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货币体系)【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全球资本市场12.1 复习笔记考点一:全球资本市场1.一般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群体和希望借款的群体连接在了一起。
(1)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图12-1)①希望投资的群体包括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②希望借款的群体则包括个人、公司和政府;③做市商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投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服务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图12-1 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方式资本市场向公司提供资金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①当一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就形成了股权融资。
每一股股份实际上给予了持有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者对企业利润的一份要求权。
公司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承认这种权利。
②债权融资要求借款公司无论是否盈利都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偿还事先确定的一部分贷款数额(本金加上规定的利息之和)。
债权融资包括来自银行的现金贷款和向投资者出售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
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债券,他就得到了在规定的年份里从该公司按固定的数额获取收入的权利。
2.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1)借款者的视角:较低的资金成本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在全球市场中,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可以付出较低的代价来获得资金。
资金成本是借入资金的价格,即借款者必须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率,也就是债权融资中的利率和股权融资中的股息收入与预期股票差价。
(2)投资者的视角:分散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分散投资组合,与纯粹的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可降低投资风险,因为各国之间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是完全相关的。
不同国家股票市场变动之间相对较低的相关性反映了两个基本的情况:①由于各国推行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面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它们的股票市场受不同的因素影响,并向不同的方向变动。
②由于受到资本管制,即限制跨国资本流动(尽管这种限制正在迅速减少),不同的股票市场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分割现象,这有助于切断风险的传递。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国际商务伦理)【圣才出品】
第5章国际商务伦理5.1 复习笔记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伦理”一词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商业伦理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发展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跨国公司的道德义务等。
1.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条件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条件时,暂时还没有确定的标准供企业选择实施。
但无论如何,跨国公司绝不能对其在国外的企业或转包商们恶劣的工作环境听之任之或视而不见。
2.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3.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但又是任何人都可以破坏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即一项大家共同拥有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个人,但每个人都能使用,而且在过度使用,结果便导致资源的逐渐消减。
4.腐败“加急费”或“通融费”并不是用来获取那种如果不支付就拿不到合同的费用,也不是用来获取排他性利益的费用,而是为保证一家企业能从外国政府得到它应有的公平待遇所支付的费用,如果不支付有可能因某个官员的拖延而得不到。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在一个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等方式,“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有可能促进福利。
相反,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
因此,加急费的合理性导致了一个伦理困境。
5.道德义务有些伦理专家认为,与权力相伴的是社会责任。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外汇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外汇市场10.1 复习笔记考点一:外汇市场1.外汇市场和汇率的定义(1)外汇市场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市场。
(2)汇率是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2.外汇市场的作用外汇市场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货币转换;二是外汇风险的管理。
(1)货币转换①定义货币转换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②国际企业利用外汇市场进行货币转换的四种情形a.一家公司出口所收回的货款,对外投资所得的收益,或是从与国外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协议中获得的收益,都可能是外币。
公司在本国使用这些款项,就必须利用外汇市场将它们转换成本国货币。
b.当国际企业必须用外国货币支付外国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时,要利用外汇市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c.国际企业有多余款项想在货币市场做短期投资时,要利用外汇市场。
d.外汇投机要利用外汇市场。
外汇投机主要涉及资金的短期运作,期望从一种货币转换到另一种货币时通过汇率的变动获利。
(2)外汇风险的管理外汇风险的管理是指针对外汇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外汇风险是指不可预见的未来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公司规避外汇风险的行为称作套期保值。
①即期汇率a.定义即期汇率是外汇交易商在特定日期将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时使用的汇率。
b.性质即期汇率会不断变化。
一种货币的汇率是由这种货币的供求与另一种货币供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②远期汇率▼a.定义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在未来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汇率。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价称为升水或贴水。
远期汇率适用于远期外汇交易。
