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题库(考生整理)2023年修改整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题库(考生整理)2023年修改整理

必备知识点:●都市集中主义的提出者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园路线形设计分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雅典宪章》中提出都市的四大功能分别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国家级园林都市评选标准》中评价园林都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国家级园林都市评选标准》中评价园林都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绿化:指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称●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广义的绿地是指所有生长着绿色植物的地域,狭义的绿地则指都市规划用地范围内被植被覆盖的土地、空旷地和水体形成的绿化用地)●都市绿地包括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等●都市绿地系统是由都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城”:有防备功能的居民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交易的场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都市”:具有防备功能和交易场所的居民点●古代都市●年代划分的区别:●中国:殷商开始——清末(古代)●西方:公元5世纪往常(古代Ancient)公元5世纪—14世纪(中世纪Middle Ages)公元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Renaissance)公元16世纪往后(近现代Modern)●都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都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都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都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都市广场为中心●田园都市:种兼有都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都市●道路(Paths):观看都市的渠道,其他构成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

●边沿(Edges):是两个面的界线,非道路的线性要素。

●区域(Districts):具有某些特征的都市里中等或较大的部分,是两度范围的。

●结点(Node):是一些节点、集中点,如道路交叉口,结构的变换处、广场等。

园林设计原理知识点

园林设计原理知识点

园林设计原理知识点园林设计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艺术、生态学、环境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园林设计的原理和知识点,以确保设计的成果具备美观、舒适、功能性等多个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设计的重要原理和知识点。

一、景观规划原理景观规划是园林设计的基础,它考虑的是整个园林的布局和结构。

在进行景观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空间布局原则:园林设计需要将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使其相互协调、衔接自然。

例如,将游憩区和观景区合理组织在一起,形成连贯的空间序列。

2. 环境适应原则: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植被和建筑材料,使园林设计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契合。

例如,在沿海地区设计园林时,可以选择海滨植物和抗风建筑材料。

3. 历史文化融入原则:在园林设计中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又可以增加园林的独特性。

例如,在古镇设计园林时可以使用传统建筑风格和元素。

二、植物配置原理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为园林增添美丽的景色,并且对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植物的适应性原则:根据园林区域的气候、土壤和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

例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的植物,而在南方炎热地区可以选择耐热的植物。

2. 植物的层次感原则: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形成不同层次的景观,增加园林的层次感。

例如,在大片绿地中可以适当设置树木、灌木和草坪等不同层次的植物。

3. 植物的色彩搭配原则: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氛围,选择植物的色彩进行搭配。

例如,可以选择鲜艳的花卉来增加园林的亮点,或选择柔和的色彩来营造宁静的氛围。

三、景观建筑设计原理景观建筑是园林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园林提供功能性和美观性。

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原则:景观建筑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现有的建筑物协调一致,不突兀。

风景园林类学霸笔记

风景园林类学霸笔记

风景园林类学霸笔记一、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规划指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及其制作过程。

是宏观、总体、粗线条、大范围、小比例尺的,不详细反映工程各部分内容,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案,因而规划不满足施工要求。

园林规划主要解决总体控制(规模、经济各部分之间关系)、山水间架结构、功能分区、园路系统、导游路线组织、景点分级、园林建筑布局、环境容量及效益预测等原则问题。

设计指某项工程施工方案和计划及其制作过程与规划相比设计则是微观、具体、细线条、小范围、大比例尺的,甚至细微到工程的每一个构件或部位。

设计必须反映工程施工部位、施工内容和工程做法,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1.科学依据:工程项目上科学原理和技术,如生物科学、建筑学及水、土科学等。

2.社会需要:游憩职能。

3.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决定设计手法。

4.经济条件:有限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

园林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适用、经济、美观;三、中国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调整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植物、土壤、水文、地形、建筑等多个领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一些基本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指导设计师进行创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希望能对广大设计师和爱好者有所帮助。

首先,风景园林设计的原理之一就是景观的整体性。

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将各种元素堆砌在一起,而是要考虑整体的和谐性和统一性。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植物、地形、水体、建筑等各个要素,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只有整体性的设计,才能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和谐与美丽。

