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事件回顾与讨论
药害事件回顾与讨论(1)
评论与思考:
这起曾被称作“中国假药第一案”的“梅花K” 事件,实际上仅暴露出制药企业制假售假的 冰山一角。在当时,违规投料生产、虚假广 告促销的行为是司空见惯。只是药监部门尚 未经历以后“齐二药”等事件的“磨难”和 “洗礼”,对违法企业下手显得心慈手软。
三、关木通事件
事件简介:
关木通事件,或称龙胆泻肝丸事件, 也称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关木通 含有马兜铃酸,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可以 损害肾小管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如何鉴别“毒胶囊”
掺有盐酸四环素的梅花经程书群在这批胶囊说明书上扩大药品功效和适应症组织外包装后向湖南等省市销售这起曾被称作中国假药第一案的梅花k事件实际上仅暴露出制药企业制假售假的冰山一角
小组成员:陆勋 俞娇娇 肖梦霞
十大药害事件
十 九 八七 、 、 、、 毒液刺蛋博甲 胶事五白雅氨 囊件加事人蝶 事 注件免呤 件 射 疫事 球件
Hale Waihona Puke 六 五 四 、 、 、 欣事鱼液亮 弗件腥事菌 事 草件甲 件 注 素 射 注 剂 射
三 、 奥 美 定 事 件
二 、 关 木 通 事 件
一 、 “ 梅 花 事 件
K”
事件简介:
2006年7月24日,青海省西宁市部分患 者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即 “欣 弗”注射液)后,出现胸闷、心悸、 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 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 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1、是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 2、是应急反应能力。 3、是药品的召回制度。
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 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 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 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 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 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 次药品,所用胶囊 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齐二药
“齐二药"药害事件分析摘要:通过对“齐二药”假药事件的总结,进一步讨论药品生产企业和监督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假药事件和药害事件发生的原因,追根溯源,借鉴发达国家防御药害事件的先进经验,探讨如何解决药害事件频发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有效途径。
事件经过:·2006年4月22日和4月24日,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住院的重症肝炎病人中先后出现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至4月29日、30日又出现多例相同病症病人,该院及时组织肝肾疾病专家会诊,分析原因,怀疑可能是患者新近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厅接获医院上报的情况后,即派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组织省内著名肾病专家进行再次会诊。
专家初步认为该事件与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关。
·5月3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发现部分患者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责成黑龙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暂停该企业“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封存了库存药品。
并派出调查组分赴黑龙江、广东等地进行调查,随后又赴江苏追踪调查生产原料的问题。
·5月12日,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查封和调查。
查封了这家公司的产品118万支。
·5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和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药品,同时要求各地药监部门在本辖区范围内就地查封、扣押。
·5月14日下午,齐齐哈尔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造成该事件的原因系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同时宣布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查封,并立案调查,警方正在对药品采购、保管、检验等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已采取措施对假丙二醇的源头进行了有效控制,贩卖假丙二醇的嫌疑人王桂平已被江苏省公安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来自“药害”的反思》
《来自“药害”的反思》当前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这一数值接近全球平均值(2.9%~5.1%)的高点。
据统计,我国每年住院病人约5000多万,每年约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而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每年约近20万人。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的病例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到了所有中西药病例报告的近一半,其数量和严重程度列各类药品之首。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药品不良反应。
另一份美国的报告显示:美国约有14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为死因的第四位,由此导致的医疗费用已经增加了几十亿。
目前,药害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之一,已经到了非高度重视不可的程度,非采取有力措施不可的时候了。
药品不良反应(adr)概述1、概念。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中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原因。
药品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非常复杂,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无法避免药品不良反应。
首先,一般药品有多种药理作用,除了人们希望它发挥的治疗作用以外,其他的就成为了不良反应;第二,由于人种、性别、年龄的不同,可以造成对药品的反应不同,而引起不良反应;第三,新药的审批主要是根据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由于新药的使用人群有限,不良反应一时难于发现。
