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体解剖⽣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神经系统复习题肌紧张: 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的牵张反射。
,它表现为被牵拉的肌⾁处于持续⽽轻微的收缩状态。
牵张反射:外⼒牵拉有神经⽀配的⾻骼肌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的肌⾁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牵张发射。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的牵张反射。
第⼆信号系统:是指对第⼆信号即抽象信号(语⾔⽂字)发⽣反应的⼤脑⽪层功能系统,是⼈类所特有的。
⾃发脑电活动:在⽆明显刺激情况下,⼤脑⽪层能经常⾃发地产⽣节律性的电位变化。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哪些?⑴⽣理完整性:结构和功能上均保持完整;⑵绝缘性:⼀条神经⼲中众多神经纤维在传导兴奋时互不⼲扰;⑶双向性:⼈为刺激神经纤维某⼀点,引起的兴奋可同时向两端传导;⑷相对不疲劳性:在长时间、⾼频率的电刺激下,神经纤维仍能保持产⽣和传导兴奋的能⼒。
简述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①单向传播: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经化学性突触传递,只能向⼀个⽅向传播,即从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②中枢延搁:兴奋通过反射中枢时往往较慢,这⼀现象称为中枢延搁③兴奋的总和:在反射活动中,若⼲传⼊纤维引起的多个EPSP和IPSP可发⽣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④兴奋节律的改变:反射活动中,传⼊神经和传出神经上冲动频率不⼀的现象,称为兴奋节律的改变。
⑤后发放⑥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容易发⽣疲劳:因为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沟通,故内环境的变化均能影响突触传递过程。
易疲劳是因为突触⼩泡内的递质在长时间、⾼频率的突触传递中容易耗竭。
试⽐较⾻骼肌牵张反射的两种类型。
名词解释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对神经细胞起营养、⽀持作⽤和参与髓鞘的形成)组成。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分轴突和树突。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包绕在外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末梢:幽邃神经纤维: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起,在新鲜标本上⾊泽呈灰暗,称作灰质。
人体解剖生理学期末复习
人体解剖生理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
基本组织:构成人体各个器官的基础(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趾向前。
同化作用:机体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构筑和更新自身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的部分物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并将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物质代谢: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
能量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而进行的能量的储存,转移,转变,释放和利用的过程。
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刺激:作用于机体或组织的环境变化。
反应: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出现的理化及其机能状态的改变。
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由静息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由弱活动变为强活动。
抑制: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变为相对静息状态或由强活动变为弱活动。
内环境:构成人体的细胞绝大多数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状态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是人生命活动调节的最主要的方式。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因素(如激素、代谢产物等),通过体液的途径(血液和组织液)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负反馈:指反馈作用使调节部分发出的控制作用,与使受控部分产生反馈作用的原控制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
正反馈:指反馈作用使调节部分发出的控制作用,与使受控部分产生反馈作用的原控制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
细胞器:位于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形态特征并表现特殊生理功能的结构。
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分布不均匀,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
染色体:与染色质为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表现。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结构是生理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在学习机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机体及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二)生殖和生长发育(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四)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基本组织组织为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根据组织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特征1、分布于表面2、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3、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
4、无血管。
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
6、再生能力强。
上皮组织有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种(一)被覆上皮覆盖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起保护、分泌、吸收、排泄、感觉、生殖等功能。
根据细胞层次可分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1、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又称单层鳞状上皮,是由一层不规则的扁平细胞呈锯齿状紧密排列而成。
特点:细胞呈梭形(侧面观)或锯齿形(表面观),核椭圆,胞质少,细胞器不发达。
分布:①衬于心脏、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称内皮;②衬于心包膜、胸膜、腹膜,称间皮;③还分布于肺泡壁、肾小囊壁。
功能:构成光滑的表面,减少器官间磨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
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特性:1、细胞少,间质多,纤维:有形态。
间质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
2、分布广泛,不规则。
3、血管丰富。
4、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化较低的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浅和深。
2、人体从整体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大部分。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强度,又称阈值。
4、生理学把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反馈作用主要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
如动脉血管的减压反射属于负反馈,它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而排尿反射、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活动属于正反馈。
第二章细胞1、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的可扩步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去极化产生的离子基础是Na+内流。
3、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分为4种,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其中C02和02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单纯扩散的转运形式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第三章基本组织1、细胞是组成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其关键结构是三联体。
它是骨骼肌纤维收缩的结构基础。
其中,Ca2+的参与起到关键作用,被称为耦联因子。
第四章运动系统1、屈颈时,颈部最明显的隆起是第7颈椎(隆椎)。
2、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3、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 肋(软骨),体表可触及,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
