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
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作为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媒体素养已经成为一项必要的能力。
媒体素养既是一种基本技能,也是一种人文素养。
目前,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提升策略也是多样的。
首先,教育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基本因素之一。
在家庭和学校中得到更多的关于媒体素养的教育和指导,往往具备更高的媒体素养水平。
因此,学校和家庭在对大学生进行媒体素养教育方面,应加强合作和互动。
其次,媒体周围的环境和场景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经常接触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信息和发布内容。
同时,社会上也存在大量的虚假或者低质量的信息,这也会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培养造成危害。
因此,大学生需要提高对媒体内容的辨别能力,了解媒体素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再次,对于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媒体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媒体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教学,可以推动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提高。
例如,媒体人才的培养工作、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课程设置等。
最后,大学校园中的媒体教育和宣传也是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学校园中的各种宣传栏、宣传部门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大学生们参与其中,培养大学生媒体素养。
同时,大学应该提高对媒体行业的认识,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媒体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其媒体素养水平。
综上所述,大学学生的媒体素养水平与教育背景、媒体周围的环境和场景、媒体教育以及大学校园中的媒体宣传和教育等方面有关系。
因此,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媒体行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媒体素养的提高策略。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媒介素养逐渐成为了大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存在着对这一概念的模糊和误解。
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一种针对不同媒体形式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也被称为信息素养或数字素养。
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媒体批判性指对媒体信息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进行判断,识别信息的主观意图、信息是否准确等问题。
2.媒体分析能力指对媒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包括对媒体内容的语言、风格、结构、制作技巧等方面的分析。
3.媒体创新能力指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创造或设计出符合不同媒体形式特点的媒体产品和信息。
二、为什么大学生需要媒介素养1.适应时代变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形式不断变化,大学生需要具备掌握和理解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2.提高沟通能力媒介素养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提升沟通效果。
3.防范媒体误导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兴起,信息量大增,同时也容易出现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媒介素养能够让大学生更加理性地识别和辨认这些信息,避免受到误导。
4.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媒介素养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世界。
三、如何进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1.提高学生的媒介意识大学生刚步入大学学习的阶段,需要从一些基本的环节开始,比如提高学生的媒介意识。
可以通过媒介文化的讲座、电影和电视剧的展示、互联网创客分享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媒体形式的特点,习惯和使用规则,从而提高学生对媒体的认识和意识。
2.培养学生的媒介创新能力对于数字媒介的使用,大学生大多只是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应用和使用阶段,需要通过实操、试错和创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领域,比如设计、动画、音乐或者应用开发等,通过制作一个自己的媒体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创新思维。
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你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1. 增强信息意识:保持对媒体信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关注不同媒体平台上的新闻报道、评论和分析,以获取多样化的信息来源。
2. 提高辨别能力:学会区分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报道风格和偏见,以更全面地理解信息背后的意图和动机。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媒体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不盲目接受媒体的观点和立场。
学会提出质疑和批判,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 拓宽信息渠道:不仅关注主流媒体,也要关注其他渠道的信息来源,如社交媒体、博客、论坛等。
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观点。
5. 学习媒体知识:了解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新闻传播学、媒体伦理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媒体运作的规则和背后的逻辑。
6. 参与媒体互动: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的讨论和互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同时也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7. 持续学习:媒介素养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定期回顾自己的媒介消费习惯和信息处理方式,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
同时,关注媒体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出现,保持对媒介素养的持续关注和学习。
总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辨别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拓宽信息渠道、学习媒体知识、参与媒体互动以及持续学习,你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媒体信息的影响。
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2008年9月号下旬刊夫敖赘料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彭晨李晓鹏(1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徐州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徐州221116)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资源。
媒介在服务于高校思想建设实践的同时,因其自身的属性难免会给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如何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教育资源的同时.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传媒影响力的发挥.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今社会,信息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
…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与我们不可须臾或离,其本身同有的优势和弊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媒介素养教育1.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媒介素养是指信息时代巾的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
所具有的正确的认知解读和运用各种媒介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
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理性认知并积极享用大众传媒,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有日的、有程序和有思想政治头脑地培养人们全面解读、批判和运用传媒信息的能力。
在媒体、网络和信息时代,这种素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㈦2.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史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西方。
1933年,英国学者E R 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首次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专门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利维斯和桑普森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对于学校管理部门来说.要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导师的积极性。
要明确地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建立导师教书育人动态评估考核制度.对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贡献的优秀导师.应与在学术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一样,给予表彰和奖励。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应用网络媒体的网民迅速增加,特别是青年学生成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
