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

合集下载

诊断学笔记

诊断学笔记

诊断学笔记1.基本检查的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嗅诊、与听诊。

P632.深部触诊法有什么: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

P653.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的触诊手法:冲击触诊4.浮沉触诊法的定义,临床意义以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部位,先做2-3次较轻的习惯性动作,然后迅速有利的向下一按,在冲击时即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受。

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

5.深部滑行触诊法的习惯症:要紧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与胃肠病变检查。

6.直接叩诊法的习惯症P66适用于胸部或者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者增厚、气胸。

大量胸水或者腹水等。

7.什么部位叩诊呈实音P67生理情况下见于不含气的实质脏器,如心脏、肝脏;病理状态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者肺实变。

8.正常肺部叩诊音:清音9.过清音的特征,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属于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为一种类音乐。

过清音的出现提示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临床常见于肺气肿。

10.听诊器的构成:耳件、体件、软管P6811.脉压减小的定义,特征,机理,临床意义及脉压增大的临床意义脉压 >40mmHg称之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等。

脉压 <30mmHg 称之脉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P7412.呆小症及佝偻病分别与哪种内分泌失调有关P75呆小症:小儿患甲状腺功能减低佝偻病:幼年时维生素D缺乏13.肝病面容的表现面颊瘦削,面色灰褐,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病。

P7614.面具面容的临床意义:常见于震颤麻痹,也可见于脑炎等。

P7815.黄疸早期或者轻微时出现部位:巩膜及软腭黏膜P8016.全身淋巴结肿大的定义指颈、腋窝及腹股沟等多数区域中,有两组以上的淋巴结同时肿大。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第四章常见症状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等;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

有的体征患者自己能感觉到,医生也能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发热、水肿等。

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上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

第一节发热[ 概念]正常人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

发热(狭义):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中枢受损、散热障碍或产热异常导致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相应的调定点,为被动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发热: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导致体温升高,是暂时性的。

发热(广义):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病因] 感染性、非感染性及不明原因(一)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二)非感染性: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常可引起发热。

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痫,一般为低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

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笔记(第八版诊断学)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笔记(第八版诊断学)

实验诊断第一节概述一、实验诊断的概念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二、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和质量体系※(一)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分析前:检验项目选择、患者准备、标本采集与处理分析中:仪器、试剂、实验方法、人员等分析后:记录、书写、计算机输入(二)实验诊断的质量保证体系1. 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指在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

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2.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nlity assesment, EQA)是指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有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分析和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观察实验的准确性,建立起各实验室分析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3. 全面质量管理: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设施与环境、仪器、试剂、标准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人员、记录、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

※(三)检验报告的临床应用在一项临床实验应用之前,应选择参考人群确定合适的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以便在临床应用时参考。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一些实验在建立参考区间后,就可以开始应用;但是,医学决定水平往往需要在不断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反复验证后才能确定。

1.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是指用稳定、可靠的实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检测健康人群所得的包括95%测定值(正态分布)的范围。

对一个测定值呈正态分布的参考区间,只能代表由健康者组成的小样本中95%的人的实验结果,而5%的健康人可出现假阳性结果。

因此,在实验结果轻度偏离参考区间时,应注意结合临床解释为真正的异常或是假阳性。

2.医学决定水平(medical decision level , MDL)是一种诊断实验的阈值或限值,可在疾病的诊断中起确诊或排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类或分级,或预示将出现某些生理或病理变化、评估某些疾病的预后等。

诊断学最详细听课笔记

诊断学最详细听课笔记

第一章血液系统疾病检测项目红细胞: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体积分布浓度(PDW)第一节血液细胞数量检测一、红细胞数量1.正常值(参考书上)2.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HGB、HCT低于参考区间下限。

