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正方体

合集下载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综合训练]-拼组立体图形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综合训练]-拼组立体图形

拼组立体图形
1.哪两个图形可以拼成?连一连。

2.摆一摆,要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下面的图形至少还需要几个?
_______个_______个
3.把图形①和图形②拼在一起,组成的图形是哪个?在下面的表格中画“√”。

参考答案
1.【答案】
【解析】先数出题目给出的组合图形中,一共有8个。

然后数出题目中每个图形中的数量,选择的数量之和为8的两个图形进行拼组,就能拼成题目给出的组合图形。

2.【答案】24
【解析】用4个相同的可以拼成,但这个图形不是正方体,上面需要再加上一层,变成,得到的才是正方体。

所以,至少用8个相同的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观察题中的两个图形可知,第1个图形至少还需要2个,第2个图形至少还需要4个,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3.【答案】
【解析】本题可以先数一数小正方体的个数,看看拼成的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图形
①及图形②中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是否相等;再拿出相应个数的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可
以拼成哪些图形。

观察可发现,第一个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数量不符,可以排除;第三个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数量虽然正确,但它不是由图形①和图形②拼成的;只有第二个图形符合要求,具体拼组方式如下图所示:。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教案教学内容:摆一摆、想一想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体会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二、新课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

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小结教师提问(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三、课堂作业在○里填上、或=。

35○5378○6913○3170 9○7963-3○7080○8165○65+537○37-1100○90+9四、课外实践作业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教学反思:今天的这堂课,我为各小组准备了学具卡片,小组内分好工后便开始了学习,我到各组查看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但是这一次,我不在直接指出知识上的错误,而是指导各组怎样更好的合作交流,换句话说,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留下的是过程性的点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新课标教案:《摆一摆,想一想》我是一名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摆一摆,想一想》这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第二节《摆一摆,想一想》。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 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2. 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

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物体和几何图形模型;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玩具或生活用品,如积木、小球、瓶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试着摆一摆,看看能摆出哪些物体和几何图形。

2. 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具,讲解并示范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如“这是一个正方体,它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自己手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彼此手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尝试用语言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描述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语言描述家中的一种物体或几何图形,并画出来。

答案:例如,“我家有一个圆形的桌子,它有四条腿,上面可以放东西。

”2. 作业题目:请试着用语言描述学校的一种物体或几何图形,并告诉同学。

答案:例如,“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它有两层,里面有很多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以及是否能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将是评价本节课效果的重要标准。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试着用语言描述家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测评练习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测评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测评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2、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发现规律,并能用发两年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感受到数学“好玩”,体会数学的内在美,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摆圆片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位值原理及十进制原理。

三、教学准备学具:每人一张导学单、每组一张数位顺序表和10个圆片。

教具:磁扣、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回顾数位顺序,初步体会位值师:这节课我们将要用圆片和一张数位顺序表来玩一个摆数的游戏,看看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你们想玩吗?在玩之前,我先请几位同学将昨天的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汇报一下。

生汇报课后复习(1)在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在数位表上,个位上摆的2表示()十位上摆的2表示()。

师:看来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课前预习(预习课本第51页内容,完成下面的表一和表二)(一)在数位表上,用1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先用学具圆片在你的数位表上摆一摆,再在表一中画出你的摆法,最后写出组成的数)表一我用1个圆片在这个数位表中摆出()个不同的数,分别是。

(二)试一试在数位表中,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完成表二)表二我用1个圆片在这个数位表中摆出()个不同的数,分别是。

3、刚才同学们用一个圆片摆出了1和10,两个数;用两个圆片摆出了2、11和20三个数(课件展示)。

下面我们继续用圆片来做摆数游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操作评价,探索方法(1)师:你们能用3个圆片在数位表中摆出不同的数吗?下面请看活动要求:活动要求:同桌两人用一张数位表,边摆边说摆的方法,每摆一个数,就记录在各自的导学单上。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 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物体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摆放物体,感知和理解10以内的数量关系;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摆放和比较,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量关系、大小、多少等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来感知和理解。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喜欢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学习。

但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10以内的数量关系,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10以内的数量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物体、计数器等。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的说出数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不同数量的小物体,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摆放和比较,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数量关系?让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拼搭》课时练习题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拼搭》课时练习题

