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主要土壤锌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成因分析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成因分析1气候干旱,降水减少黄土和黄土状堆积物的广泛分布,是黄土高原最明显的地理特征。
对黄土孢粉的研究证明,黄土形成于半干旱的草原或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干冷利于黄土的发育。
对黄土高原14C 年代学的研究证明,距今5000年左右,黄土高原以堆积新近黄土为主,总的来说指示了黄土高原的古环境存在着气候干凉的趋势。
黄土中的水分状况深受这种气候特征的影响。
黄土高原各地降水偏少,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多数地区年均降水量为300~650m。
而蒸发量却相对很高,达623.8mm(青海门源)~1254.0mm(宁夏同心),最低值接近于年均降水量的最高值。
这种“低降水高蒸发”的环境对土壤的干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黄土高原内部从东南到西北土壤干化的严重程度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程度的方向性变化一致。
黄土高原从东南到西北,气候渐趋干燥,降水逐渐减少,而土壤干化程度和干层厚度也渐趋严重和加深。
2土壤水分物理性能的影响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包括持水性能、蒸发性能、稳定湿度和深层储水状况[9],因受土壤质地的制约和影响均呈现出有规律的方向性变化,即从东南向西北,持水性能渐次降低,蒸发性能渐趋增加,稳定湿度逐渐降低,深层储水渐次减弱。
在这些水分物理特性的制约下,黄土高原的植被由东南向西北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地带性分布规律,愈向西北,植被草原化程度愈趋强烈,原因是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受土壤物理性能的影响渐趋减少,土壤干化程度渐趋增强。
3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
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43万km2。
其中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a)的严重水土流失区约14.5万km2,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强度大、多暴雨的特征决定了其水土资源极易流失。
据统计,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的泥沙平均多达16亿t,这些泥沙都是富含营养物质的表土层流失的结果;输送泥沙的洪水径流达34亿m3,即意味着每年有如此多的水资源从黄土高原流失,这无疑使黄土高原的水资源短缺加剧,干旱趋于严重。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
恢复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有助于保护植被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2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轮作休耕制度,促进有机农林、梯田、沟壑治理等工程来减缓水土流失。
五、总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恢复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和水土保持工程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PPT大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一、引言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中国中部地区 地貌特征: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丘陵起伏,植被稀疏 土地利用:大部分为农业耕地,少有植被保护区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不当土地利用
过度放牧和过度耕地破坏 了植被,暴露了黄土。
2 人类开垦和开发
大规模开发项目如采煤、 城市扩张等破坏了生态平 衡。
3 极端气候和地形条件
强降雨和地形起伏加剧了 雨水侵蚀,加速了土壤流 失。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1 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限制了农业生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
2 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灾害和土地荒漠化。
3 水资源和经济发展
水土流失增加了黄河流域的洪水风险,威胁人们的生活和经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1、地形起伏大,多沟壑,坡度大,泥土易随雨水流失;2、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缝,许多物质易溶于水;3、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强;4、植被被严重破坏,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人为原因1、过度放牧和樵采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矿、建设过程中对植被破坏严重;2、人类活动破坏原来稳定的地形;3、采矿、建设中废渣弃土没有妥善处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农业措施: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治本措施),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降低水流速度,促进黄土就地沉积,土壤肥力增加,可以种草种树保持水土),修建水平梯田(保持水土)。
2.水利工程等措施:修建水库(调节、防洪、发电)、打坝淤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把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可用于种草种树,极少数用于种杂粮。
当地有谚语: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
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
3.生物技术措施: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角度进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研究与生态环境改良。
4.小流域综合治理(以上措施之综合,外加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
农业技术:节水技术和提高单产量的技术。
重点在保持水土)。
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加大“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加大植被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压缩农业用地。
尤其对于这个土质比较疏松的黄土高原来说,森林覆盖率一定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1.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t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t[5],这就使黄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产能力,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同时人口大幅增加,毁林开荒,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
黄土区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因素及治理措施

栽培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 整地
进行深松翻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
2 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树种、草种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 和无机肥。
3 播种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和方法,确保种子均匀分布、出苗 整齐。
4 灌溉
根据气候条件和树种、草种需求,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 水量。
抚育管理措施
植被覆盖与生物多样性作用
