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期末精选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期末精选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e5d38667ec102de3bd8968.png)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期末精选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答案】AD【解析】【分析】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详解】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AD。
2.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 m/s,则在这1 s内该物体(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2【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取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4m/s,若v2 =5m/s,速度的变化为v2-v1=1m/s,即速度变化大小为1m/s,加速度为1m/s2,加速度大小为1 m/s2,若v2 =-5m/s,速度的变化为v2-v1 =-9m/s,即速度变化大小就为9m/s了,加速度为-9m/s2,加速度大小为9m/s2.所以选BD.3.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答案】AC【解析】【分析】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详解】A.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B.在2~5s内直线的斜率一定,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C.物体在前3s内沿正方向运动,3s后沿负方向运动,则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 正确;D.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65662126fff705cd170a32.png)
1. 一辆小汽车进行刹车试验 , 在 1 秒内速度由 8 米/秒减至零 . 按规定速度 8 米/秒的小汽车刹车后滑行距离不得高出5.9 米 . 假定刹车时汽车作匀减速运动 , 问这辆小汽车刹车性能可否吻合要求?2. 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 4 秒末关闭发动机, 再经 6 秒停止 , 汽车一共行驶了30 米 , 求( 1)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汽车在两段行程中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依照所求数据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加速度大小为a=5m/s2,若是斜面足够长, 那么经过3. 一小球以20m/s 的速度沿圆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6s 的时间 , 小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样.4. 某架飞机腾跃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85m/s时离开地面升空。
若是在飞机达到腾跃速度时,突然接到指挥塔的命令停止腾跃,翱翔员马上制动飞机,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 此飞机从腾跃到停止共用了多少时间?5.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 30m/s, 关闭发动机后 , 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12s 末的速度是 24m/s. 求:(1) 汽车的加速度; (2)16s末的速度;(3)65s末的速度.1. 某市规定,卡车在市里专家驶速度不得高出 40km/h ,一次一卡车在市里路面紧急刹车后,经 1.5s 刹车痕长s=9m,假定卡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可知其行驶速度达多少 km/h?问这车可否违章?停止,量得2.例 14、汽车正以V1=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度做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马上刹车做加速度为相距多远 ?, 突然发现正前面S0=6 米处有一辆自行车以V2=4m/s 速a= -5m/s2的匀减速运动,则经过t=3 秒,汽车与自行车3.圆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正以 4 米 / 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 从某一时辰体以 2 米 / 秒 2 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求经过 t=5 秒钟物体的位移、平均速度可否等于( v0+vt ) /2 ?t=0 起突然碰到一水平向左的力速度以及这 5 秒内的平均速度, 使物 ,这时4.一物体以20m/s的速度沿圆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a=5m/s2. 若是斜面足够长, 那么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物体所经过的行程可能是多少?5.某辆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值为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 若汽车以20m/s10m/s2.的速度行驶时司机发现前面有危险时,0.7s, 汽车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多少后才能做出反应?, 马上制动,6.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 4 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速度为 3 m/s2. 试问 :(1) 摩托车出发后, 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2) 摩托车追上汽车时, 离出发处多远?,2s后, 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 加3.自由落体运动1. 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初 1 秒内下落的距离等于整个下落高度的9/25,的高度 . 若是在最后 1 秒内下落的距离是整个下落高度的9/25, 求它下落的高度求它下落.(g=10m/s2)2.(1)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清楚地听到水滴碰盘子的声音,认真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子听到响声的刹时,凝望到第二个水滴正好从水龙头滴水处开始下落.(2) 听到某个响声时开始计数,并数“0”,今后每听到一次响声,按次加一,直到数到“100”,停止计时,表上时间的读数是40s.(3) 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cm.依照以上的实验及获取的数据,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3. 已知某一物体从楼上自由落下, 经过高为 2.0m 的窗户所用的时间为0.2s. 物体是从距窗顶多高处自由落下的?( 取 g=10m/s2)4.气球以 4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 , 它上升到 217m高处时 , 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 , 则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 ?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 ( 不计空气阻力 , g=10m/s2).5. 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摄在照片中, 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 0.02s, 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印迹的长度为 1.6cm, 实质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 4.0cm. 凭以上数据 , 你知道这个石子闯进镜头时大体已经在空中运动了多长时间吗?1. 从同一地址以3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两个物体,相隔时间为 2 s ,不计空气阻力,第二个物体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跟第一个物体在空中相遇,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为多少?2.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着地时的速度是经过空中着地的速度为多少?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P 点时速度的不计空气阻力2 倍 , 已知 ,g=10m/s2).P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15m,则物体3.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走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 5 m/s(1) 运动员走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 走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125m ,问: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4. 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 5 滴正欲滴下时,第分别位于高为 1 m 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1— 3—1 所示,问:(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 取 10 m/s2 )1 滴已恰好到达地面,而第(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3 滴与第 2 滴第 4 题图1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水平翱翔时,运动员走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山东省青岛市58中期末精选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58中期末精选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519d6f5022aaea988f0f91.png)
