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积木课稳固的塔
东方明珠塔乐高教案
![东方明珠塔乐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74b907f121dd36a22d820d.png)
课
题
东方明珠塔对
象
7+
教学目标1、了解东方明珠他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稳定结构的搭建
3、词汇:电视信号
器
材
乐高9686
参考
东方明珠塔位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尖上,与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与陆家嘴崭新的现代建筑群交相辉映,无比壮观,是新上海的标志。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空中串联到如茵的绿草地,两个巨大的中心球体宛如两颗红宝石晶莹夺目,与周边国际会议中心的巨大球体构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壮美画卷与交响乐史诗……入夜,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华灯齐放,色彩缤纷;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则是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教学过程联
系
1.同学们都看过电视,那你们知道电视的信号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么?
2.在上海有一座特别著名的电视塔,他不仅发射电视信号,而且还有很多的其他功能,比如旅
游观光等。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塔么?
3.出示图片,分析结构和特点。
构
建
结构分析:
1.柱形的底座。
2.球形家圆柱形的主体结构。
3.塔的最上方是电视发射信号针。
搭建参考:
反思1.怎么搭建一个稳定的底座?
2.圆柱形结构怎么搭建?
延
续
设计和搭建东方明珠塔周边环境
评价1.今天的作品是?
2.东方明珠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实
践
查阅资料,找出电视信号是以什么方式发射出去的。
乐高搭建之天秤,让孩子学会平衡和稳定需要耐心和恒心
![乐高搭建之天秤,让孩子学会平衡和稳定需要耐心和恒心](https://img.taocdn.com/s3/m/bd453a7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7.png)
乐高搭建之天秤,让孩子学会平衡和稳定需要耐心和恒心
28
02-2018
今日搭建主题:天秤
学习目标:主要学习天秤的平衡原理,并进行比较测。
LEARN MORE
零件介绍/搭建步骤
零件介绍:
搭建步骤:
1
准备好我们的材料
将16号梁两端插上插销
接着16号梁两端组装连杆
在中心点安装上薄片
2
下一步我们要将小人
组装在4号梁上
再把二弯连杆组装在插销上
3
将4个2*6的薄片拼成一个正方形
分别安装上2个四号的梁
和2个六号的梁组装在一起
4
将轴销连接器穿过5号轴
安装底架
开始整体组装
5
到最后一步咯
在将小人放置在最中心安装
利用插销安装上托盘
完成啦
小朋友们赶紧动手吧!
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搭建出各种式样的天秤哦想要了解更多乐高知识吗。
大班科学教案搭高塔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搭高塔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486375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4.png)
大班科学教案搭高塔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建构》,具体内容为“搭高塔”。
通过该活动,学生将学习运用不同材料搭建高塔,探索稳定性与高度的关系,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高塔的构成及稳定性,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高塔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关系,力学原理的简单应用。
重点:运用各种材料搭建高塔,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的高塔模型,积木、牙签、塑料杯等搭建材料。
2. 学具:每组一套搭建材料,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过的高塔,讨论高塔的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搭建高塔的基本方法,强调稳定性与高度的关系。
示范如何使用积木、牙签等材料搭建高塔。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搭建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探索稳定性与高度的关系。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高塔的图片,让幼儿判断稳定性。
幼儿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提高高塔的稳定性。
邀请幼儿分享搭建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分析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搭高塔2. 内容:高塔的稳定性与高度的关系搭建高塔的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搭建一个高塔,并记录搭建过程。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高,搭建过程中积极动脑,但部分幼儿在稳定性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建筑物的结构,了解稳定性与美观之间的关系。
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材料搭建高塔,提高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乐高伊丽莎白塔教案
![乐高伊丽莎白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0ae8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a.png)
乐高伊丽莎白塔教案教案标题:乐高伊丽莎白塔的设计与建造教案目标:1. 了解伊丽莎白塔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 学习使用乐高积木进行建模和构建。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乐高积木套装及配件。
2. 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
3. 伊丽莎白塔的模型或图片。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伊丽莎白塔的模型或图片,介绍伊丽莎白塔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鼓励学生观察和提出问题。
2. 学习乐高积木的使用方法:a. 指导学生使用乐高积木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搭建,让学生熟悉积木的基本用法和连接方式。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乐高积木来模拟伊丽莎白塔的形状和结构。
c. 分组或个人让学生动手搭建伊丽莎白塔的模型,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辅助。
3. 建立伊丽莎白塔模型:a.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伊丽莎白塔的理解和观察,使用乐高积木建立一个尽量接近伊丽莎白塔外观的模型。
b.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调整。
c. 提醒学生要注意模型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4. 展示和分享:a. 学生完成建造后,进行展示,让每个学生或小组从模型的设计、搭建过程和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向全班进行分享。
b.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分享经验和技巧,鼓励大胆创新和尝试。
5. 总结反思:a.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搭建过程,总结收获和经验。
b. 鼓励学生提出对伊丽莎白塔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6. 结束:a. 对学生的付出和成果给予肯定和赞扬。
b. 使用彩色铅笔和绘画纸,让学生绘制一幅描绘伊丽莎白塔的美丽景色。
备注:本教案仅提供乐高伊丽莎白塔的设计与建造过程,教师需根据具体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317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0.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建构游戏》,详细内容为“搭高塔”。
通过使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孩子们将探索如何搭建稳固的高塔,了解简单力学原理,并培养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积木,并了解其特点。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让幼儿理解平衡、稳定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搭建过程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运用平衡、稳定原理进行搭高塔。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教学课件、展示板。
