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概论

合集下载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19世纪中叶,中国去西方出访、留学者逐渐增多。 他们旳游记和随笔中常有参观博物馆旳记载,所用名称有
“集宝楼”、“积宝楼”、“禽骨馆”、“画阁”、“军器 楼”等,没有统一旳名称。 1867年,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在《漫游随录》中首用 “博物院”一词,但并未普及。 被称为日本博物馆奠基人旳田中芳男,据说是他首先假借中 文,把MUSEUM译成“博物馆”。 1870年后来,博物馆(博物院)一词成为MUSEUM旳固定 译语。
一、 博物馆(MUSEUM)旳词义及其演变
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正式使用 MUSEUM。
这是第一所向社会公众开放旳博物馆,往往被博物馆学家视为 近代博物馆诞生旳标志。
埃利亚斯•阿什莫尔——业余科学家、收藏家、律师,1659 特拉德斯干及其第二任妻子赫斯特,1662,1678,1683
近代以来科学旳发展,博物馆逐渐有意识、有计 划地对人类历史上全部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 和艺术价值旳自然和文化遗存进行全方面和系统 旳搜集和保护。
科学研究
博物馆旳科学研究功能主要还是文艺复兴以来,尤 其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来,在对自然标本展开研 究旳基础上发展起来旳。
最初旳领域主要是生物学和自然史。
统治者政权正当性旳根据。
妇好墓出土玉戈
尽管从历史早期开始中国就有专门收藏和保存文物 旳建筑和机构,但并没发展出以公共教育为特色旳 近代意义旳博物馆来。
我们今日使用旳“博物馆”一词是19世纪中晚期从 英文MUSEUM翻译而来。
2、MUSEUM旳起源
“museum”源于古希腊文mouseion,意为“思索 之所”或“缪斯旳宝座”。
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旳馆徽上:Education, Expeclition, Research.

《博物馆学概论》PPT课件

《博物馆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 周
第四章 什么是博物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的职能 博物馆的特征 博物馆的类型
唐• 玉飞天
第一节 博物馆的定义
一、博物馆(MUSEUM)的词义及其演变
1、中国古代对博物的理解
“博物”:《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博物志》:旧题晋张华撰。仿山海经体,多记神仙方术故事。
一、 博物馆(MUSEUM)的词义及其演变
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正式使用 MUSEUM。
这是第一所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往往被博物馆学家视为 近代博物馆诞生的标志。
埃利亚斯•阿什莫尔——业余科学家、收藏家、律师,1659 特拉德斯干及其第二任妻子赫斯特,1662,1678,1683
当时在诉讼中,MUSEUM已用来专指那些“储存和收藏各种自然、科学与 文学珍品或趣物或艺术品的场所”,古典时代那种庞大、高度综合性的博 物馆概念已经被分解了。UNIVERSITY(大学),LIBRARY(图书馆), LABORATORY(实验室)
阿什莫林博物馆
阿什莫林 博物馆
3、中译“博物馆”始末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 护、研究、传播和展览。”
有组织的常设性非盈利机构,主要基于教 育或美学的目的,具备专业馆员,拥有、 利用、妥善照管有形物件,并且定期向大 众展示这些物件。
美国博物馆协会(AAM)为博物馆鉴定认证方案制 定的定义。
二、 博物馆的定义
1、为博物馆定义的困难 形态的多样化 职能的多重性 区域性文化特征与意识形态的差异 内涵与外延的历史性变化
二、 博物馆的定义
2、博物馆定义的变迁

《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

《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

第一部分博物馆的基本理论和历史概念:博物馆博物馆学“三性二务” 故宫博物院史密松学院大英博物馆虚拟博物馆问题类:1、中国与国际通行的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2、构成博物馆的要素有哪些?3、博物馆有哪些特征?4、中外博物馆在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5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6 、国际博物馆常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情况。

7、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8 、比较中外博物馆产生的原因。

9、中国博物馆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部分博物馆的专业工作名词类:藏品藏品编目博物馆陈列复原陈列体设计陈列内容设计陈列艺术设计问题类:1 、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原则和途径有哪些?2 、藏品保护的原则是什么?3 、藏品鉴定的内容有哪些?4 、博物馆陈列内容的分类及特点?南通博物院陈列总5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分类及其关系?6、博物馆陈列方案的内容以及编写方法。

7 、展品说明有哪几种?8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什么不同?9 、博物馆科研的内容以及体现?10 、博物馆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第一部分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博物馆理论和博物馆实际、研究博物馆发展历史的学科“三性二务”:即博物馆的三重基本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

最早在1956 年北京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提出,即: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的三重性质和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两项基本任务。

