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讲课稿
艾灸知识讲课稿模板范文
艾灸知识讲课稿模板范文尊敬的学员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艾灸。
艾灸,作为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简便的操作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艾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黄帝内经》中,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二、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依赖于经络的通畅。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可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艾灸的方法艾灸的方法主要有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直接灸是指将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燃烧,适用于一些顽固性疾病。
间接灸则是在皮肤和艾绒之间放置一层介质,如姜片、盐等,以减轻刺激,适用于大多数人。
四、艾灸的适应症艾灸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包括但不限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疾病、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同时,艾灸还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
五、艾灸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当的艾灸部位,避免直接灸在面部、大血管、神经等敏感区域。
2. 艾灸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烫伤。
3. 艾灸后,应避免立即洗澡或吹风,以免影响疗效。
4. 孕妇、皮肤破损者、高热患者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艾灸。
六、艾灸的实践操作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演示艾灸的基本操作步骤:1. 准备艾绒或艾条,选择适当的艾灸部位。
2. 点燃艾绒或艾条,将其放置在预定部位。
3. 根据个人承受能力,调整艾灸的距离和时间。
4. 艾灸结束后,轻轻拍打艾灸部位,促进气血循环。
七、艾灸的现代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艾灸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多种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八、艾灸的未来展望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病可灸
作用于机体,而产生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
热症可灸的中医理论基础 (1)灸能疏风解表,治疗外感发热 (2)灸能拔毒泄热,治疗疮毒发热等热证 (3)灸能温阳散寒,治疗真寒假热证和阳虚发热证 (4)灸能补阳,治疗阴虚发热证
(5)灸能扶正益气,治疗内伤发热证
灸疔疮法
①锁口疗灸法:用小艾住先在疔头灸5壮,然后灸手三里穴 20壮,可连续灸三天,一般3次可愈。
②额角疗灸法:取穴法:用细绳一根,当肚脐绕转一周,量出 腹周围的长度,依此长度为标准,将绳对折的中心,按在结 喉的下面,再将绳两端,沿颈项左右分向后背部垂下,使绳 两端在背部的当中相结合,此结合处即为灸穴,艾柱灸5壮, 每日灸1次。
现代医学机理
(1)认为红外线的温热刺激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因素。 现代研究认为,灸是一种热辐射,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 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及神经系统功能,也就是调节机体神 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从中医理论 来看,此调节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灸的扶正作用。 (2)灸的抑菌、退热、消炎等作用。 现代研究也认为,灸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 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从而起到抑菌、消炎的作用;灸的温热效应 也能使毛孔开放,毛窍通畅,使热有路可走,从而起到退热的作用。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此类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灸的泻邪的作 用。
灸 法
一、古人对刺,天温无灸”
在天气寒冷时,针刺不易得气,故应以 灸法为宜,而当天气炎热时,针刺得气 较易,作用得到提高,或因天气炎热, 灸疮发作常感不便之故,故不必专于用 灸。
《伤寒论》首先提出“病在三阴宜灸,病在三阳宜针”的原
则,并非常重视灸法的禁忌。
(3)人体之所以发热,其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体内产热与散热的平 衡失调,即产热大于散热。由于体内所产生的热不能有效地散发, 故蓄积发热。体内热量的散发,主要靠皮肤上的散热器——毛窍。 灸灼能退热,是由于艾火的温热能使毛孔开放,毛窍通
艾灸知识讲课稿模板下载
艾灸知识讲课稿模板下载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艾灸知识的讲课稿模板,供您下载使用。
艾灸知识讲课稿模板引言尊敬的各位学员,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艾灸。
艾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它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今天,我们将从艾灸的起源、原理、方法、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艾灸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
它是一种利用艾草的温热特性,通过燃烧艾绒来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强身健体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艾灸方法,如直接灸、间接灸、悬灸等。
二、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经络,这些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和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艾灸的方法艾灸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直接灸:将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适用于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
2. 间接灸:在艾绒与皮肤之间放置姜片、蒜片等介质,以减轻刺激。
3. 悬灸:将艾条悬于皮肤上方一定距离,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
4. 温灸:使用电热或水热等设备加热艾绒,以温和的方式刺激穴位。
四、艾灸的适应症艾灸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包括但不限于:-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
-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痛等。
-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关节炎、肌肉疼痛等。
- 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五、艾灸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正规的艾灸场所和合格的艾灸师。
2.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艾灸方法。
3. 艾灸前后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充足的休息。
艾灸中医老师讲课稿模板
