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笔记

合集下载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1. 基本概念
- 遗传学:研究基因传承和基因变异的科学
- 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
- 染色体:细胞核中包含基因的结构
- 基因型:个体的遗传信息
- 表型:个体的可观察特征
- 突变:基因发生的改变
- 遗传变异:基因型和表型在群体中的差异
2. 遗传物质
- 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 RNA:参与基因表达的分子
- 蛋白质:由基因表达产生的功能分子
3. 遗传模式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X连锁遗传: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男性更容易患病
- Y连锁遗传: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男性特有
4. 遗传疾病
- 单基因遗传疾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等
- 多基因遗传疾病:由多个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 染色体异常疾病:由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等
5. 基因组学
- 基因组: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
- 基因组测序:对个体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基因组变异:个体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差异
6. 人类遗传学
-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个体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变异,如SNP
-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学知识为个体提供遗传疾病的评估和咨询
以上是医学遗传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仅供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遗传学医生或相关专家。

2024年度医学遗传学学习笔记三

2024年度医学遗传学学习笔记三

基因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型
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 倒位突变和重排突变等。
基因突变机制
涉及DNA复制错误、DNA损伤修复失 败、外源性因素诱导以及基因内或基 因间重组等。
8
遗传病分类与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如先天 性聋哑、白化病等。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具有家族聚集 性,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医学遗传学涉及生物学、医 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共同推动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和应用。
推动转化医学研 究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研究成果 转化为临床应用的重要途径。 未来医学遗传学需要更加注 重转化医学研究,将基础研 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关注罕见病和复 杂疾病研究
多组学整合分析
基因诊断技术将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组学技术(如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进行整合分析,以更全面地揭示疾 病的发病机制和个体差异。
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普及,基因诊断技术将在临床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 基因诊断技术有望为每位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重要性
医学遗传学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罕见病、 遗传病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医学遗传学 在个体化治疗、基因编辑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2024/3/23
4
医学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医学遗传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到精准医 学的多个阶段。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 的发展,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

医学遗传学知识点2024

医学遗传学知识点2024

1、医学遗传学是应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和人类疾病发生的遗传学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3、遗传病的类型:①单基因病;②多基因病(冠心病、高血压、生理性近视、消化性溃疡、精神分裂症、自闭症);③染色体病(唐氏综合征、猫叫综合征);④体细胞遗传病(肺癌、恶性肿瘤);(⑤线粒体遗传病:帕金森综合征)4、基因是合成一种有功能的多肽链或者RNA分子所必须的一段完整的DNA序列。

5、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序列分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称为割裂基因。

6、割裂基因中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关系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

7、割裂基因结构中外显子-内含子的高度保守的接头形式叫做GT-AG法则。

8、侧翼序列是在第一个外显子和最末一个外显子外侧的一段非编码区,由前导区、尾部区和调控区组成。

均属于顺式作用元件。

9、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并启动转录的特异DNA序列,位于基因转录起点上游的100bp 范围内。

TATA框或Hogness框: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19~-27bp处,是高度保守的一段序列,与转录因子TF2结合,准确地识别转录的起始位置。

CAAT框: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70~-80bp,也是一段保守序列,与转录因子CTF,其C端有激活转录的功能。

GC框:位于CAAT框两侧,顺序为GGCGGG,与转录因子SP1结合,N端有激活转录的作用。

10、增强子指能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序列。

作用特点:①通过启动子增强转录,明显提高转录效率;②具有远距离效应;③无明显方向性;④具有组织特异性。

增强子在任意位置有效。

11、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保守序列。

大多真核生物为AATAAA,加上一段富含CG的回文序列。

12、DNA分子中发生单个碱基的改变,称为点突变。

一种嘌呤替换另一种嘌呤,或者一种嘌呤,或者一种嘧啶替换另一种嘧啶,叫做转换。

遗传学(笔记)1-10

遗传学(笔记)1-10

遗传学(笔记)1-10遗传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一、什么是遗传学1、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2、遗传(heredity)是指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亲代和子代各个方面的相似现象。

3、变异(variation)是指子代个体发生了改变,在某些方面不同于原来的亲代。

4、遗传与变异的辨证关系5、现代的观点: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组成、传递和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题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遗传学可称为基因学。