1979 年安徽全国博物馆工作会上,“二务”没变,“三性” 的表述与已往有所不同,强调了博物馆保存实物的特征。

即: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博物苑:是1905 年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中国第一座私人博物馆,是中国人办的最早最有特色的近代意义的博物馆。

03第三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

03第三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
3.其他地区:乡土博物馆,殖民 势力控制,国家博物馆。
(一)兴起
(二)发展
第二节 当代外国博物馆
• 一、发达国家的博物馆
美国
服务理念 和方法创 新,“移 动博物馆 ”,社会 文化综合

英国
工业遗 产博物 馆,文 化创意 产业园

法国
蓬皮杜国 家艺术和 文化中心 ,奥赛美 术馆,生 态博物馆
德国
博物馆 群,鲁 尔区工 业遗址 博物馆
• 二、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出现
(一)中国人在国外看到了现代博物馆
(二)外国人在中国的早期博物馆实践
1868年,徐家汇博物院;1874年,上海博物院
(三)中国人最初的博物馆实践
1905年,张謇创建南通博物苑
• 三、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一)民国建立至20年代末的博物馆
公共力量介入促成不同层次公立博物馆形成。私人博物馆发展。
第五节 当代博物馆的新发展
一、博物馆的社会使命感上升 二、新型博物馆的出现
(一)生态博物馆; (二)社区博物馆; (三)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
三、博物馆走向市场 四、新兴科技在博物馆广泛应用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古代收藏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 • 2.试述博物馆去殖民化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 • 3.应当怎样评价发展中国家向文物占有国追索的要求? • 4.试述现代博物馆观念的传播及其路径。 • 5.试述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引入及其影响。 • 6.结合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对博物馆 “三性二
(二)20年代末至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博物馆
我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现代博物馆格局初步形成。
(三)全面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博物馆
整体停滞状态下的局部发展

博物馆概论第一章

博物馆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
一、国外博物馆学的发展 二、中国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三、国际博物馆协会
一、国外博物馆学的发展
(一)、17世纪出版了第一批博物馆藏品目录及相 关著述。 (二)、18世纪开始在德国等国出版有博物馆藏品 分类和管理以及陈列、教育功能的专著 (三)19世纪中叶,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的 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四)、20世纪30年代博物馆研究进一步发展 (五)、二战后博物馆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大百科全书· 博物馆》卷: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 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 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 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 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 律。”
(二)、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从博物馆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以及博物馆的 历史演进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探讨,经行学科研 究。 (1)、研究博物馆的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 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 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 (2)、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 1986 年11月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4次大会上 正式通过。分序言、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 行为3个部分,共8条。对博物馆的性质、任务、 要求,藏品的征集,馆藏文物的捐献、出售、 交换和注销,工作人员对藏品的责任和对社会 的责任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等作出了严格 的要求
1、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办馆理念和研究方向。
• “以人为本”、“人与物相结合”、“有助于
人的发展和愉悦”将是博物馆的办馆理念和博 物馆学的研究时代趋向。

《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与社会

《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与社会
圣路易博物馆与学校联系更为具体,1903年实行文物标 本出借制度。从管藏文物中挑选出一万件标本,置入不 同规格的箱子,附上详细说明,学校教师可以依照博物 馆目录向博物馆选借文物。
5)改变传统服务观 斯密森博物馆从五十年代起即创设了旅行展览服务部
6)设立分馆 盛顿特区著名的斯密森博物馆就在郊区设有分馆。 莫斯科的工艺博物馆在1951年有七个分点。到1969年 已发展到四十七个。 德国自十九世纪以来,中央的大博物馆早己把藏品分 散到外省,一方面固然出自备战的考虑,群众利益和 社会教育的需要也是促使其实现的因素。
8)增加休闲意识 有些博物馆把诸如剧场、音乐厅,图书馆、餐厅、 舞场、咖啡馆、游艺室等机构连成一体,增进了知 识,又得到了精神上和生活上的享受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文化宫”、开罗的“文化中心”、 77年巴黎开设的“庞比杜中心”。 我国为了纪念建国十1977年周年,在北京建筑的民 族文化宫也是属于这一模式。
一年内为37名研究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从4周到1年为期不等的研究基 金,接受他们来馆从事与博物馆藏品有关的研究。
博物馆观众身份的大众化、平民化。 博物馆满足了人们对各种新奇事物探知的诉求。 博物馆展示真、善、美的场所。 寓教于乐是检验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本尺度。
博物馆的展陈必须面向观众,尽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要注意研究建筑与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与制作、管理与服务、观众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豪地称其教育活动的对象是“所有的人”。
史密森尼研究院亚洲艺术馆 经常面向一般公众和学生举办与亚洲有关的演讲、音乐、舞蹈、电
影、书法、茶艺等活动,每年与有关学校的教师座谈6次,邀请教 师参与编写教育材料。 教育部重视配合特展举办一些活动,在2002年举办关于中国明清祖 先画像的展览前,教育部门组织了17名亚裔高中学生用10个月时间 走访不同的亚裔家庭,调查其祭祀祖先的内容、形式及演变,有关 调查结果在该展览开幕时一起向参观者展示。

