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及对策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亟待

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外事工作机制、中外合作办学、引智工作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促进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高校;外事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113-03

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国际教育思潮始于20世纪下半叶,是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是将高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置于整个世界之中,与世界上不同国度的高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与本国大学的教学、科学研究等结合起来的过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从政策法规、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支持鼓励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学术科研等机构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学校自身的国际化发展程度,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理念、技术及设施等资源的共享等途径,为高校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并在开放交流、合作中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推动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1当前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外事管理部门作为学校外事工作的归口单位,承担着高校外事工作规划、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洽谈与管理、外籍教师的聘用与管理、教职工因公出国的管理、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外事接待等工作。高校外事管理部门也已经从以往的行政部门转变为集行政管理、教育教学、人才引进、后勤管理与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身的窗口部门。外事工作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交叉性、立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给外事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外事工作机制问题

工作机制,是指保证管理的协调活动或过程得以实现的科学的组织构成及其运行原理。外事工作机制就是基于外事管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结方式而建构起来的工作体制、管理规范和工作方式等。完善的外事工作制度,是机制顺利运行的保障。高校外事工作涉及人事、教学、财务、相关院系、保卫、后勤服务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单位的密切协调配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角色、职责、部门工作关系不明确以及岗位设置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的现象。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均设立了外事处或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等机构,负责学校的外事工作。但在外事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尚不完善,如有些高校的外事制度未明确各相关部门、系院的外事工作的职责范围,导

致部门、系院的工作关系不明确,给管理工作带来障碍,影响了外事工作的进程。有些高校的外事部门岗位设置不合理,角色定位不清晰。如有的高校外事部门挂靠校长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外事处长,而实际外事工作人员只有一两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由于外事事务纷繁复杂,外事工作人员精力有限,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根本谈不上高效地完成各项外事工作任务,更谈不上开拓性地开展工作。有些高校虽建立了完善的外事工作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主观性、随意性或自上而下的单一性指令,制度只是一纸空文,起不到引导、规范、约束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出现应引起外事工作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需要在工作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工作机制。

1.2合作办学工作中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的有益经验与先进理念,丰富本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缩小与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的合作办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外事部门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主体,在合作办学项目的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

(1)合作办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目标定位不准确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我国高校根据办学层次大致可分为重点大学、普通

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而一些高校在洽谈实施合作办学项目时未考虑到自身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性特点等,从而不能准确定位合作办学的目标,使得自身的特色专业无法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得不到资源优化。如有些高校在选择合作院校时,盲目追求摊子过大、数量过多、层次过高,结果出现外方合作教师授课时,绝大多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或是其办学的基本条件不能满足合作专业的要求,导致学生入校后没有专业师资授课。而有些高校因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外方合作院校,为达到合作办学的指标,装点门面,降低合作办学门槛,合作院校层次偏低,专业适用性不强。

(2)缺乏质量评估认证体系和过程监管机制。有些高校的合作办学中,中方只注重项目的引进、办学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如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方提供的课程是由国外合作高校的教师承担的,但外方的师资背景如何,是否符合教学要求,中方学生能否适应外方教师的授课方式,外方教师教学质量能否达到希望的效果,又如何评价外方教师的授课效果?对于这些问题中方高校合作办学管理者并不完全了解,缺乏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认证体系。也有一些高校发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夸大其词,对合作项目宣传不实,在合作办学中仅起着招生的作用,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比如,3+1项目中要求外方教师在中国境内的合作高校承担三分之一的专业课,而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外方教师实际授课时间远未达到

这个标准。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管机制,使得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遏制,严重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1.3引智工作中的问题

高校聘请外籍教师,可以借此营造多元文化的校园氛围,为教学一线服务,有效提高教师、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给教学科研中的薄弱环节带来有益的补充和推动。然而,外籍教师的聘任与管理也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工作。

(1)聘用困难。在外籍教师的聘任方面,想选出德才兼备的英语课教师及专业课很困难。聘请渠道虽然广泛,既有中介推荐的,也有毛遂自荐的,但最终符合要求的不多。如有些外籍人士虽然有高学历但无教学工作经验,尤其是在高校的工作经验。有些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学历不够;而有些虽有高学历和教学工作经验,但来自英语为非母语国家。而有些外籍人士甚至有精神疾病。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对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2)管理困难。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分为教学管理与生活管理。在对外教的教学管理中,部分外教迟到早退、课堂利用率不够、教学无计划性、工作随意性大等。有个别外教甚至在课堂或校园内进行反华言论活动或以传教为目的的活动。对于教学管理,有些高校相关部门虽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但对外教教学中的问题仅仅提出口头批评,并无实质性的惩罚及改进措施。在对外教的生活管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