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五分钟德育教学——端午节
端午节德育活动方案

端午节德育活动方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因此很受大家的欢迎。
为了更好地挖掘端午节文化的内涵,同时在端午节期间开展多种德育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端午节德育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扎龙舟龙舟是端午节的标志之一,扎龙舟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体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氛围。
可以在学校内或者社区内选择一个比较宽广的区域,提前准备好龙舟、桨和其他相关器械,让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比拼,获胜者将得到相应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二、制作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之一,制作粽子可以让孩子们从中了解到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先准备好需要的食材和器具,然后组织孩子们进行制作,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粽子的口味和样式,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制作好的粽子可以用来进行品尝比赛,选出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具创意的粽子。
三、折纸艺术折纸艺术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可以通过折纸的方式表现出各种形状的动物、花卉和人物等,可以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会到端午节的环境和氛围。
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彩纸,然后进行折纸竞赛,选出折得最好的孩子或者小组。
四、讲故事端午节有许多传统的故事,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讲故事比赛,孩子们可以从电视、书籍或者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然后准备自己的讲故事稿件,讲述自己选择的故事。
孩子们将根据讲述的流畅度、语言表达和情感投入等方面进行评比。
五、端午节主题展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端午节主题展览,展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元素、历史、习俗和传说等等,可以将展览品展示在学校内或者社区内,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文化魅力。
以上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端午节德育活动方案,不同的学校和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参与其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心。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端午节日教育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日教育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1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同学的爱国热忱和民族骄傲感。
活动过程导入:1、全体起立:唱中学校生守则之歌2、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3、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日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一、端午解简介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二、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全部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许多,谁能告知大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A、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合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予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渐渐进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德育教育——幼儿园大班端午节道德教案

德育教育——幼儿园大班端午节道德教案。
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让幼儿大班的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其意义,培养孩子们尊重师长、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品德素养,让孩子们感受亲情、友情和集体荣誉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教育方法1、情境教学法将孩子们带入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情境中,有声有色地讲述端午节的故事,并通过课件、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品味自己的言行,引导他们认识到团体荣誉感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小组游戏、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意义,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游戏中体验到分享、合作等品德素养,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加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教育内容1、讲述端午节故事,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
2、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品味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团体荣誉感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让孩子们为自己的好行为“打卡”。
3、组织小组游戏,如捕鱼游戏、赛龙舟等,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孩子们分享、合作等品德素养。
四、教育评估1、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孩子的行为,评估孩子在德育教育中的表现,对其优秀行为加以表扬,填写评价表进行记录。
2、开展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表现,评选出优秀“龙舟手”、优秀“大力士”等荣誉称号,激发孩子们比学赶超、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及教育评估方式,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同时,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尊重师长、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优秀品德,让孩子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端午节德育教育内容

端午节德育教育内容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从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精神内涵等方面展开。
历史文化方面,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化人,他虽然未能成功救国,但他的爱国精神、高尚情操等都是现代人值得学习的。
而端午节作为屈原的祭祀节日,也成为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习俗方面,端午节有许多特别的活动。
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穿五色线等等,这些都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虽然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它们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却没有改变。
吃粽子可以让我们体味到中华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赛龙舟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团结协作、迎难而上的情感,挂艾草和穿五色线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敬畏之心、对未知力量的敬拜和恭敬之情。
在精神内涵方面,端午节更是集中表达了我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一些重要观念。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和衷共济”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
而这些价值观在端午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强化,使它们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扎实地影响和启迪人们。
正因为端午节具有以上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精神内涵的特点,所以它成为了我国德育教育中一件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端午节是一种文化熏陶,是一种情感陶冶,更是一种价值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端午节的历史、传统习俗等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赛龙舟、挂艾草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勇敢拼搏的精神,通过吃粽子、穿五色线等活动来让学生理解与尊重传统文化的内涵。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端午节来启迪学生的实际价值观,如让学生领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智慧,强调“和衷共济”的团队协作精神等。
这些,都是端午节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的宝贵素材。
总之,端午节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在德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端午节,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强化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团结奋斗等优秀品质,从而更好地迎接自己的未来。
幼儿园过端午 话粽子主题德育活动

