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熊江平《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古人认为是传注孔子的《春秋》的。

它的作者,《史记》说是比孔子稍后的鲁国太史左丘明。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它按照鲁国先后l 2个国君在位的年代编年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

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过程中,各诸侯国的内政、外交、军事、文化等情况,以及一些代表人物活动的事迹,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左传》又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

它善于叙事,能把历史的真实性、倾向的鲜明性和表达的形象性结合起来,通过叙写具体的人物活动去展现历史画面,并富有故事性。

它叙写战争尤为出色,总是围绕战争的起因和性质,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写。

《左传》还善于在叙事中写人,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

《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极富表现力。

尤其是外交辞令,十分委婉,富有情趣。

《左传》的这些叙事方法、人物刻画技巧和精美纯熟的语言,都为后世史传文学和小说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有着深远的影响。

【解题】水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前630)。

文章记叙了晋、秦围郑,郑大夫烛之武说退秦兵的故事。

晋文公在僖公二十八年(前632)的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确立了霸主地位。

两年后,他又联合秦国包围了郑国国都。

这既是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也是为了报私怨。

原来晋文公为公子时,因家难出逃,路经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后来在城濮之战中,郑国又出兵援助楚国。

郑文公两次结怨于晋文公,所以遭到晋、秦国郑的报复。

当时晋、秦强大,郑国弱小,不足与敌。

在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郑国老臣烛之武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出城,潜入秦营,利用秦、晋之间的潜在矛盾,对秦穆公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情理,终于使秦穆公欣然巡兵,并派兵帮助郑国防晋。

而晋文公也不得不撤兵,郑国因此转危为安。

本文重点记述了烛之武说退秦兵的经过,言辞曲折折委婉,巧妙生动,是一篇记述外交辞令的好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讲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毅然前去与敌国交涉。

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原文】《烛之武退秦师》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⑴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⑵,且贰于楚⑶也。

晋军函陵⑷,秦军氾(fàn)南⑸。

佚(yì)之狐⑹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⑻曰:“臣之壮也⑼,犹⑽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⑾。

”公曰:“吾不能早用⑿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⒀。

然⒁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⒂夜缒(zhuì)⒃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⒄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⒅。

越国以鄙远⒆,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⒇?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i)(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

夫(fú)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quē)(2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

吾其还也(32)。

”亦去之。

【注释】⑴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⑵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赏析为同学们带来《烛之武退秦师》赏析,大家一起来欣赏这篇经典之作吧。

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注释(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以,因为。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且,并且。

贰,从属二主。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

军,驻军。

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 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

使:派。

见:进见。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为,做。

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是,这。

过,过错。

(13)然:然而。

(14)许之:答应这件事。

许,答应。

(15)缒(zhu ):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6)既:已经。

亡郑:使郑亡。

(17)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这是客气的说法。

高一文言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文言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文言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

秦、晋联合攻打郑国。

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高中语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散文名篇,也是高中语文重点文言文篇目,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

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

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

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

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

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

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

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离合变幻的对称美秦晋联盟,貌合神离,松散虚幻,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这从第一自然段的简洁叙事可以看得出来。

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二者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是作为盟友援军被牵扯进来,为秦晋所用而已。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又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

从空间上来讲,这也就为下文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及秦郑的秘密接触不易为晋人及时掌握提供了可能,也从侧面说明秦晋围郑缺乏周密的军事部署和统一的指挥调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图。

至于主体部分写到烛之武离间成功更是证明了秦晋结盟的脆弱松散,不堪一击。

相反,郑国君臣内部力量的整合配置就大不相同。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晋侯①、秦伯②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③,且贰于楚④也。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先依附于晋国而后来又依附于楚国。

①晋侯:指晋文公。

②秦伯:指秦穆公。

周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是称其爵位;而“晋文公”“秦穆公”是称其谥号。

③无礼于晋:晋文公为公子时流亡各诸侯国,曾经过郑国。

郑原本是晋的附属国,但晋献公以后,晋开始衰落,郑转而依附楚国,所以当公子重耳来到时,没有以应有的礼遇相待。

④贰于楚:指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贰,从属二主。

)晋军①函陵②,秦军氾南③。

(晋国的军队驻扎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氾南。

①军:动词,驻扎。

②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北。

③氾南:氾水的南面,今河南省中牟南,也属郑地。

氾,fàn。

)[开篇虽只寥寥数语,对于全文却关涉极大。

它不仅暗示郑国危在旦夕,为主要人物的登台布置了背景,而且为烛之武游说成功埋下伏笔。

首先,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只关系晋国,而与秦国无关,为烛之武离间秦晋提供了可能。

