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车间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产品清洁作业指导书

产品清洁作业指导书篇一:清洁作业指导书(规程)-生产1.目的:通过对清洁作业指导书的有效实施,消除因加工环境而引起有关的危害。
有利于HACCP体系的建立、实施以及维护。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加工环境和加工过程中设备设施、工器具的卫生控制。
3.职责:3.1 品控部负责,监督执行各项规定,负责检测与验证;3.2 生产部负责执行各项规定,自查执行效果,对员工进行基础卫生质量的教育。
3.3 工程部负责清洁前后对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拆、装的设备)的拆装。
4.内容:4.1工器具的清洗消毒一般按照步骤:清除残渣------清洁剂清洁------消毒液消毒------冲洗,详细操作请参照下表。
4.2清洁卫生的基本顺序为:由上到下(即按高空、墙壁及附着物、设备、地面、地漏的顺序清洁,),由里到外(针对设备)。
4.3该区域清洁时将所有可移走物品移走(如:凳子、叉车、地台板、胶盘、电子称、检测设备等,移到专门清洁区域清洁),区域内清洁完毕后再移入。
4.4生产车间内清洁工具管理4.4.1生区与食品接触的工具、非食品接触的工具,分开使用、清洗和隔离存放,并与熟区清洁工具分开。
4.4.2熟区与食品接触的工具、非食品接触的工具,分开使用、清洗和隔离存放,并与生区清洁工具分开。
4.4.3清洁地漏、地沟的工具单独使用、存放。
4.5进行过敏原产品的生产后按清洁消毒步骤进行两次清洁后方可转换产品。
5.相关文件、记录:5.1《车间卫生检查表》篇二:产品清洁处理作业指导书1【产品清洁处理作业指导书】Initiated by Verifiedby Approved byDate Date DateDepartment Department Department修订履历Revision History1 目的为更好的提供符合客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特此规定产品清洁的方法和污染控制方法,2 范围本公司生产或外包的产品3 定义和术语无4 职责4.1工程部在产品开发阶段应制定出产品清洁处理和污染控制的文件及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4.2 生产部负责执行工程部制定的产品清洁处理和污染控制措施;5 程序5.1 产品清洁5.1.1 产品清洁的条件在下列情况下,应建立产品清洁的要求和清洁方法,并对产品进行清洁处理:a)产品是在灭菌和/或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洁的;b)产品是以非无菌形式提供的而需在灭菌和/或使用前先进行清洁处理的;c)产品是作为非无菌使用提供的而使用时清洁是至关重要的;d)在生产中应从产品中除去处理物时。
作业指导书(食品类生产)

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规定1、每个项目所有的生产工作完成后,进行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2、固定设备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
3、所有生产用的工具必须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擦干。
分别送入各区域所设置的消毒间消毒30 分钟备用。
3.1 、无菌灌装间和炒制间使用的工具送入2#消毒间消毒.3.2 、配料间、精加工间、粗加工间使用的工具放入1# 消毒间消毒。
4、清点器皿、工具数量,消毒时不能有遗漏。
5 、设备由专管人员定期维护。
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1、目的:有效去除或防止细菌污染,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杀菌参数的选择选用一定要适当,不能缺少也不能超标,一定要达到最佳效果。
控制条件一般为:2.1 、安装紫外线灯电压:40V-240V ,消毒间是专门用于杀菌消毒包装物的,室内设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杀菌灯。
2.2 、消毒杀菌时,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必须同时打开。
2.3 、开启时间为30 分钟。
3、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同时打开后严禁人员进入消毒间,以免人员受到紫外线伤害和臭氧中毒。
4、工作人员要随时检查杀菌效果。
当发现杀菌效果达不到要求时,需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杀菌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5、当措施无效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上报质量负责人,作好记录。
6、更衣室内安装不绣纲衣架。
安装紫外线灯6 个,电压为40V —240V。
衣架离紫外线高度不超过一米。
包装物的质量控制1、目的:对所使用包装物的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验收:采购的包装物,除了按《产品验收准则》进行验收外,还须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验:2.1、破损、污染、数量、感官质量、印刷、2.2、只有检验合格的包装物,才能入库和使用。
3、库存3.1、分类存放3.2、配置要求(消防装置)4、瓶子、瓶盖的质量控制要求4.1、挑选出不合格的瓶子、盖子如:瓶口破损、盖口破损、图案不清、盖子变形等。
4.2、清水冲洗瓶子,除出内外部污渍后,将洗干净的瓶子进行臭氧或高温消毒后放入 1 号消毒间待用。
食品企业清洗消毒程序附清洗消毒计划

食品企业清洗消毒程序附清洗消毒计划1、目的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所有产品盛装用容器和车间进行消毒、方法、要求和检验方法。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盛装用容器和车间。
3、清洗消毒原则在整个清洗消毒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生产设备和容器消毒达标,不得残留消毒液,不得造成二次洗涤,影响产品质量。
4、与产品有关的设备、工装、包装物清洁、消毒要求4.1更衣室使用紫外线消毒1次,生产后用紫外线消毒1次,每次30~60分钟,消毒时所有人员回避。
4.2生产、包装区域每天生产前由生产车间主任负责使用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消毒时所有人员回避。
4.3设备中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过辊每周用酒精喷洒消毒,生产频繁时应每两天用酒精喷洒消毒。
4.4所有用于临时存放产品的材料架、小车、包装台须每周用酒精喷洒消毒,生产频繁时应每两天用酒精喷洒消毒。
