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厂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主要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主要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ac653828762caaedd33d456.png)
主要计算公式6.1 配料计算6.1.1 处理1吨铝土矿应配入的母液量()母石灰铝矿石灰铝矿赤石灰铝矿赤石灰铝矿Rp Rp N Rp CO S S N S S A A V K -⎪⎭⎫ ⎝⎛+⨯+⨯-=++++241.1 式中:V—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m3/t矿A铝矿+石灰—表示碎铝土矿和配入石灰中所含AI2O3的量(kg)A/S赤—为溶出赤泥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比值S铝矿+石灰—为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氧化硅的量(kg)1. 41—Na2O和CO2的分子量的比值CO2铝矿+石灰—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CO2量(kg)Rp —配料Rp 值Rp=1.17亦为溶出液中AI2O3与Na2Ok 的重量比Rp 母—循环母液中AI2O3与Na2Ok 的重量比注:在磨矿过程中机械损失为0.1%6.1.2 处理一吨铝土矿应配入的石灰量G 石灰G 石灰=1吨×1000×15%=150kg根据贵州铝厂轻金属研究所的溶出试验结果确定的。
6.1.3 溶出率的计算1) 实际溶出率η实η实=()()()()%矿赤泥溶出矿100///⨯-S A S A S A2) 理论溶出率η理 假定在理想溶出条件下,赤泥中的()矿S A /=1,此时计算的溶出率为理论溶出率。
η理=()()()()()()%%=矿矿矿赤泥矿100/1/100///⨯-⨯-S A S A S A S A S A 3) 相对溶出率η相对 ()%1001///%100⨯--=⨯=矿赤泥矿理实相对)()(S A S A S A ηηη 4) 净溶出率η净 %100///⨯-=矿末赤矿净)()()(S A S A S A η6.2 产量的估算AL 2O 3产量=下矿量×A%矿×η实×(1-5%)×(1-5%)式中:A%矿——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η实——铝土矿的实际溶出率%5%—— 分别为铝土矿的含水率和氧化铝生产过程损失。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7689b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9.png)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磁性材料等领域。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一些计算公式,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计算公式。
1.产量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产量可以通过原料的质量和纯度,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公式如下:
产量=原料质量×纯度×(反应方程式中系数的比例关系)
2.纯度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纯度可以通过元素含量的测定来计算。
公式如下:
纯度(%)=(元素含量/总质量)×100%
3.熟料比计算公式
熟料比是指生产氧化铝所需的原料与产出的氧化铝之间的比例关系。
熟料比的计算可以通过考虑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来实现。
公式如下:
熟料比=反应方程式中对应原料的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4.能耗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如电能、煤炭等。
能耗的计算可以通过制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实际消耗的能量。
公式如下:
能耗=实际能源消耗/产量
5.经济效益计算公式
经济效益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经济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后的利润。
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计算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计算。
公式如下:
经济效益=收入-成本
6.煤耗计算公式
公式如下:
煤耗=煤炭消耗量×煤炭热值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生产者更好地掌握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产量、纯度、熟料比、能耗、经济效益以及煤耗等关键指标,从而为生产决策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铝电解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铝电解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a43d24bcd126fff7050b34.png)
4、连续停电 24 小时以上,不论槽况如何,均视为二次启动,因
分批启动造成的部分槽推迟启动,其推迟启动时间与停电时间合并计算,
但推迟启动槽的扣除标准只按停电期间扣除标准的一半计算。
5、停电扣除标准值(每台槽)见表 3―3―5:
时间 项目 槽型
0.5-1 小时 冰晶 直流 石 电量 kg kwh
1-2 小时 冰晶 直流 石 电量 kg kwh
7、整流效率
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量与输入的交流电量的比值中整流效率。其计
算公式如下:
整流效率 (%)
=
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量(千瓦时) 输入整流器的交流电量(千瓦时)
×100%
整流效率应该经常测定。国内各铝厂尚未安装大电流直流计量仪表, 整流效率暂时按系列电压确定。全系列为硅整流机组,整流器额定电压
为 825 伏,系列电压与整流效率的对应值可参照下表 3-3-3:
= 短路口应分摊的电压-启动电压 电压(安)
报告期生产槽日
式中:报告期逐日系列总电压之和是指电解系列总电压的逐日累计
数;停槽母线及短路口应分摊电压按每个槽日 0.3 伏特计算,如果有临 时架设母线,一面或两面每天按 0.8 伏计算;一般的电解槽启动电压规 定为每台槽 30 伏特例(遇有特殊情况另行规定)。平均电压要保留三位 小数。
