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屯堡建筑文化剖析共49页
屯堡文化与研究评述
屯堡文化研究评述吴羽龚文静张定贵彭菁宋吉雨安顺屯堡,溯其源,肇始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明初定,朱元璋诏傅友德率30万大军发动了旨在征讨云南元梁王的“调北征南”的政治军事行动。
待残余势力平定,为巩固边陲,控扼云南,朱元璋在包括如今黔中安顺一带的云贵地区广置卫所,设屯立堡,推行屯田制度,令军士戍守屯耕。
迨清代康熙年间屯田制废止,军人转变为民,屯军驻扎之地,遗风渐行渐远,及至今日不少地方仅存其名。
而黔中地区即便屯田制瓦解及其后朝代更替,不仅地名称谓依旧,且其文化中大明遗风犹在,江淮古韵仍存。
600多年来,屯堡生生不息地承袭着明代江南地区的诸多传统习俗,执着地承继着儒家忠、孝、仁、勇、礼、义、廉、耻的价值理念,形成了汉民族独特的亚文化系统。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发展,具有独特性、惟一性的安顺屯堡文化由于内蕴的文化丰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诸多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
同时,屯堡文化随着从地域文化向旅游经济文化的提升,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日益凸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屯堡文化对贵州的一体多元文化的格局和特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黔中地区文化重要的成份和深层的底蕴。
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屯堡文化才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外显特征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在地方化凸现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不断升温的同时,屯堡文化也作为强势文化在迁徙环境下传承、变异、建构的典型范例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在现代化与市场化的强劲冲击下,屯堡文化已出现衰变现象,屯堡文化研究也有可能丧失原初形态及意蕴,这些情况增加了研究的现实性和紧迫感,某种意义上甚至有抢救研究的必要。
到目前为止屯堡文化研究成果的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对屯堡文化外显事象和屯堡表浅层面的研究,并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的情况,对屯堡文化研究的具体情况也缺乏系统的研究。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
浅谈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建筑文化摘要: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
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同时安顺屯堡文化也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
这样的文化,既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也就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
探之弥远,究之弥深,成为了一门多学科、全方位的“安顺屯堡学”。
目前,屯堡研究正方兴未艾,日渐趋于深入和系统。
关键字:贵州安顺屯堡,屯堡文化,建筑文化,建筑风格正文:一、安顺屯堡文化由来:安顺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
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
安顺屯堡文化是贵州的。
乃至全国文明中的奇葩。
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
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二、安顺屯堡建筑风格1. 安顺屯堡建筑材料安顺屯堡建筑材料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
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居民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天龙屯堡
天龙屯堡作者:田瞳来源:《丝绸之路》2010年第03期来到这里,仿佛一下走进了历史隧道。
置身于此间,宛如看见了时光倒转。
这儿是一座明朝遗留下来的古屯堡。
你难以想象,直到今天,屯堡里竟然还保留着600年前的生活习俗和风土民情。
一步步走进屯堡内,眼前是狭窄弯曲的街巷,两侧紧紧排列的院落里深藏着久经风雨剥蚀的古旧老屋。
