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7章基本金融工具)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详解(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详解(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一、概念题1.贸易政策(trade policy)答:贸易政策指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物品与劳务量的政府政策。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为国家最高利益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反映。
它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还受到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答: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
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②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
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
在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欧美等国家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
近年来,发生大量资本外逃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债务负担沉重,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以及国内政局动荡。
资本外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它将降低该国的国内储蓄水平,从而造成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它将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恶化;大量资本外逃时,如果一国试图维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势必引起外债负担的迅速积累。
因此,防止资本外逃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5章 垄 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6章 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原理 曼昆(宏观部分答案)
第八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 既衡量总收入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
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
因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
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宏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以写为:pv?fvn?pvifi,n。
3.未来值(future value)
答:未来值又称复利终值,指在现行利率为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未来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终值;pv——复利现值;i——利息率;n——计息期数。
当利率是10%时,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的现值是1500/?1?10%??1024.5万美元,收益的现值大于今天的投入1000万美元,公司应该实施这个项目。当利率是9%时,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的现值是1500/?1?9%??1062.6万美元,收益的现值大于今天的投入1000万美元,公司应该实施这个项目。当利率是8%时,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的现值是1500/?1?8%??1102.5万美元,收益的现值大于今天的投入1000万美元,公司应该实施这个项目。
2.一个公司有一个今天花费1000万美元,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收益的投资项目。a.如果利率是11%,该公司应该实施这个项目吗?利率是10%、9%或8%时,情况又如何?
b.你能指出盈利与不盈利之间准确的利率分界线吗?
答:a.如果利率是11%,该公司不应该进行这个项目。因为利率是11%时,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的现值是1500/?1?11%??988.1万美元,收益难以弥补今天的投资1000万美元,所以不应该实施该项目。
10.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11.信息有效(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答:信息有效指以理性的方式反映有关资产价值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根据有效市场假说,股票市场是信息有效的。当信息改变时,股票价格就会变动。例如,当有关公司前景的利好新闻路人皆知时,该公司的价值和股票价格都会上升。当公司前景恶化时,该公司的价值和股票价格都下降。但是,在任何一点上,市场价格是以可获得信息为依据的公司价值的最好指南。
曼昆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
P $2.00 $2.50 $3.00
Q 1000 1100 1200
增加:
= $6,000 = $8,250
37.5%
= $10,800 30.9%
例:
年份
2005 2006 2007
皮萨
P
Q
$$1100
400
$11
500
$12
600
拿铁咖啡
P
Q
$2.00
1000
$2.50
1100
$3.00
1200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区别
• 研究对象不同 •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
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 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 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 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 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 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 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31
例:
年份 2005 2006 2007
名义 GDP $6000 $8250 $10,800
真实 GDP $6000 $7200 $8400
• 名义GDP是用当期价格来衡量 • 真实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衡量(本例中以2005年
作为基年)
一国收入的衡量
32
例:
年份
名义 GDP
真实 GDP
2005 2006 2007
D.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价值5亿美元的汽车,但消费者 只购买了价值4.7亿美元的汽车
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宏观课后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宏观课后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class=txt>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西北大学2008研)答: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关系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货币理论。
这种理论最早由16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波丹提出,现在继承这一传统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和物价水平都由货币数量决定。
货币的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动,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方向变动。
这就是说,货币数量越多,货币的价值越低,而物价水平越高;反之,货币数量越少,货币的价值越高,而物价水平越低。
