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_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_邹统钎

合集下载

SWOT分析方法在旅游规划领域运用的演进

SWOT分析方法在旅游规划领域运用的演进

SWOT分析方法在旅游规划领域运用的演进■刘宇1、z博士生(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871)◆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将旅游规划领域中SWoT战略方法的运用划分为定性运用、定量运用和科学运用三个演进阶段,指出随着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科学方法的引入,旅游规划中SWOT战略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及准确性逐步提高。

关键词:SWOT战略分析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I世纪90年代,SWOT分析方法开r-始移植应用于旅游规划领域中去。

.1.用以评估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能力,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战略依据。

经过多年的发展运用,旅游规划中的SWOT战略分析方法经过了定性运用、定量运用及科学运用三个阶段。

定性运用阶段旅游规划中的SWOT战略分析方法,是指在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对旅游目的地自身内外的优势劣势(SW)和机遇威胁(OT)进行综合分析。

使旅游目的地的外部机遇与内部优势最大程度地匹配,同时尽量避免外界威胁,克服内部劣势。

并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制定实施项目的战略方案。

在实践中,邹统钎在1993年的《银海城旅游规划》中应用了SWOT分析,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在2000年完成的《桂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2001年世界旅游组织与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编制的《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都较为透彻、完善地运用了SWOT方法进行战略分析。

在理论总结上,李晓东(2005)在(([SWOT分析方法在净月潭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中、叶勇宏(2005)在《旅游规划的SWOT战略分析法探讨》中,都对SwOT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但早期SWOT战略分析在旅游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为:对该技术方法认识不深,技术利用停留在表面,仅仅运用框图、图表等形式使得脉络结构清晰等,但对于其技术层面的改进几乎停滞不施选择的评价目标体系不合理,过于主观,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评价过程形式化,导致其结论运用于对策分析的空洞和无力,失去了SWOT分析结论为战略定位提供依据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散杂居区乡村旅游精英互动关系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中榆树店村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散杂居区乡村旅游精英互动关系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中榆树店村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散杂居区乡村旅游精英互动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怀柔区中榆树店村为例
徐子迪;张瑛;雷博健
【期刊名称】《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5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精英群体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民族散杂居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学界关于旅游精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和参与路径,旅游精英内部互动关系研究尚未得到足够关注。

以北京市怀柔区中榆树店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探究政治精英与经济
精英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互动实践是推动旅游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2)中榆树店村以满汉通婚为代表的民族融合以及牢固的邻里关系为内部基础,同时外力的弱干预为精英群体之间的互动关
系提供重要保障。

以上发现对促进以乡村振兴为战略目标的民族散杂居区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总页数】6页(P74-79)
【作者】徐子迪;张瑛;雷博健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
【相关文献】
1.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珠三角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龙门县新星村为例3.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宁夏为例4.基于乡村性体验经济视角思考乡村振兴战略--以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窑湾村乡村旅游为例5.乡村振兴战略下北京市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以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关于武汉市乡村旅游业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如吴卫东(2008)提出武汉市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依然存在地域和类型不平衡、政府规范不够、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探讨了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研究。

凌莎(2008)从武汉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入手,对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形象设计与推广上进行规划。

王洪蕾(2011)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分析,提出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优化交通格局、构建城乡网络,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管理机制等发展建议。

杨轶(2010)以武汉市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武汉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曹巧红(2012)以武汉为案例地区,从地理学的空间结构视角研究武汉市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乡村旅游点的分布规律和旅游产品空间结构等。

吴卫东.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创新研究[J].人文博览(理论),2008(7).凌莎.武汉市乡村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J].知识经济,2008(2).王洪蕾,胡道华,赵阳.武汉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4).杨轶.武汉市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0(21).曹巧红.武汉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及市场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3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1.3.1 共生理论概述“共生”(Symbio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在 1879 年提出,他指出“共生是一起生活,即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永久性的联系”。

