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合集下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实施方案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实施方案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管理要求1.1 医院1.1.1 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1.1.2 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依据卫生部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也可集中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

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310.2的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11.3 应理顺CSSD的管理体制,使其在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1.1.4 应将CSSD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1.5 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

1.2 消毒供应中心1.2.1 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2.2 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1.2.3 应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12.3.1 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原因,掌握专用器械、用品的结果、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

1.2.3.2 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的意见有调查、有反馈,落实持续改进,并有记录。

2 基本原则2.1 CSSD的清洗消毒及检测工作应符合WS310.2和WS310.3的规定。

2.2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符合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并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c)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310.2中规定的处理流程。

3人员要求3.1 医院应根据CSSD的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科学、合理配置具有职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 1、应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履行对CSSD的相应管理
职责。
• 2、主管部门应履行下职责:
(1)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落实CSSD集中管理的方案与计划,研究、解决 实施中的问题;
(2)会同人事管理部门,根据CSSD的工作量合理调配工作人员;
(3)负责CSSD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工作的质量管理,制定质量标 准,并进行检查与评价;
☆酶: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
2、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不应影响灭菌介质的穿 透性和器械的机械性能。
3、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对器械腐蚀性较低
4、包装材料: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皱 纹纸、无纺布、纺织品还应符合YY/T0698.2的要求;纸袋还应符合 YY/T0698.4的要求;纸塑袋还应符合YY/T0698.5的要求;硬质容器还应符 合YY/T0698.8的要求。
(1)应以制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手术室、CSSD在植入物与 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交接和清洗、消毒、灭菌及提前放行过程中的责 任。
(2)使用前应有本院CSSD遵照WS310.2和WS310.3的规定清洗、消毒、灭 菌与监测;使用后应经CSSD清洗消毒方可交还。
(3)应与器械供应商签订协议,要求其做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 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要内容:
•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管理要求 • 基本原则 • 人员要求 • 建筑要求 • 设备设施 • 耗材要求 • 水与蒸汽质量要求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医院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 服务的消毒服务机构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和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确保供应中心的运行安全稳定,保障工作人员和客户的安全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消毒供应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管理委员会由中心主管、物资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其中主管负责中心的整体管理工作,其他成员负责各自的管理职责。

3. 每个管理委员会成员都要定期参加管理会议,提出对中心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管理委员会要认真研究并采纳成员提出的建议。

4. 管理委员会成员要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中心的正常运转。

三、人员管理1. 招聘和培训:消毒供应中心要定期组织人员招聘和培训工作,确保每个员工都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岗位职责:对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

3. 绩效考核:定期进行员工的绩效评定,对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培训。

4. 员工激励: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四、物资管理1. 物资采购:对消毒供应中心所需的消毒物资进行统一采购,确保物资的质量和价格都能够得到保证。

2. 物资储备:对消毒物资进行合理储备,确保中心在突发事件或者特殊情况下都能够有足够的物资供应。

3. 物资管理: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和库存管理系统,对物资进行及时更新和清点,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数量都能够得到保证。

五、质量管理1. 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控制,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2. 质量检测:定期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

3. 质量改进:建立质量改进机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是为了确保消毒供应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管理,提供净化消毒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一份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共计1000字。

一、消毒供应中心的设立和管理机构1. 消毒供应中心应设立在便于消毒物品储存和配送的地理位置,同时与相关医疗机构、卫生部门进行合作。

2. 消毒供应中心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消毒物品的采购、入库、储存和配送工作。

3.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机构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和培训证书,能够熟练操作和管理消毒物品。

二、消毒物品的采购和入库管理1. 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确保采购的消毒物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2. 采购的消毒物品应具备有效的消毒作用,并且具有完整的使用说明书和生产批号。

3. 入库管理人员应对入库物品进行验收,检查商品的包装完整性和有效日期,并及时录入相应的入库记录。

三、消毒物品的储存管理1. 消毒物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和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消毒物品应按照相应的分类和标签进行储存,防止不同类别的消毒物品混用和交叉污染。

3. 储存的消毒物品应定期进行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期和变质的产品。

四、消毒物品的配送管理1. 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健全的配送系统,确保消毒物品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目标地点。

2. 消毒物品的配送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了解消毒物品的特性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安全配送。

3. 配送的消毒物品应根据实际需求,确保准确数量和品种,避免过剩或供应不足的情况。

五、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1. 消毒供应中心应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2. 消毒供应中心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如防火器材、消防器材等,保障中心和人员的安全。

3. 中心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规范和安全意识,掌握安全防护措施。

六、消毒供应中心的卫生管理1. 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干净和卫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也应执行本规范。

本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包括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和检查包装灭菌区等。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灭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去污区是消毒供应中心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包括运送器具的冲洗消毒等,为污染区域。