b.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外汇交易来对冲外汇风险,避免出现未来汇率变动使一笔业务在到期执行的时候变得无利可图的可能。
③掉期(货币互换)掉期(货币互换)是按两个不同的交割日期同时买进和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
掉期交易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可在国际企业同银行之间、不同的银行之间,以及政府之间进行,以便在一个限定期限内把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而不必承担外汇风险。
国际商务硕士《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详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章至第二章【圣才出品】
第二篇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基础》重点院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H-O模型的基本假定不包括()。
[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A.生产要素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B.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C.两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不同D.两个国家的消费偏好不同【答案】D【解析】H-O理论建立在以下几条基本假设之上:①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②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③一国的资本相对丰裕,另一国劳动力相对丰富;④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要素密集度固定;⑤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利率低,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率低;⑥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国内可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⑦不考虑需求,或需求偏好两国相同,并且不变;⑧完全自由贸易,商品在两国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制。
2.国际贸易中大国与小国的区别,是根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研]A.GDP的值B.人口和地域的大小C.该国的贸易额D.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答案】D【解析】在国际贸易中,区分一个国家是大国还是小国,并不是从国土面积、政治、经济等方面界定,而是取决于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
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变化(进出口量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而贸易小国则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3.下述例子中,显示出的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选项是()。
[暨南大学2015研]A.广东顺德乐从镇的家具市场B.天津的食街C.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D.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答案】D【解析】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美国的家庭农场呈现出规模越大,盈利越多的特点,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际商务硕士《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重点院校考研真题详解(国际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某公司在新加坡发行美元债券,此种债券属于()。
[中央财经大学2015研]A.欧洲债券B.外国债券C.武士债券D.扬基债券【答案】A【解析】欧洲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国外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2.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具有以下哪个特点。
()[暨南大学2015研]A.流动性好B.期限短C.收益低D.风险高【答案】D【解析】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
资本市场具有期限长、流动性低、风险高等特点。
3.欧洲货币市场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A.经营欧洲货币单位的国家金融市场B.经营欧洲国家货币的国际金融市场C.欧洲国家国际金融市场的总称D.经营境外货币的国际金融市场【答案】D【解析】欧洲货币市场,就是经营欧洲美元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境外货币交易的国际资金借贷市场。
“欧洲”一词,实际上是“非国内的”“境外的”“离岸的”或“化外的”意思。
二、判断题1.欧洲货币(Eurocurrency)就是指欧元。
()[暨南大学2015研]【答案】×【解析】欧洲货币是指在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管理体系和优惠税收体制下,主要由非居民持有的、并参与交易的自由兑换货币。
它包括以下两层含义:①狭义:特指欧洲各国商业银行吸收的除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货币存贷款。
②广义:泛指存放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既包括欧洲也包括其他国家银行中的各国货币。
2.欧洲货币市场通常被叫做离岸金融市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研] 【答案】√【解析】欧洲货币市场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的该国货币存贷的市场,在欧洲货币市场上,交易的主要货币是欧洲美元。
某种货币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几乎不受任何政府的管制,因此,国际上通常又把欧洲货币市场成为离岸金融市场。
3.借入储备资产主要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国际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等三项。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5.1 复习笔记考点一:基本进入决策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该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利润、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潜在市场吸引力的来源包括:(1)在一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
这取决于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未来可能财富(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等因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温和和私营部门债务较少的政治稳定的有着自由市场体制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利润-成本-风险的平衡更有利。
(2)国际企业在外国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
这取决于它能为那个市场提供的产品的适用性以及当地竞争的性质。
企业可以根据吸引力来为各个国家评级,级别高的市场可考虑作为进入的首选。
2.进入时机一旦企业找到了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它必须考虑进入时机的问题。