幼儿园过端午话粽子主题德育活动一、活动背景二、活动目的三、活动内容1. 知识普及环节2. 制作粽子环节3. 品尝粽子环节四、活动效果五、总结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幼儿的德育素质,我园于端午节前夕开展了“幼儿园过端午,话粽子主题德育活动”。
二、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德育活动,我们旨在:1. 增强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和理解;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3. 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协作能力;4.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品质。
三、活动内容1. 知识普及环节首先,老师们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并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了端午节庆祝活动中常见的习俗和活动,如赛龙舟、挂艾叶、吃粽子等。
通过这些形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制作粽子环节接着,老师们向孩子们展示了制作粽子的过程,并向他们介绍了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然后,老师们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每个小组由5-6名幼儿组成,每个小组都有一位负责人。
负责人要负责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操作,并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成功完成制作任务。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们不仅要注意安全问题,还要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合理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
比如,在分工协作方面,老师可以让一部分幼儿负责洗糯米、另一部分幼儿负责切肉馅、再另一部分幼儿负责包粽子等等;在品德教育方面,则可以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尊重他人意见、认真听取指导等。
3. 品尝粽子环节最后,老师们将制作好的粽子分发给每位幼儿,并邀请他们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幼儿讲解粽子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特点,并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父母、珍惜食物等好习惯。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主题德育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 增强了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和理解;2. 提高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3. 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协作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4. 加强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质。
端午节安全教育德育教案设计

端午节安全教育德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爱国意识。
2. 了解端午节的食品、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历史与文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祭龙和祭祀神祇的活动。
闻名于楚国的诗人屈原,在他的传说故事中,屈原在端午节自杀,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传说和文化。
端午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地域性很强,多数地区均有此节。
因受中华民族的广泛影响,端午节也传到了海外,成为国际性的节日。
2. 端午节的食品与文化端午节的食品主要有五粮液、粽子、艾叶鸡蛋等。
五粮液是一款中国名酒,是端午节重要的饮品。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传统的粽子有肉粽、枸杞粽、糯米粽等,分别代表不同的寓意。
艾叶鸡蛋也是端午节的固定食品,艾叶具有驱除恶气、消除疲劳、驱蚊虫等作用,是粽子的好搭档。
3. 端午节的游戏与活动端午节也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有很多特别的游戏和活动。
端午龙舟赛是最著名的活动之一,还有踩高跷、骑马钉等传统游戏。
而在现代社会中,端午节也有别样的庆祝方式,比如民俗游行、文艺演出等。
4. 端午节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在端午节期间,大家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吃食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问题,避免引发疾病。
在参加端午节游戏和活动的时候,要时刻注意人身安全,切勿盲目冒险、莽撞行事。
同时,还要注意交通安全问题,出门在外的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遇到危险情况时,应及时报警或寻求帮助,切不可自行处理。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对端午节有个初步的了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食品、游戏和活动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讲解食品方面时,可以进一步介绍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端午节的德育教育教案及反思

端午节的德育教育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传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种,也是目前为止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芒种”时节,纪念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
他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忘我地奋斗,被王室陷害而最终自刎于汨罗江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洒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剂浓墨。
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并能参与传统端午节的活动,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2. 通过教育和宣传,使学生认识到热爱祖国、珍爱和平、争做优秀少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3. 帮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和自我安全意识,使他们在端午节期间更加安全。
三、教学内容1. 端午节由来:讲解屈原的生平和为什么要进行端午节的纪念。
2. 历史背景:讲解中国传统节日及其重要性。
3. 端午节的食品、活动:介绍中国端午节传统食品粽子和龙舟比赛活动,带领学生制作粽子,进行龙舟比赛。
4. 德育教育内容:通过讲解屈原爱国精神和珍爱和平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爱和平。
利用学校通知或家校共育的方式,教育学生端午节期间如何自我保护和自我安全。
四、练习内容1. 学生分组制作粽子,在班级和学校内比赛评选出最美味和最具创意的粽子。
2. 学生分组参与龙舟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3. 制作各种端午节主题手工制品,如端午节卡片、饰品等。
4. 参加端午文化知识竞赛,答题环节以屈原文化和端午文化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端午文化的了解认知水平。
五、反思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我们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和历史渊源,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过端午 话粽子主题德育活动