街边院口,随处可见身穿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的老人。
这是今天的现实生活吗?在600多年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派30万大军扫平云贵。
战争的烟云熄灭后,为了巩固西南边陲,朝廷一道圣旨,那30万人马再也没能返回,他们终生驻守在云贵,垒墙筑堡、屯垦戍边。
大明朝为了让那些远离家乡的将士们安心守边,做出了一个空前的壮举,将所有将官军卒的家属尽皆迁至军旅驻地,以让他们永世扎根边疆。
那些为大明浴血奋战打下江山的将士们,大多来自南京、苏杭一带。
从长江沿岸到云贵高原,山高水远,交通不畅。
今天,我们面对古屯堡,遥想当年那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迁徙,可以想象出那绝不是一两年时光能够完成的壮举。
在600年前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就靠着笨拙的马拉车载,扶老携幼,拖儿带女,迢迢数千里,多少时日方能走完那漫漫长路?当那30万将士的家属相继全部迁到贵州时,不知耗费了多少年月?也许是三年五载,也许要过十多个春秋。
大明的将士和他们的亲属,就这样在偏僻闭塞的西南边陲落地生根,艰难地生存下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历史的脚步跨过600年光阴,来自江南秀丽水乡的屯垦移民的后裔早已被岁月栽培成封闭在边远山乡的屯堡人。
我们无从得知600年前在滇、黔万山丛中曾经建起过多少个屯堡。
随着600年世事变迁,沧海桑田,那些散布在各处的古屯堡一个一个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而我们眼前这座屯堡却在走过600个春秋之后依然原封不动地存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奇迹。
这座古屯堡名叫天龙屯堡,位于贵州省平坝县的天龙镇,东距省会贵阳市67公里,西距黔中名城安顺市2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屯堡村寨。
论述安顺屯堡文化中建筑文化特点
论述安顺屯堡⽂化中建筑⽂化特点论述安顺屯堡⽂化中建筑⽂化特点摘要本⽂通过简要概述贵州安顺地区屯堡聚落历史成因和由军事移民所产⽣的特殊社会形态以及传统风⽔思想等⽅⾯,分析它的建筑空间组成、建筑类型、结构和构造等特点。
关键词:“安顺、屯堡建筑、屯堡居民、本⼟化”1.屯堡聚落的历史成因屯堡聚落集中于贵州中部及西南部,此地可北通四川,东连湖南。
⾃元代开设驿路以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战略地位逐渐显现。
明初平定云南的30万⼤军在此安营扎寨,在明朝的卫所制度下屯⽥驻守。
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屯堡移民聚落。
黔中地区特有的战略地位及⾃然地理环境是屯堡这种聚落形式落户于此最根本原因。
屯堡⼈⽣活习俗世代相传,不仅语⾔、服饰、长期保留明代的特征,⽽且有演地戏、跳花灯、抬汪公、祭五显等习俗,建筑风格也保持了古代江南遗风。
屯堡移民在完成护路任务的同时,⾯对恶劣的环境必然寻求⾃我保护及随时调节⾃我适应机能,形成⼀个个在当地民族环绕之下的移民孤岛,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之下最终形成了延续⾄今的屯堡聚落及其⽂化,也形成了与当地建筑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2. 安顺屯堡的建筑特点2.1屯堡建筑最直观的特点是对建筑材料的选⽤。
屯堡建筑中对⽯材运⽤极⼴,基础、地⾯、墙体、外窗、⽯库门、排⽔、屋⾯,⼏乎所有室外部分都⽤⽯材建成。
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头的路⾯⽯头墙,⽯头的⽡盖⽯头房,⽯头的碾⼦⽯头的磨,⽯头的板凳⽯头的缸”,置⾝其中,⽬光所及⼏乎完全是⼀个⽯头的世界。
2.2.1安顺⼀带多⽯⼭,少茂林。
⽯材薄厚多样,岩⽯开采不需⼗分复杂的技术,所以当地居民多以⽯筑居。
屯堡军民涌⼊后,直接传承并带动了这种以⽯筑居的形式。
屯堡建筑也采⽤当地的⽯材,以代替砖、⽡,甚⾄⽊料部件,再以传统的⽊结构体系⽀撑,形成了在营造思想上与江淮民居⼀脉相承,但外形上却风格迥异的屯堡建筑。
2.2.2虽然⼤量使⽤⽯料,屯堡建筑仍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构建筑,其建筑结构和中国传统⽊结构建筑⼀脉相承,为南⽅普遍采⽤的穿⽃式或穿⽃抬梁混合结构,即⽊结构承重⽯材围护的建筑结构。
浅谈屯堡文化旅游开发
、
屯 堡 文 化 旅 游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1 . 开发 利 用 的 区域
近年来 , 安顺市深度挖掘屯堡文化资源 , 把屯堡 文化作为文化建设 的龙头 ,大力加强屯堡文化资源 的开发利用 ,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效益 和社会效益 。 屯堡 文化旅游 的开发利用主要集 中在屯堡人生 活较为密集的地区。屯堡人在黔 中安顺 的分布状态 呈现 出联 系紧密 、 散 点分布 、 居住集 中的特 点 , 覆盖
在安顺东南方向的数百平方公里地域 内, 包含 l O O  ̄ .
