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文第15册谈骨气_课件1

合集下载

2016—2017京改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谈骨气》 (共40张PPT)

2016—2017京改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谈骨气》 (共40张PPT)

三、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认识议 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根据 前面对文章的分析,从整体上认识文 章的说理层次。) 2、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根据其 间的关系划分层次。 (1)1-3自然段是引论部分,提出中心 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对骨 气这一概念加以解释。 (2)4-8自然段是本论部分,以三个典
孙天帅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农民家庭, 高中毕业以后,他到珠海一家外资企业打 工。1995年3月7日下午3点,头天晚上加班 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 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盼到10分钟的工休 时间,工人们太累了,一名身体染病的女 工实在坚持不住,伏在工作台上打起了盹。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韩国女老板顺手操起 一块线路板朝这位女工猛砸过去……紧接 着大发雷霆,吼叫着各生产线管理人员直 身站立举起双手作投降状,然后叫车间工
骨气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这篇文章谈论的话题是“骨气”,作者 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主要观点 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整体感知课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学习 用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1、概括文章中的三个事例。 2、分析这三个事件分别表现了人物的 什么品质。 (1)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富贵 不能淫) (2)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贫贱 不能移) (3)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口。
(1909—1969)
一、整体感知课文。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嗟来之食:( jiē ) 吆喝:( yāo ) 拘囚:( jū )
一、整体感知课文。
理解词的意思。 富贵不能淫: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使……改变。 威武不能屈:使……屈服。

《谈骨气》课件

《谈骨气》课件

6、本文主要以事实作论据,引述的事例, 都用了叙述、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但又有 所不同,有的先叙后议,有的夹叙夹议。 请你说出这三个事例中叙议是怎样结合的?
第一个事例用的是夹叙夹议的手法 第二个事例用的是先叙后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第三个事例用的是先叙后议,以叙为主的写法。
7、“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 来了。”这句话该怎样理解?作者用文天祥的事 例,你认为侧重证明哪一句话?
作业布置
• 1你觉得如何从小事做起,争当一个有骨气 的人?【提示:课文最后一段。】 • 2为你心目中有骨气的人写一首赞歌。 • 【文天祥、闻一多、孙天帅等】 • 诗人王怀让的诗:《中国人,不跪的人》。
祝愿同学们 都能堂堂正 正 ,牢记中 国人的骨气, 做一个有志 的中学生。
牛刀小试 仿照下面的语段,以“骨气”开头 另写一个语段。
魅力是演讲大师潇洒的手 势,魅力是蒙娜丽莎迷人的 微笑;魅力是苏东坡高唱 “大江东去”,魅力是李清 照低吟“寻寻觅觅”;魅力 是白石老人的虾,魅力是悲 鸿先生的马……
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61年,跟时代背景是有关系 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主要由 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 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 同,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 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 失。‛吴晗将无产阶级的骨气,阐述为‚决 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 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 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 前进‛,就与时代背景有关,是根据当时面 临的困难来说的。如果在革命斗争年代,民 族战争年代,无产阶级的骨气的含义就不能 只限于同困难作斗争了。
9、三个事例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谈骨气.PPT教学课件

谈骨气.PPT教学课件
16
成语故事:嗟来之食
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家境富裕的 黔(qián)敖(áo)见此情景,便在路边备饭, 准备施舍给过路的饥民。一天,有一个面黄肌瘦 的饥民无力地垂着双手,拖着破鞋,一瘸(qué) 一拐,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眼看就要饿晕了。 黔敖看到后,左手拿着饭,右手端着汤,用轻蔑 的口气大声吆喝道:“喂,过来吃呀!”那位饥 民抬起眼睛瞪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 没好气的饭才落到这步田地的。”黔敖听了连忙 道歉,但那位饥民最终还是坚持不吃而饿死了。
17
议论文和记叙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中的记叙是充当立论的论 据或论证的材料,选择和安排都取决 于中心论点的需要。
记叙文则要通过具体的人或事的记 叙来使读者受教育,需要对人物作细 致的描写,必须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 经过、结果。
18
笔头练习
在我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人 岂止三个。请你根据孟子的三句 话,任选一个角度,为课文补写 一个事实论据。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啊, 给尔自
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从狗洞子
里爬出!
21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1948年4月22 日,由于叛徒的 出卖,陈然被国 民党特务逮捕,
被囚禁于军统白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人 是
贫贱 不能移
古代穷人宁愿饿死 也不吃“嗟来之食”
不同身份