其次,秦、晋军队分驻两地,互不接触,为烛之武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条件。

]第一段交代晋秦围郑的原因,叙述秦晋的军事态势,说明郑国危如累卵的情势。

佚之狐①言于郑伯②曰:“国危矣,若③使④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

”①佚之狐:郑国大夫。

佚,yì。

②郑伯:郑文公,前672年至前628年在位。

③若:如果。

④使:派遣。

)[大敌当前,国难临头,佚之狐提出分化秦晋联盟的策略,又力荐烛之武赴此重任,由此见出佚之狐的超凡见识和知人善举,也从侧面渲染出烛之武超群的外交才干。

]公从之。

辞①曰:“臣之壮也,犹②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③。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可是烛之武推辞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事啦。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读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读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读一、澜起伏的情节情节是人物塑造的载体,是突出作品主题的基础。

叙事文学缺乏情节性,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跌宕起伏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人物必然是单一而平淡的,人物形象必然是模糊而概念化的。

这样一来,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无疑会大大降低。

这就是所谓的“文学像山,不喜欢和平”。

看一看《蜡烛之剑退秦师》这篇文章,情节曲折,叙事生动。

“晋公秦伯围攻郑”、“晋军发信至陵,秦军发难”。

秦朝和金朝的军队正在逼近边境,并在城市的脚下。

郑和被包围在危险之中。

敌人强大,我软弱,迫在眉睫的战争不得不让人们为郑国感到冷汗。

然而,易志虎向郑波推荐的“国家危在旦夕,如果你让烛光武学见秦军,老师就会撤退”,这让郑波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到了一线希望。

当人们满怀期待地等待“救世主”挺身而出,扭转局势时,谁知道他拒绝了:“部长没有男人强壮,现在他又老又无能了。

”这番怨言使人们刚刚燃起的救国之火突然熄灭,郑和似乎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

当郑波真诚地表示“这是少数人的错”的歉意,并表示“郑虽死,儿子也不利”时,朱之武深邃而正直的《许志》,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郑的希望。

“晚上发泄”的动作既紧张又刺激。

烛光和秦波之间的口角和巧妙的搏斗也是一步步悬念和震撼。

当“秦波说与郑仁孟谈判的尘埃落定”时,读者们垂头丧气的心松了一口气。

秦国不仅没有进攻郑国,而且出兵“保卫郑国”。

戏剧性的变化和意外的结局增加了情节的喜剧效果。

秦国退出后,“请攻”的建议使秦晋关系再次紧张。

金公的“不人道”、“无知”和“不武”的真相,以及他不战而退的事实,最终使郑国华变得危险,给读者敲响了警钟。

轻松曲折的情节构思与设计,让读者感受到《过山车》的阅读刺激与愉悦。

情节的起伏和叙述的放松无疑是本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欣赏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读一本古老的历史传记,不如说是看一部悬疑而精彩的现代战争小说。

