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企业热电联产热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分析

Abs t r a c t : T h e c o a l c o n s u mp i t o n s o f h e a t a n d p o we r s u p p l y a r e i mp o r t a n t t h e r ma l ̄o n o ic m i n d e x f o r h e a t a n d o we p r c o g e n e r a t i o n .T h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d a
2 热 电联 产 热耗 量 分 配方 法
1 概 述
热 电厂 同时 生产 热 和 电两种 品位 截然 不 同 的产 品, 成 本 构成 比较 复 杂 , 尤 其是 对 于 氧化铝 厂 自备热
在工程计算过程中, 合理的供热供 电煤耗 , 需要 选择合适 的热电联产热耗量分配方法 , 计算 出相应 工况 的热电成本分摊 比。 目前 , 热 电联产 热耗量分 配方法主要可归纳为热量法 、 实际焓降法、 做功能力
法。
电厂来说 , 供热供 电成本 的计算不仅影响 自备热电 厂的生产能力和运行指标 , 还将影响到氧化铝单位
经济指标的分析 , 选择适用 于氧化铝 自 备热 电厂的热 电联产热耗量分配计算方法。
铝电解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4、连续停电 24 小时以上,不论槽况如何,均视为二次启动,因
分批启动造成的部分槽推迟启动,其推迟启动时间与停电时间合并计算,
但推迟启动槽的扣除标准只按停电期间扣除标准的一半计算。
5、停电扣除标准值(每台槽)见表 3―3―5:
时间 项目 槽型
0.5-1 小时 冰晶 直流 石 电量 kg kwh
1-2 小时 冰晶 直流 石 电量 kg kwh
7、整流效率
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量与输入的交流电量的比值中整流效率。其计
算公式如下:
整流效率 (%)
=
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量(千瓦时) 输入整流器的交流电量(千瓦时)
×100%
整流效率应该经常测定。国内各铝厂尚未安装大电流直流计量仪表, 整流效率暂时按系列电压确定。全系列为硅整流机组,整流器额定电压
为 825 伏,系列电压与整流效率的对应值可参照下表 3-3-3:
= 短路口应分摊的电压-启动电压 电压(安)
报告期生产槽日
式中:报告期逐日系列总电压之和是指电解系列总电压的逐日累计
数;停槽母线及短路口应分摊电压按每个槽日 0.3 伏特计算,如果有临 时架设母线,一面或两面每天按 0.8 伏计算;一般的电解槽启动电压规 定为每台槽 30 伏特例(遇有特殊情况另行规定)。平均电压要保留三位 小数。
铝电解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为了准确反映铝电解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就该分别计算正常 生产槽的指标和新启动槽的指标,而且还要将这两种指标合并为综 合指标。铝行业规定,企业向上级报告的技术经济指标应该是综合 指标。
正常生产指标 反映的是铝电解正常生产时期的各项指标,此 时时期较长,通常在四年左右。
日平均
各次记录的电流强度之和(安)
氧化铝行业能效指标

氧化铝行业能效指标一、概述氧化铝行业作为全球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效指标的优化与提升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是主要成本之一,因此,理解和掌握能效指标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能源消耗具有关键作用。
二、氧化铝行业能效指标1. 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能耗是衡量氧化铝生产能效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生产每吨氧化铝所消耗的能源量。
该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而指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氧化铝行业,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
2. 能源回收率能源回收率是指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回收利用的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耗的比例。
提高能源回收率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提高回收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 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是指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数量。
这些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如采用环保设备、优化生产工艺等,以实现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4. 设备能效设备能效是指氧化铝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
设备的能效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企业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改造,以提高设备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三、提升氧化铝行业能效的措施1. 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是提高氧化铝行业能效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通过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不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加强能源管理加强能源管理是提高氧化铝行业能效的必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同时,加强能源计量和统计工作,为能效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3. 推进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是提高氧化铝行业能效的重要途径。