植被覆盖度
黄土区植被覆盖度低,地表裸露,易 于发生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植被覆盖度 高,水土保持效果好。
植被类型
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土保持效果不同, 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固土能力有限; 木本植物根系深,固土能力强。
地形地貌对水土流失影响
地形坡度
坡度越大,地表径流速度越快, 土壤侵蚀越严重。
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01
生态优先原则
在黄土区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工 作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 障生态安全。
02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将水土保持工作与当地经济社 会发展相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
03
科技创新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提 高黄土区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工 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04
长效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黄土区造林种草水土 保持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工 作持续推进和取得实效。
植被覆盖率指标
监测黄土区植被覆盖情况,包括草地、林地等,以评估生态恢复 效果。
水源涵养能力指标
评估黄土区水源涵养能力的提升情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 量、水质等。
监测方法和技术应用
遥感监测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黄土区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水土保持效果 监测。
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特点及其对植树造林的影响

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特点及其对植树造林的影响作者:张成生杨琉侯会延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上半月》2020年第04期摘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应该注重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土壤状况选择不同的植被。
文章主要探讨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相关特点及其对于植树造林产生的一些影响,在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草还林的过程中,为了协调生态环境的发展,无论是植树造林还是发展草灌,应该选择生长比较适中的物种,诸如草、灌、及乔等物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土壤中含水量,避免土壤中水分被过渡消耗的不良后果产生,可以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特点;植树造林;影响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于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来改善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关注和重视。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干层具有独特的特点,相对来说,土壤干层一般可以通过测定内部水分含量来判定;另外根据植被的生长状况、地下水的埋深状况以及年降水量等因素都可以进行判定。
对于土壤干层发育严重的部分,一般不适用植树造林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和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深层的土壤水分过渡被消耗,所以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不应选择耗水多、生长快的类型,而是应该选择生长相对比较缓慢的草、乔、灌种。
1.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特点土壤干层主要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土壤水含量出现明显减少的那部分土层,相关研究将含水量低于10%的土层定义为土壤干层。
由于降雨的影响在地表2m以上部分的土壤含水量会经常得到补充,这部分土壤并不属于土壤干层;而在2~4m的土壤含水量出现缺失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这才是真正的土壤干层。
对于植被来说,其根系一般生长在6m以上,对于一些根系生长快的植物,土壤干层也会伴随延伸到更深的位置。
黄土高原的土壤干层分布状况,一般都是认为主要在北部区域,而向南部区域的分布范围并不是非常明确。
1.1 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的土壤干层特点根据实地考察以及部分文献可以发现,在黄土高原中部的洛川地区土壤干化情况相对比较明显,而在中南部地区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和记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问题]
1.规划评价可以采取的评价方法?
2.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哪些内容?
3.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哪些工业影响?
上一题下一题
[问题]
1.论述煤矿开采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2.矿山开采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哪些?
上一题下一题
(5/40)案例题
第5题
某铝业公司的电解铝项目工程,电解铝生产规模10万t/a,主要生产车间包括电解厂房、铸造车间、拉丝车间、整流车间、修配车间、化验室、油库、仓库等。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仓库、煅烧车间、沥青熔化、生阳极车间、焙烧及炭块库、残极处理车间、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煤气站(含机器间、煤堆场)、热媒锅炉房(含热水锅炉)、煤气站循环水系统、煅烧循环水(含生阳极净循环水)系统、生阳极浊循环水系统、10kV配电所、汽车衡磅房、车间办公楼、综合管网系统等建设内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含氟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渣主要集中于工程北部的渣场。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1/40)案例题
第1题
某南方城市拟建一个氯化法钛白粉厂,其工艺产生的氯化废渣被鉴定为危险废物,按照国家要求,需要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来处置该项目产生的需要填埋处理的约20000t危险废物。
该填埋场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运渣道路、拦渣坝、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拦污坝、库区防渗防洪系统、地下水监测井等。安全填埋场容积要求大于50万m3,服务期限30年。建设单位经踏勘、调查,提出2个拟选安全填埋场场址备选,如表所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引言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但长期以来,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1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过度的农业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了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
此外,不科学的耕作方法,如长期单一作物种植和不合理的施肥措施也加剧了土壤的贫瘠和脆弱。
1.2 气候变化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半干旱气候区域,长期以来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降水的不均匀分布和频繁的干旱天气导致了水资源的匮乏,进而加速了水土流失过程。
气候变化还引发了强风沙活动,进一步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沙漠化程度。