博物馆学概论第1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概论第1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概论第1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博物馆是我们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机构之一、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还承担着培养公众意识、保护文物和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

博物馆的存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么,什么是博物馆学呢?博物馆学是对博物馆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博物馆的运作、管理、展览和教育等方面。

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博物馆的起源和发展、展览策划和设计、文物保护和修复等诸多方面。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博物馆的各个方面,包括展品的选取、陈列的布局、观众流动的管理等等。

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既包括理论研究,也包括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通过对博物馆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功能,也可以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博物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多样。

博物馆学不仅涉及到艺术和历史等人文学科,还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

博物馆学不仅关注展品的陈列和保护,也关注观众的参与和教育。

因此,博物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机构,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欣赏和学习的机会,也为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传递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帮助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在博物馆学的指导下,博物馆可以更好地运作和管理,提升展览和教育的质量,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物。

博物馆学还可以帮助博物馆与观众建立更好的沟通和互动机制,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博物馆的学科,通过对博物馆的运作和管理、展览和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博物馆的发展。

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提高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质量,保护和传承文物,同时也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学习效果。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博物馆学发展史一、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1. 16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博物馆学(1)起源阶段- 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私人收藏,这些收藏多为珍奇物品、艺术品和自然标本。

- 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的贵族、教会和学术机构开始建立私人收藏室,展示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珍稀物品。

(2)初步发展阶段- 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博物馆逐渐被视为传播知识、教育公众的场所。

- 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标志着博物馆从私人收藏向公共展示的转变。

- 此时期,博物馆的职能开始从单一的收藏保存扩展到教育、研究等多个领域。

(3)博物馆学理论初步形成- 19世纪,博物馆的数量迅速增加,博物馆学开始形成独立学科。

- 欧洲各国纷纷建立国家博物馆,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分类、展览方法和藏品管理。

- 重要的博物馆学著作开始出现,如法国学者阿尔封索·德·贝朗热的《博物馆学原理》。

2. 两次世界大战及以来的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逐渐恢复,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20世纪50年代,博物馆学理论得到丰富,如博物馆教育的理念、生态博物馆等新型博物馆的出现。

- 美国学者乔治·H·埃尔斯海默的《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2)博物馆学研究的国际化-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成立,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国际化。

- 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世界遗产”概念,博物馆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国际间的博物馆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博物馆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

(3)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兴起- 20世纪末,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如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建筑、藏品保护等逐渐兴起。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第一部分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的历史第一章博物馆的基本理论(6)第一节博物馆的内涵第二节博物馆的类型第三节博物馆学第二章博物馆的历史(4)第一节世界博物馆的历史第二节中国博物馆的历史第二部分博物馆的专业工作第一章博物馆的藏品(8) 第二章博物馆的陈列(8) 第三章博物馆的宣传教育(2)第四章博物馆的科研工作(2) 第五章博物馆的科学管理(4)第一部分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的历史第一章博物馆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博物馆的内涵一、博物馆的定义1、外国关于博物馆概念的解释Mouseion (女神)前4-3世纪Museum (博物馆) 17世纪(阿什莫林博物馆)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首届会议《章程》规定:博物馆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图书馆如无常设陈列室者则除外。

1951年 1962年 1974年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六届会议《章程》规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1951年,"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1962年,"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1974年,"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

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日本:博物馆是"收集、保管(包括培育)、陈列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从教育角度,以供一般民众提高文化教养、调查研究、消遣娱乐为目的的机构。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 3、1953年,意大利热那亚、米兰、贝尔加莫,主题:室 外博物馆的问题;落后地区的博物馆问题;现代城镇规划 中的博物馆和博物馆建筑
• 4、1956年,瑞士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主题:我们 时代的博物馆;当今世界中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当今历史 博物馆的问题;现代科技博物馆的规划和组织;现实与空 想。
• 第22届世界博协大会于2010年11月7~12日在上海召开, 会议主题:“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查阅相关资料,就 此论题写一篇作业。并围绕该问题开一次讨论会。
第一章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与方法
• 第 一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 • 一、什么是博物馆学? •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
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
• 第二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 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 (一)理论博物馆学 • 1、博物馆学基础理论 • 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 • (二)博物馆方法学 • (三)博物馆管理学 • (四)历史博物馆学
• (五)普通博物馆学 • (六)专门博物馆学 • 二、博物馆学的新趋向 • 1、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人与物相结合 • 2、生态博物馆 • 3、信息化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 8、1968年,联邦德国科隆、慕尼黑,主题:博物馆与研 究。
• 9、1971年,法国巴黎、格勒诺布尔,主题是博物馆以人 为本,今天和明天:博物馆的教育和文化角色。
• 10、1974年,丹麦哥本哈根,主题:博物馆与现代世界。
• 11、1977年,苏联莫斯科,主题:博物馆与文化交流。
• 12、1980年,墨西哥,主题:博物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 职责。
• 2、法国G巴赞:《博物馆时代》
• 3、1969年,美国S•D•里普利:《神圣的园林:博物馆论 文集》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大纲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大纲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博物馆学概论》是历史学专业(文化遗产方向)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功能、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