早进入一个市场通常可能获得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也可能面临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1)先入者优势①定义当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这种与早进入一个市场相关的优势通常称作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
②来源a.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b.在目标国扩大销售量,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竞争对手,使先入者相对后来者拥有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能使先入者把价格降低到后入者之下,从而把后入者驱逐出市场;c.先入者通过把消费者牢牢地捆绑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来创造出转换成本,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来者很难赢得顾客。
(2)先入者劣势①定义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这通常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
②开拓成本开拓成本是先入者必须承担而后来者可以避免的成本。
当东道国的经营体制与母国市场有很大不同时,企业必须花费巨大的努力、时间和开支以学习这些游戏规则,由此产生了开拓成本。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第6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6.1 复习笔记一、贸易政策措施贸易政策有七种主要措施:关税、补贴、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呈现上升趋势。
1.关税关税(tariff)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分从量税和从价税。
从量税(specific tariffs)是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
从价税(ad valorem tariffs)是按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向进口品收取关税以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国外的竞争。
征收关税,政府得益,因为关税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政府和生产者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消费者的损失取决于各种因素。
总而言之,从经济角度分析进口关税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关税无疑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当它们保护生产者免遭外国竞争时,对供给的限制也提高了国内价格。
(2)关税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这是由于保护性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把理论上在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那些产品放在国内生产,其结果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总的来说,出口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政府收入;第二,通常是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2.补贴补贴(subsidy)是由政府对国内生产者的一种支付。
补贴有很多形式,包括现金补贴、低利率贷款、减税和政府参股国内企业。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补贴有助于生产商与国外进口品竞争,也有助于生产商赢得出口市场。
补贴的主要好处是帮助国内生产商自然成长,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战略贸易政策的倡导者主张用补贴帮助国内企业在某些产业内获取优势地位,在这些产业中规模经济十分重要,世界市场的规模只允许少数企业从中获利。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Ⅱ篇 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一、政治体制一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取决于该国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
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第一个是其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第二个是其民主或集权的程度。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当强调集体主义时,一个整体的社会需求通常被认为要比个人自由重要得多。
集体中的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提出的。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工人们的报酬并未体现出其劳动的全部价值。
要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基本工具实行国家所有制。
其逻辑是:如果国家拥有这些生产工具,国家就能保障工人的劳动得到完全的补偿。
因此,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国家所有制企业,使整个社会,而不是少数资本家获益。
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分裂成两大阵营:共产主义者相信只有通过武装革命和专政,社会主义才能成功;而社会民主主义者则反对武装革命和专政,认为可以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个人主义作为集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即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应优先于国家的利益。
个人主义是建立在两个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的。
第一个原则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则强调只有通过让人民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由某个集体机构(如政府)来规定什么是社会的最高利益。
所以,个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个人的经济和政治自由乃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就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产生了冲突。
2.民主与集权(1)民主民主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在该制度中,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2)集权集权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该制度中,个人或一个政党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政治反对党派则是被限制的。