立体图形的拼搭
1. 想想好办法。

(怎样摆能把球放稳)
2、想一想、摆一摆、选一选。

(1)至少用()个相同的正方体才能摆出一个正方体。

A、6个
B、4个
C、8个
D、12个
(2)能滚动的立体图形有。

A、长方体
B、正方体
C、圆柱体
D、球
3、想一想、分别有()正方块。

()()()
答案:
1.
2、(1)C (2)C、D
3、( 7 )( 10 )( 10 )
课后小知识
--------------------------------------------------------
课外拓展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

只要您按照计划所想,不打折的执行,二十一天后一个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的保证,再加上恒心、专心、静心,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对人生来讲学习是一个最务实最有意义的事情。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教案

四、认识图形(一)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如教材第34页)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集体交流。

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乎乎的。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实物画出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不同形状的物体。

(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老师说的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④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给他的一种实物,让学生摸并判断它的形状。

⑤出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四节《摆一摆想一想》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小棒摆图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乐于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图形的特征,从而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用小棒摆图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实物投影仪。

2. 学具:每人一盒小棒(红色、蓝色、绿色)、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形状相同的物品,并试着用小棒摆出这些形状。

2. 讲解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了解用小棒摆图形的方法。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小棒摆出不同的图形,并观察、思考、创新。

4. 成果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本组摆出的图形,并讲解摆图形的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填写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摆一摆想一想1. 观察物品,找出形状相同的物品。

2. 用小棒摆出这些形状。

3. 观察、思考、创新,摆出不同的图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填写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用小棒摆图形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新,发现了图形的特征,提高了数学素养。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试着用小棒摆出更多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新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四单元第2课时 图形的拼搭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四单元第2课时 图形的拼搭

第2课时图形的拼搭教学目标1.通过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在搭一搭的实践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难点: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35页下半部分内容、“做一做”,第36页内容和第37、38页“练习八”的第4、5、6题。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课件、积木2.学具准备:积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二次备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4分钟)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在不易滚动的物体下面的括号里画“√”。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解答。

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予以表扬。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搭得高的方法:可以将立体图形竖着放,如:可以将长方体竖着放。

(3)提问:图中谁搭得高呢?学生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0分钟)1.完成教材第35页下半部分“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4题。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5题。

4.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6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教学反思在教学“立体图形的拼搭”这一课时内容时,让学生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去尝试、去体验,增强了学生学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精品教案

《认识图形(一)》精品教案课题认识图形(一)单元第4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2.在分组搭正方体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搭一搭、摆一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目标 1.能辨认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

2.充分理解正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3.掌握图形的组成,能够根据图形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重点学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

难点掌握数图形的方法,能够准确数出图形中有几个小正方体。

学法搭一搭;摆一摆教法课件、动手操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吗?学生思考,这些物体该如何分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的能力。

讲授新课一:认识立体图形1.认识长方体的物体有肥皂、抽纸盒、文具盒。

提出问题:观察以上物品有哪些特征?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长长的,方方的。

教师总结: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2.认识正方体:认识长方体,观察长方体的特征。

认识正方体,观察长方体的根据物体对照观察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发的物体有魔方,墨水盒,筛子。

观察正方体有哪些特征?四四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教师总结: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3.认识圆柱。

的物体有接力棒,水杯,砚台,可乐。

圆柱又有哪特征呢?上下两个圆相等。

教师总结:圆圆滚滚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4.认识球。

的物体有:提问:球有哪些特征?圆圆的教师总结:圆圆滚滚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认识的立体图形:特征。

并对比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

认识圆柱,观察圆柱的特征。

认识球,观察球的特征抽同学回答每个图形的特征,教师总结,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现、善于观察的能力。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学生再观察物体中寻找发现特征。

总结归纳我们认识的立体图形。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摆一摆 想一想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摆一摆 想一想 -人教新课标(2014秋)

“神奇的魔珠”——数学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活动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是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的一次实践活动。

“实践与综合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加深他们对数与代数等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次活动利用简易计数器和珠子,让学生在摆一摆、想一想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神奇与蕴含着的一些规律美,发展学生的数感,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同时在摆数过程中所隐藏的“满十进一”的思想又是后面学习进位加法的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已初步掌握了数位的意义,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数值,少数学生会数千以内的数。

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意识,但还需要继续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