幼儿园过端午话粽子主题德育活动一、活动目的和背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让幼儿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我园组织了一场以话粽子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二、活动准备1.粽子材料准备:糯米、竹叶、红枣、豆沙等。
2.软实力准备:老师提前准备端午节的相关故事和文化知识,以便讲解给幼儿。
3.活动场地准备:活动室布置成具有端午节特色的环境,如挂上粽子图案的横幅、悬挂菖蒲和艾叶等。
三、活动流程第一阶段: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15分钟)1.老师通过讲解故事《屈原投江》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2.通过图片、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向幼儿展示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引导幼儿讨论端午节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让幼儿欣赏端午节的特色音乐、歌曲和视频,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第二阶段:制作粽子(30分钟)1.老师向幼儿介绍粽子的种类和做法,并展示制作粽子的材料。
2.分组让幼儿参与制作粽子的每一个步骤,如洗糯米、泡竹叶、包粽子等。
3.老师引导幼儿了解粽子的形状和包法,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第三阶段:品尝粽子和分享(15分钟)1.幼儿将制作好的粽子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粽子的图案。
2.老师鼓励幼儿描述自己制作粽子的过程和体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幼儿围坐在一起,品尝大家制作的粽子,欣赏各种口味的粽子。
4.鼓励幼儿通过品尝粽子的方式来感受和体会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第四阶段:端午节游戏(30分钟)1.老师组织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游戏,如龙舟比赛、踩高跷、捉迷藏等,让幼儿参与其中。
2.游戏过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和提问,加深幼儿对端午节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第五阶段:总结与反思(10分钟)1.老师带领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回顾端午节的文化和活动。
2.鼓励幼儿表达他们对活动的收获和感受,让他们懂得如何通过活动来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
四、活动评价和展望通过这次以话粽子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幼儿对端午节的了解得到了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端午节德育活动方案设计

端午节德育活动方案设计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教育孩子爱国、尊老、爱家、勇毅的重要机会。
为了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发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本文设计了一份端午节德育活动方案。
一、主题:以“屈原与端午”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二、时间:6月5日三、活动方案:1. 学生同台演说学生在课前准备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演说,向班级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习俗、食品和民间文学作品。
演说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端午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2. 手工制作艾叶香囊艾叶香囊是端午节时的传统食品,也是辟邪之物。
学生将在课上学习如何制作艾叶香囊,并亲手制作出一款艾叶香囊。
通过制作艾叶香囊,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文化中的食俗文化,同时也了解艾叶香囊的意义和作用。
3. 讲故事老师在课上讲解端午节的历史趣闻和文化内涵,并向学生讲述屈原的故事。
学生通过学习这个故事,能更好地理解端午节文化的表达方式,也能从中了解到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根源。
4. 参观龙舟比赛让学生前往当地举办的龙舟比赛场地进行观看比赛。
让学生观察龙舟运动员的反应和技巧,感受他们的力量和团队精神。
通过观看比赛,学生将进一步了解为什么端午节中会有龙舟比赛和舞龙舞狮等活动。
5. 诵读屈原诗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屈原的诗篇,并领会其中的意义和主题。
通过诵读和学习屈原的诗篇,学生将加深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在诵读中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厚重。
四、心得体会:本次端午节德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
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追求。
同时也在活动中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希望此次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所帮助,达到预期效果。
端午节德育活动教案及反思大班

端午节德育活动教案及反思大班端午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在端午节期间,开展德育活动既是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结合大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份适合大班学生开展的端午节德育活动教案,并对活动进行反思。
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动手能力;5.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端午节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学习(30分钟)展示节日印象:教师在黑板上写上“端午节”三字,让学生说出这个节日最先想到的印象。
端午介绍: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并引导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和问题引导,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手工制作粽子的活动(60分钟)手工制作:教师现场演示制作粽子的步骤,并带领学生一起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掌握制作技巧。
自主制作: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制作,并且各组之间需要配合和协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口味的粽子。
3.参观展览和品尝美食(30分钟)学生参观端午节相关展览,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同时品尝学生自己制作的粽子。
三、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手工制作环节中,有些学生不熟练,无法成功制作出粽子。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制作,我们需要提前准备一些辅助工具和材料,以供学生使用,同时老师还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教学效果及改进意见此次德育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学习了动手制作粽子的技巧,同时也促进了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
但是在执行中,我们在时间安排上有些紧,还希望在后续的活动中多加一些涵盖各方面的内容,创造更加全面的教学效果。
六月德育第一次主题班会《传统文化—端午节》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四、今天的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
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 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九月 三十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 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画 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 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 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 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戴 香 包
香包高高门前舞, 驱邪气,防五毒。 高高兴兴过端午。
长命缕
挂艾草
家家户户挂艾草 求平安
三、端午节的诗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 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 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 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二、端午的传统习俗
赛龙舟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
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
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 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 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 邪、保佑安宁。
中国传统文化—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 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 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 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 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德育活动课教案(精选11篇)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德育活动课教案(精选11篇)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德育活动课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德育活动课教案(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德育活动课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二、活动准备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动过程(一)讲看看:要求:交流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二)导语: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道德讲堂:端午节