1.3 土地沙化土地沙化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土地逐渐变得干燥贫瘠,容易发生风蚀和水蚀。
当风力或水力大于土地自身所能承受的时候,土壤就会被侵蚀并转变成沙漠。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2.1 固沙治理固沙治理是减缓黄土高原土地沙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草地建设和构建防风林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风蚀。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沙窝、挖掘壕沟等方式来阻止沙尘的运动,从而减缓土地沙化的速度。
2.2 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该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如轮作、间作和混作等,以减少单一作物种植的风险。
此外,还应合理施肥,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减少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2.3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保护黄土高原水土的关键举措之一。
应该提倡节约用水,推广雨水收集和灌溉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流域治理,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以减少洪水和干旱灾害对土地造成的损害。
2.4 推动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预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黄土高原上为什么常年覆盖着黄土

我国的黄土高原上为什么常年覆盖着黄土我国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它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的主要粮食、油料和棉花的主产区。
毫无疑问,黄土高原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作为一个典型的黄土地区,它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对该地区的土壤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常年覆盖着黄土的原因。
首先,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性质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黄土的含水量高,造成了土壤的在初始阶段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有利于土壤颗粒的分散,形成更加均匀的构造。
此外,黄土中的泥粉和砾石等细小颗粒物质都较多,地势高差大,加之常年风吹,表面土层容易被剥蚀,形成了大量的沉积物,变成了表面黄土。
其次,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同样影响了该地区常年覆盖着黄土。
这个地区整体上是半干旱的,雨季短且降雨量不足,导致植被在这个地区并不是生长得特别茂盛,而黄土上没有植被的保护,所以往往会被风沙给吹走,由此形成的表层就是黄土了。
第三,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也是导致黄土覆盖面积增加的原因之一。
由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不少农民在这个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所以就对土地的改造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例如,在田地中播种农作物时,土地表面往往被耕种和深耕,导致在土地表面形成覆盖层。
而这种覆盖层往往会被风吹走,从而使地表张开,形成了大面积的黄土覆盖层。
最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质构造因素也是造成该地区黄土覆盖的原因之一。
黄土地区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这引起了地层间的宏观和微观运动。
当压力条件恰当的时候,黄土形成过程中沉淀得最为丰富的粘土矿物,矿物与水分缺乏,形成了脆性的土壤结构,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固化层,从而形成了黄土地貌。
黄土在干燥季节末膨胀,使表层的结构排列变得更加紧密,使得分层不易及表土层的切割很难,从而长期稳定地保存下来。
总结起来,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常年被黄土所覆盖,是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土高原水土失流原因分析

黄土高原水土失流原因分析
黄土高原是指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的土壤主要由黄土组成,而且由于地势平坦,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以下是黄土高原水土失流的原因分析:
1.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与滥伐。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人口众多,农业大规模的开垦导致了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这使得土壤出现暴露,容易受到风雨侵蚀。
同时,大规模的畜禽饲养也加速了土壤的流失。
2. 自然原因:地貌和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地势平坦,沟壑少,地表水流速度缓慢,加上多年的风蚀和水蚀,导致土壤流失速度加快。
而且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的匮乏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问题。
3. 技术措施不当。
在农业生产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耕作方法和土壤保护措施,如不合理的种植结构、不合理的耕作工艺等,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以上是黄土高原水土失流的主要原因分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加强土壤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改善农田排水条件等,以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并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成因

黄土高原成因1. 地质背景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地理范围约为纬度33°36′-42°52′,经度105°29′-114°33′之间。
它是中国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貌起伏不平,山岳交错,以其多样丰富的黄土资源而闻名。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在地质演化的过程中,该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抬升和侵蚀剥蚀,造成了现今黄土高原地表的形成。
2. 气候条件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也是黄土高原成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地区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6-12摄氏度之间,全年降雨量较少。
此外,该地区的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高,年均风力较大。
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了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生长的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这些气候条件对黄土的堆积、侵蚀和剥蚀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植被状况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况较差,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
缺乏植被覆盖导致土壤的裸露和易于风蚀,加剧了黄土高原地表的风化和侵蚀速度。
此外,黄土高原地区还存在一些独特的植被类型,如黄土植物、野生禾本科植物等。