铝电解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为了准确反映铝电解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就该分别计算正常 生产槽的指标和新启动槽的指标,而且还要将这两种指标合并为综 合指标。铝行业规定,企业向上级报告的技术经济指标应该是综合 指标。
正常生产指标 反映的是铝电解正常生产时期的各项指标,此 时时期较长,通常在四年左右。
日平均
各次记录的电流强度之和(安)
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f8ec7cf242336c1eb95eda.png)
三、铝电解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一)质量指标1、Al99.70以上品率Al99.70以上品率是指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交库的铝产量中含铝99.70以上的铝锭占全部铝锭产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铝锭Al99.70以上率(%)=)()(%10070.99⨯吨报告期铝总产量吨以上铝总量报告期含铝说明:①只生产重熔铝锭的企业:子项指报告期交库铝锭中Al99.70以上的总量。
母项指全部交库铝锭总产量。
②生产多品种的企业:子项指报告期交库铝锭中含铝99.70以上的总量。
包括普铝中含铝99.70以上铝锭、电工铝、铝线坯、铝导杆、稀土普铝中含铝99.70以上铝锭、稀土电工一级等。
母项指与子项同品种的全部交库铝锭量。
变形合金(如硅镁铝合金)、铸造铝合金、炼钢及铁合金用铝(脱氧铝)等不参与本指标计算。
2、铝合金综合合格率是指报告期经检验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入库铝合金产量占全部铝合金数量(合格品数量与不合格品数量之和)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铝合金综合合格率(%)=)()(%100⨯吨报告期全部铝合金数量吨品产量报告期交库铝合金合格 式中: 子项指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入库的铝合金产量。
母项指报告期生产的全部铝合金数量,包括经检验合格品的入库量和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
各企业根据铝产品品种可分别计算6063合金铸造合格率、铝板卷、铝母线合格率3、铝铸造损失率铝铸造损失率,也称铸造损耗率或称火耗,是指铝液在铸造过程中损失的铝量,亦指从电解铝液到铝产品铸造过程损失的金属量,通常以千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铸造损失率(‰)=1000⨯电解铝液量(吨)(吨)铸造过程金属铝消耗量 式中:铸造过程金属铝消耗量在企业产品计量设施齐全的条件下,应该建立严格的电解铝收、耗、存平衡即投入产出平衡制度。
并按下式计算:铸造过程金属铝消耗量=期初在产铝结存量+本期铝液产量-入库铝产量-期末在产铝结存量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产品单一且期末期初差不大的企业也可按下式计算:铸造损失率(‰)=()1000_1⨯吨)报告期铝液实际数量((吨)报告期铝产量实际数量‰式中:子、 母项的实际产量均包括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数量。
氧化铝生产计算手册
![氧化铝生产计算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01c6658804d2b160b4ec039.png)
常用元素原子量常用元素原子量表常用化合物分子量常用化合物分子量表常用分子量比值我厂实测各种固体物料比重表* ---为跑浑期间测定值** ---测定时使用溶剂为苯,比重0.877~0.879计算时按0.88计。
碱赤泥浆水份、比重对照表生料浆水份、比重对照表生料浆的水份和比重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γ=2.106-0.012×Wγ---生料浆的比重W---生料浆的水份(%)生料浆水份与熟料折合比对照表注:此表为未掺煤时之定值生产上各种铝酸钠溶液的比重及粘度注:* 假定值,末实际测定;** 按公式(6)计算,并作Ns考虑。
饱和水蒸汽表(按压力编排)过热蒸汽焓表(千卡/公斤)第 二 章 技术指标与工艺计算(1) αK: 苛性比值。
是铝酸钠溶液的重要特性函数之一,是溶液稳定程度的参数,与碳分分解和种分分解密切关系。
它是溶液中所含的苛性氧化钠( Na 2O 苛 )与氧化铝分子数的比值。
645.1102/62/322322⨯==O AL O Na O AL O Na ak 荷式中 Na 2O 苛, Al 2O 3 -- 分别为溶液中Na 2O 苛与Al 2O 3的含量,克/升; 式中 Na 2O 苛, Al 2O 3 -- 分别为溶液中Na 2O 苛与Al 2O 3的含量,克/升; 62 . 102 --- 分别为Na 2O 与Al 2O 3分子量。
从公式可见,苛性比值在数量上等于溶液中的Na 2O 苛和Al 2O 3的重量比与系数1.645的乘 积。
(2) A/S:铝硅比。
铝土矿、赤泥等固体物料或各种溶液中所含Al 2O 3和SiO 2 重量比。
在固体物料中%100(%)(%)232⨯=SiO O AL S A在各种溶液中%100)/()/(232⨯=L g SiO L g O AL S A式中:Al 2O 3 (%) 、SiO 2 (%) ---分别为各种物料中Al 2O 3和SiO 2的百分含量,%; Al 2O 3 (g/l)、SiO 2 (g/l)---分别为各种溶液中Al 2O 3和SiO 2的浓度,g/l 。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332967352ea551810a687af.png)
根据设备状况结合计划检修状况,确定工厂运转率。
依据多年来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氧化铝物料平衡计算方法,计算出矿石品位、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等的变化对氧化铝产量及单耗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氧化铝单位成本,与成本和产量任务进行比较,得出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调整值的赢亏平衡点,为决策提供依据。
说明:影响氧化铝生产成本的主要消耗品有:铝土矿、石灰石及石灰、液碱、钢球钢棒、工业用布、絮凝剂、运输带、焦碳、煤气、电、蒸气、压缩风及新水等。
为了对氧化铝产量和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我们首先分析了影响产量和生产单耗的主要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产量和生产单耗的计算关系式。
下面对产量和各消耗品氧化铝单耗的计算公式进行说明。