万人 口。 近二十年来 , 被各类媒体 和国内外专家学者 广泛关注的屯堡文化乡村旅游 ,主要发生在屯堡文 化圈 内最具代表性 的平 坝县 天龙镇 、安顺市西秀 区 大西桥镇九溪村 、 本寨和云 山屯的“ 云峰八寨” 。 三个 乡村旅 游村镇有公路联结 组成三角形 的封闭环线 。 三个屯堡文化旅游村镇 处在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线路 之上 , 邻近 的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有黄果树 、 龙官 、 红 枫湖、 织金 洞 , 作 为这些 自然旅游 景点的重要 补充 , 屯堡人文景 区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
园丁沙龙
蓦 童 i … j 。 曩 善 誊 蠹 蠹 - - i 营 i i — 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鬈 謦
■ 鲍 川 平
近年来 , “ 文化 资源 ”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组 之一 。但 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 的定义或者约定俗成 的概念 ,全国各地不少专家学者从不 同的角度对文 化资源的概念 及其 内涵 和外延进行 了有益 的理论探 索。 有学者认为 “ 文化资源是 指凝结 了人类无差别的 劳动成果的精华 和丰富的思维活动 的物质 的精神的 产品或者活动” 。 贵州是欠发达 、 欠开发省份 , 同时是 民族文化资源大省 , 拥有丰 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 民族 文化资源和 自然生态景 观资源。 其 中, 屯堡文化作为 贵州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 ,以其独特 的文化 内 涵彰显着其独有的魅力 。 在贵州 中西部 , 以安顺市为 中心 , 在平坝 、 普定 、 镇宁、 紫云 、 清镇 、 长顺 、 晴隆等方 圆近 百平 方公里 内, 生活着一群既有别于当地少数 民族 , 又不同于其 他汉 民族 的汉人— —屯堡人。他们 的建筑 、 服饰 、 语 言、 习俗 、 信仰等 , 都保 留着鲜 明的明代风貌 , 这种奇 特的文化现象被称为“ 屯堡 文化 ” 。
屯堡建筑特征及其美学思想研究
2020·11一、屯堡建筑的基本特征今贵州安顺平坝一带,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不是少数民族,又和贵州当地的汉族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被称为“屯堡人”。
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江南、中原地区。
明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他们的后代就是如今的“屯堡人”。
六百多年过去了,当地人们依然在建筑、服饰、文化艺术上保留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屯堡的建筑。
“屯堡”二字包含两层含义,“屯”指的是军队驻扎所在地,“堡”是移民与商人修建的住所。
屯堡建筑文化是六百多年来在黔中腹地形成的屯堡社区建筑,屯堡建筑带有明朝时期江淮一带徽式建筑风格,又因为受屯军性质、环境经济条件等影响,其建筑群具有粗放实用的风格特征。
屯堡村寨的选址,多在地理位置和风水俱佳的地方,向山而定,近山而不靠山,临水而不傍水,背靠大山又不依山而建,满足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时防御需求,临水而在有一定坡度的“坝子”上建造,又满足了闲时农作的生活需要,并且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一个个山水相连、视野开阔、军事防御地势极佳的屯堡村落群像。
屯堡村落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但因为军事防御的需要,屯堡村落有着明显的外围边界,以屯门、屯墙、水口为主要标志,整个建筑空间完整封闭。
村落多呈片状,以一条主街为中心,向两边呈辐射状扩张。
巷道狭窄,两侧由结实高立的民居围墙夹住,蜿蜒曲折,地势高低起伏,相互串联,走在其中非常富有节奏感,也让外来入侵者无所隐藏。
村寨里主要包括巷道、碉堡、祠堂、寺庙、戏台等公共设施和活动空间。
碉楼是整个村寨的制高点,只有顶部才开窗,用于放哨。
祠堂、寺庙和戏台的功能则比较多样,可作集会、学校、各种民俗礼仪的场地,是社区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
民居以四合院、三合院为主,沿袭了江南传统古建筑的布局。
房顶由层层叠叠的薄石板平实、规律地按序列铺就而成,石板呈菱形图案,从远处高空望去颇有山峦起伏的趣味。
贵州屯堡民居文化内涵浅析
其他 房屋建造 得更 高大 , 装 修更精美, 在木制 的窗棂、 门
簪 上 雕刻 着 许 多 象 征 吉祥 如
头和江南 民居建筑的式样在这里达成默契 : 寓变化于 规整之 中, 寓轻 灵于厚重之 中, 形成如诗如画的江南 水 乡风情 。
.