(1)生理性:婴幼儿(生成相对不足)、妊娠中后期(血容量↑)、老年(骨髓造血组织↓)(2)病理性:贫血程度根据HGB划分为四级:轻度(男:<120g/l,女<110g/l)、中度(<90)、重度(<60)、极重度(<30)贫血病因(P48)1.红细胞生成减少(1)骨髓干细胞损伤或异常: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多发骨髓瘤(3)造血物质缺乏或失利用:巨幼(叶酸或VB12↓)缺铁、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增多(1)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G-6-PD缺陷症、球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外在因素:自发免疫性溶贫、微血管病性溶贫、脾亢、理化生物因素3.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失血(RBC、HGB基本正常),慢性失血(缺铁性)一般情况下RBC与HGB平行缺铁性(IDA):RBC↓、HGB↓↓、HCT↓↓(血红蛋白合成↓)巨幼性(MA)RBC↓↓、HGB↓、HCT↓(红细胞体积大、HGB高)慢性失血性RBC↓、HGB↓↓再障(AA)RBC↓、HGB↓、HCT↓(骨髓造血功能低)红细胞增多(1)相对性↑:血浆容量↓eg:脱水(呕吐、腹泻、烧伤)、多尿(糖尿病、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2)绝对性↑:男性>6.0×1012/L,女性>5.5×1012/L生理性:胎儿、新生儿(无自主呼吸、相对缺氧)、高原地居民、剧烈运动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症(RBC、HGB、HCT持续性高于参考区间上限)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EPO真性↑某些肿瘤或肾疾患、肾癌、肝癌、多囊肾EPO代偿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先心病贫血形态学分类 MCV MCH MCHC大细胞性↑↑ N 巨幼、恶性贫血正细胞性 N N N 急性失血、多数溶血、再障、骨髓病性贫血单纯小细胞↓↓ N 慢性感染、肝病、恶性肿瘤、尿毒症、风湿致贫血小细胞低色素↓↓↓缺铁、铁粒幼、珠蛋白障碍、慢性失血性贫血白细胞计数(1)大小和形态最大:单核细胞 12-20um ;最小:淋巴细胞 6-9um ;中性粒细胞:10-13um(2)功能消灭病原体,免疫反应,过敏反应(3)生成与破坏①生成粒细胞→骨髓多能干细胞→粒单核祖细胞(CSF刺激)↙↘(高浓度CSF )原始粒细胞原单核细胞(低浓度CSF)↓↓粒细胞幼单核体内分布骨髓:血液:组织=15~20:1:20单核巨噬系统②破坏排出体外(唾液消化液)(4)寿命粒细胞;10-14天;B细胞:4-5天;T细胞:100天以上甚至1年;单核:14天左右(5)生理恒定①粒细胞生成过多→白血病②生成少破坏多→白细胞减少症(WBC<4000/mm3)和粒细胞缺乏症(绝对值<500/mm3)2.正常参考值(记住成人)成人:(4~10)×109/L (4000~10000/ mm3)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09/L3.临床意义(1)生理变异①新生儿~2岁以内幼儿可大于正常②同一人一天内,下午比早晨高(注意复查时间应相同)③剧烈运动、饭后、高热严寒(边缘池→循环池)WBC↑④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WBC↑(2)病理变化类似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LDC)1.检查方法(1) 普通显微镜捡法1)血涂片制备、2)染色、3)镜检: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分类(2) 血液分析仪1)三项分析法(体积分析,不准确,过筛作用)小细胞:35-90 fl,主要是淋巴细胞中间细胞:91-159fl,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溶血剂溶解RBC,单核细胞质多疏松易皱缩)大细胞:160-450fl ,中性粒细胞(3) 五项分析法激光型高档2.参考值(1)普通显微镜捡法(百分比记熟)P12(2)血液分析仪(不要求背)3.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N)生理性↑:新生儿、剧烈运动、高温严寒、妊娠病理性↑:1)急性感染和炎症:化脓性球菌、杆菌,乙脑病毒急性期、狂犬病毒、立克次体;与感染程度不成正比,极严重可减少。

诊断学全套重点笔记【分章节】

诊断学全套重点笔记【分章节】

诊断学全套笔记(2021版)目录01、基本检查法 (1)02、一般检查 (3)03、头颈部检查 (9)04、胸部检查 (10)05、心血管检查 (16)06、腹部检查 (28)07、脊柱与四肢 (33)08、神经系统检查 (38)09、心电图检查 (43)10、临床血液学检测 (48)11、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55)12、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64)13、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65)14、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70)01、基本检查法第一节视诊一、基本概念视诊是以视觉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1、视诊可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营养不良的患者表现眼窝下陷、颊部消瘦、皮肤松弛、消瘦,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肿瘤、结核、甲亢等疾病。