4、关节的基本结构为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5、鼻旁窦共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
6、膈上有三个裂孔,它们分别是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
第五章能量代谢和体温1、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的50%~70%的能量来源于糖类,20%~30%的能量来自脂肪。
2、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产热器官主要是内脏,运动产热主要依靠骨骼肌。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人体解剖生理学开卷考试第1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1、易化扩散有两种类型,一是以_载体__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二是以通道__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2、关节囊的外层称纤维层,内层称滑膜层。
3、.幼儿的骨有机质相对较多,因此幼儿骨柔韧性大而坚硬度较小易受压缩发生变形。
4、肾小体有两个极,与近端小管相连接的一端称__尿极__,与入球、出球小动脉相连接的一端称_ 血管极__。
5、.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组成。
6、肌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类。
7、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合成。
8、葡萄糖在吸收转运过程中,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以_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__的方式;肠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以__继发性主动转运___方式吸收。
9、运动神经末梢有两种,即____躯体运动N末梢、内脏运动N末梢,均属于化学性突触。
二、单项选择题1、人体中最长的骨是:( C ) A.肱骨B.桡骨C.股骨D.尺骨E.胫骨2、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 )A.动作电位B.肌肉收缩C.神经活动D.反射活动E.腺体分泌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B )A.负反馈B.反射C.适应D.正反馈E.反应4、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E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极化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D)体液性调节B.自身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 E.前馈6、粘膜中有利于物质吸收,血液循环和腺体分泌的是那层组织?(D)A上皮 B.固有层 C.结缔组织D.粘膜肌层次E.柱状上皮7、脊髓前角内含:( E ) A.交感神经元胞体B.副交感神经元胞体C.感觉神经元胞体D.联络神经元胞体E.运动神经元胞体8、大脑半球的分叶不包括:( E ) A.颞叶B.岛叶C.顶叶D.额叶E.边缘叶9、眼的折光装置不包括:( E )A.角膜B.房水C.玻璃体D.晶状体E.虹膜10、关于垂体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E ) A.属于内分泌器官B.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C.于蝶骨的垂体窝内D.借漏斗连于下丘脑E.是成对器官11、下列体液不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 D )A.组织液B.淋巴液C.血浆D.细胞内液E.脑脊液12、关于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动作电位包括上升相和下降相B.动作电位是兴奋产生的标志C.膜内电位由内正外负迅速转变为外正内负D.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迅速扩布E.上升相由钠离子内流引起,下降相由钾离子外流形成13、有关右主支气管叙述,错误的是:(A )A.走行方向接近水平B.比左主支气管短C.管径比左主支气管粗D.易坠入异物E.经右肺门进入右肺14、有关线粒体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电镜下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所构成封闭的囊状结构B.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站”C.其形态.数目随细胞种类不同而异D.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E.光镜下呈杆状、线状或颗粒状15、不属于间脑的结构是:( B )A、视交叉B、绒球小结叶C、灰结节D、乳头体E、外侧膝状体16、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E )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刺激D、阈电位E、阈强度17、三叉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D)A颈阔肌B.眼轮匝肌C.枕额肌D.咀嚼肌 E.喉肌18、关于关节的基本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关节面表面都有关节软骨覆盖B.关节囊内层是滑膜层围成关节腔C.关节囊的纤维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D.关节囊的纤维层和滑膜层是互相连续的E.关节软骨表面覆盖有滑膜层19、新纹状体是指:(C )A.豆状核和尾状核B.壳和苍白球C.尾状核和壳D.苍白球E.豆状核和杏仁核20、上呼吸道是指:C)A.鼻B.鼻、咽C.鼻、咽、喉D.主支气管以上呼吸道E.小支气管以上呼吸道21、关于肾的描述何者错误( D)A.位于腹后壁上部B.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C.肾髓质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D.肾柱属肾髓质E.肾门位于神内侧缘中部22、附睾位于睾丸的:(D )A.上端B.前缘C.后缘D.上端和后缘E.上端和前缘23、哪一种结构不属于细胞器:(E )A.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D.内质网E.糖元24、分布于心脏的腔面:(C )A.单层柱状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内皮D.间皮E.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5、关于骨的描述,何者错误?(B )A成人骨骨骺内是红骨髓B.骨的表面全部有骨膜覆盖C.骨膜是由纤维性结缔组织构成D.腕骨属短骨E.老年人骨质中有机质减少,无机质增多26、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 A )A.十二指肠降部B.十二指肠上部C.十二指肠水平部D.十二指肠升部E.十二指肠空肠曲27、肺的导气部从肺内支气管起,到:( B )A.细支气管止B.终末性细支气管止C.小支气管止D.呼吸性细支气管止E.肺泡管止28、.射精管开口于:( C )A.尿道海绵体B.尿道膜部C.尿道前列腺部D.尿道球部E.以上都不是29、输卵管结扎的常选部位是:(D )A.输卵管伞B.输卵管漏斗C.输卵管壶腹D.输卵管峡E.输卵管子官部30、二尖瓣位于:(E )A.下腔静脉口B.右房室口C.主动脉口D.肺动脉口E.左房室口31、刺激引起的机体或机体组织细胞外部状态和内部代谢活动的改变称:(B )A、兴奋性B、反应C、兴奋D抑制E、反射32、关于神经元结构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A、细胞均呈星B、突起可分为轴突和树突两类C、胞质内含有尼氏小体D、胞质内含有神经原纤维E、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33、脊神经丛的形成是:( B )A、由脊神经前支和后支交织而成B、由脊神经前支交织而成C、由脊神经交织而成D、由脊神经前根和后根交织而成E、由颈丛、臂丛、胸丛、腰丛组成34、不属于间脑的结构是( B )A.视交叉 B.绒球小结叶C.灰结D.乳头体 E.外侧膝状体35、皮肤不具有的功能是(D)A机械屏障 B.感觉C.体温调节D.兴奋E.吸收和排泄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易化扩散(定义、分类、特点)P100-1012.适应性机体在各环境变化中具有保持自己生存能力或特性称之为适应性。
《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去极化/超极化/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终板电位/阈电位/三联体/兴奋-收缩偶联/内皮/间皮/连接小体/闰盘/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郎飞结/运动终板神经系统常用术语(P85)/受体/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突触/强直后增强/感受器/氧离曲线/内囊/长时程增强(LTP)/边缘系统/基本电节律/胼胝体/纹状体/血浆晶体渗透压/体循环/肺循环/微循环/自动节律性/传导性/跳跃式传导/自主神经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神经递质/肾糖阈/肺小叶/肾单位/吸收/受体/网状结构肝小叶/消化吸收/容受性舒张/蠕动/激素/内分泌/神经内分泌/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垂体束2.关节的基本结构是什么?3.跳跃传导的生理意义是什么?4.运动中枢,感觉中枢、听觉中枢、心血管中枢、视觉中枢部位在那?5.脑桥的结构以及其发出的脑神经。
6.肾单位的概念及组成。
7.肝脏、肺脏、肾脏和血液循环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8.耳蜗的结构。
9.影响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的因素。
10.输血的基本原则。
11.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的功能。
1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是什么?。
13.K+ 浓度的高低与静息电位的关系是什么?14.中枢抑制产生的机制及分类15.延髓橄榄后沟和延髓脑桥沟分别有什么脑神经?16.牵张反射的概念及分类。
17.前庭器官的组成。
18.脑电图的概念,睡眠的分类及生理意义。