基于学生认知的有限性,本节课中所提到的“用珠子在计数器上摆数”都是指摆出百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大小不同,初步感知“满十进一”的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类推、归纳、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经历思考、合作、交流、聆听等学习过程,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思维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神奇和蕴含着的规律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活动难点:经历操作、类推、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简易计数器、珠子,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或简易计数器、珠子)、题卡等。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1.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数的分解与组合概念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展示环节,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强调数的分解与组合在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数的分解与组合。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数的分解与组合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推荐阅读:《数学乐园》等数学故事书籍,让学生在趣味故事中了解数学知识。
-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玩“数的分解与组合”游戏,如使用扑克牌进行数的组合等。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的分解与组合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的分解与组合。
-准备实物模型或教具,如计数棒、数字卡片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3.实验器材:
-准备足够的学具,如计数棒、数字卡片、磁性小白板等,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意外。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摆一摆 想一想》(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摆一摆 想一想》(教案)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1页《摆一摆想一想》【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是一节把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

本课所涉及的内容甚广泛,包括“10以内数的分合”、“位值制的认识”及“条形统计图的雏形认识”。

因此本课是一节体现数学知识互相融合,交错链接的综合性课程。

【学情分析】在这之前,学生刚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数位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能通过具体事例理解“同一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代表的数不一样”。

且在本册教材的第3单元,学生学习了“整理与分类”,里面很形象地呈现了“条形统计图”的雏形。

有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作为铺垫,有了“条形统计图”的雏形作为形象的提升,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更直观地演绎小圆片的个数与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理念】“数形结合”、“有序思维”贯穿课的始终。

使“条形统计图”在师生一步步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慢慢成型,并利用“条形统计图”整齐、有规律的特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数的排列情况,挖掘出“图”中许多美丽而有趣的数学现象。

学生的协助交流造就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的产生,在方案逐见成熟的过程中感悟脱离实物的束缚渐进数学推理的成功感。

【教学目标】1.经历小圆片的摆放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有序思想的魅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到小圆片的数量与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再运用规律帮助解决新的问题。

3.借助大家的智慧,在自创的“图画”上挖掘“图画”的数学本质。

通过规律的挖掘,找到更多更有趣的数学规律与现象。

4.通过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方法的优化。

在不断改进方法的过程中学会同伴之间的协力合作。

【教学重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经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运用规律挖掘更多更有趣的数学现象。

【教学难点】形成一幅美丽的“图”,并在“图”中寻找数学的规律,加以运用。

【教学用具】小磁铁、PPT软件、学习单(每小组三张)、圆形小贴纸【教学过程】一、1个小圆片1.寄意于情(1)数列上的小圆片师:老师手上拿着一个小圆片,小圆片飞到这里表示什么?(见下图)(2)排列中的小圆片师:小圆片又飞到了这里,表示什么?(见下图)(3)算式中的小圆片师:小圆片飞到了这个算式上,又表示什么?(见下图)(4)数位表上的小圆片师:小圆片飞到了数位表上,各表示什么?(见下图)2.寓理于情师小结:小圆片可以藏在一列数当中、可以藏在数位表中、藏在图形的排列中、甚至可藏在算式中,不管小圆片到了哪里,它总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一年级数学上册4 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 拼搭

一年级数学上册4 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 拼搭

学校县定都市金山库镇敦煌钟中心学校教师龙去燕燕班级活跃1班第2课时拼搭课题拼搭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在认识了这四种物体后,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学生拿出若干个小正方体、小长方体、圆柱随意地拼搭,通过搭一搭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周密性,我设计了讨论比较谁搭得高的环节,锻炼学生要全面考虑问题。

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搭,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积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

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让学生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学生说一说实物图形,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也有6个面。

1.在不易滚动的物体下面的()里面打“√”。

答案:(√)(√)()()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教师提问: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取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搭,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3.取出一样的小正方体,看看怎样才能拼成更大的正方体。

1.学生动手拼。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拼搭:2.学生1:三种拼法。

学生2:四种拼法。

3.学生操作,拼完了可以互相检查,并拿到讲台上展览。

2.三个长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答案: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