七、从端午节学习到那些?
• 习俗:1)兰汤洗浴,就是用浸着兰花的水来泡 澡、清洗身子。2)用艾蒿、菖蒲,将它们挂在门 上、墙上,或者用燃烧艾蒿的烟雾来熏蚊虫。3) 挂端午索,系彩丝。4)贴符图以辟邪。 浅层次道理:防疾除疫、卫生保健;美容或 美化环境 深层次道理:人与自然的和谐。 习俗:5)打扮小女孩,已婚女的回娘家住和 到已婚男人到丈人家送礼。 浅层次道理:偏重女性活动 深层次:尊重女性,关注女性
初二3班主题班会
一、端午节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 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 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 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二、端午节的由来
•
• • • •
七、从端午节学习到那些?
• 习俗:6)饮药酒,主要是喝雄黄酒。 • 浅层次道理:强身健体。 • 深层次道理:珍爱生命,健康成就未来。 • 习俗:7)送扇子,古人认为扇子也可以避邪,称为“避瘟扇”。 • 浅层次道理:炎夏来临,乃时令礼品。 • 深层次道理:关爱别人,礼尚往来。 • 习俗:8)赛龙舟。 • 浅层次道理:缅怀伍子胥 • 深层次道理:团结起来力量大。 • 习俗:9)朗诵诗歌。 • 浅层次道理:诗是一个人的心灵悸动。 • 深层次道理: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 • 习俗:10)吃粽子。 • 浅层次道理:缅怀屈原。
六、端午节习俗:戴佩饰香包之类
• 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 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 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 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 的。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 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 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 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 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 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 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 间艺品。
端午节的德育教育活动教案

端午节的德育教育活动教案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2)通过参与制作粽子等传统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内容:(1)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制作粽子的步骤讲解和演示。
(3)教学板书:端午节、粽子制作步骤。
3.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小组合作。
4. 教学过程设计(1)开场导入引入端午节的话题,展示粽子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授通过PPT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源和文化内涵。
(3)实践活动老师现场制作粽子,让学生看到制作的过程,然后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进行粽子的制作,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制作粽子的技巧和方法。
(4)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通过开展端午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和传统文化素养。
(5)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和回顾这次活动,分析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和不足,并留下学习体会。
(6)课后延伸让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制作粽子,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学习粽子制作和端午节的知识,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教育评价。
二、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端午节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制作粽子等传统食品,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方法方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掌握端午节的知识和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粽子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问题,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安全教育,以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同时,在知识讲授方面,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内涵和历史渊源,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班德育端午节教案

中班德育端午节教案第一篇:中班德育端午节教案中班德育端午节教案中班德育端午节教案: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1、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长命缕若干。
3、《小朋友的书》每人一本。
4、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1、交流经验。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
3、讲述屈原的故事。
教师借助《小朋友的书》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5、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6、品尝粽子。
幼儿边品尝粽子,边观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
第二篇:中班教案端午节中班教案端午节活动目标(1)初步懂得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介入端午节活动,萌发对平易近族文化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1)懂得平易近俗平易近风。
(2)克己自玩龙舟。
料及情况创设: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设计思路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公平易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平易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公平易近族的文化积厚流光,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不雅形象,故本活动设计经由过程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熟悉,从而使幼儿爱故国情感。
教导流程:讲讲来历包粽子、吃粽子制造玩划学唱《过端午》-------─→-------------─→?─→?─→?画画故事生活龙舟龙舟赛龙舟第三篇:中班端午节教案中班端午节教案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怎样把它设计成小班幼儿所喜爱的活动,既体现综合的理念,又能突出一个重点领域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班端午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端午节德育活动教案及反思中班