因为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所以很多生物学家在共生进化研究方面贡献比较突出(如:范明特(Famintim,1835-1981)、科斯基(Korskii,1955-1921)),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共生”的思想和概念逐步引入到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政治学当中。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规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规制
二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机制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着诸多问题 , 如农民的投 资能力有限 、市场意识淡薄 , 造成了多数乡村旅游 产品单一 、趋同 ;基础设施滞后 , 交通不便 , 相关产 业发展不配套 ;外来投资掠夺经营利润 , 导致经营 的飞地化 ;环境污染严重等 。 (1)如何打造和提 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 (2)如何实现乡村旅游可 持续发展 ? (3)如何使乡村旅游的扶贫功能最大 化 ? 这是发展乡村旅游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拥有独特的 景观资 源或 者是浓郁的 乡村或 民族 特色
客源市场
具 有 稳 定的 城 区客 源市场 , 客 源的回头 率较高 , 停留时间长
主要是景区 的一次 性客 源 , 范围较广 , 停留 时间 短
典型案例
四川农家 乐 、北京民 贵州 天龙 屯 、桂 林 的 龙
俗村
胜梯田
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 。 Brohman认为保 持乡村性的关键是 :小规模经营 、本地人所有 、社
生 , 城里企业与地方合资合作开发乡村旅游 , 利益 共享 , 比如天龙堡的合作模式 。

打造民 族风 味浓 郁, 特色鲜 明的 “特村 ” ——— 倡导 体验 服 务 , 借 景 区的 “ 形 ” , 利 用 重大 事 件的 “势 ” , 扬 “ 民 俗 村 ”的 “名 ”
(二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 :产业 链本地化与经营者共生化
Sharpley指出 , 可 持续发展与 环境问题 是未 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 ,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 本地化 (Localization), 即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满足 本地社区发展的需要 , 建设本地产品供应链 , 鼓励 地方工艺品生产 , 保证收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 地 , 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 。 [ 4] 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保持其乡村性和保证当地 社区受益 , 乡村旅游应从主题 、地格与氛围三方面 塑造与维系乡村性 。 而现在很多农村发展旅游却 朝 “城镇化 ”和 “飞地化 ”方向发展 , 破坏了乡村旅 游的可持续发展 。 所谓 “城镇化 ”是指农村在发 展旅游过程中一味以迎合城市旅游者为出发点 , 在进行村庄建设时刻意模仿城市的建筑 , 如把中 国传统乡土建筑纷纷改建成西式别墅 , 外墙贴上 瓷砖等 , 使农村原有的乡村性大大减弱甚至完全 丧失 ;而 “飞地化 ”是由于投资和经营乡村旅游的 主体来自城市或非本乡村 , 造成旅游收益大量外 流 , 破坏了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乡村民俗旅游与周边村落共生发展机制研究

乡村民俗旅游与周边村落共生发展机制研究

乡村民俗旅游与周边村落共生发展机制研究摘要:发展民俗旅游是当前乡村振兴建设中最受重视的一种发展方式,民俗旅游的开发建设为乡村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变。

文章在阐述了相关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对乡村民俗旅游与周边村落共生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民俗旅游与周边村落共生发展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乡村民俗旅游;周边村落;共生发展;机制构建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1)09-0043-03(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张燕娟∗∗∗第41卷第9期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9月Vol.41No.9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Sep .2021收稿日期:2021-01-20作者简介:张燕娟(1982-),女,山西阳泉人,山西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2017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课题“山西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水平指数评价”(LFW201703)。

一、乡村民俗旅游与周边村落共生发展(一)乡村民俗旅游与周边村落的互相作用关系。

民俗旅游的开发具有不同的类型,根据其开发建设与民俗聚集地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依托村镇型和独立开发型,其中依托村镇型即民俗旅游开发是在原有的村镇基础上进行的,对村镇本来的格局风貌,民风民情等有较大的保留。

独立开发型则不同,其开发建设与原有村镇风貌之间的关系较为淡薄,是以人工方式对旅游资源加以整合而成的。

此外,景区和村落之间也有存在一定关系,根据二者的相对位置不同可以将景村关系划分为交叠(相交,相邻)、包含以及分离三种,在上述不同的民俗旅游开发类型以及村落与景区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将景区与村落的共生关系分为三种类型:1.依托村镇型+包含关系指的是依托村落,通过在村落外围进行扩建而打造旅游景区;2.“依托村镇型+交叠关系”指的是村落的部分民俗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被挖掘开发作为景区的部分景点,由此而使得村落与景区部分交叠;3.“独立开发型+相邻关系”指的是以人为复古的方式对已消失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整理重构。

《2024年共同缔造方法下北京京郊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探索——以北京延庆石峡村为例》范文

《2024年共同缔造方法下北京京郊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探索——以北京延庆石峡村为例》范文

《共同缔造方法下北京京郊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探索——以北京延庆石峡村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全国各地关注的焦点。