货币数量论还提供了一种对物价水平变动的解释,即认为一个经济体系的物价水平与其货币供应量成正比例变动。
货币数量论以费雪交易方程式为依据,只考虑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而未考虑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作用。
2.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nominal variables real variables)答:真实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数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表示的变量,例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
并且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真实变量。
3.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西北大学2008研)答:古典二分法指古典模型中将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进行理论划分,从而使名义变量不影响真实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7章基本金融工具)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金融学(finance )答:金融学指研究货币领域的理论及货币资本资源的配置与选择,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现代银行体系的理论与经营活动的学科。
在金融学领域中最早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是约翰·古斯塔夫·克纳特·维克塞尔(Johan Gustaf Knut Wicksell )。
他首先把传统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与相对价格理论这两个没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结合起来,并形成逻辑上一致的理论体系。
在维克塞尔看来,货币不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货币对于经济起着十分主动的作用,并使得经济随时发生变动或失去均衡。
在此基础上,维克塞尔又把静态的货币数量说引入时间因素,从动态的角度加以进一步分析,从而使货币理论与金融理论相融合,并且从这一全新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周期作出新的解释,同时为后来者铺平了宏观经济分析的道路。
金融学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诸如货币原理、货币信用与利息原理、金融市场与银行体系、储蓄与投资、保险、信托、证券交易、货币理论、货币政策、汇率及国际金融等。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金融学也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现代数学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及信息论原理与管理学理论也不断地向金融学领域渗透。
这不仅使金融学在体系上日趋完整,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更趋完善。
2.现值(present value )答:现值指按现行利率为获得一个既定的未来货币量而在今天所需要的货币量。
曼昆宏观习题答案中文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习题答案第23章《国民收入衡量》复习题: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指出?答:每宗交易都由卖方和买方,所以经济中支出必然等于收入。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成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的贡献更大?为什么?答:豪华汽车市场价值高,所以对GDP贡献大。
(一对一比较)3.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呢?答:3元,即面包的市场价值,也即销售的最终产品。
4. 许多年以前,Peggy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答:对现今GDP不产生影响,因为它不是现今生产出来的。
5. 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
答:消费-如购买CD。
投资-如公司购买一台电脑。
政府采购-如政府采购战机。
净出口-如美国卖小麦给俄罗斯。
6. 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而不用名义GDP?答:因为实际GDP不受价格波动影响。
7. 在2005年,某个经济生产100个面包,每个以2美元的价格售出。
在2006年,这个经济生产200个面包,每个以3美元的价格售出。
计算每年的名义GDP、真实GDP和GDP 平减指数。
(用2005年做基年。
)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多少?答:名义GDP 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 2001年 200元 200元 1002002年 600元400元 150增长% 200% 100% 50%8. 为何说一国有高的GDP是合意的?举出一个增加GDP但并不合意的例子。
答:GDP大,说明人们可以享有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污染环境的生产,增加GDP,但是不合意。
地震过后,需要清理、重建,增加GDP,但是不合意。
应用题:1. 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解释之。
a. 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答:消费b. 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4章--⽣活费⽤的衡量).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4章⽣活费⽤的衡量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弯路,躲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对⼀在线咨询进⾏咨询。
⼀、概念题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答: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活费⽤指数,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的衡量指标,⼀般⽤加权平均法来编制。
它根据若⼲种主要⽇⽤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编制,⽤公式来表⽰即为:CPI 100⼀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格=? 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活的价格趋势。
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这⼀部分,因⽽不⾜以说明全⾯的情况。
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部分消费品价格⽽⾮商品劳务价格总⽔平的提⾼,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点,因⽽有夸⼤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消费价格指数是⽤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
2.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 )答:通货膨胀率指报告期物价总⽔平同基期物价总⽔平的⽐率,⽤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般采⽤以下三种物价指数:①消费物价指数,反映⽣活消费物品和劳务价格⽔平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根据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的价格编制⽽成。
在中国主要有两种,即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②批发物价指数,是反映商品批发价格⽔平变动的指标,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成;③国民经济平减指数,即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国民⽣产总值)与按可⽐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国民⽣产总值)的⽐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答: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