19.浅感觉和深感觉概念及传导路径20.眼球壁的结构。
21.血压的形成的条件是什么?22.肺的呼吸部有哪几部分组成?23.钠泵的作用是什么?钠泵的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浓度,是胞质内许多代谢所必需的;②钠泵造成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③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维持细胞内的pH值稳定,如果将钠泵抑制,则Na+-H+交换减少,细胞内的H+浓度就会升高,pH值降低;⑤钠泵活动形成的Na+浓度差也是Na+-Ca2+交换的动力;⑥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逆浓度差排出3个Na+,转入2个K+,因而是生电性的;⑦Na+在膜两侧的浓度差也是许多物质继发主动转运的动力,如葡萄糖、氨基酸的主动吸收以及Na+-H+和Na+- Ca2+交换。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babe名词解释:重点(作业,强调的,卷子反复出现的)1、人体解剖生理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为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闰盘: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多数有分支,互相连接成网状。
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闰盘。
4、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通往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均经内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状分布。
5、尼氏体:光镜下,可见神经原胞质内含许多嗜碱性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
电镜下为丰富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以及肽类。
6、白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形成白色称白质。
7、灰质: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组成。
它的灰色产生于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毛细血管。
8、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他细胞之间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部位。
9、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10、反射弧:为反射活动的形态学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11、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2、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泵血的作用下在血管内定向的周而复始的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13、血液凝固: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凝胶状的现象。
14、血型: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表面的抗原类型。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
15、氯转移:CO2在血中运输时,HCO3-从红细胞扩散入血浆,同时血浆中等量的Cl-进入红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荷平衡。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汇总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2.肝小叶3.静息电位4.舒张压5.胃粘膜的屏障作用6.特异投射系统7.肾门8.纤维蛋白溶解9.心动周期10.时间肺活量11.吸收12.应激反应二、填空题1.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称为。
2.单层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胃、、子宫内膜等处。
3.肥大细胞胞质充满嗜碱性颗粒,颗粒中含和慢反应物质,肝素等。
4.骨主要由骨质、和骨髓构成。
5.血液、脑脊液及脑组织细胞三者之间的物质成分交换(包括代谢产物及药物等)是要通过、脑室膜、神经胶质及脑细胞膜的过滤渗透作用来进行的。
6.细胞膜通过本身某种耗能环节,将物质逆着转运的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7.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 和CO2,此外对血液的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8.在AB0血型系统中,凡红细胞表面含的为A型。
9.P波反应左右两所有心肌细胞去极的电位变化。
10.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
11白酶。
1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主要有精神状态、环境温度和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1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及关。
14.神经递质必须与相应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15.突触传递的特征有单向传递、突触延搁、_____及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16.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__________。
它们和_____合称为眼球的折光装置。
17.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18.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__________。
19.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谢。
20.孕激素往往是在__________作用的基础上产生效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受精卵着床和__________。
21.肺位于胸腔内, ____两侧,左右各一。
肺上部为肺尖,下部为肺底,贴于胸壁肋内面的阔圆隆部,称____。
22.咽峡是由软腭后缘,两侧腭舌弓及____共同组成。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2、体液调节:机体某些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细胞因子、组胺、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经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调节生命活动。
类型:全身体液调节、局部体液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
3、自身调节: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中枢的活动向相反方向变化即减弱控制中枢的活动。
5、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
6、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等构成的机体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
7、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8、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二、简答题1、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调节。
是体内主要的调节方式。
特点是迅速、精确、作用部位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机体某些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细胞因子、组胺、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经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调节生命活动。
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自身稳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广泛。
(3)自身调节: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实例: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调节微循环的血流量。
特点是范围小、作用弱,局部调控。
2、简述负反馈及正反馈和它们的生理意义?答: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中枢的活动向相反方向变化即减弱控制中枢的活动。
意义: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断加强控制中枢的活动,直至某一生理过程完成。
意义:加速体内生理过程完成。
三、画图题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冠状面(额状面)、矢状面(纵切面)、水平面(横切面)①冠状轴与冠状面:左右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冠状轴。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两足并立,掌心、足尖向前,这种姿势称为解剖学姿势。
2.阈电位:是指去极化进行到某一临界值时,由于Na离子的电压依从性,引起Na离子通道大量激活、开放,导致Na离子迅速大量内流而爆发动作电位。
3.去极化:在电解质溶液或电极中加入某种去极剂而使电极极化降低的现象。
4.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5.胸骨角:位于胸骨上切迹下约5cm处。
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
