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主要编码蛋白PPT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猪瘟病毒PPT课件

猪瘟病毒PPT课件
第19页/共63页
二、非洲猪瘟
(African swine fever,ASF)
• 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 主要特征:高热、皮肤发绀、全身内脏器官广泛出血、呼吸障
碍和神经症状。 • 临诊上非洲猪瘟与猪的很多出血性疾病相似,尤其与猪瘟很难
区分。
第20页/共63页
病原
• 非 洲 猪 瘟 病 毒 (ASFV) 属 非 洲 猪 瘟 病 毒 科
第7页/共63页
急性型病猪临床症状
第8页/共63页
急性型病猪-皮肤出血斑
第9页/共63页
• 2.慢性型猪瘟 • 早期有食欲不振、精神委顿、体温升高和白
细胞减少等临诊症状。 • 后期病猪重现食欲不振、精神委顿临诊症状,
体温再次升高,直至临死前不久才下降。 • 慢性猪瘟的突出表现:病情时轻时重,食欲
第40页/共63页
PRRS病猪产死胎、木乃伊胎
第41页/共63页
PRRS病猪产头部呈水牛样头
第42页/共63页
组织学变化
• 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上皮消失。 • 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 • 肺泡壁增厚,膈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 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淋巴细胞减少,细胞核破裂和空
泡化。接毒后60h可见单个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 母猪可见脑内灶性血管炎,脑髓质可见单核淋巴细
病原
• 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 动脉炎病毒属(Arterivirus) 。
• 有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粒子呈卵圆形, 直径50~65nm。
• -70℃可保存18个月,4℃保存1个月;37℃ 48h,56℃45min完全失去感染力。
• pH依赖性强,在pH6.5~7.5间相对稳定,高 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很快消失。

2018-11-16--ASFV培训课件

2018-11-16--ASFV培训课件
3%的邻苯基苯酚、3%的碘化合物。
3.3样品处理
组织样本 用磷酸盐缓冲液制备成 10%(w/v) 的均质组织悬液 分别从组织的三个不同位置取样,手术剪剪取样品约0.2~0.5g,加入含有1mL无菌PBS (0.01mol/L,pH7.2~7.4)的离心管中(已添加灭菌钢珠),使用高通量组织研磨仪进行研 磨处理(70Hz,120s); 组织样品的处理需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勿使液体溅到生物安全柜中。如不慎溅出,立即 使用2%NaOH喷洒覆盖溅出处一段时间消除污染
• pH 4~11.5 无血清 4~13.4 有血清
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期存活
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可破坏囊膜使其失活
在污染的猪圈中,1个月保持感染性 带血木板中可存活70d 在腐败的血中可存活15周 4℃条件下,感染猪血液中病毒感染力可以稳定保持18个月以上 骨髓和未煮熟的香肠、肉片和干火腿中存活3~6个月 冷冻病死猪尸体中15年保持存活
3.3样品处理
饲料样本 处理方法与组织样本相同。
全血(抗凝血)或血清 直接吸取,无需进行处理。
拭子 含液体拭子:直接吸取,无需进行处理。 无液体拭子:添加PBS液,浸泡20min,捻干拭子,即可。
3.4 样品灭活
60 ℃作用30min可彻底灭活病毒。
3.5 核酸提取
核酸提取方法选择: 抽提法-步骤繁琐、成本低 柱式提取-方便操作、成本高 自动提取-方便、自动
反应体系和循环条件:
PCR步骤
激活Taq酶
温度
95℃
时间
30s
循环次数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NA变性
95℃
5s
引物退火/延 伸
60℃
30s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ppt课件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ppt课件

—被污染的饲料、泔水、栏舍、车辆、器具和
衣物也能够使健康猪感染; —感染的猪肉和肉制品是ASFV重要的传染源; —野猪和软蜱是ASFV的储存宿主。
流行病学
传染源-我国钝缘蜱的分布
28个省存在117个种的蜱,其中软蜱包括锐缘蜱属7个种,钝缘
蜱属2个种(特突钝缘蜱(O. tartakovskyi)和乳突钝缘蜱(O.