北京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城市,京郊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全市旅游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北京延庆石峡村为例,探讨在共同缔造方法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二、石峡村概况石峡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资源。

近年来,石峡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共同进步。

三、共同缔造方法在石峡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一)村民参与在石峡村乡村旅游发展中,村民是重要的参与主体。

通过共同缔造方法,鼓励村民参与旅游规划、项目建设、服务提供等各个环节,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例如,村民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其中,提高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二)政府引导政府在石峡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村民成立旅游合作社,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三)企业参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石峡村乡村旅游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了旅游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同时,企业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四、石峡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探索(一)旅游产品开发石峡村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发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如农家乐、民俗体验、特色手工艺品等,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还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环保理念,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石峡村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了旅游服务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如修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步道、公共厕所等设施,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怀柔区北宅村的发展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怀柔区桥梓镇北宅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城区西侧,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近年来,北宅村人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以“抓整顿、保稳定、促发展”为工作思路,积极落实党的富民政策,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富裕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北宅村的党支部书记谢长明看到,中央一号文件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

谢长明带领村领导班子按照一号文件中对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再结合本村的村情,制定出了一条让北宅再次腾飞的发展战略。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增加老百姓收入,让每个人生活都宽裕。

北宅村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在村周围建了众多休闲度假中心。

在北宅投资,有个重要的附加条件,就是在平等条件下,招工优先考虑本村村民。

“村就业协会”牵头,了解情况,登记造册,把村里每个劳力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再输送到来村投资的企业中去。

如今,北宅村没有一个赋闲在家的劳动力,以至于村里想招个清洁工,还得聘用外村人,还得管吃住。

目前,村里每年都为村民免费入大病统筹保险;为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60元,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奖励500元,考上研究生的奖励1000元;对娶进或招进高中学历以上媳妇或女婿的户,村干部带着300元的礼品登门祝贺。

北宅村民的生活宽裕,也是引得邻村人侧目,曾有外村人戏谑说:在北宅,村民不差钱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此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基于原住民地方感的乡村景观特征认知与评价体系构建——以北京怀柔北宅村为例

基于原住民地方感的乡村景观特征认知与评价体系构建——以北京怀柔北宅村为例
exploredꎬ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oriented to residents ne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values of landscape feature perceptions can be ranked in a descending order
evaluation systems available are establis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tsidersꎬ ignoring the needs of
indigenous people. Besidesꎬ the methods adopted to establish these evaluation systems are not objective
attachment. With the indicatorsꎬ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carry out questionnaire
validationꎬ from which the rural landscape evalu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view of the needs of
1 研究区域概况
北宅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西部ꎬ 隶属于怀柔
ꎬ 总体是从外来
区桥梓镇ꎬ 占地面积 1 966 67 hm 2 ꎬ 以丘陵地带
观建设ꎬ 则会使景观资源识别不充分、 利用不合
户ꎬ 常住人口近 1 800 人ꎮ 北宅村三面环山ꎬ 一

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_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

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_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
2. 共生环境 共生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 它随共生单元的 性质变化及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共生环境是 指共生关系即共生模式存在发展的外生条件 。共
系之间 , 在纵轴方向上介于间歇共生和连续共生 之间 , 这是因为分工共生是基于低层面的差异化 经营行为而形成的共生模式 , 在组织程度上不具 有完全连续性 , 在行为方式上也不具有完全的互 惠关系 , 也就是说 , 在某一时间或空间存在一个 共生单元为另一个共生单元 “做嫁衣”的情况 , 即间歇性的偏利共生关系 。合作共生在横轴方向 上位于互利共生的位置 , 在纵轴上介于连续共生 和一体化共生之间 , 这是由不同的形成方式导致
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同结合状态对于共生
一体化机制 。“一体化”是乡村旅游共生机
体的进化 、发展有着不同的推动或抑制作用 。例 制中的高级形式 。可以通过 “合作共生”的形式
如 “双向激励”会导致共生体的优化和发展 ; “双向反抗”则会导致共生体的衰落和消亡 , 这 是两种极端情形 , 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 。这里 又必须指出 , 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结合状态不是 一成不变的 , 而是可变的 、可调适的 。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非城市区域的以乡村文化 景观 (农业生产及农村聚落) 为主要依托的旅游 活动 。近年来许多外来企业投资参与乡村旅游开 发 , 形成了贵州的天龙屯堡模式 , 黄山宏村的中 坤模式等多种发展模式 。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 程中 , 也出现过由于外来经营者与本地经营者之 间缺乏合理的协作分工导致了乡村旅游收益大量 外泄 、外来者与本地居民利益冲突 。本文认为实 现乡村社区和外来企业 “双赢”的经营者共生模 式是乡村旅游发展最为有效的战略选择 , 也是保 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 。与 企业共生体对应的有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共生 单元与共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以物质 、能 量和信息的互流来实现 。对于任何一个共生体来 说 , 环境对它们的作用有正向的 、中性的和反向 的 , 与其相对应 , 共生体对所处的反应也表现为 正向的 , 中性的和反向的 。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的 类型归纳如表 1 。