检查包装灭菌区则是消毒供应中心内对清洗消毒后的器具、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和灭菌的区域。

本标准是强制(推荐)性标准,其中第(?)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由XXX提出并归口,起草单位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

本标准的其他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详见附录B。

本标准还规范了引用文件,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筑、机械清洗消毒设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6682-XXX用水标准、CB/T-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和消毒技术规范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88)卫医字第6号]同时废止。

附录(?)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XXX负责解释。

消毒供应中心是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和灭菌的区域,包括敷料制作等。

这个区域是清洁区域,用于去污后的物品的处理。

灭菌物品存放区是存放、保管和发放灭菌物品的区域,也是清洁区域。

去污是使用机械清洗消毒装置或用洗涤剂浸泡清洗,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

医院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集中于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鼓励有条件的医院为附近基层医院提供消毒供应服务。

消毒供应中心应经辖区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符合本标准和相关规定,面向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GSSD)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3.2 去污区decontamination area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为污染区域。

3.3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inspection and packing sterilization areaC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4 无菌物品存放区sterilized articles store area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供应室WS310-2016第一部分

供应室WS310-2016第一部分

WORD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 WS310.1-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1-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1—2016代替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Centralsterilesupplydepartment(CSSD)—Part1:Managementstandard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本部分4.1.2、4.1.5、4.1.7、7.2.1、7.2.6、8.6、10.2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WS3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从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角度,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操作、监测予以规范的标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本部分为WS31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WS310.1—2009。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在适用范围中,删除了“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和“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的要求;——增加了关于CSSD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见4.1.5),并提供了资料性附录A;——补充了植入物与外来器械的管理要求(见4.1.6);——增加了对采用其他医院或消毒服务机构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医院的消毒供应管理要求(见4.1.8);——增加了对建立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专岗负责制、定期进行工作质量分析的要求(见4.3.2);——增加了对工作区域化学物质容许浓度的要求和采用其他医院或消毒服务机构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医院收集、暂存、交接区域的建筑要求(见7.2.7、7.3);——增加了对水处理设备和环境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报警器的要求(见8.4、8.6);——增加了最终灭菌包装材料符合YY/T0698的相应要求(见9.8);——增加了第10章对灭菌蒸汽用水和蒸汽冷凝物质量指标的要求,参照GB8599的要求,提供了资料性附录B。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一部分)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一部分)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一部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一部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XXX , CSSD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最终灭菌医疗东西的包装XXX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XXX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消毒供应中心XXX department,CSSD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3.2去污区decontamination area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东西、器具和物品,进行收受接管、分类、清洗、消毒(包孕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为污染区域。

3.3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域XXXCSSD内去污后的诊疗东西、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孕敷料制造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4无菌物品寄存区sterilized articles store areaCSSD内寄存、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5去XXX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

3.6外来医疗器械XXX instrumentation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定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定