其次,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场地的环境特点。

不同的场地有着不同的地形、气候、土壤等环境特点,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些特点,使设计更加符合场地的环境特色。

比如,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场地的地形起伏来布置水体和植物,使景观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更加茁壮生长。

只有充分考虑场地环境特点,才能使设计更加合理和美观。

另外,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要考虑人的活动需求。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运动。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地功能定位,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合理布局各种功能区域,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比如,在公园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休闲需求,可以设置长椅、草坪、休息亭等设施;在学校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活动需求,可以设置篮球场、操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

只有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才能使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最后,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植物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本地适宜的植物,减少对外来植物的引入;在水资源利用上,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的方式,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1.城市绿地系统: 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

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公园绿地G1 (2)生产绿地G2 (3)防护绿地G3 (4)附属绿地G4(5)其他绿地G53.城市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3.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

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

公园绿地与城市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

4.生产绿地: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5.防护绿地: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6.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1 G2 G3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7.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8.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2)城市绿地率(%)(3)绿化覆盖率(%)9.市域绿地系统包括:市域内的林地,公路绿化,农田林网,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镇绿化用地等。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设计理论主讲:宁崴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林规划设计教研室绪论一、概念1.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要求,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的两种主要形式: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2.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包括前期图纸设计和后期施工设计---造园。

3.绿地广义上,绿地就是被绿色植物覆盖的地面。

包括森林、农田、自然草地、园林绿地等。

狭义上,专指园林绿地: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G5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4.绿化人工栽种植物的过程二、本门课的性质和内容性质:边缘性强----面广、各学科。

综合性强----综合个学科于一身,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

内容:设计原理、设计布局、设计程序、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等。

三、学习设计艺术理论和园林设计的创作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动手、动脑、多看、多问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第三章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第一节园林设计的依据一、科学依据二、社会需要三、功能要求四、经济条件1、科学依据依据相关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1.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

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公园绿地G1(2)生产绿地G2(3)防护绿地G3(4)附属绿地G4(5)其他绿地G53.城市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3.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

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

公园绿地与城市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

4.生产绿地: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5.防护绿地: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6.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1 G2 G3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7.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8.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2)城市绿地率(%)(3)绿化覆盖率(%)9.市域绿地系统包括:市域内的林地,公路绿化,农田林网,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镇绿化用地等。

风景园林概论学习知识重点

风景园林概论学习知识重点

风景园林概论学习知识重点绪论部分1.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①皇家园林②私家园林③寺庙园林④风景名胜2.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原则:①构架山水②模拟仙境③移天缩地④诗情画意⑤形式独特⑥造园手法高超3.中国古典园林造园5大要素:①山体②水体③建筑④植物⑤园路4.城市景观:是指在城市中包括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人为要素所反映出来的城市视觉形象。

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气候天象、植被、水体等;人工要素:建筑、广场、街道、公园绿地、艺术小品等。

人文要素: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

5.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6.城市景观的构成实体要素:建筑、植物、水体、铺装等。

虚体要素:由实体要素围合出的虚体要素空间。

将城市景观细分为:建筑、道路、公园绿地、广场、水景和照明。

8.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9.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10.城市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11.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12.园林学: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13.造园:所谓造园的“园”,就是指园林而言。

造园就是指园林的建立和怎样建立园林的概念。

14.造园学:造园学也即研究造园的学问。

传统的造园学同样是以研究园林的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科学。

这同园林学的中心内容没有差别,所以造园学也可作为园林学的同义词。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及方法资料重点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及方法资料重点
理风 论景 体园 系林 及规 方划 法设