基于共生理论的景村共生发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景村共生发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景村共生发展研究作者:张敏马远军刘杨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04期摘要: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景区与景区依托型村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的单方面依赖到双方的多元交流与合作。

该研究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以景区和村庄的旅游要素为线索,构建了一套景村共生系统,从共生条件、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等多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释,并探讨了景村共生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阻尼机制。

关键词:共生理论;景区;村庄中图分类号 K9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4-0132-04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enic spots and the dependent villages of scenic spots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unilateral dependence to multipl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eory, scenic areas and village tourism elements as clues, village symbiotic system, build a set of scene from symbiotic conditions, symbiosis environment and symbiosis unit, symbiosis interface, sensors and actuators, symbiotic mode of the system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explanation,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dynamical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scene symbiotic system and the damping mechanism.Key words: Symbiosis Theory; Scenic spot; village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十分迅猛。

浅析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喇叭沟门满

浅析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喇叭沟门满

《经济师》2019年第8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在旅游中放松、体验慢节奏的生活状态,乡村旅游成为了更多游客的选择。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力。

文章通过对喇叭沟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数据研究,针对喇叭沟门满族乡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拉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旅游生态文化民俗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9)08-133-02一、喇叭沟门满族乡现状1.资源现状。

喇叭沟门满族乡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最北边,有首都北大门之称。

喇叭沟门满族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夏季气候凉爽,平均气温22℃,昼夜温差大,有“夏凉宫”的美誉,是夏季纳凉避暑的好地方;林木覆盖率高达93%,空气质量常年优于国家一级标准,有“森林氧吧”的美誉;同时这里还是北京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乡,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具有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

2.喇叭沟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喇叭沟门满族乡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满族文化、旅游休闲”三大主题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在2014年,仅“十一”黄金周就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民俗接待收入达到451万元,呈现良好的态势。

2017年,该乡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和“满族文化”两大品牌优势,通过开展“风情节”、“红叶节”等特色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

喇叭沟门满族乡不断的挖掘旅游资源,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方式,增加旅游景区,挖掘满族文化,从而提高该乡的旅游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就业与收入。

面对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的环境设施条件、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民俗接待问题等。

二、数据分析喇叭沟门满族乡的乡村旅游发展,充分发挥“自然生态”、“满族文化”的品牌优势,通过喇叭沟门原始森林景区、特色白桦林以及满族民俗博物馆等极具独特性景区资源的带动下,游客人数不断攀升,极大地促进了喇叭沟门满族乡的经济收入,如表1所示。

怀柔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怀柔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怀柔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作者:周莉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8期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2011年、2012年两次乡村旅游相关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怀柔区的资源情况,提出了怀柔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模式,并对政府在模式运行中应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

这是目前包括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内广为接受的定义。

广义的乡村旅游还包括农村居民的外出旅游。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狭义的乡村旅游。

二、怀柔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怀柔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怀柔区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还停留在初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以观光农业为主体的农家乐旅游,并开展采摘、钓鱼、种菜、野餐等多种旅游活动。

这些观光农业园区,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体验农业生产和农家生活,欣赏和感悟大自然。

据统计2012年,怀柔区累计接待乡村旅游3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5.8%。

2012年元旦、“五一“等5个小长假和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总计27天假期,共接待游客28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5%和4.5%。

可见乡村旅游在怀柔旅游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其优势也已经逐渐凸现出来。

(二)存在问题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根据此次调查显示,63%的游客反映怀柔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和娱乐项目没有新鲜感,缺乏特色。