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⑴、溶出率与循环效率的关系据郑轻院溶出试验结果和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溶出率与循环效率有如下关系:(η)相=k换热*a*(-6111.1*ΔRp3 + 10611*ΔRp2 - 6177.7*ΔRp+ 1301.4)上式中:(η)相:相对溶出率,%;ΔRp:为溶出矿浆Rp与循环母液Rp的差值;ΔRp与循环效率(η)循环和母液苛性碱(Nk)母有如下关系:ΔRp=(η)循环/(Nk)母k换热:为换热效率有关的系数,与压煮器清理和溶出机组的运行周期有关,根据2005年至2006年的生产实际,取值目前暂定为1.0;a:经验系数,与(C/S)稀有关,在(C/S)稀处于1.8~2.4之间时,统计分析所得的关系式如下:a=-0.0114*(C/S)稀2+0.0052*(C/S)稀+1.0351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⑵、矿耗计算公式q干矿耗=1/[(Al2O3)矿/100*(η)实/100*(K)矿耗]上式中:q干矿耗:吨氧化铝的矿石单耗,t/t/AO;(Al2O3)矿:入磨铝土矿Al2O3含量,%;(K)矿耗:矿耗系数,取值为0.965。
(η)实:实际溶出率,%。
其计算公式为:(η)实= (η)相*[(A/S)矿-1]/(A/S)矿(η)相:为相对溶出率,%;(A/S)矿:为铝土矿铝硅比值。
指标使用手册
![指标使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ecf56d71fe910ef02df871.png)
氧化铝三分厂指标实用手册一、生产概况介绍氧化铝生产实质上是利用氧化铝自身性质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进行分离的过程,其自身性质是由奥地利人K·J·Bayer(拜耳)于1889~1892年发现的并申报了专利,专利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所用拜耳法的生产原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和苛性碱溶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铝酸钠溶液,铝酸钠溶液在降温、加晶种、搅拌条件下分解析出氢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如下:Al2O3·H2O+2NaOH+aq 2NaAl(OH)4+aq完成铝土矿中氧化铝和苛性碱溶液反应的生产工序就是八车间高压溶出,它实现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分离进入铝酸钠溶液的目的;精制车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溶出后铝酸钠浆液中的溶液与赤泥实现彻底分离:溶出后矿浆含有100g/l左右杂质通过分离沉降洗涤、沉降槽溢流通过叶滤机变成浮游物≤15mg/l的铝酸钠精液送种分系统,沉降槽底流通过过滤机变成含水率≤40%的滤饼送烧结法系统;分解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母液经袋滤机回收浮游物后送蒸发车间经过蒸发器组以提高母液Nk浓度,从而与铝土矿中的氧化铝进行下一批溶出反应。
七车间的主要任务是将烧结法系统碳分母液和种分母液经过蒸发器组以达到生产需要的浓度。
二、指标概念介绍1、铝酸钠溶液浓度指标:1) 苛(性)碱浓度(Nk):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与氧化铝反应生成铝酸钠的Na2O和以游离的NaOH形态存在的Na2O的质量。
单位:g/l2) 碳碱浓度(Nc):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以游离的Na2CO3形态存在的Na2O的质量。
单位:g/l3) 全碱浓度(Nt):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以苛碱和碳碱形式存在的Na2O的总质量。
单位:g/l4) 氧化铝浓度(AO):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与苛性碱反应生成铝酸钠的Al2O3质量。
单位:g/l2、铝酸钠溶液性质指标:1) 苛性比值(αk):铝酸钠溶液中所含苛性碱和氧化铝的摩尔比,它相等于苛性碱和氧化铝的浓度比乘以系数1.645。
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2dfe02aed630b1c59eeb539.png)
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一、配料计算1、处理一吨铝矿应配入的母液量()()母实Rp Rp N RpX Rp C Rp S S M A V k -⨯+⨯⨯+⨯++⨯=41.121η式中:V —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 m 3/t.矿;A —铝土矿带入的氧化铝重量 kg/t.矿;η实—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M —溶出赤泥中氧化钠和氧化硅的重量比值; S 1、S 2—分别为铝土矿和石灰所带入氧化硅量 kg/t.矿;1.41—Na 2O 与CO 2分子量的比值;C —矿石和石灰带入的CO 2量 kg/t.矿;X —磨矿和溶出过程中苛性氧化钠的机械损失 kg/t.矿; N K —循环母液中的苛性氧化钠浓度 g/l ;Rp —配料Rp 值;Rp 母—循环母液的Rp 值。
2、处理一吨矿应配入的石灰量 Ca T W i⨯=4.1式中:W —每吨铝土矿需配入的石灰量 t/t.矿; T i —每吨铝土矿所带入的氧化钛量 t/t.矿; Ca —石灰中所含有效钙的含量。
3、每小时下矿所需配入母液量(经验公式) 母母A N t V K -⨯⨯=2.622.8 式中:V —每小时所需母液量,m 3/h ;8.2—经验常数;62.2—矿石中氧化铝含量,%;N K 母、A 母—循环母液中苛性碱和氧化铝浓度,g/l ; t —小时下矿量,t 。
平果铝用经验公式:V=[〔A 矿+灰-S 矿+灰×(A/S)赤〕/R P 溶+S 矿+灰×(N/S )赤+CO 2矿+灰×R ×62/44]/N k (1-R P 循/R P 溶)(m 3/t ) V —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m 3/t;A 矿+灰—铝土矿及石灰带入的AL 2O 3重量㎏;S 矿+灰—铝土矿及石赤带入的S i O 2重量㎏;CO 2矿+灰—铝土矿及石灰带入CO 2重量㎏;R P 溶—溶出矿浆R P ;R P 循—循环母液R p ;R —石灰分解率;62/44—N a2与CO 2分子比。
氧化铝生产指标使用手册内心
![氧化铝生产指标使用手册内心](https://img.taocdn.com/s3/m/dbb911e5941ea76e58fa0458.png)