2、体型对诊断某些疾病有参考意义,如无力型者常见于结核病、胃十二指溃疡患者。

超力型患者有患高血压、冠心病的趋向。

3、特殊体位反应某些疾病的表现,如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常端坐呼吸并躯干向前倾斜以减轻心脏受压的症状;肾或胆绞痛患者在床上辗转不安或翻滚;全腹膜炎患者取屈膝仰卧,使腹肌松弛以达到降低腹内压减轻疼痛。

4、观察步态、姿势,有无跛行等对脊柱、四肢、肌肉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可提供一些可靠的线索。

5、有时仅靠视诊可发现某些疾病的重要征象,如重度哮喘的喘息状态,充血性心衰的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感染的急性发热病容,严重循环衰竭的肢端发绀、发凉和出汗等。

第二节触诊一、浅部触诊法有序的检查整个腹部,正常时腹肌柔软,如果腹肌强直,是由于腹膜炎症,腹膜受激惹腹肌痉挛所致,当腹肌高度紧张时可呈板状腹,见于全腹膜炎;局限性腹肌紧张可见于阑尾炎或胆囊炎等。

二、深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主要用于检查腹内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触诊方法嘱患者平卧、屈膝、张口平静呼吸,医生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

1、深部滑行触诊法该法常用于腹腔深部的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法用于肝、脾、肾及腹腔肿物的检查。

实验诊断学笔记

实验诊断学笔记

实验诊断学笔记——2012级临床五年五班整理✓临床血液学检测血液一般检测一、血液标本1、标本种类:全血、血浆、血清2、采血部位:毛细血管、静脉、动脉3、采血时间:空腹、特定时间、急诊4、采集后处理:①抗凝剂:EDTA-Na2、肝素、枸橼酸钠②及时送检和检查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健康人群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血红蛋白(g/L)红细胞(×1012/L)成年男性120-160 4.0-5.0成年女性110-150 3.5-5.0新生儿170-200 6.0-7.0【临床意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单位容积外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70g/L RBC>6.0×1012/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60g/L RBC>5.5×1012/L。

)见于:1.相对性增多:血浆容量减少,如剧烈吐泻、脱水、烧伤等2.绝对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症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中EPO↑①EPO代偿性↑(缺氧):a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b病理性:慢性心肺疾患②EPO非代偿性↑:肿瘤的副癌综合征、多囊肾及肾积水等⑵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RBC持续性显著增加RBC>(7-10)×1012/L Hb>(180-240)g/L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贫血):单位容积外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参考值限,通常称为贫血。

1.生理性婴幼儿、妊娠、老年人2.病理性:⑴红细胞生成减少⑵红细胞破坏增多⑶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正常呈双凹圆盘形,直径6-9μm,四周浅橘红色,中央呈淡染区)⏹大小异常:1.小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厚度薄,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2.大红细胞,直径大于10μm,体积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

3.巨红细胞,直径大于15μm,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3.红细胞大小不均,大小相差1倍以上,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第四章常见症状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等;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

有的体征患者自己能感觉到,医生也能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发热、水肿等。

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上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

第一节发热[ 概念]正常人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

发热(狭义):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中枢受损、散热障碍或产热异常导致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相应的调定点,为被动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发热: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导致体温升高,是暂时性的。

发热(广义):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病因] 感染性、非感染性及不明原因(一)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二)非感染性: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常可引起发热。

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痫,一般为低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

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实验诊断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实验诊断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血液学检查(一)红细胞检查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相对性增多:血浆容量减少,使得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绝对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症):A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