4.5材料存放区域(原辅料库、包材库)、产品存放区域(冷库、半成品库、成品库),日常用扫把清洁,定期每个月用臭氧发生器对其空气和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5、清洗消毒方法5.1容器、工器具(成型模具、不锈钢刀、周转车或架、)消毒5.1.1先用清洗液内外浸泡10分钟,再内外刷洗干净;5.1.2用清水将容器(框子,不锈钢盆)内外冲洗干净;5.1.3用热水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5.1.4将消毒好的容器(框子,不锈钢盆),用流动水内外冲洗60秒。
5.2设备清洗消毒5.2.1生产结束后(个别有油渍的设备先用清洗液抹洗干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热水冲洗或者用酒精喷洒消毒,最后将其晾干。
5.2.2原辅料库、冷库、成品库、半成品库日常用扫把将杂物扫除干净,定期用臭氧发生器对空气环境进行消毒。
5.2.3非产品接触面: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避免设备运行时漏油、设备部件松动等现象;清除设备内的杂物。
5.2.4正常生产时,每天在生产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的擦洗:清除杂物、异物;产品接触面用干净的抹布把灰尘、污物擦除干净。
生产车间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生产车间场地、管道、设备、工器具清洁消毒行为,保证生产环境处于清洁状态,确保卫生达标和半成品、成品不受污染。
02适用范围:凡车间所有员工,车间地板,车间内部环境,生产设备等。
03职责:3.1.生产部:3∙11相关岗位人员负责按标准(规定的清洗消毒对象)进行清洗消毒和记录,同时负责领用已配好的消毒试剂。
3.1.2 .车间主管:负责贯彻和落实该作业指导书。
3.1.3 生产领班(或主管)负责安排机台操作工进行现场卫生清洁,对岗位人员清洗消毒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结果确认,对品控员提出需纠正的地方予以配合并安排员工完力戈。
O3.1.4 各岗位员工:按照此文件进行车间清洁消毒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32品控部:32:1在线品控(QC)对清洗消毒过程进行定时检查、督导,并对清洗结果予以抽检确认。
321.品控部化验室负责消毒试剂配制。
设备及管道、工具、容器应在生产结束后及时清洗或清理。
8调换品种时,有关工序多余的原辅料、标签、说明书、包装材料均应撤离现场。
9生产记录,生产指令等书面文字材料均应撤离生产现场,并收回或更换。
10生产中的各种状态标志均应及时收回和更换。
11清场时间应在每批生产操作之后。
12清场范围应包括生产操作的整个区域、空间,包括生产线上、地面、辅助用房等。
13清场结束后应及时填写清场记录。
14生产部、品质部重点检查批记录中清场记录,并每周抽查一次清场情况,若有差错应及时纠正,并在经济考核中给予处罚。
先用清水及刮板等工器具清除食物残渣,用毛巾进行擦拭直至清一用75%的酒精或用250ppm消毒水浸泡过的毛巾对设备进行消毒T用清水浸泡的毛巾擦拭表面。
食品加工消毒制度(3篇)

食品加工消毒制度1.水塔清洗消毒指导书1.目的生产期间每季度对水塔进行一次清洗消毒,以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确保水的安全卫生。
2.职责:2.1动力科科长负责贯彻该作业指导书。
2.2水工班班长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动力科科长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水塔的清洗消毒工作。
4.内容4.1首先切断水源,排放塔内清水4.2放完后施工人员进入水塔,打开塔内排污管排放塔内沉淀物4.3用清水冲洗、打扫直止没有污物为止。
4.4用漆铲铲除塔内四周硬质水垢残留,水垢排入下水道。
4.5由施工人员用硬板刷带水刷洗池壁污垢四次,待检查没有水垢后再用塑料刷清洗内池壁。
4.6塔内清除干净后,并用清水反复冲洗,直至没有污垢,将排水管口堵止。
4.7向塔内进水至正常水位,加入次氯酸钠,使塔内水的有效氯含量为100ppm,消毒____小时。
____小时后,由水工将清毒水放干净,再用清水冲洗,进行换水____次。
4.9感官检查,使用前进行感官检查,如检查不合格,重复前程序。
5.相关记录水塔清洗消毒记录2.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作业指导书1.首先将盐酸来料配制成____%的盐酸溶液(盐酸用白色塑料桶存放)。
3.等各种原料配成后,放入运行捅内,可先开启手动按钮,用发生器的泵将药液输入管内。
4.一切正常后先打开进出水伐,启动管道泵使加氯器管道中浮球升至感应器之上并进行排空气。
7.盐酸不能与亚氯酸钠存放在一起,要分开存放,以免发生爆炸。
8.水泵及水处理装置在加工车间工作时要打开,加工车间结束后再关闭水处理系统。
11.操作人员要和公司化验人员密切配合,加强水质管理。
12.相关记录:二氧化氯发生器监控记录3.收购、前整理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收购、前整理场地清洗消毒的操作行为,保证其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等处于清洁状态。
2.职责适用于收购、前整理场地的墙面、地面、分级筛、跳豆机、去壳机、拣豆、输送线、提升机、水槽、工作台、刀、模具、刀板、剪刀、清洗池、塑料筐等的清洗消毒工作。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清洗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提供了清洗作业的详细步骤和要求,帮助清洗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清洗工作。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清洗流程、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和清洗结果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清洗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清洗目标:明确要清洗的设备或物品,包括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1.2 确定清洗方法:根据设备或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如机械清洗、化学清洗、水压清洗等。
1.3 准备清洗设备和材料:根据清洗方法的要求,准备清洗设备和材料,如清洗槽、刷子、清洗剂等。
二、清洗流程:2.1 清洗前检查:对待清洗的设备或物品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物或损坏。
2.2 清洗步骤: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清洗步骤,如预洗、主洗、漂洗等。
每个步骤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操作。
2.3 清洗后处理:清洗完成后,对设备或物品进行处理,如烘干、消毒等,确保其符合要求。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措施:在清洗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3.2 清洗剂选择:根据清洗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并确保其不会对设备或物品造成损害。
