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引言。

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熔化吸热能力。

熔化吸热是指物质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在工业生产中,了解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能力对于冶金、陶瓷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熔化吸热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热力学原理推导得出。

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相变过程中,熔化吸热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 = ΔHf m。

其中,Q表示熔化吸热(单位,焦耳),ΔHf表示熔化焓(单位,焦耳/克),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克)。

熔化焓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对于氧化铝而言,其熔化焓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出,也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

一般来说,熔化焓是一个常数,与温度无关。

应用。

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熔炼、烧结等过程中。

通过计算熔化吸热,可以确定加热或冷却所需的能量,从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冶金行业,氧化铝常用于熔炼过程中作为熔剂。

通过计算氧化铝的熔化吸热,可以确定加热熔炼炉所需的能量,从而控制熔炼过程的温度和时间。

这对于提高熔炼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在陶瓷行业,氧化铝常用于陶瓷材料的烧结过程中。

通过计算氧化铝的熔化吸热,可以确定烧结窑所需的加热能量,从而控制烧结过程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陶瓷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除此之外,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玻璃制造、金属冶炼等。

通过合理利用熔化吸热计算公式,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结论。

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熔化吸热,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氧化铝的熔化吸热计算公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磁性材料等领域。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一些计算公式,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计算公式。

1.产量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产量可以通过原料的质量和纯度,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公式如下:
产量=原料质量×纯度×(反应方程式中系数的比例关系)
2.纯度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纯度可以通过元素含量的测定来计算。

公式如下:
纯度(%)=(元素含量/总质量)×100%
3.熟料比计算公式
熟料比是指生产氧化铝所需的原料与产出的氧化铝之间的比例关系。

熟料比的计算可以通过考虑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来实现。

公式如下:
熟料比=反应方程式中对应原料的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4.能耗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如电能、煤炭等。

能耗的计算可以通过制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实际消耗的能量。

公式如下:
能耗=实际能源消耗/产量
5.经济效益计算公式
经济效益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经济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后的利润。

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计算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计算。

公式如下:
经济效益=收入-成本
6.煤耗计算公式
公式如下:
煤耗=煤炭消耗量×煤炭热值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生产者更好地掌握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产量、纯度、熟料比、能耗、经济效益以及煤耗等关键指标,从而为生产决策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一、氧化铝产量(单位:t)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折氧化铝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有: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以及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1、冶金级氧化铝量冶金级氧化铝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

2、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

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基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

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t)=商品氢氧化铝量(干基)×0.6473、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分解料浆及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

(1)分解料浆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分解槽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分解料浆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分解浆液折氧化铝(t)=分解料浆体积(m3)×分解料浆固含(kg/m3)×0.647/1000+分解料浆液相氧化铝含量(t)(2)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t)=商品精液体积(m3)×精液中氧化铝浓度(kg/m3)×0.9/1000式中: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

4、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

氧化铝生产主要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主要计算公式

主要计算公式6。

1 配料计算6.1。

1 处理1吨铝土矿应配入的母液量()母石灰铝矿石灰铝矿赤石灰铝矿赤石灰铝矿Rp Rp N Rp CO S S N S S A A V K -⎪⎭⎫ ⎝⎛+⨯+⨯-=++++241.1 式中:V-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m3/t矿A铝矿+石灰—表示碎铝土矿和配入石灰中所含AI2O3的量(kg)A/S赤—为溶出赤泥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比值S铝矿+石灰-为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氧化硅的量(kg)1. 41—Na2O和CO2的分子量的比值CO2铝矿+石灰-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CO2量(kg)Rp —配料Rp 值Rp=1.17亦为溶出液中AI2O3与Na2Ok 的重量比Rp 母—循环母液中AI2O3与Na2Ok 的重量比注:在磨矿过程中机械损失为0.1%6.1.2 处理一吨铝土矿应配入的石灰量G 石灰G 石灰=1吨×1000×15%=150kg根据贵州铝厂轻金属研究所的溶出试验结果确定的。

6.1.3 溶出率的计算1) 实际溶出率η实η实=()()()()%矿赤泥溶出矿100///⨯-S A S A S A2) 理论溶出率η理 假定在理想溶出条件下,赤泥中的()矿S A /=1,此时计算的溶出率为理论溶出率。