1.风景园林规划包含两个专业方向
▲ ·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
▲ ·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 大尺度——流域、风景区 ▲ 中尺度——城市、街道、庭院、花园
4.城市设计
▲ 4.1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
▲ 城市空间是由实体空间(建筑空间)和虚体空间(开敞空间)共同 组成的。城市空间质量的提高需要两者空间在质量上的共同提高来形 成。而景观规划设计学在城市领域更关注“开敞空间”的品质,因此 与城市设计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 由于城市设计更强调公共利益和福祉,因此城市设计的重点往往是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广场、街道、滨水区域等),因此和景观规划设 计关系十分密切。而广义地来看,公园和其他各类绿地设计也是城市 设计的组成部分。
▲ 2.4.2景观生态学
▲ 景观结构:具体生态系统或存在“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 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构形相关的能量、物 质、物种的分布。
▲ 景观功能:指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物质、能量、物种 在生态系统间的流动。
▲ 景观动态:生态镶嵌体的结构与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 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应用原则
建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实体和虚体的联系应取得良好的平衡关系。当 设计一个物体时,不仅要考虑它如何构成“图”,也要评估它的 “底”。
▲ 4.2.2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 ▲ 联系理论强调在城市环境中的视觉和功能的联系,以及该环境中次
序的建立。这些联系可以用街道、人行通道、线状开放空间和其他连 接要素组成。该途径应用于城市设计是在于组织联系体系,或建立组 成空间次序结构的网络。和图底关系相比,联系理论强调城市的循环 图解,而不是城市的空间图解。

景观规划与设计原理笔记

景观规划与设计原理笔记

绪论古籍中根据园林不同的性质,亦称作“囿” “园囿”“苑囿”“圃”“园池”“宅园”“别业园林的概念:狭义的园林含意是指:在一定土地范围内,以观赏植物、园林建筑、园路、山石、水体等组成要素,运用艺术法则和工程技术手段构成一个供人们休闲、游览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

广义的园林统称绿地,也称园林绿地。

包括狭义的园林,也包括城市街道绿化和工厂、单位、居住区,学校的绿化地及其他林地。

明计成《园冶》世界最早的园林专著园林的基本属性:1园林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基于园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表现出的时代特征,人们将世界园林的发展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

即:自然阶段、人工阶段和生态学阶段。

2园林实用与观赏的双重性观赏功能——自然美/人工美和艺术美实用功能——保持生态改善环境/休息游览的娱乐场所3园林的多学科性它跨越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两大领域4园林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从园林的社会性可以延伸出园林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因为决定园林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因素是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

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时空艺术。

园林规划与设计规划与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行,是同一范畴、不同工作性能的两种工作。

规划指导设计,设计(战略性)实现并完善规划(实施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园林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要反应社会的意识形态。

)/功能要求/经济条件园林形式1规则式地形: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平地和缓坡组成;在山地、丘陵地区,由阶梯台地、倾斜地面与石级组成;其剖面线呈直线组合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体依据中轴线的前后左右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多为几何形体。

水体: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建筑:用建筑、道路广场构成全园主轴线和副轴线。

建筑群和建筑组群采用中轴对称手法布置道路广场:园林道路均为直线、折线和几何曲线组成方格和环状放射形。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伐殆尽,可在梅花从栽竹,在柳
树间栽桃树,在水边安置湖石, 做适当点缀修饰。桥上有亭,亭
下有水,水中有鱼,池边有柳,
柳旁植桃,墙边有竹,竹中有梅 的别墅庭院小景。
一. 风景园林的地形分析
1.园林用地类型
江湖沼泽地:江湖沼泽地造 园,可以采取保留原则,建 湿地公园。尽可能保护芦苇、 浮萍等自然植物,稍加建筑 成景观地、景观台、道路或
然状貌,树木多以自然栽植方式为主。 (掌 握)
三. 风景园林的类型
3.混合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 主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全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
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下,多结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1.风景园林周边环境分析
(3)周边环境分析:真山 前不宜堆假山,真水前不宜 砌鱼池。直线的建筑中,加 入曲径环绕,注意刚与柔, 直与曲的对比。 (4)道路交通因素:大道 宜直,园路宜曲,园林内部 形成各种景观道。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3.风景园林的视觉方式
(1)平视、俯视、仰视的观景方法
景方式。由于静止的水面能够
反射物体的形象而产生倒影, 镜面或光亮的反射性材料能映 射出相对空间的景物,所以, 这种景物借构方式能使景物视 感格外深远,有助于丰富自身 表象以及四周景色,构成绚丽 动人的景观。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3.风景园林的视觉方式
障景:是对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景观因素加以遮挡。 障景可用土山、植物、建筑等完成,障景使人进入大的风景区之前,使人有审美酝 酿阶段,使人有一个想象的空间,激起人们探索揽胜的兴趣,含蓄有韵味。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 的一个规律,就是 “一步一景、移步换 景”,最典型的应用 是苏州园林,采用布 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 到遮障、分割景物, 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说课材料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说课材料