这些植物适应了黄土高原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并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固土保护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4. 土壤特点黄土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独特的土壤特点。
黄土高原的土壤主要由黄土组成,其形成是长时间以来黄土堆积、风化和侵蚀作用的结果。
黄土的颜色通常呈现出黄褐色或灰褐色,质地粉状,较为紧实,有着较强的保墒性和保肥性。
黄土含有丰富的铁、铝、钾、锌等元素,因此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5. 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也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农业、水资源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等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和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导致了湖泊干涸、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加速了黄土高原的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6. 措施与展望为了保护和修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广袤而又苍凉,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困境。
这片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计,更是我们文化的根基。
水土流失,真是个让人心痛的话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咱们聊聊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的地形崎岖,降雨量不均,尤其是夏天暴雨频繁,冲刷土壤,水土流失就像脱缰的野马,难以遏制。
风也在作怪,干燥的气候使得土壤容易被风吹走。
想想那些黄土飞扬的场景,真是让人心烦意乱。
接下来,是人类的活动。
过度放牧,树木被砍伐,土地遭到侵蚀。
很多地方,地表植被被破坏,土壤失去了保护。
尤其是农田的轮作不合理,导致土壤贫瘠,根本无法自我修复。
这样的情况,让人感到无奈,甚至有些心寒。
治理措施也不是没有。
首先,植树造林,这个老生常谈,但绝对是治本之策。
树木可以固定土壤,阻挡风雨,给土地穿上“保护衣”。
其次,修建梯田,科学种植,这样不仅能保持水分,还能减少土壤的流失。
农民朋友们,也要学会合理放牧,做到循环利用,才能让土地恢复生机。
还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也是关键。
加大对黄土高原的关注,推动科研,制定相应。
像是提供补贴,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农业,真正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人与自然,才是最好的搭档。
当然,黄土高原的未来,不仅仅依靠这些措施。
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保护这片土地是我们的责任。
无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农民,大家都要齐心协力,才能真正让这片土地焕发光彩。
每一滴汗水,都是对土地的热爱;每一个小行动,都是为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最后,总结一下。
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但治理的方向是明确的。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片土地,才能为后代留下一片沃土。
希望未来,黄土高原能够重现生机,绽放出新的光辉。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地貌
地层主要是黄色粘土、黄土和砂 岩,因此呈现出特殊的土地类 型——黄土丘陵区。
水土流失的定义
1 定义
指水文过程和土壤侵蚀过程的综合效应导致的土壤脱失、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一系列 问题。
2 影响
不仅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也是迫切需要关注、治理和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天然因素
气候炎热干旱、地形复杂多变、植被稀少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2
人为因素
历史上的割草、烧草等习惯做法,以及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同样对水土流 失造成了影响。
3
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化发展加速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尚未解决的问题
经济作物种植
经济作物比如苹果和核桃等大规模的种植导致大面积的土地裸露,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土地造 成污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 治理
黄土高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高原区域,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陕
位置
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地区,是 中国最大的黄地带。总面积42.8 万平方公里。
气候
地处内陆,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气 候区,气候干燥,在夏季能达到 50℃,冬季则能达到-30℃。
传统建筑材料的重生
水泥砖、杨木板等传统建筑材料 取而代之,又鬆动了密集、高层 建筑体量化的土方工程机具,将 建筑活动移回到乡村,成为当时 十分引人注目的新型农村建筑的 代表之一。
治理效果展望
1
生态分享
黄土高原经过多年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面积增长了,景观也更丰富。
2
产业支持
治理后的土地实现了逐步恢复和更新,贫困村庄、农民从中受益有增无减。
3
税收回报
黄土高原土壤 农作物 水果 问题 措施

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片广袤而且独特的土地,以其丰富的黄土资源而闻名于世。
而黄土高原的土壤在农作物和水果种植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围绕黄土高原土壤、农作物和水果种植的问题及相关措施展开深入的探讨。
1. 黄土高原土壤的特点黄土高原土壤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
土壤种类以黄绵土为主,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土壤。
土壤通气性好,透水性差,蓄水量低,肥力递减。
这些特点造成了黄土高原土壤在农作物和水果种植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2. 农作物和水果种植问题在黄土高原种植农作物和水果面临着以下问题:1.肥力递减:由于土壤肥力递减,使得农作物和水果生长受到一定影响,产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土壤侵蚀:黄土高原的降雨量大,土壤侵蚀严重,农作物和水果种植受到土壤流失的威胁。
3.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使得部分地区土壤变得不适合农作物和水果的种植。
3. 问题解决措施针对以上问题,针对黄土高原土壤、农作物和水果种植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1.土壤改良:采取有机肥料和绿肥等方式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农作物和水果的产量。
2.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这对于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农作物和水果的种植具有重要作用。
3.科学施肥:通过科学的施肥方式,可以避免土壤盐碱化的问题,保持土壤的生产力,增加农作物和水果的产量和品质。
4. 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农作物和水果种植问题,应该进行综合治理,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民等共同合作,通过综合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和水果的产量和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黄土高原的农业优势,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结语黄土高原土壤、农作物和水果种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综合治理、科学栽培等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与土壤侵蚀问题