3.3 清洗环境要求:清洗作业应在干净、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污染或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常见问题:4.1 残留物清除不彻底:可能是清洗步骤或时间不够,需要重新检查清洗流程。
4.2 清洗剂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设备或物品表面残留清洗剂,需要调整使用量。
4.3 清洗效果不理想:可能是清洗方法选择不当,需要重新评估清洗需求并调整方法。
五、清洗结果:5.1 检查清洗结果:清洗完成后,对设备或物品进行检查,确保清洗效果符合要求。
5.2 记录清洗结果:将清洗结果记录在指导书中,包括清洗日期、清洗人员等信息,方便后续追踪和评估。
5.3 反馈和改进:根据清洗结果,及时反馈问题和改进意见,以提高清洗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结论:清洗作业指导书是清洗工作中的重要参考文件,它提供了清洗的详细步骤和要求,帮助清洗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清洗工作。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清洗作业指导书是企业或机构制定的一份详细的清洗操作流程和规范,旨在确保清洗作业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本文将从清洗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内容要点、编写步骤、更新频率和培训培训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清洗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1.1 确保清洗作业的安全性:清洗作业可能涉及到化学品、高温水蒸气等危险因素,指导书可以规范操作流程,降低事故风险。
1.2 保证清洗作业的质量:指导书明确了清洗作业的标准和要求,有助于提高清洗效果和产品质量。
1.3 提高清洗作业的效率:指导书规范了清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可以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二、清洗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点2.1 清洗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列出清洗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清洗剂,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清洗操作流程:详细描述清洗的步骤、顺序和时间,包括预处理、清洗、漂洗和消毒等环节。
2.3 清洗质量控制:指导书应包括清洗后的检查标准和方法,确保清洗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清洗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步骤3.1 调研和分析:了解清洗设备和工艺,确定清洗作业的需求和要求。
3.2 制定清洗流程:根据清洗设备的特点和清洗要求,编写清洗操作流程和标准。
3.3 审核和修订:邀请相关部门和员工参与审核,根据反馈意见修订指导书,确保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四、清洗作业指导书的更新频率4.1 定期检查和修订:清洗作业指导书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修订,及时更新操作流程和要求。
4.2 变更时更新:当清洗设备、工艺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清洗作业指导书,确保其与实际操作一致。
4.3 培训员工:更新后的清洗作业指导书应及时培训给员工,确保他们了解最新的操作流程和要求。
五、清洗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培训5.1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清洗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点、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5.2 培训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培训、现场指导和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清洗作业的技能和知识。
5.3 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后应进行效果评估,检查员工对清洗作业指导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补充培训和指导。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清洗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清洗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而编写的一份操作指南。
清洗是指将设备、设施、器具等物体上的污垢、污染物或者杂质清除的过程。
清洗的目的是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污染传播,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洗作业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清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清洗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定清洗区域和清洗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搬运杂物、关停设备等。
b. 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保安全。
2. 清洗前准备a. 对待清洗物体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物体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清洗剂。
b. 检查清洗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清洗操作a. 根据清洗物体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清洗设备和工具。
b. 使用适量的清洗剂,按照指定的浓度将清洗剂加入到清洗设备中。
c. 将待清洗物体放入清洗设备中,启动设备,进行清洗操作。