山东省青岛市58中期末精选章末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4 s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错误,3s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6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C正确,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错误,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2.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A.甲车必定向南行驶B.乙车必定向北行驶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D.三辆车行驶方向可能相同【答案】AD【解析】【详解】C.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丙车向南运动,故C错误;A.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说明甲车也向南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故A正确;BD.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乙车向南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乙车向北运动.故B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1s 末运动方向改变B .物体做匀速运动C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D .2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C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故C 正确;D .物体的出发点在5m x =的位置,2s 末在5m x =-的位置,故2s 末物体未回到出发点,故D 错误; 故选BC 。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87e37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5.png)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单元检测高一物理试卷2023年3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共4页,1-8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9-12为多选题,每题4分,选不全得2分,请按照题目要求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II卷共4页,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0.5mm)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0分,第1-8题为单选,每题3分,第9-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而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平抛运动中,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B.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必为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河水的流速随离一侧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若要以最短时间渡河,则()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s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3m/s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不同位置的三个小球斜上抛,沿三条不同的路径运动最终落在同一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B.沿路径1的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水平分量最大C.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落地的速率最小D.沿路径1的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竖直分量最大4.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 ,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 飞出,g 取210m/s ,要使小球打在第四级台阶上,则v 的取值范围是()A.6m/s 22m/s v <≤ B.22m/s 3.5m/s v <≤C.2m/s 6m/s v << D.22m/s m/s10v <<5.某校的一名同学,根据自己的身高推算出,当铅球投出时速度大小一定,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可以在此投掷情况下获得最好成绩。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daa8c380eb6294dd886cdc.png)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2.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自由落体第5个0.5 s 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 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A.5B.9C.10D.254.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A.1∶1B.1∶2C.1∶3D.1∶4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 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 sB.1.5 sC.2 sD.(2-1)s6.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A.av n 2)1(202-B.av n 2202C.av n 2)1(20-D.av n 2)1(202-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A.5 m/sB.5.5 m/sC.4 m/sD.3.5 m/s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v增加到3v时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1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 2 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13.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 m.,问这车是否违章?14.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点需要______s.(g取10 m/s2)15.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h等于______.三、实验题(10分)16.(4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17.(6分)在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26分)18.(6分)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它共运动了10s,斜面长4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m。
word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含答案精编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含答案精编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cf176af227916888486d7db.png)
匀变速直线运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时,位移为S,当速度为4V时,位移为:()A. 9S ;B.16S ;C.4S;D.8S。
3•—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A. 物体始终向右运动;B. 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C. 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 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i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 •在O-t i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的大C.在t l-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 .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5.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 ,A. 1:4; B . 1 : 3;C. 1:2;D . 1:1。
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 n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2SC .市;1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