(古代穷人)

威武
闻一多怒对国民党

不能屈 的手枪宁死不屈

京改版八年级语文(上)《谈骨气》课件 (共46张PPT)

京改版八年级语文(上)《谈骨气》课件 (共46张PPT)

议论文文体知识
1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 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 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是 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一 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谈骨气》
吴晗
学习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课文的说理层次,学习本文 用事实作论据的论证方法。 2.积累孟子的名句及文天祥的诗句。 3.课堂练习。
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故事、朗读、比较、举例等方法 加深对本文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思考,了解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文章结构:
根据“引论-本论-结论”的思路, 可将本文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论点“我们中 国人是有骨气的”,对“骨气”做初步 解释。 第二部分(5-9):列举事例,证明我 们中国的确有许多有骨气的人。 第三部分(10):阐明提倡骨气的积极 意义。
(5----9) 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改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是”起强调作用,体现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感。
为什么课文题目《谈骨气》 不是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2段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 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 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 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 叫做有骨气。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贫 贱 不吃嗟来之食的原因是? 不 能 人格不受尊重 移

谈骨气课件

谈骨气课件
议论文: 论点:论点指的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
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论据指的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的
事实或道理
论证:论证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
点的过程和方法,
----吴 晗
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的词语和句子。
2、认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断的根据,掌 握议论文举例论证的特点,会写简单的议论文。
3、在回忆议论文一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观点相反的 材料的分析,培养思辨的兴趣和能力。
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 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 难,奋勇前进。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论点
论据
文天祥拒绝降元 典 型 性 , 代 表 性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威武不能屈
闻一多宁死不屈
过 零 丁 洋
文 天 祥
辛 苦 遭 逢 起 一 经
干 戈 寥 落 四 周 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 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论中 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 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借代
整体和部分可以互代 文中:整体概念的“中国人”代替一部分中国人。
(1)每年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的出色表现都充分展示了中 国人的风采,这让国人感到非常骄傲骄傲。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到底选用什么标题最 为合适,有几个词语一直在脑中转动不已,它们就是:中国、 中国人、奥运和骄傲。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可以让 每一个中国人都为自己的国籍感到骄傲。曾经听某人讲起在 澳大利亚的一件事,有一位澳大利亚人间一位中国人是从哪 来的,他猜过了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之后,就是没有谈 到中国。而且,在得知对方是从中国来的之后;还抱歉地说 如果一上来就猜中国的话,是很没有礼貌的,因为在澳大利 亚人的心目中,中国人又邋遢又没文化。先不说在外国生活 的华人感受怎么样,在经过了这次北京奥运会之后,我首先 想到的就是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了,我们终于把我们拼搏向 上、永不服输的中国精神带给了世界,展现给了全世界,让 所有的外国人都知道中国人的骨气、中国人的精神,让所有 对中国人有偏见的外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人。