刘志基在《世通杂说商》的《左传》中评论了《左传》的叙事特点:“跌宕起伏而非群体,纵横而自满。

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试想烛之武上来就说郑国灭亡就是壮大晋国的实力晋国实力加强了就会削弱秦国的实力道理虽然也是这样但这样讲的目的性就太明显了郑晋的矛盾就会赤裸裸摆在秦伯面前秦伯自然也会思考烛之武此番话的目的何在闹不好秦伯认为这是挑拨秦晋之好那就弄巧成拙了一个邻字正好将郑晋的矛盾巧妙地掩盖住了
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是何许人呢?从佚之狐的推荐不难看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从文中他的自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中可以看出,他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一直没有得到国君的重用,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人。所以,当郑伯召见他让他去秦军解围时,他才说出这样心怀怨气的话。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时,郑伯倒是有明君之度,面对烛之武的抱怨,他没有生气,先是为自己没有早早重用烛之武而道歉,紧接着他晓以利害——“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于是,得到郑伯认可的烛之武欣然前往,“夜缒而出”,单枪匹马,去见秦伯。
而三个疑问句,同样值得注意。其中“焉用亡郑以陪邻”,“焉”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隐含的意思就是这样做有太多的不合理性;“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就是有什么,隐含的意思就是晋国是贪得无厌的;“将焉取之”,“焉”,哪里,去哪里拿呢?当然是去秦国拿了。值得注意的是,烛之武每表述完一层意思,并非用疑问句或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的句子结尾,而是用近乎客观的语调结束自己每一层意思。烛之武的每一条理由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语气异常坚定的肯定句或祈使句。“郑既知亡矣”,是先撇清自己,既放低姿态,又隐藏起强烈的目的性。实践证明,越是隐藏起自我的目的性,劝说他人才越容易成功。“君知其难也”,这是从客观形势上进行陈述;“君亦无所害”这是客观分析秦国获得的好处,至少是没害处;“君之所知也”,这是重复一种客观历史现象;唯君图之,这句话带有祈使语气,但并不强烈,只是建议对方冷静地思考一下。从用语上讲,第一句话的主语是“郑”,实质是“我方”。后四句中同时用到了“君”字,这是对对方的尊称,既是一种礼貌,也显示出烛之武是来说理的,而不是来乞和的,这正是烛之武不卑不亢的表现。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翻译】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

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一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1.《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篇1《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就讲:“晋侯、秦伯围郑”,这是一种客观的历史陈述,因此用了“晋侯”“秦伯”的称呼,而且先说“晋侯”,是因为围攻郑国的“主谋”是晋国。

其中的原因要追溯到晋文公重耳逃亡,逃到郑国,“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没有礼待重耳,此处却说“以其无礼于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其无礼于晋君”,少了一个“君”字,显示出晋国围攻郑国的真正原因并非“无礼于晋”,这仅仅只是一个借口。

第二个原因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既投靠晋国,又依附于楚国。

其实重耳逃亡时,路过楚国,楚王对重耳礼遇有加,并且问重耳以后何以为报,重耳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君以周旋。

”结果在城濮之战中,晋军果然退避三舍,诱敌上钩,楚军大败。

这其实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也就是说,这两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特别是“无礼于晋”,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由此可见晋国特别是晋文公的诡谲之处。

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主谋是晋国,此处先说“晋侯”,那就理所当然了。

可是到了烛之武的口中,他却说“秦、晋围郑”,先说“秦”,再说“晋”,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第一个需要探讨的细节。

顺序颠倒,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首先,这是暗示秦伯,在“秦晋联盟”中,秦国排在晋国之前,以秦为主导,这是给秦伯一个“高帽”。

其次,烛之武和秦伯心里都很明白,在这出戏中,真正矛盾的双方是晋和郑,这时候,有意淡化晋,其实就是转移主要矛盾,淡化自己此行的目的性。

紧接着,烛之武进入到第一次劝说的核心问题,即亡郑有利于晋还是有利于秦,存郑对谁有好处?在这个阶段,烛之武并没有点明郑国与晋国的矛盾纠葛,在对晋的称呼上,只是用了一个“邻”字,即“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一字之差,也是意味深长。

试想,烛之武上来就说,郑国灭亡就是壮大晋国的实力,晋国实力加强了,就会削弱秦国的实力,道理虽然也是这样,但这样讲的目的性就太明显了,郑晋的矛盾就会赤裸裸摆在秦伯面前,秦伯自然也会思考烛之武此番话的目的何在,闹不好,秦伯认为这是挑拨“秦晋之好”,那就弄巧成拙了,一个“邻”字正好将郑晋的矛盾巧妙地掩盖住了。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分析
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 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后人有诗赞曰: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 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课后小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 往。”烛之武说退秦师在于剖析利害,郑伯赔罪 也不忘言及利害。你认为“利”是否是烛之武出 使,秦穆公退兵的决定因素?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的一段说辞为什 么能打动秦穆公使之退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
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பைடு நூலகம் ①欲擒故纵,博取好感
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
②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久不得志 深明大义
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有何作用? 未见其人,先知其才
课堂练习:为烛之武写诗赞
周维伊:“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 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杨夏:“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 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 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朱自清先生说:“《左传》不但是史学 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左烛之传武》退的秦艺 术 师特》点的,艺主术要特体点现,在主:要体现在:
一 二.善波于澜表起现伏波的澜情壮节阔的战争 二 一.善绝于妙表的现行行人人辞辞令令之美 三.善于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形象分析
勇赴国难,不卑不亢的爱国志士。 知己知彼,精于辞令的善辩之士。
二.剖析的层层深入:晓以