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因血氧饱和度减低所引起。

红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是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点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全身总血容量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也不同程度增多。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可见病理性减少:见各种贫血:①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内在、外在异常②巨幼红细胞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障碍、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③红细胞丢失过多二网织红细胞的检测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由于胞质内还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现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织状细胞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或维生素B12及叶酸后。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的儿童、60岁以上的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妊娠三个月以上2、病理性增快:风湿热、结核病等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贫血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黏液水肿3、血沉减慢:严重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重度缺乏者,血沉可减慢,临床意义较小四血细胞比容HCT/PCV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临床意义:1、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用于计算补液量的参考2、减低:见于各种贫血五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鉴定:ABO血型抗体能在生理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相配一管——主测,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一管——次测,两者合称交叉配血临床意义:输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ABO血型与器官移植;亲缘鉴定;可疑血迹、精斑、毛发的鉴定;某些疾病相关性的调查(二)白细胞检查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一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感染最常见)、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湿疹、剥脱性皮炎等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临床意义甚小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淋巴细胞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放射性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三)血小板的计数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反射性损伤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血小板增多:①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值性疾病②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四)凝血因子检测一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和Ga2+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临床意义:APTT延长:见于因子Ⅱ、Ⅴ、Ⅷ、Ⅸ、Ⅹ、Ⅺ、Ⅻ、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尤其用于细胞因子Ⅷ、Ⅸ、Ⅺ缺乏以及他们的抗凝物质增多;监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试验APTT缩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临床意义:PT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物质和异常抗凝血物质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差第二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测一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二尿液标本的收集:(标本)应在半小时之内送检1 首次尿:清晨首次尿2 随即尿:用于门诊和急诊病人的临时检验3 24小时尿:清晨8点(此时的膀胱刚刚被排空)到第二天早上8点(此时做最后一次的采集)4 餐后尿:午餐后2小时收集尿标本三尿液标本的保存1 冷藏2~8摄氏度保存6~8小时2 加入化学试剂:甲苯、甲醛、麝香草酚、盐酸、冰乙酸四一般性状检查尿量增多:暂时性多尿、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减少:肾前性少尿、肾性少尿、肾后性少尿尿液外观血尿: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可以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快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于尿中,尿液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豆油样改变,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脓尿和菌尿:尿内含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出物或细菌时,尿液呈白色混浊或云雾状乳糜尿和脂肪尿:尿液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乳糜尿3.气味:正常气味来自尿中挥发的酸性物质;长时间放置后尿素分解出现氨臭味;新鲜尿液即有氨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有机磷中毒,尿带蒜臭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呈烂苹果味;苯丙酮尿症,尿有鼠臭味4.尿液比密:是指在4摄氏度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尿比密受尿中可溶性物质的量及尿量的影响。

实验诊断学笔记

实验诊断学笔记

肝功能检查LFT:包括血清蛋白代谢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染料(dye)吸收与排泄检查,血清酶检查和肝炎病毒检查。

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肝细胞损伤的标志物胆汁淤积肝的代谢功能血清蛋白代谢的检查:血清总蛋白是最普遍的实验室检查之一,血清总蛋白包括清蛋白(60%)和球蛋白(40%)参考值:TP 60-80g/L, A 40-55g/L,G20-30 g/L ,A/G正常值:1.5-2.5:1血浆蛋白总量的改变可能由于合成或分解代谢的改变,或是蛋白质的丢失;血清总蛋白的改变可能是清蛋白或是球蛋白的改变或是两者都改变。

测定A/G比值会很有意义。

A降低的可能原因:①合成减少(肝脏疾病)②过度丢失(肾综)③Third spacing(渗出,腹水)(任何原因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都使清蛋白的合成减少)几个因素影响蛋白的浓度:液体平衡中的改变,合成或分解代谢的变化,丢失慢性肝病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常伴有γ-G的合成增加。

G升高而A降低(翻转的A/G):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蛋白电泳(SPE)几种常见病理的电泳图型肝酶:ALT, AST, ALP, GGT, LDHand 5’NT(5’nucleotidas) ,用于确定肝功能。

None of these markers is specific for any single disorder. Then, It is appropriate to consider a panel of markers.(无一标志物对单一的异常状态是具有特异性的。

因此,它们是一组专门标志物)肝细胞损伤的标志物(转氨酶):位于肝细胞里,在肝细胞损伤后释放出来。

2个类型:AST(在肝细胞内是非特异性的),ALT(较有特异性,但肌病时也升高)Interpretations of ALT levels in these disorders are usually made in conjunction with levels of AST(半衰期:47hrs)The adult reference range for both AST and ALT is roughly 10-40 U/L, when measured at 37℃.急性肝细胞损伤的最有价值的标志物是AST和SLT。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

第一章1、危急值 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左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得生命,医师必须紧急处理, 称之为危急值。