博物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与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目录学、管理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目的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具备从事博物馆学调查与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博物馆与博物馆学;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中国博物馆发展史;博物馆类型与功能;博物馆的藏品管理与保护;博物馆陈列;博物馆与观众、教育;博物馆管理;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与文化遗产;高校博物馆。

(四)教学时数周3课时,预计54课时。

(五)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辅助多媒体,并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交流。

拟组织3次博物馆参观。

二、本文第一章博物馆与博物馆学教学要点:博物馆定义、博物馆学发展简史、博物馆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新博物馆学教学。

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博物馆一、博物馆的定义二、博物馆的性质三、博物馆的职能四、博物馆的构成要素五、博物馆的特点六、博物馆的社会作用第二节什么是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基础二、博物馆学研究简史三、博物馆学的学科体系。

四、博物馆学研究方法与相关学科五、博物馆学的热点研究课题第二章博物馆的发展历史教学要点:了解博物馆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理解个人收藏与社会性收藏的不同。

了解世界博物馆发展脉络及重要史实。

了解博物馆发展动力及影响因素。

了解世界博物馆发展现状和趋势。

了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把握中国博物馆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一、早期收藏与博物馆现象二、近代公共博物馆的产生三、十九世纪以来的博物馆四、当代世界博物馆的现状分析五、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第二节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一、中国古代对文物的收藏与研究二、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初步发展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博物馆学体系的建立、发展与研究四、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分析第三章博物馆的类型与功能教学要点:认识博物馆类型研究的重要性。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博物馆学概论》一、课程名:博物馆学概论二、课程号: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实验课四、学时:51(课堂讲授43 、实验8)学分:3五、教学目的及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博物馆置于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中,了解作为社会文化事业机构的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认识当代博物馆工作的特点,了解博物馆实现其社会职能、参与社会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博物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熟悉博物馆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探索博物馆课题的能力。

六、教材:自编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第一章博物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1.1 博物馆学是一门科学吗?1.2 博物馆学的理论构架及其意义1.3 理论和实践在博物馆的关系第二章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1 欧美日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2 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3 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第三章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3.1 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2 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章什么是博物馆*4.1 博物馆的定义4.2 博物馆的职能4.3 博物馆的特征4.4 博物馆的类型第二部分博物馆发展史第五章博物馆的历史5.1 博物馆的古代形态5.2 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5.3 近代中国的博物馆5.4 中华民国时期的博物馆第三部分博物馆专业工作第六章博物馆藏品的入藏流程*6.1 藏品的收集6.2 藏品的鉴定、定名、定级6.3 藏品分类6.4 藏品的登记、编目和管理6.5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规范化 6.6 藏品保管工作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第七章藏品研究与保护*7.1 藏品保护的内涵7.2 藏品研究的特点和方法7.3 藏品保存环境与保护技术7.4 藏品保护的法律法规介绍第八章展陈设计基础8.1 博物馆的陈列和展览8.2 展陈作业流程和基本原则8.3 总体研究与设计8.4 内容研究与设计第九章展陈艺术9.1 艺术设计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9.2 艺术设计的条件和方法9.3 一般艺术规律在展陈形式中的运用第十章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10.1 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10.2 高新科技在当代展览中的作用10.3 动态陈列的理论和设计思想10.4 动态陈列的利弊实验一:微展策划与制作实验二:模拟评估第十一章博物馆与观众11.1 博物馆观众类型11.2 博物馆观众的调查研究11.3 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特点11.4 博物馆之友、会员和志愿工作者第十二章博物馆教育与服务12.1 博物馆教育的新认识12.2 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第三部分博物馆管理第十三章博物馆宏观管理13.1 博物馆宏观管理的特点13.2 中外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第十四章博物馆内部管理14.1 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14.2 博物馆人员管理14.3 财务管理与安全保卫八、主要参考资料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博物馆学概论第1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概论第1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 资源:建筑、设施、经费、技术 • 专业人员:掌握博物馆学、博物馆研究和博物
馆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的人员,知识、组织体制 • 陈列:展览、教育活动、社会活动(公益、社
交) • 观众:博物馆用户:政府、赞助人、受益人
博物馆特点
实物性
• 三维物质实体:实体性,真实性,唯一性
知识性 收藏性
• 保存、管理历代文化遗产。 • 为后代子孙保留珍贵的文化、自然遗产。 • 要权衡现实与未来需要,在藏品管理、文物保护上要
向公众开放:博物馆是公共品,公众有权利用其 设施、收藏和智力资源
• 向一切愿来博物馆的观众开放,并吸引更多的观众
博物馆工作目的
国际博协:教育、研究、欣赏
• 三位一体:总体、原则、长期目标,不可偏废, • 贯彻到博物馆每一项业务工作中 • 局部、近期工作可强调某一项,如50年代强调
研究,90年代强调教育
交流; • 民族文化特性的彰显和认同。
政治:国家对历史、文化、现实的态度;国家统一,民族 团结;政府形象,国家形象,地方形象。
经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支柱因素;文化消费;博物馆 相关行业;工商业环境。
科研:科研资料;专业研究。 文化: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陈列;文化遗产保护。 休闲:艺术欣赏;社交;休息。
严肃认真,不做损害子孙利益的蠢事。
开放性
• 博物馆是社会财富托管人。博物馆藏品及其社会服务 设施是公共资源。
• 博物馆藏品、陈列、工作资源(场地、设施、智力) 要开放。
• 要以开放态度对待社会现象、舆论、行为。
博物馆社会作用
基本作用:
• 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传承; • 社会的综合记忆,种族、文化、智能、创造力、价值观、历史、

