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谈骨气》说课稿模板
人教版谈骨气说课稿
![人教版谈骨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a2b6b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c.png)
人教版谈骨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篇来自人教版教材的经典课文——《谈骨气》。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教材分析:《谈骨气》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是一篇议论文。
文章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阐述了“骨气”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者以饱满的爱国情怀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向读者展示了骨气的内涵和重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骨气”的内涵,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难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来论证观点,以及如何将这些论证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方法:本次说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文学知识,通过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认为什么是骨气?”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不懂的词汇和句子,教师适时进行解释。
3. 讲解新词:教师重点讲解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和关键句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4. 分析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如何一步步展开论证。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骨气”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6. 拓展延伸:教师提供与“骨气”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或历史人物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骨气”的小短文。
《谈骨气》教案及说课稿
![《谈骨气》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800037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4.png)
《谈骨气》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谈骨气》。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骨气”的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学会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谈骨气》。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骨气”的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学会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典故和名人的理解。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谈骨气》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骨气”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4. 探究学习:(1)学生举例说明“骨气”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学会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谈骨气》。
2. 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写一篇关于“骨气”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骨气”的理解和运用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骨气”的内涵。
2.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展示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骨气”,以此激励学生。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db12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9.png)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谈骨气》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通过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故事,阐述了骨气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2)学会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3)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3)采用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2. 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3. 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2. 掌握议论文的分析方法;3. 辩论技巧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展示课文《谈骨气》;(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基本内容;(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深入剖析文章主题;(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骨气的内涵;(3)教师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骨气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5. 实践演练(1)学生分组进行辩论,运用所学知识;(2)教师评价辩论效果,给予鼓励和建议;(3)学生总结辩论经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总结课文主题、议论文结构及骨气的意义;(3)教师强调骨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谈骨气》说课稿
![《谈骨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4008a2bbd64783e09122ba1.png)
《谈骨气》说课稿《谈骨气》论据的选择一、教材地位《谈骨气》一文是北京课改版教材第15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
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阅读议论文,理解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此作为单元知识重点是因为这时的学生刚刚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的三要素以及它门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形成比较准确的认识。
《谈骨气》是一篇格式比较规范的短论,说理的脉络十分清晰。
作为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的论据,包括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但在阅读教学中,则不能对“论据”做出如此简单的定位,在引导学生确立论点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确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据选择的典型性以及论据如何能证明论点。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从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据选择的典型性以及论据如何证明论点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初学议论文,往往会有畏难情绪,认为议论文深奥难学。
教师在每个教学的环节中都应该尽可能的解开着中思想包袱,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
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置教学过程,设置有坡度的问题,既照顾全体,又挖掘学生的潜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习确定论点的方法,并了解论点和论据关系;2、理解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3、让学生理解骨气的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骨气,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学习确定论点的方法;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事例材料的典型性分析。
四、教法学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最终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立足于文本,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注重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基于这一原则,在教学中采取“阅读——指导——品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格式规范,说理脉络清晰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因而要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谈骨气》教学设计3篇
![《谈骨气》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f8844f59eef8c75fbfb3ea.png)
谈骨气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清课文的说理层次,学习本文用事实作论据的论证方法。
2.积累孟子的名句及文天祥的诗句。
3.课堂练习。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讲故事、朗读、比较、举例等方法加深对本文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思考,了解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文采用的“讲道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并认识所用事实论据的典型性。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第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
