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胃炎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急性胃炎诊断
摘要】:我院于1983年10月及1984年11月收治婴幼儿急性胃肠炎63例,重点探讨了:1.病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其中57例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39/57(68.4%);2.流行病学,具有明显的流行性与季节性,发病年龄
最小3月,最大2岁,其中6月~1 1/2岁者发病率为82.5%,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儿
发病率为66%;3.临床特点,病初伴有发热者68.4%、上呼吸道感染者44.4%,全部病
例均具有典型腹泻和呕吐,且有轻至中度脱水及酸中毒;4.免疫状态,患儿粪便SIgA
降低,血清IgM升高,IgG降低,E-RFC形成率降低,均与正常儿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病原学检查临床特点流行性
一、概述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指由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有害因子引起的胃黏
膜急性炎症,其病变可仅局限于胃底、胃体或胃窦,也可弥漫分布于全胃。

病变
深度大多局限于黏膜层,严重时则可累及黏膜下层或肌层,甚至达到浆膜层。


性胃炎可因服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化疗药、洋地黄、氯化钾等)、误
服腐蚀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应激因素(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外伤、败血症等)、酒精、感染、十二指肠液反流、摄入由细
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胃壁的机械损伤、各种因素所致的变态反应所引起。

二、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急性胃炎除了胃镜检查外,主要靠患儿和家属提供的病史,因此必须详细询
问病史,以防误诊和漏诊。

1.有摄入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服药、吞食腐蚀性化学物质、酗酒、应
激和放射线照射等明显的诱因。

2.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

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电解质紊
乱与酸碱平衡失调。

可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如严重烧伤、败血症、休克等,或
在全身严重疾病基础上发生消化道出血。

(二)查体要点
1.一般均有腹部压痛,以上腹部压痛为主。

2.胃黏膜糜烂、出血较多者可有贫血的相应体征,如结膜、口唇苍白。

3.有细菌感染者常有体温升高。

(三)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
(1)胃镜检查:表现为胃黏膜的充血、水肿和糜烂。

胃镜检查应尽早进行,否
则待胃黏膜修复、病灶愈合后胃镜检查可为阴性。

(2)粪便隐血试验: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呕吐物隐血试
验也可为阳性。

(3)上消化道的气钡双重造影:可用于急性胃炎的诊断,但由于本病的病变一
般较表浅,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多为阴性。

2.其他检查血常规检查贫血者的红细胞和血色素均可降低。

(四)诊断标准
具有下述第1、2项可临床诊断为急性胃炎,如同时具有第3项则可确诊。

1.病史中可提供明显的诱因。

2.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呕血、黑粪、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等症
状。

并有严重烧伤、败血症、休克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3.胃镜检查表现为胃黏膜的充血、水肿和糜烂。

4.上消化道的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5.粪便隐血试验和呕吐物隐血试验阳性,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和血色素均可降低。

(五)诊断步骤
(六)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也可有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消化性溃疡
者多有溃疡病的特殊症状,如上腹部的疼痛具有节律性、季节性、与进食有关等
特点。

一旦发生胃穿孔则会突然出现剧烈的上腹痛并迅速遍及全腹,体格检查时
发现腹肌呈板状强直,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

2.急性胰腺炎有突然发作的上腹部剧烈疼痛,放射至背部及腰部,早期呕吐
物为胃内容物,以后为胆汁。

血清淀粉酶常增高,有时腹腔内可抽出血性液体。

3.急性胆囊炎本病特点是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右肩背部,Mur- phy征阳性,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

三、治疗措施
(一)经典治疗
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保护胃黏膜,合理饮食,对症处理。

1.一般治疗
(1)去除诱因:停用致病的药物,治疗相关疾病。

(2)饮食: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多饮水,必要时酌情禁食。

(3)支持治疗:纠正因呕吐、腹泻导致的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一般用口服
补液法,病情重者可静脉补液。

2 基本药物治疗
(1)保护胃黏膜药物:硫糖铝(胃溃宁),每日10~25mg/kg,分4次,饭后2
小时服用,疗程4~8周。

胶体次枸橼酸铋(德诺,胶体铋),每日6~8mg/kg,分
3次口服,疗程4~6周,幼儿禁用。

蒙脱石粉(思密达),1~3g,每日3次,餐前
空腹服用。

(2)H: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甲氰咪胍,泰胃美,cimetidine),每日20~
40mg/kg,分4次于饭前10~30分钟口服。

雷尼替丁(呋喃硝胺,ranitidine),每日3~5mg/kg,每12小时1次,或每晚1次口服;或将上述剂量分2~3次,用5%~10%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肾功能不全者剂量减半,疗程为4~6周。

(3)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洛赛克),每日0.7mg/kg,清晨顿服,4~6周为
一疗程。

兰索拉唑(达克普隆),15~30mg,每日1~2次。

(4)促进胃蠕动:甲氧氯普安(胃复安),1~2.5mg,每日2~3次,餐前半小时
服(由于服用后部分患者可出现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现已少用)。

多潘立酮(吗丁啉),每次0.3mg/kg,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

(5)抗生素:一般不用抗生素,但若是由细菌引起,特别是伴有腹泻者,可用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6)对症治疗:腹痛者可用解痉剂,如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山莨
菪碱等药物。

(二)治疗步骤
四、预后评价
一般来说急性胃炎是一种可逆性疾病,经过治疗症状消失、无并发症为痊愈。

该病症状虽可在短期内消失,但组织学改变可能持续数月之久。

偶尔也可出现持
续的、危及生命的上消化道出血,这时须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治疗,这些措施包
括胃左动脉栓塞或静脉滴注血管加压素,或外科手术治疗。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预后好、病程短,可自限,症状多在数天内消失。

急性腐
蚀性胃炎可能会发生穿孔,出现急性腹膜炎,急性期过后往往出现食管瘢痕狭窄,此时可行食管扩张术或胃造瘘术。

急性化脓性胃炎也可发生胃穿孔、休克和和急
性腹膜炎,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手术,并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一定
要积极,否则预后较差。

五、最新进展与展望
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健康志愿者吞服幽
门螺杆菌后的临床表现、内镜所见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均显示急性胃炎的特征。

但临床上很难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因为一过性的上腹部症
状多不为患儿与家长注意,亦极少需要胃镜检查。

对吞服幽门螺杆菌的志愿者随
访研究证明,如不给予抗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长期存在并发展为慢性胃炎。

这些研究发现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六、预防
为了预防急性胃炎,应注意饮食卫生,勿暴饮暴食,并慎用或忌用易损伤胃
黏膜的药物和食物。

对于具有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败血症等应激因
素存在的患儿,应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参考文献
1张文瓒,吴冬梅,马阿琴,王春芳;654─2静脉点滴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315
例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2常凯旋,马秀阁,谢秩宇,谢佩言;急性腹泻病患儿的免疫状态与微量元素改变(附
100例病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1994年06期
3张立夫,郭承吉,张知今;轮状病毒肠炎临床及实验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1987年
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