η理=()()()()()()%%=矿矿矿赤泥矿100/1/100///⨯-⨯-S A S A S A S A S A 3) 相对溶出率η相对 ()%1001///%100⨯--=⨯=矿赤泥矿理实相对)()(S A S A S A ηηη 4) 净溶出率η净 %100///⨯-=矿末赤矿净)()()(S A S A S A η6.2 产量的估算AL 2O 3产量=下矿量×A %矿×η实×(1—5%)×(1—5%)式中:A %矿——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η实-—铝土矿的实际溶出率%5%—- 分别为铝土矿的含水率和氧化铝生产过程损失。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根据设备状况结合计划检修状况,确定工厂运转率。

依据多年来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氧化铝物料平衡计算方法,计算出矿石品位、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等的变化对氧化铝产量及单耗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氧化铝单位成本,与成本和产量任务进行比较,得出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调整值的赢亏平衡点,为决策提供依据。

说明:影响氧化铝生产成本的主要消耗品有:铝土矿、石灰石及石灰、液碱、钢球钢棒、工业用布、絮凝剂、运输带、焦碳、煤气、电、蒸气、压缩风及新水等。

为了对氧化铝产量和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我们首先分析了影响产量和生产单耗的主要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产量和生产单耗的计算关系式。

下面对产量和各消耗品氧化铝单耗的计算公式进行说明。

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⑴、溶出率与循环效率的关系据郑轻院溶出试验结果和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溶出率与循环效率有如下关系:(η)相=k换热*a*(-6111.1*ΔRp3 + 10611*ΔRp2 - 6177.7*ΔRp+ 1301.4)上式中:(η)相:相对溶出率,%;ΔRp:为溶出矿浆Rp与循环母液Rp的差值;ΔRp与循环效率(η)循环和母液苛性碱(Nk)母有如下关系:ΔRp=(η)循环/(Nk)母k换热:为换热效率有关的系数,与压煮器清理和溶出机组的运行周期有关,根据2005年至2006年的生产实际,取值目前暂定为1.0;a:经验系数,与(C/S)稀有关,在(C/S)稀处于1.8~2.4之间时,统计分析所得的关系式如下:a=-0.0114*(C/S)稀2+0.0052*(C/S)稀+1.0351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⑵、矿耗计算公式q干矿耗=1/[(Al2O3)矿/100*(η)实/100*(K)矿耗]上式中:q干矿耗:吨氧化铝的矿石单耗,t/t/AO;(Al2O3)矿:入磨铝土矿Al2O3含量,%;(K)矿耗:矿耗系数,取值为0.965。

(η)实:实际溶出率,%。

其计算公式为:(η)实= (η)相*[(A/S)矿-1]/(A/S)矿(η)相:为相对溶出率,%;(A/S)矿:为铝土矿铝硅比值。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常用于制备陶瓷、炼钢、铝盐等工业领域。

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铝矿提取、研磨、浸出、沉淀、煅烧等步骤。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步骤的计算方法。

1.铝矿提取:该步骤是将铝矿中的氧化铝与杂质物质分离的过程。

铝矿石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确定,例如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铝矿中氧化铝的含量。

计算铝矿中氧化铝的含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其中,\rho_{\text{氧化铝}}表示氧化铝的含量,m_{\text{氧化铝}}表示氧化铝的质量,m_{\text{样品}}表示铝矿样品的质量。

2.研磨:研磨是将铝矿石破碎成一定粒度的过程。

在研磨过程中,需要控制研磨时间、研磨介质、研磨介质与矿石的质量比等参数。

通过测定研磨后的矿石平均颗粒尺寸可以估算矿石的研磨效果。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激光粒度分析仪、显微镜等。

研磨效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3.浸出:浸出是将经过研磨的铝矿石与浸取剂反应,使氧化铝溶解在浸取液中的过程。

通过浸取液中氧化铝浓度和溶解率可以评估浸出效果。

浸出溶出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其中,[]表示物质的浓度,单位为质量浓度。

4.沉淀:沉淀是将浸取液中的氧化铝沉淀下来的过程。

通过沉淀液中氧化铝含量和沉淀率可以评估沉淀效果。

沉淀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5.煅烧:煅烧是将沉淀得到的氧化铝加热至一定温度,将其中的水分和杂质气体除去的过程。

煅烧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试验得到最佳条件。

可以通过测定煅烧后氧化铝的质量和杂质含量来评估煅烧效果。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热重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等。