灵敏度 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得能力。

特异性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得能力。

参考值对抽样得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得值。

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得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 第一节血液得一般检查一红细胞检测30〜60g/L:重度 60〜90g/L:中度 >90g/L:轻度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巨幼细胞贫血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DI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镰形细胞性贫血 骨骷纤维化 棘细胞增多症 微血管病性溶血 多发性ma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就是核糖体蛋白聚集或沉淀而成得蓝色颗 粒。

对见于铅中毒。

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0、5~lPm, —个或数个,就是核得残余 物质。

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得环形或8字形红色终状物,为有核红细胞失核后核膜得遗迹。

常含 于嗜多色性红细胞中,见于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比容测定(Het)定义在一立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得红细胞在抗凝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得比值。

Het 增加:外种原因引起得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而积烧伤等,使红细 胞相对增多。

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检测Het 作为治疗参考。

另外 在真红、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时,Het 常可达60%以上。

Het 减低:见于^$类贫血。

2、 3、4国内划分贫血严®程度得血红蛋白标准Hb<30g/L:极重度 红细胞形态改变 小细胞低色素性RBC 巨细胞高色素性RBC 大细胞嗜多色性RBC 球形RBC 椭圆形RBC 口形 RBC 靶形RBC 镰形RBC 泪滴形RBC 棘形RBC 裂细胞 缗钱形RBC 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特环红细胞平均值参数1、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每个红细胞得体积,以fl 为单位。

临床《实验诊断学》笔记重点知识总结

临床《实验诊断学》笔记重点知识总结

实验诊断学第一章、血液学1、红细胞(RBC)计数(选择)【参考值】成年男子:4.0-5.5成年女子:3.5-4.0新生儿:6.0-7.0临床意义:(1)生理上:新生儿、气压降低、精神因素、剧烈运动、年龄与性别差异、妊娠(2)病理上:1)RBC↓:贫血A.急、慢性RBC丢失过多;B.RBC寿命↓:溶血;C.造血原料不足;D.骨髓造血能力↓。

2)RBC↑:A. 原发性RBC↑:骨髓增生性疾病;B.继发性RBC↑:机体缺氧;C.相对性RBC↑:体内水分丢失。

2、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参考值底线。

以血红蛋白(Hb)为标准:成年男子HGB<120g/L,成年女子HGB<110g/L轻度:90——110(120)中度:60——90重度:30——603、网积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有嗜碱性物质(RNA),是表明骨髓造血能力的指标。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的临床意义:(1)反应骨髓造血能力:1)增多:表示骨髓造血能力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能力低下,再生性障碍、白血病。

(2)贫血疗效观察;(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4、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率,沉降速率和红细胞本身、血浆成分相关,后者为主要因素。

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1)生理上:老人、儿童、孕妇。

2)病理上:炎症、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5、血细胞比容(PCV):又称“血细胞压积”,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比值。

临床意义:增高:血液浓缩;减少:贫血。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每L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克数),用g/L表示。

7、粒红比例:是指粒细胞系的百分数÷有核红细胞系的百分数所得的比值,正常值为(2—4):1。

8、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因某些刺激产生的类似于白血病的血象反应。

诊断学重要笔记

诊断学重要笔记

(一)免疫球蛋白
IgM 单独明显增高――巨球蛋白血症
(二)补体 C3
增高: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肝癌)
减低――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依据
(三)感染免疫检测
1、抗链 O( ASO)
增高:提示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一定是近期感染的指标
2 、伤寒与副伤寒检查
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7、胸骨左缘第 1、 2 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 、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 、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 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 、二尖瓣狭窄: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 、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 、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
(一)胆红素
血清

实验诊断学 总结笔记

实验诊断学 总结笔记

一、实验诊断学概论及质控(一)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1.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实验室收到标本这一阶段,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及标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