(二)导入课文,激发思考(1)故事:不跪的中国人:这则诗讲述的是1995年3月7日的下午,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到了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
刚刚趴在工作台上迷糊了几分钟,不料外国女老板走进了车间,紧接着是一阵辱骂,之后她又厉声说道:“工人排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
女老板吼叫着:“你为什么不跪?”他质问道:“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他于是把工作卡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这个宁愿失去工作也不跪地中国人叫孙天帅。
有人认为,孙天帅一气之下丢了这份好工作,太莽撞,太不明智!那么你们又怎样认为呢?——学生各抒己见。
(2)在自尊和高薪之间,孙天帅选择了前者。
我认为他是一位有骨气的小伙子。
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本文的作者吴晗本人也是个有骨气的人。
补充介绍有关材料:吴晗(1909-1969年):著名历史学家。
一个极有骨气的人。
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
十年动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
(三)再读课文,回忆要点。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材料?2 、这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个角度证明观点的?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 、在60年代初,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目的?无产阶级的骨气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ea69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3.png)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谈骨气》是一篇富有启发性的议论文。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骨气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并学会运用论证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学会分析课文结构,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坚定信念的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领悟作者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提高思辨能力。
3. 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掌握论证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初步感知作者观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论证方法。
4. 实例分析教师举例,引导学生掌握论证方法,学会运用。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骨气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论证方法的掌握以及骨气价值观的树立。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骨气”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进一步深化对骨气价值观的理解。
2. 邀请有关骨气典型人物进行讲座,让学生从身边的人物身上感受到骨气的重要性。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及注释2. 与“骨气”相关的文章、视频、图片等资料3. 论证方法指导手册九、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其中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探讨15分钟,实例分析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课后作业5分钟。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0f73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00.png)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骨气”、“志气”、“傲气”等。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能够分析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和实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辩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分析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和实例。
2. 教学难点:(1)对文中某些关键句子的理解。
(2)对作者观点的深度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板书课题:《谈骨气》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让学生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和实例。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的讨论成果。
4. 说课稿讲解:(1)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2)对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骨气”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2)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培养“骨气”。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以及对“谈骨气”主题的思考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骨气”的主题辩论,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和逻辑思维。
2019-谈骨气说课-推荐word版 (15页)
![2019-谈骨气说课-推荐word版 (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ece3b9de0975f46527d3e1ac.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谈骨气说课篇一:谈骨气说课稿谈骨气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冀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五篇课文。
第三单元以人格修养为主题.《谈骨气》是一篇短小洗练的议论文,说理的脉络清晰,观点鲜明,材料典型,有助于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了解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为之后进一步学习议论文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议论文中观点(论点)和材料(论据)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特点;理解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能力目标:归纳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 概括文章中三个事例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比较,体会其典型性,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理解骨气的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骨气,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掌握议论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思辨的兴趣和能力。
考虑到学生初学议论文,本文虽然观点鲜明,材料充分,但对三个事例论证观点的典型性,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确立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事例材料的典型性的分析。
三、教学程序教学过程遵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拓展链接的模式,教学过程设计分五步:导入课题——出示目标——整体感知——自学指导——拓展连接。
1、导入课题:语言精练简洁明确所讲课题,今天我们要介绍议论文《谈骨气》,作者吴晗2、出示目标:(1)、了解议论文中观点(论点)和材料(论据)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特点;理解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2)、归纳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 概括文章中三个事例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比较,体会其典型性,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理解骨气的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骨气,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掌握议论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思辨的兴趣和能力。
3、整体感知:第一遍采用自由读扫清字词障碍,在书中横线勾出生字,查字典拼注读音,理解词语含义,重点词语板书订正。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44a5a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a.png)
《谈骨气》说课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能够概括作者的论点,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
(3)能够正确书写、理解和运用“骨气”一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讲、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论点及论证方法。
2. 正确运用成语和典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骨气”一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2. 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提问:“骨气”一词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归纳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并尝试运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作者是如何阐述“谈骨气”的观点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交流心得体会。
5. 演讲、辩论(1)学生分组进行演讲、辩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2)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写一篇小作文。