综上所述,氧化铝生产过程的计算方法包括铝矿提取中氧化铝含量的计算、研磨效率的计算、浸出溶出率的计算、沉淀率的计算以及煅烧效果的评估等。

这些计算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控制。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根据设备状况结合计划检修状况,确定工厂运转率。

依据多年来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氧化铝物料平衡计算方法,计算出矿石品位、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等的变化对氧化铝产量及单耗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氧化铝单位成本,与成本和产量任务进行比较,得出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调整值的赢亏平衡点,为决策提供依据。

说明:影响氧化铝生产成本的主要消耗品有:铝土矿、石灰石及石灰、液碱、钢球钢棒、工业用布、絮凝剂、运输带、焦碳、煤气、电、蒸气、压缩风及新水等。

为了对氧化铝产量和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我们首先分析了影响产量和生产单耗的主要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产量和生产单耗的计算关系式。

下面对产量和各消耗品氧化铝单耗的计算公式进行说明。

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⑴、溶出率与循环效率的关系据郑轻院溶出试验结果和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溶出率与循环效率有如下关系:(η)相=k换热*a*(-6111.1*ΔRp3 + 10611*ΔRp2 - 6177.7*ΔRp+ 1301.4)上式中:(η)相:相对溶出率,%;ΔRp:为溶出矿浆Rp与循环母液Rp的差值;ΔRp与循环效率(η)循环和母液苛性碱(Nk)母有如下关系:ΔRp=(η)循环/(Nk)母k换热:为换热效率有关的系数,与压煮器清理和溶出机组的运行周期有关,根据2005年至2006年的生产实际,取值目前暂定为1.0;a:经验系数,与(C/S)稀有关,在(C/S)稀处于1.8~2.4之间时,统计分析所得的关系式如下:a=-0.0114*(C/S)稀2+0.0052*(C/S)稀+1.0351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⑵、矿耗计算公式q干矿耗=1/[(Al2O3)矿/100*(η)实/100*(K)矿耗]上式中:q干矿耗:吨氧化铝的矿石单耗,t/t/AO;(Al2O3)矿:入磨铝土矿Al2O3含量,%;(K)矿耗:矿耗系数,取值为0.965。

(η)实:实际溶出率,%。

其计算公式为:(η)实= (η)相*[(A/S)矿-1]/(A/S)矿(η)相:为相对溶出率,%;(A/S)矿:为铝土矿铝硅比值。

氧化铝生产物料平衡计算样本

氧化铝生产物料平衡计算样本

氧化铝生产物料平衡计算样本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陶瓷、制备金属和陶瓷陶瓷等行业。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的平衡进行计算,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氧化铝的生产主要采用巴氏法和赛奇式法两种方法。

下面将以巴氏法为例,对氧化铝的生产物料平衡进行计算。

巴氏法生产氧化铝的原料组成主要包括铝矾土、硝酸铵、硫酸、氢氧化铵等。

以下是一个样本中的物料平衡计算过程。

1. 计算铝矾土的理论配比。

铝矾土的化学式为Al2(SO4)3·18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74.4g/mol。

假设铝矾土的质量为m1 g,则铝矾土中的铝含量为:铝含量 = (474.4g/mol) * (2mol/474.4g) * m1 (g) = 2m1 (mol)2. 计算硫酸铵的用量。

假设硫酸铵的质量为m2 g,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2.15g/mol。

根据平衡方程可以知道,硝酸铵和硫酸铵的反应产生氨气和硫酸。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的硫酸铵可以产生1mol的氨气。

所以需要的硫酸铵用量为:硫酸铵用量 = 1mol * m2 (g) / (132.15g/mol)3. 计算硝酸铵的用量。

根据平衡方程可以知道,硝酸铵和硫酸铵的反应产生氨气和硫酸。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的硝酸铵可以产生2mol的氨气。

所以需要的硝酸铵用量为:硝酸铵用量 = 2mol * m3 (g) / (80.03g/mol)4. 计算氢氧化铵的用量。

假设氢氧化铵的质量为m4 g,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04g/mol。

根据平衡方程可知,氢氧化铵和硫酸反应产生氨气和硫酸。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的氢氧化铵可以产生1mol的氨气。