《谈骨气》教学课件

《谈骨气》教学课件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谈骨气 吴晗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伯
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义乌人,中国著 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 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 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 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 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 《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后不得 已在狱中自杀,家破人亡。“文化大革命”结 束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
课文论证>>> 文天祥拒绝投降 饿汉不食嗟来之食 闻一多拍案而起
举例论证
吴晗《谈骨气》
课文分析 >>>
文章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事例作依据?这三个事 例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事例均具有典型意义,代表从古至今,从士大夫 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 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他们依次从三个不同 的角度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吴晗《谈骨气》
拓展讨论 >>>
小王同学在一次违反校规以后,被老师批评不 服气,并与老师顶嘴,不承认自己有错,有同学说 小王真有骨气。 对这个事情,让我们思考一下,小 王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有骨气的表现?你认为怎样才 算是有骨气呢?
吴晗《谈骨气》
《谈骨气》写于1961年春,其时,正当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艰
难途程即将结束的时刻。在这之前,“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 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 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 到重大损失” 在这个发生重要转变的历史阶段,要团结全国人民同 心同德地克服困难,奋勇前进,除了必须依靠党的一系列正确的政 策和果断的措施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唤起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的 革命热情,艰苦奋斗。吴晗的议论文《谈骨气》,就是在这样的历 史条件下写成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谈骨气》(一)课件 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谈骨气》(一)课件 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谈骨气》(一)课件北京课改版谈骨气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材料 2 这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个角度证明观点的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 无产阶级的骨气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课堂检测10分钟一阅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并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二解释文中引述孟子的话并对下面句中加黑的词作出明确的解释富贵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三选择题 1富贵不能淫A富贵了不能骄纵B富贵了不能因之而知施淫威C富贵了不能迷惑 2贫贱不能移A贫贱不能四处流浪B贫贱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C贫贱不能使他迁移它乡 3威武不能屈A威武的人是不会屈服的B不因为自己威武而使别人觉得懦弱C威武不能使他屈服拓展迁移课文中说每个时代都有许多这样有骨气的人从平时阅读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中请大家举出几个有骨气的人的例子课堂自我小结 1你觉得如何从小事做起争当一个有骨气的人提示课文最后一段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说理层次学习本文用事实作论据的论证方法 2积累孟子的名句及文天祥的诗句吴晗1909-1969年著名历史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1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口2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角度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不能他们分别是对应孟子富贵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来说的3见文段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样的人才叫做大丈夫大丈夫的这些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告诉我们怎么样是有骨气引用孟子的话是解释骨气的含义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12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用简明的话概况三个事例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5----9 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口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絮干戈寥落四周星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过零丁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嗟来食那幅脸孔那种神气让人受到人格的侮辱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要替他办事这个味道为何是不好受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明知敌人要杀他他毫不退却在被害前的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事例论据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精当典型正确鲜明↓谈骨气古今总结归纳发出号召无产阶级的骨气结构内容课堂讨论小王同学一次违反校规以后被老师批评不服气并与老师顶嘴不承认自己错误有同学说小王真有骨气让我们思考一下小王这种行为是不是有骨气的表现有骨气≠江湖义气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激励鼓舞民心 2淫迷惑移改变志向屈屈服孟子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不因贫穷低贱而改变志向在权势压力面前不屈服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1富贵不能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陶渊铭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苏武留胡节不辱 3威武不能屈李公仆江姐刘胡兰夏明翰史可法陈子龙陈真祝愿同学们都能堂堂正正牢记中国人的骨气做一个有志的中学生。

谈骨气课件

谈骨气课件

我们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比较阅读: 齐大饥 , 黔敖为食于路 , 以待饿者而 食之。有饿者 , 蒙袂辑屦 , 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 , 右执饮 , 曰 :“嗟 , 来 食 ! ”扬其目而视之 , 曰 :“予唯不食 嗟来之食 , 以至于斯也 ! ”从而谢焉 , 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 , 曰 :“微与 ! 其嗟也 , 可去 ; 其谢也 , 可食。”
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人们爱国主义情操方面发 挥了积极作用。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 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 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 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 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 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 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我们……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 ,饿得快死了 , 有人丢 给他一碗饭,说“嗟 , 来食 ! ” ( 喂 , 来吃 ! ) 饿者拒 绝了“嗟来”的施舍 , 不吃这碗饭 , 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 , 这个故事很有名 , 传说了千百年 , 也 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 , 吆 喝一声“喂 , 来吃 ! ”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 吃了这 碗饭 , 第二步怎么办呢 ? 显然 , 他不会白白施舍 , 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 , 看 你那副脸色 , 那个神气 , 宁可饿死 , 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 , 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5----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古代穷人宁愿饿死不食嗟来之食 闻一多怒对敌人枪口,宁肯倒 下也不屈服。
结构内容:
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谈骨气课件

谈骨气课件
吴晗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2、议论文的组织结构 称为论证结构。常见的 论证结构有并列、层进 和对比论证结构。本文 是······
通常来说,议论 文的结构形式为: 引论 本论 结论
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
常见的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请找出本文采用了 哪些论证方法。
一(1-4)提出论点。
吴晗(1909--1969), 浙江义乌人,著名历 史学家。和邓拓、廖 沫沙合称“三家村”, 文革期间被“四人帮” 迫害。
教学目标骨气的 崇高气节。
思考题: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什么?

