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循环预冲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闭式循环预冲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循环预冲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25例患者上机前透析管路的预冲交替采用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与传统的预冲方法。

每例患者各预冲6次,透析期间监测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

比较两种方法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肝素用量、“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Kt/V值。

结果两种预冲方法在使用相同肝素用量时,密闭式循环
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100%,采取传统式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
血状况达到0级的92%。

在肝素总量减少10%时,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97%,采取传统式预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86%,凝血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和“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密闭式循环预冲法能减少了透析
器凝血的发生率,减少肝素用量;避免透析膜的有效面积减少,保持Kt/V值的稳定,能有效地提高血透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同时降低了污染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预冲密闭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

透析治疗前透析器及管路的预冲目的是将透析器中的气泡排除,清除透析器中的各种微小颗粒及残余的灭菌剂,使透析器充分湿润,减少透析器凝血,以达到提高毒素清除的目的。

目前国内多数透析中心多使用传统的、半开放式预冲方法预冲透析器,此操作方法比较繁琐、易污染环境,无标准化和规范化预冲操作程序,预冲量从1000-3000Ml不等,大部分透析中心的预冲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什么样的预冲方法操作程序简单,且能有效清除透析器中的各种微小颗粒及残余的灭菌剂,减少透析器凝血、降低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是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1年5月份开始通过
改进透析治疗前透析器及管路的预冲方法,规范透析预冲操作程序,使整个透析管路形成一个密闭式循环状态进行透析器预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中心有血透机46台,2011年5月-2012年5月有维持性血透病人225人,平均透析2400例次/月。

透析机为费森、贝朗、金宝透析机,均采用一次性聚砜膜透析器及双壶血路管;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预冲时机温37-37.5℃。

1.2方法
225例透析患者交替采用两种上机前透析管路预冲方法,即密闭式循环预冲
方法(简称密闭预冲)与传统的预冲方法(简称传统预冲)。

两种方法在每例患者中各使用6次,每一次透析期间监测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同时观察透析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

采用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在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肝素用量、“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Kt/V值。

1.3 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
将透析管路按照机器上的动静脉管路安装线路图安装动静脉管路,管路动脉端接在静脉壶短排气管上,静脉端与废液袋相连,使整个透析管路形成一个密闭式循环状态,用输液管插上1000Ml的预冲液中并接在透析管路动脉端侧管上,
开放夹子进行动脉端排气,当气体排完后把动脉端大夹子关闭,开血泵以
100Ml/Min流速进行透析器及静脉端管路预冲,预冲液排进废液袋中,当预冲量
达到500-1000Ml时,排净透析区及血区中的空气后,进行密闭式循环加超滤,
同时打开动脉端大夹子,关闭静脉端大夹子,设脱水量100Ml,时间5Min,血流
量300Ml/Min。

当超滤结束后,检查透析器空气是否排净,将超滤数据清除,等
待患者上机。

1.4观察指标
将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分为4级标准。

0级:无或仅有数条纤维凝血;1级: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2级:严重凝血或半数以上纤维凝血;3级:透析中
静脉压明显增高,应更换透析器[3]。

评估并记录患者透析结束时透析器凝血状况、透析过程中使用的肝素总量、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及“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
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预冲方法在使用相同肝素用量时,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
血状况达到0级的100%,采取传统式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
92%(见表1)。

在肝素总量减少10%时,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
0级的97%,采取传统式预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86%(见表2),凝血
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预冲方法在肝素用量相等时透析器凝血状况比较
注:X2=9.527 P<0.01
表2 两组预冲方法在肝素总量减少不10%时透析器凝血状况比较
注: X2=9.803 P<0.01
2.2 两种预冲方法的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预冲方法Kt/V值比较
方法例次 Kt/V值
传统预冲 1350 1.5±0.4
密闭预冲 1350 1.6±0.5
t值 1.659
P值 P>0.05
2.3 两种预冲方法的“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传统预冲法发生3例,密闭预冲法发生1例,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中各种操作的规范均是保障患者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而透析治疗
前透析器及管路的预冲是其中重要的技术环节[4]。

透析器及管路的预冲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及透析充分性和安全性。

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能更
好达到排尽透析器和管路的空气,清除透析器中的贴壁小气泡和清除透析器中的
微小颗粒的目的[5]。

临床应用能减少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和肝素用量;避免透析
膜的有效面积减少,保持Kt/V值的稳定,能有效地提高血透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死亡率。

另外,整个预冲
过程形成一个密闭式循环,操作程序简单、安全、科学,降低了污染的风险,值
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范大庆等.透析器预冲的循征实践,当代护士,2010年8月下旬刊.
[3]潘蓉等.三种血液透析回血方法对透析器残余血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0,VoL 45,No.11.
[4]舒珍菊.密闭式预冲法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2010年1月第31
卷第2期.
[5]韩东升等.闭式循环对血液透析相关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影响.中国血液净化,2009,voL8,No.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