氧化铝专业术语

附录1:氧化铝生产常用术语1、A/S :铝硅比。
即矿石(或溶出液、精液)中Al 2O 3与SiO 2的重量比,用来衡量矿石(或溶液)质量,我厂要求矿石铝硅比大于8.0以上。
2、[N]/[R]:碱比,是富矿熟料中有效的Na 2O (和K 2O )与Al 2O 3和Fe 2O 3之分子比。
[N]/[R] =]O Fe []O [Al O][Na 32322+= 1.645×]O Fe []O [Al O][Na 32322+3、[C]/[S]:钙比,是富矿熟料中CaO 与SiO 2之分子比。
[C]/[S]=][SiO CaO][2 =1.071×%SiO CaO%24、苛性比值:苛性比值是铝酸钠溶液(精液)的一个重要特性参数,也是氧化铝生产中一项常用的技术指标。
它是铝酸钠溶液中的Na 2O k 与Al 2O 3的分子比。
计算公式: 苛性比值(αk )=分子数分子数32k 2O Al O Na =62O Al 102O Na 32k 2⨯⨯浓度浓度=1.645×(g/l)O Al (g/l)O Na 32k 2对铝酸钠溶液中Na 2O 与Al 2O 3的比值的表述方法各国不尽相同,美国方法A/C=(g/l)CO Na (g/l)O Al 3232法国方法Rp=(g/l)O Na (g/l)O Al K 232三者的换算关系:αk =0.096/(A/C) Rp= A/C ×1.71 αk =1.645/Rp5、配料分子比:MR ,是综合考虑其它溶出条件以及平衡分子比所确定的。
MR=1.645×ax )wc x(c 1.41-bxs -n 1+-⨯A A η式中:A ——矿石中的Al 2O 3含量(%);s ——矿石中的SiO 2含量(%); c ——矿石中的CO 2含量(%); c 1——石灰中的CO 2含量(%); a ——使用调配液Al 2O 3(g/l ); n ——使用调配液Na 2O K (g/l );w ——石灰添加量占干矿的百分含量;b ——溶出赤泥中的Na 2O 和SiO 2重量比; ηA ——Al 2O 3的实际溶出率(%);x ——每m 3使用调配液应配入的矿石干量(kg );1.41——为Na 2O K 与CO 2的分子量之比,即62/44。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一、氧化铝产量(单位:t)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折氧化铝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有: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以及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1、冶金级氧化铝量冶金级氧化铝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
2、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
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基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
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t)=商品氢氧化铝量(干基)×0.6473、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分解料浆及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
(1)分解料浆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分解槽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分解料浆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分解浆液折氧化铝(t)=分解料浆体积(m3)×分解料浆固含(kg/m3)×0.647/1000+分解料浆液相氧化铝含量(t)(2)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t)=商品精液体积(m3)×精液中氧化铝浓度(kg/m3)×0.9/1000式中: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
4、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
氧化铝转换率的测定

氧化铝转换率的测定摘要:一、氧化铝转换率的概念与意义二、氧化铝转换率的测定方法1.化学分析法2.XRD衍射法3.热重分析法三、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氧化铝转换率的应用领域五、提高氧化铝转换率的途径正文:氧化铝转换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铝原料经过高温烧结或其他化学反应过程,转化为铝酸盐或其他铝制品的比率。
它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直接关系到铝行业的发展和效益。
本文将介绍氧化铝转换率的测定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应用领域,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氧化铝转换率的概念与意义氧化铝转换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铝原料经过高温烧结或其他化学反应过程,转化为铝酸盐或其他铝制品的比率。
它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直接关系到铝行业的发展和效益。
氧化铝转换率越高,说明铝资源的利用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因此,准确测定氧化铝转换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氧化铝转换率的测定方法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传统的氧化铝转换率测定方法,通过对反应产物进行化学分析,计算出氧化铝的转化率。