怀柔区乡村旅游基本上是以农民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

新常态下的庄园发展模式

新常态下的庄园发展模式

新常态下的庄园发展模式
侯满平;邹统钎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15(000)010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侯满平;邹统钎
【作者单位】北二外中国遗产旅游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互联网为核心的C2B农业庄园发展模式研究 [J], 杜锦涛;刘智超
2.现代农业庄园发展模式探究r——以安徽省为例 [J], 范梦妍;刘艳;龚昊安;徐凤
3.新常态下对安溪县茶庄园未来发展模式的探讨 [J], 袁婧;郭静;陈嘉棋
4.乐昌创新基地运营发展模式\r誉马葡萄酒庄园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J], 绍轩
5.英国乡村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英国查尔斯顿庄园为例 [J], 任伟;韩锋;杨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利益群体参与下的北京郊区民俗旅游开发研究——以怀柔北宅为例的开题报告

多利益群体参与下的北京郊区民俗旅游开发研究——以怀柔北宅为例的开题报告

多利益群体参与下的北京郊区民俗旅游开发研究——以怀柔北宅为例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北京市怀柔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民俗文化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娱乐。

其中,怀柔北宅作为怀柔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旅游景点之一,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游乐活动而备受游客青睐。

然而,在怀柔北宅的开发和运营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规划不够科学、游乐项目单一、游客服务不够完善等,制约了怀柔北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怀柔北宅和其他北京郊区民俗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多利益群体参与下的北京郊区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以怀柔北宅为例,探讨如何优化景区规划、丰富游乐项目、提升游客服务、增强议价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等,为北京郊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 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 怀柔北宅的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分析。

- 北京郊区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梳理与分析。

- 怀柔北宅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多利益群体参与下的怀柔北宅旅游开发策略的制订与实施。

- 怀柔北宅旅游开发效果评价与建议。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怀柔北宅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及北京郊区民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 问卷调查法:以游客和景区从业者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景区规划、游乐项目、游客服务、议价能力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 实地考察法:由研究团队实地考察怀柔北宅景区,了解其旅游开发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 经验分析法:从思维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怀柔北宅和北京其他民俗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模式和成功经验,总结出适用于怀柔北宅的旅游开发策略。

3. 研究预期成果- 分析怀柔北宅的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为景区规划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梳理北京郊区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为怀柔北宅和其他景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 了解怀柔北宅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为制订开发策略提供依据。

京郊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以怀柔区北宅村为例

京郊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以怀柔区北宅村为例

Using PRA to Probe into Beijing Suburban Folk Custom Eco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of
Beizhai Village
作者: 张菲菲[1,2];刘刚[1,2];康洁[3];王坚[1,2]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北京社会科学
页码: 81-85页
主题词: 民俗生态旅游;参与式快速评估;北宅村
摘要:民俗生态旅游是京郊乡村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运用参与式快速评估(PRA)方法,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从村落尺度的微观角度,对北宅村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快速诊断.针对基础设施和村域规划、客源可持续性、产品设计和营销、内部管理和运营机制、村域协调发展和收入均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战略的反向思考

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战略的反向思考

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战略的反向思考
邹统钎;谷慧敏
【期刊名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4
【总页数】7页(P72-78)
【作者】邹统钎;谷慧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
【相关文献】
1.大数据情境下的企业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的整合模式——基于高德公司的实证研究 [J], 邵剑兵;刘力钢;杨宏戟
2.1998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要点 [J], 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规划统计处;汉琴;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来管理学系
3.基于旅游流空间结构理论的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J], 邹凤莲;胡智斌
4.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J], 邢道隆
5.基于网络搜索数据的国内旅游客流量预测研究——以北京市国内旅游客流量为例[J], 任乐;崔东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国情怀:大运河旅游者文化自觉机制构建

家国情怀:大运河旅游者文化自觉机制构建

家国情怀:大运河旅游者文化自觉机制构建黄鑫;邹统钎【期刊名称】《旅游学刊》【年(卷),期】2023(38)1【摘要】大运河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激发我国旅游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通过对大运河沿线35个地级市的代表性游记进行扎根编码分析发现,旅游者主要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反思-文化交流”3个过程机制完成对大运河文化的自觉,并在“觉他-觉自-对话”的过程中完成家国情怀的意义建构。

“文化认同”包括文化识别、身份归属、文化共情、形象感知、文化象征和文化表达6个过程“;文化反思”包括文化联想、元素对照、文化折射、文化内省和文化批判5个过程;“文化交流”包括自觉践行、主动追求、文化移植和文化创造4个过程。