艾灸中医老师讲课稿模板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医理论中,艾灸是通过燃烧艾绒,利用其热力和药物作用,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身健体的目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艾灸的讲课稿模板,供中医老师参考使用。
尊敬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中医中一种古老而神奇的疗法——艾灸。
艾灸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一、艾灸的历史渊源艾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
在古代,人们发现艾草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能够驱寒祛湿、温经散寒。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逐渐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艾灸的理论基础在中医理论中,艾灸基于“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取决于阴阳的平衡和气血的流通。
艾灸通过温热的刺激,可以调和人体的阴阳,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艾灸的作用机制艾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温通经络: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温通经络,缓解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
2. 调和气血:通过刺激穴位,艾灸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和流通,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3. 强身健体:长期进行艾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身体素质。
4. 预防疾病:艾灸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风湿病等。
四、艾灸的操作方法艾灸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灸:将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燃烧。
2. 间接灸:在皮肤和艾绒之间放置姜片、蒜片等介质。
3. 悬灸:将艾条悬于皮肤上方一定距离,不接触皮肤。
4. 温针灸:结合针灸和艾灸,通过针刺后在针柄上放置艾绒燃烧。
五、艾灸的适应症与禁忌艾灸适用于多种疾病,如:- 寒性疾病:如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
- 气血不足:如面色苍白、乏力等。
- 脾胃虚弱: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然而,艾灸也有禁忌症,如:- 孕妇不宜在腹部和腰骶部进行艾灸。
- 皮肤破损或感染部位不宜艾灸。
热证可灸论(四)
热证可灸论(四)2022-04-14 05:32灸法历史悠久,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就有关于灸法治病的记载。
灸法不但能补,而且能泻,既可用于虚寒证,亦可用于实热证。
《灵枢。
背腧》就有“以火补者以火泻者”的记载。
但自《伤寒论》提出“热证忌灸”(114条、119条、118条、284条)的观点之后,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直至目前的有些针灸书籍仍沿用这种说法。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强调灸法属火属热,热能助阳伤阴的一面,而忽视了灸亦有补泻和辨证施灸的另一面。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较之针法,不但有补有泻,而且适应范围更广。
热证宜灸还是禁灸,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热证忌灸论源自《伤寒论》中载的热证施灸后伤津,可导致口千、大便千结、发黄、谵语等不良后果,故历代医家皆有此说。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明,灸法能治疗许多热证(实热证和虚热证),而且取得不错的疗效。
现对热证可灸的机理作一下简单的探讨,并从相关方面加以举例说明。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
”《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目前临床多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艾叶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
灸法治疗作用广泛,可温经通络,祛风解表、温中散寒,温肾健脾,回阳固脱,益气升阳,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
对于热证禁灸的问题,古今医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著作,同时也记述了运用针灸防病治病的经验,确立了“三阳病宜针,三阴病宜灸”的治疗大法及针灸禁忌。
张仲景认为灸法属温热刺激,热能伤阴,倡导热证禁灸,告诫医者不加辨证施灸,特别是阴虚内热证、阴盛里热证等热证用灸,易致火逆证,重者有致使患者死亡的危险。
教科书上有“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
“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
“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广州中医药大学袁青马瑞玲(510405)摘要:本文通过追古溯今,论述了“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两种不同观点的历史根源和理论基础。
认为热证在灸法的使用上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分别待之,不要将其绝对化。
关键词:热证可灸热证禁灸理论依据“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自古以来即出现过不同的见解和争议,直到目前在认识上还未达到统一。
主张“热症可灸”者固然大有人在,但反对热症用灸者更属沿习成风,目前大多认为虚寒宜灸,实热宜针。
这似乎已经是针灸适应症的科律。
热症禁灸禁锢了灸法的广泛应用与重视,但过分强调热症可灸则夸大了灸法的作用。
我们本着尊古而不泥古的思想有必要对这两种提法做一详细分析。
一、“热症可灸”的理论依据1.有关灸治热症的论述在历代文献中的记载中医学说的思想是以经典和前人的经验为依据的,则“热症可灸与禁灸”,我们先应从经典来找依据。
通考《内经》全文,不仅无“热症禁灸”的条文与字样,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有“热症二十灸”之说。
《素问·骨空论》曰“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
”除此之外,在《内经》全文中,认为阴气虚、寒凝与阳气下陷等症,灸疗具有重要作用。
如《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下陷者,火自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灵枢》“陷下则灸之”。
说明在上述诸症中,是灸法胜于针刺,并未说明发热不能用灸法治疗。
仅在《素问·八正神明论》有“天寒无刺,天温无灸”的论述,认为在天气寒冷时,针刺不易得气,故应以灸法为宜,而当天气炎热时,针刺得气较易,作用得到提高,就不必专于用灸。
然而,“天温无灸”与“天寒无刺”是相互对待而言的,而不是“天热禁灸”,也可能是因天气炎热,灸疮发作常感不便之故。
再者,这也是和《素问·异法方宜论》五方五时与针灸的各有所宜的思想体系是分不开的。
后人以词害义,以“天温无灸”作为“热症禁灸”的经典依据,这就有充分的商讨余地。
黄迪君教授“热证用灸”经验
笔者 认为 , 热证可灸 ” “ 主要有 3方面 的因素 : 的作 灸 用、 穴位的作用和灸 的方法 。有关穴位的特异性, 以及通过 使用不同的灸法 , 达到或补或泻的 目的, 教材 多有论述 。所 以, 值得我们探讨的是治疗热病或热证过程中灸的作用。 3 1 现代 医学机理 . 3 1 1 灸的调节作用 .. 现代 研究认为 , 灸是一种热辐射 , 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 , 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 及神 经系统功 能[ 也就是调节机体神经 一内分泌 一免疫 ,
1 周后 复诊 , 己痊 愈 。 病 3 “ 热证 可灸 ” 的机 理 探 讨
阀
经》 记载有“ 阳盛则热 ”指实热证 ,阴虚则内热 ”指虚热证 。 , “ ,
问.