计时器所用电 源的频率为50Hz ,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 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 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 cm )。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 4= _______ m /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_____ m / s 2。
青岛上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青岛上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043930722192e4436f649.png)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x=6m,从此刻开始计时,乙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12s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s时两车相遇B.t=4s时两车间的距离为4mC.0~12s内两车有两次相遇D.0~12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题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位移,0~4s,甲车的位移为48m,乙车的位移为40m,因在t=0时,甲车在乙车后面6m,故当t=4s时,甲车会在前,乙车会在后,且相距2m,所以t=4s前两车第一次相遇,t=4s时两车间的距离为2m,故AB错误;CD.0~6s,甲的位移为60m,乙的位移为54m,两车第二次相遇,6s后,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又跑在前面,8s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车还会有第三次相遇,当t=12s时,甲的位移为84m,乙的位移为72m,甲在乙的前面,所以第三次相遇发生在t=12s之前,所以在0~12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低头族”在社会安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若司机也属于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剧增。
若高速公路(可视为平直公路)同一车道上两小车的车速均为108km/h,车距为105m,前车由于车辆问题而紧急刹车,而后方车辆的司机由于低头看手机,4s后抬头才看到前车刹车,经过0.4s的应时间后也紧急刹车,假设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6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不会相撞,两车间的最小距离为12mB.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车速为6m/sC.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后车车速为18m/s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两车的初速度0108km/h 30m/s v ==,结合运动学公式知两车从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220130m 75m 226v x a ==⨯= 则后车从开始到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2130(40.4)m 75m=207m>105m+=180m x x ⨯++=所以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已经停止,距后车减速到速度为0的位置相距207m 180m 27m x ∆=-=根据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以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处理,则相撞时后车的速度22v a x ∆解得18m/s v =故C 正确,ABD 错误。
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da44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4.png)
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虚线上方空间有匀强磁场,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框面的轴O 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以逆时针为正,则能正确表明线框转动一周感应电流变化情况的是( )参考答案: A2. (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长为L 的细杆一端,绕细杆的另一端O 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球转到最高点A 时,线速度大小为,则( ).杆受到的拉力 B .杆受到的压力.杆受到的拉力 D .杆受到的压力参考答案:设此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拉力,根据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F=m即可求解,若解得T为正数,则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若为负数说明力的方向与假设相反.解:设此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拉力,则有:T+mg=m解得:T=﹣mg=﹣负号说明力的方向与假设相反,即球受到的力为杆子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杆受到的压力,故B正确.故选:B3. 两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区I、Ⅲ,方向如图所示,两区域中间为宽为s 的无磁场区Ⅱ,有一边长为L(L>s).电阻为R的均匀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置于区域I,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现拉着金属线框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则A.当ab边刚进入中央无磁场区域Ⅱ时,ab两点间电压为B.ab边刚进入磁场区域Ⅲ时,通过ab边的电流大小为,方向a→bC.把金属线框从区域I完全拉入区域Ⅲ的过程中,拉力所做功为D.当cd边刚出区域I到刚进入区域Ⅲ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参考答案:BC4.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21所示,图中每小格代表1m,a 、b 、c为三个质点,a正向上运动。
由此可知________A.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c 正向上运动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D.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E.a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传播的距离为8m参考答案:ACE5.(单选)目前,我们的手机产品逐渐采用我国的北斗导航…包含5颗地球同步卫星.设北斗导航系统中某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在该同步卫星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g1,地球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解:北斗导航系统中某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在该同步卫星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所以g1=a=,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出地球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2=,所以g2>a,故ACD错误,故B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53d7528762caaedc33d4b5.png)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秒末速度一定等于第1秒末速度的2倍B、第2秒末速度可能比第1秒末速度小2m/sC、第2秒末的速度一定比第1秒末的速度大2m/sD、第2秒末速度可能比第3秒初速度小2m/s2、某人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第1s内通过1m,第2s内通过2m,第3s内通过3m,第4s内通过4m,下列关于自行车和人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和人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2.5m/sC.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5m/s D.整个过程中的加速度为1m/s23、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是60m/s,加速度大小是6m/s2,则飞机着陆后12秒内的位移大小是()A、288mB、300mC、600mD、360m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3s速度为零,已知第3秒内的位移是1m,物体在这3s内的平均速度是()A、9m/sB、6m/sC、5m/sD、3m/s5、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出发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A、t1B、t2C、t3D、t4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5 m/sB、3 m/sC、4 m/sD、无法确定7、汽车正在以 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46m处有一物体挡在路上,便关闭油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3s;若汽车不碰上物体,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A、2.5m/s2B、5m/s2C、7.5m/s2D、10m/s2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2 s乙追上甲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9.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