《烛之武退秦师》的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赏析《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散文名篇,清人编订的《古文观止》将其收录其内,可见其价值非同寻常。

它不仅语言精练简洁,生动传神,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复杂,包罗万相,而且情节结构、布局谋取篇也是匠心独运,堪称典范。

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

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

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

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

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

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

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

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离合变幻的对称美秦晋联盟,貌合神离,松散虚幻,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这从第一自然段的简洁叙事可以看得出来。

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二者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是作为盟友援军被牵扯进来,为秦晋所用而已。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又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

从空间上来讲,这也就为下文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及秦郑的秘密接触不易为晋人及时掌握提供了可能,也从侧面说明秦晋围郑缺乏周密的军事部署和统一的指挥调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图。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特色鉴赏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特色鉴赏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特色鉴赏(1)照应周密。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围”字,而烛之武出城成功,顺利地“见秦伯”,又与“晋军函陵,秦军?南”相呼应。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暗示了秦晋联盟的原因,而“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又暗示了秦不可能对晋不心存疑虑,这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些为秦晋联盟的瓦解,秦郑联盟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

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

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

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继续攻打郑国,郑国形势顿时又紧张起来。

但晋文公明白此时攻郑实际就是与秦交战,现在还不是时候,于是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

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征引得宜。

这篇课文主要就是整体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道脱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到烛之武的说词上。

对“脱秦师”的前因后果,只并作简略交代。

在烛之武“夜献城而出来”的前后,郑国君臣就是怎样苦思Eithel之策,郑国君臣和百姓就是怎样严阵以待,严防守城,又就是怎样急切地等候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就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纵态度招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分散笔墨刻画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努力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古文鉴赏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古文鉴赏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古文鉴赏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重点字词晋侯、秦伯:晋文公和秦穆公。

以:因为,连词。

其:代词,它,指郑国。

于:对于。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氾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佚之狐:郑国大夫。

若:假如。

使:派。

见:拜见进见。

从:听从。

辞:推辞。

犹:尚且。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为,做。

已,同“矣”,语气词,了。

用:任用。

过:过错。

然:然而。

许之:答应这件事。

许,答应。

缒:用绳子拴着人从上往下运。

既:已经。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麻烦您手下的人。

这是客气的说法。

敢,冒昧的。

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越:越过鄙:边邑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以为:作为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共:通“供”,供给。

其:代指使者。

乏困:缺乏的东西尝:曾经为:给予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厌:通“餍”,满足。

封:疆界。

这里作用动词。

肆:延伸,扩张。

阙:侵损,削减。

还:撤军回国。

[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古文鉴赏——《烛之武退秦师》

古文鉴赏——《烛之武退秦师》

古文鉴赏——从古文中了解历史从古文中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高中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晋候、秦伯国郑(1),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也3)。

晋军函陵"(4),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奏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5),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6)。

越国以鄙远(7),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8)?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11),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1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13),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14),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5)。

因人之力而敝之(16),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17)【注释】(1)晋侯∶指晋文公。

秦伯∶指秦穆公。

(2)无礼于晋∶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到达郑国,郑国君主未能以礼相待。

(3)贰; 对…有二心。

(4)军∶驻扎,屯兵。

(5)缒(zhuì)∶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

此处指烛之武从城墙上攀绳而下。

(6)执事∶指办事的官员,这里指秦伯本人,表示客气。

(7)鄙∶边邑,用如动词。

(8)陪∶增加。

(9)东道主∶因郑国在秦国以东,故此处指郑国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后世以东道主指代主人。

(10)共∶同"供",供应。

(11)焦、瑕∶地名,在今河南陕县附近。

(12)厌;满足。

(13)阙∶亏损。

(14)说;同"悦",此处指欣然同意的样子。

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赏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是高中教材文言文中经典的名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一、澜起伏的情节情节是人物形象塑造的载体,是作品主题彰显的底座。

叙事文学中缺少情节,人物的刻画、主旨的表现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则人物性格难免单一和平面化,人物形象不免模糊和概念化。