流动性偏好是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北京师范大学2004研;北京工业大学2005、2006研;山东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35-1 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金融体系(financial system)答:金融体系指由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机构组成。
一国金融组织体系完善与否,可以由三个标准来衡量,即适应性标准、效率性标准、稳定性标准。
(1)金融组织体系的适应性。
金融组织体系的适应性在理论上可以解释为:任何一种交易行为都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才能发生,即不同的交易方式,与之相对应的制度约束框架也应该不相同。
(2)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性。
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性是指特定的金融组织体系能够保证金融交易活动低成本地顺利进行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程度。
(3)金融组织体系的稳定性。
金融组织体系的稳定性是指金融组织体系在保证金融稳定均衡、协调和有序运行等方面的能力状态。
2.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答:金融市场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的总称。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各金融机构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所有以资金商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交易,包括存款、贷款、信托、租赁、保险、票据抵押与贴现、股票债券买卖等全部金融活动。
狭义则一般限定在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交易对象的融资活动范围之内。
3.债券(bond)答:债券指由筹资者(即债务人)向投资者(即债权人)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8章失业]
萧条阶段,需求水平和产量水平下降,从而引起失业。经济越萧条,周期性失业就越严重。
当经济达到繁荣阶段,这种失业就消失了。周期性失业的存在就意味着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
业。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周期性失业。
动力参工率的提高。这是性别歧视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实际工资的上升等几个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各国男性的劳动力参工率略有下降。在有些国家(例如英国)或
有些组织(例如国际劳工组织)也用活动率这个概念来替代劳动力参工率概念,但两者除名
称外,计算方法及所包含的意义并没有区别。
4.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中国人民大学2003研;华南理工
工作岗位是同样的,以至于所有工人都同样适应于所有工作,寻找工作就不是一个问题,被
解雇的工人可以很快找到非常适合于他们的新工作。但是,实际上工人的爱好与技术不同,
工作的性质不同,而且等候工作者和工作空位的信息在经济中许多企业和家庭中扩散得很
慢。政府可以通过设置就业机构和培训计划来促进寻找工作。
10.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
加,但在有些情况下,其他的利益团体也会出现在谈判桌上。例如在美国的部分地区,教师
谈判中也有家长代表参加。集体谈判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有全国性谈判,也有产业一级
的谈判,组织一级的谈判,甚至工厂一级的谈判。由于工会会员范围的不同,集体谈判的覆
..整理分享..
WORD完美格式
盖面(集体协议所覆盖的雇员占雇员总数的比例)可能包括某一产业的所有工人或部分工人;
答: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复习全书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2.费雪效应答:费雪效应指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费雪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用来阐述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用费雪方程式表示为:i rπ=+(其中i代表名义利率,r代表真实利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
由于货币在长期中是中性的,货币增长的变动不会影响真实利率。
由于真实利率不受影响,所以名义利率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的变动进行一对一的调整。
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率上升1%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
3.预算盈余答:预算盈余指预算中存在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情况。
预算盈余是一种预算不平衡的状态,不过它与预算赤字的不平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盈余表示财政宽松,赤字表示财政困难。
严格地讲,预算应是平衡的,不仅在计划中是平衡的,而且执行中和执行后也应是平衡的。
但在某些时候,适当地使财政收入的安排大于财政支出是可以的。
这时,就会出现预算盈余。
一般情况下,政府得到的税收收入用T表示,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用G 表示。
如果T大于G,政府的预算盈余就是(T G)。
4.古典总供给曲线答: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
曼昆宏观经济学最新英文版参考答案第26章
Chapter 26Problems and Applicat ions1. a. The bond of an eastern European government would pay a higher interest ratethan the bond of the U.S. government because there would be a greater risk ofdefault.b. A bond that repays the principal in 2025 would pay a higher interest rate thana bond that repays the principal in 2005 because it has a longer term tomaturity, so there is more risk to the principal.c. A bond from a software compa ny you run in your garage would pay a higherinterest rate than a bond from Coca-Cola because your software company hasmore credit risk.d. A bond issu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ould pay a higher interest rate thana bond issued by New York State because an investor does not have to payfederal income tax on the bond from New York state.2. The stock market does have a social purpose. Firms obtain funds for investment byissuing new stock.