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3354b8844769eae109ed90.png)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是P 、Q 两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A .P 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B .零时刻P 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 .在t 1时刻之前,P 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 质点的加速度D .在0-t 1时间内,P 质点的位移大于Q 质点的位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 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 错误.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 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 错误.C.在t 1时刻之前,P 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 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 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 的加速度,故C 错误.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 1时间内,P 质点的位移大于Q 质点的位移,故D 正确. 故选D 。
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t =0时,两车间距为0s ;0t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0t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t 时间内甲车在前,002t t 时间内乙车在前B .002t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 .02t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012s D .067s s【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知在0~t 0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是甲车在追赶乙车,所以A 错误;B .0~2t 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032v ,乙车平均速度012v ,所以B 错误;D .由题意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位移s 0,根据几何关系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3,所以可求三角形OCD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6,所以0—t o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s 0+ s 0∕6得s 0=67s 故D 正确;C .2t 0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即为三角形ABC 的面积即s 0∕3,所以C 错误.故选D 。
青岛市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有答案解析)
![青岛市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5ace9f25c52cc58ad6be1b.png)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是()A.B.C.D.2.如图给出了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图线甲与横轴平行,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由图可知()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处于静止C.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处于静止v 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3.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不相同C.前 4s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4.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8m和14m。
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40m B.48m C.50m D.150m5.图示为甲、乙两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图像,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它们在t=5s时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t=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30m远处C.分析知t=15s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D.分析知t=30s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6.如图所示,甲同学手拿50cm长的竖直直尺顶端,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30cm;重复以上实验,丙同学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
从乙、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比丙小B.乙同学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为4m/sC.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反应时间”刻度是均匀的D.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和上述方法将不能测量他的“反应时间”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5x t t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1m/sB.该质点在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C.该质点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8m/sD.该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为8m8.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时速度为v,当速度为3v时,位移为()A.9s B.6s C.3s D39.在正常情况下,火车以54km/h 的速度匀速开过一个小站,现因需要,必须在这个小站停留。
青岛市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有答案解析)
![青岛市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db32aebe23482fb4da4cfd.png)
一、选择题1.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
从刹车开始计时,6秒内的位移x 的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v 的大小分别为( ) A .48m x =,4m/s v = B .50m x =,0v = C .48m x =,0v =D .50m x =,4m/s v =2.从离地面高为 1.25m h =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210m/s g =。
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和最后0.1s 内下落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5m/s ,0.45m B .5m/s ,0.25m C .10m/s ,0.45mD .10m/s ,0.25m3.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比赛中,我国跳水运动员施廷懋获得金牌。
经过对跳水过程录像的理想化处理,将施廷懋(可视为质点)离开跳板时作为计时起点,其运动过程的v -t 图像简化为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运动员 ( )A .0-t 1运动员自由下落B .在t 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C .在t 2时刻在空中最高点D .在t 3时刻浮出水面4.如图所示,20块相同的木块并排在一起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子弹以初速度0v 正对木块射入,当子弹穿过第20块木块后速度恰好变为0,子弹从进入第一块到速度为零所用时间为t ,若将子弹视为质点,已知子弹在各木块中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子弹穿过前10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是2t B .子弹穿过前15块木块所用的时间大于2t C .子弹穿过前10块木块时速度变为02v D .子弹穿过前15块木块时速度变为2v 5.滑雪场游玩中,小明从雪坡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下滑,途中依次经过a 、b 、c三个标志点,已知ab =4m ,bc =8m ,通过ab 和bc 所用时间均为2s ,则他通过b 、c 两个标志点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2m/s ; 3m/s B .3m/s ; 4m/s C .3m/s ; 5m/s D .4m/s ; 6m/s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7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小于10m/s 27.