考勤结果
如要直接修改考勤结果,请先点击工具栏中的“修改”按钮,直接修改各项考勤结果的数据,最后点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所做的修改即可。
3、删除考勤结果
选择要删除的数据,点击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