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buy that stock because there are organized stock markets, so people know that they can sell their stock if they want to.3. When the Russian government defaulted on its debt, investors perceived a higherchance of default (than they had before) on similar bonds sold by other developingcountries. Thus, the supply of loanable funds shifted to the left, as shown in Figure 1.The result was an increase in the interest rate.Figure 14. Companies encourage their employees to hold stock in the company because it givesthe employees the incentive to care about the firm’s profits, not just their own salary.Then, if employees see waste or see areas in which the firm can improve, they will take actions that benefit the company because they know the value of their stock will rise asa result. It also gives employees an additional incentive to work hard, knowing that ifthe firm does well, they will profit.But from an employee’s point of view, owning stock in the company for which she or he works can be risky. The emp loyee’s wages or salary is already tied to how well the firm performs. If the firm has trouble, the employee could be laid off or have her or hissalary reduced. If the employee owns stock in the firm, then there is a doublewhammy−the employee is unemployed or gets a lower salary and the value of thestock falls as well. So owning stock in your own company is a very risky proposition.Most employees would be better off diversifying−owning stock or bonds in othercompanies−so their fortunes would not depend so much on the firm for which theywork.5. To a macroeconomist, saving occurs when a person’s income exceeds his consumption,while investment occurs when a person or firm purchases new capital, such as a house or business equipment.a. When your family takes out a mortgage and buys a new house, that isinvestment because it is a purchase of new capital.b. When you use your $200 paycheck to buy stock in AT&T, that is savingbecause your income of $200 is not being spent on consumption goods.c. When your roommate earns $100 and deposits it in her account at a bank, thatis saving because the money is not spent on consumption goods.d. When you borrow $1,000 from a bank to buy a car to use in your pizza-deliverybusiness, that is investment because the car is a capital good.6. Given that Y = 8, T = 1.5, S priv ate = 0.5 = Y −T − C, S public = 0.2 = T − G.Because S private = Y − T − C, then rearranging gives C = Y − T −S private= 8 − 1.5 − 0.5 = 6.Because S public = T − G, then rearranging gives G = T − S public= 1.5 − 0.2 = 1.3.Because S = national saving = S priv ate + S public = 0.5 + 0.2 = 0.7.Finally, because I = investment = S, I = 0.7.7. a. If interest rates increase, the costs of borrowing money to build the factorybecome higher, so the returns from building the new plant may not besufficient to cover the costs. Thus, higher interest rates make it less likely thatIntel will build the new factory.b. Even if Intel uses its own funds to finance the factory, the rise in interest ratesstill matters.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cost on the use of the funds. Instead ofinvesting in the factory, Intel could invest the money in the bond market toearn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available there. Intel will compare its potentialreturns from building the factory to the potential returns from the bond market.If interest rates rise, so that bond market returns rise, Intel is again less likelyto invest in the factory.Figure 28. a. Figure 2 illustrates the effect of the $20 billion increase in governmentborrowing. Initially, the supply of loanable funds is curve S1, the equilibriumreal interest rate is i1, and the quantity of loanable funds is L1. The increase ingovernment borrowing by $20 billion reduces the supply of loanable funds ateach interest rate by $20 billion, so the new supply curve, S2, is shown by ashift to the left of S1 by exactly $20 billion. As a result of the shift, the newequilibrium real interest rate is i2. The interest rate has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the increase in government borrowing.b. Because the interest rate has increased,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savingdecline and private saving increases. The increase in government borrowingreduces public saving. From the figure you can see that total loanable funds(and thus both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saving) decline by less than $20 billion,while public saving declines by $20 billion and private saving rises by less than$20 billion.c. The more elastic is the supply of loanable funds, the flatter the supply curvewould be, so the interest rate would rise by less and thus national saving would fall by less, as Figure 3 shows.Figure 3Figure 4d. The more elastic the demand for loanable funds, the flatter the demand curvewould be, so the interest rate would rise by less and thus national saving would fall by more, as Figure 4 shows.e. If households believe that greater government borrowing today implies highertaxes to pay off the government debt in the future, then people will