《博物馆学概论》讲义

《博物馆学概论》讲义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编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2)第一章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8)第一节博物馆的内涵一、博物馆的定义1、外国关于博物馆的解释2、中国对于博物馆的定义3、博物馆定义发展的趋势二、博物馆的要素与特征1、博物馆的要素2、博物馆的特征三、博物馆的性质与任务1、博物馆的性质2、博物馆的任务第二节博物馆的功能和类型一、博物馆的功能1、外国对博物馆功能的观点2、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功能3、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二、博物馆的类型1、外国博物馆的类型划分2、中国博物馆的类型划分第三节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的性质1、博物馆学属于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二、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1、理论博物馆学2、历史博物馆学3、博物馆技术学4、博物馆管理学5、普通博物馆学6、专门博物馆学三、博物馆学发展的历史1、欧美等地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2、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四、博物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博物馆学与教育学2、博物馆学与心理学3、博物馆学与社会学4、博物馆学与管理学5、博物馆学与人才学6、博物馆学与公共关系学第二章博物馆的发展简史(4)第一节世界博物馆的历史一、博物馆的起源以及早期形态1、皇室收藏(前3世纪)2、贵族收藏(前1世纪)3、教会收藏(中世纪)二、近代博物馆的诞生1、近代博物馆产生的思想前提2、近代博物馆产生的物质前提3、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近代博物馆的产生4、博物馆学著作的出版促进了建设的科学化进程三、近代博物馆的发展1、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等发达地区科技博物馆的创立2、亚、非、拉地区的博物馆发展3、博物馆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职能的加强4、各种博物馆组织相继建立并开展活动四、当代世界博物馆的发展1、欧美发达国家的博物馆2、发展中国家的博物馆第二节中国博物馆的历史一、旧中国博物馆史回顾1、中国博物馆历史渊源(古代)2、中国近代博物馆二、建国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1、对旧中国博物馆的接管改造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博物馆的大发展3、动乱中的博物馆4、改革开放以来的博物馆事业思考题1、中国与国际通行的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2、博物馆的要素和特征各是什么?3、中外博物馆在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4、国际博物馆常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情况。

《博物馆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博物馆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博物馆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博物馆的产生、发展规律,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博物馆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博物馆藏品的搜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的学科。

2. 藏品征集:藏品征集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根据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及藏品政策,通过购买、接受捐赠、调拨、交换等方式获取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物品,并将其纳入馆藏的过程。

3. 展览设计:展览设计是博物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根据展览主题,对展品进行选择、布局、说明文字编写、视觉传达设计等,旨在有效传达信息,吸引观众并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

4. 文物修复:文物修复是对受损或年久失修的文物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处理,使其尽可能恢复到原有状态或保存现状的工作,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

5. 教育活动:在博物馆中,教育活动指的是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的各种面向公众的知识普及、教育推广和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讲座、课程、工作坊、亲子活动等形式。