二、流行病学
特点一宿主:家猪、野猪、软蜱
非洲的野猪: 疣猪(Warthogs) 丛林猪(Bush pigs) 大森林猪(Giant forest hogs)
欧洲的野猪:
野猪(Wild pigs)
欧洲野公猪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发病猪和带毒猪是ASFV的主要传染源, 发病
猪组织和体液中含有高滴度的病毒;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猪与野猪对ASFV自然易感,各品种及个不同年龄的猪
群同样是易感的。
—野猪可自然感染ASFV,非洲猪瘟的自然宿主为非洲的 野猪,尤其是疣猪(phacochoerus africanus)、薮猪 (Potamochoerus porcus)、巨林猪(Giant Forest hog, Hylochoerus meinertzhangeni),而广泛分布于
一、病原学
非洲猪瘟病毒科中唯一成员 ASFV只有1个血清型,是唯一一种节肢动物——蜱作为传播媒介
的核酸为DNA病毒。
一、病原学
ASFV是一种在胞浆内复制的有囊膜的双股DNA病
毒,分类上属非洲猪瘟病毒科
(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
(Asfivirus)成员,而且是其中的唯一成员。
概述
2007年 东欧——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俄罗斯

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学习总结ppt课件

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学习总结ppt课件

快速检测非洲猪瘟仪器的简介
试剂盒特点:免核酸提取
1. 操作简单 2. 快速 3. 无需专门实
验室 4. 结果更准确 5. 试剂开放
快速检测非洲猪瘟仪器的简介-用法
【用法】 1. 适用样本类型 本试剂盒适用于猪口鼻眼拭子、组织和血液 或血清等样本中非洲猪瘟病毒的核酸检 测。 2. 样本采集 2.1 口鼻眼 拭子样本的采集: 采集患病猪口鼻眼拭子样本,用专用采样棉签,适度 拭抹口腔分泌物和鼻腔分泌物, 眼分泌物要用拭子在眼睑下充分擦拭, 迅速将棉签放入装有400μL样本稀释液的采 样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 棉签杆,旋紧管盖并密封,以防干燥。拭子采样以溶解 到样本稀释液中 可以看到组织悬浮物为最佳。 2.2 组织样本的采集: 无菌采集病猪组 织样本约0.1g,置于1.5mL 无菌离心管中。 2.3 全血样本的采集: 抽 取猪静脉血1mL,置于含有适量抗凝剂的采血管中(抗凝剂建议采用EDTA 或柠 檬酸三钠,不应采用肝素); 2.4 血清样本的采集: 抽取猪静脉 血1mL, 注入无菌收集管中,室温不超过4小时(约30-60分钟),待样 本自行析出血清,或直接1600rpm离心5分钟分离出血清,转移至新的灭 菌离心管
水泥地面 车轮浸泡
五、快速检测非洲猪瘟仪器的简介
快速检测非洲猪瘟仪器的简介
检测方法
免疫学方 法
胶体金 ELISA
显微镜检验
核酸检测(qPCR)
病原体培养
灵敏度(cfu/mL) 100,000 10,000 10,000 1-100 1-10
检测时间 <15分钟 90-180分钟 5-120分钟 小于60分钟 8-20小时
1
目录
一、非洲猪瘟的主要来源 二、非洲猪瘟的特点 三、非洲猪瘟临床特点 四、消毒试剂 五、快速检测非洲猪瘟仪器的简介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微生物学》PPT课件 非洲猪瘟病毒科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微生物学》PPT课件 非洲猪瘟病毒科

侵入细胞过程
• 在细胞核内转录、复制、核内装配 • 通过细胞裂解释放 • 腺病毒通过其纤突球部与敏感细胞膜上的特 异性受体结合后,即开始了感染过程 • 结合后的病毒,或依靠细胞的吞饮作用,或 直接侵入细胞
• 进入细胞浆内的病毒立即脱衣壳,五邻粒发 生解离,进而降低了衣壳的稳定性,其它六 邻粒及其相关蛋白也发生分离。 • 裸露的病毒核心体通过核膜上的空隙进入核 内,或释放出DNA进入核内,这个过程可在1 ~2个小时内完成。
减蛋综合症畸形蛋
• (2)人工感染1日龄雏鸡,到7日龄前后出现 精神萎顿和腹泻,并有少数幼雏鸡发生死亡
• 4、病毒培养 • (1)在鸭胚和鹅胚上复制的滴度高于鸡胚 • (2)能在鸭及鹅胚的肾细胞、肝细胞、成纤 维细胞上复制,并产生CPE(细胞肿胀、变圆 聚集成葡萄串状)。
• 5、生物特性 • (1)能凝集鸡及其他禽类的红细胞; (2)对热、酸和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 • 6、诊断 • (1)病毒分离:病料采集和处理;鸭胚接种 • (2)病毒鉴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 2、腺病毒没有囊膜,核衣壳的直径为70~ 80nm,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 内为线状的双股DNA。 • DNA被包于蛋白外壳即衣壳内。 • 衣壳由252个壳粒组成,其中240个是六邻粒 构成二十面体的20个面以及棱的大部分。
• 3、纤突直径为2nm,长约10~31nm——随 腺病毒型而不同。 • 纤突顶端为一个4nm直径的球形物,这是病 毒感染细胞时结合于细胞受体的部分。 • 血凝素也在球部,可凝集大白鼠、恒河猴或禽 类红细胞,为型特异性抗原所在部位。
腺病毒科
一、分类
• 哺乳动物腺病毒属 • 禽类腺病毒属
二、一般特性
• • • • 各种动物的腺病毒形态基本相同 衣壳结构清晰 易在电子显微镜下仔细观察 在感染细胞核内的病毒粒子经常排列成结晶 状。 • 腺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又易分离提取,故是 目前动物病毒中在形态和化学结构上研究得 最为详细的病毒之一。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ppt课件.ppt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ppt课件.ppt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ppt课件.ppt1、非洲猪瘟防控学问主要内容01.非洲猪瘟病原02·起源和危害03·传播路径和途径04·国内外疫情05·猪源血粉传播分析一、非洲猪瘟病原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影响全部年龄的猪,主要引起出血热。