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精度较低,适用于实验室研究。
2.XRD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反应产物中氧化铝的衍射峰强度变化,计算出氧化铝转换率。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产业化检测。
3.热重分析法:热重分析法是通过测量氧化铝样品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计算出氧化铝转换率。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操作较为复杂。
三、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如温度、压力、气体流量等。
2.选用高品质的氧化铝原料和试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程,避免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对实验数据进行严谨的处理和分析,确保氧化铝转换率测定的准确性。
四、氧化铝转换率的应用领域氧化铝转换率在铝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1.优化铝土矿开采和选矿工艺,提高氧化铝产量。
2.指导高温烧结过程的参数调整,降低能耗和污染。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电子、陶瓷、玻璃等领域。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技术经济指标是衡量生产效益和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对常见的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和计算。
1.产品收率:指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氧化铝产品占原始原料中已转化成氧化铝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产品收率=(氧化铝产品产量/原始原料中可转化成氧化铝的物质的量)×100%2.产品纯度:指氧化铝产品中所含氧化铝的纯度,一般以氧化铝的质量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产品纯度=(氧化铝的质量/氧化铝产品的总质量)×100%3.原料利用率:指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利用程度,常用以氧化铝产量占原始原料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原料利用率=(氧化铝产品产量/原始原料的质量)×100%4.能耗: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量,常用以单位质量或单位产量消耗的能量表示,如单位质量氧化铝的能耗为千瓦时/吨。
计算公式为:能耗=(能源消耗量/氧化铝产量)5.水耗: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量,常用以单位质量或单位产量消耗的水量表示,如单位质量氧化铝的水耗为吨/吨。
计算公式为:水耗=(水消耗量/氧化铝产量)6.生产成本:指完成单位产量氧化铝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原料费用、能源费用、人工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等。
计算公式为:生产成本=原料费用+能源费用+人工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管理费用7.经济效益:指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可以通过产值、毛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来衡量。
以上是常见的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的释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氧化铝生产过程的效益和经济效果,为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和参数需要考虑,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1.算氧化铝的产量:氧化铝的产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产量=矿石含铝量×矿石重量×提铝率其中,矿石含铝量是指矿石中铝的含量,矿石重量是指使用的矿石总重量,提铝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的铝的百分比。
2.算氧化铝的纯度:氧化铝的纯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纯度=(氧化铝中铝的重量/氧化铝的总重量)×100%其中,氧化铝中铝的重量是指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氧化铝的总重量是指氧化铝的总质量。
3.估算提铝率:提铝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的铝的百分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估算:提铝率=(实际产量/预计产量)×100%其中,实际产量是指实际从矿石中提取出的铝的重量,预计产量是对矿石中铝含量进行估计后计算出的理论产量。
4.算氧化铝的消耗量:消耗量=矿石重量×(1-提铝率)其中,矿石重量是指使用的矿石总重量,提铝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的铝的百分比。
5.算氧化铝的能耗:能耗=消耗量×单位能耗其中,消耗量是指矿石的消耗量,单位能耗是指生产每吨氧化铝所需要的能量消耗。