面对这样一种功能优越、影响强大而又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传播媒体,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缺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应用的素质和能力,以致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许多忙乱,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有目共睹。
所以,客观认识网络媒体,把握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新媒体超时空、超媒体、自主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深刻地影响着新世纪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成为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的重要渠道。
但同时也必需看到新媒体的“双刃剑”性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污染、信息爆炸、信息侵略极易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要适应这种信息环境的变化,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是一个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
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巨大的挑战。
媒介素养教育从概念到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
有学者指出媒介机构、社会组织、受众应为建构主体。
媒介机构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社会组织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环境主体,广大受众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动力主体。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05
国内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案 例分析与借鉴
国内典型案例介绍及启示
清华大学媒介素养课程
作为国内一流高校,清华大学开设了媒介素养相关课 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鉴别能力。这 启示我们,高校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 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践项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项目,如校媒 合作、新闻实验室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神。这提示我们,实践是提升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高 校应加强与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 影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因素 •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与建议 • 国内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案例分析与借
鉴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媒介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
媒介素养定义
指个体在信息时代中,对各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估、创造和传播的能力。
设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设置为必修或选修课程,确保学生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
完善教材内容
编写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媒介素养教材,涵盖媒介理论、信息传播、媒介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媒介素 养相关知识。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媒体运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媒介使用行为失范 一些大学生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 在行为规范缺失、自律意识不足 等问题,如沉迷于网络游戏、过 度使用社交媒体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深化媒介素养理论研究
加强媒介素养相关理论研究,不断完 善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提供有力支 撑。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水 平的新媒体素养,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 遇。
跨学科融合将成为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将与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 个学科进行融合,形成跨学科的教育模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大学生应学会利用多种媒介平台获取信息,并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 较、分析和整合,以全面、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同时,他们还应学会
对信息进行分类、标签化等整理操作,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大学生应具备信息伦理和信息安全意识,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和不实 言论,防止自身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他们还应了解网络安全 知识,防范网络诈骗和保护个人信息。
学习活动
定期开展读书会、分享会、观影会等活动,共同学 习媒介素养相关书籍、文章和影视作品,交流心得 体会。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高校或社会组织的媒介素养学习小组 建立联系,分享学习资源,共同提升媒介素 养水平。
06
结论与展望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以应对海量信息的冲击和挑 战。
社会组织开展媒介素养培训活动
培训对象
面向大学生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媒介 素养培训。
培训形式
线上或线下培训,包括讲座、工作坊 、研讨会等形式。
培训内容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媒介信息的生产 、传播与消费过程,提高大学生对媒 介信息的鉴别能力和使用素养。
大学生自发组织媒介素养学习小组
小组形成
由对媒介素养感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织,通 过社交媒体、校园论坛等渠道招募成员。
培养批判性思维
大学生应学会对媒介信息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了 解信息的产生背景、传播动机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同 时,他们还应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等方法, 探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摘要: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其负面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根据传播学的“议程设置”和“使用与满足”理论,针对目前大学生沉迷网络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媒介的基本知识;通过专题讨论和技能训练,寓媒介素养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参与实践和举办竞赛,实现对媒介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与途径一、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媒介对大学生生活的“入侵”调查发现,大学生业余时间,网络活动所占时间最多,平均每天上网达2.4小时[1]。
根据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1月的统计,我国网民中18~24岁的年青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2 4岁的年青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2]。
我国的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24岁之间,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说明对网络媒体的接触和使用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对传统媒体的使用也是如此。
可以说,媒体已经成为学校的第二教学园地,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远远大于家庭教育的影响。
2.媒介产品的特殊性及其负面影响(1)主观因素影响媒介信息表达根据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媒介通常根据自身的性质、需要和所要达到的宣传目的来选择报道的重点及对某一个事件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等。
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过程,是一种解码——编码——解码的过程。
传播者最先接触到传播对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进行编码,其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主观因素,即在内容选择、报导角度和方式上必然跟媒体的立场、记者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相关。
这样就使媒介有意无意地按照它的立场来影响人们对问题的看法,渐渐地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由于家庭环境、成长过程、性别、职业和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受众各自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诠释和理解媒介信息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媒介传播的一些狭窄的、不平衡的观点容易使受众误读。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媒介认知能力
信息筛选能力较弱
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
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部分大学生在处理和整合信息方面存在困难,缺乏对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媒介批判能力
媒介批判意识不强