但在一定程度上,药品不良反应也与企业、医院为了经济利益而“共谋”,给患者用药不当或滥用药物有关。
3、影响因素。
一是药品质量、使用数量的问题;二是医疗技术问题,包括诊断不清,选药不当,治疗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忽视个体用药,盲目滥用新药和进口药等;三是医护人员责任因素,没有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过敏史,违反操作规程,更有甚者是受利益驱使;四是患者因素,不如实陈述病史,不遵医嘱,重复用药,按广告用药。
adr监测起步晚审批力度弱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回顾反应停事件
附件一回顾反应停事件,反思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也给自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对化学药物的盲目依赖和滥服药物,已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悲剧。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反应是著名的停事件。
1959年,西德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
伦兹博士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
反应停是妊娠的母亲为治疗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称为:海豹胎)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基因上的生命密码在正常情况下,手脚的长度,以用5个手指等等都应当按照指令有规律地形成。
可是反应停药物能使这种指令在某一部位受到障碍,其结果就产生畸形儿。
人们不应该忘记一句老话:凡药都有三分毒。
切忌对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的随意滥服。
一种名叫“反应停”的药物曾经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但事过境迁,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现在也许到了重新评价反应停的时候了.据估计,在过去的3年里,已经有超过5万名美国人接受过反应停的治疗,其中绝大多数是癌症患者。
在我国,反应停已经悄悄地改名换姓,并被用于临床治疗。
■孕妇的理想选择?1953年,瑞士的一家名为Ciba的药厂(现药界巨头瑞士诺华的前身之一)首次合成了一种名为”反应停”的药物。
此后,Ciba药厂的初步实验表明,此种药物并无确定的临床疗效,便停止了对此药的研发。
然而当时的联邦德国一家名为Chemie Gruenenthal的制药公司对反应停颇感兴趣。
他们尝试将其用做抗惊厥药物以治疗癫痫,但疗效欠佳,又尝试将其用做抗过敏药物,结果同样令人失望.但研究人员在这两项研究过程中发现,反应停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眠的作用,而且对孕妇怀孕早期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此后,在老鼠、兔子和狗身上的实验没有发现反应停有明显的副作用(事后的研究显示,其实这些动物服药的时间并不是反应停作用的敏感期),Chemie Gruenenthal公司便于1957年10月1日将反应停正式推向了市场。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药害事件是指由于药物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的事件。
药害事件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严重伤害,也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公众对药品安全的担忧。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药害事件案例,探讨导致药害事件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某药企生产的一种抗生素药品在市场上销售后,不久就出现了多起患者因用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件。
经过调查发现,该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
首先,该药企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存在着质量控制不严的问题,部分原材料并未按照标准进行检验,直接投入生产。
其次,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生产工艺也存在明显不合格的情况,导致药品受到了污染。
此外,药品包装和储存环节也存在问题,部分药品包装不符合规定,储存条件不佳导致药品质量下降。
这一药害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药企在生产、质量管理等环节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
首先,药企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导致了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
其次,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使得药品受到了污染。
此外,药品包装和储存环节的问题也加剧了药品质量的下降。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药品的质量不合格,最终导致了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药害事件,首先需要对药企进行严厉的处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药品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另外,药品生产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此外,加强对药品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也是预防药害事件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药害事件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通过对药害事件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药害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存在严重问题所致。
为了预防和解决药害事件,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生产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从药害事件看微生物污染及产品质量控制
制
卫生培训
设备清洁 卫生管理制度
机构与人员
设备
卫生管理
从药害事件看微生物污染及产品质量控
制
生产管理
污染的来源与控制: 空气、压缩空气
存在的微生物类 型
来源
影响因素 监测方法 措施与手段
产芽孢的细菌: 尘埃
附着的微粒 浮游菌监测
杆菌属、梭菌属 人的皮肤
的菌种
人的体液
不产芽孢的细菌:衣服
葡萄球菌属、链 水滴
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 检验,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均不符 合规定。
欣弗培养物
肺炎克雷伯
巨大芽孢杆菌
从药害事件看微生物污染及产品质量控
制
粘质沙雷菌
从药害事件看微生物污染及产品质量控 制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因生产劣药被收回大容量 注射剂生产资格和“欣弗”药品批准文号,企业负责人被 撤职。