组织管理制度1、在护理部、护士长领导下,实行二级管理体制,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队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2、医院将消毒供应中心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3、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研究能力;4、管理人员分管院长、护理部、感控管理科、设备与后勤管理部门、护士长明确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的工作职责及权限责任;5、了解和掌握消毒灭菌理论知识与进展,学习有关消毒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开展消毒灭菌管理工作;6、了解工作流程基本项目和步骤,掌握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面治疗检测等管理活动;7、根据工作流程设污染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敷料制作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保管储存、下收下送、库房管理、质量检测等岗位;8、各级人员均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省证上岗;管理人员需经3个月的专业进修学习,管理人员和灭菌员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上岗;9、隔离配备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护理人员具有职业资格、相应学历、灭菌员中专以上学历;患有传染病、精神疾患人员不得从事消毒供应工作;10.认真做好物资规划,有效使用资源,合理控制医疗材料成本;工作管理制度1、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严格实施人员防护措施,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开展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2、管理人员对各级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素质和职业角度的管理,制定规划,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进修;3、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即:忽然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灭菌物品储存、发放、严格实行程序管理;4、熟悉消毒灭菌技术,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5、实行动态治疗监测管理;通过收集客观数据,提供灭菌记录档案,队出现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跟踪监控——实施质量持续改进;6、根据各科室需要,提供高效及时的供应;与各科室交换物品时,书房认真核对,当面点清;科室用后污染器械必须进行初步冲洗方可回收处理;7、根据各科工作的特点和需要,按一下方式供应:1定额供应:根据各科业务、工作特点和任务的需要,制定出定额供应的器材种类和数量,按需定时下收下送;2预约供应:各科室需要增添新的供应品种或数量时,与科室取得联系,办理有关手续,给以筹划供应;3临时供应:遇有特殊情况,抢救病人急需某种器物时,消毒供应中心应满足临床需要及时供应,使用科室用后如数归还;8、常规供应器材,按月制定计划,向有关科室请领;凡新添或改装医疗器材,必须经上级领导批准;器械物品定期检查庆典,做到帐物相符;各种包布、器械专物专用,临床科室使用的器械物品如有损坏、丢失、填写损物报告单到有关科室报领;9、及时、准确、完整的填写各种登记表格,字体工整,页面清洁,存档待查;建筑布局管理制度1、建筑设计符合建设标准规定,与其规模、任务、未来功能和发展规划相适应;2、位置设在医疗区,靠近手术室,建立直接通路,与病区建立编辑的物品运送通道;呈独立区域,通风、采光良好,环境清洁,周围无污染源;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去、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大操作区;各区域之间建立实际屏障,工作流程的路线采用单项流程,由污到洁,不得逆行交叉;4、布局平面设计符合人流、物流、气流洁污分开的消毒隔离原则;5、各操作区域设专用出入口,有条件的课安装空气压差净化装置,符合规范要求;6、设置工作人员办公区及必备房如总更衣室、淋卫室、值班室、休息室、办公室、胡市长办公室、物资库房、洁具处置等,各操作区处设缓冲间,物流路线不得设置洁具处置池;7、建筑装修材料、内部装修与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要求;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中心基本设备配备齐全,一起设备符合国家标准;2、工作设施配置齐全,设有生产用水、蒸汽、供电、通风排风、排湿排水系统及信息联络、质量管理网络系统等;3、各种设备设施验收合格,质量检测符合验收标准要求;4、使用前检查仪器、仪表、管道、水、电、汽灯处于功能状态,使用后关闭其开关;5、操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专人负责设备维护保养,不得随意调整程序;6、每日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给予清洁与保养每周维护一次、半年全面常规保养,每年效验;7、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详记运行及维修保养信息并存档;五、设备安装检修质量审核和验收制度1、仪器设备经院方招标采购,使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格产品;2、购置的医疗设备运输至可事后,由采供处通知设备科验收人员、使用科室人员、设备厂家安装人员一同进行设备的验收;厂方提供验收授权书,质量检测符合验收标准;3、根据订货合同,核对商标、标志、收货单位名称、品名、箱号、箱总件数等有关的外包装标记及批次,严格记录现场验收报告、拆招或录像并存档;4、根据合同及配置要求,安装箱单货使用说明书上附属器材的名称、规格、数量等逐项核对记录;出现数量或实物与单据不符的情况,做好记录并保留原包装,向厂方要求补发;5、安装调试后通电试机;操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专人负责设备维护保养,不得随意调整程序;6、设备厂方安装人员在验收时提供以下资料:设备中标通知、中标编号、合同原件、设备配置清单、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国产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生产商授权书、电路图、维修手册、维修密码、售后服务承诺书及售后服务联系方式、发票原件各一份;7、验收报告由使用科室、采供处、设备科与厂商代表共同签字认可;所有与合同要求不符的情况均记录在验收报告上,并拍照或录像以备索赔,未见资料及商检、验收报告由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并存档;8、设备验收安装到位后,必须全机完好无损,技术性能完全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所有的文件技术资料、设备附属器材和零配件齐全,安装场地和使用条件符合安全用电及设备的安装使用环境的技术要求;9、仪器设备验收合格后,制定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详记运行记录、维修保养信息并存档,确保安全使用;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划分三区域: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灭菌物品存放区;人流、物流路线由“污”到“洁”,不得逆流与穿梭,操作者根据区域着装规范;2、严格区分并放置四类物品: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消毒物品、无菌物品、不得混淆;3、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感染的病人或可疑病人用过的器物,使用科室进行初步处置双层密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消毒后,按常规处理;其病人用过的敷料等及时焚烧;4、建立质量监督制;对无菌物品、灭菌器效能、纯化水、空气消毒效果灯进行定期监测,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5、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在使用前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发放;用后的锐气与针头放置防刺利器盒内;以用垃圾专用回收,集中处理;6、熟练掌握消毒灭菌技术,消毒液的配置及正确使用方法;7、严格执行清洁卫生制度,做到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去、灭菌物品存放区的拖把、抹布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处理;8、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后分别放置;9、以用垃圾及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及处理;去污区感染管理制度1、去污区分为回收、洗涤区;2、工作人员操作时使用专