是外感发热的总称 , 所指的热病 , 就是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
一
类疾病 。 人之伤于寒也, “ 则为病热, 热虽甚不死 ”更指出 ,
系统, 以达 到预 防和 治 疗 疾 病 的 目的[] 5。从 中医 理 论来 看 ,
热病的病因是感受寒邪 , 热甚是寒邪束表 , 孔闭塞 , 汗 或邪 入里化热 , 邪气甚 , 正气伤 , 正邪交争的表现。 而内伤发热是 以内伤 为病 因, 脏腑 功能失调 , 血阴阳亏 虚为基本病 机 气
使 毛 孔 开放 , 窍 通 畅 , 热 有 路 可 走 , 而 起 到 退 热 的 作 毛 使 从
2 “ 热证可灸 ” 的应用 几千年来 , 虽然有反对热证用灸的医家, 但是也有不少
医 家 主 张热 证 用 灸 。 如晋 代 医 家 葛洪 就 在 痈 疽 疮 疡 及 所 发
肿痛处直接用灸法 治疗 、 隋代医家巢元方 、 唐代医家王 涛、 金代 医家刘完素等也认 为热证可灸, 明代 医家 陈实功也在 其 ( 科正宗》 汐 一书 中提疼时。’ ’ 近年来 , 有关热证用灸的
“热证可灸”的依据及其思考
B a s i s a n d T h o ug h t o f。 。 Mo x i bu s t i on Ca n B e Us e d t o He a t Sy n d r ome 。 。
WANGWe n q  ̄ n g , HO NG匹 Y U AN Q  ̄m e i
软一作濡濡脉主湿盛的机理探析赵兴业河南省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郑州450064从分析濡脉与湿病证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医书籍中湿病脉象分析濡脉病证治法用药特点分析濡脉患者病案证候分析及湿病现代研究资料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濡脉主湿盛的形成机理明确了脾虚与湿困是湿证最终表现出濡脉的两个关键因素气血亏虚或相对亏虚不能鼓荡固摄血脉是形成濡脉的直接原因同时也为湿证的治法用药提供了一些线索
( G r a d u a t e S c h o o l 3 证 吩堪U n w e r  ̄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n e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0 0 , C h i n a )
关 键 词 : 热 证 ; 艾 灸 ;临 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 究
d o i : 1 0 . 3 9 6 9 d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0 8 . 0 0 2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 0 8 — 0 0 0 4 — 0 2
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 ,点燃后放置腧 穴或病变部位 ,进行烧灼和薰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 作用 ,达到温通气 血 、扶正 祛邪 ,以防治疾 病 的一种外 治方法。灸法作为传统疗法发展至今历史悠久 , 与针法 共同作用 ,为人类的健康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 。 《 灵枢 ・ 官肯 日: “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 。 ( 名医别 录) )云 : “ 艾昧苦 , 微温,无毒 ,主灸百病” 。可见灸法可以治疗 诸多疾病 。而关于灸 的补泻 ,早在 《 内经》 中就有记 载: “ 以火补者 , 毋吹其火 ,须 自 灭也 ;以火泻者 ,疾 吹其火 ,传其艾 ,须其火灭也” 。杨继洲进一步指出 : “ 以火 补者 ,毋 吹其 火 ,须待 自灭 ,即按 其穴 ;以火泻 者, 速吹其火 ,开其穴也” 。说明灸不仅可温补 ,还可 泻邪 ,热邪 为病 自然 也在其泻邪之 内。这些论 述为后世 医家在I 临床上运用艾灸治疗热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XXX讲课笔记(人纪---针灸)
XXX讲课笔记(人纪---针灸)剔除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我们来看看针灸的使用时机及禁忌。
在气血亏虚、重病、大失血、元气衰、同房后、运动后、大汗后、醉酒时不宜针灸。
如果需要解酒,可以在耳穴眼处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针灸后应该清淡饮食,忌辣、酒、蒜等。
针力不足时可以使用灸法,而气血亏虚之时,也可以使用灸法。
但是,对于热证、流汗多、津液多的地方不宜灸。
在进行灸法时,应该注意久+火,XXX:艹,水,性向下;艾条燃烧时,烟会向上走,但实际上力向下走。
灸后不宜饮茶。
隔蒜灸可以放在舌上,治久咳,白色入肺,辛辣入肺;隔盐灸可以在肚脐处进行;隔姜灸可以广泛使用。
灸的用途包括治疗毒蛇、蝎子、破伤风、蜘蛛、疱疹等疾病。
铺棉灸的源起是蜘蛛网灸。
对于疱疹,可以使用头尾隔姜灸或铺棉灸,然后薄涂一层凡士林,再服用8-10粒胶囊。
针灸的大原则是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有禁忌,针而勿灸,灸而勿针,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在针灸的急救方法中,可以使用针人中、十宣放血(五指握在一起)、足十宣、针涌泉(双侧1-1.5寸)、百会放血(床沿头低,下放水桶)。
火罐的作用包括放血和吸脓血。
而蚂蟥则喜欢吸脓血,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在下针入穴处时,可以选择肌肉之间、肌骨之间、肌筋之间、筋筋之间、筋骨之间。
成人可以留针,但小儿不宜留针(<1岁4)。
春夏下针较浅,秋冬较深。
需要注意的是,“药不瞑眩疾弗繆”出自后汉书,此处所指晕针,非临床因紧张、饥饿、姿势等因素所引起的晕针。
临床晕针处理:先下人中,胸腔的扣子打开,再不醒就十宣放血。
最后,十二经纳天干、地支歌诀是天干:以十二经配十天干,见XXX《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地支:以十二个时,辰(地支)与十二条经脉相配,见XXX《针灸大成·卷五》。
中医是物理医学,时间、温度、速度、压力。
从外面看本质黑洞(爱因斯坦公式推论宇宙)。
心-火,跳动产生热,上升,肺,居心上,如天空云层,气温低,寒,将心之热下降;心之热,温度传至小肠,吸收营养,大肠(寒水)环绕小肠(火),大肠吸收水分(气化的水分),上升至肺。