2.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一座高塔,讨论它是如何搭建起来的。
提问:“你们觉得这座塔稳固吗?为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课件,讲解积木的形状和特点。
介绍平衡、稳定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搭高塔比赛,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任务。
指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调整,以使高塔更稳固。
邀请各小组展示搭建的高塔,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强调平衡、稳定原理在实际搭建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搭高塔2. 内容:积木形状: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搭建技巧:平衡、稳定搭建步骤:观察、思考、调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搭建一座高塔,并记录搭建过程。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搭建游戏的教育价值。
带领幼儿参观各类建筑,了解不同建筑的结构特点,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指导性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难点是如何让幼儿理解和运用平衡、稳定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反思(1)
![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ce1f38d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e.png)
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搭高塔》,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材质的积木、探讨积木的稳定性、学习搭高塔的基本技巧以及了解高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材质积木的特点,培养他们对物体属性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搭高塔的技巧。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现高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高搭高塔的技巧。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材质积木,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材质的积木、尺子、计时器。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尺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高度和稳定性的积木塔,引发幼儿兴趣,让他们思考如何搭得更高、更稳定。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积木,让幼儿尝试搭建自己的高塔,并记录高度。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搭建高塔的技巧,分享彼此的成功经验。
5. 教师点评与指导(5分钟)针对幼儿搭建的高塔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如何提高高度和稳定性。
6. 比赛环节(10分钟)组织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搭建的积木塔最高、最稳定。
六、板书设计1. 不同材质积木的特点2. 搭建高塔技巧3. 高度与稳定性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家中的物品搭建一个高塔,记录高度和稳定性。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搭建情况,给出合理评价。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充分了解不同材质积木的特点,学会搭建高塔的技巧。
课后反思发现,部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仍然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搭建高塔,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4e1cd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3.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范文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积木搭高塔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积木、剪刀、胶水、绳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
3.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搭高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思考并创新地搭出稳定且高耸的塔。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积木,引发他们对搭高塔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搭高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平衡、稳定、层次等。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搭高塔,展示创新搭法。
4. 操作:幼儿分组进行搭高塔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各自的搭塔经验和感受,总结搭高塔的要点。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尝试搭高塔,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搭高塔的主题区域,让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3. 教学活动:组织类似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六、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套积木和其他搭建材料。
2. 探索阶段:教师提出搭建任务,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尝试搭建高塔。
3. 搭建阶段: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动手搭建高塔。
教师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评估阶段:搭建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评估和分享搭建心得。
5. 总结阶段:教师组织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并对搭建过程中的创新和合作给予肯定。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搭建材料安全无毒,适合幼儿使用。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确保他们遵守活动规则,避免发生意外。
3. 在幼儿搭建过程中,教师应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意,不过多干预,而是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指导。
4.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搭高塔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搭高塔](https://img.taocdn.com/s3/m/458045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7.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搭高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有趣的建构》中的第二十三节《搭高塔》。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不同材质、形状的积木,探索积木搭建的稳定性,以及如何搭建高耸入云的高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不同形状、材质积木的特性,提高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建构技能。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积木搭建的稳定性,如何使高塔更加稳固。
重点:不同形状、材质积木的特性,搭建高塔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类积木、教学图片、示范用的高塔模型。
