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39区域综合分析方法6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强化练39 区域综合分析方法

一、选择题

2013年8月,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

道到达欧洲。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下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此次航行过程中( )

A.甲—乙段一直顺水

B.乙—丙段常遇大雾

C.丙—丁段可见极光

D.丁—戊段布满浮冰

2.北极航道通航环境受到诸多自然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A.洋流

B.潮汐

C.海雾

D.海冰

3.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对下列海上要道航运影响最大的是( )

A.马六甲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B 2.D 3.C

解析:第1题,甲—乙段要逆行于千岛寒流;丙—丁段位于高纬度,但此时为极昼时期,不易看到极光;丁—戊段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温较高,且为夏季,浮冰很少见;夏季气温较高,太阳照射在北冰洋水面上,水汽容易蒸发而出现大雾。第2题,北冰洋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其周围海面上分布有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对海运船只影响最大。第3题,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可大大缩短亚洲东部到欧洲西部的海运距离,则必然影响亚欧海上通道——苏伊士运河。

图甲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乙示意图甲中①②两点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阶段三为由

早到晚)。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图中①②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 )

A.富士山区

B.落基山脉

C.东非大裂谷

D.墨累—达令盆地

5.与图中③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

A.动物复杂程度

B.植被产草量

C.流水侵蚀力度

D.岩石风化程度

答案:4.B 5.D

解析:第4题,据材料可知,西部地形隆起地区,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脉。

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地壳隆起形成的;东非大

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第5题,据图示可知,③处地势在逐

渐升高,①③之间的山地增高更显著。随着③处地势的逐渐升高,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逐渐被阻挡,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减少,动物复杂程度、植被产草量、流水侵蚀力度均在下降,而随

着降水量减少,干旱加剧,岩石风化程度增强。

二、非选择题

6.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

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

流域,且呈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图甲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图乙为喀什地区的降水统计资料,图丙为图甲中沿AB线胡杨密

度的变化示意图。

(1)指出喀什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原因。

(2)分析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3)描述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

(4)博斯腾湖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0千米,平均水深为7.5米,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

是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主要水源地。你认为是否应该将博斯腾湖湖水输向塔里木河下游?说明理由。

答案:(1)温带荒漠带。成因:地处内陆,距海遥远;周围被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以温带气候为主,终年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2)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内流河;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为主,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冬春季河水断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流程短;冬季有结冰期。

(3)离河流越近,胡杨林的密度越高。

原因:塔里木河干流河水向两岸渗透,离河流越近,地下水补充越多,地下水位越高,越有利于胡

杨生长;离河流越远,地下水位越低,胡杨林密度越低。

(4)不应该。理由:博斯腾湖地处干旱区,降水补给少;向外输水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区生态

环境恶化。

应该。理由:利于塔里木河下游两岸地下水水位抬升;地下水的矿化度降低;干流沿岸的植被得

以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沙地面积缩小;空气湿度增加,气候变得湿润。

解析:第(1)题,喀什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周围被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以温带大

陆性气候为主,终年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温带荒漠带。第(2)题,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图示区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内流河。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为主,河流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冬春季河水断流,多

为季节性河流。流程短,冬季有结冰期。第(3)题,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是离河流越近,

胡杨林的密度越高。森林耗水量大,读图可以看到,沿AB线有塔里木河干流经过,河水向两岸渗透,

离河流越近,地下水补充越多,地下水位越高,越有利于胡杨生长。离河流越远,地下水位越低,胡杨

密度越低。第(4)题,先明确观点,理由要与观点一致。

7.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阿尔及尔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

(2)说出断层以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断层以北高原内部分布有许多盐沼,其周围盛产阿尔法草。据此推断阿尔法草的生长习性。

答案:(1)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濒临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

(2)气候炎热干燥;地形起伏和缓;地表沙漠广布,植被稀疏;河流稀少。

(3)当地年降水量少,说明其耐干旱;有大量盐沼,说明其耐盐碱。

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地理位置特点,从气候和交通说明其优越性。第(2)题,

结合图示,从气候特点、地形、植被和河流等方面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第(3)题,植被是地理环境的反映,结合盐沼特征推测阿尔法草耐旱及耐盐碱的生长习性。

8.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甲岛面积约3635平方千米,拥有宽阔的大陆架,白色沙质海滩四周环布。岛上多荒漠,石

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较少。

材料二龙血树是甲岛独特并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生长在山区只有少量土壤的地方,外形像一把巨伞,多刺的树叶上有一层蜡质。

材料三图1所示洋流为甲岛附近4—9月洋流流向。

(1)简要评价甲岛的交通区位。

(2)分析甲岛附近海域4—9月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描述甲岛气候特征。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甲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案:(1)有利:甲岛地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构成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不利:大陆架较宽广,无大型良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泊。

(2)4—9月为北半球夏半年,甲岛海域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冷

海水上涌补偿,将海底盐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增多,渔业资源丰富。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年温差相对较小),降水稀少。

(4)甲岛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疏,多为旱生植物,物种独特单一;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外力风化作用强,石灰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较差;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河流稀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阐述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加试要求)等内容。第(1)题,根据图形信息,甲岛地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构成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根据材料一,甲岛大陆架较宽广,海水浅,无大型良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泊。

影响交通地位的提升。第(2)题,4—9月为北半球夏半年,甲岛海域盛行西南季风。该区域西南季风是离岸风,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冷水上涌补偿,将海底盐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饵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