民主、集权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有相关性的,民主和个人主义往往形影相随,而集体主义通常与集权主义相连。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答案考研资料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详解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差异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文化差异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详解第Ⅲ篇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国际直接投资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详解第Ⅳ篇全球货币制度第10章外汇市场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国际货币体系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全球资本市场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详解第Ⅴ篇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第13章国际企业的战略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国际企业的组织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考研真题详解第Ⅵ篇国际商务运营第16章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全球生产与供应链管理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全球营销与研发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国际企业的会计和财务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希尔《国际商务》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商务谈判)【圣才出品】
第11章国际商务谈判11.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和重要性(见表11-1)表11-1 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和重要性考点二:国际商务谈判前的准备谈判前的主要准备事项如下所示:(1)组织高素质的谈判团队;(2)熟悉目标市场;(3)了解交易对象;(4)制定商务谈判的方案。
考点三: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与思维模式1.基本原则一般商务谈判共同遵循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是求同存异和实现双赢。
2.双赢的谈判应该符合的标准①谈判要达成一个明智的协议;②谈判的方式必须有效率;③谈判应该可以改进或至少不会伤害谈判各方的关系。
3.国际商务谈判的思维模式国际商务谈判的思维模式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思维定势,它要求在处理国际商务中要把握几个主要的思维变量。
考点四:实质利益谈判法(见表11-2)表11-2 实质利益谈判法考点五: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注重利益而非立场;2.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3.使用客观标准来破解利益冲突。
11.2 课后习题详解一、思考题1.为什么国际商务谈判非常重要?谈判前应做哪些准备?答:(1)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签订买卖合同的必经阶段。
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务与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包括法律与政策问题,它是一项政策性、策略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决定着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从而确定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故买卖双方都很重视商务谈判这项重要的活动。
(2)谈判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为了做好国际商务谈判这项艰难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事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组织高素质的谈判团队;②熟悉目标市场;③了解交易对象;④制定商务谈判的方案。
2.什么是双赢的谈判?如何理解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双赢?答:(1)双赢的谈判的含义双赢的谈判是一个双方协调、互助,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
从商务发展角度来看,谈判应使得双方都得到商务发展的机会,即实现双赢。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
第14章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4.1 复习笔记一、基本进入决策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那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一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是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消费者未来可能财富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收益—成本—风险平衡对有着自由市场体制,同时没有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和私营部门债务的政治稳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际企业在外国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这取决于它能为那个市场提供的产品的适用性以及当地竞争的性质。
通过思考这些因素,企业可以根据它们的吸引力和长期盈力潜力来为各个国家评级。
那些级别高的市场就可考虑作为进入的首选。
2.进入时机一旦企业找到了有吸引力的市场,它必须考虑进入时机(timing of entry)的问题。
当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这种进入很早;而在其他国际企业已经建立了分支机构后再进入,就是晚。
与早进入一个市场相关的经常具有的优势通常被称作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
第一进入者优势之一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的能力。
另一个优势是在那个国家扩大销售量,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竞争对手,使先入者对后来者拥有成本优势的能力。
这种成本优势能使先入者把价格降低到后来者之下,从而把后者驱逐出市场。
第三个优势是先入者创造出转换成本,从而把消费者牢牢地捆绑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的能力。
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来者很难赢得顾客。
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
这通常被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first-mover disadvantages)。
先进入者主要的劣势可能包括开拓成本(pioneering costs)。
王炜瀚《国际商务》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圣才出品】
第4章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4.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意图与政策工具1.政府实施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原因(1)增加政府收入的考虑;(2)保持文化认同的考虑;(3)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4)处理国际关系的考虑;(5)保护国民福利的考虑;(6)促进国民经济的考虑。
2.国际贸易政策工具(1)通过影响进口成本和价格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①关税a.含义:关税就是一国政府对流入或流出该国国境的商品课征的一种税。
关税是由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海关征收的。
b.征税原则:一般关税的征税原则就是对来自任何国家的进口货物均应适用同样的税率。