该研究可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旅游者文化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14页(P17-30)【作者】黄鑫;邹统钎【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相关文献】1.故乡情结、文化意识、家国情怀与大运河的同构和交融\r——论张秉政《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的人文特性2.故乡情结、文化意识、家国情怀与大运河的同构和交融——论张秉政《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的人文特性3.基于地域文化构建学校德育课程:让家国情怀在学生心里扎根——上海市青浦区沈巷小学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探索4.主旋律电影中音乐家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以《为国而歌》《音乐家》为例5.家国乡情,在研学课程中哺育——以大运河(常州段)乡土文化研学旅行课程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共生机制; 经营者共生
[ 中图分类号] F59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3- 6539 ( 2006) 09- 0067- 07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ymbiosis, the authors regard both local and endemic proprietors as symbiotic units, and con-
提出: 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 现象; 共生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 也是一种可塑 状态; 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 也是一种 社会科学方法。
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 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 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在旅游业中, 共生 是指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 ( 或局部) 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自愿采 取的一种 合作的经营方 式, 这能产生 剩余 , 也能达到 1+ 1> 2 的效果, 表现在共生单元 ( 旅 游地或企业) 竞争力的增强上 。本文中的 共 生 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 为了吸引、满足更多 的游客, 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 旅游目的地社区 与企业、企业 与企业通过分工、互补性 资源共 享、树立相同的乡村旅游大品牌和客源共享等方 式进行协同合作的经营机制。
的。对于合作共生模式来说, 如果是通过合作方 式实现的, 那么只要共生单元不消亡, 共生体就 会一直保持一体化、互惠共生关系状态; 如果是 通过出 租方式实现的, 那么在相当 长的时间里 ( 通常为租期, 30~ 50 年) , 共生体 都处于连续 性、互惠共生关系状态。我们将此称为 合作共 生模式的二重性 。显然, 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 比连续性互惠关系更加稳定、高级。
共生模式, 也称共生关系, 是指共生单元相 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 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 也反映作用的强度; 既反 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 也反映共 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关系在行为方 式上, 存在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 关系 ; 在 组织 程度 上, 存在 点 共生、间 歇共 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状态。任何完 整的共生模式 ( 关系) 都是行为方式和组织程度 的具体结合, 如图 1。横轴代表共生关系在行为 方式上的表现, 下方的灰色箭头表明越向正方向 延伸, 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行为越密切, 总效用 ( 总效益) 越大; 纵轴代表共生关系在组织程度 上的表现, 上方的灰色箭头表明, 越向正方向延 伸, 共生单元之间的一体化程度越高。
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主要研究: 旅游 目的地 开发与管 理、遗产 旅游、企 业战略、俱 乐部经 营 管理。 陈序桃 ( 1982~ ) , 男, 吉林长春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市场营销系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
6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旅游版)
2006 年第 9 期
( 总第 139 期)
一、共生概念与理论发展
共生 ( Symbiosis) 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最
初来源 于生物学概念, 是由德国生 物学家贝里 ( Anton de Barry) 于 1879 年提出的, 后经范明特 ( Feminism) 、布克 纳 ( Phototoxic) 发展 完善, 它 指的是不同种属的生 物按某种物质 联系共同生 活。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共生思想渗透到社会 诸多领域, 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 域。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 人们之间的 交往越来越密切, 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 的结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因此人与人之 间, 人与物之间已经结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 体。在此基础上, 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一 种 共生方法 的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 强 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我国 学者袁纯清 ( 1998) 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
表 1 共生环境及共生体对其反应
共生 性
环 境
类 型
正向
中性
反向
正向
双向激励
环境激励
共生反抗环境激励
中性
共生激励
激励中性
共生反抗
反向
环境反抗共生激励
环境反抗
双向反抗