氧化铝指标实用手册一、生产概况介绍氧化铝生产实质上是利用氧化铝自身性质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进行分离的过程,其自身性质是由奥地利人K·J·Bayer(拜耳)于1889~1892年发现的并申报了专利,专利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所用拜耳法的生产原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和苛性碱溶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铝酸钠溶液,铝酸钠溶液在降温、加晶种、搅拌条件下分解析出氢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如下:Al2O3·H2O+2NaOH+aq 2NaAl(OH)4+aq 完成铝土矿中氧化铝和苛性碱溶液反应的生产工序就是溶出,它实现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分离进入铝酸钠溶液的目的;沉降车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溶出后铝酸钠浆液中的溶液与赤泥实现彻底分离:溶出后矿浆含有100g/l左右杂质通过分离沉降洗涤、沉降槽溢流通过叶滤机变成浮游物≤15mg/l的铝酸钠精液送种分系统,沉降槽底流通过压滤机变成含水率≤35%的滤饼赤泥外排;分解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母液送蒸发车间经过蒸发器组以提高母液Nk浓度,从而与铝土矿中的氧化铝进行下一批溶出反应。
二、指标概念介绍Nc AO001865.00009.000144Nk .025.0+++1、铝酸钠溶液浓度指标:1) 苛(性)碱浓度(Nk):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与氧化铝反应生成铝酸钠的Na 2O 和以游离的NaOH 形态存在的Na 2O 的质量。
单位:g/l2) 碳碱浓度(Nc):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以游离的Na 2CO 3形态存在的Na 2O 的质量。
单位:g/l3) 全碱浓度(Nt ):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以苛碱和碳碱形式存在的Na 2O 的总质量。
单位:g/l4) 氧化铝浓度(AO ):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与苛性碱反应生成铝酸钠的Al 2O 3质量。
单位:g/l2、铝酸钠溶液性质指标:1) 苛性比值(αk ):铝酸钠溶液中所含苛性碱和氧化铝的摩尔比,它相等于苛性碱和氧化铝的浓度比乘以系数1.645。
氧化铝生产专业术语
![氧化铝生产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ec02e20890c69ec3d5bb75c9.png)
Al 2O 3% SiO 2% [Na 2O] [Al 2O 3]+[Fe 2O 3] Na 2O% + 62 Al 2O 3% 102 Fe 2O 3% 160 Na 2O% Al 2O 3%+0.6375Fe 2O 3% Na 2O%+0.658×K 2O% Al 2O 3%+0.6375Fe 2O 3% [CaO] [SiO 2] CaO% SiO 2% CaO% 56 SiO 2% 60 CaO%-0.701×TiO 2% SiO 2% Fe 2O 3% Al 2O 3% F/A= 氧化铝生产常用术语(1) 铝硅比:A/S 。
即矿石(或生料浆·熟料)中Al 2O 3与SiO 2的重量之比。
是衡量矿石质量的重要指标。
A/S=(2) 铁铝比:F/A 即矿石(或生料浆、熟料)中Fe 2O 3与Al 2O 3的重量之比:(3) 碱比:[N] / [R]。
即生料或熟料中Na 2O 与Al 2O 3和Fe 2O 3之分子比。
生料碱比:[N] / [R]= == ×1.645熟料碱比:[N] / [R]= ×1.645(4) [C] / [S]:钙比。
即生料或熟料中CaO 和SiO 2之分子比。
[C] / [S]= = =1.071× 真[C] / [S]=1.071×碱比和钙比是生料配料的重要指标,它与熟料中Al 2O 3和Na 2O 的溶出率有密切关系。
(5) 苛性化系数:αK 。
即铝酸钠溶液中Na 2O K 与Al 2O 3之分子比。
是溶液稳定程度的参数,与碳分分解和种分分解有密切关系。
[Na 2O k ] [Al 2O 3] Na 2O k g/L 62 Al 2O 3g/L 102 Na 2O k g/L Al 2O 3g/L d 液(d 固-d 浆) d 固(d 浆-d 液) 液体重 固体重 W V d 液 L/S+ d 液 d 固 水量αK= = = ×1.645(6) 熟料/Al 2O 3:熟料折合比。
氧化铝专业术语
![氧化铝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89a5385e53a580216fcfe89.png)
附录1:氧化铝生产常用术语1、A/S :铝硅比。
即矿石(或溶出液、精液)中Al 2O 3与SiO 2的重量比,用来衡量矿石(或溶液)质量,我厂要求矿石铝硅比大于8.0以上。
2、[N]/[R]:碱比,是富矿熟料中有效的Na 2O (和K 2O )与Al 2O 3和Fe 2O 3之分子比。
[N]/[R] =]O Fe []O [Al O][Na 32322+= 1.645×]O Fe []O [Al O][Na 32322+3、[C]/[S]:钙比,是富矿熟料中CaO 与SiO 2之分子比。
[C]/[S]=][SiO CaO][2 =1.071×%SiO CaO%24、苛性比值:苛性比值是铝酸钠溶液(精液)的一个重要特性参数,也是氧化铝生产中一项常用的技术指标。
它是铝酸钠溶液中的Na 2O k 与Al 2O 3的分子比。
计算公式: 苛性比值(αk )=分子数分子数32k 2O Al O Na =62O Al 102O Na 32k 2⨯⨯浓度浓度=1.645×(g/l)O Al (g/l)O Na 32k 2对铝酸钠溶液中Na 2O 与Al 2O 3的比值的表述方法各国不尽相同,美国方法A/C=(g/l)CO Na (g/l)O Al 3232法国方法Rp=(g/l)O Na (g/l)O Al K 232三者的换算关系:αk =0.096/(A/C) Rp= A/C ×1.71 αk =1.645/Rp5、配料分子比:MR ,是综合考虑其它溶出条件以及平衡分子比所确定的。
MR=1.645×ax )wc x(c 1.41-bxs -n 1+-⨯A A η式中:A ——矿石中的Al 2O 3含量(%);s ——矿石中的SiO 2含量(%); c ——矿石中的CO 2含量(%); c 1——石灰中的CO 2含量(%); a ——使用调配液Al 2O 3(g/l ); n ——使用调配液Na 2O K (g/l );w ——石灰添加量占干矿的百分含量;b ——溶出赤泥中的Na 2O 和SiO 2重量比; ηA ——Al 2O 3的实际溶出率(%);x ——每m 3使用调配液应配入的矿石干量(kg );1.41——为Na 2O K 与CO 2的分子量之比,即62/44。
氧化铝生产常用术语
![氧化铝生产常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895e696eff9aef8951e0637.png)
氧化铝生产常用术语4.1、常用基本概念及术语1、铝硅比(A/S ):即矿石(或生料浆,熟料等)中Al 2O 3与SiO 2之重量比,通常用来衡量矿石的品位,是混矿质量的重要指标。
A/S= Al 2O 3%/SiO 2%2、苛性化系数(αK ):又称苛性比值,即铝酸钠溶液中Na 2O K 与Al 2O 3的摩尔比,苛性比值是铝酸钠溶液的一个重要特性参数,也是氧化铝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计算公式:αK =322322322645.162102)/()/(][][O Al ONa L g O Al L g O Na O Al O Na K K ⨯=⨯=【附Rp 】:衡量铝酸钠溶液性质的另一种参数表示,指铝酸钠溶液中Al 2O 3与Na 2O K 的重量比。
Rp= Al 2O 3/Na 2O K = 1.645/αK式中:Al 2O 3——溶液中Al 2O 3的量;Na 2O K ——溶液中苛性碱的量。