二、遗传学研究的任务: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深入探讨它们的本质,并利用所得成果,能动地改造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遗传学研究的内容1、遗传物质的结构2、遗传物质的传递3、遗传物质的表达◆基因在世代之间传递的方式与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2、摩尔根连锁交换定律3、染色体外遗传(extrachromosomal inheritance):细胞质基因和其他核外基因的非孟德尔传递方式。

4、母性影响(maternal effect):由母体基因型决定子代性状,但受胞质因子影响,F3代才分离的一种单亲遗传方式。

5、群体遗传的Hardy-Winberg 定律与进化◆遗传学基本概念Key Terms1、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生物在以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种族繁衍的过程中,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2、变异(variation)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3、遗传学(Genetics)◇经典定义∶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现代定义∶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传递和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基因学◇基因(gene)是遗传、发育和进化的交汇点。

◆常用的重要遗传学研究材料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3、豌豆(Pisum sativum)4、果蝇(Drosophila)5、玉米(Zea mays)6、小鼠(Mus musculus)7、人(Homo sapiens)8、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t)9、拟南芥(Arabidopisis)第二节遗传学发展的里程碑一、遗传学的产生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2、“先成论”(theory of performation)3、渐成论(theory of epigenesis)4、拉马克(mark,1744-1829)5、达尔文(C.K.Darwin,1809-1882)6、魏斯曼(A. Weismann,1834~1914)7、孟德尔(G.J.Mendel 1822~1884)8、荷兰的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德国的科伦斯(KarlCorrens)奥地利的切尔马克(Erich.S.Tsehermark)二、遗传学的发展1、萨顿(W.S.Sutton,1876~1916)2、贝特逊(W.Bateson,英国遗传学家)3、约翰逊(W.L.Johannson,1857~1927)4、摩尔根(T.H.Morgan ,1866~1945)美国实验胚胎学家5、比德尔(G.W.Beadle 美)和他的老师泰特姆(E.L.Tatum)6、埃弗里(O.T.Arery 美)等。

医学遗传学笔记(重点标注)

医学遗传学笔记(重点标注)

第三章基因突变遗传物质的改变称为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核苷酸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

3.1 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根据基因突变发生的原因,可将突变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自发突变:在自然条件下,未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生殖细胞突变:有利或者中性突变:同种生物遗传性状多样性的根源、不同物种演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促进生物物种系统发育与不同种群产生、形成的原动力有害突变:导致遗传病、构成和增加遗传负荷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诱变因素:一、物理因素:1.紫外线:紫外线的照射可使DNA顺序中相邻的嘧啶类碱基结合成嘧啶二聚体,最常见的为胸腺嘧啶二聚体(TT)。

2.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Co60等,击中DNA链,能量被DNA吸收,导致DNA链和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发生重排。

二、化学因素:1、羟胺(HA):羟胺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不能正常地与G配对,改为与A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就变成了T-A。

2、亚硝酸或含亚硝基化合物:这类物质可以使碱基脱去氨基(—NH2),而产生结构改变,如A被脱去氨基后就变成了次黄嘌呤(H)不再与A配对变为与C配。

3、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5—BU)、2—氨基嘌呤(2—AP)等,可取代碱基而插入,引起DNA分子突变。

5—BU的化学结构与T很相似,它既可与A配对,也可与G配对。

4、烷化剂:甲醛、氯乙烯、氮芥等是具有高度诱变活性的烷化剂,可将烷基(CH3-、C2H5-等)引入多核苷酸链上的任何位置,被烷基化的核苷酸将产生错误配对而引起突变,如烷化G可与T配对,形成G—C→A—T的转换。

5、芳香族化合物:吖啶类和焦宁类等扁平分子构型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以嵌入DNA的核苷酸序列中,导致碱基插入或丢失的移码突变。

三、生物因素:病毒:风疹、麻疹、流感、疱疹等真菌和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黄曲霉素3.2基因突变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静态突变和动态突变。

医学遗传学 重点总结

医学遗传学  重点总结

医学遗传学第一章绪论本章节重点: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的类型一、医学遗传学的定义1、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与人类遗传有关的疾病,即遗传病(genetic disease)。

2、研究内容:遗传病的发生机理(Etiology)、传递方式(Passage)、诊断(Diagnosis)、治疗(Therapy)、预后(Prognosis)、再发风险(Recurrence)、预防方法(Preventive medicine),从而控制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降低在人群中的危害,增进人类的健康水平。