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3、按相关规定实施物品的去污,一般污染器械实行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方法;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等感染性疾病病人用后的器物,先高水平消毒,再采用机械或手工清洗;朊毒体感染病人用后的器物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处置;4、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次清洁;下收下送过程中英做到定人收、发,采用专车、专物、专线运送;5、正确选择、合理使用清洗设备;检查包装区感染管理制度1、创造条件设空气净化压差正压装置;2、人员按区域着装规范,洗手后操作;3、清洁物品进行规范干燥、检查、装配、包装、灭菌工作;4、根据待灭菌物品的性质,选择正确的包装材料及灭菌方法,规范包装;5、灭菌包的体积和重量均不得超过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灭菌包外用灭菌指示胶带封口;6、灭菌时注意物品的摆放及装载量,正确选择灭菌操作程序;7、灭菌人员持证上岗,灭菌器定期进行常规保养、检查和效能监测;无菌物品存放区感染管理制度1、创造条件设空气净化压差正压装置;2、人员按区域着装规范,洗手后操作;3、区域分为一次性和非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间,环境清洁;4、载物架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易清洗的非木制材料制成;5、灭菌物品存放区专室专用,专人负责,限制人员出入;6、无菌物品储存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放置并发放,凡超过灭菌有效期或包装破损,均须重新处理;7、无菌物品包装规范、灭菌标识清洗、无潮湿及化学指示胶带变标准色,不合格者及时查找原因,重新灭菌记录备查;已灭菌物品不得与为灭菌物品混放;8、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进屋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流程管理制度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操作管理要求;2、按各区域标准严格管理,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流程规程;3、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工作流程中护士长负责各工作区域的管理;4、各种监测按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执行;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认真实施标准预防措施;2、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污染器物必须进行常水冲洗;3、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形状、精密程度与污染状况进行分类、清洗;4、化学消毒前污染器械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去污处理;5、消毒液及酶、碱性清洁剂的使用浓度在有效范围内;6、正确选择洗涤程序,每日进行设备的维护及保养;7、清洗机清洗消毒时通过A0值计算评定消毒作用水平;8、用水枪、气枪处理官腔类器物,不耐湿、热的物品用化学消毒方法,其他物品均用热力法消毒;9、严格遵守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监测器物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并记录;器物包装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洗手后进行操作;2、包装材料选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格产品,一次性塑封包装材料密封宽度大于6mm,器物四周距封口处,封口严密完整;3、新包装材料先用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合格后方可使用;新棉布洗涤去浆后再应用,包布清洁无破损;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硬质容器一用一清洗;4、手术器物用双层包布包装,器皿类物品单个包装;5、按物品种类给于不用包装方法,灭菌标识、包装体积、重量、干湿度符合规范要求;6、详记包装种类、数量及质量等;消毒灭菌管理制度1、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消毒灭菌操作规程;2、每次灭菌时队灭菌器进行工艺、化学检测并记录;3、根据器物污染的危害程度、消毒物品的材质、选择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4、选择先进实用、灭菌效能监测合格的设备进行灭菌工作;5、建立灭菌设备运行于监测记录并归档保存;6、灭菌设备每年年检,各种仪表安全阀半年检测一次;监测技术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中心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年由当地压力检测中心,检测发证后方可应用;2、每周对灭菌器进行生物检测,植入性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3、新安装、移位、故障、大修和灭菌失败后,立即分析查找原因,检修,进行化学检测和生物监测,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监测方法符合卫生部的有关要求;4、监测所有的指示物和指示菌片须经卫生部认可,在有效期内使用;5、定期检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6、灭菌运行记录与监测结果存档备查;无菌物品储存管理制度1、无菌物品存放于室温<25℃,湿度<60%的无菌间内,摆放有序,分类放置;一次与非一次性物品分间存放;2、无菌物品放置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距墙5cm的储物架上;3、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须去掉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4、无菌物品储存不得超过无菌有效期,下送时无菌物品应密闭存放;无菌物品交接清楚,帐物相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1、医疗用品必须统一集中采购,所购一次性使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必须由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三证一件即:卫生许可证、经营企业许可证、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卫生许可证批件;2、建立质量验收制度,按国家标准抽检每一批号产品的检验报告、灭菌日期、出厂日期必须超过10天以上方可应用、无菌有效期、灭菌标识、包装、灭菌方法等符合要求;3、严格保管,不得将包装破损、超过“灭菌有效期”以及包装上未注明灭菌日期和无菌有效期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于临床;4、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距墙5cm;5、医疗废品物按要求进行分类、包装、集中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传入无菌物品存放间;7、加强库房管理,做到月有计划,出入库账目相符;按临床需要,统一下送至临床科室,双方经查对后办理发物单签字手续;查对制度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械物品完成程度;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及酶、碱性清洁剂的配置浓度及有效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与碱性清洁剂是否冲洗干净;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干燥度;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重量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5、灭菌后:查实验包外的灭菌标识、包内化学指示卡、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6、发放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7、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查对外包装、灭菌标识、灭菌方法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有批批检验报告单,记录并存档;8、随时检查: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9、及时对放声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消毒、灭菌物品召回追溯制度1、发现消毒、灭菌物品在处理、质检、监测、记录等方面发生缺陷时,根据发生质量缺陷器物的名称,前往使用科室召回;2、履行缺陷资料的收集——分类——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