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不是人畜共患病,只感染猪和钝缘软蜱,是家猪、疣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出血性疾病。

〔一〕非洲猪瘟的生物学特点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arvirus〕的唯一成员2、兼具虹彩病毒和痘病毒的某些特性–唯一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23个基因型9个血清型特点之一:基因组大而冗杂蓝耳病病毒15kb12倍猪瘟病毒12kb15倍口蹄疫病毒8kb24倍特点之二:基因多变基因型多达23个基因组两端各有一个高变区特点之三:对环境抵抗力较强非洲猪瘟病毒〔ASFV〕口蹄疫病毒〔FMDV〕☆56℃70分钟,60℃20分钟灭活56℃30分钟灭活☆25-37℃数周22℃时存活8~10周;37℃时存活10天☆4℃1年4℃可存活1年☆pH:无血清4-11.5,有血清4—13.4☆pH低于6或高于9时很快失活☆粪便中至少存活11d,在环境中存活数天在干粪中病毒可存活14天,在粪浆中可存活63、个月,在尿水中存活39天在地外表,夏季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在死亡野猪尸体中可以存活长达1年室温放置15周的腐败血清☆4℃保存肉150天,骨髓188天,血液18个月至6年;冷藏〔4℃〕胴体产酸能在3天内杀死病毒☆冷冻〔-20℃〕肉中可存活数年冷冻〔-20℃〕在脾、肺、肾、肠内至少存活210天☆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在腌制干火腿中可存活5个月在未经烧煮或高温烟熏的火腿和香肠中能存活3-6个月食盐对其无杀灭作用,在腌肉中可以存活,但受PH值影响,肉品自然发酵产生乳酸PH下降到5.3-5.7时就将其杀灭〔二〕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点特点之一:宿主涉及家猪、野猪和软蜱1、贮存宿主:〔1〕非洲的野猪4、:疣猪、丛林猪、大森林猪〔2〕钝缘〔软〕蜱〔3〕疫区的其他吸血昆虫,如血虱、蚊子和苍蝇等2、终末宿主:〔1〕欧洲的野猪:野猪〔2〕美洲的野猪:后颈野猪、白唇野猪等〔3〕家猪:即猪科猪属家猪种的成员 A.家养猪/SusscrofadomesticusB.欧洲野猪/SusscrofaferusC.非洲灌丛野猪/PotamochoerusporcusD.疣猪/PotamochoerusporcusE.巨型森林猪/HylochoerusmeinertzhageniF.钝缘软蜱〔雄性和雌性〕特点之二: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和媒介蜱传播3种方式直接接触--亲密接触间接接触--5、污染物媒介传播--软蜱等叮咬感染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血液非洲猪瘟病毒的循环模式ASFV主要定值循环:森林〔丛林〕传播循环、家猪(家猪-家猪)循环、野猪循环〔野猪-野猪〕、野家循环〔野猪-家猪〕、蜱-猪循环森林〔丛林〕传播循环在非洲,软蜱感染ASFV后通过叮咬传染给野猪,野猪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以形成病毒血症并持续2-3周,未感染ASFV的软蜱通过叮咬获得病毒,病毒可长期在软蜱体内存活和繁殖,通过叮咬再感染其它野猪,从而形成“野猪-软蜱-野猪”之间的循环,称为“森林循环”,ASFV通过森林循环可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