一些大学生缺乏对媒介的批判意识,对媒介信息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如侵犯他人隐私、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
实践机会和平台。
鼓励自主创新
支持大学生自主发起和组织媒 介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 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信息传播
与沟通的能力。
优化媒介教育环境
0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02
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通过开展媒介文化节、讲座、研讨பைடு நூலகம் 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媒介氛围, 增强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和理解。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师的培训和引进, 建设一支具备较高媒介素养水平、热 心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 调查、个案研究和文献综述等。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切 实可行的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和建议。
02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媒介接触行为
社交媒体接触频繁
大学生普遍使用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用于日常沟通 和娱乐。
媒体类型多样化
大学生不仅使用社交媒体,还经常接触其他类型的媒体,如 新闻网站、博客等。
大学生在面对虚假新闻和低俗信息时 的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仍需加强。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范围和样本数量有限,未来可进 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和样本数量以提高 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未 来可结合个案研究、访谈等其他研究 方法以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 现状。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媒介素养什么是媒介素养?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一般而言,大学生时期,正是公民规范的媒介素养的初步形成的时期现代教育体系下,年轻人大多时间封闭在学校里,还处在成人化的过程中,很多难关都不是自己独立通过的。
尽管网络语言已经可以成功表达个人的生命体会,但是仍然没有超越自言自语。
目前阶段,年轻人自身的特质仍然被流行文化掩盖起来。
要真正解放年轻人,还需要社会和个人真正认识到网络语言的作用,真正把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当做主要问题来重视。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又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目前在媒介接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来分析:1、多数情况下,仍将媒介接触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表现在许多学生热衷的只是媒介上的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无论是来自海外或港台的电视剧,还是各种搞笑类的脱口秀节目他们都乐此不疲的观看,甚至上瘾。
2、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不知道通过媒介怎样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很多人在接触媒介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有的人在网上停留一天也没有信息方面的收获。
3、信息的分辨、筛选、利用能力不强,对污染性信息的抵抗能力不强。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信息,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缺乏深入了解信息背景的自觉意识。
4、临时抱佛脚、完全出于实用目的的接触媒体,有的人只是在需要完成作业或完成毕业论文时匆匆接触媒体,应付差事。
5、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较差,不具有知识产权意识。
整篇的从网上下载论文冒充自己的成果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
有的学生专门在网上从事论文出售活动,据说生意还不错。
6、社会阅历短,社会经验少,以校园生活为主体的年轻人的生命过程还比较单一,至少95%都是间接经验,是通过长辈、师长或教材言传身教,而非亲身体验。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挑战、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策略、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针对挑战和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教育策略,推崇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
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展望,本文呼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媒介环境。
这对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升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挑战、重要性、问题、策略、跨学科融合、模式、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和虚假信息泛滥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相关技能和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
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信息化发展,有效地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通过结合学科知识、实践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使其具备在新媒体环境下主动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2. 正文2.1 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给大学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往往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流,如何筛选、甄别和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过多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们无法有效地获取并利用信息,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成为了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种媒体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媒体技能。
一、培养媒体素养的意识学生需要认识到媒体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意识:1.课堂教学: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媒体形式的内容,并探讨媒体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组织讨论和辩论: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表达观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媒体。
3.邀请媒体从业者进行讲座:教育工作者可以邀请媒体从业者到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媒体行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二、培养媒体分析能力媒体分析能力是学生媒介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评价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媒体背后的意图和影响。
以下是培养学生媒体分析能力的措施:1.教授媒体分析方法: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媒体分析方法,例如SWOT分析、六顶思考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分析媒体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意图。
2.提供案例分析: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媒体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媒体分析方法,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3.开展媒体项目: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媒体项目,例如制作媒体报道、拍摄微电影等。
通过参与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媒体制作的过程,并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三、培养媒体创作能力除了分析能力,学生还需要培养媒体创作能力,以便能够主动地运用媒体进行表达和交流。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还彻底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进行交流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具备媒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普遍存在不足的现象。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以及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1.信息获取能力不足众所周知,当代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许多人在这个时代中日复一日地获取各种信息。
然而,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的获取能力明显不足。
这部分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手段落后,对于信息的鉴别、筛选和评价认识不清、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
2.信息安全意识不高在快速的媒介传播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相关研究表明,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密码保护和数据备份不足,隐私保护方面的意识不强,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不断提高。