save more so they can pay the higher future taxes. Thus, private saving will increase, aswill the supply of loanable funds. This will offset the reduction in public saving, thus reducing the amount by which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investment andnational saving decline,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that the interest rate rises.If the rise in private saving was exactly equal to the increase in governmentborrowing, there would be no shift in the national saving curve, so investment,national saving, and the interest rate would all be unchanged. This is the caseof Ricardian equivalence.9. Because new computer technology enables firms to reduce inventory investment, thedemand curve for loanable funds shifts to the left, as shown in Figure 5. As a result,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loanable funds declines, as does the interest rate. The decline in the interest rate then increases investment in factories and equipment, but overallinvestment still declines.Figure 510. If world savings declines at the same time world investment rises, the supply curve ofloanable funds shifts to the le ft and the demand curve shifts to the right. Figure 6illustrates the result.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will rise, while the overall effect on theequilibrium quantity of loanable funds is ambiguous it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sizes of the shifts of the two curves and on their elasticities.Figure 611. a. Investment can be increased by reducing taxes on private saving or byreducing the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But reducing taxes on private savinghas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unless some othertaxes are increased or government spending is reduced. So it is difficult toengage in both policies at the same time.b. To know which of these policies would be a more effective way to raiseinvestment, you would need to know: (1) what the elasticity of private savingis with respect to the after-tax real interest rate, because that would determinehow much private saving would increase if you reduced taxes on saving; (2)how private saving responds to changes in the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because, for example, if Ricardian equivalence holds, the decline in the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would be matched by an equal decline in privatesaving, so national saving would not increase at all; and (3) how elasticinvestment is with respect to the interest rate, because if investment is quiteinelastic, neither policy will have much of an impact on invest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7章基本金融工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 .金融学(finance )答:金融学指研究货币领域的理论及货币资本资源的配置与选择,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现代银行体系的理论与经营活动的学科。
在金融学领域中最早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是约翰•古斯塔夫•克纳特•维克塞尔(Johan Gustaf Knut Wicksell )。
他首先把传统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与相对价格理论这两个没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结合起来,并形成逻辑上一致的理论体系。
在维克塞尔看来,货币不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货币对于经济起着十分主动的作用,并使得经济随时发生变动或失去均衡。
在此基础上,维克塞尔又把静态的货币数量说引入时间因素,从动态的角度加以进一步分析,从而使货币理论与金融理论相融合,并且从这一全新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周期作出新的解释,同时为后来者铺平了宏观经济分析的道路。
金融学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诸如货币原理、货币信用与利息原理、金融市场与银行体系、储蓄与投资、保险、信托、证券交易、货币理论、货币政策、汇率及国际金融等。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金融学也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现代数学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及信息论原理与管理学理论也不断地向金融学领域渗透。
这不仅使金融学在体系上日趋完整,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更趋完善。
2. 现值(present value )答:现值指按现行利率为获得一个既定的未来货币量而在今天所需要的货币量。
现值可用倒求本金的方法计算。
由终值求现值,称为贴现。
在贴现时使用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
现值的计算公式可由终值的计算公式导出:FV n PV 1 i n,则有:PV FV n上述公式中的一—称为现值系数或贴现系数,可以写成PVIF in,现值的计算公式可1 i以写为:PV FV n PVIF i,n。
3. 未来值(future value ) 答:未来值又称复利终值,指在现行利率为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
未来值的计算公式为:FV n PV 1 i n式中:FV n ——复利终值;PV ——复利现值;i ——利息率;n ——计息期数。
在上述公式中的1 i 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可以写成FVIF,,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FV n PV FVIF i,n。
4.复利( compounding )答:复利指用以前的利息赚取利息的账户上货币总量的累积。
其计算公式为:A1I S A其中,I为利息额;A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从理论上看,复利更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因为按期结出的利息属于贷出者所有,如果认定原属于贷出者的本金可取得利息时,那么利息所得当然亦可取得利息。
5. 风险厌恶(risk averse )答:风险厌恶又称“风险规避” ,指不喜欢不确定性。
风险厌恶者总是以无风险或低风险作为衡量各种备选方案优劣的标准,把那些可能发生风险的备选方案拒之于外。