从药害事件看微生物污染及产品质量控 制
一、【近年来我国主要药害事件回放】
序号 药害事件
引发后果
涉事药品
2006年,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13名患者死亡,2名
1
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 患者受到严重伤害
肾功能衰竭,引发齐二药大案
2006年,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致死11名患者,波及
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欣弗) 青海、广西、浙江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注射液药害事件。
10省
2007年,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致全国上百位白血病
华联制药厂生产的注射用甲氨蝶呤药 患者下肢伤残
3
害事件。
2007年,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多名患者注射后出现
药害事件案例反思
药害事件案例反思“欣弗”不良事件及反思一、事件经过·2006年7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西宁市部分患者在使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又称欣弗)后,出现了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
随后,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地的药监管理部门也分别报告,有病人在使用该注射液后出现相似临床症状。
·2006年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停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
·截至2006年8月15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收到有关安徽华源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全国16省区,共报告欣弗不良反应病例93例,死亡11人。
·2006年8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对欣弗不良事件调查结果。
二、事件原因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违反规定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该药品应当经过105摄氏度、30分钟的灭菌过程,但是安徽华源却擅自将灭菌时间缩短1分钟,同时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项不符合规定。
三、处理结果1、对企业的处理·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收该企业2006年6月以来生产已销售“欣弗”药品违法所得,并处以货值两倍罚款;·责成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督该企业停产整顿,收回其大容量注射液《药品GMP证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该企业“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药品的批准文号,委托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批件;·对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召回的“欣弗”药品,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监督销毁。
农药药害事故田间鉴定案例分析
河南农业2018年第1期(上)一样,都呈深绿色,给人的感觉是贪青晚熟,与正常开始成熟麦穗落黄的颜色对比明显。
手捏病穗无籽,剥开颖壳可见干瘪籽粒,有的有少许胚乳,基本判断是小麦子房膨大后未持续灌浆所致。
(三)不结实病穗田间分布整个地块北边地头约3 m 长都是病穗,西邻麦田边行1垄受害,东边2畦的畦中间有4行小麦从南到北也是病穗,形成贪青绿色条带,非常规整,条带两边都是健康植株,籽粒饱满。
其中,1畦中段有2 m 长的植株生长结实。
二、问询调查(一)施肥浇水管理2016年10月6日播种,播前基本上可以断定产生的病穗不是水害、肥害、假种子及其他农事活动危害所致,而是喷药所致,即药害。
麦田一共喷施2次农药,第2次是在5月16日喷施,根据焦作市小麦籽粒形成规律,此时小麦籽粒已到乳熟末期顶满仓阶段,干物质积累量达最大值60%,到5月24日调查时籽粒不会成干瘪状态,可以排除第2次施药造成药害的可能,因此,可以判定为第1次,即4月20日施药使小麦受到了药害。
4月20日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也是最容易遭受外来物资侵害的敏感生育时期。
再用药害结果来解释其他人为次喷药时最先从与西邻2桶药液,1.33 kg。
畦喷药时行走速度较快,4行正好是来回喷幅4行用药量是1.4 kg,比还多,因此,中1畦中段有60%左右。
667 m 2(三)敏感药剂影响从受害植株未有灼伤、畸形、枯焦等症状以及灌浆停止现象分析,很可能是一种具有内吸性、易造成药害的敏感药剂影响了小麦正常生长和代谢,阻断了灌浆路径,最终导致小麦无籽。
使用混配的三种药剂都有内吸性,但丙环唑导致小麦不结实的危险性最大。
因为它不但具有内吸性,还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又由于丙环唑在植物体内只向上传导,容易导致顶端位置或生长点累积,高浓度累积会抑制这些植物组织的呼吸作用,导致作物生长异常。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药害事件是指因药品使用不当或者药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健康损害的事件。
药害事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对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以及监管部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药害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严重的药害事件,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XXX药品事件”。
该事件发生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有患者因此丧失了生命。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引发了对药品监管体系的质疑和反思。
首先,我们需要对这一药害事件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包括,事件的起因是什么?药品本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是什么?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事件的经过和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对事件中的责任主体进行分析。
药害事件往往涉及到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以及监管部门等多个主体。
我们需要明确各个主体在事件中的责任和作用,从而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只有找准责任主体,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分析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事件的处理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在事件发生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够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需要对事件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总结。