1、景观的定义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1宏观环境规划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环境,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是?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1)多学科的融合与互补(2)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3)生态设计的发展(4)低碳概念的体现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2)“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特征: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3)一战至二战期间(1919-1945)(雅典宪章)(4)战后大发展战后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绿地规划(1945——1970)特征:绿地与城市交织。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基础,它是根据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审美取向而形成的一套设计规范和思维方式。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以遵循以下原理:
1. 自然性原理:追求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要通过合理运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植物等,来打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和效果。

2. 人文关怀原理:注重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园林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使园林环境更适合人们生活和休闲的需求。

3. 空间组织原理:合理布局空间,创造出宜人的空间序列和景观序列。

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将各个景观元素进行有机组织,使得空间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4. 种植配置原理: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

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功能,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布局,使得园林景观更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

5. 色彩运用原理:运用色彩进行景观营造。

通过合理运用颜色的对比和搭配,可以增强景观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6. 细节处理原理:注重细节的处理。

要对园林环境中的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和雕琢,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独特和精致。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原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运用,以创造出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美丽园林。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的规划与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规划风景园林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1. 功能性原则:
-设计应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包括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生态保护等,确保园林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美学原则:
-设计应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通过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布局和比例等,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园林空间。

3. 人文历史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园林所处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入地方特色和历史元素,保留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4. 可持续性原则:
-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手法,如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植物多样性、节能减排等。

5. 空间组织原则:
-设计应合理组织园林空间,考虑连通性和流线性,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感的空间结构,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流动和体验。

6. 自然和谐原则:
-设计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和景观,如水、石、植物等,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环境。

7. 安全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通道、栏杆、标识等设施,确保园林环境的安全性。

8. 社区参与原则:
-设计应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需求反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园林设计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和需求,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品质的风景园林作品。

(完整版)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资料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特征A.道路交通、建筑物与形态方面有关B.活动方面包括行为、精神、历史C.生态、植物、水体、土壤属于背景方面D.形态方面包括空间划分、时间安排等正确答案:AA.人体气泡B.单个台阶C.高大远山D.树木冠幅正确答案:CA.规划的依据性B.规划的多样性C.规划的空间性D.规划的前瞻性正确答案:BA.保护环境生态,创造万物和谐的大背景B.创造美丽动人的空间形态C.组织风景园林的大系统D.构建繁荣昌盛的生存活动状态正确答案:A、B、D(...............)正确答案:形态解析:正确答案为:形态活动背景解析:正确答案为:空间尺度概念与时间变化概念解析:主要从:存在形式,三层意义,三大追求三个方面回答即可1.2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单元测试A.1:500B.1:5000C.1:10000D.1:3000正确答案:AA.带状景观规划设计B.城市公园规划设计C.区域、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D.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正确答案:A图设计D.扩大初步设计正确答案:B、C、D划――总体规划图C.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图D.造价预算正确答案:A、D背景类解析:正确答案为:背景类规划设计、形态类规划设计、活动类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确答案:战略规划解析:正确答案: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概念性规划、概念性设计1.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上)情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态的语言正确答案:C态的语言D.空间的语言正确答案:C从属D.作用与反作用正确答案:A限定性强D.限定性不强正确答案:A、B、D1.4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下)言C.艺术的语言D.空间的语言正确答案:A规划B.西班牙Benidorm海滨蛇形步道设计C.黄土高原规划设计D.上海绿洲百年计划正确答案:A、C、D言。