6. 多元化( diversification )答:多元化又称分散化,指通过分散投资于多项资产来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从理论上来讲,一个证券组合只要包含了足够多的相关性较弱 (甚至负相关)的证券,就完全可能消除所有风险,但是现实中,各证券收益率之间的正相关程度较高,因为各证券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同一因素影响(如经济周期、利率的变化等) ,因此分散化投资可以消除资产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是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
也就是说,随着纳入同一资产组合的资产的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协方差)的减小,该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 也随之减小。
各个证券之间的收益率变化的相关性越弱,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效果就越明显。
7. 企业特有风险( firm-specific risk )答:企业特有风险亦称“可分散风险”或“非系统风险” ,指某些因素对个别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可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消,因此,非系统风险也可定义为通过多样化投资可被分散的风险。
多样化投资之所以可分散风险,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收益现值随着收益风险和收益折现率的变化而变化。
从事多样化投资时,一种投资的收益现值减少可由另一种投资的收益现值增加来弥补。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程度与证券的相关性有关。
8. 市场风险( aggregate risk )答:市场风险在曼昆《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实际上指的是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那些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所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等。
这一部分风险影响所有金融变量的可能值,因此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削弱,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换句话说,即使一个投资者持有一个充分分散化的组合也要承受这一部分风险。
9.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答:基本面分析指为了确定公司的价值而研究其财务报表和未来前景的一种分析方法。
投资分析人员经常运用基本面分析,他们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决定证券投资价值及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的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从而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
基本面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各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2)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通常包括产业分析与区域分析两个方面,是介于经济分析与公司分析之间的中间层次的分析。
(3)公司分析。
公司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三个:①公司财务报表分析;②公司产品与市场分析;③公司证券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分析。
10.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答:有效市场假说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教授尤金• F •法默(Eugene F.Fama)提出,又称有效市场理论。
该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应该立即对相关信息做出反映,即有利的信息会立即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而不利的信息则会使其价格立即下降。
因此,任何时刻的证券价格都已经充分地反映了当时所能得到的一切相关信息。
在有效市场上,证券价格在任何时候都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
11.信息有效(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答:信息有效指以理性的方式反映有关资产价值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股票市场是信息有效的。
当信息改变时,股票价格就会变动。
例如,当有关公司前景的利好新闻路人皆知时,该公司的价值和股票价格都会上升。
当公司前景恶化时,该公司的价值和股票价格都下降。
但是,在任何一点上,市场价格是以可获得信息为依据的公司价值的最好指南。
12.随机行走(random walk )(北京师范大学2006 研)答:随机行走也称随机漫步,指一种随着时间变动而发生的并且无法预测的变动。
随机漫步对于股市而言指股价的短期变动不可预测,各种投资咨询服务、收益预测和复杂的图形都毫无用处。
现在,随机漫步理论已发展成三种形式:强式、半强式、弱式。
“强式”认为有关公司已知或可知的任何信息都无助于基本分析。
无论是已经公布或可能公布的公司的消息都已反映在股价之中。
强式理论甚至认为“内幕”消息也不能帮助投资者。
“半强式”认为没有一种已公布的信息有助于分析家选出价格被低估的证券,其论点是股价已将这些因素包含在内。
“弱式”则仅仅认为考察过去的股价无助于将来投资。
二、复习题1.利率为7%。
用现值的概念比较10年后得到的200美元与20年后得到的300美元。
解:10 年后得到的200 美元的现值为200/ 1 7% 10 101.67 (美元)2020 年后得到的300 美元的现值是300 / 1 7% 2077.53 (美元)因此,在10 年后得到的200 美元的现值大于20 年后得到的300 美元。
2.人们从保险市场中得到了什么利益?阻碍保险公司完美运作的两个问题是什么?答:(1)人们购买保险从保险公司中得到了风险分担的利益,减少了自身面临的风险水平。
当在保险合约中约定的事件发生时,投保人可以获得赔偿。
(2)阻碍保险公司完美运作的两个问题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①逆向选择是指高风险的人比低风险的人更有可能申请保险。
由于不健康的人可能更需要保险,不健康人在保险人数中的比例提高了。
迫使保险的价格上升,从而使那些比较健康的人,由于知道自己的低风险,做出不投保的选择。
进一步提高了不健康人的比例,又迫使保险价格上升,直到想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
市场出售保险就变得无利可图了。
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②道德风险是指人们在购买保险后,缺乏提防行为,而采取更为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
道德风险的后果不仅是导致保险公司遭受损失,也妨碍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
道德风险是在承保人无法觉察或监督投保人行为的情况下所发生的。
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
3•什么是多元化?股票持有者从1〜10种股票还是从100〜120种股票中得到更多的多元化?答:(1)多元化是指通过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减少风险。
(2)股票投资者从1 到10种股票中比从100到120种股票中更能实现分散化和多元化。
一般情况下,股票有价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而大大降低。
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风险继续下降,但在有价证券增多到一定数目后风险的下降幅度就趋于下降。
因此,当投资从1 种到10 种股票时,风险相对减少地较快,当投资从100到120 种股票时,总风险比10 种股票时小,但这一过程中风险下降的幅度却较慢。
4•比较股票和政府债券,哪一种风险更大?哪一种能够带来更高的平均收益?答:(1)股票的风险更大,这是因为股票的价值和收益取决于公司未来的价值和收益,而政府债券能获得稳定的利息,到期还能获得债券面值相等的支付。
(2)由于股票的高风险性,投资者也会相应要求较高的平均收益,所以,股票能带来更高的收益。
收益与风险往往同方向变动。
5 •股票分析师在确定一支股票的价值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答:股票分析师在确定股票的价值时应该考虑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