图 2 乡村旅游共生机制
6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旅游版)
2006 年第 9 期
( 总第 139 期)
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同结合状态对于共生 体的进化、发展有着不同的推动或抑制作用。例 如 双向激 励 会导 致共 生体 的优 化和发 展; 双向反抗 则会导致共生体的衰落和消亡, 这 是两种极端情形, 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这里 又必须指出, 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结合状态不是 一成不变的, 而是可变的、可调适的。
3. 乡村旅游共生机制 乡村旅游目前成为了都市周围农村发展自身 经济的最佳选择, 一些农村放弃了以传统农业经 济为主的发展路径, 转而发展以观光农业、 农 家乐 为主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由于资本条 件等的限制, 很多农村引入外来经营者, 如何协 调外来经营者与当地农户的关系, 如何使双方均 获益, 如何更好地开发现有资源、吸引更多的旅 游客源、如何使双方的合作健康、永续都成为一 个新的难题。将共生理论引入乡村旅游之中, 实 现 经营者共生 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有效途径。 图 2 构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共生机制, 在共 生环境中, 两个 ( 或多个) 共生单元, 以一定的 关系 ( 或模式) 形成稳 定的共生体。在此过程 中, 体现了乡村旅游的三大共生机制, 即共享机 制、协调机制、一体化机制。 共享机制。在乡村旅游共生系统中, 共享是 共生单元之间的基本关系, 外来经营者与当地经 营者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二者进行合作的原 动力, 共同收益来源于二者互补性资源的共享。 这其中包括基本 资源共享、环 境共享、信息共 享、人才培训共享、交通设施共享、旅游基础设 施共享和网络共享等。共享机制的目的是以利益 为纽带, 通过利益共享使本地与外来经营者都能 从合作中获益, 实现双赢 ( 或多赢) 互惠。 协调机制。协调机制是指在共享机制的基础 之上, 通过契约 ( 松散或严格) 或成立特定的专 职机构, 以分工、分配、调动和共同建设等方式 来保证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合作的顺利进行。其 中包括旅游客源的协调、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旅 游资源的整合和新旅游资源的开发、品牌共建、 形象共塑、网络共建、人力资源的供给和分配、 基础设施共建等。北宅村的旅游接待中心就是协 调机制在其旅游共生 系统中协调机 制的具体体 现。
70
一体化机制。 一体化 是乡村旅游共生机 制中的高级形式。可以通过 合作共生 的形式 存在, 其必要条件是组织关系的一体化和行为方 式的互惠性。其表现为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制 度统一、系统开发。在现实当中, 由于共生单元 之间的合作从 严格意义上来讲 都不具备 持久 性 , 因此一体化机制的实现是比较困难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旅游版)
2006 年第 9 期
( 总第 139 期)
பைடு நூலகம்
过提供不同等级和类别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的旅 游市场, 互相依存, 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合作共生 是 指外来企业与地方通过出租或合作的方式开发乡 村旅游, 利益共享。
两种模式都表现为双方或多方协同合作的关 系, 但是分工共生的共生单元为当地和外来微观 经济主体, 而合作共生的共生单元为外来微观主 体与当地政府。另外, 合作共生模式的实现形式 为合作和出租, 显然合作具有更高的组织程度, 即共生单元的一体化程度更高。如图 1, 分工共 生在横轴方向上介于偏离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 系之间, 在纵轴方向上介于间歇共生和连续共生 之间, 这是因为分工共生是基于低层面的差异化 经营行为而形成的共生模式, 在组织程度上不具 有完全连续性, 在行为方式上也不具有完全的互 惠关系, 也就是说, 在某一时间或空间存在一个 共生单元为另一个共生单元 做嫁衣 的情况, 即间歇性的偏利共生关系。合作共生在横轴方向 上位于互利共生的位置, 在纵轴上介于连续共生 和一体化共生之间, 这是由不同的形成方式导致
duct field works on proprietor symbiosis strategy, which is the best way to sustain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 aking Goose and Duck
Club as an example, we draw conclusions on two sorts of derivative symbiotic models, and discuss symbiotic mechanism of rural tourism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旅游版)
2006 年第 9 期
( 总第 139 期)
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
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
邹统钎1 陈序桄2
(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澳旅游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4;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市场营销系 北京 100024)
摘 要: 本文从共生理论入手, 将乡村旅游目的地当地经营者及外来经营者纳入共生单元范畴, 基 于共生理论 研 究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之 经营者共生 战略。在此基础上, 结合北京怀柔区 北宅村的情 况, 以鹅和鸭农庄 为例, 对 分工共生 和 合作共生 两种经营者共生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总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共生机制。
2. 共生环境 共生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随共生单元的 性质变化及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共生环境是 指共生关系即共生模式存在发展的外生条件。共 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与 企业共生体对应的有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共生 单元与共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以物质、能 量和信息的互流来实现。对于任何一个共生体来 说, 环境对它们的作用有正向的、中性的和反向 的, 与其相对应, 共生体对所处的反应也表现为 正向的, 中性的和反向的。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的 类型归纳如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