二、填空题:1. 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收藏、研究、教育。

2. 我国最早的公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成立于____年。

答案:1925年。

3.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和安全性原则、合法合规原则。

4. 博物馆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温湿度调控、光照控制和____。

答案:空气质量控制。

5.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____机构。

答案:非营利性。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博物馆藏品来源?(D )A. 捐赠B. 购买C. 调拨D. 盗掘2. 在博物馆学中,“原真性”主要体现在对藏品的哪个方面的要求?(C )A. 研究深度B. 展示方式C. 历史属性和原始状态保持D. 数量丰富度3. 下列哪种类型的博物馆主要以自然历史为主题?(B )A. 科技博物馆B. 自然历史博物馆C. 艺术博物馆D. 历史博物馆4. 关于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需要充分考虑展览空间的需求B. 应注重建筑本身的艺术性和标志性C. 必须符合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D. 不需要考虑节能环保因素5.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规定,每年的____为“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博物馆学概论》一、课程名:博物馆学概论二、课程号: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实验课四、学时:51(课堂讲授43 、实验8)学分:3五、教学目的及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博物馆置于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中,了解作为社会文化事业机构的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认识当代博物馆工作的特点,了解博物馆实现其社会职能、参与社会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博物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熟悉博物馆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探索博物馆课题的能力。

六、教材:自编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第一章博物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1.1 博物馆学是一门科学吗?1.2 博物馆学的理论构架及其意义1.3 理论和实践在博物馆的关系第二章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1 欧美日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2 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3 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第三章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3.1 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2 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章什么是博物馆*4.1 博物馆的定义4.2 博物馆的职能4.3 博物馆的特征4.4 博物馆的类型第二部分博物馆发展史第五章博物馆的历史5.1 博物馆的古代形态5.2 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5.3 近代中国的博物馆5.4 中华民国时期的博物馆第三部分博物馆专业工作第六章博物馆藏品的入藏流程*6.1 藏品的收集6.2 藏品的鉴定、定名、定级6.3 藏品分类6.4 藏品的登记、编目和管理6.5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规范化 6.6 藏品保管工作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第七章藏品研究与保护*7.1 藏品保护的内涵7.2 藏品研究的特点和方法7.3 藏品保存环境与保护技术7.4 藏品保护的法律法规介绍第八章展陈设计基础8.1 博物馆的陈列和展览8.2 展陈作业流程和基本原则8.3 总体研究与设计8.4 内容研究与设计第九章展陈艺术9.1 艺术设计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9.2 艺术设计的条件和方法9.3 一般艺术规律在展陈形式中的运用第十章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10.1 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10.2 高新科技在当代展览中的作用10.3 动态陈列的理论和设计思想10.4 动态陈列的利弊实验一:微展策划与制作实验二:模拟评估第十一章博物馆与观众11.1 博物馆观众类型11.2 博物馆观众的调查研究11.3 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特点11.4 博物馆之友、会员和志愿工作者第十二章博物馆教育与服务12.1 博物馆教育的新认识12.2 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第三部分博物馆管理第十三章博物馆宏观管理13.1 博物馆宏观管理的特点13.2 中外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第十四章博物馆内部管理14.1 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14.2 博物馆人员管理14.3 财务管理与安全保卫八、主要参考资料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概论教学纲要

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概论教学纲要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纲要第一编博物馆学和博物馆第一章什么是博物馆学第一节博物馆学的定义及发展历史一、世界各国对博物馆学定义的表述二、中国对博物馆学定义的表述《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提出,“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办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世界各国对博物馆学的研究博物馆学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物。

自英国人杰·格拉瑟1885年正式使用博物馆学(Museology)这一术语,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四、中国近代博物馆学的倡导者五、中国近现代博物馆学的研究及其发展(一)、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中国博物馆学是20世纪30年代起步的。

代表性著作主要是1936年6月出版的生物学家费耕雨、费鸿年编著的《博物馆学概论》和同年7月出版的上海市博物馆陈端志著《博物馆学通论》。

(二)、新中国初期的中国博物馆学50年代,博物馆学的特点是以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范式,指导中国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博物馆学首先,列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培养博物馆学教学、科研和博物馆工作专业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正式任务之一。

第二,成立了博物馆学研究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中国博物馆学会。

第三,开展了有计划的博物馆学研究活动,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奖励、学报、会议、出版规范或制度。