3.专业能力不足目前,许多大学生仅能学习教材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于更深入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学习不足,致使大学生在应对工作实际问题时会出现一些不足。
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策略1.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媒介素养是一门综合学科,学习媒介素养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和实用的信息素养技能,教师们应该将其纳入到大学生的教育中。
这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素养水平,还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途径,让他们更加适应未来个人的求学和职业生涯。
2.扩充信息获取渠道和技术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技术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一环。
使用更广泛的平台,包括使用搜索引擎、订阅RSS等订阅器来快速获取信息,学习和使用相关的基础技术和工具,比如更加广泛的工作和沟通平台、更加务实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资料库,在技术上让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更加广泛和专业。
3.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除了以上的培训教育和技术支持,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过程中,信息技术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必要的。
扩大大学生的安全认知范围,让他们能够正确学习规范和规则,以及行业惯例,遵循合理的互联网行为准则。
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大学生媒体素养指的是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应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包括对媒体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评价能力。
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意识、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一、个人意识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与个人意识密切相关。
个人对媒体素养的重视程度和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媒体素养的提升。
对于媒体素养的重视需要大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意识到媒体素养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和了解媒体知识,大学生可以增强对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
提升策略:1.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和学习,增强对媒体素养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高对媒体素养的关注度,关注媒体素养相关的新闻和信息,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3. 参加媒体素养相关的活动和讲座,增强对媒体素养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大学生媒体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媒体素养水平。
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学习环境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来帮助大学生提升媒体素养,家庭可以通过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和讨论媒体素养相关问题来培养大学生的媒体素养,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大学生传播媒体素养相关知识。
三、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提升也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媒体素养资源。
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和积极融入社会文化生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提升媒体素养水平。
提升策略:1. 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
2. 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文化现象,了解最新的社会文化动态,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
3. 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为社会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提升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
提高媒介素养的方法
提高媒介素养的方法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媒介素养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媒介素养的方法:
1. 增加阅读量:多看书、报纸和杂志,这有利于扩大阅读面和提高文字素养。
2. 分辨信息来源:通过辨别媒体和信息的可靠来源,鉴别虚假和不实信息,保持理性。
3. 留意信息背后的目的:理解媒体和信息发布者背后的意图和目的,以防被误导。
4. 了解媒体发展历程:关注媒体发展历程、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媒体环境。
5.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增强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学习数据分析和信息可视化技能,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总之,提高媒介素养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去积累知识,全面了解各种媒体的特点和操作技巧。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一、自媒体的内涵和传播特性自媒体作为伴随着时代到来的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在传播方式上日益形成了融合文化的特性。
各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分化,“把原先彼此间很少交流互动的各种不同受众汇聚到一起”,使信息以数字化、电子化的形式瞬间在全球传播,形成了“意义与知识的合作生产、问题解决的共享”等全新的传播文化。
具体而言,它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接收者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中心化的媒体平台获取信息。
彼时的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居于中心地位,拥有话语的主导权。
在传播内容上,信息会经过媒体把关人的筛选和审查才予以公开发布。
与之迥然有异,自媒体在信息传播方式上是去中心化的。
数字技术打破了少数人对传媒资源绝对垄断的格局。
只要符合媒介平台的相关规定,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源,人人享有媒介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
区别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就像是信息网络中的多个节点,在信息传播中呈现出了多节点放射性的传输结构,消减了原有传统媒体时期传播中心的存在。
去中心化的特点赋予了自媒体用户平等使用媒介的权利,使其能够相对自由地行使自身的媒介话语权。
2. 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虚拟社交在传统媒体时期,信息的发送、传播与接收方式是单一的、扁平的、自上而下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传播者是整个传播过程的中心,而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具有信息反馈滞后的特征。
而借助于移动互联网良好的交互特点,自媒体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高效便捷地实时交互,让接收者获得良好的互动体验。
自媒体平台通过直播交互、跟帖、弹幕等多种交流方式,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发表观点,即时反馈,形成有效的参与式交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手机智能终端功能的不断完善,自媒体可以更好地提供虚拟社交的拟态环境,满足用户个体的社交需求。
但与此同时,在个体缺乏自律的情况下,受众容易满足于自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沉迷于虚拟的社交体验,忽略了真实社交的重要性。
2023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
2023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2023年,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里,媒介素养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而现行教育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在教育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从基础入手,强化媒介素养的根基媒介素养由基础技能和高级技能组成。
基础技能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能力,如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整合和发布等;高级技能则是进一步提升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如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国际交流和跨文化理解等。
因此媒介素养的教育需要从强化基础入手,包括加强语文基础、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能力等,使大学生能够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
二、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媒介素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通过参与积极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媒体实践课程、媒体实习、制作课程、学术会议等,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三、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媒介素养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需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关注社会,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大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助推公益活动等,可以让他们在实际中感受到媒介素养带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意识。