但由于国家间经济、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有时一国也会实行差别关税,即对同一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时,由于输出国家或生产国家不同而适用不同的税率。
c.目的:第一是提高政府收入;第二是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d.关税的分类(见表4-1)表4-1 关税的分类②海关估价海关估价是指进口商申报后,海关按本国关税法令规定的内容加以审查,估定其完税价格。
由于各国海关估价规定的内容各异,有的国家借此变相提高进口关税,使之成为一种非关税壁垒。
③预缴押金制预缴押金制度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数额按照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制度。
该制度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④边境税调整(见表4-2)表4-2 边境税调整⑤进口最低限价进口最低限价措施是指进口国对某一商品规定最低价格,进口价格如低于这一价格就征收附加税甚至是禁止进口。
最低限价往往是根据某一商品生产国在生产水平最高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价格而制定的,其目的是消除进口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的制度。
(2)通过数量限制以及类似限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3)表4-3 通过数量限制以及类似限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3)通过政府出资或授权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4)表4-4 通过政府出资或授权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c (4)通过限制产地或技术标准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5)表4-5 通过限制产地或技术标准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5)贸易救济措施(见表4-6)表4-6 贸易救济措施3.国际投资政策工具(1)外国投资政策①外国投资待遇标准外国投资待遇标准是指东道国向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的活动提供的待遇标准。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国际直接投资)【圣才出品】
第8章国际直接投资8.1 复习笔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在讨论国际直接投资时,区别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很重要。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是指在一段时期里(通常是一年)发生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量。
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则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外国持有的资产的累计总量。
一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出称作对外直接投资,而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称作外来直接投资。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趋势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都呈现了急剧的增长,且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贸易和产出的增长速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尽管30年来贸易壁垒在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企业界依然对保护主义者施加的压力感到担忧。
企业管理层把国际直接投资看作回避未来的贸易壁垒的方法。
(2)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也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额增加具有积极影响。
许多企业现在深信,在靠近主要客户的地方建造生产设施十分重要。
这也成为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力。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在历史上,随着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大部分国际直接投资都流向了发达国家。
尽管发达国家仍然吸引了最多的外来直接投资,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也迅速上升。
衡量外来直接投资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是观察其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例。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投资于工厂、商店、办公楼等的资本相加后的总额。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资本投资越多,其未来发展前景越光明。
根据这种观点,外来直接投资可以看作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和未来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四、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方式(1)新设投资,即在外国开设新的企业。
(2)在外国并购一家现成的企业。
收购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收购少数股权,即外国企业获得某国企业10%~49%具有投票权的股份;第二种是绝对控股,即外国企业持有50%~99%的股权;第三种是收购全部股份,即获得100%的股权。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7.1 复习笔记考点一:贸易政策措施1.综述贸易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关税、补贴、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却呈现上升趋势。
2.关税(见表7-1)表7-1 关税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3.补贴(见表7-2)表7-2 补贴4.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见表7-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表7-3 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5.国产化规定(见表7-4)表7-4 国产化规定6.行政管理政策行政管理的贸易政策是指通过烦琐的政府规章制度提高进口品进入一个国家的难度。
与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所有贸易政策措施一样,行政管理措施有利于生产者而有损于消费者,使消费者难以获得高品质的外国产品。
7.反倾销政策(见表7-5)表7-5 反倾销政策考点二:政府干预的情况1.干预的政治理由(1)保护就业和产业政府干预最常见的政治理由是保护就业和产业免遭外国不公平的竞争。
(2)保护国家安全有时候国家认为某些产业对国家安全极其重要,必须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一般与国防有关的产业,例如航空产业,会经常得到这种优待。
(3)报复有些人认为政府应该利用干预贸易政策的威胁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以此来打开外国市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场,迫使贸易伙伴“按照游戏规则”行事。
(4)保护消费者许多国家的政府出于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安全产品危害的目的,颁布了相关法规,间接地限制或禁止了这些产品的进口。
(5)推动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各国政府有时利用贸易政策来支持它们的对外政策目标。