6.算氧化铝的产出率:氧化铝的产出率是指氧化铝产品与原料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产出率=生产的氧化铝重量/使用的矿石重量其中,生产的氧化铝重量是指生产的氧化铝产品的重量,使用的矿石重量是指用于生产氧化铝的矿石的总重量。
这些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帮助生产者评估氧化铝的产量、纯度、提铝率、消耗量、能耗和产出率等关键指标,以优化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生产者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一、氧化铝产量(单位:t)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折氧化铝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有: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以及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1、冶金级氧化铝量冶金级氧化铝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
2、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
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基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
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t)=商品氢氧化铝量(干基)×0.6473、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分解料浆及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
(1)分解料浆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分解槽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分解料浆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分解浆液折氧化铝(t)=分解料浆体积(m3)×分解料浆固含(kg/m3)×0.647/1000+分解料浆液相氧化铝含量(t)(2)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t)=商品精液体积(m3)×精液中氧化铝浓度(kg/m3)×0.9/1000式中: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
4、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
实产氧化铝量(t)=冶金级氧化铝量(t)+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t)+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t)±分解槽氢氧化铝固、液相含量增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氢氧化铝仓增减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t)式中:“+” 为增加,“-” 为减少。
5、氢氧化铝产量氢氧化铝产量,它是反映报告期氧化铝生产实际水平的一项重要产量指标。
①氢氧化铝产量(t)=精液流量(m3)×精液氧化铝浓度(kg/m3)×分解率/0.647/1000②氢氧化铝月度产量(t)=冶金级氧化铝产量/0.647+商品氢氧化铝包装干量+其他产品折合氧化铝/0.647±氢氧化铝仓存差额计算说明:(1)0.647是氢氧化铝折算为氧化铝的常数;(2)所有产品均以干基计算;(3)分解槽内固体含量增减量一般不计算为氢氧化铝产量。
式①通常用于计算日、周、旬产量,式②用于计算月产量。
二、氧化铝总回收率(单位:%)氧化铝总回收率是指产出氧化铝中含氧化铝量占消耗物料(铝矿石、石灰石等)中含氧化铝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总回收率=产出氧化铝量/投入氧化铝量×100%计算说明:(1)报告期氧化铝产出量=焙烧氧化铝量×(1-杂质含量)+外销氢氧化铝(t)×0.647±分解槽氢氧化铝固、液相氧化铝含量增减×0.647±氢氧化铝仓库增减量(t)×[1-水分(%)]×0.647。
(2)报告期投入氧化铝=耗用铝矿石量(t)×矿石中氧化铝百分含量×[1-水分(%)]+耗石灰量(t)×石灰中氧化铝百分含量±流程中氧化铝增减量(t)。
式中:投入与产出物料均为干基计算。
三、氧化铝碱耗(单位:kg/t)氧化铝碱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NaOH(100%),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碱耗=报告期消耗NaOH量(kg)/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t)计算说明:(1)报告期消耗NaOH量(kg)=报告期加入液碱折100%NaOH的量(kg)±流程中氧化钠增减量(kg)×1.29。
(2)液碱折为100%NaOH计算。
(3)氧化钠折NaOH系数为1.29。
(4)流程中氧化钠期末比期初增加,则计算时为“—”:期末比期初减少,则计算时为“+”。
碱耗由化损、附损、AH损、其他损(跑、冒、滴、漏)等几部分组成。
化损=报告期外排赤泥量×外排赤泥含Na2O×1.29/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附损=(报告期外排赤泥量×外排赤泥液固比×附液全碱NT×1.29-回水含全碱量)/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AH损=报告期氢氧化铝产量×氢氧化铝含Na2O×1.29/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其他损=总碱耗-化损-附损-AH损式中:AH是氢氧化铝【AL(OH)3】的简写。
四、氧化铝工艺能耗(单位:kgbm/t)氧化铝工艺能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直接消耗的各项能源,包括:电、煤、蒸汽、焦炭、煤气、新水等消耗。
计算工艺能耗时,只计算企业消耗的一次能源量,企业消耗的二次能源,折算到一次能源。