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与土壤侵蚀问题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区,特点是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
由于地势较高,被盛行的风吹袭,导致土壤侵蚀严重。
然而,正是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通过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黄土高原地区的农民掌握了一系列的耕作技术,如梯田种植和水土保持等。
梯田种植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产量。
此外,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设防风林、植物覆盖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风蚀和水蚀的发生,保护了土地资源。
其次,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还依赖于合理的耕地利用。
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需要我们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
因此,农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比如,在梯田种植的同时,农民们还利用农田水利设施,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确保庄稼的生长。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农民们还积极发展果树种植和养殖业,有效地利用了山坡地和边角地,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仍面临着土壤侵蚀问题。
由于地势高,地表水很少,土地干旱,这导致在干燥的季节里,农田的土壤无法有效地保持水分,易于被风吹走。
同时,由于有限的水和肥料供应,加之过度耕作和不合理施肥的方式,导致土地贫瘠和肥力下降。
这些问题都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农民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减免农业税和提供农业补贴,鼓励农民发展高效、节水的农业生产方式。
而农民则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探索适合自己地区的可持续农业模式。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严禁盗采土地资源和违法占地行为,打击非法破坏土壤的行为。
除了政府的支持,科技的进步也为解决土壤侵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研发新型的农业机械设备,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黄土高原主要土壤锌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维普资讯 农业环境Fra bibliotek学学报 2 0 ,73: 8 9 2 0 8 () 9 — 0 2 8
Ju n l f goE vrn n ce c o a r- n i me t in e r oA o S
黄土高原 主要土壤锌有效性及其影 响 因素
刘合 满 张兴 昌 ,苏少 华 ,
s i p o e is F r e L e sP ae u s i , ola al l i c w sp s i ey c reae t oa i c tt l i o e , oa h s h r s n d ol rp r e . o s lt a ol s i v i e zn a o i v l o r lt dwi tt l n , o a t g n tt l o p o u ,a t h t o s b a t h z nr p
( . ol e f eo re dE vrn e tN r w sS it hU i r to g c l r dF rsy Y nl g7 20 , hn; . t e e 1C l g sucs n ni m n, ot et c e nv sy f r u uea o t , agi 1 10 C ia 2 S t y e oR a o h —c e i A i t n er n a K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2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精选2篇(一)黄土高原是指我国中部地区的黄土地带,是我国第一大风沙源地,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有气候条件、植被破坏、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
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植被恢复、科学耕作、防风固沙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原因(1)气候条件: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容易造成土壤缺水,从而引发水土流失。
(2)植被破坏: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非常严重,植被覆盖率低,植被根系无法固定土壤,容易被雨水冲刷。
(3)人类活动:过度的采煤、开垦、畜牧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的完整性,加速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治理措施(1)植被恢复: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根系固土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科学耕作:采用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包括隔河排渠、地势整理以及梯田建设等,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的损害。
(3)防风固沙:通过修建风沙固定带、搭建遮风棚架等措施,防止风沙侵袭,减少土壤侵蚀。
(4)水土保持工程:包括修筑沟渠、梯田、沟坎工程等,使地表水迅速排出,避免长时间静水滞留,减少土壤侵蚀。
(5)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以上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的简要介绍。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长期可持续的水土保持工作,以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的资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精选2篇(二)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但在长期以来,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农田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与防治

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与防治近年来,高海拔地区的黄土侵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黄土在高海拔地区广泛分布,其土壤贫瘠、坚硬且呈水分易流失的特性,使其极易受到侵蚀。
黄土侵蚀对当地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探索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一、黄土侵蚀的原因黄土侵蚀在高海拔地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降水稀少。
高海拔地区水资源匮乏,降水量较低,暴雨的频率和强度较大。
这种气候条件导致了土壤水分的极度不稳定,容易引发黄土的流失和侵蚀。
其次,植被覆盖度低。
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严苛,植被生长受到限制,植被覆盖度较低。
植被可以有效地抵御风和水的冲刷,保持土壤的稳定性,而缺乏充足的植被覆盖会加剧黄土的侵蚀。
再次,人类活动加剧了黄土侵蚀。
高海拔地区的居民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大量进行砍伐、放牧、耕种等人类活动。
这些活动破坏了植被覆盖,削弱了土壤的保持能力,从而加速了黄土的侵蚀速度。
二、黄土侵蚀的影响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影响。
首先,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黄土侵蚀导致植被减少和土壤贫瘠,进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这不仅对物种的多样性产生了损害,还使得生态系统的恢复变得困难,对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带来了挑战。