学具:每组一套各类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建筑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建筑物的形状、结构,激发他们对搭建高塔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示范用的高塔模型,讲解如何选择积木、搭建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根据示范,选择合适的积木,尝试搭建高塔。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搭建的高塔,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使高塔更稳定。
六、板书设计1. 搭建高塔的步骤:a. 选择合适的积木b. 确定搭建位置c. 搭建底层结构d. 逐层搭建,注意稳定性e. 完善细节,装饰高塔2. 注意事项:a. 积木选择:形状、材质、大小b. 搭建位置:确保平稳、牢固c. 搭建过程:注意空间结构,避免倾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高塔,并拍照留念。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搭建高塔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不同形状、材质积木的特性,提高了建构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材料搭建高塔,如纸杯、牙签等,进一步探索建构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小组讨论与分享的引导5. 板书设计的结构化与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性与家庭互动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在搭建高塔的教学活动中,识别积木搭建的稳定性为难点,这是因为稳定性涉及到物理原理和空间想象力。
乐高电线塔搭建教案中班
![乐高电线塔搭建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495471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3.png)
乐高电线塔搭建教案中班教案标题:乐高电线塔搭建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认识乐高积木,并了解其基本特点和用途。
2.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乐高积木套装(包含电线塔搭建所需积木)2. 电线塔搭建示范模型3.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电线塔的作用和重要性4. 白板、彩色粉笔或幻灯片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电线塔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模型,介绍乐高积木的基本特点和用途。
主体:1. 分发乐高积木套装,让学生自由探索积木的形状、颜色和连接方式。
2. 引导学生合作搭建电线塔示范模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想法。
3. 提供简单的搭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积木的连接方式和结构原理。
4.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搭建方式,创造出独特的电线塔。
展示与总结:1. 邀请学生逐个展示自己搭建的电线塔,让其他同学发表评论和提问。
2. 引导学生总结电线塔搭建的过程和经验,分享他们的收获和困难。
3.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乐高电线塔搭建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家庭乐高电线塔搭建比赛,加强家校合作。
2. 让学生在电线塔周围布置小道具,模拟电力传输的过程,加深对电线塔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2.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回答问题,评估他们对电线塔搭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将乐高电线塔搭建与其他主题相结合,如城市规划、能源利用等,进行跨学科教学。
2. 鼓励学生设计并搭建其他具有实际用途的建筑物,如桥梁、房屋等。
注意事项:1. 确保乐高积木的数量和质量足够,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 在搭建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分享,避免竞争和冲突的发生。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搭高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搭高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92af9b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c.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搭高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涉及章节为《有趣的建构》。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形状的积木,学习运用积木搭建高塔,了解稳定性原理,培养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积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积木搭建高塔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积木搭建高塔,保持稳定性。
重点:认识不同形状的积木,学会合作搭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图片、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座积木搭成的高塔,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座高塔是用什么搭成的吗?这些积木是什么形状的?”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认识并分类。
(2)教师示范如何用积木搭建高塔,讲解稳定性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搭建高塔的例子,讲解搭建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搭建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每组展示搭建的高塔,其他幼儿评价并给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形状的积木图片。
2. 搭建高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用积木搭建一座高塔,拍照至班级群。
答案:搭建过程和成果照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搭建高塔,如纸杯、牙签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认识不同形状的积木,学会合作搭建。
解析:此部分为重点,因为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4a5d5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3.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搭积木》,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形状的积木,学习用积木搭高塔的方法,探索搭高塔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积木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让幼儿通过实践,感受搭高塔的乐趣,培养他们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用积木搭高塔的方法,探索搭高塔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搭高塔的稳定性与高度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搭高塔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形状各异的积木。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形状的积木和搭高塔的例子,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介绍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幼儿观察、触摸,了解它们的特点。
(2)示范如何用积木搭高塔,讲解搭高塔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分组进行搭高塔比赛,鼓励幼儿合作、创新。
(2)观察、讨论搭高塔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关系。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个搭高塔作品,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搭高塔作品,分享搭建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搭高塔2. 内容:形状各异的积木搭高塔的方法和技巧搭高塔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积木搭一个自己喜欢的高塔,并拍照记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搭建高塔,如纸杯、乐高等。