得分/总分(...............)正确答案:时间的得分/总分(...............)正确答案:谓语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为:科学、艺术、技术解析:正确答案为:科学、艺术、技术2.1景观要素分析往行为C.观看行为D.活动行为正确答案:C建筑B.阳光C.土壤D.生物链正确答案:AB.气候C.土壤D.动物正确答案:B、C、DC.意境D.视觉正确答案:A、B、C物C.空间D.场所正确答案:A、B、C、D总分A.工程B.形态C.背景D.活动正确答案:B、C、DB.空气C.养分与管理D.阳光正确答案:A、B、C、D对应了风景园林三元论的背景、背景、活动元。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是关于创造和塑造室外环境的专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和规划的原则和原则:1.功能性原则:园林设计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创造出可用性和实用性较高的空间。

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功能,如休闲、社交、游玩、绿地等,以及不同人群的需求。

2.空间组织原则:园林空间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尺度、序列和流动性。

通过空间布局、路径设计和视觉引导,创造出具有连续性和多样性的空间体验。

3.可持续性原则: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要关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合理规划水资源、能源利用和绿化植被等方面,减少环境影响。

4.美学原则:园林设计要追求美学的目标,将自然美景与人工元素的组合进行恰当的平衡。

考虑景观比例、色彩、纹理、形状和材料等,创造出视觉上和感官上愉悦的景观体验。

5.文化和历史尊重原则:考虑到当地文化和历史背景,将设计和规划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

尊重地域风格、传统元素和历史遗迹,体现地域的特色与身份认同。

6.参与性原则:设计和规划过程应包括用户、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促进公众参与和共同决策。

7.安全和可访问性原则:园林空间应考虑到安全和可访问性,以确保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舒适。

合理规划路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群体。

这些原则和原则在风景园林设计和规划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帮助设计师和规划者创造出具有美感、可持续性和实用性的景观环境。

然而,实际的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和环境的特点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权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艺术法则与造景手法:一、园林艺术法则: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2.相地合宜,构园得体3.因地制宜,随势生机4.巧于因借,精在体宜5.欲扬先抑,柳暗花明6.起结开合,步移景异7.小中见大,咫尺山林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二、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1.主景与配景手法:2.对景与抑景手法3.分景与隔景手法4.夹景与框景手法5.透景与漏景手法6.配景与添景手法7.前景与背景手法8.层次与景深手法9.俯景与仰景手法10.引景与导景手法11.实景与虚景手法12.景点与点景手法13.内景与外景手法14.朦胧与烟景手法15.四时造景手法园林空间艺术布局:一、静态空间艺术构图1.静态空间艺术类型:按活动内容分:生活居住空间、游览观光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体育活动空间等按地域特征分:山岳空间、台地空间、谷地空间、平地空间、按开朗程度分:开朗空间、半开朗空间、和锁闭空间等按构成要素分:绿色空间、建筑空间、山石空间、水域空间等2.静态空间艺术构图:1)风景界面和空间感:风景界面: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空间感: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特征,有旷达感山环树抱庙宇林立的复合空间,给人以山间仙境的神秘感2)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最宜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最佳视域: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160,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3)三远视景:仰视高远: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大于45,60,80,90时,由于视线的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危严感。

俯视深远:居高临下,俯瞰大地。

一般视角小于45,30,1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

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资料可能不全,仅供参考)园林艺术1、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相比,共同点是:能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2、反映自然美,以自然美作为表现主题3、以山石、花草树木等作为艺术手段来反映现实世界的自然风景4、通过众多风景形象的组合,构成一个个连续的风景空间,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转化,属于四维时空艺术。