措施纠正偏差——跟踪监控——实施持续质量改进;3、按下列进行质量跟踪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1按器械包外灭菌胶带上注名的灭菌锅号、锅次、品名、灭菌日期、无菌有效期、责任者、质检者等信息进行质量追踪;2再次核对盖茨灭菌运行程序的运行参数;3按记录此次灭菌的信息查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数量、操作员签名或代号等;4核对灭菌质量的检测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制度1、加强人员“三基”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树立工作质量零缺陷观念;2、加强各工作流程的管理及环节质量控制,记录各项工作质量监测结果并存档;3、建立健全机械清洗、灭菌设备运行参数及效果记录并存档;4、根据工作质量缺陷程度进行轻、中、重度的定性与处理;5、履行质量监控程序及缺陷资料收集——分类——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学习标准、规范行为、执行标准、修订标准——落实措施纠正偏差——跟踪监控——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库房管理制度1、库房分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和物资库房;2、总务护士合理制定领购计划,科室领导审批后上交有关部门;3、专人负责库房物资管理,物品按规范要求摆放;4、确保物资最佳储备量,做好物品出入库登记,定期进行清点,做到帐物相符;5、保持库房清洁卫生,定时空气消毒,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网络管理制度1、设备安装放置在较稳定的场所、远离磁场、强电、高温、高湿以及阳光直射之处,并保持良好通风;机器离墙10cm以上的距离,以免机器受潮和影响机器散热;2、电源安装符合UPS配置标准要求,保证系统正常运行;3、微机系统安装杀毒软件放置病毒侵入,谢绝外来软件在微机上使用;4、加强信息化管理,严格规范运行程序;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准确的记录和输入有关数据与信息资料,认真做好日常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无关人员禁止上机操作;5、定期维护各操作环节信息化系统及有关设备,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实施日清洁、周维护、月检修,设备清洁无尘;6、微机应用中出现问题与故障时,请信息中心专业人员解决问题与故障排除;继续教育制度1、根据专业发展,各级人员每年接受院内外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更新知识;2、加强各级人员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和资格的培训;3、新员工接受医院内部系统及专科内容的培训;4、护士长每半年队员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考试及行为评估考核;业务学习制度1、执行护理部年度业务学习计划,制订科内年、季、月学习计划;2、加强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采取讲课与自学相结合、举办知识竞赛等;每年选派骨干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学术交流、进修培训;3、工作人员明确业务学习的目的、熟悉器械、物品、敷料及各种仪器设备等性能、用途、消毒灭菌及保管方法,熟练掌握基本与专科操作技术,不断创新,改进工作;4、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护士长定期抽查学习笔记;5、业务考试每半年一次,年底总考;护师以上人员每年应有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宣读或杂志刊登的论文一篇; 服务承诺制度1、坚守岗位,佩戴胸卡,解释耐心,态度和蔼,无服务忌语;2、按时下收下送,做到文明礼貌服务;3、根据各科室专业特点、掌握专用器械、用品的结构、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确保消毒灭菌物品的合格使用;4、科室与临床制定服务公约,定时到临床科室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对服务中的缺陷,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质量持续追踪并记录;5、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保质保量,及时供应; 环境清洁制度1、卫生区域实行组长负责制,责任到人;2、各工作间每日湿式清扫,保持清洁;3、执行卫生标准,房间、墙壁、天花板无尘;门窗玻璃明亮;地面清洁无污垢;灯罩无尘埃;操作台、柜内外及仪器、推车洁净;暖气洁净无污物,室内物品放置有序;4、空气净化、空调送风口过滤网保持清洁,定期保洁维护;5、护士长、质检员每日随时抽查环境卫生状况;社区服务制度化1、医疗机构为其他基层提供消毒供应服务时,必须经辖区卫生部门审核、批准;双方签订符合标准要求内容的合同书,各负其责,发生违规,依据法律处罚;2、明确社区服务的目的,根据社区所需项目优质供应;3、定期征求意见及时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文书管理制度1、各类文书记录使用蓝黑钢笔,字迹清晰、字体端正,保持表格整洁,不得涂改、剪切;2、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的书写各项记录;3、各种记录专人负责保管,放置有序,不得擅自带出科室;4、灭菌运行于监测记录等按规定时间保存;5、医院感染方面的医疗纠纷,及时提供各种档案资料;安全防范制度1、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责任制;2、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及紧预案;3、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各项工作质量符合安全控制标识;4、压力容器泵每年由压力监测中心检测,各种仪表经计量单位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5、仪器设备发生异常立即停机维修,防止意外发生;使用后立即关闭水、电、起源开关;6、加强物品的验收、库存量及使用管理;7、工作共出现的各种缺陷,及时分析讨论,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对缺陷发生当事人进行教育、处罚,以防再发生;物资储备供应制度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24小时处于应激状态,有一定的物资储备量;2、履行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极高人员素质,增强急救意识;3、接到突发事件电话后,值班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种类,通知护士长保证物资供应;4、值班人员具有良好的应急意识,了解物资供应程序,掌握各科的物资供应情况,加强沟通,物资调配,保证物资供应渠道的畅通;5、专人负责物资储备工作,每日清点库存,出入库严格登记,保证物资供应;职业防护制度1、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处理利器和用具操作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被锐器刺伤;操作完毕后,用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2、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增强消毒隔离及自我防护意识;3、定期做HBsAg、抗-HIV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4、血液或体液污染物表、地面时,就地消毒后做清洁处理;5、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时防止发生爆炸,气体化学消毒灭菌时,定时检测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内,严防发生燃烧、爆炸、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6、紫外线、微波消毒时,避免人体的直接照射;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实施局部规范处理;2、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3、抽取患者及暴露人员血标本送检,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4、登记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等;5、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尽早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6、随访和咨询;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各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进行监控和处理;7、每半年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汇总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供应室的新标准与规范化管理

