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2篇
研究目标:
1.了解小男孩___变成小狐仙后的世界变化,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探究小说中的有趣动物故事,猜猜其中的神奇之处。
教学准备:
课件:《骑鹅旅行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与《骑鹅旅行记》相关的视频。
2.介绍小男孩___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3.揭示本节课题,即《骑鹅旅行记》。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三、合作探究,初步解疑
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小男孩___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___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为其感受提供依据。
4)探究小说中的其他有趣动物故事,猜猜其中的神奇之处。
2.提示研究方法:
①自由朗读。
②逐个击破。
③注意合作。
④在书上做批注或在草稿上记下答案以备交流。
⑤人人都要参与。
本节课的研究目标是了解小男孩___变成小狐仙后的世界变化,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并探究小说中的有趣动物故事,猜猜其中的神奇之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先播放了与《骑鹅旅行记》相关的视频,然后介绍了小男孩___的故事背景。
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认读了一些生字并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同时了解了故事情节。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男孩___变成小狐仙后的世界变化,以及___的性格特点等问题,同时也探究了小说中的其他有趣动物故事,并猜测其中的神奇之处。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我们提示了研究方法,包括自由朗读、逐个击破、注意合作、在书上做批注或在草稿上记下答案以备交流,以及人人都要参与。
1.在讨论时,我们应该注重倾听、谦让、团结和协作,以达成更好的合作效果。
2.在学生开始合作时,老师应该巡视,确保他们在合作过
程中有良好的表现。
3.在交流总结时,我们应该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汇报答案。
其他组代表可以补充或更正,老师需要做好记录。
对于无法达成一致的地方,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
4.在今天的研究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5.在课堂小结时,我们可以探讨研究语文如何帮助我们成
为更好的人。
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认识了一个小小的历险家,他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诚实待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研究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这种品质。
6.布置作业:练笔、阅读原著、将本课童话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6*骑鹅旅行记
鸡鹅威胁——淘气顽皮
与猫决斗——勇敢羞愧
牛群憎恨——知错就改
抓住雄鹅——善良勇敢
本书是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瑞典女作家___。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不爱研究、喜欢恶作剧的小
孩___,因为一次捉弄妖精而被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人。
他骑在大白鹅背上,跟随一群大雁进行长途旅行。
在旅途中,___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通过勇敢和坚韧的努力克服
了这些困难,并成为了一个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最终,他回到家中,恢复了原形,成为了一个好孩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关于真诚、勇敢、友爱和爱国的道理,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4.___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勇敢、乐于助人
的好孩子。
他发现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他决定成为这样的孩子。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别人比索取更能带来愉悦。
5.读完这篇故事后,我学会了不要捉弄别人,要互相帮助。
6.这本书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例如要尊重他人,乐
于帮助别人,还让我领略了瑞典的高山大河、森林草原,听到了许多动人的古老传说。
想法:
1.我希望有人能让我变小,这样我就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
助的人了。
让人类和动物互相帮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我还希望我们的作家能够写出祖国的美丽山川和动听传说,让我们领略祖国的奇山异水、秀美风光;让我们在动听的神话传说中感受祖国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研究并掌握“缰绳、___、潺潺、头晕目眩”等生词。
2.默读课文,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对主人公建立初步印象。
3.通过插图和部分篇章的阅读,了解书中的精彩情节,体
验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选读精彩片段,组织交流,了解故事的趣味性,理解故事主要内容,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我们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骑鹅旅行记》。
当你们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时,你们会想到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作者简介)
出示:《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___,她于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她小时候因下肢患病,行走困
难,因此主要与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接触了大量的童话、民间传说等。
这部小说是她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性和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3.板书课题。
板书:本节课我们将研究《骑鹅旅行记》中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1.检查学生的预情况,解答疑惑。
2.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课文讲述了小男孩___的什么事情?
2)角色预览,出示图片。
(出示课本第26页插图)
4.故事一开始,___还是一个“人”时,他是一个怎样的小
男孩?(活泼可爱、顽皮)
5.___的穿着和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吗?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6.什么样的孩子会在皮裤和袜子上有补丁呢?是那些顽皮、活泼好动的孩子。
就像___一样,他经常在院子里和外面玩耍,所以他的衣服也总是破破烂烂的。
7.在课文中,讲述了___变成小狐仙后的故事。
8.在小组合作研究后,代表可以在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三、精读课文,领悟表达
1.交流探讨:
1)___变成小狐仙后,他变小了,世界变大了。
2)对于___来说,其他的东西都变大了。
3)他现在能听懂禽兽的话了,这是他之前所没有的。
4)他能听懂它们的话,让我们跟随着___一起去找找这些变大的伙伴吧。
2.我们可以通过课文中的描述,了解到这些动物对___的
态度。
例如,麻雀和鹅会嘲笑他,鸡不怕他,猫会凶他,牛会吼他。
四、引导点拨,拓展思路
1.如果你也变成了小狐仙,你会做些什么呢?可以和同学
们交流一下。
2.可以和同桌分享你的想法,也可以和老师讲一下。
3.___骑上鹅背后,会发生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一下。
4.整本书中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小故事,我们可以阅读整本
书来了解___的故事。
5.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故事梗概,写一篇《骑鹅旅行记》的
故事梗概。
五、板书设计
重点词语:顽皮、活泼好动、变小、变大、听懂禽兽的话、态度
句子:麻雀和鹅不怕他,叽叽喳喳笑话他;鸡叽叽喳喳不怕他;猫咪凶他,差点咬死他;牛棚里的牛一片混乱,吼声四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交流探讨和感受态度,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故事梗概,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品读,同时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