从某一高度相隔1s 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空中任一时刻( )A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甲、乙两球距离也越来越大B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距离保持不变C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但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D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甲、乙两球距离也保持不变8.某质点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1s 内与2~3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B .0~1s 内与2~3s 内质点的加速度相同C .0~2s 内与0~4s 内质点的位移相同D .0~2s 内与0~4s 内质点的路程相同9.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 内通过的位移为x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B .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 .可求出物体经过2t时的瞬时速度 D .可求出物体通过2x时的速度 10.对于如图所示的情境,交通法规定“车让人”,否则驾驶员将受到处罚,若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行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8m ,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2s 汽车才能停止B .在距停车线6m 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C .若经0.2s 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D .若经0.4s 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11.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7m L =,物体A 以A 4m/s v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 在摩擦阻力作用下以初速度B 10m/s v =、加速度2/s 2m a =-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A .7sB .8sC .9sD .10s12.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83f658172ded630b1cb6fd.png)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 、B 、C 三点,已知从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AB 间的距离x 1=3m ,BC 间的距离x 2=5m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1m/s 2B .2m/s 2C .3m/s 2D .4m/s 2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速度变化量相等得知两段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结合平均速度推论和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 【详解】因为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可知A 到B 的时间和B 到C 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B 点的速度1242B x x v T T+==;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12B A v v ax -=即22442()(2)23T T T--=⨯⨯ 解得:T =1s则加速度222m/s 2m/s 1v a T ∆=== 故选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设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 ,位移为x ,其21x t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 .t =0时,物体的速度为abC .0~b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2ab 2D .0~b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2b 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2012x v t a t =+加得 02112x v a t t =+加 即21x t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所以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b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2b 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D 正确; B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0221av k ab b=== 选项B 错误; C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1-2a a =加解得-2a a =加将t =b 代入2012x v t a t =+加得 ()2220112222x v t a t ab b a b ab =+=⨯+⨯-⨯=加选项C 错误。
青岛市青大附中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青岛市青大附中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e6973189eb172dec63b7c6.png)
一、选择题1.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7m、5m、3m、1m。
可知()A.初速度为9m/sB.末速度为1m/sC.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后D.加速度一定减小2.图示为甲、乙两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图像,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它们在t=5s时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t=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30m远处C.分析知t=15s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D.分析知t=30s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3.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20架直升机停编队后排成“70”字样飞过阅兵区,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编队做的是往复运动B.0~t1时间内编队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C.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t2~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t2~t3时间内的位移有可能大于0~t1时间内的位移4.如图所示,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置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度为H,小球与管的轴线重合。
当释放小球,小球可能会穿过空心管,假设空间足够大,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两者同时静止释放,小球有可能穿过管B .将管先由静止释放,间隔一小段时间t ∆后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则之后小球有可能穿过管C .将小球先由静止释放,间隔一小段时间t ∆后再将管由静止释放,则若t ∆较小,小球可能不会穿过管D .若释放小球时给它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0v ,同时管由静止释放,则之后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小球从出发到运动至管底所用时间0h Ht v +=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常用“对称自由下落法”测重力加速度g 的值。
