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排水专项规划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郎溪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
第一章郎溪县概况
一、县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郎溪是皖南东部的边陲县,地形南窄北宽,南北长约54km,东西宽约37km,状似犁铧。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48′45"至31°18′27",东经118°58′48"至119°22′12"。东以白茅岭、亭子山与广德县为界,西以南漪湖与宣州区相连,南以鸭山岭与宣州区为邻,西北以胥河与江苏省高淳县毗连,东北以伍牙山与江苏省溧阳市相接。东至上海297 km,至无锡167 km,至常州146 km,南至杭州226 km,西至宣城58 km,至芜湖130 km,西北至合肥268 km,北至南京130 km。
(二)行政区划
2004年郎溪县域共辖8个镇,4个乡。八个镇分别为建平镇、十字镇、南丰镇、梅渚镇、涛城镇、毕桥镇、东夏镇和新发镇。四个乡分别为凌笪乡、姚村乡、飞里乡和幸福乡。
(三)历史沿革
郎溪县古为桐内地,春秋属吴,后属楚。汉时为故鄣县地,属丹阳郡。南梁置石封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名绥安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属广德县。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始置建平县。隶属广德军,后属广德府、广德州至清。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废广德州,广德、建平不相统属,各自为县。1914年改称“郎溪县”,据明嘉靖《建平县志》载:“郎,居民之姓也”其地本广德之郎步镇,又名“郎川”,“县台之前,一溪襟带,上接桐水,下通湖阳,左浮塘,右赤山,镇岗拱于前,清润枕于后、故以郎溪名之”。
(四)自然条件与资源
1、地形地貌
郎川河自东而西横贯县境,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高西北低,岗峦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以丘陵为主的地形。县城地处老郎川河下游北岸,海拔高程10-14m,属冲击平原。东南部地势高爽,西北为低洼农田,沟塘密布。县城南有新、老郎川河,上接广德桐内河和无量溪河,流经县城入南漪湖至水阳江。
2、气象
郎溪县城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9℃,年平均降水量1143.2mm,年日照时数2107小时,年平均风速2.9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
3、水文
郎溪县的地表水多属两大水系,即郎溪盆地内的水阳江水系、盆地外的太湖水系,总属长江水系。盆地内各河流,均汇入南漪湖,然后泄注水阳江、青弋江入长江,较大的河流有郎川河、飞鲤河、长溪河、袁村溪,这些河各成小水系,入注南漪湖。太湖水系流域面积约70 km2,均属北流的短小沟渠,分别流入胥河与梅渚河,然后汇南河入太湖,为较典型的羽状水系。主要河流有梅渚河和胥河。县境内的主要湖泊有宣州、郎溪两县共管的南漪湖,在郎溪县境内约70 km2。另有荡南湖、浮湖等。
地下水分布情况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一为郎川河中下游地带,含水岩性为粉细纱、中细砂、含砾中粗砂和砂砾石层,上覆分布稳定的亚粘土层,水位埋深1-3m,均小于5m,普遍具有承压性。含水层的粒度从中游至下游,由河床向两侧及由下而上均具有由粗变细的分选性,富水程度好,单孔出水量在10-30 t/h,是县境地下水比较富集的地带。二为红色岗地地带,分布于县境内北部中桥、下湖以及南部十字铺、毕桥等地。含水岩组是中、新生界的一套红色内陆河湖相沉积。红层地下水的富存条件及富水性,严格受岩性、构造、地貌等自然因素的控制,县境红层地区的地下水一般表现为贫乏,单孔出水量仅3-10t/h不等,需靠引水灌溉。三为低山丘陵地带,主要分布于东部及南部与广德县和宣州市相接部位。地下水的富水程度差,属于水量贫乏的网状裂隙水,水量小于10t/d。
4、工程地质
郎溪县的大地构造属下扬子台坳的皖南陷褶断带的东北端。受多旋回构造运动的影响,境内形成了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西向的褶皱和断裂。郎川河断裂是郎溪县的重要地质界线,其南为背斜上升区,其北为向斜下降区,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其北部和东北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将郎溪县城划为基本烈度6度区。
5、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郎溪县已发现多种金属矿物,铁矿全县贮藏量较大者有:铜官山、乌龟山、牛尾巴山、兔子山4个矿区,总贮量约为350万吨、含铁量39-57%。锰矿矿石储量约1200吨,主要分布在姚村乡姚家塔申子山的萤石矿中。石灰岩地质总储量约26亿吨。萤石地质储量1300万吨。
(2)水资源
地表径流由于降水年内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年际变化也非常大。县境内多年平均径流深450-600mm,年径流有5亿m3。另外郎川河每年过境水量亦有9亿m3。目前全县有中小型水库50座,蓄水量5400万m3,沟塘1.7万处,蓄水量9800万m3,总计蓄水量1.5亿m3。县内地下水资源贫乏,尤其是丘陵红层地区,地表缺拦蓄设施,地下无地下水开采灌溉,向来是易旱地区。
(3)土地资源
全县总面积1104.8 km2,约占安徽省总面积的0.79%。郎溪县所属总土地面积有153.78万亩。其中,耕地37.26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24.23%;林地41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26.66%(其中有林地为25.67万亩);水面22.6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14.7%;居民及工矿用地10.09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6.56%;交通道路用地5.54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3.61%;园地2.1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1.36%。全县未利用土地有35.19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22.88%。按人口平均计算,人均耕地1.47亩,林地1.62亩,水面0.82亩。县境内另有安徽省十字铺茶场、宣郎广茶叶公司、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和江苏省社渚农场的一部分,占地共119550亩。
(4)生物资源
生物种类繁多。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既利于植物的滋生,又利于动物的繁殖。县内年产木材量约在2200 m3左右,总积蓄量约为28万m3
第二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一、城区现状用地分析
(一)概况
现状郎溪县城区人口4.54万,城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3km2,人均建设用地为71.59m2。现状城区大部分位于新郎川河以北,214省道以西。各项用地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1 现状城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二)存在问题
1、用地功能布局混乱
城区内部尤其是老城区内,各种用地相互混杂在一起,沿街公共建筑性质多样,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而街坊内部的居住用地则布局相对混乱,居住环境较差。
2、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缺乏相互衔接
随着城区的发展,城市的中心逐渐北移,新区建设速度较快。而老城区除了城市中心的功能逐渐衰退以外,环境质量,用地布局,以及功能的调整等都没有得到改善,城市新区与旧区差距较大,缺乏良好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