3、什么是遗传?Genetics is the study of genes, heredity, and variation in living organisms.二、遗传病的定义1、关于遗传病的一些误解:家族性疾病(familial disease)就是遗传病、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就是遗传病2、遗传病(genetic disease):遗传物质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三、遗传病的类型1、单基因病(single gene disorder):如果一种遗传病的发病仅仅涉及一对基因,这个基因称为主基因(major gene),其导致的疾病称为单基因病。

常染色体显性(AD)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X 连锁显性(XD)遗传病、X连锁隐性(XR)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线粒体病2、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ease):一些常见的疾病或畸形有复杂的病因,既涉及遗传基础,又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才发病,也称为多因子病(multifactorial disease,MF)。

遗传基础不是一对基因,而是涉及到许多对基因,这些基因称为微效基因(minor gene)。

3、染色体病(chromosome disease):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

医学遗传学笔记中英对照版剖析

医学遗传学笔记中英对照版剖析

第二章 人类染色体一、人类染色质的组成及结构( 一 ) 染色 质 的概 念 :细胞 核 内 能被 碱 性染 料 染色的 物 质 ,称 为 染色 质( chromatin )。

Chromatin is the protein-DNA complex in which genetic material exists in interphase(间界,界面)nucleus. 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浓缩成为染色体(chromosome)During metaphase, chromatin condensesinto chromosomes.Euchromatin: is the chromatin which is lightly stained with G binding, in extended form andoften under active transcription.Hetrochromatin :is the chromatin which is deeply stained, in compact structure.Its transcriptionis limited.ChromatinEuchromatin 常染色质Lightly stained 浅染,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细胞核内 Loose structure 结构松散 Genetically active 遗传上活跃,有转录活性Heterochromatin Deeply stained 深染,异染色质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都出异染色质于螺旋化状态,在细胞核中形成染色较深的团块。

Lies in patches against the nuclear envelope and broken up at theCompact structure 整个细胞周期中都出于高度螺旋化 状态Genetically silent 遗传学上相对静止site of nuclear poreHeterochromatin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结构异染色质 (基因很少)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兼 性 异 染色质,功能性异染色 质Always high condensed.成凝缩状态 Enriched at centromeres and telomeres 含高度重 复序列,在端粒,着丝粒,次缢痕,长臂远端 2/3 处Y chromatin Specifically inactivated at specific times 在特定 的细胞或特定的发育阶段浓缩失去活性,在另 一发育阶段松散恢复活性 Switch between two states 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X chromatin 一如 x 染色质(一)人类染色质组成1. DNA 3*10^9 bp,24 kinds of molecules. 2. 组蛋白 Histone (染色体中的关键蛋白 principal proteins in chromatin) 为碱性蛋白,含有大量的碱性氨基酸。

《医学遗传学》背诵重点分章

《医学遗传学》背诵重点分章

《医学遗传学》背诵重点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遗传性疾病(genetic disease):简称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2、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大多数是遗传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和畸形。

3、家族性疾病:是指某些表现出家族性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同患一种疾病。

【简答题】遗传病的特征及分类(1)特征:①垂直遗传②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是遗传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遗传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征。

③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才能遗传,而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并不能向后代传递。

④遗传病常有家族性聚集现象。

(2)分类:(一)单基因病:由染色体上某一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的疾病。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③X连锁隐性遗传病④X连锁显性遗传病⑤Y连锁遗传病⑥线粒体遗传病(二)多基因病: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

(三)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所致的疾病。

(四)体细胞遗传病:体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

第二章基因【名词解释】1、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有功能的多肽链或者RNA分子所必需的一段完整的DNA序列。

2、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编码顺序在DNA分子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顺序分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因此称为断裂基因。

3、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密码编码信息改变,造成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改变。

4、外显子(exon):编码顺序称为外显子5、内含子(intron):非编码顺序称为内含子6、多基因家族(mumlti gene family):指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