(2)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搭建高塔,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确定搭高塔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关系为教学重点,这是培养幼儿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乐高幼儿园搭建金字塔教案
![乐高幼儿园搭建金字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a6a3b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2.png)
乐高幼儿园搭建金字塔教案1.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是为幼儿园的小朋友设计的乐高搭建课程,通过手工操作和思维活动让小朋友们学习到金字塔结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2. 教学目标1.认识金字塔结构,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2.感受乐高拼搭的乐趣,学会简单的搭建技巧。
3.培养小朋友们的合作意识,促进团队协作。
4.增强小朋友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力。
5.发扬幼儿园的负责任、互助友爱、勤奋好学、快乐健康的教育理念。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与导入(15min)通过展示金字塔的照片或3D模型,向小朋友们介绍金字塔的概念、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小朋友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乐高搭建课程做好铺垫。
第二步:编队(5min)让小朋友们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组队方式进行编队,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组建出队标和口号。
第三步:分配工作(10min)将乐高积木分发给小朋友们,让小朋友们先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动手能力自由搭建,然后再将积木的分工作业交给组员负责。
第四步:课堂展示(15min)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让小朋友们集思广益,让组员综合创意和技巧将各组贡献汇集起来,最后展示出一座高大、美观、稳定的金字塔。
4. 教学评估在乐高搭建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小朋友们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估课程效果和小朋友们的工作表现。
5. 教学资源1.金字塔照片或3D模型2.乐高积木套装3.队标和口号制作用品4.教师授课PPT6. 教学注意事项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
2.需要有足够数量的乐高积木套装,避免因资源不足而影响课程开展。
3.给小朋友们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小朋友们在自由发挥创意的同时,掌握简单的手工技术。
4.在搭建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们多交流合作,对小朋友们的团队协作作出及时的评价和指导,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最好让小朋友们个人参与搭建整个金字塔的过程,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搭建课程的团队精神。
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a88f5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6.png)
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建构游戏》中的第二十三节《搭高塔》。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形状的积木,了解搭高塔的基本技巧,探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进行创意高塔的设计与搭建。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各种形状的积木,了解其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搭高塔的基本技巧,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探索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搭高塔的稳定性和高度之间的平衡。
教学重点:认识形状、搭高塔技巧以及探索稳定性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形状积木、教学挂图、搭高塔模型。
2. 学具:每组一套形状积木、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各种形状的高塔,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高塔的形状、结构和稳定性。
2. 讲解形状积木(5分钟)分组让学生触摸、观察形状积木,介绍各种形状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搭高塔的关系。
3. 搭建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搭建一个高塔,讲解搭高塔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强调稳定性和高度的重要性。
4. 学生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搭建活动,鼓励尝试不同的形状组合,记录搭建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学生的高塔作品,分析其稳定性和高度,讲解如何改进。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对自身高塔进行改进,提高稳定性和高度。
各组展示作品,分享搭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搭高塔2. 内容:(1)形状积木介绍(2)搭高塔技巧(3)稳定性与高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高塔,并画出设计图。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高塔设计图,标注所用形状积木及尺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在搭建高塔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稳定性与高度之间的平衡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指导。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搭高塔》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搭高塔》](https://img.taocdn.com/s3/m/53d6b80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a.png)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搭高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儿童科学探索》,具体内容为第三章“结构与稳定性”中的“搭高塔”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不同形状的积木及它们的稳定性;探索如何运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高塔;学习使用辅助工具(如胶带、螺丝等)提高搭高塔的稳定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积木,理解积木形状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不同形状积木的稳定性,学会搭建高塔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辅助工具提高搭高塔的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辅助工具(胶带、螺丝等)、挂图、PPT。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挂图展示不同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高塔,讨论高塔的形状和稳定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不同形状积木的稳定性,展示如何使用积木搭建高塔。
演示使用辅助工具提高搭高塔的稳定性。
3. 动手操作(10分钟)将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积木和辅助工具,要求他们合作搭建一个高塔。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引导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独立尝试搭建一个更高、更稳定的塔。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他们的搭建成果,讲解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搭高塔》2. 内容:不同形状的积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稳定性: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搭建方法:底层稳定、逐层递减、对称分布辅助工具:胶带、螺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尝试使用家中的物品(如书本、玩具等)搭建一个高塔,并记录搭建过程和心得体会。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年级】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600字 不倒的积木塔