谈骨气课件

谈骨气课件

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用简洁的话概括三个论据
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这三个论据属于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
• 1、上面的文字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 2、第二段中“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 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运用了 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 排比 增强气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 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 3、用简要的话概括第4段论述的重点 。 • 不同情况骨气的含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飘零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家境富裕的黔 (qián)敖(áo)见此情景,便在路边备饭,准 备施舍给过路的饥民。一天,有一个面黄肌瘦的 饥民无力地垂着双手,拖着破鞋,一瘸(qué) 一拐,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眼看就要饿晕了。 黔敖看到后,左手拿着饭,右手端着汤,用轻蔑 的口气大声吆喝道:“喂,过来吃呀!”那位饥 民抬起眼睛瞪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 没好气的饭才落到这步田地的。”黔敖听了连忙 道歉,但那位饥民最终还是坚持不吃而饿死了。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 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 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 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 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第15课《谈骨气》课件

第15课《谈骨气》课件

五、整体感知
议论文三要素
• 论点 :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 ,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五、整体感知3分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思考:题目是 不是中心论点?)横线画出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段 模式给文章划分层次。 3、为了证明这个中心论点,作者用了哪些论 据?( 标出 )
2、有力地证明了……的分论点,进而证 明……这一中心论点。
4、思考:中国有骨气的事例很多,为什 么只选取了这三个?先后顺序可否调换?
明确:不能;这三个事例,按从古至今的时 间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分别照应了孟子的 三句话,说明不论古代现代,不论地位高 低、不论身份贵贱,也不论面对的敌手是 谁,中国人都表现出应有的骨气。论据虽 只有三个,却从多角度、多个侧面、全方 位、强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具有广泛的代 表性。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1、找出叙议分界处。女生读记叙, 男生读议论。 2、勾画: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闻 一多的英雄气概?这一段的议论与 前两个事例的议论相比,有什么特 点? 3、闻一多的事例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怎样?)
闻一多 (现代著名诗人、学者)
事实论据的作用
1、从……角度有力地证明了……这一中心论 点。
文天祥
2、默读7—8段 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 默读课文,复述事例。要 求:准确、清楚、完整。 • 勾画:“摆”“吆 喝”“显然”三个词,思 考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 因? • 穷苦人的骨气从哪儿可以 体现出来? • 这个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 带表情描摹穷人面对污辱 性施舍时心里要说的话。
3、阅读9段 闻一多不畏暗杀,拍案而起

谈骨气-课件

谈骨气-课件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由于我国前期 工作上的失误和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政府 背信弃义等原因,使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严 重困难时期。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在这重大转变的历史阶段,要团结 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地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艰苦奋斗,振奋民族精神,在这种情况下, 吴晗同志写了这篇文章,鼓励全国人民团 结起来,共度难关。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Hale Waihona Puke 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论证富贵不能淫


古人不是嗟来之食 →
论证贫贱不能移
闻一多怒对敌人枪口→ 论证威武不能屈
我 们 中 国 人 是 有 骨 气 的
论点
论证 过程
读准下列红字的音。并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嗟来之食:( jiē )
吆喝:( yāo )
拘囚:( jū )拘,逮捕或拘留;囚,囚禁。
n ) 吴晗:(há
高官厚禄: 古代官吏的俸禄。 拍案而起: 桌子。
富贵不能淫: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 使……改变。 威武不能屈: 使……屈服。
思考题: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贫 贱 不 能 移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 “嗟,来食!” 这个味道为何是不好受?
那幅脸孔,那种神气,让人 受到人格的侮辱。 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 要替他办事。
威 武 不 能 屈
闻一多拍案而起,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 手枪,宁可倒下去, 不愿屈服。 明知敌人要杀 他,他毫不退却, 在被害前的几分钟 还大声疾呼,痛斥 国民党特务。