意 的图案 。院落中间通 常设 置 天 井 ,是 用 一 尺 厚 的石 头
拼成 , 院落 四周 有雕 刻 着 “ 古
老钱 ”、 蝠等 各 种 图案 的水 蝙
2 中原儒家文化对建筑形式的影响 . 屯堡先民作为中原移 民深受儒家文化 的影响, 相
漏 。这些 内部 装 饰 使 屯 堡 民
比周边其他少数民族来说, 文化层次要高。从心理学 的角度来 说, 具有一定的优越感, 使得他们 以 自己的
御 、 卫 、 住 为 一 体 的封 闭军 事 单元 。据 当地居 民 守 居
图 4 山堡 险峻地 势 依
封 闭 性 防 御
体 系 ( 图
34 - )。
() 地 2平
堡 营 建 也 极 图 3 固的城墙和 屯 门 坚 具防 御性 : 通
常 寨 前 寨 后 有 山 体 , 以 可
主帅傅友德是安徽宿州人 , 其左右副将蓝玉、 沐英都 是安徽定远人,留守安顺 的主将顾成是江苏江都人,
他们 手 下 的兵士 大 多是江 淮 子 弟 。 这些 屯 田戊 守的大
明将士从 中原带来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农耕方法、 建
相形成整体防御, 使敌人进入巷 中就如进入 了迷宫一 筑技术、 经商贸易、 饮食习俗等 。 般 。例 如 , 天龙堡 有 个 叫 “ 在 九道 坎 ”的小 巷 , 蜿蜒 曲 屯堡 村寨 在选 址上 折, 要经过前后九个石坎才能到居 民家 中, 使得敌人 十分讲究风水, 多在依山 还 没 来 得 及 进 入 便 有 可 能 被 消 灭 (图
大山深处的屯堡文化
大山深处的屯堡文化那一段历史孤旅屯堡文化源于明初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
公元14 世纪中叶,朱元璋力逐群雄,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
可是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前朝梁王凭借西南高山之险,坚不降明。
洪武十四年(1381 年),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为副将,统率30 万将士征南。
明军收复云南后,整修了通往贵州、云南的各条驿道,并在驿道沿线设卫所。
征南军大部(约20 万人)驻扎贵州,多分布于今安顺、兴义一带。
永乐十一年(1413 年),明成祖朱棣又派顾成为大将,统兵5万屯驻贵州。
这些屯田戍守的军队一面操练军事以防战火再起,一面耕耘田地,自供军食。
这些军士或在此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或从江南老家接来家属,落籍黔西南。
为了巩固征南战争的成果,使屯戍士兵安心边陲,明政府又迁徙江南富户和子弟近20 万人进入云贵,附籍屯堡,进一步壮大了屯堡的势力。
这些人从此扎根边地,世代延续,形成今天散见于各地的屯堡村落和屯堡人。
在黔中,屯堡村落以屯、堡、驿、哨、所、旗、关、卡等命名,体现出军事建制特征,并相对集中分布于以安顺为中心的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小300 多个居住点,成为一个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其他汉族迥然不同的“文化社区”。
集居地方统称屯堡,具体以屯、堡、铺、哨、所、驿、关等为名,冠以王、张、雷、郭、单、蔡、吴、鲍、金、刘等姓氏。
当年,这些南移将士亦兵亦民,自己耕田种菜,与从江南家乡迁徙来的妻子生儿育女,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随后调北填南而来的人有工匠、平民和犯官等。
不管是征南还是填南而来的人,一直保持七分屯种三分武备的生活方式,直到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之后,屯堡人由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
但屯堡人仍然执著地依托从不同地区带来的文化,经过600 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贵州的穿青人屯堡文化最早受到关注当始于清代。
光绪《镇宁州志》是这么描写的:“屯堡人……其俗与汉民同,耕读为业……间有与汉民开亲者。
浅谈安顺屯堡文化
班级:09公管姓名:罗燕学号:200910114070浅谈安顺屯堡文化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
也许你会很好奇,中国怎么会还有一种叫“屯堡人”?是的,贵州的安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人,而且仅仅是贵州安顺才存在。
他们和汉族相似但是又和汉族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屯堡人现在也就成为绝无仅有的文化。
(一)、屯堡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
600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为加强连疆地区的统治。
在江浙招幕士兵,让他们携妻带子进入贵州,居住在设置的卫所里,战时出征,闲时屯垦。