d. 根据清洗物体的特性和要求,设置合适的清洗时间和温度。
4. 清洗后处理a. 清洗完毕后,将清洗设备中的清洗剂排放掉,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 对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污染传播。
c. 对清洗后的物体进行检查,确保清洗效果符合要求。
三、清洗作业要求1. 安全要求a. 在清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b. 使用化学清洗剂时,必须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2. 清洗剂选择a. 根据待清洗物体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b. 清洗剂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不得含有对人体或者环境有害的成份。
3. 清洗设备维护a. 定期对清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b. 清洗设备必须保持清洁,避免污染物残留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4. 清洗效果评估a. 对清洗后的物体进行检查,确保清洗效果符合要求。
b. 如发现清洗效果不理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二次清洗。
四、清洗作业注意事项1. 遵守操作规程a.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清洗作业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清洁消毒作业指导书

XXX 有限公司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文件类别: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XXX-X-XXX撰写单位:品管部门版本:发行日期:机密等级:合计页数:第 B3 版2022年04月16日一般共 6 页审核制定核准XXX 有限公司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让各操作工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如何去做, 以及要达到什么效果, 最终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
凡公司车间范围内工器具、车间地板、地沟、天花板、日光灯罩、车间小件工器具,手等的 清洗均合用,此外包括车间内部环境的消毒。
3.1 工器具清洗由各楼层清洗班班长按相关要求执行, QC 负责监督与检查,并将结果记录于《车间卫生检查日报表》; 3.2 机械设施的清洗,由当班操作者负责清洗,由各原料前处理区班长或者工段长负责执行, QC 员负责监督与检查 (查看设备是否经过清洁和消毒 (必要时需要拆开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方法 明显有效),并将结果记录于《车间卫生检查日报表》;3.3 各操作流水线、主车间地板、地沟、墙壁及天花板之清洗由各清洁班负责实施与执行,并将结果记录于《车间卫生检查日报表》。
3.4 围裙、袖套及工作鞋由各员工自己清洗, QC 员负责检查。
3.5 车间环境的消毒由车间各区域负责人执行,并将结果记录在《臭氧消毒记录表》中, QC员负责监督检查,并签字确认。
4.1 指定色泽刷子:指生加工区用绿色刷子,熟加工区用蓝色刷子; 4.2 专用刷子:指生加工区用黑色刷子,熟加工区用红白色刷子; 4.3 洗涤液:指按规定(详见附件)用洗洁精为原料配制的水溶液5.1 车间工器具清洗:5.1.1 清洗架子:5.1.1.1、用绿色刷子沾取洗洁精刷洗架子上的油污,重点部位用喷枪清洗包含架子最顶部盖板和拉手,除去油污,无油污的架子倾斜用热水冲洗; 5.1.1.2、用清水洗净残附在架子上的洗洁精液;清洗完成后架子倾斜沥干水分; 5.1.2 清洗大钢盘:5.1.2.1、在装满温水 (50℃摆布) 的水池里加适量洗洁精液, 配置成去污力强的洗涤液; 5.1.2.2、将大钢盘放入洗涤液中,用绿色刷子逐只刷洗油污及脏物; 5.1.2.3、将盘子放入流动清水池中刷洗以除去残留在盘子上的洗洁精液;生效日期 2022-04-16 页 次 1/6 版 序 B3表号: XXX-XX-XXX文件标准用纸 文件编号: XXX-X-XXX名 称XXX 有限公司名称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XXX-X-XXX5.1.2.5、将盘子倒放在已清洗过的架子上,进行消毒处理,备用;5.1.3 车间白色大晒盘:5.1.3.1、先用水枪冲洗,冲掉清除黏附在盘子上的杂物;5.1.3.2、用指定色泽刷子蘸洗涤液逐只刷洗,刷掉水枪不能冲掉的地方以及盘子缝隙处。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根据要求编写清洗作业指导书,详细描述清洗流程、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清洗作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二、清洗作业指导书内容:1. 清洗目的:清洗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器具或者场地的卫生状况,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2. 清洗流程:2.1 准备工作:- 确定清洗所需的设备、器具和清洗剂;- 确保清洗区域的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2.2 清洗步骤:- 将清洗剂按照规定的比例稀释,并倒入清洗容器中;- 将待清洗的设备、器具或者场地放入清洗容器中,确保彻底浸泡;- 使用刷子或者布等工具,对设备、器具或者场地进行彻底清洗,包括表面和隐蔽部份;- 注意清洗顺序,先清洗不易清洁的部份,再清洗易清洁的部份,以避免污染传播;- 清洗过程中定期更换清洗液,以保持清洗效果;- 注意清洗力度,避免对设备、器具或者场地造成损坏。
2.3 冲洗步骤:- 使用清水对清洗过的设备、器具或者场地进行彻底冲洗,确保清洗剂和污垢彻底去除;- 冲洗时要注意冲洗的充分性,避免残留物留在设备、器具或者场地上。
2.4 消毒步骤:- 根据需要,对清洗后的设备、器具或者场地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病菌和病毒;-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进行稀释;- 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或者涂抹在设备、器具或者场地上,并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 按照规定的时间保持消毒剂的作用,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
3. 注意事项:- 在清洗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使用化学清洗剂时,要注意防止溅入眼睛和皮肤,如不慎接触,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清洗过程中,要避免将污染物传播到其他区域,避免交叉感染;- 清洗后的设备、器具或者场地要进行干燥处理,以防止细菌滋生。