![【六年级】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600字 不倒的积木塔](https://img.taocdn.com/s3/m/7cae09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d.png)
【六年级】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600字不倒的积木塔实验目的:通过探究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方式,找到一个不易倒下的积木塔结构。
实验材料:各种形状的积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柱形等)、计时器。
实验步骤:1. 将实验材料准备齐全,清点数量并分类。
2. 选择一种形状的积木,比如正方形积木,开始尝试搭建积木塔。
3. 在搭建过程中,记录下不同的搭建结构,并观察塔的稳定程度。
4. 尝试使用其他形状的积木,比如长方形、三角形等,进行搭建实验,并同样记录下不同的搭建结构。
5. 将不同搭建结构的积木塔进行比较,找出哪种结构更不易倒下。
6. 结合实验结果,总结出一个不易倒下的积木塔的搭建原则。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塔结构确实会影响塔的稳定程度。
经过多次尝试,我们发现使用正方形和三角形积木相间组成的塔结构更不易倒下。
这是因为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较强,能够相互承托,使得整个塔结构更加稳固。
通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了一个不易倒下的积木塔的搭建原则:尽量选择形状稳定、能够相互搭接的积木,避免过于单一的形状或者不稳定的搭建结构。
这样可以提高积木塔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倒下。
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积木塔的稳定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之前我们可能只是随意地搭建积木塔,没有考虑到不同形状的积木在塔的稳定性方面的影响。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意识到了搭建结构对于塔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让我们对积木搭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我们也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果。
这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实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加注重实践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问题,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有更多有趣的实验,也会有更多成果和收获。
这是一次有趣而富有意义的实验,我们收获颇丰,也对科学实验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能够继续锐意进取,不断探索,为我们的科学之旅增添更多精彩的篇章。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搭高塔》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搭高塔》](https://img.taocdn.com/s3/m/b9b3ad1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b.png)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搭高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结构与稳定性”。
详细内容包括:解不同形状积木搭建特点,探究积木搭建高度与稳定性关系,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不同形状积木特点,能够独立搭建高塔。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积木搭建高度与稳定性关系。
教学重点:不同形状积木搭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积木、教学课件、示范用高塔模型。
学具:每组一套相同形状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形状高塔,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形状特点。
2. 讲解示范以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为例,讲解不同形状积木搭建方法,并现场演示如何搭建一个稳定高塔。
3. 课堂探究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使用给定积木搭建一个更高、更稳定高塔。
动手操作: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动手搭建高塔,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每组展示搭建高塔,让其他幼儿评价其高度和稳定性。
教师针对每个高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地方。
六、板书设计1. 不同形状积木搭建高塔方法。
2. 高塔稳定性与高度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家中积木搭建一个高塔,并拍照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高,能够积极讨论、动手操作。
但在搭建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稳定性把握不够,需要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其他物品(如纸杯、筷子等)搭建高塔,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在下一节课中,让幼儿分享他们创意搭建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积木搭建高度与稳定性关系以及不同形状积木搭建方法这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是本节课重点和难点,也是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容易遇到问题地方。
二、详细补充和说明1. 积木搭建高度与稳定性关系在课堂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不同形状高塔,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形状特点,旨在让幼儿对高塔稳定性有初步认识。
乐高火箭塔说明书[001]
![乐高火箭塔说明书[001]](https://img.taocdn.com/s3/m/6e6d1c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1.png)
乐高火箭塔说明书乐高火箭塔说明书尊敬的用户,欢迎您购买乐高火箭塔!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您将能够轻松地组装一座高度酷炫的火箭塔,并且获得前所未有的乐趣。
让我们一起开始吧!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开始组装之前,请确保您拥有从乐高火箭塔套装中取出的所有零件。
将零件逐一摆放在面前,以便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组装步骤。
第二步:组装基座首先,我们将组装火箭塔的基座。
取出4块长形方块,在它们的两端各插入一根直线形状的条形零件。
这样,您将得到一个坚实的基座。
为了增加稳定性,您还可以加入一些支撑零件,以确保塔的牢固性。
第三步:组装塔身接下来,我们将开始组装火箭塔的主要部分——塔身。
将4块长形方块叠加在一起,靠在基座上。
然后,在这些方块的上方增加3块中等大小的方块,以确保塔的高度与稳定性。
然后,使用一些填充零件填补塔身中的空隙,使其更加坚固。
第四步:组装发射台火箭塔的发射台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将一根长形方块插入塔身的顶端,作为发射台的基座。
然后,在该基座上插入一些斜面零件,以便为火箭提供充足的发射角度。
最后,在发射台的侧面加入一些支撑零件,以确保其稳定性。
第五步:组装火箭现在,让我们来组装火箭本身。
取出火箭身的零件,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引,依次连接它们。
确保使用正确的颜色和形状零件,以打造一个逼真而炫目的火箭。
最后,在火箭的底部插入一个发射装置,以便将其连接到发射台。
第六步:完成组装将您已经组装好的火箭放置在发射台上。
确保火箭与发射装置紧密连接,并处于正确的位置。
检查所有零件是否牢固固定,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完成以上步骤后,您已经成功组装了一座乐高火箭塔!现在,您可以按下发射装置,看着火箭冲向天空,享受的升空的刺激。
请注意:在操作火箭发射时,务必遵循安全规定。
在室外开放空间操作,并确保无人靠近发射区域。
同时,确保火箭发射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危险。
希望通过本说明书,您能够轻松愉快地组装乐高火箭塔,并且享受其中的乐趣。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参阅附带的乐高客服联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