如图,在某地将足够长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放置,自直管下端竖直上抛一小球,测得小球两次经过a 点的时间间隔为a T ,两次经过b 点的时间间隔为b T ,又测得a 、b 两点间距离为h ,则当地重力加速度g 的值为( )A .224a b hT T -B .228a b hT T -C .8a bh T T -D .228b a h T T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7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D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小于10m/s 2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00v =,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D .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 、9.8m 、14.7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1:2:38.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驾驶员发现有一位乘客未上车,于是急忙制动,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20s ,前进了40m ,则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 .1m/sB .2m/sC .3m/sD .4m/s9.小张和小王分别驾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在某段时间内两车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小张在小王前方x 0处,则( )A .若x 0=l8m ,两车相遇0次B .若x 0=36m ,两车相遇I 次C .若x 0<18m ,两车相遇2次D .若x 0=54m ,两车相遇1次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2s t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在2s t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2s t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 .在2s t =时,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11.从离地4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取g =10m/s 2),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是( ) A .100mB .200mC .300mD .400m12.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 、II 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t 1-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I 、II 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B .I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II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I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II 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 .I 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122v v + 13.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cm ,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s ,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约为(取g =10m/s 2)( )A .1.25mB .1mC .0.4mD .1.5m14.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卷.doc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f1cff4e6376baf1ffc4fade4.png)
2011年秋期南召一中高一物理单元测试卷《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本题50分,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不得分)1.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P"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h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I】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4〜丘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打〜,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两次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所用时间一定相同3.(2010年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匕则下面四组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OP。
的面积为S。
在Z=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兀《和d的组合可能是( A. d=SA. 2m/s 3m/s 4m/sB. 2m/s 4m/s 6m/sC. 3m/s 4m/s 5m/sD. 3m/s 5m / s 7m/s7.如图所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口-1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t=\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2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l.5m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位移大8.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经过时间t通过B点时速度为盼再经过相同时间[通过C点时速度为阮,则关于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所和物体的加速度a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V A +v c D AB+BCA. =———-B. v = ---------------- li 2 & 2tC. a=Vc~VAItn BC-ABD. a- --------- ;—9.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平直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uo,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B 2sC 3s10.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仁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
鲁科版必修1《第2章_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1)(有答案)
![鲁科版必修1《第2章_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1)(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0c28037c1cfad6185fa7df.png)
鲁科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1)(山东省某校)一、选择题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前3s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2. 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经1.5s停止,刹车距离为9m.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s的位移是()A.4.5mB.4mC.3mD.2m3.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5m/s,方向向东,第5s末的速度为10m/s,方向向西,则物体开始向西运动的时刻为()A.第2s初B.第4s初C.第9s初D.第15s末4.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5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B.汽车在40∼50s内的速度方向和0∼10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C.汽车在50s末的速度为零D.在0∼50s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900m5.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中甲车初速度为零,最大速度为4m/s,乙车初速度为1.5m/s,最大速度为3.5m/s,其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4s时,甲、乙相遇B.甲的加速度一直小于乙的加速度C.在t=1s时,两车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D.甲车运动的总位移大于乙车运动的总位移6. 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3s时追尾C.在t=5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7. 如图所示,让一个苹果从楼上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苹果在空中依次经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图中直线为苹果在空中的运动轨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 、B 、C 三点,已知从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AB 间的距离x 1=3m ,BC 间的距离x 2=5m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1m/s 2B .2m/s 2C .3m/s 2D .4m/s 2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速度变化量相等得知两段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结合平均速度推论和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 【详解】因为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可知A 到B 的时间和B 到C 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B 点的速度1242B x x v T T+==;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12B A v v ax -=即22442()(2)23T T T--=⨯⨯ 解得:T =1s则加速度222m/s 2m/s 1v a T ∆=== 故选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2.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