消毒供应室的新标准与规范化管理

消毒供应室的新标准与规范化管理
22/94
规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
设备、设施:
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分类台、手工清洗池、压 力水枪、压力汽枪、超声清洗装置、干燥设备及 对应清洗用具;
宜配置机械清洗消毒设备;(推荐、提议)
检验、包装设备:带光源放大镜(3-6倍)器械 检验台等
灭菌设备及设施:压力蒸汽灭菌器等;
消毒供应室的新标准与规范化管理
17/94
规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
建筑要求:
医院CSSD新建、扩建和改建,应遵照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恪守国家法律法 规对医院建筑和职业防护相关要求,进行 充分论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院感科人员必须参加,必要时请教授来说话, 用书面形式,以备后查。
消毒供应室的新标准与规范化管理
不一样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
区域
操作
病房 污染物品回收
防护着装
圆 口 隔离衣/防 专用 手 护目镜
帽 罩 水围裙
鞋 套 /面罩
√△

去污区 污染器械分类、 √ √

√√ △
查对、机械清
洗装载
手工清洗器械和用具
√√

√√ √
检 器械检验、包 √ 验、 装
√△
包 灭菌物品装载


装 无菌物品卸载

洗涤:使用含化学清洗剂清洗用水, 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过程。
清洗剂可乳化、分解和分离器材 表面污物。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 具和物品上残留过程。
预防污物重新沉淀在被清洗器材 表面,确保器材洁净度
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对漂洗后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 处理过程。

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

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

起下送至各科室 , 进行核对签字 。 手术室器械 : 手术 室的器械 由消毒供
应 中心 的配送人员于每天早晨 7 0 :0时及
中午 1 :0时 收取 , 30 使用 专用 的密封 箱 ,
消 毒 供 应 中 心 是 医 院 消 毒 灭 菌 系 统
每包器械 1 个专用的密封箱 , 由手术室人 员洗去污渍和血迹 , 据包装顺序摆放整 根 齐 。由供应 中心的人员 在去 污 区进 行清
水鞋 , 必要 时 带 护 目镜 、 染 区 必 须 备 冲 污
2 0 170江苏淮安市盱眙县 中医院消毒供 1
应 中心
d i1 . 9 9 j i n 10 —64 . 0 2 o: 0 3 6/. s . 0 7 s 1x 2 1
1 3 7. 69
眼装置 。所有使 用过 的防护 用 品每天 清 洗消毒处理 。④加强清洗质量的检查 , 不 合格 的器械退 回去污 区重新清洗 , 每个 月 定期抽查 3~ 5个 待灭 菌包 的清洗 质量 , 并且用记 录。 包装质量 : 包装质量 的好坏取决 于包 装材料 的质量 , 所有包装材料应符合 G / B
二级 医院 消毒供 应 中心 的规 范化 管理
赵 玉 芹
交换单 , 然后 由供 应 中心 的工 作人员 , 两 人 以上在去污 区核对点数 , 如有 问题及 时
沟通解决 ; 由次 E晨根据 下收 单 , 放各 t 发 科室无菌物品 , 由供应 中心 的护士及工人

区的工作人员 、 每天必须 带 口罩、 帽子 、 带 双层手套 , 更换专 用 面罩、 袍及 专用 防 罩
术室备用 。灭菌后的无菌物品 由专人 , 使
用专用密 闭的下送车 , 经过专用通道送 至 手术室 , 车根据规定处 理。存放在无 下送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本(2篇)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本(2篇)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本一、消毒供应室的基本要求:1. 消毒供应室应具备固定的场所,并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2. 室内应保持整洁和干燥,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消毒物品和器械应摆放整齐,分类储存,并与非消毒物品进行隔离,以防止交叉污染。