基于“热证可灸”理论探讨艾灸在热证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热证可灸”理论探讨艾灸在热证中的应用进展发表时间:2017-11-07T10:36:32.53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作者:吴琴静1 彭小玉2[导读] 正确把握灸法与灸量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从而使灸法这一祖国传统疗法在防治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摘要】通过计算机检索,以艾灸、热证施灸等为检索词,搜集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艾灸在各种热证中的应用。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近代还有不少针灸教材,也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然而,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热证可灸”的依据可寻,历代医家又不断发展了热证可灸的理论,并不断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对近年来艾灸在不同热证病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再次证实“热证可灸”的可行性,提高人们对灸法的认知,为扩大灸法在临床的适应范围提供依据。
【关键词】热证;艾灸法;应用;综述“灸法”,古人称其为灸焫,是用艾绒或药物作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1]。
《灵枢.官能》中强调“针所不为,久之所宜”正是对灸法广泛应用的简单概括[2]。
目前临床治疗中,灸法主要用于虚症、寒症、阴症,汪机等学者提出热证不可灸及无病不可灸[3],特别是现代针灸学教材中指出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以至于现在临床中较少使用灸法治疗热证。
如何将灸法更好的传承下去,挖掘其临床上的特色和优势呢?因此有必要对热证可灸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热证施灸的可行性,使灸法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1 古代典籍相关论述《黄帝内经》首提“热证可灸”思想,书中有大量热证用灸的记载,如《灵枢.背腧》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4]。
”《灵枢.痈疽》记载灸治“热盛则肉腐”之痈证,《素问.骨空论》中提到热病二十九灸中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主张用灸法治疗热证,为热病可灸奠定了理论基础[1]。
热证可灸论(三)
热证可灸论(三)2022-04-12 05:03·力线平衡术灸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外治法之一,常与针刺合称为针灸疗法。
灸法拥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前是灸法的萌芽与初级阶段,唐宋是艾灸兴起阶段,专业性书籍相继问世,明清时期则发展至巅峰,灸法大量运用于临床,之后艾灸疗法逐渐走向衰落。
作为针灸科的临床医生,我有深切的体会,在现代针灸临床中,灸法的应用远不如针刺广泛,这当然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与“热证禁灸”的思想也不无关联,禁灸的渊源来自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力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后世受他的影响较深,明代汪石山也认为热证用灸无异于“抱薪救火”,提醒大家引以为戒。
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的《针灸学》教材,也都有这样明确的告诫:“凡实证、热证及阴虚火旺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这一理论缩小了灸法的适用范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灸法的发展。
热证确实禁灸吗?《伤寒论》中提到“火逆”、“火害”,其中的“火”字并非只指灸法而言,它包括火烧针、温针、熨、熏等多种治疗方法,所以其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也不是只针对灸法。
况且,张仲景一方面告诫人们要注意“火逆”,一方面他自己也仍然时有运用于临床中。
伤寒热病应用火疗,后世也并未废止,而是一直在沿用。
故“热证禁灸”的由来是因为未能完整、精确地理解张仲景的意图,将其夸大和绝对化而造成的。
下面就让我们从文献中寻找“热证可灸”的依据。
《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负法是《内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枢官能》篇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关于灸法的适应症,《灵枢》日:“陷下则灸之”;“经陷下者,火自当之”;“阴阳不足,火自当之”“血寒,故宜灸之”,这就为灸法治疗虚寒证莫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虽无明确的灸法关于治疗实证、热证的记载,但其中云:“气盛则泻之....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这可以作为临床施行灸术泻法的理论依据,也说明灸法已用于实热证的治疗。
《灸绳》热症可灸的理论依据
《灸绳》热症可灸的理论依据第二节热症可灸的理论依据一、《内经》中早有“热病二十九灸”的例证中医学说的思想是以经典和前人的见解为典范,则热症贵灸与禁灸,也应以经典为依据。
通考《内经》全文,不仅无“发热不能用灸”的条文与字样,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
《素问·骨空论》曰:“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尾穷)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肩翻)灸之,两季胁之间(京门)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阳辅)灸之。
足小趾次趾间(侠溪)灸之,喘下陷脉(承筋)灸之,外踝后(昆仑)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天突)灸之,掌束骨下(阳池)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气冲)灸之,膝下三寸分间(三里)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冲阳)灸之,巅上一(百会)灸之,犬所啮处灸三壮,凡当灸二十九处”。