6.翼点: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7.界线:指由骶骨的岬及其两侧的骶骨翼、髂骨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连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
8.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9.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10.肝门:肝脏面正中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肝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居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为肝门。
11.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
12.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13.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是静止条件下测得的每单位压力改变所产生的容积改变,是分析呼吸系统弹性阻力的静态指标。
14.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
15.真肋: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相接,称为真肋。
16.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
17.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18.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可打印)
一、名词解释(有真有假,名解与往届真题一般不会重复)1、应急反应:机体遇到紧急情况(畏惧、焦虑、剧痛、失血、缺氧、脱水、暴冷、暴热等),“交感-的作用,增加机体与环境作斗争或脱险的能力。
2、应激反应: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创伤、感染、缺氧、饥饿、寒冷等)以及精神紧张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可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
应激反应是以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胰高血糖素、醛固酮等)参与的非特异性反应。
3、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4、滤过屏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滤入肾小囊必须经过的屏障结构,又称滤过膜。
含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
5、终板电位:终板膜在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Ach作用下产生的去极化电位改变。
性质:局部电位6、量子式释放:每个囊泡中的Ach储存量(一个量子)相当恒定,释放时通过出胞作用,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
7、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载的负荷,使肌肉处于一定程度的拉长状态,具有一定的初长度。
8、后负荷:是指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9、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
吸气呼气时均小于大气压又称胸内负压。
10、肺泡表面张力:肺泡内的液-气界面,因界面层的液体分子受力不均匀,表现的内聚力(表面张力)方向是向中心的→使肺泡缩小。
二、填空1、鼻旁窦: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2、人头的缝: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3、脑神经(12对):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第四对)、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第七对)、听神经(第八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第十对)、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老师当时说是记七八十)脊神经(31对)4、感觉神经系统的四大生理特征: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5、交感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副交感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6、眼球的结构:(1)眼球壁:纤维膜(角膜、巩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2)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3)附属器官:眼睑、眼眶、眼外肌、结膜和泪器等7、肾上腺皮质的分层及激素(1)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2)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3)网状带:性激素(少量的雄性激素和微量的雌二醇,亦可分泌皮质醇)8、心肌细胞的生理特征:兴奋性、收缩性、节律性、传导性9、影响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最新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是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理,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二、人体解剖学的任务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主要包括:大体解剖(肉眼)、组织学(显微镜)和胚胎学(发育过程)。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生理学: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特殊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例如细胞膜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肌丝生理功能等.2. 器官生理学: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理学。
例:心脏功能的研究,化学物质对离体心脏的影响.3。
整体生理学: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整体生理学.例如:一般药理实验就是在整体条件下进行。
五、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生理学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某一生理过程产生的机制及其因果关系。
1. 急性实验法(1)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往往从活着的(麻醉或击昏)的动物身上取出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蛙心灌流实验等。
(2)活体解剖实验法:一般在动物失去知觉(麻醉或去大脑)而仍存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例:动物血压实验等。
2. 慢性实验法慢性实验则以完整健康而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的条件下,对某种功能进行研究。
这种动物可以进行长期实验观察故称为慢性实验.例如:动物的长期毒性试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根据光镜观察一直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自从应用电镜研究细胞内部结构以后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细胞包括“三相结构”的概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作为载体的膜蛋白质与被转运物质之间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B、通道蛋白质对被转运的物质没有选择性C、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D、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 Na 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E、通道蛋白质对被转运的物质有选择性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是( B )A、胞体、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B、胞体、树突和轴突C、胞体、树突和神经纤维D、胞体、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E、胞体、神经原纤维、尼氏体3、分布于四肢的骨主要是( B )A、短骨B、长骨C、扁骨D、不规则骨E、以上都不是4、下列肌中可伸膝关节的是( D )。