4. 清洗记录:- 每次清洗作业完成后,应填写清洗记录表,记录清洗日期、清洗人员、清洗剂使用情况等信息,以便日后追溯和分析。
豆豉豆酱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豆豉豆酱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工序设备清洗操作规程
1.清洗工序:洗豆工序、泡豆工序、蒸煮工序、发酵工序
1、每日工作前和工作后都应用清水彻底冲洗各工
序所使用的设备、工器具及地面。
2、把设备器具上残留的物料清理干净,并将废物
装入指定的容器内,送往垃圾箱。
3、将地面的的污水冲洗干净,并扫净地面的积水。
二、特殊工序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1、使用药品:0.2%洗消剂,0.1%新洁尔灭,0.3%
的消毒粉
2、消毒频次:每天和每一池料生产结束后。
特殊
情况应增加消毒频次。
3、清洗消毒工序:接种工序、制曲工序。
食品企业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d.水洗:冲洗10—15 min。
e.消毒液洗:次氯酸钠消毒液50-100ppm,杀菌10—15 min,
温度60℃。
或用二氧化氯
粉剂进行调配消毒液。
f.水洗:最终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杀菌剂,用清水进行短时间
冲洗。
3)做好清洗、消毒记录(时间、温度、浓度、操作人等),
且每天检查清洗、消毒状况。
第5条抹布的清洗、消毒过程是:
1)用加洗涤剂的热水洗净;
2)反复的涮洗;
3)煮沸消毒30min;
4)保洁存放。
第6条进入更衣室的作业顺序:
脱鞋--穿工作鞋--脱外衣--洗手消毒烘干--穿工作衣
第7条手的清洗、消毒过程:
1)手的清洗、消毒时机:
a.工作开始前;
b.大小便以后;休息以后;
c.打电话后;。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清洗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清洗作业流程,确保清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指导书包括清洗作业的目的、作业流程、所需设备和材料、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旨在匡助清洗人员正确进行清洗作业。
二、清洗作业目的清洗作业的目的是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持物体的清洁和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清洗作业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实验室等。
三、清洗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清洗对象:确定需要清洗的物体,如器械、设备、容器等。
b. 准备清洗场所:选择适当的清洗区域,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条件。
c. 准备清洗设备和材料:根据清洗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洗设备和清洗剂。
2. 污垢预处理a. 去除大颗粒污垢:使用刷子或者水枪等工具将物体表面的大颗粒污垢清除。
b. 浸泡预处理:将物体浸泡在适当的清洗剂中,使污垢软化和溶解。
3. 清洗操作a. 选择清洗方法:根据物体的材质和清洗要求选择适当的清洗方法,如机械清洗、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等。
b. 清洗剂使用:根据清洗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正确配比和使用。
c. 清洗工具选择:根据清洗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清洗工具,如刷子、海绵、喷枪等。
d. 清洗顺序:按照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清洗,确保全面清洗。
4. 冲洗和消毒a. 冲洗:用清水或者适当的溶液对清洗后的物体进行冲洗,彻底去除清洗剂残留。
b. 消毒:根据需要对清洗后的物体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杀灭细菌和病毒。
5. 干燥和质检a. 干燥:将清洗后的物体放置在通风处或者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确保彻底干燥。
b. 质检:对清洗后的物体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清洗效果符合要求。
四、所需设备和材料1. 清洗设备:根据清洗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洗设备,如洗涤机、高压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等。
2. 清洗剂:根据清洗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如洗涤剂、去污剂、消毒剂等。
3. 清洗工具:根据清洗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清洗工具,如刷子、海绵、喷枪等。
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3、消毒:使用含200-300ppmNaClO常温消毒60分钟。
活性炭过滤器
根据压差和出水污染指数而定
1、当活性炭过滤器压差≥,出水污染指数(SDI值)≥4或出水游离氯≥(以上三项只要有一项超标)时进行反冲,进行反冲洗时控制滤料不被反冲出来;
调配系统CIP工艺要求
CIP用水:工艺水;
CIP溶液:碱液的浓度控制范围为:温度75±5℃,浓度在±%之间,酸液的浓度控制范围为:温度65±5℃,浓度在±%之间;
进行完两个缸体CIP后须重新检测酸、碱浓度,按《CIP酸、碱浓度控制作业指书》要求操作,检测合格后继续使用,不合格重新配制;
三步法CIP结束后取样检测,要求与工艺水PH相差≤,五步法CIP结束后取样检测,要求与工艺水PH相差≥,出水水质外观及气味与进水保持一致,否则继续用工艺水冲洗,直到合格;每次CIP结束后,将CIP缸中碱液、酸液排净,并检查过滤器、输送链条、挡板、容器、管道卫生,清洗表面光亮,无粗糙感,无污垢;
记录
品控员将检测结果记录于《清洗消毒监控记录表》中。
相关文件
《CIP酸、碱浓度滴定作业指导书》
质量记录
《清洗消毒监控记录表》
化学消毒程序中根据微生物污染情况,选过氧乙酸和次氯酸钠两种消毒剂中其一执行;
热水消毒中如果目标清洗单元CIP回流管温度运行中低于90℃,消毒计时归零,达到温度后,重新开始计时。
内容及要求
清洗剂的要求
CIP清洗剂分为碱性清洗剂和酸性清洗剂;
碱清洗剂为食品级烧碱(氢氧化钠),酸清洗剂为硝酸;
化学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消毒剂标准要求。
缠绕式金属过滤器
每次CIP时
作业指导书(食品类生产)