如此,则作品的趣味性、可读性无疑将大打折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即为此理。

观照《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情节波澜曲折,叙事生动活泼。

“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范南”,秦晋大军压境,兵临城下,郑国前后被围,危在旦夕,敌强我弱、一触即发的战事不禁让人替郑国捏着一把冷汗。

然而,佚之狐对郑伯的一番推荐之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则使郑国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当人们满怀期待等候“救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之时,谁知他严辞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牢骚满腹的抱怨使人们刚刚燃烧的救国之火突然间又熄灭下来,郑国似乎将被重新推到战争的边缘。

当郑伯表达出“是寡人之过也”真诚的歉意和“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以利害的的劝说后,烛之武深明大义的“许之”,又让我们看到了郑国的希望。

“夜缒而出”的行动是紧张而惊险的,烛之武与秦伯的唇枪舌战、巧妙周旋也是步步悬念、令人惊心的。

当“秦伯说,与郑人盟”的谈判尘埃落定之时,读者悬着的心才得以释怀。

秦国不但不攻打郑国,反而派兵“戍之”,戏剧性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更增添了情节的喜剧效果。

秦国退兵后,子犯“请击之”的建议使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

晋公“不仁”、“不知”、“不武”的道理陈说以及“吾其还也”的不战而退,最终让郑国化险为夷,让读者虚惊一场。

作品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的情节构思和设计让读者体验到了“过山车式”的阅读刺激和快感,情节的起伏、叙事的张驰无疑正是文章的艺术魅力所在。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特色鉴赏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特色鉴赏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特色鉴赏(1)照应周密。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围”字,而烛之武出城成功,顺利地“见秦伯”,又与“晋军函陵,秦军?南”相呼应。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暗示了秦晋联盟的原因,而“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又暗示了秦不可能对晋不心存疑虑,这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些为秦晋联盟的瓦解,秦郑联盟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2)波浪起伏。

文本起伏而生动。

例如,当军队逼近边境,郑和处于危险之中时,人们不禁大汗淋漓。

易志虎的推荐让郑波看到了一线希望。

读者满怀信心地相信蜡烛武器会成功地进入敌营,扭转颓势。

然而,由于长期不能重复使用,他“辞职”并打了一个撤退鼓,这使郑和的希望再次渺茫。

郑波的悔恨也为这篇文章增添了戏剧性。

又如秦国退出后,子凡建议继续攻打郑国,郑国局势再次紧张。

然而,晋文公明白,此时攻郑实际上是与秦作战。

现在不是时候,所以他谈到了“仁”、“知”、“武”的伟大真理,这平息了一场虚惊。

文本有张力和放松,有曲折,这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

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是怎样苦思解危之策,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严阵以待,防范攻城,又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导读:高中语文课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散文名篇,清人编订的《古文观止》将其收录其内,可见其价值非同寻常。

它不仅语言精练简洁,生动传神,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复杂,包罗万相,而且情节结构、布局谋取篇也是匠心独运,堪称典范。

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

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

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

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

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

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

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

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离合变幻的对称美
秦晋联盟,貌合神离,松散虚幻,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这从第一自然段的简洁叙事可以看得出来。

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二者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是作为盟友援军被牵扯进来,为秦晋所用而已。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又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

从空间上来讲,这也就为下文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及秦郑的秘密接触不易为晋人及时掌握提供了可能,也从侧面说明秦晋围郑缺乏周密的军事部署和统一的指挥调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图。

至于主体部分写到烛之武离间成功更是证明了秦晋结盟的脆弱松散,不堪一击。

相反,郑国君臣内部力量的整合配置就大不相同。

当强敌压境,国势孤危之时,势单力薄的郑国虽然有内部矛盾(烛之武的英雄末路、壮志未酬与郑伯的有眼无珠、埋没人才之间的冲突),但君臣之间却能够捐弃前嫌,团结协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这种“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凝聚力是强大秦晋所缺乏的。

强国结盟的貌合神离、脆弱松散与郑国内部君臣的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正是在这种对比冲突中,文章更有力地凸现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

(三)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

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势:“晋军
函陵,秦军汜南。

”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

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

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铺陈,文章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

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

这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

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

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

至此,利害得失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

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必阙秦
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见日之感了。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人盟。

”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己则率军回国。

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

尽管心中愤愤然,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所牵制/。

文章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四)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

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

“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

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

这是一抑一扬。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

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

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为轻松(扬)。

这是三抑三扬。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