3. 思考并回答:“谈骨气”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和演讲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论证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2281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2.png)
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骨气”概念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骨气”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骨气”的定义和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骨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请学生谈谈对“骨气”的理解和认识。
2. 教师讲解:介绍“骨气”的概念和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骨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骨气”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骨气的含义与价值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骨气”的含义和价值。
2. 引导学生认识到“骨气”对于个人品质的塑造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骨气”的含义和特点。
2. 探讨“骨气”对于个人品质的塑造的价值。
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骨气”表现,如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骨气”对于个人品质的塑造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骨气”含义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培养骨气的方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骨气”。
2.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培养“骨气”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介绍一些培养“骨气”的方法和技巧。
2. 讲解如何将“骨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活动:1. 方法讲解:教师讲解一些培养“骨气”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骨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计划。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培养“骨气”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骨气与个人成长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骨气”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培养“骨气”来提升自己的个人品质。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谈骨气》说课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谈骨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6355f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4.png)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谈骨气》说课稿一、说课本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以议论文教学为主,共有四个议论文单元。
《谈骨气》是第一单元第一课“议论文观点和材料”。
就文体而言,也是第一份面向学生的正式讨论论文。
《谈骨气》是一篇格式规范的短文,推理的脉络非常清晰:第一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我们中国有骨气”的中心论点;第二段用孟子的话具体解释“脊梁”的含义;第三段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第四段从继承的角度进一步指出,不同时代的性格有不同的含义。
中间一段列举了三个例子,从三个角度论证“我们中国人有骨气”的中心论点。
所选的三个例子中的人物代表了从古代到现在,从文人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的例子。
他们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有效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很有说服力。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最后一段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骨气的本质特征,号召我们“要有自己的英雄气概和骨气”。
从这样一篇观点明确、材料典型、说理透彻的议论文入手,有助于学生理解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和论点与材料的统一关系。
为进一步学习议论文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议论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论述的三要素。
在讨论一个问题时,总是提出一个正确而明确的观点或命题(即论点)。
如果你有一个正确明确的观点,你还必须有确切充分的材料(即论据)来证明它(即论点)。
意见和材料要一致,意见可以支配材料,材料可以证明意见。
在本单元选取的三篇阅读训练课文中,《谈骨气》是一篇规范短文,而两篇杂感则选自生活中常见的肤浅杂感,以事说理。
因为学的是浅显的文言文,以物为喻。
虽然文章的风格各不相同,但都可以让议论文初学者初步了解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统一的特点,其中《谈骨气》就是典型之一。
根据单位要求,结合《谈骨气》的特点,应确立以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观点(论点)与材料(论据)的关系和谭的结构特点;用典型例题理解议论文的讨论方法。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脊梁的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脊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初中语文《谈骨气》说课稿模板
![初中语文《谈骨气》说课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95411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1.png)
初中语文《谈骨气》说课稿模板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谈骨气》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坚持信念,刚强有力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领悟到坚持和勇气的重要性。
同时,文章运用了描写、叙述和议论等多种修辞手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并能正确运用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文章的阅读,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学习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寓意和情感内涵。
•运用文章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课文《谈骨气》的课本及相关课件。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学生课前复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预习(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和预习。
•提问1:你们知道什么是骨气吗?•提问2:能否举例说明骨气的重要性?步骤二:讲授与讨论(25分钟)教师通过阅读文段、解读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同时进行相关讨论。
•阅读课文的前几段并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初步的认识。
•解读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例如描写、叙述和议论等。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三:拓展与巩固(25分钟)教师通过小组活动、课堂练习和写作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或人物,用自己的话来写一篇有关骨气的短文。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然后进行答案讲解。
•鼓励学生读一些与骨气相关的文章或故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谈骨气》教案1
![《谈骨气》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c6ba8e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9.png)
谈骨气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骨气的定义和相关概念;2.掌握培养和提升骨气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骨气的定义、培养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请学生们思考一些有骨气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2.导入课程: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谈骨气。
知识讲解(15分钟)1.基本概念:给出骨气的定义和解释,让学生们对骨气有初步的了解。
2.骨气的表现形式:介绍一些骨气的常见表现形式,比如坚持不懈、守正不阿等。
3.骨气的重要性:讲解骨气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骨气在人生中的意义。
培养方法(30分钟)1.自我反思:引导学生们通过反思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出自己需要提升骨气的方面。
2.设定目标:教导学生们设定骨气提升的目标,并明确目标的可行性和实际性。
3.梳理因果关系:帮助学生们分析骨气培养的因果关系,比如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收获等。
4.找到榜样:鼓励学生们寻找骨气的榜样,并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5.逐步提升:指导学生们逐步培养和提升骨气,从小事做起,逐渐扩大培养范围。
价值观建立(30分钟)1.引导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分组讨论:将学生们分为小组,讨论和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倾听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和心得体会。
4.引导总结:以学生们的分享为基础,引导学生们总结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们完成一份关于自己培养骨气的计划书,包括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方法。