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规定1、每个项目所有的生产工作完成后,进行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2、固定设备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
3、所有生产用的工具必须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擦干。
分别送入各区域所设置的消毒间消毒30分钟备用。
3.1、无菌灌装间和炒制间使用的工具送入2#消毒间消毒.3.2、配料间、精加工间、粗加工间使用的工具放入1#消毒间消毒。
4、清点器皿、工具数量,消毒时不能有遗漏。
5、设备由专管人员定期维护。
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1、目的:有效去除或防止细菌污染,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杀菌参数的选择选用一定要适当,不能缺少也不能超标,一定要达到最佳效果。
控制条件一般为:2.1、安装紫外线灯电压:40V-240V,消毒间是专门用于杀菌消毒包装物的,室内设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杀菌灯。
2.2、消毒杀菌时,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必须同时打开。
2.3、开启时间为30分钟。
3、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同时打开后严禁人员进入消毒间,以免人员受到紫外线伤害和臭氧中毒。
4、工作人员要随时检查杀菌效果。
当发现杀菌效果达不到要求时,需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杀菌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5、当措施无效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上报质量负责人,作好记录。
6、更衣室内安装不绣纲衣架。
安装紫外线灯6个,电压为40V—240V。
衣架离紫外线高度不超过一米。
作业指导书包装物的质量控制1、目的:对所使用包装物的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验收:采购的包装物,除了按《产品验收准则》进行验收外,还须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验:2.1、破损、污染、数量、感官质量、印刷、2.2、只有检验合格的包装物,才能入库和使用。
3、库存3.1、分类存放3.2、配置要求(消防装置)4、瓶子、瓶盖的质量控制要求4.1、挑选出不合格的瓶子、盖子如:瓶口破损、盖口破损、图案不清、盖子变形等。
4.2、清水冲洗瓶子,除出内外部污渍后,将洗干净的瓶子进行臭氧或高温消毒后放入1号消毒间待用。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清洗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标准化清洗作业流程,提高清洗效率和质量而制定的一份指导文件。
清洗作业是指对设备、器具、工具、表面等进行清洗和消毒的过程。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清洗作业的目的、作业流程、所需材料和设备、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作业目的清洗作业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器具、工具、表面等的清洁和卫生,预防交叉感染和污染的发生,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通过正确的清洗作业,可以有效去除污垢、细菌和病原体,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清洗作业的时间和地点,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b. 准备所需的清洗材料和设备,如清洁剂、刷子、抹布、水槽等。
c.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2. 检查和准备被清洗物品a. 检查被清洗物品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污垢和损坏。
b. 针对不同的物品,选择适合的清洁剂和工具。
3. 清洗作业步骤a. 清洗前,先将物品浸泡在清洁剂中,以软化和溶解污垢。
b. 使用刷子或抹布,对物品表面进行擦洗,注意力度和方向,确保彻底清洗。
c. 对于难以清洗的部分,可以使用清洁剂浸泡或采用其他清洗方法。
d. 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彻底冲洗被清洗物品,确保清洗剂和污垢完全被去除。
e. 使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擦干物品表面,确保无水渍和残留物。
4. 检查和消毒a. 检查清洗后的物品表面是否干净、无污垢和残留物。
b. 根据需要,对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方法。
c. 消毒处理后,再次检查物品表面是否干净和消毒有效。
5. 清洗设备和工具的清洗a. 清洗完毕后,对使用的清洗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b. 清洗设备和工具的清洗流程与物品清洗类似,注意彻底清洗和消毒。
四、所需材料和设备1. 清洁剂:根据被清洗物品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清洁剂,如洗洁精、消毒液等。
2. 刷子和抹布:用于擦洗物品表面,确保彻底清洗。
3. 水槽和水源:提供清水和冲洗被清洗物品的设备。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清洗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清洗操作的标准化和高效性而制定的一份指导文件。
清洗作业是指对设备、工具、器皿、管道等进行清洗处理的工作,以确保其卫生安全和使用效果。
本指导书旨在为清洗作业提供明确的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清洗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二、清洗作业的目的1. 确保设备、工具、器皿、管道等的表面清洁,去除污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2. 预防交叉污染,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3. 延长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三、清洗作业的准备工作1. 确定清洗作业的时间和地点。
2. 准备所需的清洗工具和设备,如刷子、清洗剂、清洗机等。
3. 检查清洗工具和设备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4. 制定清洗作业的计划和流程,明确每一个步骤所需的时间和人员。
四、清洗作业的步骤1. 准备工作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b. 将清洗工具和设备摆放整齐,确保易于取用。