政府可以同意对一个国家的优惠贸易条件以加强两国关系。
贸易政策也可用作一种施压手段或用来惩罚不遵守国际法规或准则的“流氓国家”。
(6)保护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是许多民主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缘由,许多政府有时试图利用贸易政策去改进贸易伙伴的人权政策。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营销与研发)
第17章全球营销与研发17.1 复习笔记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就是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一些重要差异,把整个市场划分成若干个消费者群体。
由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模式,因此不同的细分市场可以有不同的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分销渠道和沟通策略的选择。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营销组合之间能更好吻合,从而实现销售的最大化。
跨国公司管理者考虑在国外细分市场时需要认识到两个主要问题:各国细分市场在结构上有差异以及存在超越国界的细分市场。
前者限制了跨国公司在全球推行标准化营销战略的能力;后者大大提高了跨国公司把全球市场当作一个单一的统一体对待的能力,使它们能够实施全球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使用相同的基本营销组合帮助其在各个国家的市场对产品进行定位和销售。
二、产品特性一个产品可以被看作由一组特性组成。
1.文化差异在社会结构、语言、宗教、教育等方面,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这些差异对制定营销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
然而,消费者的品位和偏好正在变得国际化,但离以标准化口味和偏好为特征的全球化文化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2.经济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处于高度发达国家中的公司倾向于在产品中加入许多额外的特性,他们乐意多花钱购买那些按照他们的品位和偏好特别研发的具有附加功能的产品;欠发达国家中的消费者通常不需要这些产品特性,他们所需要的是具有基本特性的产品。
3.产品与技术标准各国政府强制执行的不尽相同的产品标准排除了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标准化产品的可能。
技术标准的差异抑制了市场的全球化步伐。
有些差异是由很久以前所做的特别决定造成的,而非政府行为所致,但这些决定带来的长期影响是深远的。
三、分销策略公司营销组合的关键要素是它的分销策略:企业选择如何将产品送达顾客的方法。
图17-1是一个典型的、由一个渠道组成的分销系统。
图17-1 一个典型的分销系统这个渠道包括一个批发商和一个零售商。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全球化)【圣才出品】
第1章全球化1.1 复习笔记一、全球化全球化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1.市场全球化市场全球化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从而帮助创建了全球市场。
当前最为全球化的市场不是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中,各民族的嗜好与偏爱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足以阻碍全球化的发展),而是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因为它们能满足全世界普遍的需要。
技术创新促进了市场全球化低成本的通信网络,如万维网正在帮助创建电子全球市场;低成本的运输使全球运输产品更为经济,因而也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此外,低成本的飞机差旅导致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缩短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并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同时,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媒体正在创立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
这种做法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质量、改善了产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更为有效地参与竞争。
生产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有:(1)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2)受惠于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也已大大下降;(3)因特网已成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4)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发展也有助于许多国际企业将其世界范围内的各营运点结合在一起。
这些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
二、全球机构1.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成员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也负责促使各成员国之间建立附加的多国协定。
纵观其整个历史,包括它的前身《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跨国贸易和投资壁垒的不断降低。
正因为如此,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了其成员国的工具,以寻求创造一个更为开放、不为各国间的贸易与投资壁垒所累的全球商务系统。
2013年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商务单证基础理论与知识》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商务单证基础理论与知识》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总共80小题,每小题0.5分,共40分。
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只能选择一个,多选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选项涂黑)1.根据《URC522》的分类,()不属于进口国官方要求的单据。
A.原产地证明B.船龄证明C.领事发票D.海关发票【答案】B【解析】商业单据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基本单据和附属单据。
通常在实际业务中,附属单据根据约定由买方要求卖方提供,可分为两类:①进口国官方要求的单据,如领事发票、海关发票、原产地证明等;②买方要求说明货物及相关情况的单据,如装箱单、重量单、品质证书、寄单证明、寄样证明、装运通知、船龄证明等。
2.关于接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受不可以撤回但可以撤销B.接受不可以撤销但可以撤回C.接受的撤销以撤销通知先于接受或与接受通知同时到达发盘人为限D.接受的撤回以撤回通知先于接受到达发盘人为限【答案】B【解析】接受可以撤回但不可以撤销。
撤回接受的通知应当在接受通知到达发盘人之前或与接受通知同时到达发盘人时,接受才得以撤回。
接受通知一经到达发盘人即不能撤销,因为接受一经生效合同即告成立,撤销接受即撤销合同,实质上已属毁约行为。
3.对进口商而言,首选的结算方式是()。
A.前T/TB.D/AC.D/P at SightD.信用证【答案】B【解析】承兑交单(D/A)是指凭远期汇票收款时,代收行或提示行向买方提示汇票和单据,若单据合格,买方对汇票加以承兑,银行凭买方承兑即向买方交付单据。
等汇票到期后,买方再向代收行付款。
相对于其他结算方式,D/A对进口人比较有利,可以免去开证的手续以及预付押金,还获得预借货物的便利。
A项,前T/T指进口人在发货前即付清货款,进口人风险较大。
CD两项,均属于对出口方有利的结算方式。
4.在实际业务中,发盘是由()。