其次,农田受到严重的侵蚀。
高海拔地区的农业主要依赖于农田,而黄土侵蚀导致了农田土质贫瘠、土壤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农民们面临着粮食产量减少、生计困难等困境。
再次,水资源供应不足。
黄土侵蚀导致了土壤的流失,水资源的流失也随之而来,这对高海拔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水资源短缺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困扰。
三、黄土侵蚀的防治措施为了解决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人工种植、抚育和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植被覆盖,增加土壤的保持能力,从而减缓黄土流失的速度,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黄土高原土壤 农作物 水果 问题 措施

黄土高原土壤农作物水果问题措施黄土高原土壤——问题与措施一、问题1. 黄土高原土壤的贫瘠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其土壤质量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由于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和过度开垦,黄土高原的土壤贫瘠现象愈发严重。
2. 农作物生长受限由于土壤贫瘠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受到了限制,农业生产遭受了极大影响。
3. 水果种植困难由于土壤质量的问题和水资源的短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果种植也一直面临困难。
二、措施1. 植树造林为了改善黄土高原的土壤质量,植树造林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植树造林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够增加土壤的肥沃度,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2. 土壤改良针对黄土高原土壤质量较差的问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的方式,加入有机肥料、磷肥、钾肥等,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肥保墒能力。
3. 科学种植在农作物种植和水果栽培中,科学的种植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科学种植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资源等情况,选用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农作物和水果品种,实施合理的施肥和灌溉,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4. 水资源调配在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一直都是一个短缺的问题。
在水果种植中,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建设水库、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手段,合理利用和调配水资源,提高水果种植的效益。
个人观点和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而针对这一问题,植树造林、土壤改良、科学种植以及水资源调配等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我认为,要想彻底解决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质量问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民等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家园。
结语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农作物和水果种植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然而,通过植树造林、土壤改良、科学种植和水资源调配等措施,我们有信心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和水果生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为打造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黄土高原地区连续施锌条件下土壤锌的形态及有效性

黄土高原地区连续施锌条件下土壤锌的形态及有效性魏孝荣;郝明德;张春霞【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05(038)007【摘要】采用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连续施用锌肥后锌的土壤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年连续施用锌肥,锌在土壤中有明显的累积.0~60 cm各土层土壤全锌和有效锌(DTPA-Zn)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表现出锌在表层土壤(0~15 cm)累积和向深层土壤迁移的特点.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锌存在,占土壤全锌含量的95.57%~99.11%.其次为松结态锌,约占全锌的0.82%~3.58%.其它形态锌占全锌的比例很小,不到1.00%.锌肥施入土壤后各形态锌的含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施入土壤中的锌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矿物态锌,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土壤溶液,或与有机质、碳酸盐及氧化锰相结合.在土壤各形态锌中,交换态、松结态和碳酸盐态锌均能不同程度反映土壤锌的有效性.长期施用锌肥改善了小麦的锌营养状况,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施锌小麦各器官锌含量和吸锌量均高于对照.【总页数】8页(P1386-1393)【作者】魏孝荣;郝明德;张春霞【作者单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试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试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试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相关文献】1.不同有机物料与外源锌对土壤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J], 郝佳丽;卜玉山;贾峥嵘;席吉龙;姚景珍;段超;2.不同有机物料与外源锌对土壤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J], 郝佳丽;卜玉山;贾峥嵘;席吉龙;姚景珍;段超3.硫酸锌和 EDTA-Zn不同施用方法对第二季小麦籽粒锌和土壤锌有效性的影响[J], 贾舟;陈艳龙;赵爱青;刘娟花;李萌;王少霞;刘珂;田霄鸿4.锌源和施锌方法对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 [J], 国春慧;赵爱青;田霄鸿;李宏云;李硕5.拔节期土壤施锌对小麦籽粒中锌生物有效性影响评估 [J], 王张民;潘斐;刘琦;袁林喜;段增强;尹雪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Zn污染及其治理措施评述

石、碳酸钙、磷酸盐、硅酸盐等 ), 以增加土 壤有机 质、阳离子交换量和粘粒含量, 以及改变 pH、Eh和 电导率等理化性质, 使土壤中 的 Zn 发生氧化、还 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等作用, 以降低 Zn的生 物有效性。如向土壤 中投放 硅酸盐 钢渣, 对 Zn、 Cd、N i离子具有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华珞等 [ 17] 在 不同的 Zn、Cd 含量的污染土壤上施加有机质, 能 使玉米茎中的 Zn和 Cd含量明显降低, 生物量明 显增加。 Barbara对含 Cd浓度为 49. 5 mg# kg- 1的 土壤投加土重的 1% ~ 2% 的膨润土和合 成沸石, 能使葛苍叶片中的 Cd含量降低 60% ~ 80% 。 [ 18] 2. 4 生物修复措施
Ab stra ct: The present status of Zn con tam ination in soil was introduced br iefly, then the controlm easures such as engineer ing ways, physica l- chem istry ways, improvem ent ways and bio- rem ediation ways were expounded and eva luated in this paper.