c. 检查清洗剂的浓度和有效期,确保其符合要求。
d. 清洗作业区域的清洁和整理,确保无杂物和污垢。
2. 预清洗a. 将待清洗的物品进行初步清洁,去除表面的大块污垢。
b. 使用清水或者适当的清洗剂进行浸泡,软化附着在物品表面的污垢。
3. 主要清洗a. 根据物品的特性和清洗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工具。
b. 使用刷子、喷枪或者清洗机等工具进行清洗,确保每一个部位都得到充分清洗。
c. 注意清洗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以避免交叉污染。
4. 冲洗a. 使用清水或者适当的冲洗剂对清洗过的物品进行冲洗,去除清洗剂残留。
b. 确保冲洗水的质量和温度符合要求,以避免对物品造成伤害。
5. 消毒a. 根据需要,对清洗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
b.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消毒的效果和安全性。
6. 后处理a. 将清洗过的物品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其表面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b. 对清洗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其下次使用前的卫生安全。
食品企业清洗与消毒规程

一、基本概念
清洗就是把工厂和加工设备的污物去掉。“污 物”确切的说就是存于食品接触表面为细菌生 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和矿物质。 消毒是在清洗之后,用消毒剂破坏微生物的繁 殖体,进而减少其它微生物的数量。 注意所有表面未经“清洗”,消毒剂是不能发 挥作用的。
第4页
一、基本概念
第10页
三、清洗、消毒方法
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 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钠、 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等。 2、醇类:75%乙醇消毒。 3、酸类:常有的有乳酸。 4、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 和臭氧等。
第11页
三、清洗、消毒方法
能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包括时间、PH 值、温度和水的硬度。 对PH值,一般说消毒剂的有效性随PH的 增加而增长。除了四价化合物,对碘、 氯和酸性消毒剂来说,对所有的消毒方 式,温度越高,消毒就越有效。每一种 消毒剂最低有效性是不同的,可根据说 明使用。
时间:2011年3月15日 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 中毒原因:河南孟州等 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 药品瘦肉精喂养猪,大 部分由双汇子公司济源 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 由于盐酸克伦特罗有毒 性,人食用含有瘦肉精 的猪肉一定量后就会中 毒。
第2页
清理消毒目的
设备清理消毒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防止产品污染, 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消费者对 产品质量满意。。。。等等原因,要求大 家必须将设备清理干净。
第17页
三、清洗、消毒方法
相对湿度 消毒环境相对湿度对气体消毒和熏蒸消毒的影 响十分明显,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 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室内空气甲醛熏蒸消 毒的相对湿度应为80-90%,小型环氧乙烷消 毒处理的相对湿度以40-60%为宜,大型消毒 (>0.15立方米)为50-80%。另外紫外线在相 对湿度为60%以下杀菌力较强,在80-90%时 杀菌力下降30-40%,因为相对湿度增高会影 响紫外线的穿透力。
设施、设备及工用具清洗消毒规定

1.目的为规范设施、设备及工用具清洗消毒的管理,保持食品与设备工用具接触面的清洁度,防止污染食品。
2.适用范围与食品接触的设施、设备及工用具的清洗和消毒。
3.职责3.1生产操作人员负责设施、设备、工用具、生产场地的清洁和消毒。
3.2卫生监督员负责对清洁和消毒情况的监督检查。
4清洗、消毒要求:4.1连续生产时:1)自动麻花机●将压面油缸后退,让开装面口;清理麻花滑槽内碎面,收集压面片和面筒内余面至干净并用生活饮用水探试干净;●将面筒、小面筒、行星齿轮,压面片等处的面清理至干净并用生活饮用水探试干净,●将机对收集油箱盖上,输送带,裁条器等各自碎面清理干净并用生活饮用水探试干净。
●将麻花溜槽探试干净。
●取出压面模具片,将其清理至干净泡入油或清水中,以保证第二天正常使用。
2)除自动麻花机以外的其他设施设备●生产前、后,应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工用具清洗至干净;●生产结束应对车间地面进行清扫或冲洗至干净。
●生产一周必须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工用具进行消毒。
4.2断续生产时(停产):1)夏天停产2天,重新开始生产前,应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工用具清洗和消毒;1)冬天停产3天以上,重新开始生产时,生产前应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工用具清洗和消毒;2)新设备、设施、工用具初次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和消毒;3)旧设备维修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
4.3其他要求:1)每月底应对设备、设施、工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2)每月底应对车间门、窗、玻璃等清洁。
3)每季度未应对厂房周边环境和库房进行全面清扫、消毒;4)每季度未应对照明灯、紫外线灯、灭蚊灯除尘,采用抹布擦净灰尘;5)个人工作服、帽、鞋、靴要不定期清洗和消毒;6)空调器、排风扇应每年应清洗一次。
7)自动麻花机每24个月应当更换一次液压油;每周定期检查四根输送带,松紧程度是否合适;每周对面桶上面大轴承加黄油一次。
注:设施包括:洗手盆、更衣室衣柜、鞋架、水槽、浸脚池、操作台等4.5其他清洁、消毒时机1)当发现或怀疑设备/器具不洁时,必须进行重新清洗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道、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洁区场地、管道、仪器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行为,保证其生产环境、管道、仪器设备、工器具处于清洁状态。
开工前,对所有容器、工器具、地面进行全面清洗、清洁,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