药害事件不仅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对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以及监管部门造成了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从根本上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如何加强药品监管,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总结,对于完善我国的药品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药害事件的案例分析对于我们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事件的起因、责任主体、处理和应对措施,总结事件的影响和启示,从而为完善我国的药品监管体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药害事件是指因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等原因导致患者或公众的健康受损或威胁的事件。
药害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和社会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损失。
以下将以中国市场上发生的一起药害事件为例,对其进行案例分析。
2018年,中国郑州一家儿童医院的儿科门诊发生了一起药害事件。
一位3岁的女童因感冒去就诊,医生为她开了一种含“云南白药”成分的口服药物。
然而,该药物未能提供标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
女童家长在给女儿使用药物后,可能因剂量不准确或过敏等原因,导致女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病情危重。
最终,女童因急性过敏休克导致死亡。
通过这起药害事件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问题和教训。
首先,药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
该药物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未能提供完善的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导致患者和家属无法正确使用药物。
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以最大限度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
其次,医生在开药时应更加谨慎和细致。
医生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相关病史、过敏史以及药物敏感等情况,对开药进行专业的判断和选择。
同时,医生应向患者或家属提供详细的用药说明和注意事项,以及遇到不适时的应对方法,以减少因药物而造成的意外伤害。
再次,患者和家属在用药时应更加重视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潜在风险。
应注意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成分、用法和剂量等信息。
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说明进行,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通过对这起药害事件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药害事件发生时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损伤,甚至导致生命的丧失。
因此,药品监管部门、医生和药企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药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管力度,提高患者和公众对于药物的认知和主动性,共同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和药品安全。
从药害事件看微生物污染与产品质量控制
欣弗培养物
4/8/2020
肺炎克雷伯
巨大芽孢杆菌
粘质沙雷菌 10
4/8/2020
11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因生产劣药被收回大容量 注射剂生产资格和“欣弗”药品批准文号,企业负责人 被撤职。
药品监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对安徽 华源生产的“欣弗”药品按劣药论处。并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4/8/2020
8
女
童
哈
西安一患父 亲者注射欣弗后病危
尔 湖南教师因注射孩欣子弗盼导抚望致妈死妈亡快,快亲醒属来悲痛欲绝
滨
着
因
女
静
儿
点
的
欣
遗
弗
照
致
悲
死
恸
女
不
童
已
生
前
照
片 4/8/2020
9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违反规定生产,
是导致这起不良事件 的主要原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安徽省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进行现场检查。经查,该公司2006年6月至7月 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准 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 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
种疫苗。
2011年,蜀中制药爆出以苹果皮为原 服用后没有疗效 10 料生产板蓝根的丑闻。
11 2012年毒胶囊事件
多省市调查毒胶囊事 件,停售封存13个产 品。引发公众信任危 机。
2013年康泰疫苗致婴儿死亡事件(劣 从11月至今,广东、
12 药,假药或其他暂无定论)
作文范文之药害事件作文
作文范文之药害事件作文药害事件作文【篇一:药害事件】药害事件2001年,通过adr监测发现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可能会引起白血病2002年,发现苯甲醇可能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2003年,发现甘露聚糖肽的严重不良反应,sfda及时采取措施,修订药品说明书2004年,经监测评价后确定了“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溶血现象,立即修订该药品说明书2005年,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对“莲必治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品种采取了修改药品说明书的措施,将“千柏鼻炎片”、“氯霉素眼药水”等12个品种由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2006年5月,齐二药事件. 2006年6月,sfda根据adr监测情况,暂停了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品种的使用和审批2006年9月,sfda通报“警惕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阿昔洛韦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关联、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我使用的药品安全吗?”——警钟!药品监管机构,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全社会讨论“药品安全监测机制”1998年~2006年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519到369392份;年平均增长率分为170%。