1.游戏:比一比谁搭得高。

规则:所有的积木都用上,又高又稳。

小组内比一比。

各组之间比一比。

小结:方法:长方体竖着放,球放在最上面。

2.出示教材37页“练习八”第2、4题。

3.教师讲解例题,巩固学生课堂所学。

例:数一数,下面各图是由几块小正方体组成的。

1.学生互动游戏。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正方体

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正方体
“操作”一词在《数学课程标准》 中共出现过30次 ,彰显出动手操作的 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具 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动手操作不但能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摆一摆
你会摆出下面的图形吗?并说一说用了几个正方体?
猜一猜,下面图形中是有几个正方体组成的 ?
• 1.讲清目的,激发兴趣。 • 2.具体指导,技能训练。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3
听口令,摆一摆,说一说
• 摆一个二行二列二层的大正方体, • 并说一说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前后、左右、上面
看你能看到几个面?
• 摆一个三行三列三层的大正方体, • 并说一说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前后、左右、上面
看你能看到几个面?
摆一个二行二列三层的大长方体, • 并说一说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前后、左右、上面
看你能看到几个面?
自己摆一个图形,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摆个面?放在桌子上露出来几个面? • 几个小正方体可以组成一个大正方体? • 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藏起来了几个面?
三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藏起来了几个面? 用12个小正方体,可以摆出哪些长方体?
•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 殊的、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 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 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动激发起来,从而 促进大脑的发育。手的动作越复杂,对 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越积极。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摆一摆 想一想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摆一摆 想一想

“神奇的魔珠”——数学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活动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是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的一次实践活动。

“实践与综合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加深他们对数与代数等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次活动利用简易计数器和珠子,让学生在摆一摆、想一想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神奇与蕴含着的一些规律美,发展学生的数感,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同时在摆数过程中所隐藏的“满十进一”的思想又是后面学习进位加法的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已初步掌握了数位的意义,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数值,少数学生会数千以内的数。

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意识,但还需要继续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

基于学生认知的有限性,本节课中所提到的“用珠子在计数器上摆数”都是指摆出百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大小不同,初步感知“满十进一”的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类推、归纳、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经历思考、合作、交流、聆听等学习过程,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思维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神奇和蕴含着的规律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活动难点:经历操作、类推、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简易计数器、珠子,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或简易计数器、珠子)、题卡等。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0 有趣的正方体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0 有趣的正方体

第10讲拼搭游戏——有趣的正方体[教学内容]《数学》春季版,一年级第10讲“拼搭游戏——有趣的正方体”。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地数正方体。

2.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体之间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通过对确定正方体的相对面上的数(汉)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熟练掌握数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的方法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得出正方体相对面上写的数字、汉字等.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通过简单推理得出小正方体相对面上的数字、汉字等。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材料与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一、创设情境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和小朋友们玩起了堆积木的小游戏。

小小的积木块变化无穷,可以搭高楼,建城堡。

同学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还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例1过渡场景:乐乐用小方块体摆出了一个立体图形,他想考考小伙伴们。

(一)教学探究一例1:下面的图形有几个小方块?(1)学生自由猜测木块的个数①(2)学生照样子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数一数后再讨论交流师:为什么这个几何体是由4块小正方体拼搭成的,不是3块呢?(躲藏着1个小正方体)展示交流:这个图形中有4个小方块。

看得见的有3个,看不见的有1个。

方法一上下分层方法二前后分层方法三左右分层答案①学生可能认为3块,也可能认为4块。

(欢欢跳出出示文字说)这个图形中共有4 个小方块。

(二)教学例1后变式练习右面的图形有()个小方块。

(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方法一:看得见有5个小正方体,看不见的有1个小正方体,所有这个几何体有6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藏起来了几个面? 用12个小正方体,可以摆出哪些长方体?
•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 殊的、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 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 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动激发起来,从而 促进大脑的发育。手的动作越复杂,对 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越积极。
• 1.讲清目的,激发兴趣。 • 2.具体指导,技能训练。
摆一摆
你会摆出下面的图形吗?并说一说用了几个正方体?
猜一猜,下面图形中是有几个正方体组成的 ?
听口令,摆一摆,说一说
• 摆一个二行二列二层的大正方体, • 并说一说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前后、左右、上面
看你能看到几个面?
• 摆一个三行三列三层的大正方体, • 并说一说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前后、左右、上面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4
看你能看到几个面?
摆一个二行二列三层的大长方体, • 并说一说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前后、左右、上面
看你能看到几个面?
自己摆一个图形,并说正方体有几个面?放在桌子上露出来几个面? • 几个小正方体可以组成一个大正方体? • 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藏起来了几个面?
•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 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 有创造。也就是只有动手动脑才能心 灵手巧。
“操作”一词在《数学课程标准》 中共出现过30次 ,彰显出动手操作的 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具 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动手操作不但能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