所以需要的氢氧化铵用量为:氢氧化铵用量 = 1mol * m4 (g) / (35.04g/mol)5.计算氨气的生成量。

根据前面的计算可知,硫酸铵、硝酸铵和氢氧化铵的用量分别为m2、m3和m4g。

根据硫酸铵和硝酸铵的反应方程,可知一个硫酸铵分子可以产生两个氨气分子,一个硝酸铵分子可以产生一个氨气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设备状况结合计划检修状况,确定工厂运转率。

依据多年来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氧化铝物料平衡计算方法,计算出矿石品位、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等的变化对氧化铝产量及单耗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氧化铝单位成本,与成本和产量任务进行比较,得出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调整值的赢亏平衡点,为决策提供依据。

说明:影响氧化铝生产成本的主要消耗品有:铝土矿、石灰石及石灰、液碱、钢球钢棒、工业用布、絮凝剂、运输带、焦碳、煤气、电、蒸气、压缩风及新水等。

为了对氧化铝产量和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我们首先分析了影响产量和生产单耗的主要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产量和生产单耗的计算关系式。

下面对产量和各消耗品氧化铝单耗的计算公式进行说明。

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⑴、溶出率与循环效率的关系据郑轻院溶出试验结果和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溶出率与循环效率有如下关系:(η)相=k换热*a*(-6111.1*ΔRp3 + 10611*ΔRp2 - 6177.7*ΔRp+ 1301.4)上式中:(η)相:相对溶出率,%;ΔRp:为溶出矿浆Rp与循环母液Rp的差值;ΔRp与循环效率(η)循环和母液苛性碱(Nk)母有如下关系:ΔRp=(η)循环/(Nk)母k换热:为换热效率有关的系数,与压煮器清理和溶出机组的运行周期有关,根据2005年至2006年的生产实际,取值目前暂定为1.0;a:经验系数,与(C/S)稀有关,在(C/S)稀处于1.8~2.4之间时,统计分析所得的关系式如下:a=-0.0114*(C/S)稀2+0.0052*(C/S)稀+1.0351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⑵、矿耗计算公式q干矿耗=1/[(Al2O3)矿/100*(η)实/100*(K)矿耗]上式中:q干矿耗:吨氧化铝的矿石单耗,t/t/AO;(Al2O3)矿:入磨铝土矿Al2O3含量,%;(K)矿耗:矿耗系数,取值为0.965。

(η)实:实际溶出率,%。

其计算公式为:(η)实= (η)相*[(A/S)矿-1]/(A/S)矿(η)相:为相对溶出率,%;(A/S)矿:为铝土矿铝硅比值。

⑴、入磨石灰量计算公式q入磨灰=q干矿耗*1000*(SiO2)矿/100*(C/S)稀赤/[(CaO T)灰/100-(C/S)稀赤*(SiO2)灰/100]上式中:q入磨灰----------入磨配矿的石灰量,kg/t.AO;(C/S)稀赤----------稀释赤泥C/S;(CaO T)灰-----------石灰中CaO T含量,%;q干矿耗------------干矿耗,t/t.AO;(SiO2)矿------------入磨铝土矿SiO2含量,%;(SiO2)灰------------石灰中SiO2含量,%。

⑵、石灰化灰量的计算公式q石灰化灰量={q干矿耗*1000*(CaO)矿/100+q入磨灰*[(CaO T)灰/100-(CaO f)灰/100]}*R/100/(CaO f)灰*100*K石灰+τ式中:q石灰化灰量:石灰化灰量,t/t.AO;q干矿耗:干矿耗,t/t.AO;(CaO)矿:矿石CaO含量,%;q入磨灰:入磨石灰量,kg/t.AO;(CaO f)灰:石灰的有效钙含量,%;(CaO T)灰:石灰全钙含量,%;R :溶出过程CO2的转化系数,%;K石灰:蒸发苛化石灰乳的添加系数,取值为1.2;τ:经验数值,为叶滤石灰乳添加量,取值7kg/t.AO。

⑶、总石灰用量的计算公式q总灰量= q入磨灰+q石灰化灰量⑷、外购石灰单耗计算公式外购石灰量与总石灰量之比以系数ξ表示,由于外购石灰与自产石灰用量分配是由分厂和公司协调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各占一半,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

外购灰用量以下式表示:q外购灰= q总灰量*ξ⑸、石灰石单耗计算公式q石灰石=(q总灰量-q外购灰)/κ石灰石上式中:q外购灰、 q石灰石、 q总灰量、为外购灰、石灰石、总石灰量的单耗,kg/t.AO;κ石灰石为石灰石与石灰的折合系数,取值为0.6。