A、半膜肌B、半腱肌C、小腿三头肌D、股二头肌E、股四头肌5、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B )A、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B、肌肉活动C、精神活动D、寒冷E、高温6、某人的红细胞在抗A血清中凝集,其血型可能是( B )A、0型B、A或AB 型C、B型D、A或0型E、B或0型7、左心室的人口是( B )A、主动脉口B、左房室口C、上腔静脉口D、下腔静脉口E、冠状窦口8、下列关于气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上接甲状软骨B、位于食管的前方C、有完整的环形气管软骨支架D、按行程分为颈、胸、腹三部分E、在胸廓上口分为左、右主支气管9、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顺序是( A )A、糖类、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脂肪、糖类C、蛋白质、糖类、脂肪D、糖类、脂肪、蛋白质E、脂肪、糖类、蛋白质10、某患者因外伤急性失血,血压降至 60/40mmHg,尿量明显减少,其尿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E )A、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B、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滤过膜通透性减小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11、肾糖闽是指( A )A、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B、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C、肾小管开始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D、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E、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12、由眼球的外膜形成的结构是( B )A、虹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E、睫状体13、下列哪种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不是乙酰胆碱( D )A、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B、副交感节后纤维C、躯体运动神经D、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E、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14、关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错误的是( B )A、受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调节B、受肾上腺素的负反馈调节C、在应激状态下分泌增多D、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E、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其分泌减少15、不影响糖代谢的激素是( E )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皮质醇D、胰岛素E、甲状旁腺激素二、多项选择题1、动作电位( ABC )A、是可兴奋细胞具有的共同特征B、可通过局部电流沿细胞膜扩布C、具有“全或无”特性D、多个阈下刺激共同作用也不能引发E、可以总和2、以下属于固有结缔组织的是( ABCDE )A、网状组织B、疏松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D、血液E、致密结缔组织3、下述有关体温的生理变异,正确的是( ABCE )A、运动时体温可暂时升高B、清晨 2--6 时最低,下午 1--6 时最高C、儿童略高于成年人,女性略高于男性D、女性的基础体温排卵日最高E、新生儿的体温易波动,老年人则趋于下降4、下列延缓或阻止凝血的因素有( ACDE )A、使用肝素B、注射维生素KC、除去血液中的钙离子D、将血液置于光滑容器内E、适当降低温度5、关于输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C )A、同一血型再次输血,也要做交叉配血试验B、输血前均需做交叉配血试验C、输血时尽量输同型血D、同型血互相输入是绝对安全的E、母亲的血可直接输给子女6、含有动脉血的有( BDE )A、肺动脉B、主动脉C、.右心房D、左心房E、左心室7、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是( ABCDE )A、心肌收缩力B、体循环的平均充盈压C、体位变化D、呼吸运动E、骨骼肌活动8、通过肺门的结构有( ABCE )A、主支气管B、肺动脉C、肺静脉D、胸导管E、淋巴管和神经9、关于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正确的有( ACDE )A、主要是化学结合运输B、主要是物理溶解运输C、在组织处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低D、在肺泡处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E、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为血氧含量10、关于胆囊的描述错误的是( BCDE )A、能储存胆汁B、位于肝脏上方C、能分泌胆汁D、分为底、体、颈三部分E、胆囊不是输胆管道11、关于肾脏对 H0 的重吸收,下列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BDE )A、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总吸收率约为 99%C、重吸收减少 1%,尿量将增加 1%D、水的重吸收都是被动的E、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的调控12、属于眼球中膜的结构有( ABC )A、虹膜B、睫状体C、脉络膜D、视网膜E、巩膜13、一侧内囊损伤出现的症状是( BD )A、同侧半身瘫痪B、对侧半身瘫痪C、同侧半身感觉障碍D、对侧半身感觉障碍E、双目失明三、填空题1、皮肤的感觉功能包括机械性刺激引起的伤害性感受、痛觉感受。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1.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生理化性质,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液态镶嵌模型:以脂质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3.钠钾泵:又称钠泵或钠钾ATP酶,它会使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当Na+顺着浓度差进入细胞时,会经由本体蛋白质的运载体将不易通过细胞膜的物质以共同运输的方式带入细胞。
其生理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继发主动转运,以及提供Na+ -H+交换及Na+-Ca2+交换的动力等;⑤具有生电作用,这是因为钠泵在转运Na+、K+过程中正电荷向细胞内、外转移的数量不等,由此会造成一定程度膜电位的变化。
4.静息电位产生机制:①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同;②静息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③钠钾泵活动的水平对静息电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5.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作静息电位。
6.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7.极化:静息电位状态下膜电位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8.超极化:以极化为基础,膜电位负值增大的过程。
9.去极化:以极化为基础,膜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
10.复极化:11.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与之对应的肌细胞膜共同构成。
运动神经纤维末梢膨大,失去髓鞘,其中包含有乙酰胆碱递质囊泡,与肌细胞膜对应的末梢膜成为接头前膜。
与接头前膜相对应的肌细胞膜称之为接头后膜,又称终板,终板膜形成许多褶皱,其上密集分布着乙酰胆碱受体,还含有能使乙酰胆碱水解的胆碱酯酶;接头前、后膜之间约有50nm的空隙为接头间隙,其中充满组织间液。
1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①当动作电位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发生去极化,进而使接头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②钙通道的开放使接头前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大量Ca2+内流;③进入细胞后的Ca2+触发囊泡向接头前膜方向移动,并与之融合,以出胞的方式讲囊泡中贮存的ACh释放到接头间隙中;④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中扩散至终板,与终板膜上的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结合致使通道打开,允许K+、Na+顺浓度梯度扩散,以Na+内流为主,使终板膜电位去极化,这个去极化的电位称之为终板电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2、体液调节: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
3、自身调节: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5、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
6、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
7、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8、冠状轴与冠状面:左右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冠状轴。
延冠状轴所做的将人体分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冠状面,也称为额状面。
9、矢状轴与矢状面:前后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矢状轴。
延矢状轴所指的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切面称矢状面。