报表质量逐渐规范,报告的利用率逐年提高;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药品监管提供了大量数据和依据,使药品监管不断走向科学和合理。
——药物警戒信号的发现和利用,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药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功能开始显现。
通过adr报告系统监测发现的重大药害事件2006年4月,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adr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使用“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二甘醇;2006年7月,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患者使用“欣弗” 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安徽华源违反规定生产,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2007年7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部分白血病患儿,在使用甲氨蝶呤后陆续出现下肢疼痛、乏力、进而行走困难等症状——暂停使用部分批号注射用甲氨蝶呤用于鞘内注射回顾近年这些从adr监测系统中被及时发现的药害事件,可以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经在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中、在及时发现和降低“药害”影响范围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近年来,药害事件屡屡发生,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药害事件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也动摇了人们对药品安全的信心。
本文将以几起药害事件为例,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药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药害事件。
某药企生产的一种抗生素在上市后,不久就接连出现多起患者因服用该药物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件。
经过调查发现,该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并未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差异,也未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导致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促使相关部门对药品的临床试验和监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和加强。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起因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药害事件。
某药企生产的一种感冒药在市场上销售后,不久就有大量消费者反映服用后病情反而加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经过抽样检测,发现该药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规操作和管理不善。
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该药企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闭。
因此,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出的药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起因虚假宣传引发的药害事件。
某药企为了迅速推广一种新药,采取了夸大疗效和隐瞒不良反应的手段进行宣传,导致了大量患者因为误信广告宣传而购买并服用了该药品,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后果。
这一事件揭露了药品广告宣传中存在的严重失实和夸大疗效的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对药品广告宣传的严格监管和规范。
综上所述,药害事件的发生往往与药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不善、监管不力以及虚假宣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对药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加强对药品质量和疗效的把关,严格规范药品广告宣传,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十大药害事件的调研
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
要报告此药品引起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国家实行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须随时 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
我国从1983年开始,对药品不良反应做监测工作,
并于去年11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发
布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全国建有
药物在养生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防衰抗老作用的药物,称为 延年益寿药物。运用这类药物来达到延缓衰老、健体强身的目的, 即是药物养生。药物养生保健是中国古代养生学家在中医理论的指 导下,经过长期的养生防病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养生方法。总的 来说,在保持人类健康的过程中,药物的作用有利也有弊。但是只 要合理应用,其有利的方面远远大于其弊端的。因此,药物对人起 到的大多数还是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人的以生活中不能缺少 药物,它是人类健康生所必备的。
• 一种药物之所以能起到药物的作用,是因为它里面含有一定的 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往往又由不同的原子、分子组成,不 同的原子、分子就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
• 一般来说,身体里的药物对有病的部位、没病的部位,都要发 挥作用。在有病的部位,它能发挥治疗作用;但是对没有病的 部位,它所发挥的作用往往就会打乱身体的平衡,引起毒副作 用。一般来说,身体里的药物对有病的部位、没病的部位,都 要发挥作用。在有病的部位,它能发挥治疗作用;但是对没有 病的部位,它所发挥的作用往往就会打乱身体的平衡,引起毒 副作用。
请批评指正!谢谢!