3、配料分子比,MR :是综合考虑其他溶出条件以及平衡分子比所确定的。
MR= 1.645×[N K -MQ (S 1+S 2w)-1.41×(C 1+wC 2)]/(Q ηA+A 1)式中:A ——矿石中Al 2O 3的含量,%;S 1——矿石中SiO 2的含量,%; S 2——石灰中SiO 2的含量,%; C 1——矿石中CO 2的含量,%; C 2——石灰中CO 2的含量,%; A 1——循环母液中Al 2O 3的浓度,g/L ; N K ——循环母液中Na 2O K 的浓度,g/L ; w ——石灰添加量占干铝土矿的百分含量,%;M ——溶出赤泥中的Na 2O 与SiO 2的重量比,可取0.3~0.53之间的值; η——Al 2O 3的实际溶出率,参考近期化验分析结果,%; Q ——每m 3循环碱液应配入的干矿石量,kg ; 1.41——为Na 2O K 与CO 2的摩尔量之比,即62/44。
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54ff62b580216fc700afde5.png)
目录第一章常用参数及公式一产品质量标准。
1表1氧化铝成品标准。
1表2氢氧化铝产品标准。
1 表3 常用原子量。
2 表4 常用化合物分子量。
2表5常用化合物分子量比值。
3表6固体物料比重。
4 表7我厂实测固体物料比重。
5 表8松散物料的比重及安息角。
7 表9碱赤泥水分及比重对照表。
表10生料浆水分及比重对照表。
表11生料浆水分与生熟料折合比对照表。
表12 NaOH水溶液的比重。
表13 Na2CO3水溶液的比重。
表16 不同温度下水的比重。
表17 石灰乳浆液的比重。
表18 硫酸的比重。
表19 石灰乳溶解度表。
表20 NaOc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表21 生产上各种铝酸钠溶液的比重及黏度。
表22固体物料的比热。
表23 铝酸钠溶液的比重和比热的乘积与组分的关系。
表24 某些浓度的铝酸钠溶液的比热。
表25克原子热容表。
表26 苛性钠溶液的沸点升高。
表27 铝酸钠溶液的沸点升高。
表28 NaOc在苛性钠溶液中的溶解度。
表29铝酸钠溶液中苏打的溶解度。
表30 铝酸钠溶液中Nc与Ns的平衡浓度。
表31燃烧热值、灰分含量及灰分组成。
表32 饱和水蒸气表。
表33过热蒸气热焓表。
表34磨矿细度换算表。
常用离心泵性能表35 离心式清水泵。
表36BA型泵性能表。
表37 SH型泵性能表。
表38 4DA8³5性能表。
表 39 GC型给水泵性能表。
表 40 “4”单轮离心泵性能表。
表41 砂泵性能。
表42 SP型泵清水性能。
表43 5PS型泵性能表。
表44 ZS—150泵性能。
表45 ∏HB—2砂泵清水性能。
表46 SZ型真空泵性能表。
表47 压缩机性能表。
表48 随水流量和管径而不同的速度和单位水头损失表。
表49 压缩空气管计算表。
第二章1苛性比值αk。
2铝硅比A/S。
3 L/S和固含。
4压缩液固比和固含。
5返砂率。
6 [CaO]/[TiO2]。
7高压溶出的配料。
8碱比[N]/[A]+[F]。
9钙比[C]/[S]。
10石灰分解率。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cb95f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9.png)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电子、陶瓷、玻璃等领域。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技术经济指标是衡量生产效益和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对常见的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和计算。
1.产品收率:指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氧化铝产品占原始原料中已转化成氧化铝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产品收率=(氧化铝产品产量/原始原料中可转化成氧化铝的物质的量)×100%2.产品纯度:指氧化铝产品中所含氧化铝的纯度,一般以氧化铝的质量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产品纯度=(氧化铝的质量/氧化铝产品的总质量)×100%3.原料利用率:指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利用程度,常用以氧化铝产量占原始原料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原料利用率=(氧化铝产品产量/原始原料的质量)×100%4.能耗: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量,常用以单位质量或单位产量消耗的能量表示,如单位质量氧化铝的能耗为千瓦时/吨。
计算公式为:能耗=(能源消耗量/氧化铝产量)5.水耗: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量,常用以单位质量或单位产量消耗的水量表示,如单位质量氧化铝的水耗为吨/吨。
计算公式为:水耗=(水消耗量/氧化铝产量)6.生产成本:指完成单位产量氧化铝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原料费用、能源费用、人工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等。
计算公式为:生产成本=原料费用+能源费用+人工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管理费用7.经济效益:指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可以通过产值、毛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来衡量。
以上是常见的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的释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氧化铝生产过程的效益和经济效果,为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5d890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a.png)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和参数需要考虑,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1.算氧化铝的产量:氧化铝的产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产量=矿石含铝量×矿石重量×提铝率其中,矿石含铝量是指矿石中铝的含量,矿石重量是指使用的矿石总重量,提铝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的铝的百分比。
2.算氧化铝的纯度:氧化铝的纯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纯度=(氧化铝中铝的重量/氧化铝的总重量)×100%其中,氧化铝中铝的重量是指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氧化铝的总重量是指氧化铝的总质量。