临床病理解剖学非洲猪瘟ppt

临床病理解剖学非洲猪瘟ppt
猪群非洲猪瘟的方法有:封林(不打扰野猪群,不捕猎,电网隔离),设立陷阱, 发现野猪尸体及时处理等。
临床症状
临床上与猪瘟相似 淋巴器官、网状内皮组织、肾脏、皮下广泛出血,脾脏肿大,母猪流产
注意:猪瘟免疫猪群出现类似急性猪瘟症状时,应怀疑非洲猪瘟。
无症状突然死亡; □ 发病率、病死率高; □高热,体温升高 40.5 至 42℃; □ 耳、四肢、腹背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 □呕吐,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 □ 虚弱、步态僵直,不愿站立等; □偶见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 精神沉郁、食欲下降; □ 呼吸困难,湿咳; □关节疼痛、肿胀; □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弱仔。
图10:肾盂及肾乳头部的出血斑( 急性)
图11:肾盂处散在的出血点(急性 )
图1 2 :肿大、出血的肝胃淋巴结, 可出见有血凝块(急性)
图1 3 :肝胃淋巴结切面 ,肿大并呈暗红色。( 急性)
图1 5 :胆囊水肿(
图1 4 :心包积液及心包肌 层有散在的出血点(急性 )
图16:肺部可见肉芽肿病 变, 形成一结节(慢性
Acute ASF. (A) An enlarged, purpleeblack spleen crosses the entire abdominal cavity (hyperaemic splenomegaly). (B) Several lymph nodes display degrees of haemorrhage, most intensely in the medulla. (C) Cut sections of lymph nodes with marbled appearance. (D) Petechial haemorrhages in the renal cortex.

非洲猪瘟简介与防控ppt课件

非洲猪瘟简介与防控ppt课件
(俄罗斯、意大利、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2007年 东欧——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俄罗斯 2009年 发生非洲猪瘟的国家6个
俄罗斯、格鲁吉亚; 纳米比亚、毛里求斯、坦桑尼亚、赞比亚 2010年(截至2010年4月7日)发生ASF的国家 俄罗斯 2017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数起,逼近我国家门口。
非洲猪瘟简介 与防控措施
1


背景 病原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控
2
背景
3
非洲猪瘟全球分布图
4
全球疫情形势严峻
1921年东部非洲的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 2001年前曾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的国家37个 非洲27、欧洲8、美洲2 2001年后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的国家28个 非洲23、欧洲5
2.与林业部门密切配合,了解野生动物有关信息。
41
非洲猪瘟监测计划
一、监测范围
1.动物种类:家猪、野猪。 2.动物群体:边境地区的动物群体,包括养殖场、用野猪改良的
饲养场、可能与野猪有接触史的家猪饲养户、野猪分布地区的野 猪。 3.省份:目前发生疫情的地区: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江 苏、内蒙等省区及未有疫情的省份均要加强监测。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发现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的死亡 动物随机采集脾脏、淋巴结和肺脏等组织样品。及时检测。
35
非洲猪瘟诊断结果的判定
1.临床怀疑病例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和部分临床表现,并 且排除猪瘟。
2.疑似病例 临床怀疑病例,且血清学方法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病原学方法检测阳性。
36
防控
37
边境省份、重点省份监视 日常监测、流调
临床怀疑病例

非洲猪瘟ASF专业知识

非洲猪瘟ASF专业知识

非洲猪瘟asf专业知识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asf病毒简介•asf病毒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asf病毒检测技术及试剂盒使用•非洲猪瘟asf疫苗研究及应用•非洲猪瘟asf疫情监测及预警•非洲猪瘟asf疫情对养猪业的影响及建议01asf病毒简介非洲猪瘟病毒(ASFV)于1921年在非洲的肯尼亚首次被发现。

发现ASFV目前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国家,以及部分欧洲和南美洲国家。

分布asf病毒发现及分布asf病毒基本特性病毒基因组ASFV的基因组由170-190个开放阅读框(ORF)组成,其中有些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有些编码非结构蛋白。