课件《谈骨气》

课件《谈骨气》

中心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我们中国人有骨气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 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 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 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 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嗟来之食”的故事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 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 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 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 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 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 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 终于饿死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
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 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 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者为什么要把饿人作为“贫贱不能移”的例证? 我认为与其以饿人为例,还不如用朱自清的事例好。 理由是: 1.文中的另两个例证(文天祥和闻一多),都是有 名有姓的真实人物,饿人却无名无姓,也许只是 寓言中虚构的人物,夹在中间似乎有些不大相称; 2.朱自清的生活年代离我们很近,事迹真实可 信,对读者更有教育意义。
怎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学生?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 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 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 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在民主革命时期,吴晗和闻一多都是站在斗争最 前沿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主战士,闻被人称为 “狮子”,吴被人称为“老虎”,可见两人斗争 的勇猛。 1959年4月,毛泽东针对干部中不敢讲真话的问 题,提倡学习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 神。当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积极“响应号 召”,于6月间发表了《海瑞骂皇帝》一文。之 后,又相继写出《论海瑞》、《海瑞罢官》等文 章和剧本。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剧本《海 瑞罢官》,竟会被诬陷为“大毒草”,并成为发 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文革”期间,他先被揪斗批判,后被投入监狱, 在残酷折磨之下,于1969年10月11日自杀,最 后以付出生命的代价维护了人格的尊严。

谈骨气课件

谈骨气课件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道理论据
举例论证
3、论证
道理论证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1页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了
证明这个观点,作者用了哪种论 据和哪些材料?
2 、这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个角度
证明观点的?它们的顺序能否调 换?为什么?
3 、在60年代初,作者写这篇文 章有什么目的?请从文中找出答 案。无产阶级的骨气体现在哪些 方面?
关于谈骨气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1页
吴晗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1页
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刚强
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吴晗(1909-1969年):著名历史 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 理,反对邪恶。十年动乱中,由于不 肯向四人帮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 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1页
李公仆,江姐,刘胡兰,夏明翰,史可法,陈子龙,陈 真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1页
骨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 一,从古至今出现了千千万万有骨气的人 ,屈原为了实现爱国的理想“虽九死其犹 未悔”;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强盛,
在戎马中度过一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 腰,弃官归田;林则徐虎门销烟,及至 充军伊犁,现代有骨气的人更是成批涌 现,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被毛泽东
降慷慨就义的故事。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1页
3 这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论点的?
提示:对应孟子的话
富 贵 不 能 淫
过 零 丁 洋
文 天 祥
辛 苦 遭 逢 起 一 经
干 戈 寥 落 四 周 星
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反馈
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我 国著名历史学家。是个极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 反对邪恶。十年动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贵 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清华大学、云南 大学、西南联大任教。他一生著述丰富,有《朱元璋 传》 、 《明史简述》 、 《皇权与神权》等。
我 们 中
富贵 不能淫
文天祥面对高官厚禄宁 死不降
不同时代

(宋代丞相)
人 是
贫贱 不能移
古代穷人宁愿饿死也不 吃“嗟来之食”
不同身份

(古代穷人)
骨 气 的
威武 不能屈
闻一多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死不屈
不同表现
(现代民主 战士)
• ——文天祥是丞相,穷人是平民百姓,闻 一多是民主战士,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 什么阶层的人士都有,很有代表性;同时, 三个事例按顺序证明了孟子的三句话,围 绕中心论点,所以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以 后写议论文,如果要找事实论据,就要注 意啦,所举的论据要有代表性,最好是不 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事实论据 各举一例,这样你写的议论文就更有说服 力。
道理论据包括 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警句格言、公式。定理
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是: 证明与被证明

4、何谓论证? 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5、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 解决问题 (结论) 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立论 、 驳论 。 7、议论文的语言主要具有 严密 、 准确 的 特点。
材料2:我国古代的穷人宁愿饿死也不 吃“嗟来之食”的故事。
材料3:民主战士闻一多怒对国民党
手枪宁死不屈的故事。
能证明
事实
论点
论据