7、假基因(pseudo gene):基因序列与具有编码功能的类α和类β珠蛋白基因序列类似,因为不能编码蛋白质,所以称为假基因。

【2019年整理】医学遗传学笔记

【2019年整理】医学遗传学笔记
医学遗传学:用人类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遗传病”从亲代传至子代的特点和规律、起源和发生、病理机制、病变过程及其与临床关系(包括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遗传病的特点(一)遗传病的传播方式一般以“垂直方式”出现(二)遗传病的数量分布患者在亲祖代和子孙中是以一定数量比例出现的,即患者与正常成员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往往有先天性特点.遗传病往往有家族性等特点。遗传病一般无传染性(人类朊蛋白病除外)
{一级亲属包括亲子关系和同胞关系,他们之间的亲缘系数为1/2,即他们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2
二级亲属包括一个个体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双亲的同胞、同胞的子女和子女的子女等,他们之间的亲缘系数为1/4(隔辈人)
三级亲属泛指亲缘系数为1/8,即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8的近亲之间的关系。}
X连锁显性遗传病如果决定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带有致病基因的女性杂合子即可发病,称为X连锁显性(X-linked dominant,XD)遗传病。
{遗传密码的特性:通用性简并性起始密码AUG和终止密码UAA、UAG和UGA}
{结构基因组学主要包括四张图,即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与序列图的制作。}
{基因突变特性:多向性任何基因座(locus)上的基因,都有可能独立地发生多次不同的突变而形成其新的等位基因,这就是基因突变的多向性;
重复性基因突变的重复性是指:已经发生突变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再次独立地发生突变而形成其另外一种新的等位基因形式。
系谱(pedigree)是从先证者(proband)或索引病例(index case)开始,追溯调查其家族各个成员的亲缘关系和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或某种性状的分布)情况等资料,用特定的系谱符号按一定方式绘制而成的图解。先证者或索引病例是指该家族中第一个就诊或被发现的患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一个完整的系谱不仅要包括家族中患有某种疾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也应包括家族中的正常成员。

(2024年)医学遗传学学习笔记二

(2024年)医学遗传学学习笔记二
医学遗传学学习笔记二
2024/3/26
1
目录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单基因遗传病 • 多基因遗传病与复杂疾病 • 群体遗传学与人类多样性 • 医学应用与伦理问题探讨
2024/3/26
2
01
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4/3/26
3
DNA结构与功能
DNA双螺旋结构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 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稳定 的双螺旋结构。
指一个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 的频率分布。
要点二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方 法
包括基因频率分析、连锁不平衡分析 、主成分分析等。
要点三
群体遗传结构的意义
可以揭示人群的遗传背景、历史迁徙 、自然选择等过程,为医学遗传学、 法医学等领域提供重要依据。同时, 对于理解人类多样性和进化历程也具 有重要意义。
2024/3/26
2 3
有丝分裂
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 期和末期四个时期,主要特征是DNA复制后精确 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行为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历凝集、排列、分 离和去凝集等阶段,确保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
2024/3/26
9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减数分裂
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是形成有性 生殖细胞(配子)的过程。
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病关系
染色体异常可导致多种遗传病的发生,如唐氏综合征、特 纳综合征等。这些异常可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 和生育能力等。
12
03
单基因遗传病
2024/3/26
1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病因
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 病。

医学遗传学笔记

医学遗传学笔记

临床10801班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第一章 绪论 遗传现象(遗传基础问题)先天禀赋、其子类父、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古希脂亚里斯多德——“类生类”。

英皇维多利亚家族(XR),皇室病——即血友病。

遗传与变异 1、遗传:亲代将自己的特性相对稳定的传给子代。

2、变异:即子代与亲代不同之处。

3、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是稳定的,遗传保证了生物物种的稳定和种族的延续,变异为遗传提供了新的材料,使生物物种得以进化,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健康:指受遗传结构控制的代谢方式与人体环境保持平衡。

健康:机体代谢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受遗传控制 疾病:由于遗传结构缺陷或环境的显著改变,打破平衡。

疾病:代谢异常或环境改变打破平衡——遗传缺陷 转基因:从基因库中筛选“目的”基因,以分子克隆方法扩增、鉴定以及转移到不具该基因的细胞、组织和整合到植物中去, 并能在相应的部位表达出目的基因产物,即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携带外源基因,并将外源基因遗传给子代的动物, 又能在这些动物体内检查到相应的基因产物或相应症状, 这类动物就是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技术本质上是DNA 重组技术; 而“克隆”实际上是无性繁殖。

医学遗传学的任务(临床层次):在于揭示各种遗传性疾病的传递规律、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措施;遗传医学则为遗传病患者提供临床服务,包括:遗传病的诊断,治疗、筛选、预防、咨询、随访等。

21世纪医学遗传学研究的重点(研究层次):将是多基因复杂病和癌肿,因为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所有的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必将全部得到鉴定。