明洪武14年,朱元璋钦令颖川侯傅友德将军率30万大军进行征南,一举剿灭梁王,平定了西南边陲,屯堡人的祖先就是当年南征的将士及家眷等。
战事平息后,为了“永固江山”,朱元璋采取了“屯田戍边”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并将这些军士及其眷属留驻贵州,屯戍于此,至今已六百余年。
他们在黔中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其后裔被称为“屯堡人”,。
《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
在今天的安顺,许多大家族的族谱,记载均与史料相同。
《叶氏家谱》载:“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
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
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家口带来的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因此而形成。
当时卫所广布全省各地,军户达数万人之多。
沧海桑田,而今这些卫所的遗迹大多散落到了历史的时空中了,但在“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顺,至今还保存着一此卫所旧址及当时人们生活的遗风,天龙屯就是其代表。
接下来主要介绍的就是天龙屯堡。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
贵州天龙屯堡:大明遗风,江南余韵
乡” ,给 移 民分 发 田地 、 农 具、 耕牛 、 种子 , 以三 年 不
纳税 的优惠政 策 ,使他 们 聚族而 居 。移 民与屯军 一 起, 形 成军 屯军堡 、 民屯 民 堡、 商 屯商堡 , 构成 安顺 一 带 独 特 的 汉 族 社 会 群 体 “ 安顺 屯堡” 。 这 些 屯堡 村 寨 中 , 天 龙屯堡 是保存 传 统文 化较 为完整 的屯堡之 一 。它位 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 , 距省城 贵 阳市 约 6 O公 里 ,
在线 ・ 走遍 天下
平 坝县有 一个 叫 屯堡 的古 模 的 移 民 潮 。公 元 1 3 6 8
此外 , 为 了巩 固疆 土 ,
镇 ,古镇 始建 于 明代 朱元 璋 时期 ,历经 6 0 0多年 的 沧 桑 。屯堡古 镇人 至今 仍 在语言 、 服饰 、 建筑 、 宗 教 信仰、 生活风俗 、 饮 食文 化 等方 面 ,保 留着 以前 的传 统 ,依 然沿袭 着其 世代 传 承 的 明朝 文化 和生 活 习 俗。 他们不 同于汉人 , 也不 同 于 贵 州 本 地 的 少 数 民 族, 他 们 自成 一派 , 被 人称 为“ 凤 头苗” , 而 根 据 史 料 记载 ,他们 才是 地地 道道 的汉 族——生 活在 现代 的 明代汉人 。
江南水 乡。 见当地 的妇人 们 ,要 么坐 屯 堡 的 人 口处 有 一 个 在路 边 , 要 么坐 在桥 头 , 一
名 叫“ 四公 亭 ” 的小 亭 子 , 边 闲聊 ,一边 绣着 式样 奇 亭 子下并 排 立着几 块 大石
碑, 是 为纪念 张 、 陈、 沈、 郑 四大 家 族 的祖 先 而 立 的 。 石碑 从右 到左 分别 是张 誉 群、 陈典 、 沈茂 ( 沈 万三 次 子) 、 郑纲 四公 。此 四人 都 是洪 武年 问 ,随 明军 从 南 京来 这里 建立 屯堡 的有 功 之 臣 ,据说 屯堡后裔 大 部 分都是这 四大家族 的后代 。 屯 堡处 处可 见 江淮 特 征 的 四合 院 。每个 四合 院 的垂 花 门罩石 木构 件精雕 细琢 , 有花窗 、 花板 、 垂 花 柱 。每个 部件 都装饰 着不 同的图案 ,最典 型 的就是 福( 蝙蝠 ) 、 禄( 梅 花鹿 ) 、 寿 ( 麒麟 ) 、 喜( 喜鹊 ) , 完全 是 传 统 的汉 族雕 刻 图案 。 四 合 院屋 顶 、 山墙 、 后檐 墙 用 石板 、 石块 就地 取材 而造 , 完 全就 是 江南木 雕 和贵州
屯堡文化-感受六百年前大明遗风
屯堡文化-感受六百年前大明遗风感受六百年前大明遗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这里悄悄地传承了六百年,它被当今的学者称之为屯堡文化。
位于中国贵州省中西部的安顺市,这里除了有著名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之外,安顺的屯堡文化,是贵州又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
屯堡文化的形成与六百年前的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洪武年间,三十万征南大军入黔,战事平息后奉命屯田戍边,由此繁衍生息,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被称为“屯堡人”,他们至今仍延续着鲜明的军旅屯耕遗风,传承着明朝江淮的汉族古老文明,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