生物措施, 是利用生物的某些特性来适应、抑 制和改良 Zn污染土壤的措施。由于该法具有花费 较少、对技术及设备要求不高等优点, 日益受到人 们的 重 视, 已 成为 重金 属 污染 土 壤修 复 研究 的 热点。
2. 4. 1 微生物修复 该方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对 Zn具有吸 收、氧化还 原等作用, 从而降低土 壤中 Zn的毒性。其一般包含两个方面: 生物吸附和生 物氧化还原。前者是 Zn被活的或死的生物体所吸 附的过程; 后者则是利用微生物改变 Zn离子的氧 化还原状态, 来降低土壤中 Zn的含量。研究表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3):898-902JournalofAgro-EnvironmentScience摘要:通过测定黄土高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含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锌含量及影响有效锌的因素。
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锌主要分布在50 ̄100mg・kg-1之间,有效锌含量较低,其中20.69%在临界值(0.5mg・kg-1)之下,37.93%为低(0.5 ̄1.0mg・kg-1)水平。
用直线、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回归方程对影响有效锌的主要土壤因素进行回归拟合。
发现土壤有效锌与全锌、全氮、全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幂函数可以较好地拟合有效锌与土壤全氮、有机质的相关关系,有效锌与全锌、全磷、pH值宜用指数函数表示其相关性。
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性质对有效锌的直接作用系数大小次序为全氮>全锌>pH>全磷,土壤全氮对锌有效性的直接作用最明显。
关键词:回归分析;有效锌;有机质;土壤pH;全氮;全磷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43(2008)03-0898-05收稿日期:2007-09-23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B06)作者简介:刘合满(1979—),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黄土高原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E-mail:liuh-m@163.com通讯作者:张兴昌E-mail:zhangxc@ms.iswc.ac.cn.土壤锌含量和有效性受到土壤母质、pH值、有机质含量及其他共存金属元素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影响土壤锌有效性因素的研究较多,Curtin等[1]研究表明pH增加一个单位,土壤溶液锌离子浓度降低4 ̄10倍,高pH-H2O明显降低土壤溶液中锌浓度,其与土壤溶液锌的负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2];杨丽娟等[3]研究表明,施磷对土壤有效锌含量影响不明显;张淑香[4]研究得出施磷可以增加土壤有效锌、锰含量;AtanuBasak等[5]研究供应磷对DTPA可提取态锌影响结果不一致;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有效态锌含量也高[6];施黄土高原主要土壤锌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刘合满1,张兴昌1,2,苏少华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AvailableZincContentandRelatedPropertiesofMainSoilintheLoessPlateauLIUHe-man1,ZHANGXing-chang1,2,SUShao-hua1(1.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NorthwestSci-techUniversit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Yangling712100,China;2.StateKeyLaboratoryofSoilErosionandDrylandFarmingintheLoessPlateau,Institut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CAS,Yangling712100,China)Abstract:Totalsoilzinc,availablezincandothersoilpropertiesweremeasuredtodeterminetheirdistributionandtoidentifyfactorsaffect-ingtheirvariabilityindifferentregionsoftheLoessPlateau.Resultsshowedthattotalsoilzincwasmostlywithintherange50 ̄100mg・kg-1.Foravailablezinc,20.7%ofthesoilsampleswaslowerthanthecriticalvalue(0.5mg・kg-1)and37.9%beneaththelowlevel(0.5 ̄1mg・kg-1).Powerfunctions,linearandexponentialregressionequationswereestablishedto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availablezincwithothersoilproperties.FortheLoessPlateausoils,soilavailablezinc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otalzinc,totalnitrogen,totalphosphorus,andorganicmatter.AsignificantnegativecorrelationexistedwithsoilpH.Powerfunctionsfittedbetterbetweenavailablezincandtotalnitrogenorsoilorganicmatter.TheregressionequationswerelgY=0.1433+0.6779lgX(r=0.6948)andlgY=0.9656+0.7959lgX(r=0.7745),re-spectively.