二、选择题1、人体生理功能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为:AA、神经调节B、全身性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2、下列各项调节中只有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BA、血液凝固;B、减压反射;C、排尿反射;D、分娩过程3、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C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组织液4、在生理状态下,维持肾小球血流量恒定的主要调节方式是:C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5、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是:A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稳定状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性相对恒定的状态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6、你做过的以下实验,哪个属于急性离体实验方法?CA、反射弧分析B、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C、神经不应期的测定D、家兔呼吸运动影响因素7、以下不属于激素传递方式的是 DA、远距分泌B、旁分泌C、自分泌D、突触分泌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A、反射B、反应C、反馈D、兴奋9、对神经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A、调节幅度小B、调节的敏感性差C、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D、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10、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CA、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人体血压稳定1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12、下列不符合解剖学姿势的是 CA、身体直立B、两足并立,足尖向前C、双手掌心向内侧D、双上肢垂与躯干两侧13、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A、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1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15、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16、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D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7、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C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8、排尿反射是 D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三、是非题(错)1、正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好
20、给家兔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减少,尿液渗透压增高。该动物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D)
A、 对Na+的重吸收增多B、 管腔内的溶质浓度降低
C、 对尿素的重吸收增多D、 对水的通透性增高
E、 管腔外渗透压升高
21、视锥细胞在何处最密集(B)
9、合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是(C)
A、 .促红细胞生成素B、 .维生素B12和叶酸
C、 .铁和蛋白质D、 内因子E、 维生素K
10、一个体重为50kg的成年人,其血量约为(A)
A、 4000 mlB、 3000ml
C、 7000 mlD、 5000 mlE、 6000 ml
11、中心静脉压是(A)
A、 .右心房的压力B、 .右心室的压力
5、血小板的基本生理功能有(CDE)
A、 参与免疫功能B、 参与物质转运
C、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D、 参与生理性止血E、 参与血液凝固
6、生理性止血过程包括(ACD)
A、 受损小血管收缩B、 受损小血管舒张
C、 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D、 受损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
E、 伤口愈合
7、下列因素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多的是(ABCDE)
A、 不添加成分B、 不提供能量
C、 不仅仅起“信使"的作用
D、 能加强体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
E、 能减弱体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
27、关于男性尿道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全长粗细不等B、 耻骨下弯凹向前上方
C、 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D、 耻骨前弯是不可改变的
E、 终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
28、卵子正常受精部位在(D)
A、 蛋白质B、 多肽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1.组织、器官、系统、内环境、反射弧的概念2.标准的解剖学姿势3.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相互间的联系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组成1.人体九大系统2.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3.结缔组织包括哪些4.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特点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如何形成2.极化、去极化、复极化、阈电位等的概念第四章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运动系统的结构2. 骨的结构3.人体骨的数量,最长的骨头4.椎间盘的概念及构成5.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什么?6.试述成人的骨与骨连结有哪些特点是与直立、行走、劳动相适应的?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血液2.血型二、问答题1. 简述输血的原则。
2.血浆的渗透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体循环、肺循环、微循环、收缩压、舒张压二、问答题1.心传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3.试述心脏的位置、各瓣膜的名称及作用。
4. 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三、论述题根据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解释心脏为什么能够有节律的收缩?第七章呼吸系统一、名词解释呼吸、肺活量二、问答题1.肺通气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是什么?2.喉腔最狭窄部位在哪?3.气管位于什么部位?4.左、右主支气管各有什么特点?经气管坠入异物多进入哪个支气管?5.呼吸系统结构和上下呼吸道的区分。
6.体内缺O2,CO2增多、pH下降时对呼吸的影响?为什么?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消化2.吸收二、问答题1.消化系统有哪些功能?2.食管三个狭窄位于什么部位?3.试比较胃液、胰液、胆汁分泌调节有哪些异同点?4. 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最重要部位?5.重要的胃肠激素有哪些,有何生理作用?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一、名词解释1.能量代谢2.体温二、问答题1.哪些因素影响能量代谢?2.直肠、口腔、腋窝的正常体温值3.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哪些?第十章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肾小球滤过率二、问答题1. 肾的位置。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2.肝小叶3.静息电位4.舒张压5.胃粘膜的屏障作用6.特异投射系统7.肾门8.纤维蛋白溶解9.心动周期10.时间肺活量11.吸收12.应激反应二、填空题1.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称为。
2.单层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胃、、子宫内膜等处。
3.肥大细胞胞质充满嗜碱性颗粒,颗粒中含和慢反应物质,肝素等。
4.骨主要由骨质、和骨髓构成。
5.血液、脑脊液及脑组织细胞三者之间的物质成分交换(包括代谢产物及药物等)是要通过、脑室膜、神经胶质及脑细胞膜的过滤渗透作用来进行的。
6.细胞膜通过本身某种耗能环节,将物质逆着转运的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7.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此外对血液的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8.在AB0血型系统中,凡红细胞表面含的为A型。
9.P波反应左右两所有心肌细胞去极的电位变化。
10.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
11.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1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主要有、精神状态、环境温度和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1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及有关。
14.神经递质必须与相应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15.突触传递的特征有单向传递、突触延搁、_____及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16.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__________。
它们和_____合称为眼球的折光装置。
17.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18.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__________。
19.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谢。
20.孕激素往往是在__________作用的基础上产生效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受精卵着床和__________。
21.肺位于胸腔内,____两侧,左右各一。
肺上部为肺尖,下部为肺底,贴于胸壁肋内面的阔圆隆部,称____。
人解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阈值:当刺激的作用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性肺的最小的刺激强度,也叫阈强度。