在贵州省平坝县,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屯堡建筑、地戏、花灯及明代江南汉族服饰、习俗、语音、歌谣等,被众多学者、专家誉为“大明遗风”。
明王朝为了制止内患,巩固边睡和减轻驻防军队的粮响负担,实施屯田制后,官兵民众,跑马圈地,聚伍为营,聚族而居,立栅建寨,一个个屯堡村落在安顺的山野林间出现。
几十万人的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这样相继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筑群体。
屯堡人利用安顺一带碳酸钙岩层的丰富资源,从简陋的栅栏式建筑,演变成封闭式建筑结构。
以石头寨墙或村民房墙连体,再配上碉楼、碉堡,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建筑群体。
平坝保留了屯堡文化丰富的历史遗存,各类屯堡文化类型齐全,在黔中屯堡文化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天龙文化景区则是屯堡文化各种类型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
屯堡文化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一是屯堡民居。
走进屯堡村寨,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人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
二是屯堡服饰。
主要体现在屯堡妇女身上,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是民俗考古游览观光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
三是屯堡地戏。
演员头戴“脸子”,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就竹鞭为金戈铁马,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展现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天龙屯堡古镇
天龙屯堡古镇屯堡是明朝时期朱元璋派兵剿灭云南叛乱后,为了西南地区的稳定而采取的一种驻兵行为。
军队驻扎的地方叫做“堡”,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驻军在驻扎地结婚生子成了驻“民”,那些驻兵的屯子也就陆续演变成今天的古镇。
《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屯堡是这类古镇的通称,在贵州通往云南的官道上有很多,留存到今天比较有名的有天龙屯堡、云峰屯堡和旧州屯堡。
今年三月中旬,和家人去了安顺市平坝那里的天龙屯堡。
屯堡被人们关注不仅是因为它的建筑,更是因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朝时期的语言与服饰,在今人看来,有点”历史活化石“的意味。
介绍屯堡的资料中说:“他们执著地保留着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一方面,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他们又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屯堡人的语言经数百年变迁而未被周围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北方语音的特点,屯堡妇女古旧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民族服饰的特征,-----屯堡人的花灯曲调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原始粗犷的屯堡地戏被人誉为戏剧活化石。
”而这些,也是我到了贵州一定要去屯堡看看的重要原因。
到屯堡要看的是那里的建筑和镇里的居民。
先说建筑。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
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至,从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
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古镇进口处的广场有点现代建筑味道的石楼。
基本建筑材料都是石条和石块。
夕阳下,古朴苍桑。
石头建成的圆楼走近屯堡时,首先看到的是这组建筑。
用石头组成的秩序,现在依然严正、严谨。
屯堡建筑特征及其美学思想研究