第四,开展了博物馆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博物馆学科的国际化正在加速。

第二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学科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二、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一般地说,博物馆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噗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04第四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04第四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 (三)藏品备案的方式
• 1.逐级备案制 • 2.“双轨制”备案
第六节 藏品的数字化管理
一、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内涵、原理和意义
• (一)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内涵
• 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高效低耗地开展藏品保管业务的工作方式或 状态。
• (二)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原理 • (三)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 1.减轻劳动强度 • 2.节省工作时间 • 3.提高藏品安全系数
遗产相关物件的抢救性征集 (五)严格做好科学的原始记录
第三节 藏品征集的范围和政策
• 一、藏品征集的范围
• 藏品征集的范围,主要应根据博物馆的性质、特点来确定。
• 二、藏品征集的政策
藏品征集政策,是指为完成藏品征集任务而制定的可以依据的 标准或原则。
征集政策应包括征集对象和范围、征集条件标准、 征集方式方 法等内容,还要规定征集主体的资格,即实施征集工作的单位 、个人的资格。
• 二、藏品管理的内容和范畴
2012年,《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指引》提出藏品管理的工作程序: “逐步形成了非常系统、非常严谨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作程 序,使藏品搜集、接收与鉴选、藏品登记、 藏品定级、分类、编目 与建档、藏品的注销与统计,藏品的安全利用成为系统的工作链条 ”。
藏品管理的内容和范畴:包括为了实现藏品妥善保藏和充分利用而 做的一 系列工作,包括对藏品所进行的科学管理、科学保护、系统 整理和科学研究。
• (二)藏品管理的目的
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 丢失和损坏;
二是研究其内涵,为社会上 的广泛利用提供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
• 四、藏品管理的要求
• (一)制度健全 • (二)账目清楚 • (三)鉴定确切 • (四)编目详明 • (五)保管妥善 • (六)查用方便 • (七)科学保护 • (八)加强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日本定义:收集、保管(包括培育)、 陈列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 资料,从教育角度,以供一般民众提高文化 教养、调查研究、消遣娱乐为目的的机构。
• 3、美国定义: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 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并 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 关。
• 4、苏联定义: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 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即精神文化珍 品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教育机构。
• 3、1953年,意大利热那亚、米兰、贝尔加 莫,主题:室外博物馆的问题;落后地区的 博物馆问题;现代城镇规划中的博物馆和博 物馆建筑
• 4、1956年,瑞士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 主题:我们时代的博物馆;当今世界中的自 然历史博物馆;当今历史博物馆的问题;现 代科技博物馆的规划和组织;现实与空想。
和历史博物馆》、《未来的博物馆》、《博物馆 管理原则》。
• 4、1904年,英国D•默里出版三卷本的《博 物馆的历史及其利用》
• (二)20世纪30年代
• 1、1934年,国际博物馆事务局出版了两卷 本的《博物馆学》。
• 2、T•R•亚当姆出版的《博物馆的公民价 值》、《博物馆与大众文化》。
• 3、G•F•拉姆齐出版的《美国博物馆的教育 工作》
• 8、1968年,联邦德国科隆、慕尼黑,主题: 博物馆与研究。
• 9、1971年,法国巴黎、格勒诺布尔,主题 是博物馆以人为本,今天和明天:博物馆 的教育和文化角色。
• 10、1974年,丹麦哥本哈根,主题:博物 馆与现代世界。
• 11、1977年,苏联莫斯科,主题:博物馆 与文化交流。
• 12、1980年,墨西哥,主题:博物馆对世 界文化遗产的职责。
博物馆学概论
绪论
• 1、教学内容 • 了解博物馆学、博物馆和博物馆发展的历
史;引导学生学会博物馆藏品的收藏、鉴 定、编目、管理与保护的基本方法;探讨 博物馆藏品的陈列艺术;初步熟悉博物馆 管理的有关内容;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博 物馆藏品编目、保护、管理、陈列等方面 的作用。
• 简化为:博物馆学→博物馆→ 藏品的征集、鉴定、定名、定 级、登记、建档→藏品保护→ 陈列艺术→观众研究→科学研 究→组织管理
•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向苏联学习
• 1、1957年,傅振伦:《博物馆学概论》, 商务印书馆。
• 2、文化部内部铅印的《博物馆工作概论》
• 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向西方学习
• 1、高等教育文博专业的发展
• 2、1980年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1982年3月,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同年中 国博物馆学会被接纳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会员。
论等。
第二章 博物馆学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欧美等地的博物馆学
• 一、欧美等地博物馆学的发展状况 • (一)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 1、1885年,英国人杰•格拉瑟正式使用“博物馆
学”(Museology)这一术语。 • 2、1837年,G•F•克莱姆发表第一部关于博物馆
史的论著《论德国科学和艺术藏品的历史》。 • 3、1888年,美国G•B•古德发表了《博物馆历史
• 3、科研成果 • (1)专业刊物
• 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中 国博物馆通讯》。
•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博物馆研究》
• 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博物馆 协会通讯》
• 中国科技馆:《科技馆》
• (2)主要著作 • 文化部文物局主编:《中国博物馆学概论》,
文物出版社,1985年。 •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
• 22、2010年,中国上海,主题:博物馆致 力于社会和谐。
第二节 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