3.估算提铝率:提铝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的铝的百分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估算:提铝率=(实际产量/预计产量)×100%其中,实际产量是指实际从矿石中提取出的铝的重量,预计产量是对矿石中铝含量进行估计后计算出的理论产量。
4.算氧化铝的消耗量:消耗量=矿石重量×(1-提铝率)其中,矿石重量是指使用的矿石总重量,提铝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的铝的百分比。
5.算氧化铝的能耗:能耗=消耗量×单位能耗其中,消耗量是指矿石的消耗量,单位能耗是指生产每吨氧化铝所需要的能量消耗。
6.算氧化铝的产出率:氧化铝的产出率是指氧化铝产品与原料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产出率=生产的氧化铝重量/使用的矿石重量其中,生产的氧化铝重量是指生产的氧化铝产品的重量,使用的矿石重量是指用于生产氧化铝的矿石的总重量。
这些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帮助生产者评估氧化铝的产量、纯度、提铝率、消耗量、能耗和产出率等关键指标,以优化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生产者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7e135b3b3567ec102d8a39.png)
说明:①矿石品位:如果是计算铝土矿时则指氧化铝含量;如果是计算石灰石矿时则指氧化钙含量。
②区域:指矿房、矿柱、采场(台阶)、坑口或全部矿区。
③出矿量:指区域中实际的出矿量。
(3)铝土矿出(或供)矿品位
铝土矿出(或供)矿品位是指出(或供)矿量中所含氧化铝量的百分比,铝土矿出(或供)矿品位以定期取样化验分析加权平均数为准。报告期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氧化铝生产企业露天采矿量按矿石种类不同分为铝土矿采矿量、石灰石采矿量。
其中石灰石采矿量按用途可分为供氧化铝生产需要的合格料、供水泥生产和其他用途需要的石渣(尾渣)和其他废弃料。
②地下采矿量
地下采矿量是地下采矿作业的产量,包括掘进和其它作业的附产矿石量。地下采矿量,平时以运矿车数与平均每车重量的乘积来统计产量,月末以地测部门实际验收的数字为准,其计算单位以“吨”或“立方米”表示,折算系数应根据矿石实际情况确定。
⑦本企业职工完成的复垦工作总量。
2、自采矿量
企业自有矿山所生产的矿石量,其计算单位以“吨”表示。
3、联办矿量
联办矿是指合作方发挥各自技术、设备、资源优势,并以合同或协议形式确定进行合作采矿的一种办矿模式。联办矿量是指联办矿所生产的矿石量,其计算单位以“吨”表示。
4、外购矿量
外购矿量是指除自采矿量和联办矿量以外,企业为满足生产需要,从外部购入的矿石量,其计算单位以“吨”表示说明:铝矿石总量根据矿石A/S可分为高铝矿石总量(A/S≥10)、中高铝(8≤A/S<10)和普铝(A/S<8)矿石总量。
生产探矿——是指矿山移交生产后,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和继续开拓延深的需要,所开掘的各种工程。
采矿准备——是指在完成开拓工程的基础上,为了获得采准矿量,按照规定的采矿方法,为采矿做准备工作所开掘的各种井巷工程。
氧化铝生产指标使用手册内心
![氧化铝生产指标使用手册内心](https://img.taocdn.com/s3/m/dbb911e5941ea76e58fa0458.png)
氧化铝指标实用手册一、生产概况介绍氧化铝生产实质上是利用氧化铝自身性质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进行分离的过程,其自身性质是由奥地利人K·J·Bayer(拜耳)于1889~1892年发现的并申报了专利,专利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所用拜耳法的生产原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和苛性碱溶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铝酸钠溶液,铝酸钠溶液在降温、加晶种、搅拌条件下分解析出氢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如下:Al2O3·H2O+2NaOH+aq 2NaAl(OH)4+aq 完成铝土矿中氧化铝和苛性碱溶液反应的生产工序就是溶出,它实现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分离进入铝酸钠溶液的目的;沉降车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溶出后铝酸钠浆液中的溶液与赤泥实现彻底分离:溶出后矿浆含有100g/l左右杂质通过分离沉降洗涤、沉降槽溢流通过叶滤机变成浮游物≤15mg/l的铝酸钠精液送种分系统,沉降槽底流通过压滤机变成含水率≤35%的滤饼赤泥外排;分解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母液送蒸发车间经过蒸发器组以提高母液Nk浓度,从而与铝土矿中的氧化铝进行下一批溶出反应。
二、指标概念介绍Nc AO001865.00009.000144Nk .025.0+++1、铝酸钠溶液浓度指标:1) 苛(性)碱浓度(Nk):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与氧化铝反应生成铝酸钠的Na 2O 和以游离的NaOH 形态存在的Na 2O 的质量。
单位:g/l2) 碳碱浓度(Nc):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以游离的Na 2CO 3形态存在的Na 2O 的质量。
单位:g/l3) 全碱浓度(Nt ):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以苛碱和碳碱形式存在的Na 2O 的总质量。
单位:g/l4) 氧化铝浓度(AO ):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与苛性碱反应生成铝酸钠的Al 2O 3质量。
单位:g/l2、铝酸钠溶液性质指标:1) 苛性比值(αk ):铝酸钠溶液中所含苛性碱和氧化铝的摩尔比,它相等于苛性碱和氧化铝的浓度比乘以系数1.645。
指标使用手册
![指标使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af4fc8cd4d8d15abf234e07.png)