病毒抵抗力ASFV对热、紫外线、酸碱环境等抵抗力较强,但在高温、干燥和阳光直射下会失去活性。

病毒形态ASF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二十面体的核心结构和囊膜。

致病性ASFV可引起猪的严重出血热和死亡,病死率高达90%以上。

危害ASFV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威胁着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asf病毒致病性及危害02asf病毒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asf病毒传播途径及方式感染猪的粪尿、唾液、鼻和眼分泌物中存在大量病毒,健康猪直接接触上述物质后易被感染。

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垂直传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栏舍、用具等,在猪舍中存在气溶胶传播。

被污染的食物和饲料,在猪舍中存在消化道传播。

感染母猪通过胎盘屏障将病毒传播给胎儿。

asf病毒预防措施定期清理猪舍,严格控制饲料和水源,避免污染饲料和水源。

强化饲养管理定期对猪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并保持栏舍干燥卫生。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及时补免。

做好防疫措施加强人员出入管理,严格执行人员消毒制度,避免人员传播病毒。

防止人员传播发现病猪及时隔离,避免病毒扩散。

及时隔离对受威胁的猪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紧急免疫接种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采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药物辅助治疗。

非洲猪瘟ASFPPT课件

非洲猪瘟ASF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 急性病例的出血机理是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复 制,使内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的吞噬活性加强引起的
• 亚急性病例的出血机理是血管的通透性引起的 • 急性病例中淋巴细胞减少的机理与淋巴器官的T淋 巴细胞凋亡有关 • 急性和亚急性病例后期可引起肺水肿,是肺血管 内巨嗜细胞随后作用的结果,肺水肿是病猪死亡 的主要原因
• DIF诊断亚急性和慢性ASF时只有40%敏感性,是由感染组 织中抗原抗体复合物阻断ASFV抗原与标记的抗ASFV免疫球 蛋白的结合引起的
• 血细胞吸附实验是指红细胞能吸附在体外培养的 感染ASFV的巨嗜细胞膜表面
• 在ASFV诱导的细胞病变出现前,红细胞能在巨嗜 细胞周围形成典型的玫瑰花环 • ASFV-DNA检测:PCR技术 • 抗体检测:感染ASFV后的6-8天能从血液中检测到 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G,IFA、ELISA和免疫印迹技 术(IB)最常用
•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从4天到19天不等,实验室感染 潜伏期较短,一般2-5天
耳、背部严重瘀血
病猪精神沉郁,皮肤发绀,腹泻,粪便带血
鼻孔出血
发病机理
• 一般情况下,ASFV在家猪经口或鼻腔传播
• 也可通过蜱叮咬、皮肤划痕和注射感染ASFV • ASFV的感染从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的单核巨嗜细 胞开始,随淋巴液和血液达到靶器官 • 感染ASFV后6-8天开始出现病毒血症,病毒血症将 存在很长时间
• ASFV能抵抗温度和酸性pH等环境因素的改变,能 从室温放置18个月的血液和血清中分离到病毒 • ASFV能在冰冻或未煮熟的肉中存活几周或几个月
• 病毒经60℃30分钟可被灭活 • 许多脂溶剂能使ASFV灭活