•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应该没几个人去反对这个说法。虽然如 此,药物在保持人们健康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毕竟人的一 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要治愈它只有通过医治,并 服用药物或者借助药物的治疗。但是治愈疾病的前提是正确认 识疾病,并用正确的方式治疗。正确的治疗方式包括用正确的 药物和合适的用量。
药害事件汇总
70用药者受损害
1963~1972年 氯碘羟喹(Clioquinol) SMON病(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 11000多人中毒,几百人死亡
1968~1979年
心得宁
眼-皮肤-粘膜综合征
约2257人受损害
二、 药害事件
“反应停事件”受害者
药物是否安全、有效?
用药的收益是否大过了风险?
厂家起草的标注是否恰当? 厂家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 方案是否能够充分保证药品 的质量?
二、 药害事件
4、亮菌甲素 注射液事件
≠ 丙二醇
二甘醇
(工业原料)
事件简介 2006年4月,广州中山三院传染科重症肝炎连续有病人突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当
天唯一都使用过的一种药品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经
检测,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紫外光谱在235nm处多出一个吸收峰;在急性毒性预实验中,其毒性明显高 于其他公司生产的产品。最终确证其中含有高达30%的二甘醇。二甘醇在体内会被氧化成草酸而引起 肾损害,导致病人肾功能急性衰竭。高浓度的二甘醇为何出现在齐二药的亮菌甲素注射液里呢?
结果处理 广西金健制药厂(前身“广西半宙”)赔偿原告58人共282万元,因犯生产、 销售假药罪,判处罚金14万元。7名被告人均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程书群
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厂长卢智、副厂长方党礼等6 人也分别被判刑并各处罚金。
教训总结 “梅花K”事件,实际上仅暴露出制药企业制假售假的 冰山一角。在当时,违规投料生产、虚假广告促销的行为 是司空见惯。
假药
劣药
二、 药害事件
1890~1980年间重大药害事件统计:
时间
药物
导致损害
药害事 件案例分析之__齐二药事 件
$ & ¥
“齐二药”事件
但凡这世界上假的 东西都会披上真的外衣, 狼要想吃羊,必定要先 披上羊皮。假丙二醇也 有件貌似合法的外衣: 伪造的三证——药品生 产许可证、药品注册证 和企业营业执照。
案例分析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在采购员钮忠仁的心里,恐怕还在为买到这么便 宜的丙二醇而高兴吧,殊不知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在 生产资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药厂追求的是有效控制 生产成本,但不能以降 低产品品质为代价,更 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 图,以 次充好,甚至以 假乱真。
没有人能看懂红外图 谱,也没有人见过红外标准 图谱集,更不知道还需要和 标准谱图比对。他们只是利 用红外光谱仪做出一张图谱, 有记录证明是做过的就可以 了,至于所检验物料的真伪, 他们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 并且还按照领导吩咐,在检 验单上写下“符合规定”的 字样。(1150-1060cm-1 脂 肪酶特征吸收)
案例陈述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齐二药事件”无异于在近年已经颇受社会诟 病的国内医药界“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它让一 个欣欣向荣的企业走向了毁灭,让一个个爱厂如 家的员工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它所制造的假药, 像一张张血盆大口吞噬了无辜百姓的生命,让多 少曾经幸福的家庭在悲戚,它让人们对国药准字 产生信任危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品管理法》,给人民的用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 胁和隐患。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些处应业案部后的 内罚的作人门国调有 容包的出员也家查了 呢括处了和对相结明 那罚相企涉关果确 , ? ,
“齐二药”事件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向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和《听证告知书》,对该企业 进行了如下处罚:没收查封扣 押的假药;没收其违法所得238 万元,并处货值金额5倍罚款 1682万元,罚没款合计1920万 元;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 证》,撤销其129个药品批准文 号,收回GMP认证证书,至此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不 复存在。
从药害事件浅谈药品质量管理的不足与对策
从药害事件浅谈药品质量管理的不足与对策李禅信息工程2011051290近年来,我国的药害事件频频发生。