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2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5m/s 2D .若汽车以25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 处有险情,正常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正常情况下的思考距离x 与速度v 可得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7.5s 0.5s 15x t v === 选项A 错误;B .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酒后情况下的思考距离x '与速度v ',则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15's 1s 15x t v '===' 则酒后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选项B 正确;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时,有一反应时间。
以速度为v =15m/s 为例:若是正常情况下,制动距离减去思考距离才是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发生的位移,即x =22.5m-7.5m=15m由22v ax =可得a =7.5m/s 2选项C 错误;D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汽车速度为25m/s 加速行驶时,酒后驾驶后若要制动停止的距离是22''25200'''''251m m m 227.53v x v t a =+=⨯+=⨯大于前方险情的距离,不能安全停车,选项D 正确。
故选BD 。
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 内对应面积均为S ,设经过b 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a 和v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m n Sa m n mn+=-B .2()()m n Sa m n mn-=+C .b ()m n Sv mn+=D .()22bm n S vmn+=【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匀变速度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12b v n an S +=212b v m am S -=两式联立,得2()()m n S a m n mn -=+,()22b (+)m n S v mn m n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4.某型号汽车出厂标准,为百公里(100 km/h )刹车距离小于44 m ,当刹车距离超过标准距离20%时,就需要考虑刹车系统、轮胎磨损等安全隐患问题。
某用户以路边相距30 m 的A 、B 两路灯柱为参照物,以100 km/h 的速度紧急刹车,通过A 灯柱时车速仪如图a 所示,通过B 灯柱时如图b 所示,刹车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
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大小约为27.7m/sB .该汽车百公里刹车距离大于60 mC .该汽车百公里刹车距离已超过20%,存在安全隐患D .此测试过程不规范不专业,没有任何实际指导意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取0100km/h v =,180km/h v =,220km/h v =,百公里刹车距离0x ,A 、B 灯柱距离130m x =,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大小为a ,运动学公式有20002v ax -=- 222112v v ax -=-代入数据得050m x ≈ 27.7m/s a ≈04413.6%20%44x -≈< 上述数据可知,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5.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特性,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
图甲中仪器A 和B 通过电缆线连接,B 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 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 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
现固定装置B ,并将它对准匀加速行驶的小车C ,使其每隔固定时间6T 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1、2、3为B 发射的超声波信号,1'、2'、3'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
接收的反射波滞后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则根据所给信息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36v TB .72v TC .8819vTD .140v T【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图乙可知第一次和第二次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差为6.5T ;第二次和第三次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差为7T ;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时仪器距离汽车1122x v T vT =⨯=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时仪器距离汽车213322x v T vT =⨯= 第三次信号到达汽车时仪器距离汽车315522x v T vT =⨯= 其间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时汽车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信号第一次到达汽车开始到信号第二次到达汽车时间段内,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221016.5 6.52x x v T a T -=⨯+⨯同理从信号第一次到达汽车开始到信号第三次到达汽车时间段内,有()2310113.513.52x x v T a T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8819va T=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6.一小球自5m 高处自由下落,当它与水平地面每碰撞一次后,速度大小减小为碰撞前的45,不计空气阻力,g 取210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下落的时间与第二次下落的时间之比为54B .第二次弹起的高度为第一次弹起时高度的54C .小球运动的总时间约为9sD .小球运动的总位移为5m 【答案】ACD【解析】 【分析】 【详解】A .设小球第一次落地时速度为0υ,则有010m/s υ==则第二,第三,第1n +次落地速度分别为1045υυ=,22045υυ⎛⎫= ⎪⎝⎭,…,2045n υυ⎛⎫= ⎪⎝⎭根据gt υ=则小球第一次下落的时间与第二次下落的时间之比为012154t t υυ== A 正确;B .小球开始下落到第一次与地相碰经过的路程为2005m 2h gυ==小球第一次与地相碰后弹起的高度是221145m 25h g υ⎛⎫==⨯ ⎪⎝⎭小球第二次与地相碰后弹起的高度是2h ,则422245m 25h g υ⎛⎫==⨯ ⎪⎝⎭所以第二次弹起的高度为第一次弹起时高度的245⎛⎫ ⎪⎝⎭,B 错误; C .小球第1次下落时间为01s t == 小球从第1次与地面相撞到第2次与地面相撞经过的时间为11422452s 5t g g υυ⨯===⨯ 小球从第2 次与地面相撞到第3次与地面相撞经过的时间为222242s 5t g υ⎛⎫==⨯ ⎪⎝⎭小球从第3次与地面相撞到第4次与地面相撞经过的时间为333242s5t g υ⎛⎫==⨯ ⎪⎝⎭…由数学归纳推理得:小球从第n 次与地面相撞到第()1n +次与地面相撞经过的时间为425nn t ⎛⎫=⨯ ⎪⎝⎭,所以小球运动的总时间为123n t t t t t =++++=2344441s 2s 5555n⎡⎤⎛⎫⎛⎫⎛⎫⎛⎫+⨯++++⎢⎥ ⎪ ⎪ ⎪ ⎪⎝⎭⎝⎭⎝⎭⎝⎭⎢⎥⎣⎦451s 2s 9s 415=+⨯=-C 正确;D .小球最终停在地面上,总位移为5m ,D 正确。
故选ACD 。
7.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 点。
测得每隔2s 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中。
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s 0 2 46v/(m·s -1)812 8A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B .t=3 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C .t=10 s 的时刻恰好停在C 点D .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距离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2218m/s 4m/s 2v a t ∆===∆ 假设4s 时物体仍加速运动,则4s 时的速度()1842m/s=16m/s v v at =+=+⨯大于12m/s ,说明4s 时物体已开始做减速运动,则最大速度一定大于12m/s ,故A 错误;B .假设t=3 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2,由速度关系可知(814)m/s (1212)m/s +⨯≠+⨯假设错误,t=3 s 的时刻物体不可能恰好经过B 点,故B 错误;C .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6s 时物体的速度为8m/s ,设再经过时间t ∆ 速度减为零,则28s=4s 2v t a ∆∆== 即t=6s+4s=10s 时刻恰好停在C 点,故C 正确; D .设B 点时的速率为v212ABv x a = BC 做匀减速运动,视为反向的匀加速运动,则有222BCv x a = 因为12a a >,AB BC x x <,所以AB 间的距离小于BC 间距离,故D 正确。
故选择CD 选项。
8.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以初速度v 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 m ,BC =1 m ,滑块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