A.卖方或买方发出B.买方发出C.卖方发出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A【解析】发盘是指买方或卖方向对方提出交易条件并愿意按此条件达成交易的表示。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圣才出品】
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1复习笔记一、全球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1.市场全球化市场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即不同国家中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从而帮助创建了全球市场。
当前最为全球化的市场不是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中,各民族的嗜好与偏爱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足以阻碍全球化的发展),而是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因为它们能满足全世界普遍的需要。
技术创新促进了市场全球化。
低成本的通信网络,如万维网正在帮助创建电子全球市场;低成本的运输使全球运输产品更为经济,因而也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此外,低成本的飞机差旅导致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缩短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并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同时,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媒体正在创立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
这种做法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质量、改善了它们所提供产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更为有效地参与竞争。
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受惠于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也已大大下降;因特网已成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发展也有助于许多国际企业将其世界范围内的各营运点结合在一起。
这些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
二、全球机构1.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成员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规则。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外汇市场)【圣才出品】
第10章外汇市场10.1 复习笔记一、外汇市场1.外汇市场和汇率的定义外汇市场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市场。
汇率是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2.外汇市场的作用外汇市场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货币转换;二是针对外汇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1)货币的转换货币的转换即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国际企业主要有四个方面需要利用外汇市场。
①一家公司出口所收回的货款,公司从国外投资所得的收益,或是从与国外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协议中获得的收益,这些可能都是外币。
公司在本国使用这些款项,就必须将它们转换成本国货币。
②当国际企业在必须用外国货币支付外国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时要利用外汇市场。
③国际企业有多余款项想在货币市场作短期投资时,也要利用外汇市场。
④外汇投机也要利用外汇市场。
外汇投机主要涉及资金的短期运作,期望从一种货币转换到另一种货币时通过汇率的变动获利。
(2)外汇风险的管理外汇风险的管理是指针对外汇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外汇风险是不可预见的未来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公司回避外汇风险的行为称作套期保值。
①即期汇率当双方同意交换货币并立即执行交易时,该交易就称即期外汇交易。
适用于这种“就地”交易的汇率就称即期汇率。
即期汇率是外汇交易商在特定日期将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时使用的汇率。
即期汇率会不断变化,通常每分钟都会变动。
一种货币的价值是由这种货币的供求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供求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
②远期汇率对国际商务而言,即期汇率的变动会带来问题,使一笔有利可图的交易变得无利可图。
为了避免或对冲这种风险,可采用远期外汇交易。
当双方同意兑换货币并在将来某个特定日期执行交易时,就产生了远期外汇交易。
适用于这种未来交易的汇率就称为远期汇率。
③掉期(货币互换)掉期(货币互换)是按两个不同的计值日期同时买进和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
掉期交易可在国际企业同其银行之间、不同的银行之间,以及政府之间进行,以便在一个限定的时期内把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而不必承担外汇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国际货币体系
11.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定义
1.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管理汇率的制度安排。
2.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是指一种货币的相对价值由外汇市场决定。
3.钉住汇率
钉住汇率意味着货币的价值与锚货币的价值是相对固定的,于是这种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取决其与锚货币的汇率。
4.管理浮动
管理浮动将货币与某种重要的相关货币之间的比价控制在某个范围。
这是一种浮动汇率,因为在理论上其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市场力量。
但(相对于自由浮动)这是管理浮动,因为如果本国货币对某种重要的相关货币的汇率出现过快下跌,该国中央银行会干预外汇市场,试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维持其货币的价值。
5.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组货币的价值相互之间按某种共同认可的汇率固定下来。
考点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1.金本位制度
(1)产生背景
金本位制度起源于使用金币作为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贮藏手段。
工业革命之后国际贸易数额增长,国际贸易需要一种更加便利的融资手段。
将大量的黄金或白银运往世界各地为国际贸易融资不再具有可行性。
解决方案是使用纸币支付,政府则承诺这种纸币可按固定的比率兑换成黄金。
(2)运作机理
金本位制度就是货币钉住黄金,以保证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性。
购买一盎司黄金所需要的一种货币的数量就被称作黄金平价。
(3)优势
金本位制度的巨大优势在于它具有强有力的机制,能够使所有国家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一国的贸易收支平衡,是指该国居民从出口中获得的收入等于其因进口须支付给其他国家居民的资金(即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处于平衡)。
在金本位制度下,当A国有贸易顺差时,黄金就从B国流向A国,自动减少了B国的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货币供应量,增加了A国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增长和通货膨胀有密切的联系。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提高A国的价格,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将降低B国的价格。