氧化铝三分厂指标实用手册一、生产概况介绍氧化铝生产实质上是利用氧化铝自身性质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进行分离的过程,其自身性质是由奥地利人K·J·Bayer(拜耳)于1889~1892年发现的并申报了专利,专利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所用拜耳法的生产原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和苛性碱溶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铝酸钠溶液,铝酸钠溶液在降温、加晶种、搅拌条件下分解析出氢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如下:Al2O3·H2O+2NaOH+aq 2NaAl(OH)4+aq 完成铝土矿中氧化铝和苛性碱溶液反应的生产工序就是八车间高压溶出,它实现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分离进入铝酸钠溶液的目的;精制车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溶出后铝酸钠浆液中的溶液与赤泥实现彻底分离:溶出后矿浆含有100g/l左右杂质通过分离沉降洗涤、沉降槽溢流通过叶滤机变成浮游物≤15mg/l的铝酸钠精液送种分系统,沉降槽底流通过过滤机变成含水率≤40%的滤饼送烧结法系统;分解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母液经袋滤机回收浮游物后送蒸发车间经过蒸发器组以提高母液Nk浓度,从而与铝土矿中的氧化铝进行下一批溶出反应。
七车间的主要任务是将烧结法系统碳分母液和种分母液经过蒸发器组以达到生产Nc AO 001865.00009.000144Nk.025.0+++需要的浓度。
二、指标概念介绍1、铝酸钠溶液浓度指标:1) 苛(性)碱浓度(Nk):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与氧化铝反应生成铝酸钠的Na 2O 和以游离的NaOH 形态存在的Na 2O 的质量。
单位:g/l2) 碳碱浓度(Nc):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以游离的Na 2CO 3形态存在的Na 2O 的质量。
单位:g/l3) 全碱浓度(Nt ):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以苛碱和碳碱形式存在的Na 2O 的总质量。
单位:g/l4) 氧化铝浓度(AO ):单位体积铝酸钠溶液中与苛性碱反应生成铝酸钠的Al 2O 3质量。
单位:g/l2、铝酸钠溶液性质指标:1) 苛性比值(αk ):铝酸钠溶液中所含苛性碱和氧化铝的摩尔比,它相等于苛性碱和氧化铝的浓度比乘以系数1.6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一、氧化铝产量(单位:t)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折氧化铝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有: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以及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1、冶金级氧化铝量冶金级氧化铝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
2、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
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基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
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t)=商品氢氧化铝量(干基)×0.6473、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分解料浆及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
(1)分解料浆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分解槽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分解料浆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分解浆液折氧化铝(t)=分解料浆体积(m3)×分解料浆固含(kg/m3)×0.647/1000+分解料浆液相氧化铝含量(t)(2)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t)=商品精液体积(m3)×精液中氧化铝浓度(kg/m3)×0.9/1000式中: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
4、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
实产氧化铝量(t)=冶金级氧化铝量(t)+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t)+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t)±分解槽氢氧化铝固、液相含量增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氢氧化铝仓增减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t)式中:“+”为增加,“-”为减少。
5、氢氧化铝产量氢氧化铝产量,它是反映报告期氧化铝生产实际水平的一项重要产量指标。
①氢氧化铝产量(t)=精液流量(m3)×精液氧化铝浓度(kg/m3)×分解率/0.647/1000②氢氧化铝月度产量(t)=冶金级氧化铝产量/0.647+商品氢氧化铝包装干量+其他产品折合氧化铝/0.647±氢氧化铝仓存差额计算说明:(1)0.647是氢氧化铝折算为氧化铝的常数;(2)所有产品均以干基计算;(3)分解槽内固体含量增减量一般不计算为氢氧化铝产量。
式①通常用于计算日、周、旬产量,式②用于计算月产量。
二、氧化铝总回收率(单位:%)氧化铝总回收率是指产出氧化铝中含氧化铝量占消耗物料(铝矿石、石灰石等)中含氧化铝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总回收率=产出氧化铝量/投入氧化铝量×100%计算说明:(1)报告期氧化铝产出量=焙烧氧化铝量×(1-杂质含量)+外销氢氧化铝(t)×0.647±分解槽氢氧化铝固、液相氧化铝含量增减×0.647±氢氧化铝仓库增减量(t)×[1-水分(%)]×0.647。
(2)报告期投入氧化铝=耗用铝矿石量(t)×矿石中氧化铝百分含量×[1-水分(%)]+耗石灰量(t)×石灰中氧化铝百分含量±流程中氧化铝增减量(t)。
式中:投入与产出物料均为干基计算。
三、氧化铝碱耗(单位:kg/t)氧化铝碱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NaOH(100%),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碱耗=报告期消耗NaOH量(kg)/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t)计算说明:(1)报告期消耗NaOH量(kg)=报告期加入液碱折100%NaOH的量(kg)±流程中氧化钠增减量(kg)×1.29。
(2)液碱折为100%NaOH计算。
(3)氧化钠折NaOH系数为1.29。
(4)流程中氧化钠期末比期初增加,则计算时为“—”:期末比期初减少,则计算时为“+”。
碱耗由化损、附损、AH损、其他损(跑、冒、滴、漏)等几部分组成。