其能源消耗量可用千克标煤或吨标煤表示,以各项能源消耗乘以折算标准煤的系数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工艺能耗=(∑煤、焦、汽、电、煤气、新水等工艺能耗×单位发热值折标煤)/实产氧化铝量式中:某种能源的工艺能耗=(基本生产用量+应摊管、线损失量)/实产氧化铝产量。
标煤的发热值为:29307.6kJ /kg折算标准煤的系数=某种能源的单位发热值/29307.6电热折算:3600kJ/kwh其它能耗发热值应以化验室实际测定数据为准(参考值蒸汽:2900 kJ/kg ,焦化煤气:17000~18000kJ/m3,煤炭:26000~28000kJ/kg)。
五、氧化铝综合能耗(单位:kgbm/t)氧化铝综合能耗是生产1t氧化铝所综合消耗的各项能源,包括:电、煤、蒸汽、焦炭、煤气、新水等消耗。
氧化铝综合能耗也可解释为氧化铝工艺能耗加上产品应分摊的间接能源消耗。
间接能源消耗是指企业辅助、附属部门消耗分摊量;能源转换损耗是指企业内部能源正常损耗分摊量。
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综合能耗=氧化铝工艺能耗+间接能源消耗六、氧化铝煤气消耗(单位:m3/t )·氧化铝煤气消耗是指生产1吨焙烧氧化铝所消耗的煤气量,其计算公式为:煤气消耗=焙烧氧化铝煤气消耗量(m3)/焙烧氧化铝产量(t)·煤气热耗(kJ /t)氧化铝煤气热耗是指生产1t焙烧氧化铝所消耗的煤气热量。
煤气消耗换算成煤气热耗公式为:煤气热耗=煤气消耗(m3)×煤气平均发热值(kJ /m3)/焙烧氧化铝产量(t)七、氧化铝标煤耗(单位:kg/t)·氧化铝标煤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标煤量,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标煤耗=[原煤消耗量(kg)×原煤的低位发热量(kJ /kg)+焦炭消耗量(kg)×焦炭的低位发热值(kJ /kg)]/标煤发热量(kJ /kg)/ 焙烧氧化铝产量(t)式中:除生产煤气的煤和焦炭参加氧化铝标煤耗计算外,生产其他用煤和焦炭均不参加计算。
·氧化铝标煤热耗(kJ /t)氧化铝标煤热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标煤热量。
标煤消耗换算成标煤热耗,其计算公式为:标煤热耗=标煤消耗(kg)×标煤发热量(kJ /kg)/焙烧氧化铝产量(t)八、氧化铝新水消耗(单位:t/t)氧化铝新水消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新水量,其计算公式为:新水消耗=新水实际消耗量(t)/实产氧化铝量(t)九、氧化铝矿石消耗(单位:t/t)氧化铝矿石消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铝矿石,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矿石消耗(t /t)=矿石消耗量(t)/实产氧化铝产量(t) 式中:矿石以干基计算。
十、氧化铝石灰消耗(单位:kg /t)氧化铝石灰消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石灰,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石灰消耗=石灰消耗量(kg)/实产氧化铝产量(t) 十一、入磨矿石铝硅比(单位:比值)入磨矿石铝硅比是指入磨铝矿石中氧化铝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的比值,用来衡量矿石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矿石铝硅比=矿石中氧化铝平均含量/矿石中二氧化硅平均含量式中:平均含量采用加权平均计算。
十二、氧化铝溶出率(单位:%)氧化铝溶出率是指实际反应后进入到铝酸钠溶液中的氧化铝与原料铝土矿中氧化铝总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溶出率=(Q矿A矿-Q泥A泥)/Q矿A矿×100%式中:Q矿、Q泥分别指矿石量和赤泥量;A矿、A泥分别指矿石及赤泥中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
生产中在实际计算氧化铝的溶出率时,通常以硅为内标,视同矿石中的硅全部转入赤泥中,即溶出前后硅的总量不变化,通过矿石溶出前后铝硅相对含量的变化来计算溶出率,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溶出率=[(A/S)矿-(A/S)泥]/(A/S)矿×100%式中:A/S是氧化铝(AL2O3)与二氧化硅(SiO2)质量之比的简写。
氧化铝溶出率在生产中通常分为净溶出率和实际溶出率。
(1)氧化铝净溶出率:是指矿石中铝硅比与弃赤泥铝硅比之差与矿石中铝硅比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净溶出率=(A/S矿-A/S弃赤)÷A/S矿×100%(2)氧化铝实际溶出率:是指矿石中铝硅比与溶出赤泥铝硅比之差与矿石中铝硅比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实际溶出率(%)=(A/S矿-A/S溶赤)÷A/S矿×100%十三、种分分解率(单位:%)种分分解率是指在种分分解过程中析出的氧化铝量与精液中的氧化铝量之百分比,称为种分分解率。
在计算种分分解率时,由于晶种附液和析出氢氧化铝引起溶液浓度与体积的变化,直接按照溶出液中氧化铝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分解率是不准确的。
因为分解前后苛性碱的绝对数量变化很少,故种分分解率是以分解母液的苛性化系数与精液的苛性化系数之差与分解母液苛性化系数的比值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种分分解率=(分解母液αk-精液αk)/分解母液αk×100%式中:αk是指单位体积的铝酸钠溶液中所含苛性碱与氧化铝的分子比。
十四、氧化铝产出率(单位:g/L)氧化铝产出率是指单位体积的精液经过种分分解后产出的氧化铝的重量,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产出率=精液中的氧化铝浓度(g/L)×种分分解率(%)十五、分解槽单位产能(单位:kg/m3.h)分解槽单位产能是指单位时间内从分解槽单位体积中分解出来的AL2O3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分解槽单位产能=分解原液的AL2O3浓度(g/L)×分解率(%)/分解时间(h)十六、赤泥率(单位:%)赤泥率是指产出赤泥质量与投入矿石质量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