端午节德育活动教案及反思中班一、教案1. 活动主题:端午节2. 活动目的:通过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节日习俗和粽子的制作过程,培养孩子们的文化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准备:(1)准备粽叶、粘米、香叶、鲜肉、蛋黄等制作粽子的材料。
(2)准备《屈原》的故事,并做好相关图片、道具等。
(3)在教室或教学区域布置展示端午节的图片、文字说明等。
4. 活动流程:(1)打开主题教育活动:讲解端午节由来及重要意义,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讲解和展示端午节习俗:介绍龙舟赛、踩花轿、挂艾叶、吃粽子等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通过图片、道具和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3)DIY粽子制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制作的过程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阅读《屈原》的故事:讲解屈原的故事,通过图片、道具和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屈原的心路历程和传说中的感人故事情节。
(5)总结与分享: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和感受,总结整个端午节的学习体验,让孩子们对端午节的文化和传统有更深刻的了解。
5. 注意事项:(1)在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安全和卫生,遵循食品卫生规范和操作规程。
(2)在活动前,需要提前做好活动准备工作和材料准备,确保活动流程顺畅和有足够的材料供孩子们使用。
二、反思通过这次端午节德育活动,孩子们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到了团队合作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 活动内容不够充分和细致,需要增加教材和图片等详细说明,以便孩子们更加深度地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粽子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同时需要更多的教师指导和监管,确保制作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3. 在活动总结和分享环节,孩子们的表达和分享能力还不够,需要教师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和训练,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感受。
道德与法治端午节教案

道德与法治端午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了解端午节的道德和法治意义。
3.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投江、龙舟竞渡。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
2. 端午节的道德意义•团结协作:龙舟竞渡需要全体队员齐心协力,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忠诚奉献:屈原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体现了忠诚奉献的精神。
•尊重传统:过端午节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3. 端午节的法治意义•安全意识:龙舟竞渡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强调安全第一。
•公平公正:比赛过程中要求公平竞争,不允许作弊行为。
•法律意识: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需要遵守法律规定。
4.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道德教育: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法治教育:组织学生进行龙舟竞渡比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尊重法律的意识。
5.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合作能力:组织学生分组参与龙舟竞渡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龙舟,并进行改进和创新。
三、教学方法1.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端午节的思考和感悟。
2.图片展示法:展示端午节传统习俗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视频观看法:播放龙舟竞渡比赛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比赛的过程和规则。
4.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端午节的道德和法治意义,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
5.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龙舟竞渡比赛,体验合作和创新的过程。
四、评价方式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合作态度。
2.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对端午节起源、传统习俗、道德和法治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创新评价:评估学生设计的龙舟是否创新,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认可。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次课讲述的端午节起源和传统习俗。
幼儿园端午节粽子主题德育活动

幼儿园端午节粽子主题德育活动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传统习俗,我们幼儿园决定举办以粽子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通过亲手制作粽子,让幼儿体验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和兴趣。
2.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工作1.确定活动日期和时间。
2.准备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和图片,用于讲解和讨论。
3.准备粽子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糯米、竹叶、丝线等。
4.在幼儿园内设置制作粽子的工作区,准备足够的工作台和餐具。
5.邀请幼儿的家长参与活动,并提前与家长沟通活动安排。
活动流程第一阶段:了解端午节1.利用图片和资料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
2.通过听故事、唱歌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屈原和龙舟赛的传说。
3.引导幼儿讨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第二阶段:制作粽子1.向幼儿介绍粽子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2.组织幼儿分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教师和一名家长指导。
3.把糯米、豆沙等材料分发给幼儿,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粽子。
4.教师和家长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幼儿的安全和正确操作。
5.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可以尝试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粽子。
第三阶段:品尝粽子1.收集所有制作好的粽子,摆放在一个整齐的桌子上。
2.邀请幼儿围坐在桌子旁,品尝他们自己制作的粽子。
3.引导幼儿品味粽子的味道,让他们感受到传统美食的魅力。
第四阶段:总结活动1.让幼儿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2.引导幼儿从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明确达到的目标。
3.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粽子制作成果,并进行评选或展览。
活动评估1.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评估活动效果。
2.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绘画作品等形式,了解他们对端午节和粽子制作的理解和感受。
3.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活动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5、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课前五分钟德育教学设计
学科:教师:班级:
教学主题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授课年级课Biblioteka 类型教学过程一、导入
本周我们将会过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二、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三、端午节的习俗有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
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4、悬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7、点雄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课堂小结
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