在以上各穴中,背俞陷与缺盆骨上硬结处是反应穴,灸犬所啮处,意为遭受外伤而感染高热者亦可直接在该处施灸。
连此三穴在内,其中单穴五,双穴二十,只有二十八穴,所谓“二十九处”者只是概言热症可以在全身多处施灸,不必为二十九处所拘也。
现今仍有不少人认为“热症禁灸”,观此不知何以自解。
有人说,经文二十九灸是指灸寒热之法,因为有寒所以才可用灸,这是脱离临床不通之见,发热的机理在《素问·调经论》中,对发热恶寒,以及内热和外热早有概括性的说明,即“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问,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阴虚生内热者,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阳盛则生外热者,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寒战的出现,必然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和肌肉抖动,产热增多。
以及体温升高,反而感到外界气候寒冷,因此恶寒必然就有发热。
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除此之外,在《内经》全文中,仅是指明气虚寒凝与阳气下陷等症,灸疗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热证可灸”与“热证忌灸”的思考
关于“热证可灸”与“热证忌灸”的思考郭娜;赵建国【摘要】对热证可否用灸热议不疲,诸家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分析热证忌灸理论形成的原因及热证可灸的理论依据可以得出,单纯地认为“热证忌灸”或“热证可灸”甚至“热证贵灸”不免有些偏颇,临床应该辨证施灸,方可收到满意的疗效.【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3(029)002【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灸法;热证;可灸;忌灸【作者】郭娜;赵建国【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0灸法能否用于热证,从古至今,争论颇多。
灸法用于热证,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然一些医家遵仲景之言,恐艾灸之热助火伤阴,故对灸疗热证采取审慎甚至否定的态度。
但是,艾灸并不是单纯的热刺激,灸法亦有补泻,临床在辨证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施灸方式、灸材与灸量,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1 “热证可灸”及“热证忌灸”理论的产生1.1 “热证可灸”的萌芽《内经》有大量“热证用灸”的记载,如《素问·骨空论》中就有“灸寒热之法,二十九灸”之论述,并认为疮疡初起之热证,速灸之可使痈毒得以消散[1]。
因此《内经》是“热证可灸”的萌芽。
有关灸治热证的论述在历代文献,如《扁鹊心书》、《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针灸大成》、《肘后备急方》、《针灸资生经》及《世医得效方》等中均有记载。
1.2 “热证忌灸”的出现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引出“热证忌灸”的理论。
仲景主张“三阳用针,三阴用灸”之说,《伤寒论》中常可见到“不可以火攻之”、“火逆”、“火劫”等字眼,认为实热证、虚热证不可灸之。
尤其是“火逆”观对灸疗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医家如沈括、张从正、汪机、陆以湉等皆推崇此说[2]。
从古至今,也有不少医家坚持热证禁灸的观点,如张从正、张景岳、王孟英等[3]。
2 热证忌灸理论形成的原因2.1 误认为热病用灸无异于“火上浇油”灸治热病是借助火的温热作用,所以很容易使人想到“热能助阳、伤阴”等理论,认为热证用温补之艾火,无异于是一种“火邪”,违背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此观点表面看来不无道理,但却忽略了灸能补泻。
热证禁灸与热证可灸辨析
热证禁灸与热证可灸辨析
任秀梅;沈雪勇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6
【摘要】热证禁灸说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伤寒论》的误解,张仲景只是针对"火法"
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火逆"、"火劫"的危害,以提醒后人需谨慎用灸,并不代表着
这些病证就在禁灸之列;热证施灸是指针对临床中医辨证病性属热的各科病证用艾
灸治疗的方法,这些病证包括实热证、虚热证等外感、内伤及外科疮疡痈疽等病证。
认为施用灸法只要辨证准确、取穴精确、灸时恰当、灸量适当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不必拘泥于"热证禁灸"或"热证可灸"之说。
【总页数】2页(P482-483)
【关键词】灸法;实热证;虚热证
【作者】任秀梅;沈雪勇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0
【相关文献】
1."热证禁灸"的古代文献研究 [J], 郑春爱
2.热证禁灸与热证可灸 [J], 沈书泓;许金森
3.关于“热证可灸”与“热证忌灸”的思考 [J], 郭娜;赵建国
4.基于“热证可灸”研究麦粒灸对胃热证大鼠胃黏膜屏障的影响 [J], 谢宇锋;余云进;杨锦兰;陈赟;冯军;杨宗保
5.论“热证忌灸”与“热证可灸”的文献研究 [J], 赵中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灸绳》热症贵灸赋
《灸绳》热症贵灸赋第七节热症贵灸赋夫人有虚实,药有补攻;病分寒热,治有反从。
寒凝气陷,灸之所擅;热升火郁,灸更有功。
真知自当恪守,陈言未敢苟同。
此概言虚实既有宜攻宜补之常规,而寒热亦有反治与从治之权变。
寒凝气滞与阳气下陷者自宜用灸,而热升火布与阳气怫郁者亦可用灸。
对于发热禁灸之说,决不能人云亦云,使灸效不彰。
伤寒火逆,岂止一端。
煴蒸熏熨,功过相参。
煅坑覆体,早见史官,亡津夺液,害岂等间。
因噎废食,灸焫蒙谗。
发热禁灸之说,一般均认为来自《伤寒论》,但《伤寒论》中所出现之火逆是包括古代多种用火劫汗方法而言的。
用之得当,自可有功,用之不当,灾害立至。
如《汉书》苏武传:“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出血。
”注:“煴火,即聚火无焱之火。
”当为最古之煅坑法。
此法不仅在汉代为常用,即在明清许多医籍中仍有记载。
决不能因此类以火劫汗之法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统统归咎于灸,坐使灸法蒙不自之冤。
寒热互治,正逆所由;寒热同治,反从可筹。
药有反佐,火能艾投。