四、提高综合素质,打造多元化人才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立足于提高综合素质,打造多元化人才。
在媒介素养的讲授中,需要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不断扩展个人能力,包括提高语言表达、锻炼思辨能力等等。
并且,学校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内容,鼓励学生成为胸怀多元文化的时代新人。
总之,在2023年的大学媒介素养教育中,需要注重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关注以及多元化综合素质的提升。
2023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23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23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信息
和媒介越来越多,对学生媒介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
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提高学生的媒
介素养。
首先,高校可以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和活动。
在教
育科技的帮助下,高校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进行媒介素
养教育,让学生更加全面理解媒介与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可以开设一些新媒体实战课程、新媒体写作、视听
语言等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媒介素养。
其次,高校可以加强学生媒介素养的用途与实践。
除了
传授媒介素养知识,还需要将理性运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媒介素养的价值与必要性。
通
过模拟广告制作、文案撰写、新闻报道等方式,让学生深
入了解媒介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
第三,高校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引入“素养证书”制度。
根据学生媒介素养的不同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认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通过认证,对学生的媒介
素养提高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并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和
提高的积极性。
最后,高校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媒介素养评价体系。
目前,评价媒介素养的标准和方式并不统一,因此应该根据不同
的应用场景,设计出针对性强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根据自
身优缺点定制化地提高媒介素养。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加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全
面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这不仅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也有
助于我们社会信息的准确传播和良好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
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提供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形成规模。
我国的一些高校近些年也开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的课程着重从媒介的特征、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
该课程除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外,还作为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
其他高校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
讲座、讨论、学术报告都可以,师资可以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也可以是从社会媒介或者校园媒介聘请的从业人员。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
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点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彰显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
这样的分析,能够使
学生对大众媒介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高校还应面向所有学生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
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高校媒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参与报纸出版和电视新闻制作。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通讯社,这些学生可以参加高校报社和电视台组织的采访活动,在报社和电视台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新闻稿件,拍摄电视素材,熟悉等工作程序。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媒介上的信息都是经过特意选取、组合、安排的,体现的意图,传达某种声音,而非纯客观的,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呈现。
记者团把这种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辐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
践活动,比如制作班级小报、DV比赛、校园新闻博客等形式,让广
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识,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
大学生只有自己意识到对自身进行媒介教育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积累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媒介道德。
在校园里,学生接触到的媒介主要是大学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网络。
这些媒介各有其传播特点。
网络新闻快,信息量也大,访问量大,关注者多。
校报出版周期稍长,信息稍微滞后,但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关键的是更具有权威性,可以作为 __见证。
广播在校园的多个角落都能听到,方便快捷,内容和形式也可以活泼生动,但转瞬即逝。
校园电视台的新闻相对来说单调一些,但是画面对受众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对这些媒介的特点,学生应该充分了解,为更好地参与打下基础。
媒介道德原本是指从事媒介工作的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等,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用于媒介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道德应包括恪守信息道德规范,自己不制造、不传播假新闻,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权利等。
比如在博客上,要建立自身的自律机制,规范博客的传播内容,培养良好的博客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等。
要提高媒介能力,除了通过上课或者自学,了解媒介的功能、媒介的 __属性和商业属性,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更要积
极参加一些活动。
比如,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媒介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
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媒介完美结合。
警惕“第三人效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障碍
“第三人效果”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于1983年在《民意季刊》发表的《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提出的。
“第三人效果假说”指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播信息对他人在态度及行为层面上的影响。
当受众接触到传播的信息时,会预期该信息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大于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受众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的影响大,对自己的影响小”,就是“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之所以会出现“第三人效果”,一方面是由于认知不足或偏差,更多地是出于维护个人利益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有一种“自助”倾向,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因为这是对自身的一种“批评”,因为它意味着承认自身缺乏辨别力和抵抗力。
因为低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放松了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解读,可能会让人们忽视了暴力、色情等媒介内容对自身品格的不良影响,
放松对于不良信息的批判和抵制,对自己的过分自信,也可能使人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
这就是“第三人效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障碍。
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正确的还是虚假的,接受主体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才能批判性地接受。
所以,明确“第三人效果”在人们心理上的误解,在相关课程的教授和实践中注意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媒介素养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文章:
1.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2.媒介素养知识
3.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方法有哪些
4.大众健康传播中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
5.个人基本素养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