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15
病猪倒地抽搐
16
病猪不愿运动、扎堆
17
18
剖检病理变化
• 皮肤发绀,皮下有出血点,血液凝固不良; • 病死猪脾脏肿大,大小约为正常脾脏的4-5倍,呈紫褐色 • 肺部支气管有大量淡黄色渗出液 • 腹腔大量积液呈血红色 • 肾脏肿大,肾乳头肿大,见淡黄色胶冻样渗出 • 肠系膜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肿胀、出血 •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呈紫褐色 • 淋巴结切面潮红,指压时有血液渗出
不得进入生产区;
• 来访人员离开后立即进行生活区消毒;
46
外部生物安全--人
• 人员安全流程 • 1、所有人员进入进入消毒间:洗澡--更衣--消毒
(10分钟) • 所有衣服、鞋子及其他个人用品严禁进入厂内。 • 进入办公区穿工作服。 • 进入生产区员工要隔离--洗澡--更衣--消毒
47
入场人员消毒间
81
合作伙伴与散养户生物安全
合作伙伴
添加标题
散养户
82
合作伙伴生物安全
1 店面 2 饲料库房 3 送料车
83
合作伙伴店面生物安全
• 1:店面门口设立消毒地毯(>1.6m*同门 宽);洗手池
• 2:店面每天早晚消毒液拖地面 • 3:每天消毒1--2次 • 4:安装紫外线灯(有条件)夜晚消毒
84
合作伙伴店面生物安全
• 能在多种饲料原料中存活超过30天,并且 能够通过饲料传染给猪
• 在自然环境中同样能够存活
6
非洲猪瘟病毒
有效消毒剂
2%~3%次氯酸钠 3%--5%戊二醛
1%~2%氢氧化钠 3%邻苯基酚
卫可(过硫酸氢钾)
用途
饮用水、污水
车辆用具
猪舍、场地、 车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编码蛋 白
3. p14 (E120R)363nt,120aa p14蛋白在细胞内表达的分子量大小不均一,为12-25ku,体外试 验表明该蛋白有着与DNA结合的特性,同时也能和p72蛋白相互 作用并结合,共同组成衣壳。
4. p49 (B438L)1317nt,438aa 非结构蛋白p49也是病毒衣壳的组成成分之一,p49的缺失将影
主要编码蛋 白
7.p17(D117L)354nt,117aa 若缺失p17,组装后的病毒将变得不稳定,失去感染作用。蛋白 p17同时还具有抑制蛋白水解的作用,使多聚蛋白pp220和pp62不 能进一步水解。
8. pE248R (E248R)747nt,248aa 位于成熟病毒粒子内囊膜的pE248R蛋白在病毒感染细胞时会发 生酰基化,对病毒早期侵入宿主细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重要。p54蛋白与细胞质动力蛋白DLC8可发生特殊的交叉反 应
,介导病毒的细胞内运输。在细胞对病毒内摄过程和病毒在细 胞
内的加工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p54蛋白在非洲猪瘟病毒的感
染早期能诱导casepase-9和casepase-3激活,激活细胞凋亡作用,
进而诱发细胞吞噬,这是非洲猪瘟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响 p72的正确折叠和p14的移位,使病毒衣壳无法正确组装。
主要编码蛋 白
5. p72 (B646L)1941nt,646aa
p72蛋白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也是组成病毒粒子20面
体衣壳的主要部分,也称为VP72/p73蛋白。通常产生于病毒感染 的
后期,约占非洲猪瘟病毒粒子总蛋白的32%。有研究表明,不同来
2.CD2v(EP402R)1209nt,402aa CD2v蛋白位于病毒粒子的外囊膜上,由信号肤序列和一个跨膜
区组成,因为它拥有两个免疫球蛋白样的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 与CD2分子非常相似,可以与猪红细胞表面的CD2受体发生特异性 结合,因此ASFV可以吸附在猪的红细胞表面。具有血吸附性的非 洲猪瘟病毒,在感染时90%的病毒粒子呈红细胞吸附的状态,这种 现象可能与非洲猪瘟病毒在猪体内的传播有关。
主要编码蛋 白
9.p32(CP204L)615nt,204aa p32蛋白分子量约为30ku。在病毒感染早期表达,能够引起机体 产生免疫反应,因此该蛋白具有比较好的抗原性。研究表明,针
对p32蛋白的抗体能够抑制病毒内化,说明p32蛋白也参与病毒进 入细胞的过程。
转录 因子 Capping
RNA修 饰酶
p10
pDMANe1tAh0y4plRotrlaXnsferase DNA ligase
与DNA结合的主要 结构蛋白186nt,61aa 病毒蛋白 p12位于外囊膜上,也是内囊膜的组成成分之一。在病 毒侵染细胞时,可吸附细胞膜,使病毒进入细胞内。
源的ASFV毒株的p72蛋白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都相当保守,具有 的
免疫原性比较稳定,常用于血清学诊断和免疫制剂的研发。
主要编码蛋 白
6. p54(E183L)552nt,183aa
p54蛋白同样是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结构蛋白,蛋白分子中含有
一段跨膜区域,主要集中于衍生的内质网膜处。p54蛋白的跨膜
结构区域对病毒蛋白经过内质网膜转化成病毒囊膜前体的过程 十
非洲猪瘟的分子病毒

汇报人:周诗昊 汇报时间: 2018.9. 30
外 囊 膜

p12 (O61R毒衣)
p24

CD2v
(EP402R)
p14

(E120R)囊
p49

(B438L)
p72
(B646L)
p12 (O61R) p17 (D117L)
p22
p54(E183L)
pE248R
(E248R) 核
pH108R

pE199L
p1 50 p3 7 p3 4 pp13 45
pp220 (CP2475L)
pp62
pp51 (C9530R)
RP1
P(5pS8r2o7te3aRse)
DN
RP5
RNA聚合酶
RP2
亚基
A
类 pRDP16133L

pRQP7306L pPRGoPl17y3(4A0)Lpol penBz9y6m2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