发展史 1859 报道第一例先天性代谢病 1866 分离律、自由组合律 Mendel 1869 首次分离DNA Miescher 1903 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 Sutton & Boveri 1909 遗传因子改称“基因” Johannsen 1910 连锁与互换定律 Morgan 1944 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Avery 1953 DNA 双螺旋结构 Watson & Crick 1956 确定人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6条 蒋有兴 Levan 1966 阐明DNA 遗传密码 Nirenberg, Ochoa ,Khorana 1970 试管内合成基因 Khorana 1972 DNA 克隆技术 1975 DNA 测序 1985 PCR 技术 1990 临床基因治疗 1991 人类基因组研究15年规划启动 1994 人类基因内阻连锁图 1998 人类基因组物理图 2000 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草图 2001 人类基因组94%序列草图作出初步分析 2003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即“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

医学遗传学笔记

医学遗传学笔记

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第一章 绪论遗传现象(遗传基础问题)先天禀赋、其子类父、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古希脂亚里斯多德——“类生类”。

英皇维多利亚家族(XR),皇室病——即血友病。

遗传与变异 1、遗传:亲代将自己的特性相对稳定的传给子代。

2、变异:即子代与亲代不同之处。

3、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是稳定的,遗传保证了生物物种的稳定和种族的延续,变异为遗传提供了新的材料,使生物物种得以进化,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健康:指受遗传结构控制的代谢方式与人体环境保持平衡。

健康:机体代谢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受遗传控制疾病:由于遗传结构缺陷或环境的显著改变,打破平衡。

疾病:代谢异常或环境改变打破平衡——遗传缺陷 转基因:从基因库中筛选“目的”基因,以分子克隆方法扩增、鉴定以及转移到不具该基因的细胞、组织和整合到植物中去, 并能在相应的部位表达出目的基因产物,即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携带外源基因,并将外源基因遗传给子代的动物,又能在这些动物体内检查到相应的基因产物或相应症状,这类动物就是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技术本质上是DNA 重组技术; 而“克隆”实际上是无性繁殖。

医学遗传学的任务(临床层次):在于揭示各种遗传性疾病的传递规律、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措施;遗传医学则为遗传病患者提供临床服务,包括:遗传病的诊断,治疗、筛选、预防、咨询、随访等。

21世纪医学遗传学研究的重点(研究层次):将是多基因复杂病和癌肿,因为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所有的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必将全部得到鉴定。

发展史 1859 报道第一例先天性代谢病1866 分离律、自由组合律 Mendel 1869 首次分离DNA Miescher 1903 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 Sutton & Boveri 1909 遗传因子改称“基因” Johannsen1910 连锁与互换定律 Morgan 1944 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Avery 1953 DNA 双螺旋结构 Watson & Crick 1956 确定人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6条 蒋有兴 Levan 1966 阐明DNA 遗传密码 Nirenberg, Ochoa ,Khorana 1970 试管内合成基因 Khorana 1972 DNA 克隆技术 1975 DNA 测序 1985 PCR 技术 1990 临床基因治疗 1991 人类基因组研究15年规划启动 1994 人类基因内阻连锁图 1998 人类基因组物理图 2000 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草图 2001 人类基因组94%序列草图作出初步分析 2003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即“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

2021年医学遗传学笔记

2021年医学遗传学笔记

郑重声明:仅供参照之用,有限转载。

雪遗传病:把遗传因素作为惟一或重要病因疾病。

医学遗传学:用人类遗传学理论和办法来研究“遗传病”从亲代传至子代特点和规律、来源和发生、病理机制、病变过程及其与临床关系(涉及诊断、治疗和防止)一门综合性学科。

遗传病特点(一)遗传病传播方式普通以“垂直方式”浮现(二)遗传病数量分布患者在亲祖代和子孙中是以一定数量比例浮现, 即患者与正常成员间有一定数量关系。

往往有先天性特点.遗传病往往有家族性等特点。

遗传病普通无传染性( 人类朊蛋白病除外)人类遗传病分类:单基因病(单基因病由单基因突变所致。

) 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不传给下一代如白血病、肿瘤等),线粒体遗传病(母系遗传)遗传病防止分三个阶段: 一级防止是孕前防止, 二级防止是产前防止, 三级防止是新生儿筛查在DNA脱氧核苷酸长链上每3个相邻碱基序列构成一种三联体(triplet), 每个三联体密码能编码某种氨基酸, 故三联体是遗传信息详细体现形式, 又称三联体密码{遗传密码特性:通用性简并性起始密码AUG 和终结密码UAA.UAG和UGA}{构造基因组学重要涉及四张图, 即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与序列图制作。