这使B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比A国商品更具吸引力。
因此,A国将开始从B国购买更多的商品,而B国对A国商品的购买则减少,直至达到贸易收支平衡。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金本位制度的变化
①从19世纪70年代起,金本位制度的运作相当出色;
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度被放弃;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英国和法国相继重新采用金本位制度;
④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度终于消亡。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产生背景
由于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国际社会迫切希望建立一种持久的经济秩序,以促进战后的经济增长。
1944年,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商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2)内容
①在布雷顿森林召开的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从而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②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两个多边性的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③布雷顿森林协议要求建立一个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管的固定汇率制度。
④布雷顿森林协议承诺不以货币贬值作为贸易竞争政策的工具。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主要的监管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约束和灵活性这两方面的结合来努力避免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混乱局面的重现。
①约束
a.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为竞相贬值配备一个“刹车装置”,稳定了世界贸易环境;
b.向各个国家施加货币约束,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
②灵活性
为避免高失业率,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加入了一些有限的灵活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两个主要特征形成了这一灵活性:基金组织贷款机制和可调整的平价。
a.当一国迅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损害到该国的就业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向其成员国出借外币,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短期国际收支逆差。
各国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借到一定数量的资金而无须事先达成任何特定的协定。
然而,若需大量提款,就需要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该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行日趋严厉的监管。
b.可调整的平价制度允许一国在国际收支处于“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实施幅度超过10%的货币贬值。
(4)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其任务是促进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并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贷款。
世界银行根据两种安排来提供贷款:
①通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根据这种安排,世界银行向那些信用等级较差的有风险的客户,如欠发达国家的政府提供低息贷款。
②由国际开发协会(IDA)管理贷款安排。
国际开发协会贷款资金的来源是经济较发达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成员国的认缴款项。
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只面向最贫穷的国家。
最贫穷国家可以获得补贴和无息贷款。
3.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
(1)固定汇率制度的发展过程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固定汇率制度一直运行良好,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它开始出现问题。
这种制度在1973年最终崩溃,由管理浮动的体系所取代。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如果关键货币——美元受到投机性攻击,这个体系将无法运作。
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有在美国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没有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才能运行。
否则,整个体系很快就会崩溃。
4.浮动汇率制度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牙买加的会议上对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之后所形成的浮动汇率制度予以正式承认。
这次会议还就国际货币体系的规则达成了协议,这些规则至今仍有效。
(1)《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①宣布接受浮动汇率制度;
②黄金不再作为储备资产;
③成员国向基金组织认缴的基金数额增加到410亿美元。
牙买加会议之后,尽管汇率制度的背景已经截然不同,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发挥着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协助各国解决宏观经济问题和汇率问题的作用。
(2)1973年之后的汇率
与1945~1973年间相比,1973年3月之后的汇率变动更加剧烈且难以预测。
这种波动的部分原因是一些对世界货币体系的意外冲击,包括:
①1971年的石油危机,当时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将油价提高到原来的4倍,这对美国通货膨胀率和贸易地位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美元汇率的进一步下跌。
②1977~1978年间美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人们对美元信心的丧失。
③1979年的石油危机,欧佩克又一次将石油价格提高了一倍。
④1980~1985年间美元汇率出现意外的上升,尽管其国际收支仍然在恶化。
⑤1985~1987年间美元兑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汇率以及1993~1995年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迅速下跌。
⑥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出现部分崩溃。
⑦1997年的亚洲货币危机,一些亚洲国家,包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货币在几个月之内对美元贬值了50%~80%。
⑧2008~2010年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10~2011年间发生的欧盟主权债务危机。
考点三: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理由
(1)货币政策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