2. 职责
工厂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落实该作业指导书。
卫生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质检人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 适用范围
洁区包括生产车间、配料车间、泡制车间、包装车间以及更衣室、洗手消毒间。
适用于更衣室、冷却间、包装间、手消毒间、地面、墙面、天花板、空气、工作台、洗手龙头、电子秤、封口机、容器、料筒、炸锅、煮锅、货架、周转桶、烘房等的清洗消毒工作。
4. 内容
洁区场地、管道、设备、工器具的清洗消毒分生产前、后与生产间歇进行。
清洁用品包括塑料刷、地拖、水池、自来水、100PPM含氯消毒水、82℃以上热水,75%酒精、塑料桶。
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
4.3.1 清除室内设备、设施、工器具中所有残留物。
冲洗:用刷子等工具并用自来水冲洗,所有设备、设施容器和工器具、工作台等,去除附着的残留物。
感官检查所有清洗过的表面,用手摸不会感到有污物存在,闻不到异味。
如发现残
留,重复4.3.1、4.3.2步骤操作。
消毒:墙面、地面、工作台、锅、容器等用100PPM有效氯消毒液均匀泼洒,消毒3分钟以上;周转桶用100PPM含氯消毒水浸泡3分钟以上;电子秤、封口机用75%酒精擦拭消毒。
用自来水对所有消毒过的表面(更衣室、电子秤、封口机除外)进行冲洗,直到消毒液全部清除掉。
感官检查清洗消毒的表面,如发现残留痕迹,重复4.3.4,4.3.5步骤操作。
生产前的清洗消毒
每日开工前,耐热容器和工器具分批用82℃以上热水消毒3分钟,不耐热的工器具用100PPM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分钟以上后用自来水冲洗消毒液残留。
生产前开启紫外灭菌灯2小时,对车间空气进行消毒。
感官检查所有清洗消毒的表面,如发现残留,重复4.4.1步骤操作。
生产加工间歇的清洗消毒
每连续工作8小时,必须对设备、设施和工器具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其清洗消毒方法按每天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方法执行。
内包装人员每天出去后进入包装区前,用消毒液浸泡10秒钟然后用感应水龙头将消毒液完全清洗掉。
5.做好相关记录
二、人员洗手消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生产前进入洁区的人员进行换鞋,更衣,洗手,消毒以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
2.职责
工厂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该作业指导书
更衣室负责人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车间质检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对人员的卫生管理是有效的。
4.内容
车间门口检查
非车间生产及管理人员,未经总经理批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准进入车间。
患有手外伤,皮肤病、腹泻等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不准进入车间。
长指甲、佩带妆饰物的人员应剪指甲,去掉妆饰物后才准进车间。
检查合格,允许进入车间的人员到更衣室更衣。
更衣:先戴好帽子,前部头发不得外露,穿工作服全部头发不外露,戴口罩。
洗手:湿手,滴上皂液,两手反复搓洗,然后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干净。
手部手部用消毒液浸泡10秒钟左右,手腕以下部分表面应全部覆盖。
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去手的消毒液后,烘干双手后方可进入加工场所。
手消毒后,如有污染,必须重复4、5—4、6程序。
人员的卫生情况应记录在记录表中。
生产期间,其它人员,如检验人员、检查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入,必须按执行。
三、消毒液验收、配制、使用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消毒剂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消毒效果,防止对食品和食品接触面的污染。
2.职责
采供部负责采购有合格证明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消毒剂。
品控室负责消毒剂的验收、配制。
乳品加工厂负责本作业指导书实施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消毒液的验收、配制和使用的管理。
4.内容
采购的每批消毒剂,采供部应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或产品质量检验证明等的相关证明。
进厂的每批消毒剂,进公司时,由工厂后勤保障组人员进行必要的感官检查和数量验收,并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内容应有该批消毒液或药品的生产日期、浓度,并保留存档:并通知实验室取样化验有效氯含量并在盛放消毒剂的桶上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消毒剂的生产日期或进货日期、品名、浓度。
消毒剂应加盖贮存:并专室存放,专人配制。
杜绝污染食品和食品接触面。
乳品加工厂车间主任应按照卫生标准操作观范规定的浓度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间长,应补充消毒液,以保持一定浓度。
有的消毒液应按规定要求定时更换,配制人员首先应对各消毒点所使用的容器体积进行计算并记录在册,先计算水的重量,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和药液有效浓度,确定加入液的量,以达到配制浓度的准确,对配制好的消毒液用比色法测定其实际浓度,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应及时调整,加工用水的加氯,按加氯器的操作规程执行。
日常使用的消毒液配制方法:
4.4.1消毒液的配制公式C=(C1*L1)/(L1+L2)L1=C*(L1+L2)/C1
C——消毒液浓度(PPM)C1——母液浓度(PPM)
L1——母液用量(升)L2——池内水量(升)
生产期间各加工区域所需配制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液浓度均按和中要求方法执行,以确保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
车间操作人员对配制好的消毒液,要及时使用,使用方法采用喷、洒、浸泡等规定的方法,使消毒液与设备、设施、工器具等充分接触,接触时间不低于规定要求,然后用饮用水进行冲洗,冲剩残留消毒液方可使用。
消毒完毕后所使用的消毒工具均应清洗干净,妥善保管,以便下次使用。
地面消毒池不使用时均应放掉残液,冲洗干净。
操作消毒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