Therelationshipsbetweensoilavailablezincandtotalzinc,totalphosphorusandpHcouldbeexpressedbyexponentialfunctions.TheregressionequationswerelgY=-1.0061+0.0126X(r=0.6549),lgY=-0.5348+0.086X(r=0.4807),lgY=5.0214-0.6073X(r=-0.5834),respectively.Theresultsofpathanalysisindicatedthatthedirectactingcoefficientofsoilchemicalandphysicalfactorsonsoilavailablezincwasinthefollowingorder:totalnitrogen>totalzinc>pH>totalphosphorus.N-directpathcoefficientwasbiggestandhadthegreatestdi-recteffectonthesoilavailablezinc.Keywords:regressionanalysis;availablezinc;organicmatter;soilpH;totalnitrogen;totalphosphorus第27卷第3期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氮明显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7]。
但对于黄土高原影响土壤锌有效性的因素及其规律研究较少。
本文选取黄土高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壤对全锌、有效锌及土壤基本性质等进行测定,旨在分析黄土高原土壤锌含量及影响锌有效性的因素,为合理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锌有效性和锌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土样采集土壤样品分别采自甘肃天水、武山、陇西、兰州、宁夏固原、上黄村、青铜峡、包头阴山、东胜、陕西神木、榆林、绥德、宝鸡等地。
在各采样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无污染的荒坡作为采样点,每个采样点以半径100m范围为采样单元,采用5点取样法采集表层(0 ̄20cm)混合土壤样品。
共采集29个土壤样品,基本性质如表1所示。
1.2土壤样品分析所有土壤样品设置3个重复测定土壤基本性质和全锌、有效锌含量。
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全氮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全磷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全锌采用混酸(HNO3-HClO4-HF)消解,有效锌采用DTPA浸提液(pH=7.3,1∶2土液比),室温振荡2h,原子吸收法测定。
1.3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采用DPS(DPSV7.55版)统计软件进行。
2结果与分析2.1黄土高原土壤锌含量及有效性我国土壤全锌含量在3 ̄709mg・kg-1,平均为100mg・kg-1[8]。
黄土高原区土壤全锌含量为20 ̄135mg・kg-1,平均为69.1mg・kg-1,低于我国土壤平均含量(100mg・kg-1),有效锌为0.06 ̄2.97mg・kg-1[9]。
由图1土壤全锌和有效锌的含量分布情况可知,供试黄土高原土壤全锌主要分布在50 ̄100mg・kg-1范围内,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低于我国平均水平;有2个点位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占总样的6.90%,有89.66%位于50 ̄100mg・kg-1范围内,说明供试土壤全锌含量主要处于中等水平。
从有效锌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有效锌绝大部分在临界水平之上(0.5mg・kg-1)[10],有20.69%位于临界水平之下,37.93%含量在低范围内,31.03%为含量中等,从而说明黄土高原土壤有效锌含量比较低。
在供试黄土高原土壤中,土壤全锌范围为:25.85 ̄105mg・kg-1最高含量与最低含量之间相差4倍,供试样本全锌含量变异系数为20.89%,分布相对集中。
有效锌含量为:0.28 ̄3.50mg・kg-1,平均值为1.096mg・kg-1,较余存祖[10]研究的结果高,可能与土壤取样的区域和土壤矿物质自然转化等因素有关。
样本有效锌变异系数为:71.16%,数据分布离散,变异较大,说明土壤锌有效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2.2影响土壤有效锌的因素分析注:全锌、有效锌的单位为mg・kg-1;有机质单位为g・kg-1。
表1土壤主要性质Table1Mainpropertiesofthesoils采样点土壤类型全锌有效锌有机质pH值采样点土壤类型全锌有效锌有机质pH值安塞黄绵土68.030.619.128.40固原灰褐土76.000.536.108.35洛川黑垆土84.700.807.018.44青铜峡灰钙土79.680.7313.038.19米脂硬黄土63.180.282.938.85阴山草甸土66.651.6314.518.40杨凌土71.831.3715.588.23包头灌淤土86.950.9716.648.25榆林风沙土25.850.232.018.64东胜新积土77.380.955.198.09天水黄绵土105.003.5014.468.40东胜栗钙土42.000.311.958.78武山黄绵土89.200.498.948.89神木绵砂土57.250.755.818.50武山黄绵土86.080.958.208.87榆林黄绵土72.70.724.468.30武山红土83.830.476.778.40绥德黄绵土67.000.382.578.61陇西黄绵土82.431.3217.238.35绥德黄绵土82.082.356.988.24兰州黄绵土74.630.805.248.47宝鸡褐土89.733.0733.757.92兰州灰褐土73.751.0818.168.33宝鸡褐土99.951.4915.777.97永靖红土75.831.5812.338.32彭阳黄绵土74.450.5110.678.18固原黑垆土65.781.228.317.74长武黑垆土86.601.3913.587.95固原黄绵土85.551.3411.368.318992008年5月2.2.1土壤全锌与有效锌的关系土壤全锌是土壤供应锌的基础,其含量受到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