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路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路姣
发布时间:2023-04-22T17:42:18.980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3年3月作者:路姣
[导读]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随后,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基于化学素养下的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优化策略。

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共同推动化学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路姣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621000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随后,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基于化学素养下的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优化策略。

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共同推动化学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化学素养;高中化学;认知推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3)3-105-01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中阶段化学素养下的化学知识教学工作越来越关注。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动下,高中阶段的综合素养对于学生们参与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一过程中,全面认清化学素养和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的融合特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效果,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发展现状
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工作中,教师们对于学生们的化学素养重视不明显。

特别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高中化学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并且,在我国传统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思想当中,对于高中生的化学素养考察力度明显不足,导致了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全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们,都会如何全面且有效地开展化学素养养成活动较为迷茫。

因此,在缺乏系统指导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中化学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回避了这一问题。

从而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阶段,教师们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要求,为学生们讲授了专业的学科知识,教学任务虽然有效完成,但是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并未得到显著地提升教学环节中核心素养的丢失,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所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1]。

二、基于化学素养下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优化方案
(一)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素养
通过前文的论述和分析可以得出,在现代化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们需要充分培养学生们的化学素养,提升学生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课堂教学材料中的资源进行了充分发掘,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基本化学素养。

引导学生们通过充分利用有限教学资源的方式,不断优化自身的分析和探索能力。

同时,积极开拓其他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途径。

当地教师还合理安排了化学实验,让学生们以趣味实验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合理检验[2]。

(二)培养学生的平衡变化素养
培养学生们平衡变化的化学素养,即教会学生们以发展和均衡的目光看待世界。

通过明确认识到客观世界以及客观世界当中的各类物质,都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当中。

以此,了解到更多的化学领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可以提升学生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高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参与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时,重点为学生们介绍了化学平衡移动章节的相关内容。

该地区的高中化学指导教师对影响物质平衡移动的因素进行了集中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到了温度、浓度以及压强等常见的影响因素。

除此之外,当地高中化学教师还引导学生们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着手,将平衡变化的观念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平衡变化发展思想。

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化学实验活动当中,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和系统地掌握化学物质平衡移动的特征,最终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认知推理素养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都是高中阶段学生们在参与化学教学活动时,所需具备的基本化学素养。

通过培养学生们的证据推理素养,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系统和直观地了解到化学证据对于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的变化等多个不同方面,提出可能性更强的假设。

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系统和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化学物质课题研究的真假。

借助良好的模型认知素养,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可靠的研究模型,通过将观点、证据和结论等多个不同方面进行逻辑化连接,可以充分提升学生们的化学知识技能学习水平。

例如,
我国某地区的高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学习沉淀溶解平衡以及沉淀转化相关知识时,教师通过提出具有可讨论的假设性命题,让学生们在教学环节中,通过认知模型和推理证据的方式,对教师的假设性命题进行探讨,强化学生们的辩证思维。

总结:综上所述,基于化学素养下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工作需要进行全面地优化和创新。

相关领域的教职员工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化学素养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采取积极的措施,培养学生们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素养,提高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参与程度。

同时,帮助学生们不断提升自身的平衡变化素养和认知推理素养,增强学生们在学习环节中的信心,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小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8(27):157-158.
[2]王卫军.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电解质”教学实践与探讨[J].化学教与学,2018(03):28-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