屯堡建筑特征及其美学思想研究作者:张馨予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11期摘要:建筑在人类发展早期仅是为了生存而建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越来越有审美的性质,建筑艺术是精湛技术和多种艺术结合的产物,并且其本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征是其审美的重要因素,建筑以其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社会意识形态和物质发展水平。
欣赏建筑艺术,除了分析它的美学特征之外,更应该理解其丰富的美学艺术思想,并从中认识到它所体现出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文章从建筑基本特征、美学思想等角度对屯堡建筑群进行美学分析,以期为屯堡建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屯堡建筑;建筑艺术;美学思想一、屯堡建筑的基本特征今贵州安顺平坝一带,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不是少数民族,又和贵州当地的汉族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被称为“屯堡人”。
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江南、中原地区。
明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他们的后代就是如今的“屯堡人”。
六百多年过去了,当地人们依然在建筑、服饰、文化艺术上保留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屯堡的建筑。
“屯堡”二字包含两层含义,“屯”指的是军队驻扎所在地,“堡”是移民与商人修建的住所。
屯堡建筑文化是六百多年来在黔中腹地形成的屯堡社区建筑,屯堡建筑带有明朝时期江淮一带徽式建筑风格,又因为受屯军性质、环境经济条件等影响,其建筑群具有粗放实用的风格特征。
屯堡村寨的选址,多在地理位置和风水俱佳的地方,向山而定,近山而不靠山,临水而不傍水,背靠大山又不依山而建,满足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时防御需求,临水而在有一定坡度的“坝子”上建造,又满足了闲时农作的生活需要,并且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一个个山水相连、视野开阔、军事防御地势极佳的屯堡村落群像。
屯堡村落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聆听六百年前的屯堡文化
聆听六百年前的屯堡文化建筑会说话,服饰会说话,石头会说话,饮食会说话,习俗会说话,地戏更在说着沧海桑田。
人们呀请放慢脚步,聆听江南音调呢喃中诉说着起始于六百年前的屯堡文化。
明洪武帝朱元璋六百年前灭元建立明朝,各处纷纷归顺南京中央政权。
只是西南地区元朝所封的梁王固守盘踞,明朝廷多次招降,梁王自恃地险路遥,顽固据守并不时地作乱。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率领三十万大军挥师西南,不日平定云贵等地。
战争的激烈毋庸赘言,待西南局势稳定后,朱元璋担忧远征军撤回,云贵又成孤悬,几经权衡于是下令数十万平定梁王的西征军队在云南、贵州就地屯军。
昔年人烟稀少的贵州山地,瞬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军营。
还在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候就,有大臣向朱元璋奏议:“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
”战事终结后,供给问题很快凸显出来。
平民出身的洪武帝心疼战祸连年的子民们,建国伊始制定了轻徭薄赋政策与民生息。
于是赋税、征调等补给军需的动作朱元璋皆不可能采用。
在此插一个看似题外的话。
朱元璋有雄才大略,有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跟财富的关系不够密切。
大明朝他是建立起来了,可国库空空。
富甲一方的财阀沈万替这位万岁爷修了南京一大半城墙,又口气轻松要替天子陛下劳军,终于戳疼了朱元璋的软肋,沈财神被没钱的皇帝爷给发配云南去了。
靠着南征北战打下大明江山的朱元璋惜兵重将,却只能无奈选择让军人自己养活自己。
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在农村屯耕。
他们一边开荒种地,饮食自赡;一边操练军武,厉兵秣马。
从贵州腹地的安顺向西到曲靖,过昆明、楚雄直至景东,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军建立一个屯军寨子,开垦周围的土地。
曾经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刀剑在身、锄镐在手。
热血男儿们平叛护国不畏死,开荒耕种不畏苦,昔年的不毛之地,在这些来自江南的农家子弟手里,变成了千里良田。
漫漫历史长河中,当年明军屯兵除安顺外,大部分兵士和移民跟当地原住民们血脉相融,已经被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