4. 消毒供应室应设置相应的温湿度监测设备,确保库房内环境条件符合消毒物品的储存要求。

二、消毒物品采购与储存:1. 消毒物品的采购应向合法渠道购买,确保产品质量和有效成分的准确性。

2. 消毒物品的储存应符合产品的储存要求,如需冷藏或阴凉干燥的环境,请妥善保管并进行定期检查。

3. 消毒物品应按照其类别进行分类储存,同时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或柜子,防止交叉污染和混淆使用。

三、消毒物品的使用与管理:1. 消毒物品的使用前应核对有效期和包装完好性,并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2. 消毒物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消毒程序进行,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3. 消毒物品的使用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以防止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4. 消毒物品的使用记录应详细准确,并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和归档,以备查。

四、消毒供应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1. 消毒供应室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相关情况。

2. 定期对消毒供应室的通风设施、储存架、工具等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消毒供应室内的消毒物品、器械、纸张等应定期检查有效期,并进行消毒或更替,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五、消毒供应室的文明和安全管理:1. 消毒供应室内禁止吸烟、喧哗和食用食品,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 使用消毒剂等有害物质时应做好标识和警示工作,保证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 消毒供应室应设立疫情防控宣传牌,定期开展员工的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定期对消毒供应室进行应急演练,做好突发事故的应对准备工作,确保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
智能化管理
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的追溯、监控和管理,提高 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环保发展
节能减排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处理
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废弃物,减少对医疗环境的污染。
人性化服务发展
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高效的消毒灭菌服务,保障患者 的医疗安全。
分析问题根源
通过质量追溯体系,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持续改进与优化
根据质量追溯结果,持续改进和优化消毒供应中 心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05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趋势 与展望
智能化发展
自动化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清洗、 消毒和灭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
目录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概述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规范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控与持
续改进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趋势与展

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概述
定义与职责
定义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 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 及灭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职责
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 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 装、灭菌和发放工作,为临床提 供合格的灭菌物品。
重要性及工作特点
重要性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保障医疗 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其提供的无 菌物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 医疗效果。
工作特点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具有高度专 业性、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 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二篇)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二篇)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内负责存放和管理消毒用品和设备的场所,对于保障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的正常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以下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的一些规范:1. 环境要求:消毒供应室应位于干燥、通风良好的位置,离病房、手术室、无菌室等工作区域近并有较好的防尘、防虫措施。

室内要保持清洁、整齐,无杂物堆放。

2. 区分存放:根据消毒用品特点和用途,分类存放。

如分开存放消毒剂、器械、清洁剂等,各类物品应放在明显的位置并进行标识。

3. 温度和湿度控制:消毒供应室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消毒物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夏季要注意室内温度不要过高,冬季要防止室内过于潮湿。

4. 条码管理:可以使用条码管理系统对消毒用品进行标记和追溯,方便管理和查询。

每个消毒用品都应有唯一的编号,记录其购进、发放和使用情况。

5. 库存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及时补充不足的消毒用品,淘汰过期或失效的物品。

同时要进行消毒用品的消耗统计,预测和调配合理的物资。

6. 使用培训: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其熟练掌握使用和管理消毒用品的方法。

7. 安全措施:消毒供应室要配备消防设施和安全保护措施,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消防安全。

8. 记录管理:建立健全的记录系统,记录库存情况、领用情况、物品消毒记录等,方便日常管理和监督。

9.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消除隐患。

以上是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的一些规范,通过良好的管理,可以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医疗机构的安全与卫生。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二)一、消毒供应室概述消毒供应室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管理区域,主要负责消毒物品的储存、配发及管理工作。

其管理规范与精细化程度对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规范旨在规范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的建设、管理和操作,确保消毒物品的正确储存和配发,减少医疗机构感染的风险。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行)正规范本(通用版)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行)正规范本(通用版)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行)1. 引言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医疗设备、器械等的消毒和供应工作。

为了确保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顺利进行,并且提高医疗设备、器械的消毒质量和供应效率,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2. 质量管理2.1 消毒流程管理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制定完善的消毒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标准。

消毒流程应包括内容:1.洗涤:对医疗设备、器械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物和有害物质。

2.消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医疗设备、器械进行消毒,确保其达到规定的消毒效果。

3.包装:对消毒后的医疗设备、器械进行包装,保证其在储运过程中不再受到污染。

4.储存:储存已消毒和包装的医疗设备、器械,确保其随时能够供应给临床科室使用。

2.2 质量控制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方面:1.设备校准: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2.质量监测:对被消毒的医疗设备、器械进行抽样检测,评估消毒效果。

3.培训和考核: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并进行考核,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规范。

4.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行业标准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操作规范。

3. 供应管理3.1 供应计划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根据医疗机构的需要,制定供应计划。

供应计划应包括消毒设备、器械的种类和数量,供应时间等内容。

供应计划应与临床科室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2 供应管理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供应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方面:1.供应登记:对消毒设备、器械进行登记管理,记录其种类、数量和供应情况。