}{基因突变特性: 多向性任何基因座(locus)上基因, 均有也许独立地发生多次不同突变而形成其新等位基因, 这就是基因突变多向性;重复性基因突变重复性是指:已经发生突变基因, 在一定条件下, 还也许再次独立地发生突变而形成其此外一种新等位基因形式。

随机性;可逆性;稀有性;有害性}{基因突变诱发因素:物理因素: 紫外线, DNA构造发生损伤, 相邻嘧啶或嘌呤发生二聚体交联, 复制时碱基配对发生错误。

电力和电磁辐射:遗传物质吸取其能量, 染色体发生断裂, 然后重排, 形成染色体畸变。

上述效应具累加性化学因素: 羟胺类、亚硝酸类化合物、碱基类似物、芳香族化合物、烷化剂类物质生物因素病毒,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疱疹等各种DNA病毒, 是常用生物诱变因素。

医学遗传学知识点重点复习

医学遗传学知识点重点复习

医学遗传学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肿瘤遗传学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基因,多基因家族的概念;基因的结构与表达;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遗传效应熟悉:单一序列和重复序列,假基因;基因突变的特性;基因突变的诱因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一节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遗传单位,它不仅是决定性状的功能单位,也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

1、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基因的化学本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2、基因的结构是什么?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

3、孟德尔提出:生物的遗传性状是通过“遗传因子”进行传递的;遗传因子是一些独立的遗传单位。

4、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及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一个基因不仅包括编码蛋白质多肽链或RNA的核酸序列,而且包括为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5′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及3′非翻译序列等所有核苷酸序列。

5、基因的种类(1)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2)核糖体RNA基因(rRNA基因)与转运RNA基因(tRNA基因)(3)启动子和操纵基因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二节人类基因组一、背景(一)基因组是指人类细胞的DNA分子所包含的储藏有人类全部遗传信息的一整套基因。

包括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Renato Dulbecco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1、“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创举之一。

40年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年代人类首次登上月球、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2、该计划首先由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IHGSC)组织实施。

我国科学家参加了这项计划,完成了3p末端的测序工作,31.4cM,30万bp,占人类基因组的1%。

医学遗传学读书笔记

医学遗传学读书笔记

医学遗传学读书笔记嘿,小伙伴们!今天我想跟你们唠唠我读医学遗传学这本书的一些笔记和感想。

哎这医学遗传学啊,就像一个神秘的大宝藏,里面啥稀奇古怪的知识都有。

我刚接触这医学遗传学的时候哇,那叫一个懵圈儿。

我记得好像是看到那些基因组合啥的,就感觉像看天书一样。

嗯...我当时就在想,这都是啥呀?我咋就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你说,谁一开始看到那些复杂的遗传图谱不得迷糊呀?这书里讲到好多遗传疾病呢。

比如说那个唐氏综合征,哇,这个我印象可深了。

以前就听说过,但是真正从遗传学的角度去了解它的时候,还是挺震撼的。

我记得当时我就在想,这些小小的基因变化居然能带来这么大的影响,真是太神奇了。

我跟你们说哦,在这医学遗传学的领域里,还有不少有趣的传说呢。

我听一个同行说曾经有个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特别罕见的遗传疾病,找了好久的致病基因。

结果有一天,他在喝咖啡的时候,突然就灵光乍现,想到了一个之前没考虑到的方向,最后还真就找到了那个基因。

哈是不是很像电影情节?不过我也不知道是真事儿还是被夸大了,反正听起来挺酷的。

咱再说说那些基因的名字吧,有些名字长得像绕口令似的。

我每次读的时候都得反复看好几遍,生怕读错了。

就像我有一次,在一个小型的学术讨论会上,我把一个基因名字念错了,哎那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当时我就想,我这脸算是丢到姥姥家了。

不过呢,这也让我长了记性,以后看这些名字的时候就更仔细了。

在这个领域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可大了去了。

以前很多搞不清楚的遗传现象,现在慢慢都有了答案。

就像以前我们只能推测某些疾病可能和遗传有关,现在都能精确到哪个基因出了问题。

这就好比以前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现在有了一盏盏明灯,一点点照亮这个神秘的领域。

我觉得医学遗传学这东西,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

你想啊,如果家里有遗传病史,了解这些知识就能更好地预防或者应对呀。

嗯...我突然又想到一个事儿,我有个朋友,他们家族有某种遗传病的倾向,他一开始都不知道,后来了解了医学遗传学的知识后,就特别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还定期去做检查呢。