药害事件的发生不仅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广大群众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药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加强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保证我国药品的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本文将通过近年药害事件案例,分析我国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1.药害事件的定义与类别药害事件泛指由药品使用导致的患者生命或身体健康损害的事件[1].药害事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药品质量缺陷(假药、劣药)导致损害的事件;而是由于合格药品使用过错(超剂量中毒、用错药和不合理用药等)导致损害的事件;三是合格药品在按说明书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良反应损害,即药品不良反应事件[2]。
2.我国近年来重大的药害事件及其原因分析2008年,博雅人免疫球蛋白因质量问题静注后导致病人死亡;2009年10月,刺五加注射液制剂因某一批次被雨淋水泡污染后,临床使用中病人出现恶心、胸闷、呕吐、昏迷、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其中4人循环衰竭死亡;2009年1月,病人因服用了加入了大量格林本脲等化学成分的假糖脂宁胶囊,发生严重低血糖致心、肺、脑等功能不可逆的损伤,最终死亡;2011年8月,在黄柏胶囊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过期的盐酸四环素,使用过程中导致128人中毒,出现腹痛、呕吐、乏力等症状,有1人成为植物人、、、、、、从这些药害事件中不难分析出来导致药害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药品的质量缺陷,即大部分要害事件是上面所说的药害事件类型的第一种。
而更深一层地,这些药害事件实际上暴露出了我国药品质量管理的严重缺陷。
正是由于我国药品质量管理有着太多的漏洞,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生产商为了利润的铤而走险顺风顺水,让质量有缺陷的药物不断流入市场,威胁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3.药品质量管理的概念药品质量管理是指药事管理组织和药事单位,为保证药品质量,决定药品方针、目标和责任,并在质量系统内,以诸如质量策划、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予以实施的整体管理功能的一切活动[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关木通事件
? 事件简介:
? 关木通事件,或称龙胆泻肝丸事件, ? 也称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关木通 ? 含有马兜铃酸,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可以
损害肾小管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1、是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 2、是应急反应能力。 3、是药品的召回制度。
? 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 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 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 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 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 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 次药品,所用胶囊
小组成员:陆勋 俞娇娇 肖梦霞
十大药害事件
??????????????
十 九 八七六 五 四三二一
、 、 、、、 、 、、、、
毒液刺蛋博甲欣事鱼液亮奥关“
胶事五白雅氨弗件腥事菌美木梅
囊件加事人蝶事 草件甲定通花
事 注 件 免 呤 件 注 素 事 事 K”
件 射 疫事
射 注件件事
球件Biblioteka 剂射件? 事件简介:
2006年7月24日,青海省西宁市部分患 者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即 “欣
?
弗”注射液)后,出现胸闷、心悸、
?
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
?
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
?
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
?
?
在“欣弗”事件调查过程中,人们 ? 发现,许多“欣弗”事件的受害者, ? “克林霉素”并非其临床病症的首选 ? 用药,或者根本没必要进行静注, ? 但医生的过度医疗助推了悲剧的发生。
? 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
如何鉴别“毒胶囊”
? 事件简介: 2001年8月24日,湖南省多人因服用
? “梅花K”黄柏胶囊中毒住院。厂家在黄柏 胶囊中掺加已经变质过期的盐酸四环素。 掺有盐酸四环素的“梅花 经程书群在这批 胶囊说明书上扩大药品功效和适应症、组 织外包装后,向湖南等省市销售,
? 致使发生群体性的
? 中毒事件。
评论与思考:
? 这起曾被称作“中国假药第一案”的“梅花K” 事件,实际上仅暴露出制药企业制假售假的 冰山一角。在当时,违规投料生产、虚假广 告促销的行为是司空见惯。只是药监部门尚 未经历以后“齐二药”等事件的“磨难”和 “洗礼”,对违法企业下手显得心慈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