化损=报告期外排赤泥量×外排赤泥含Na2O×1.29/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附损=(报告期外排赤泥量×外排赤泥液固比×附液全碱NT×1.29-回水含全碱量)/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AH损=报告期氢氧化铝产量×氢氧化铝含NaO×1.29/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2其他损=总碱耗-化损-附损-AH损】的简写。
式中:AH是氢氧化铝【AL(OH)3四、氧化铝工艺能耗(单位:kgbm/t)氧化铝工艺能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直接消耗的各项能源,包括:电、煤、蒸汽、焦炭、煤气、新水等消耗。
计算工艺能耗时,只计算企业消耗的一次能源量,企业消耗的二次能源,折算到一次能源。
其能源消耗量可用千克标煤或吨标煤表示,以各项能源消耗乘以折算标准煤的系数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工艺能耗=(∑煤、焦、汽、电、煤气、新水等工艺能耗×单位发热值折标煤)/实产氧化铝量式中:某种能源的工艺能耗=(基本生产用量+应摊管、线损失量)/实产氧化铝产量。
标煤的发热值为:29307.6kJ /kg折算标准煤的系数=某种能源的单位发热值/29307.6电热折算:3600kJ/kwh其它能耗发热值应以化验室实际测定数据为准(参考值蒸汽:2900 kJ/kg ,焦化煤气:17000~18000kJ/m3,煤炭:26000~28000kJ/kg)。
五、氧化铝综合能耗(单位:kgbm/t)氧化铝综合能耗是生产1t氧化铝所综合消耗的各项能源,包括:电、煤、蒸汽、焦炭、煤气、新水等消耗。
氧化铝综合能耗也可解释为氧化铝工艺能耗加上产品应分摊的间接能源消耗。
间接能源消耗是指企业辅助、附属部门消耗分摊量;能源转换损耗是指企业内部能源正常损耗分摊量。
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综合能耗=氧化铝工艺能耗+间接能源消耗六、氧化铝煤气消耗(单位:m3/t )·氧化铝煤气消耗是指生产1吨焙烧氧化铝所消耗的煤气量,其计算公式为:煤气消耗=焙烧氧化铝煤气消耗量(m3)/焙烧氧化铝产量(t)·煤气热耗(kJ /t)氧化铝煤气热耗是指生产1t焙烧氧化铝所消耗的煤气热量。
煤气消耗换算成煤气热耗公式为:煤气热耗=煤气消耗(m3)×煤气平均发热值(kJ /m3)/焙烧氧化铝产量(t)七、氧化铝标煤耗(单位:kg/t)·氧化铝标煤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标煤量,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标煤耗=[原煤消耗量(kg)×原煤的低位发热量(kJ /kg)+焦炭消耗量(kg)×焦炭的低位发热值(kJ /kg)]/标煤发热量(kJ /kg)/ 焙烧氧化铝产量(t)式中:除生产煤气的煤和焦炭参加氧化铝标煤耗计算外,生产其他用煤和焦炭均不参加计算。
·氧化铝标煤热耗(kJ /t)氧化铝标煤热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标煤热量。
标煤消耗换算成标煤热耗,其计算公式为:标煤热耗=标煤消耗(kg)×标煤发热量(kJ /kg)/焙烧氧化铝产量(t)八、氧化铝新水消耗(单位:t/t)氧化铝新水消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新水量,其计算公式为:新水消耗=新水实际消耗量(t)/实产氧化铝量(t)九、氧化铝矿石消耗(单位:t/t)氧化铝矿石消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铝矿石,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矿石消耗(t /t)=矿石消耗量(t)/实产氧化铝产量(t)式中:矿石以干基计算。
十、氧化铝石灰消耗(单位:kg /t)氧化铝石灰消耗是指生产1t氧化铝所消耗的石灰,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石灰消耗=石灰消耗量(kg)/实产氧化铝产量(t)十一、入磨矿石铝硅比(单位:比值)入磨矿石铝硅比是指入磨铝矿石中氧化铝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的比值,用来衡量矿石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矿石铝硅比=矿石中氧化铝平均含量/矿石中二氧化硅平均含量式中:平均含量采用加权平均计算。
十二、氧化铝溶出率(单位:%)氧化铝溶出率是指实际反应后进入到铝酸钠溶液中的氧化铝与原料铝土矿中氧化铝总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溶出率=(Q矿A矿-Q泥A泥)/Q矿A矿×100%式中:Q矿、Q泥分别指矿石量和赤泥量;A矿、A泥分别指矿石及赤泥中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
生产中在实际计算氧化铝的溶出率时,通常以硅为内标,视同矿石中的硅全部转入赤泥中,即溶出前后硅的总量不变化,通过矿石溶出前后铝硅相对含量的变化来计算溶出率,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溶出率=[(A/S)矿-(A/S)泥]/(A/S)矿×100%式中:A/S是氧化铝(AL2O3)与二氧化硅(SiO2)质量之比的简写。
氧化铝溶出率在生产中通常分为净溶出率和实际溶出率。
(1)氧化铝净溶出率:是指矿石中铝硅比与弃赤泥铝硅比之差与矿石中铝硅比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净溶出率=(A/S矿-A/S弃赤)÷A/S矿×100%(2)氧化铝实际溶出率:是指矿石中铝硅比与溶出赤泥铝硅比之差与矿石中铝硅比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实际溶出率(%)=(A/S矿-A/S溶赤)÷A/S矿×100%十三、种分分解率(单位:%)种分分解率是指在种分分解过程中析出的氧化铝量与精液中的氧化铝量之百分比,称为种分分解率。
在计算种分分解率时,由于晶种附液和析出氢氧化铝引起溶液浓度与体积的变化,直接按照溶出液中氧化铝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分解率是不准确的。
因为分解前后苛性碱的绝对数量变化很少,故种分分解率是以分解母液的苛性化系数与精液的苛性化系数之差与分解母液苛性化系数的比值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种分分解率=(分解母液αk-精液αk)/分解母液αk×100%式中:αk是指单位体积的铝酸钠溶液中所含苛性碱与氧化铝的分子比。
十四、氧化铝产出率(单位:g/L)氧化铝产出率是指单位体积的精液经过种分分解后产出的氧化铝的重量,其计算公式为:氧化铝产出率=精液中的氧化铝浓度(g/L)×种分分解率(%)十五、分解槽单位产能(单位:kg/m3.h)分解槽单位产能是指单位时间内从分解槽单位体积中分解出来的AL2O3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分解槽单位产能=分解原液的AL2O3浓度(g/L)×分解率(%)/分解时间(h)十六、赤泥率(单位:%)赤泥率是指产出赤泥质量与投入矿石质量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