贵 不 能
辛干山身惶零人留
过 零 丁 洋
文 天 祥
苦 遭 逢 起 一
戈 寥 落 四 周
河 破 碎 风 飘
世 浮 沉 雨 打
恐 滩 头 说 惶
丁 洋 里 叹 零
生 自 古 谁 无
吴晗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论点 、 论据 、 论证 。
2、何谓论点? 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一篇议论文只有 1 个中心论点,可以有 多个分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帅与被统帅,被证明与证明。
3、何谓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
论据可分为 事实 论据和 道理 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 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 。
闻一多是我国著名
的学者、诗人,英勇无畏 的民主革命斗士,历史学 家吴晗称他为“昂头作狮 子吼的民主斗士”。1946 年7月11日,民主人士李 公朴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暗 杀,15日,闻一多先生在 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发 表《最后一次讲演》,怒 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 当晚即遭杀害。
对比阅读
• “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边摆设了食 物,用来等待那些饥饿的人来吃。有一 个 饥饿的人,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拖着鞋子, 没精打采地走来。黔敖左手送上食物,右手 端着汤,向这个饥饿的人吆喝道:‘喂!快 来吃吧!’这个饥饿的人瞪着眼睛盯着黔敖 说:‘我正是不吃这种侮辱人的饮食,才落 到这个地步。’这个饥饿的人谢绝了黔敖的 食物,最后终于饿死了。”
告诉我们什么样是有骨气,引 用孟子的话解释有骨气的含义。
分析第二部分: 哪些事例“值得我们学习”呢?
文中选取了几个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 分别概括出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 章的事实论据。)
典型性 思路:什么人+怎么样+干代什么表+性结果如何
材料1:南宋文天祥面对高官厚禄 坚 决不降慷慨就义的故事。
“是”起强调作用,体现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孟子的话在本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阐述了有骨气的具体含义。 2 、充当道理论据,起到了证明论点的作 用。
(5----9)
第二自然段
孟子的话: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此之谓大丈夫。
自主学习反馈
1、给划线字注音。
吴晗 (hán) 富贵不能淫 ( yín ) 嗟来之食 ( jiē ) 拘囚 ( jū qiú ) 慷慨 ( kāng kǎi ) 吆喝 ( yāo ·hē ) 高官厚禄 ( lù )
2、解释划线词语。 富贵不能淫:迷惑 高官厚禄:古代官吏的薪水 拘囚:把人逮捕关押在监牢里 汗青:指史册 拍案而起:桌子 横眉:形容怒目而视
取 丹 心 照 汗

经星絮萍恐丁死青
文天祥( 1236-1283 ): 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宋瑞, 又字履善,号文山。
南宋灭亡,文天祥兵败 被俘,统治者念其才华,以 高官厚禄、威胁利诱、对其 软硬兼施,迫其投降,但文 天祥凛然正气,以诗《过零 丁洋》做答,其中 “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伟大志 向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文章结构:
❖根据“引论-本论-结论”的思 路,可将本文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论点“我们中 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二部分(5-9):列举事例,证明我 们中国的确有许多有骨气的人。
第三部分(10):阐明提倡骨气的积极 意义。
(5----9) 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改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自主学习反馈
解释孟子
“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 不能屈”这 句话的意思。
• 淫:迷惑。 • 移:改变志向、变节。 • 屈:屈服。 • 金钱、地位不能使我迷惑,
• 贫穷低贱不能使我改变志 向,
• 权势、压力不能使我屈服。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概括列举的三个事例,看这 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个角度证明观 点的? 3、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为什么只选取这三个事例?
贫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 孔:“嗟,来食!”
贱 ? 这个味道为何是不好受 不
那幅脸孔,那种神气,
能 让人受到人格的侮辱。 移 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
的饭要替他办事。

闻一多拍案而起,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明知敌人要杀他,

他毫不退却,在被害前

的几分钟还大声疾呼, 痛斥国民党特务。
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的有什么不同 :
议论文中的记叙 简明概括, 充当立论 的依据或论证的材料;
记叙文中的记叙 具体生动 表现中心。
以情动人,
这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个角 度证明观点的?它们的顺序能 否调换?为什么?
这三个事例都能证明“我 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能不 能只选择一个事例?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