虚热用灸,元气周流;实热用灸,郁结能瘳;表热可灸,发汗宜谋;里热可灸;引导称优。
热能就燥,寒以温酬。
火郁宜发,早有嘉猷。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开门逐贼顺水行舟。
正反逆从的中医治则,在灸针与汤液方面是各有所宜。
反佐法在汤液方面为常用,反治法则以灸法为可贵。
虚热用灸,所以助元气之周流;实热用灸,所以解热结之郁毒;表热用灸,可以发汗解肌;里热用灸,可以引邪外出。
总之,热用灸是使火能就燥,寒用灸是使气可复温。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火郁发之”。
热症用灸,亦同气相求,引而发之之义也。
事因时变,物以用分,灸名虽一,灸法纷陈。
古法为灼,今重在温。
灼创久着,温可变更。
灸与针皆物也。
而用物者人也。
物虽为一,而用各不同,功与过,利与害,均是因不同的应用方法而有不同的分别。
灸法沿用与衍变至今,已不下百种之多,如把一切用火之法,均列在发热禁灸之内,这岂不是因水能覆舟,而载舟之功亦因之而废弃乎!阴亏水涸,高热神昏,孤注一掷,诚所未闻。
热症可灸浅析
热症可灸浅析摘要:古代医家认为灸法有引邪外出,引热外出,引热下移,除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并可助气而补阳,使阳生而阴长。
实验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灸法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具有抗炎、退热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灸法不仅可以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也可用于实热证及虚热证。
《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般认为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瘀、通风解表、温中补虚、回阳固脱、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作用,用于治疗寒证、虚证、阴证。
而热证施灸,是指用灸法治疗中医八纲辨证中病性属热的证候。
包括外感热病、内伤热病以及外科痈疽疮疡等多种疾病中所出现的热性病证。
自《伤寒论》以来,却有热证忌灸之说。
但对热证宜灸还是禁灸,还是一个长期颇具争议的问题。
而近年来的大量报道表明,灸治热证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很多的客观依据。
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报告证明,灸治热证,只要辨证准确,手法得当,壮数足剂,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下面从几个方面,就灸治热证作一探讨。
1 灸治热证的理论依据有关灸治热证的论述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
如唐·孙思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不仅从理论和临床上确立了灸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而且把灸法的适应证扩大至治未病、急症、热证等。
如痈疽施灸,《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云:“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
”脏腑实热施灸,《千金方·卷十四》:“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
湿热施灸,《千金方·卷二十一》“五淋,灸大敦三十壮。
”阴虚内热施灸,《千金方·卷十九》:“腰背不便,筋挛痹缩,虚热闭塞,灸第二十一椎,两边相去各一寸五分,随年壮”。
中医毕业论文 热证可灸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探讨
中医毕业论文热证可灸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探讨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深受世界各地的关注。
其中,灸法作为中医独特的疗法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灸法在热证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一、热证的概述热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类常见病症,表现为热象明显,如发热、口渴、舌红、便黄等症状。
它在中医理论中与热邪的入侵以及体内阴阳失衡有关。
二、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灸法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中国历史悠久。
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黄帝内经》中,对于灸法的使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灸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
三、灸法在热证治疗中的理论基础灸法在治疗热证方面,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热病理论中医认为,热病是由外邪所致的,热象主要表现为热烦、身热、目赤等。
灸法可以通过热疏导的方式,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治疗热证的作用。
2. 相关经络理论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热证是阳气亢盛的表现,灸法通过对相应的经络进行灸治,可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改善病情。
3. 灸法独特的作用机制灸法以燃烧艾草或其他植物材料的方式,通过热刺激作用于皮肤,进而影响体内的经络、脏腑等结构。
这种刺激可以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增加局部温度,从而起到疏通经络、理血气的作用。
四、灸法在热证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灸法在治疗热证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药性作用艾草具有清热、散寒、活血的药性,灸法可以将艾草的药性引导到相应的疾病部位,通过药性的作用来改善体内的病理状态。
