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管理制度(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给药管理制度
1.注册在本医院内的护士才可执行给药操作;____、进修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
3.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开检查或手术延误;
4.给药前需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情况、____、服药能力、服药方式)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检查药品质量,实行双人核对,保证药品与服药单一致,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药物质量、效期;
5.对于标识不清、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护士只能发放本院药房内取回的药品,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6、告知患者服药的目的、服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自理能力完好的患者,让其自行服药,护士确认方可离开;对于危重及不能自行服药的患者,护士应喂服;鼻饲的患者应将药品碾碎,从胃管注入;
7.患者若有疑问,护士应重新核对并作解答。

8.增加或者停用某种药物,应及时告诉患者;
9.如果一次服用药物过多,与患者商量一次能吃几粒,在不违反服药原则的前提下,商定服药顺序;
10.患者不在病室应将药物取回保管,并做好交班。

一旦患者回来应及时发药;
11.若患者拒绝服药,应了解原因,并及时向主管医生反映;
12.护士发药时应高度专注,其他护士不得擅自打搅给药;
13.患者服药后,护士再次核对并在医嘱单或服药单签名确认14.护士应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和医生联系;
15.应用特殊药品时,护士应熟悉其药物性能、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
必要时做好记录;
(1)健胃药宜饭前服用,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品宜在饭后服用,催眠药在饭前服用,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2)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应整片吞服,不宜嚼碎服用
(3)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
(4)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
(5)服用磺胺类药物的患者,告知患者服药后多饮水,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6)服用强心类药品的患者,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节律,脉率低于每分钟____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7)应用血管活____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8)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口服给药管理制度(2)
导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口服给药成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由于口服给药的特殊性质,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药物浪费、不良反应发生等问题。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并提高治疗效果,各大医
疗机构纷纷建立了口服给药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服给药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背景和目的
1. 背景
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经过胃肠道吸收,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途径。

相对于其他给药途径,口服给药具有方便、经济、易于接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2. 目的
建立口服给药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流程,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发生药物误服、药物交叉感染等意外情况。

(2)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合理的用药规范,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避免药物浪费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加强患者教育。

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二、管理流程
1. 开方环节
(1)医生开方。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个体差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口服药物,并给出药物名称、剂量、频次、疗程等具体指导。

(2)护士审核。

护士应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核对是否有过敏史、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2. 发药环节
(1)药房发药。

药房根据患者的处方,准备并发放相应的口服药物,并记录药物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信息。

(2)护士接收药物。

护士接收药房发放的药物,并对药物的准确性进行核对,同时核对是否有过敏史、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3. 配药环节
(1)护士配药。

护士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对应的口服药物,并标识患者的姓名、病床号、用药时间等信息。

(2)审核签名。

根据相关规定,护士应在药单上签名,确保配药环节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用药环节
(1)患者口服。

护士将配好的药物转交患者,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频次、用法等注意事项,并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掌握。

护士可采用口服药物辅助工具,如药盒、药袋等,帮助患者更好地服药。

(2)观察药物效果。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调整。

5. 监测环节
(1)护士监测。

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测,包括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2)药物监测。

医院应建立药物监测系统,对口服给药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通过不良事件报告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机制,加强药物安全监控。

三、注意事项
1. 药物存储。

药房应建立药物分类存放的制度,保证药物存放的干燥、通风、防尘和避光等条件。

同时,药品储藏室应设有温湿度监测和报警系统。

2. 药物配制。

护士在配制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稀释等要求进行,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和记录工作。

3. 药物交接。

护士在药物交接过程中应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床号等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签名确认。

4. 患者教育。

护士在患者接受口服给药前,应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用药注意事项,如饭前还是饭后服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5. 用药合理性。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协商,对用药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

6. 用药记录。

对患者口服给药的相关信息,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间等,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并定期统计和分析。

四、制度执行与评估
1. 制度执行。

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执行督导机制,对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2. 不良事件报告和教训总结。

医院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教训总结制度,对发生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并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等方式,加强大家对口服给药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

3. 评估和改进。

医院应定期对口服给药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结合患者的反馈和意见,对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

结语:
口服给药管理制度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共同推进口服给药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规范化。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口服给药的疗效,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