⑴、稀释赤泥钠硅比(N/S)稀与钙硅比(C/S)稀的关系:经过长期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及溶出过程反应机理进行理论计算可得出稀释赤泥钠硅比(N/S)稀与钙硅比(C/S)稀、入磨矿中钛硅比(T/S)矿有如下关系:(N/S)稀=0.608+0.2112*(T/S)矿+0.0431*(T/S)2矿-(0.3017+0.1232*(T/S)矿)*(C/S)稀+0.0880*(C/S)2稀式中:(N/S)稀:稀释赤泥钠硅比(T/S)矿:矿石钛硅比(C/S)稀:稀释赤泥钙硅比⑶、产出一吨氧化铝的原矿浆量的计算公式V原矿浆= q干矿耗*V母液+(q干矿耗)*1000/(ρ)矿+ q入磨灰*(CaO f)灰*2.25 /(ρ)固+ q入磨灰* [1-(CaO f)灰] /(ρ)固+q干矿耗/ (1- K矿石水份)* K矿石水份上式中:V原矿浆:产出一吨氧化铝的原矿浆量,m3/t.AO;V母液------处理一吨干矿的母液量,m3/t.干矿;q入磨灰-----入磨石灰量,kg/t.AO;q干矿耗-----干矿耗,t/t.AO;(ρ)矿-----矿石密度,kg/m3;(ρ)固-----石灰等固体密度,kg/m3;(CaO f)灰-----石灰中有效钙成分,%;2.25 -----水合铝酸钙与有效钙的折算系数;K矿石水份-----入磨铝土矿中水份,%。

⑷、月产量计算公式T AO产量=Q进料/V原矿浆*(η)运转率/100*2*24*DT AH产量= T AO产量/0.647上式中:T AO产量:当月计算氧化铝产量,t;T AH产量:当月计算氢氧化铝产量,t;2:两个系列;24:每天的小时数D:当月运行天数;Q进料:溶出进料流量,m3/h;(η)运转率:溶出机组运转率,%;V原矿浆:产出一吨氧化铝的原矿浆量,m3;0.647 :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折合系数。

⑵、外排赤泥钠硅比(N/S)外与钙硅比(C/S)外的关系:经过长期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及溶出过程反应机理进行理论计算可得出外排赤泥钠硅比(N/S)外与钙硅比(C/S)外、入磨矿中钛硅比(T/S)矿有如下关系:(N/S)外=0.608+0.1763*(T/S)矿+0.0268*(T/S)2矿-(0.2518+0.0766*(T/S)矿)*(C/S)外+0.0547*(C/S)2式中:(N/S)外:外排赤泥钠硅比;(T/S)矿:矿石钛硅比;(C/S)外:外排赤泥钙硅比;⑶、碱耗中化损的计算公式N化损=[q干矿耗*1000* (SiO2)矿/100+ q总灰量* (SiO2)灰/100]*(N/S)外*80/62上式中:N化损:碱的化学损失,kg.NaOH/t.AO;q干矿耗:干矿耗,t/t.AO;(SiO2)矿:入磨铝土矿SiO2含量,%;q总灰量:石灰单耗,kg/t.AO,入磨灰与化灰石灰之和;(SiO2)灰:石灰中SiO2含量,%;(N/S)外:外排赤泥钠硅比;80/62 :氧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折算系数。

⑷、赤泥附损的计算公式N赤泥附损=q干矿耗*1000*(Fe2O3)矿/(Fe2O3)赤泥 *(Na2O)赤泥/100*80/62上式中:N赤泥附损:为赤泥附损碱耗,kg.NaOH/t.AO;q干矿耗:为氧化铝干矿耗,t/t.AO;(Fe2O3)矿:为铝土矿中氧化铁含量,%;(Fe2O3)赤泥:外排赤泥中氧化铁含量,%(矿石品位波动不大时,取前一个季度分析数据的平均值);(Na2O)赤泥:为外排赤泥附碱,%(取前一个季度分析数据的平均值)。

⑸、氢氧化铝带走碱损失的计算公式N氢氧化铝带走= 1000/0.647*(Na2O)AH /100*80/62上式中:N氢氧化铝带走:氢氧化铝带走碱耗,kg.NaOH/t.AO;(Na2O)AH :为氢氧化铝中氧化钠含量,%(取前一个季度分析的平均值)。