• 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向西方学习 • 1、1936年,费畊雨、费鸿年:《博物馆学
概论》;上海博物馆陈端志:《博物馆学 通论》。 • 2、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昭燏、李济: 《博物馆》;荆三林:《博物馆学大纲》。
• 二、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n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简称ICOM)及其贡 献
• 1946年成立,共召开22届大会。
• 1、1946年,法国巴黎,国际博物馆协会成 立大会。
• 2、1950年,英国伦敦,主题:个人收藏品 的交换;科学仪器的清单编制;博物馆和教 育;职业培训问题。
• 2、法国G巴赞:《博物馆时代》
• 3、1969年,美国S•D•里普利:《神圣的园 林:博物馆论文集》
• 4、1970年,前联邦德国出版的论文集: 《未来的博物馆》;美国A•S•维特林:《寻 求有用的未来博物馆》;1972年,《危机 中的博物馆》
• 5、英国K赫德森:《八十年代的博物馆》
• 美国珍妮特马斯汀著、钱春霞、陈颖隽、华 建辉、苗杨译:《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本书为论文集, 收录十二篇文章。导言讲了博物馆理论,第 一部分通过历史和鲜明生动的例子探讨博物 馆的性质,第二部分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参 观博物馆、进行艺术创作与设计时应具有批 评的眼光。《博物馆档案——学术研究的资 源与机构身份认证的依据》一文强调了博物 馆档案的重要价值。
• 讨论会的题目是:博物馆与和谐社会
• 第22届世界博协大会于2010年11月7~12日在 上海召开,会议主题:“博物馆致力于社会 和谐”。查阅相关资料,就此论题写一篇作 业。并围绕该问题开一次讨论会。
第一章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与方法
• 第 一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 • 一、什么是博物馆学? •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
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 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
• 第二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 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 (一)理论博物馆学 • 1、博物馆学基础理论 • 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 • (二)博物馆方法学 • (三)博物馆管理学 • (四)历史博物馆学
• (五)普通博物馆学 • (六)专门博物馆学 • 二、博物馆学的新趋向 • 1、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人与物相结合 • 2、生态博物馆 • 3、信息化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 甄朔南:《甄朔南博物馆学文集》,中国大 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
• 蔡琴:《博物馆学新视域》,浙江人民出版 社,2003年。
•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 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 台湾学者研究成果
• 包遵彭:《中国博物馆史》,台湾中华丛书 编审委员会,1964年。
• 陈国宁:《博物馆的演进与现代管理方法之 探讨》,1970年;《博物馆的营建与管理》, 1992年。
• A museum is a non-profit,permanent insi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open to the public,which acquires,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study and enjoyment.
• (三)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1、苏联、东欧 • 1955年,出版了《苏联博物馆学基础》 • 1958年,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H•A•克诺尔
出版了《地方文化与与博物馆的登录工作与 藏品》
• K•施莱纳:《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领 域史》、《博物馆基础》
• 2、西欧、北美、日本
• 1、美国A•S•维特林:《博物馆:它的历史 及其教育任务》
• 黄淑芳:《现代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实物》, 1997年。
• 许功明:《博物馆与原住民》,1998年。
第三章 博物馆的性质、功能与类型
• 一、什么是博物馆?
• 1、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Mouseion,意 即“供奉缪斯(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 的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处所”。17世 纪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 Museum才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
• 二、博物馆的特征 • (一)实物性 • 1、“物”的收集和保存 • 2、“物”的研究 • 3、“物”的利用 • (二)直观性 • (三)广博性
• 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 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博物馆的 沉思——苏东海论文选》,文物出版社, 2006年;《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 选》,文物出版社,2010年。
• 吕济民:《博物馆暨文物工作论丛》,文物 出版社,1992年。
• 吕济民主编:《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 13、1983年,伦敦,主题:博物馆如何适 应发展中的世界。
• 14、198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主题:职 业道德及发展中国家在保存和发扬民族文 化遗产中的作用。
• 15、1989年,荷兰海牙,主题是博物馆: 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者。
• 16、1992年,加拿大魁北克,主题是博物 馆:重新界定的反思。
• 17、1995年,挪威斯塔万格,主题:博物 馆与社区。
• 18、199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主题是博 物馆与文化多元性:古老的文化,崭新的世 界。
• 19、200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主题是应 对变化:面对经济和社会挑战的博物馆。
• 20、2004年,韩国首尔,主题:博物馆和 无形文化遗产。
• 21、2007年,奥地利维也纳,主题:博物 馆与世界遗产。
• 6、中国定义:
• 1956年定义: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 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 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 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简称为“三性二 务”。强调博物馆的研究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