医学遗传学重点归纳

医学遗传学重点归纳

医学遗传学重点归纳第一章人类基因与基因组第一节、人类基因组的组成1、基因就是遗传信息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组是是细胞内一套完整遗传信息的总和,人类基因组包含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单拷贝序列串联重复序列按dna序列的拷贝数相同,人类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反向重复序列重复序列短分散核元件中度重复序列长分散核元件3、多基因家族是指由某一祖先经过重复和所变异产生的一组基因。

4、假基因就是基因组中存有的一段与正常基因相近但无法抒发的dna序列。

第二节、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1、基因的结构包含:(1)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编码序列。

(2)就是抒发这些结构基因所须要的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区序列。

2、割裂基因:大多数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是不连续的编码序列,由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隔开,形成割裂基因。

3、基因主要由外显子、内含子、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终止子、隔绝子共同组成。

4、外显子大多为结构内的编码序列,内含子则不为编码序列。

5、每个内含子5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连接方式称为gt--ag法则。

6、外显子的数目等同于内含子数目提1。

7、启动子分成1类启动子(含有gc碱基对,调控rrna基因的编码)、2类启动子(具备tata盒特征结构)、3类启动子(包含a、b、c盒)。

第三节、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1、人类基因组dna多态性存有多种类型,包含单核苷酸多态性、填入\\缺位多态性、拷贝数多态性。

第二章、基因突变变异就是指生物体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的促进作用和影响下,遗传物质出现某些变化。

基因突变即可出现在生殖细胞,也可以出现在体细胞。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类型一、碱基置换:就是指dna分子多核苷酸链中的某一碱基或碱基对被另碱基或碱基对转让、替代的变异方式,通常又称点变异。

包含:1、同义突变:替换发生后,虽然碱基组成发生变化,但新旧密码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编码意义。

同义突变并不产生相应的遗传学表观效应。

医学遗传学重点(可编辑)

医学遗传学重点(可编辑)

医学遗传学重点总结第1章绪论1.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应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和人类疾病发生的遗传学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什么是遗传病?包括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㈠单基因病。

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及其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此基因为显性,杂合体即可发病,如软骨发育不全等。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但此基因为隐性,具有纯合隐性基因的个体才会发病,如白化症、苯丙酮尿症等。

c.X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此基因为隐性。

由于男性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Y染色体上一般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故为半合子。

所以,男性只要有致病基因就可发病,则女性具有纯合隐性基因时才发病,如红绿色盲等。

d.X连锁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此基因为显性。

杂合子或半合子均可发病。

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e.Y连锁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即发病,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所以这类病呈全男性遗传,如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

f.线粒体遗传病:细胞线粒体中也含有DNA,称mtDNA。

mtDNA也编码一些基因,这些基因突变也可导致某些疾病,称为线粒体遗传病,也称为线粒体基因病。

这类病通过母亲传递。

如线粒体心肌病等。

㈡多基因病: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称为多基因病。

多基因病尽管仅有100余种,但每种病的发生率均较高。

一些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多为多基因病。

㈢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所致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

由于染色体病涉及许多基因,所以常表现复杂的综合征。

㈣体细胞遗传病:体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称为体细胞遗传病。

因为它是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所以一般不向后代传递。

《医学遗传学》重点整理

《医学遗传学》重点整理

医学遗传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是遗传物质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2.遗传病的分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第二章第三章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1.核小体:5种组蛋白(H2A, H2B,H3,H4,H1)和2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组成,包括核心颗粒和连接部两部分。

组蛋白中的H2A, 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八聚体,约14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在八聚体外缠绕1.75圈,构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

约6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构成核心颗粒的连接部。

2.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区别常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程度小,分散度大,染色较浅且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异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紧密,呈凝集状态,染色较深且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3.Lyon假说(1961)——X染色体失活假说及剂量补偿效应①雌性哺乳动物体内仅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另一条在遗传上是失活的,在间期细胞核中异固缩为X染色质。

②失活发生在胚胎早期(人胚第16天),此前2条X染色体都有活性。

③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但是是恒定的。

剂量补偿:由于雌性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发生异固缩,失去转录活性,这样保证了雌雄两性细胞中都只有一条X染色体保持转录活性,使两性X连锁基因产物的量保持在相同水平上,这种效应称为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4.多基因家族:由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形成的一组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