⑹、碱耗的计算公式q液碱=N化损+ N赤泥附损+ N赤泥附损+ N氢氧化铝带走+ N其他上式中:q液碱:碱耗, kg.NaOH/t.AO;N化损:碱的化学损失,kg.NaOH/t.AO;N赤泥附损:为赤泥附损碱耗,kg.NaOH/t.AO;N氢氧化铝带走:氢氧化铝带走碱耗,kg.NaOH/t.AO;N其他:其他碱损失,kg.NaOH/t.AO(取前一个季度的平均值)。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同一材质的钢球和钢棒的用量与磨矿量有关,关系式如下:① q钢球=d钢球 *q干矿耗② q钢棒=d钢棒 *q干矿耗上两式中:q钢球、 q钢棒:为钢球、钢棒的单耗,kg/t.AO;q干矿耗:为铝土矿单耗,t/t.AO;d钢球:为钢球消耗系数,钢球单耗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为4.88元/t.干矿,如果钢球单价是5元/公斤,则钢球单耗为0.976kg/t.干矿; d钢棒:为钢棒消耗系数,取2004年至2006年平均值为0.714 kg/t.干矿。

氧化铝厂工业用布主要用于全厂过滤设备的过滤布,其用量是根据换布周期在年初制定的,因此每年的用布总量与氧化铝产量无关,每月的工业用布单耗计算公式如下:q工业用布=Q工业用布/T产量上式中:q工业用布:为工业用布单耗,m2/t.AO;Q工业用布:为2004年至2005年月平均用布总量,m2 ;T产量:为当月计算氧化铝产量,t。

赤泥分离和洗涤的絮凝剂用量与赤泥量有关,其计算公式为:① q木薯粉=d本薯粉* q干矿耗*(Fe2O3)矿/(Fe2O3)赤泥② q合成剂=d合成剂* q干矿耗*(Fe2O3)矿/(Fe2O3)赤泥上式中:q木薯粉、q合成剂:为木薯粉、合成剂的单耗,kg/t.AO;q干矿耗:为氧化铝干矿耗,t/t.AO;d本薯粉:为木薯粉的干赤泥用量,取值为2005年至2006年平均值0.385kg/t.干赤泥;d合成剂:为合成剂的干赤泥用量,取值为2005年至2006年平均值0.023kg/t.干赤泥;(Fe2O3)矿:为铝土矿中氧化铁含量,%;(Fe2O3)赤泥:外排赤泥中氧化铁含量,%(矿石品位波动不大时,取前一个季度分析数据的平均值);运输带用量由皮带输送机的检修计划确定,与氧化铝产量无关,其单耗计算公式为:q运输带=Q运输带/T产量上式中:q运输带:运输带单耗,m/t.AO;Q运输带:为2004年至2005年月平均的运输带用量,m;T产量:当月计算氧化铝产量,t。

焦炭用量与自产石灰用的石灰石量有关,其单耗计算公式为:q焦炭=λ* q石灰石上式中:q焦炭:为焦炭单耗,kg/t.AO;q石灰石:为石灰石单耗,kg/t.AO;λ:为焦比,焦炭与石灰石重量比值,一般取值为10%。

煤气用量不仅氢氧化铝含水率、排烟温度和排料温度有关,还与煤气热值有关,依据焙烧炉设计参数及焙烧炉实际运行数据统计分析所得的煤气单耗计算关系式如下:q煤气={641+[1-(AO)灼减/100]*[1+(AO)烧失/100]*156/102*f AH/(100-f AH) *[(100-60)+539+0.3625*(T排烟-100)-(60-25)]+0.888*(T排烟-141)+0.229*(T排料- 259)}*4.186*ω/r煤气上式中:(AO)灼减:为氧化铝灼减,% (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AO)烧失:为焙烧损失氧化铝量,取值为0.05 % ;q煤气:为煤气单耗,Nm3/t.AO;f AH:为氢氧化铝附水,%(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T排烟:为焙烧炉排烟温度,℃(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T AO排:为焙烧炉氧化铝的排料温度,℃(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 r煤气:为煤气热值,MJ/Nm3 (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ω:为煤气热值和流量的修正系数,经与设计参数比较,取值为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