2.提醒学生们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以便老师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到了骨气的定义和相关概念,掌握了培养和提升骨气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讨论和分享中加深了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相契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谈骨气》教案及说课稿
![《谈骨气》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515853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e.png)
《谈骨气》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谈骨气》。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的论点及论据。
(3)学会通过举例、分析、对比等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骨气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
(3)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文《谈骨气》的朗读、背诵和理解。
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关键词语、句子和论点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骨气”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论点。
(2)教师举例、分析、对比,阐述课文观点。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阐述自己对“骨气”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朗读、背诵课文《谈骨气》。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学生对“骨气”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情况。
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谈骨气》。
我想简要介绍一下这篇课文。
课文《谈骨气》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写,通过对比三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论述了骨气的重要性。
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并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038d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e.png)
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做人的道理。
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做人的重要性,懂得有骨气、有人格的价值。
今天就来谈一谈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骨气。
What is 骨气?骨气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词汇,它是指一种品质,就是人的坚定、嶄新的气节和作风。
在学生中,骨气意味着有高尚的道德标准、正义心态和遵照自己价值观的决心。
我们能否增强学生骨气?教学生骨气不是教书育人的目标,但是它却是培养学生品格和发展其人格魅力的关键部分。
这一点如何实现呢?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1. 懂得尊重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们的信仰、决策和抉择。
面对不同的人和事,学生应该表现出尊重和礼节,不应该因为个人喜好而做出任何不尊重的行为。
2. 懂得正义正义是骨气的重要部分,它代表着为他人付出和实行正确的事情而不是随波逐流。
通过教育,激励学生展现正义之心,不怕恶势力、支持正义行为;不深信眼前事,要分清真相、假象。
3. 懂得坚持坚持自己信仰,认真做事,遵守承诺和置身事地的责任感是骨气的典型标志。
在父母、亲人以及同学面前,学生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克服种种困难,做事毅力坚强不屈。
如何实现骨气的教学设计?1. 课堂讲解教师可以以讲解课的形式,介绍骨气的定义、内涵和重要性,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介绍并帮助学生理解。
2.课堂案例对于骨气的理论知识授予,教育教学真正表达的是实际案例细节。
教师可以将一些有关骨气的例子分享给学生,在需求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3. 特定训练对于如何培养骨气的实践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特定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骨气。
例如,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做出公正公正的决定或完成某项任务。
这样的训练可以不停地提高基础信仰的逐渐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
总结培养骨气是学生做好人生一个基本层面,这些表现在学生整体品质中是很重要的。
《谈骨气》说课设计
![《谈骨气》说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32e2115f0e7cd18425362c.png)
《谈骨气》说课设计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及教学思想《谈骨气》这篇课文是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
它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由三部分构成: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归纳总结。
学习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培养学生做一位有骨气的中华儿女。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编排意图及本课的特点。
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做一位有骨气的中华儿女。
2、智能目标:理解骨气的含义和文章所运用的事实论据及道理论据。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骨气的含义、中心论点的提出和论据的运用。
教学难点:编写文章的阅读提纲。
4、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每章的论点及论据,掌握论点的提出式及论据的特点,初中生写议论文应从编写提纲练起,在授课中让学生学会编写提纲为写作议论文奠定基础。
二、说教法采用“互动探讨法”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体。
以教师为主导,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归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但不能只抓住干巴巴的论点、论据,要让学生探讨领悟骨气的精神实质。
三、说学法课堂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则是双边投入的产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引导学生采用“读、思、议、悟”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合理的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是课堂成功的基本保证。
根据本课的素质教育目标,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导入新课以社会上流传的“江湖义气”和“哥们义气”导入,它们是否就是文中的“骨气”?其含义是什么?二、步入正课(一)文章开篇的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引用孟子的哪些语句阐释了“骨气”的含义。
(二)让学生速读第二部分的三个事例,并加以复述,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归纳以下问题:1、用编写提纲的形式概括三个故事。
2、从三个事例中找出哪些语句印证了孟子的三句话。
3、结合大家熟悉的生活现象各举一例来证明这三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谈骨气》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资源,本节课我们将重点讲解《谈骨气》一篇课文。
该篇课文是通过讲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和勇敢面对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骨气”的含义和重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谈骨气》的主旨,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惜骨气,勇敢面对困难的情感,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和理解《谈骨气》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骨气的理解和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导入导出、读课文、理解课文、拓展思考。
1. 导入导出:
通过展示一幅画面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骨气?”、“为什么骨气重要?”等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读课文:
首先,放映动画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跟读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内互补朗读,提高学生朗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3. 理解课文:
通过提问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逐段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意思和情感表达。
重点讲解和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培养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4. 拓展思考:
通过演示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与自身经历进行对比和思考。
五、说教学手段与教具
1. 教学手段:采用情景教学、合作学习和问题导引等教学方法。
2. 教具准备:动画或幻灯片、绘本、小组活动卡等。
六、说教学评价
1. 自我评价:通过观察和思考,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性。
2.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活动和问题解答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的运用,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关注力不集中,需进一步优化课堂氛围和引导方式。
此外,今后还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还有继续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这是一个简单的初中语文《谈骨气》说课稿模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