园林艺术内涵1、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意境。

2、西方园林则更多体现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

在他们的园林里,人工雕琢过的自然散发着另一种美,一种被人类理想化了的美。

这种美表现地很直白,很显露,无须太多的揣摩,给人以直接的享受。

西方园林:更注重个性的充分发挥和自我理念的完美结合,不过于拘泥小节,张扬且十分大气,但有时园林会给人一种与环境极不协调的感觉,身处其中有一种矛盾、冲突的体验,能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东方园林:更注重“和谐”,追求人与景的和谐、景与景的和谐,而“个性”二字是很难得以展现的,许多大胆的创新都因为会破坏了这份“和谐”而难以实现。

因此东方园林有点小气,带给人的是宁静而安详的心境,所以中国的园林是休心养性的好地方,尤如世外桃源。

什么是园林美?1、具体而言,园林美是园林的思想内容通过艺术的造园手法用一定的造园素材表现出来的符合时代和社会审美要求的园林的外部表现形式。

2、所谓园林美是指应用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社会审美要求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

3、它们所创造的不仅是建筑美、雕塑美、植物美、绘画美,而且是包括各种不同风格的、表现不同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花园、庭园、公园、绿地、大小山水名胜风景区,盆景艺术等等。

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1、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景观的定义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1宏观环境规划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环境,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是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1)多学科的融合与互补(2)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3)生态设计的发展(4)低碳概念的体现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2)“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特征: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3)一战至二战期间(1919-1945)(雅典宪章)(4)战后大发展战后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绿地规划(1945——1970)特征:绿地与城市交织。

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5)生物圈意识(1970年后)特征:保护生态环境运动。

设计结合自然。

生态园林理论。

8、“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 的特征是什么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9、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有哪几大类(1)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2)生产绿地(3)防护绿地(4)附属绿地10、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城市自然条件(5)城市现状11、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1)我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2)国外绿地水平及动向(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4)各类游憩绿地的合理容纳量12、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有哪几种方式(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市区公共(园)绿地面积(h㎡)/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2)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城市的用地面积(h㎡)(3)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城市用地总面积13、什么是绿化覆盖面积怎样计算绿化覆盖率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测算,但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城市的用地面积(h㎡)14、城市绿地布局形式有哪些块状、网状、点状、环状、楔状15、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以“一城五片四隔、三纵四横一环、一区三带多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结构体系。

16、苏州市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

17、地形的作用是什么a分隔空间b控制视线c影响游览路线和速度d改善小气候e美学功能18、地形设计的要求有哪些(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4)就地取材,就地施工(5)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19、地形处理应考虑的因素a园林绿地与城市的关系b 地形的现状情况c 园林绿地的功能活动要求d观景的要求e 植物种植的要求20、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形可以起到控制视线的作用,分析其具体内容。

(1)诱导视线(沿最小阻碍)(2)建立空间序列(断次观察、渐次显示)(3)屏蔽作用:建土堆,屏蔽不用的景物(4)制高点(纪念性内容)当某一物体处于制高点,极易看见倒影21、水构成的景观(1)湖、海(2)水池(3)流水(4)瀑布(5)喷泉水22、园林建筑的布局要点(1)满足功能要求(2)满足造景需要(3)使室内外互相渗透,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23、园路的作用是什么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景色、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24、园路的设计要点(1)交通性和游览性(2)道路布置必须主次分明(3)因地制宜(4)园内主干道必然是套环式(5)园林道路的疏密要求(6)园林道路的曲折迂回25、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人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是景观中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要素。

不同类型分为以下几种:(1)文物古迹图(2)革命活动地(3)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4)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形成的景观26、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1)城市与区域规划(2)城市设计(3)风景旅游地规划(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5)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6)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7)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27、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从哪些方面体现景观环境心理学原理(1)公共空间(2)私密空间(3)领域性(安全性)(4)实用性(5)宜人性28、拉特里奇教授在《公园解析》中提出园林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1)满足功能要求(2)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设计必须为了人(3)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4)创造合适尺度空间(5)满足技术要求(6)尽可能降低造价(7)提供便于管理的环境。

29、扬盖尔将人类的活动分为哪三类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社交性活动。

30、刘滨谊教授提出的景观三元论是什么(1)视觉景观形象:主要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主要从人类生理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物理环境。