2. 刺激作用灸法在治疗热证时,通过热刺激作用于皮肤,可以激发机体的生物反应,调节体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调节神经系统灸法的刺激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调节神经的功能来改善热证症状。
4. 调节内分泌系统灸法可以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热证的目的。
五、热证可灸的临床应用热证可灸是中医治疗热证的常用方剂之一,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艾灸讲稿[精彩]
一、灸法的作用(作为补充内容请做好笔记)(一)温经散寒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二)扶阳固脱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
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三)消瘀散结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
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
(四)防病保健《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可调理亚健康状态。
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二、艾灸分类(重点掌握艾柱灸和艾条灸)艾柱的制作:(演示制作艾柱的简易方法)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艾炷高1厘米左右,直径0.8厘米左右,燃烧完1柱为一壮。
1.隔物灸(将在实操课操作)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又称间接灸。
(1)、隔姜灸具体操作方法及作用(略)(2)、隔盐灸具体操作方法及作用(略)(3)、隔蒜灸具体操作方法及作用(略)2.悬灸(演示+讲解教学)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3~5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施灸10~15分钟。
艾条灸又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广州中医药大学袁青马瑞玲(510405)摘要:本文通过追古溯今,论述了“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两种不同观点的历史根源和理论基础。
认为热证在灸法的使用上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分别待之,不要将其绝对化。
关键词:热证可灸热证禁灸理论依据“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自古以来即出现过不同的见解和争议,直到目前在认识上还未达到统一。
主张“热症可灸”者固然大有人在,但反对热症用灸者更属沿习成风,目前大多认为虚寒宜灸,实热宜针。
这似乎已经是针灸适应症的科律。
热症禁灸禁锢了灸法的广泛应用与重视,但过分强调热症可灸则夸大了灸法的作用。
我们本着尊古而不泥古的思想有必要对这两种提法做一详细分析。
一、“热症可灸”的理论依据1.有关灸治热症的论述在历代文献中的记载中医学说的思想是以经典和前人的经验为依据的,则“热症可灸与禁灸”,我们先应从经典来找依据。
通考《内经》全文,不仅无“热症禁灸”的条文与字样,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有“热症二十灸”之说。
《素问·骨空论》曰“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
”除此之外,在《内经》全文中,认为阴气虚、寒凝与阳气下陷等症,灸疗具有重要作用。
如《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下陷者,火自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灵枢》“陷下则灸之”。
说明在上述诸症中,是灸法胜于针刺,并未说明发热不能用灸法治疗。
仅在《素问·八正神明论》有“天寒无刺,天温无灸”的论述,认为在天气寒冷时,针刺不易得气,故应以灸法为宜,而当天气炎热时,针刺得气较易,作用得到提高,就不必专于用灸。
然而,“天温无灸”与“天寒无刺”是相互对待而言的,而不是“天热禁灸”,也可能是因天气炎热,灸疮发作常感不便之故。
再者,这也是和《素问·异法方宜论》五方五时与针灸的各有所宜的思想体系是分不开的。
后人以词害义,以“天温无灸”作为“热症禁灸”的经典依据,这就有充分的商讨余地。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不仅从理论和临床上确立了灸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而且把灸法的适应症扩大至治未病、急症、热症等,如痈疽施灸,《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云:“凡卒患腰肿跗骨肿痈疽节肿风游热肿,…即急灸之立愈”;脏腑实症可施灸,《千金方·卷十四》“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实热施灸《千金方·卷二十二》“五淋,灸大敦三十壮”;阴虚内热施灸,《千金方·卷十九》“腰背不便,筋挛痹缩,虚热内塞,灸第二十二”《西方字明堂灸经》一书中多处有热症用灸的记载,如灸大敦穴治疗“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头痛、身热如火”,兑端主“小便黄,舌干,消渴、衄血不止”。
金·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主张热症用灸。
实热症用灸法属于“引热外出”法,寒热格拒属于“引热下行”法。
元·朱丹溪完善了“热症可灸”的理论,认为热症包括实热与虚热,而灸法有功有补。
并把灸法用于热症的作用,归纳为“泄热排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三方面。
周楣声《灸赋》曰“夫人有虚实,药有补功;病有寒热,治有反从。
寒凝气陷,灸之所擅;热升火郁,灸更有功”。
以上论述不仅说明热症可灸,且概括了灸疗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
2.灸治热症的作用机理①古医家的探索大凡痈、疽、疮疡、丹毒等皮肤病,多由外感邪毒,内有蕴热、热毒壅滞经脉、外溢皮肤而成。
灸火之热可使气血流畅,经脉疏通,郁热壅滞消散。
对此类疾患,刘河间认为“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
”《圣济总录》“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
即是说灸治是“以火导之”,使热毒之邪移深就浅“随火而出”,则郁结壅滞可散,热毒肿痛可消。