2.库存管理:对已供应的消毒设备、器械进行库存管理,确保库存水平的合理和安全。

3.储运管理:对已消毒和包装的设备、器械进行储运管理,确保其不受污染和损坏。

4.退货管理:对临床科室退回的消毒设备、器械进行管理,确保其符合退货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行)
为加强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保障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安全,规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病人、医务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YY/T0506 1-7)、《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WS 301.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01.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01.3)、《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设置的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室和面向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企业的消毒供应机构。

一、机构管理
(一)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当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依法为医疗机构提供复用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供应服务。

(二)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当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并落实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执行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三)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当设置独立的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质量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3.对重点环节,以及影响复用医疗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4.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5.预防控制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污染物外泄及医院感染。

6.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监测和检测报告书写、保存、信息记录等进行督查指导,并保障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7.对清洗剂、仪器耗材、辅助设备进行检查,对清洗消毒灭菌供应部门进行质量验收和审核,并提出质量控制改进意见和措施。

(四)财务部门要规范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监督,开展财务分析。

(五)后勤管理部门保障水、电、压缩空气、蒸汽供应质量及日常维护,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检修维护,对设备的各类数字仪表如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校验,并记录备查。

还应当负责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六)由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等资质的专业人员对压力蒸汽灭菌器及供电设施设备进行日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并记录。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将定期检验合格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二、质量管理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符合《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

(二)应当制定并落实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计划,使工作人员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专业技能维持与持续培养等相关管理制度和培训记录。

重点做好特种设备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保障所有人员的职业安全。

(三)应当依据ISO 9001, YY/T0287-201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等,建立并实施医疗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体系,遵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WS 301.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01.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01.3)、《病人、医务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YY/T0506 1-7)等相关
技术规范和标准,落实复用的诊疗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保养、折叠、包装、灭菌及储存运输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标准操作与维护规程,持续改进医疗消毒供应质量。

(四)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接受其他医疗机构提出的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申请时,应当与提出申请的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物品运送交接等环节,加强现场交接、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并完善签字程序,规范管理,保证安全。

不得接受一次性消毒物品进行消毒复用的申请。

向申请的医疗机构提供无菌的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时,应当提供相关的监测和检测结果报告。

必要时,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提供与监测和检测结果相关的技术解释。

建立质量保证措施,制定预处理、回收、清洗、消毒、干燥、折叠、检查包装、灭菌、储存、运送等标准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五)加强对器械处理过程的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活动,定期进行质量监督检查,结果与记录实现可追溯。

对检查中的问题,定期总结分析并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于使用的原则开展消毒灭菌供应工作,保证质量。

(六)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出现危急突发事件时能够提供及时、安全的无菌物品服务。

(七)建立追溯跟踪制度、保留时限制度、无菌物品缺陷召回制度等,保证质量,满足医疗需要并持续改进。

(八)参加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质量评价活动,接受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九)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执业资格。

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认可的岗位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

(十)灭菌设备及清洗消毒设备,应当遵循WS 310.3和ISO 17665等标准要求,每年对灭菌程序、清洗消毒程序的重要参数
进行检测。

(十一)建立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要求,见WS310.1附录A),建立系统数
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

具备与所服务的机构信息系统联网的能力。

应当采用信息系统对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进行质量控制和实现质量可追溯。

(十二)建立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报告发放制度,保证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报告准确、及时和信息完整。

不得出具虚假监测和检测结果报告。

(十三)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报告应当使用中文或者国际通用的、规范的缩写,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保存。

(十四)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合格报告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十五)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在与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时,应当对诊疗器械回收、运输、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应当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对意见和建议要有反馈和改进措施。

三、安全管理
(一)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学设置并严格遵守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二)应当设专人按照相关规定负责医疗消毒供应中心与其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之间物品交接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交叉污染。

(三)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则,符合要求,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洁污分流、不交叉、不逆流。

(四)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应当划分为工作区、辅助工作区和管理区。

(五)各工作区域换气次数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加强对特殊感染复用器械的回收、运输、储存、处理相关管理。

(七)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对产生的污水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

(八)应当按照标准预防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圆顶工作帽、口罩、面罩、防水的隔离衣、专用鞋、防刺伤的手套、洗眼器、防噪声耳塞,防止有毒气体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等泄露的应急防毒面具和报警系统等,加强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九)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做好记录存档,实现可追溯。

(十)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保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安全。

定期举行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安全和消防安全演练并保存记录。

四、监督与管理
(一)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监督管理,卫生健康监督机构每年现场监督检查不少于一次,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整改。

(二)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1.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现场检查,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2.查阅或者复制医疗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有关
资料,采集、封存样品。

3.责令违反本规范及有关规定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停止违
法违规行为。

(三)对于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规定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视情节依法依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