阈刺激:达到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包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作用到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引起某些机能活动的改变。
正反馈:生理效应与机构的原发作用一致,即原发作用使机能加强,通过反馈作用使技能更加强;原发作用使机能减弱,通过反馈作用使机能更减弱。
负反馈:生理效应使调节机构的原发作用向相反方向发展。
二.简答题1.什么是兴奋性,如何衡量兴奋性的高低?兴奋性是指当周围的环境条件迅速改变时,一切活的组织或细胞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阈值的大小可以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阈值低,表示组织的兴奋性高,阈值高,表示组织的兴奋性低。
2.上皮组织有何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上皮组织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上皮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形状规则,并且具有极性。
单层扁平上皮可以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单层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状上皮被覆上皮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移行上皮腺上皮:以具有分泌功能为主的细胞组成的上皮称为腺上皮。
3.简述神经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其功能为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细胞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4.人体机能的体液调节是怎样进行的?与神经调节相比有什么不同?体液调节过程中,体内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作用到机体的一些组织和器官,引起某些技能活动的改变。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所激起的反应通常是缓慢的,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因此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长是体液调节的特点。
5.举例说明什么是机能的反馈调节。
某些紧张性刺激,有的在是交感神经兴奋加强时,可使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后,又可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把冲动传到心、血管运动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使心跳减弱减慢、血管扩张,血压又下降到原有水平。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1.一般来讲,生理学主要在五个不同水平展开研究(1)化学水平(2)细胞水平(3)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4)系统水平(5)整体水平2.解剖生理学的实验方法主要分为: 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3.人体机能的稳态调节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几种方式进行的。
4.稳态调节的方式(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2)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因此称为自身调节。
二.人体基本结构概述5.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6.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7.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和胞吐等。
8.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细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9.据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3种类型。
10.骨骼肌的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
心肌的收缩具有节律性,为不随意肌。
细胞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支,并相互连接成网,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平滑肌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中,收缩有节律性,具较大伸展性,为不随意肌。
1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2.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13.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向外周。
三.运动系统14.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
15.成人骨共有206块,约占体重的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般来讲,生理学主要在五个不同水平展开研究。
(1)化学水平(2)细胞水平(3)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4)系统水平(5)整体水平2.解剖生理学的实验方法主要分为: 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3.人体机能的稳态调节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几种方式进行的。
4.稳态调节的方式(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2)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因此称为自身调节。
5.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6.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7.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和胞吐等。
8.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细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9.据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3种类型。
10.骨骼肌的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
心肌的收缩具有节律性,为不随意肌。
平滑肌的收缩有节律性,具较大伸展性,为不随意肌。
1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2.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13.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向外周。
14.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
15.成人骨共有206块,约占体重的20%。
16.骨的构造:1)骨组织2)骨膜3)骨髓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分布于全身骨的骨松质内,具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无造血功能,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限小孩)。
17.人类的脊柱,从侧面看有4个明显的生理性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颈曲、腰曲面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
18.骨骼肌收缩时,ATP(三磷酸腺苷)分解所释放大能量直接供骨骼肌收缩,是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
19.全身的骨通过骨连结构成人体骨骼,全身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颅骨连结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
椎骨又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它们通过骨连结构成脊柱。
胸椎、胸骨和肋骨通过骨连结构成胸廓。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可分为上(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
上、下肢带骨分别把上、下肢骨与躯干骨相连结。
全身骨的结构特点是与人类直立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适应,如颅骨的脑颅发达,上肢骨轻巧,下肢骨粗壮等,骨盆和足弓也有相应的形态特征与之相适应。
20.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21.引起兴奋的条件:(1)刺激强度(2)刺激的作用时间(3)强度变化率阈值的大小可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阈值低,表示兴奋性高;阈值高,则表示兴奋性低。
22.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的平衡电位所决定的。
23.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部分组成。