对已成脓者,则可用灸法催脓、拔脓。
脏腑之热,有虚热之分,表热里热之别,灸治此热,主要机理在于“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灸法可治疗脏腑湿热所致疾病,如《针灸逢源》载“急黄,灸巨阙五七壮”,既是灸治湿热黄疸的记载;《千金要方》有“五淋”治疗的记载。
证明灸法具有泄热燥湿,宣通三焦气机的功能,从而使湿热之邪得到化解。
阴虚内热可灸,《丹溪心法》:“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
”,从理论上阐述了它的治疗机理是通过扶阳来接济阴虚,使虚火自能下行归元。
《针灸集成》即有“骨蒸痨热,膏盲、足三里灸之”对阴虚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者,用艾灸之法以治其本,是为正治。
此外,灸法还有泄热镇静的作用,特别对火邪太盛,重阳发狂等症有一定疗效。
《备急千金要方》“狂邪鬼语,灸天窗九壮”,《幼幼集成》更认为灸法能“疏风解表,行气利疾,解郁开胸,醒昏定蓄”。
综上所述,我们用《灸赋》所阐明的内容来概括它的机理“寒热互治,正逆所由,寒热同治,反从可筹。
药有反佐,火能艾投。
虚热用灸,元气周流;实热用灸,郁热能疗;表热可灸,发汗宜谋;里热可灸,引导称优。
火郁宜发…同气相求,开门逐贼,顺气行舟”。
②现代医学的研究: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为灸法治疗热症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国内最新研究和大量实验报道证明,灸能退热、抗休克、改善微循环、防止肾功能损害,并有抗病毒和纠正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体液因素紊乱等作用。
艾灸可调整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可显著提高白细胞数。
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灸治热症的作用机制。
二、“热症禁灸”的理论依据“热症禁灸”一说最早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后世主张禁灸者多依此为经典,把阳症、热症、实症、阴虚乃至湿热之疾列为禁灸之列。
由于《伤寒论》对后世影响较大,所以热症禁灸说一直沿袭至今。
1.阴虚内热忌灸:《伤寒论》116条:“微微之脉。
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功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认为阴虚内热之体,应忌用艾灸灸治,因灸火易伤津液,如抱薪救火,必致火热愈炽,阴血愈伤而形成焦骨伤筋的严重后果。
2.表症忌用灸法:《伤寒论》116条“…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火出”,有人根据临床体会认为张仲景所指的太阳表症当为风邪为主的表虚症。
若对于寒邪为主的表实证,温灸也不是不可,问题在于正确辨证,灵活掌握。
若表证误用火灸,不能得汗则邪无出路,因火而盛,营气遏而莫运,必重著而为痹。
116条“…脉浮,宜用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
”,119条“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128条“太阳中者,…若发汗则恶汗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3.阳盛里热证忌用火灸:《伤寒论》115条“脉浮数甚,而反灸之…。
实以虚治,…,必咽燥吐血”。
认为阳虚而寒之证,治以灸法,功效显著。
阳盛而热之证,反灸之,是实以虚治,血随火炎而妄行则在所必至矣。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若加温针,必悸惕烦躁不得眠。
”,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干草龙骨牡蛎主之。
”,热盛之证,若用温针,以火济火,火热扰动心神,必致烦躁、悸不眠诸症。
其后宋代《圣济总录》云“阳症之病,不可灸也。
”“近髓之穴,阳症之病,不可灸也。
”“若阳症灸之,则为大逆,故曰…灸人火邪入腹,干错五脏,重加其烦”,清代《医门补要》“疔疮尤忌,犯之便走黄延肿,不可治疗”。
指出阳虚不可用灸,主张“可灸”与“禁灸”者都有各自的理论基础,我们对以上的说法作一下分析,《伤寒论》“微数之脉,甚不可灸”之文,“热症禁灸”者作为“虚热证”、“阴虚热证”不可用灸之证,此有误仲景之意,其实,此“微数之脉”乃谓微而兼数之脉,历来多从阴虚作解,少数则认为乃阴阳两虚之证,两者相比较,当以后者为义长。
此多见于气血俱衰、阴阳两竭的危急之证,故仲景才特别强调“慎不可灸”。
正如清·胡钰云所言:“若仲景所言‘微数之脉’…似有似无,则真阳已漓,又至于‘数’矣,则真阴已竭。
阴阳漓竭,灸亦无益”。
《伤寒论》“脉浮热甚”为“实热证”、“阳盛的热证”,固属不错,但此仅是热证之一,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热证。
因此,认为仲景不主张对“脉浮热甚”者用灸则可,而据此笼统地说仲景“热证忌灸”则不可。
既然是基于对《伤寒论》原文的误解,则由此而来的所谓“热证忌灸”当然要慎重考虑。
古人对这两种提法有时也没有肯定的结论,他们在一边竭力反对热症用灸的同时,一边却在提倡热症用灸。
这种例证当以《针灸问对》为其代表。
“若身热恶寒,时见躁作,或面赤面黄,噫乾,口乾,舌上黄赤,时渴,咽噫痛,皆在外也,但有一二症皆不宜灸。
其脉必数,或但数,亦不可灸,灸之患立至。
”又引丹溪曰:“夏月阳气尽浮于表,今医灼艾多在夏月,宁不犯火逆之戒乎!或者因火而生热胀,发黄腰痹,咽燥吐血者往往有之,尚不知为火逆所致。
”这在反对热症用灸来说,已经是不遗余力。
但接着又模棱两可地引用高武的话“《难经》云:热症在内,…为阳陷入阴中,取阳气通天之窍穴,以火引火而导之,此宜灸也,若将有病,一概而灸之,岂不误哉。
”由于汪氏对热症可灸与不可灸是胸无成竹,因而在同书中既是反对热症用灸,却又提倡热症可灸。
如引卢氏曰:“灸法不拘虚实寒热,悉令灸之。
”又引丹溪的话“用火以畅达拨引郁毒,此从治之义。
”又说“虚者灸之使火气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医学入门》),这不但承认热症可灸,而且更能概括出灸疗功效的基本内容。
追本溯源,热症“可灸”与“禁灸”是有着历史的根源和理论基础的。
热症的范围甚广,在临床上是否“禁灸”或“可灸”,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不能将其绝对化,主张“禁灸”者不要对一切热症都不用灸法,这样限制了灸法的发展。
主张“可灸”者不要过分地扩大其作用。
[参考文献]1.刘景秀.上海针灸,88;7(2):282.吕荧.中国针灸,87;7(4):183.五宇华.中西医结合杂志88;8(9):541新中医2003年2月第35卷第2期: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