5.拟基因:也称假基因,指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些基因称为拟基因,常用ψ表示。

6.遗传印记:不同性别的亲体传给子代的同一染色体或基因,当发生改变时可引起不同表型的现象,也称为基因组印记。

父母双方的某些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

母系印记:母源基因失活,父源基因表达父系印记:父源基因失活,母源基因表达7.点突变(碱基替换)引起几类不同的生物学效应:①同义突变②错义突变③无义突变④终止密码突变8.动态突变:又称不稳定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突变,其突变是由于基因组中脱氧三核苷酸串联重复拷贝数增加,拷贝数的增加随着世代的传递而不断增加,因而称之为动态突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重点:遗传病定义及特征)
1.遗传病:一般把遗传因素作为唯一或主要病因的疾病成为遗传病
2.医学遗传学:用人类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遗传病从亲代传递至子代的特点,规律、起源和发生、病理机制、病变过程及其与临床关系的一门综合学科。

3.简要说明遗传病的特征?
答:①遗传病的传播方式:一般是以垂直方式出现的,不延伸至无亲缘个体②遗传病的数量分布:亲祖代和子孙代是以一定数量比例出现的,社会上总体数量少,分布不均③遗传病的先天性:但并非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先天的④遗传病的家族性:发生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年龄通常一代比一代早,病情加重⑤遗传病的传染性:一般无传染性,但人类阮粒蛋白是一种遗传又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第一章人类基因和基因组
(重点:断裂基因及其英文)
1.割裂基因((split gene)是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组成,二者相间排列。

第二章基因突变
重点(基因突变,DNA的修复系统有哪些)
1.基因突变:发生在分子水平上DNA碱基对组成与序列的变化。

2. DNA的修复系统有哪些?
(1)紫外线照射引起的DNA损伤与修复
①光复活修复,在可见光的作用下,光复活酶被激活,能够特异性的识别、结合嘧啶二聚体,形成酶-DNA复合体,利用可见光的能量,嘧啶二聚体解聚,修复完成,酶也从DNA上解离,释放。

②切除修复,也称暗修复,无需光能。

发生在DNA复制之前。

③重组修复,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之中和复制完成之后的一种不完全的修复形式。

(2)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和修复
①超快修复②快修复③慢修复
第四章单基因病的遗传
重点:判断遗传方式,并且加上特点;不规则显性遗传;遗传印记
1.遗传方式的特点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①男女患病机会均等②患者双亲必有一个是患者③患者的子代有1/2的发病可能。

④连续传递
(2)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特点:①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患者双亲往往表型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②患者的同胞有1/4的发病风险,患者表型正常的同胞中有2/3是携带者,患者的子女一般不发病,但肯定都是携带者。

③没有连续传递的现象
(3)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人群中女性患者数目多于男性患者②患者双亲中一方患病。

③交叉遗传,男传女,不传男。

女性杂合子患者的子女中各有50%的可能性发病。

④有连续传递的现象。

(4)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人群中男性患者数目多于女性患者②双亲无病时,儿子有1/2的可能发病,女儿不会发病③交叉遗传④常看到几代经过女性携带者传递、男性发病的现象。

如果存在女性患者,其父亲一定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

(5)伴Y遗传病的遗传——又称全男性遗传
2.不规则显性遗传:是指杂合子的显性基因在一些个体中表达出相应的显性形状,在另一些个体中却表现为隐性。

3.遗传印记:是指一个个体来自双亲的某些同源染色体或者等位基因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

第八章人类染色体
重点:染色体组;核型
1. 染色体组:一个正常生殖细胞中所含的全套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2.核型:一个体细胞中全部的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就成为核型。

(核型的描述,第一部分是染色体的总数,第二部分是性染色体的组成例:46,XY)
第九章染色体畸变
(重点:罗伯逊易位;简述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机制;核型简式的描述;几个简单符号)
1.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

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易位形式。

当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或附近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接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由长臂构成的衍生染色体,两个短臂则构成一个小染色体,小染色体往往在第二次分裂时丢失。

2.简述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机制
(1)染色体不分离:①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受精卵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②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不分离(2)染色体丢失: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某一染色体未与纺锤丝相连,不能移向两极参与新细胞的产生,或在移向两极时行动迟缓,滞留在细胞质中,造成该染色体丢失。

3.核型简式的描述
4.几个简单符号
断裂:交换e 短臂p 长臂q 着丝粒cen 缺失del 环状染色体r 罗伯逊易位Ro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