24.兴奋由神经传向肌肉并引起肌肉的收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电―—化学―—电的相互转换,同时伴随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其全部过程的主要事件总结如下:(1)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到达轴突终末,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Ca²⁺从细胞外进入突触前膜中;(2)在Ca²⁺的促发作用下,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并与前膜融合,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完成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启动肌膜上的Na⁺和Ka⁺通道开放,Na⁺和Ka⁺沿肌膜离子通道流动,产生终板电位,完成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4)当终板电位到达肌细胞膜的阈电位时,引发肌膜产生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并沿肌膜迅速向整个肌细胞扩布;(5)肌动作电位传入肌内膜系统,引起肌内膜系统终池中的Ca²⁺进入肌丝处;(6)Ca²⁺与肌钙蛋白复合体结合,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的作用点结合,粗细肌丝相对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肌膜上的电信号最终转换成肌肉的机械收缩。
25.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下列5部分组成:(1)感受器感受内外环境刺激的结构,它可将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突起所构成。
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3)神经中枢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4)传出神经由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构成。
将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到外周效应器。
(5)效应器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等组织。
26.脊神经共31对,因此脊髓有相应的31个节段,即颈段8节,胸段12节,腰段5节,骶段5节,尾段1节。
27.灰质前端膨大,称前角;后端细窄,为后角。
前角内有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其轴突构成前根,支配骨胳肌。
后角内主要聚集着与感觉传导有关的神经元,接受由后根传入的源于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冲动。
28.12对脑神经: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位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29.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的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
中央后回的投射具有如下特点:(1) 躯体感觉传入冲动向皮质的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质,即一侧体表感觉传入向对侧皮质区域投射,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射是双侧性的;(2) 总的空间投射是倒置的,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后回的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部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3)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各部分的面积不成比例,而是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感受器的密集程度和感受器冲动传入纤维的数量有关。
30.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具有以下特点:(1)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呈交叉支配,即一侧运动区主要调节和控制对侧躯体运动。
但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大多是双侧性的,如除下部面肌和舌肌主要受对侧支配外,其余部分均为双侧支配;(2) 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肌肉,其在皮质的代表区越大。
如手、五指所占的代表区几乎和整个下肢所占的代表区域相等;(3) 肢体代表区在运动区的在空间方位上呈头足倒置式的安排,即下肢的代表区在皮质的顶部,上肢肌肉的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在皮质的安排仍是正立的。
31.延髓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有生命中枢之称。
32.在生理学上,通常将眼球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部分。
33.视网膜视部由外至内主要分为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
34.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平行光线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称为非正视眼,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1) 近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发散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物像模糊,这种现象称为近视。
纠正近视眼的常见方法是在眼前增加一个合适的凹透镜,使人眼的平行光线适当辐散,聚焦后移,成像在视网膜上。
2)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眼的折光能力过弱,致使人眼的平行光线的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形成模糊的物像。
纠正的方法是戴合适的凸透镜。
3) 散光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从角膜和晶状体整个折光面射来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
如果折光面上某条或多条径线或纬线曲度异常,通过角膜不同方位的光线在眼内不能同时聚焦而使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
校正方法是用采用适当的柱面镜,来纠正角膜的曲率。
35.人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随着视觉敏度逐渐增加,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此现象称为暗适应。
当从暗处突然来到光亮处,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亮光,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力,此现象称为明适应。
36.人耳有双重感觉功能,即既是听觉器官又是机体位置和平衡感觉器官。
37.球囊和椭圆囊是感受线性加速度和头空间位置变化的感觉器官。
38.3个半规管是感受正、负旋转加速度刺激的感觉器官,各自的平面接近相互垂直。
39.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
40.血液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41.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红细胞和血浆占据了血液中的绝大部分,其体积分别约占全血体积的45%和55%,白细胞和血小板所占体积不足全血体积的1%。
42.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
43.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略偏碱性。
44.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成年男性约为13~18g/100mL血液,女性约为11~14g/100mL血液。
45.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
46.ABO血型系统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A和凝集原B决定,这两种凝集原可组合成四种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A,则血型为A型,含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B,则血型为B型,含有抗A凝集素;若同时存在A和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不含抗A和抗B凝集素;既不存在凝集原A,也不存在凝集原B的为O型,既抗A又抗B。
47.根据血液循环路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左心室搏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再经各级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
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体循环。
左心室的血液来自于肺部,经过气体交换,形成含氧较多的鲜红的动脉血,在全身毛细血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后,动脉血就变成含二氧化碳较多的暗红的静脉血。
因此,体循环的动脉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2. 肺循环,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血液沿此路径的循环称肺循环。
由于右心室的血液来自于由全身返回心脏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就变成含氧较多的动脉血。
因此,肺循环的肺动脉血管中流的是静脉血,而肺静脉血管中流的是动脉血。
48.心肌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征。
49.在特殊传导组织中,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50.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51.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52.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
53.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因此,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