(3)大众行为心理:主要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觉要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31、借景有哪几种类型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因地而借32、道路景观应具有哪六个方面内容(1)安全性:指各种条件下道路的汽车,自行车和行人可以安全地使用道路。

道路景观及各种景观设施和规划设计,包括交通标志牌,街灯,绿化等,以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为前提,任何景观和景观设施都不应对司机构成视觉上和交通上的阻碍。

(2)生态性:是指对于道路环境的空气污染和交通噪音需要有足够防护措施。

城市道路景观空间要有足够的绿化和防尘设施,在沿道路两侧范围尽可能的开辟出绿地,同时对于城市道路周边的建筑要有足够的防尘和隔音措施。

(3)可识别性:是指道路空间结构易于识别,形象上突出其鲜明的个性。

良好的道路景观应该有明确的交通标志系统,以保证人们对于道路方位和方向的识别。

同时道路特有的个性特征也应成为本道路景观区别于其他道路景观的智能更要方面。

(4)可观赏性:道路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从道路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道路景观都应该考虑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道路空间中形成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景观物,同时整个道路景观空间的构成也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

(5)舒适性:是指道路使用满足人们的生理要求。

(5)便利性:除了行车的考虑,从行人的使用要求出发,道路环境应配置各种服务设施,以方便人们的使用。

33、滨河游息林荫带设计的类型有自然生态型、防洪技术型、城市空间型、旅游公园型。

34、滨河林荫路设计要点(1)尽可能展开水面所给予人们的开阔优美感,使在滨河林荫道上散步和休息的居民能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2)如有风景点时可适当设计成小广场或凸出水面的平台,以便供游人远眺和摄影。

(3)滨河林荫道一般可考虑树木种植成行,岸边有栏杆,并放置坐椅供游人休息。

(4)与车行道相关的一边,应种植1~2行乔木和常绿灌木作屏障,以利滨河绿带中游人的安静休息。

35、黄岩永宁江公园方案提出哪些景观战略(1)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止河道渠化工程(2)一个内河湿地,形成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和乡土生境(3)一个由大量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

(4)水杉方阵——平凡的纪念(5)景观盒——最少量的设计(6)延续城市道路的肌理,最便捷地实现公园的服务功能36、城市规划原理对城市广场的定义广场是由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举行集会、组织居民游览休息等.37、我国学者对城市广场的定义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由建筑等围合和限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而通过这个空间将周围和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整合成整体。

城市广场有一定的功能和主题,围绕该主题设置的标志物、建筑空间的围合及公共活动场所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城市广场的外部空间应与建筑的内部空间相互延伸及补充。

38、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1)为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可组织集会(2)供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和组织商业贸易交流等活动(3)紧急情况下起到疏散人流及蔽护作用。

(4)是城市空间构筑城市个性的重要元素39、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1)广场绿地要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围合感(2)广场景观应有较好的可接近性(3)广场景观中应有可诱发人们活动的媒介(4)广场景观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能体现地方特色,与其周围的建筑、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中心。

40、城市广场依功能分为几类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

41、水体在城市广场设计种有几种类型(1)作为广场的主题,水体占广场的相当部分,其他一切设施均围绕水体展开(2)局部空间,水景只是成为广场局部空间领域内的主体,成为该局部空间的主题(3)辅助点缀作用,通过水体来引导或传达某种信息42、杭州吴山天风广场的设计定位有哪几种谈谈其理念与特点功能定位—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城市级广场形象定位—自然山水型广场涵义定位——历史文化型广场理念:利用地形高差,把广场主体分割成多个尺度较小的分区广场,并通过小尺度空间的穿插与交融,形成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匹配的大尺度空间43、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公园不仅应成为为游人提供游憩设施,满足居民消费需要,而且应主动地向群众宣传当前人类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园绿地在健全生态和提高城市化地区对社会的经济、人口增加所造成压力的支撑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群众对公园绿地系统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到达到从舆论、政治、规划、法律等方面,为公园绿地的保护与发展,为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共存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