分析前过程大局部由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在实验室以外完成。

(1)实验的准确性受以下因素干扰/影响:①标本因素:全血、血浆、血清、体液等。

②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饮食、运动、服用药物、应激状态等。

i.昼夜周期变化举例:清晨:皮质醇↑、ACTH↑、血清铁↑、胆红素↑入睡时:生长激素顶峰,皮质醇最低午夜:蛋白质最低垂体激素:多在入睡1~2小时开始升高,在睡眠的中段达顶峰ii.月周期变化性激素:女性按月经周期而变化胆固醇:月经前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原:月经前增高iii.长周期影响维生素 D夏天高,冬天低副甲状腺激素、钙有轻度的相同变化③运动因素长期运动可导致: CK↑,AST↑,LDH ↑,尿酸↑〔男性, 可能因排泄减少〕,内分泌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性激素)〔停止运动后数日可恢复正常〕④饮食因素⑤药物因素药物对血、尿等成分及试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2.分析中质量控制3. 分析后质量控制(二)检验结果的临床评价〔流病学过〕1.确立金标准2.诊断方法的比照3.列出四格表4.诊断性实验的评价真实性、精确性、实用性〔诊断效果、本钱-效益〕(三)循证实验医学的概述二、循证实验医学〔evidence 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 EBLM〕:是根据临床应用的经验和当今研究的最正确证据,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明确评估和应用实验室检验工程和检验结果,使病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临床一般检验与疾病(一)血液1.血液常规检验(1)红细胞参数①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②红细胞比容的测定〔Hematocrit,HCT〕男性:42~49%,女性:37~48%③红细胞平均值参数MCV、MCH、MCHC——用于贫血的形态学诊断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80-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27-34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320-360g/L④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参考值: RDW-CV : <14.9%Clinical significance: 缺铁性贫血与轻型ß地贫的鉴别诊断;用于贫血的早期诊断;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2)白细胞参数①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成人:〔4.0 -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 2岁 : 〔11.0-12.0〕×109/L②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淋巴细胞Lymphocyt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单核细胞Monocyte(3)血小板参数①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100-300×109/L(4)血细胞形态①红细胞形态i.红细胞大小〔cell size)异常①小红细胞Microcyte红细胞直径<6μm见于低色素性贫血,主要为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珠蛋白代谢异常、也见于小球形红细胞增多症②大红细胞Macrocyte红细胞直径>10μm见于溶贫、急性失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③巨红细胞Megalocyte红细胞直径>15μm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④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红细胞直径相差一倍以上见于病理造血,反映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见于中度增生性贫血、低色素贫血、溶贫、MDS等ii.红细胞形态改变iii.红细胞染色异常iv.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构②白细胞及其分类形态i.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见于严重感染性疾病,如猩红热、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1、网织红细胞参考值成人:0.005~0.015(0.5~1.5%)新生儿:0.03 ~0.06(3~6%)绝对值:24~84×109 / L2、溶血性贫血是RBC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3、血细胞的发展规律原始→成熟[ 胞体]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胞浆] 量:少→多染色:深蓝→浅蓝→浅红颗粒:无→有,非特异性→特异性[ 胞核]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核型:规则→不规则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密集→紧缩成块核仁:有→无核膜:不明显→明显[ 核浆比]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4、粒红比值的定义:粒细胞系统各阶段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系统(成熟红细胞除外) 总和之比。

正常值:2~4 : 15、造血干细胞既可产生和自己功能相同的细胞,又能产生造血祖细胞及各种不同系列的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特点: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能力6、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1-10%)(0.5-1%)(<0.5%)临床意义:增生极度活跃:亢进增生明显活跃:旺盛增生活跃:基本正常增生减低:减低增生极度减低:衰竭7、骨髓各细胞比例:名称比例(%)粒细胞系统40-60红细胞系统20淋巴细胞系统20单核细胞系统<4浆细胞系统<2巨核细胞系统7-35个/L8、尿液比重参考值:成人在1.015 - 1.025间,晨尿一般大于1.020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失水等肾血流灌注不足。

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尿崩症。

若持续固定在1.010左右,提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9、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1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用系统学理论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实验结果的各个环节,制定措施加以控制11 参考值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所有抽样组测得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值范围。

12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 ,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的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诊断学重要笔记

诊断学重要笔记

诊断学重要笔记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第四章常见症状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等;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

有的体征患者自己能感觉到,医生也能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发热、水肿等。

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上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

第一节发热[ 概念]正常人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

发热(狭义):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中枢受损、散热障碍或产热异常导致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相应的调定点,为被动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发热: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导致体温升高,是暂时性的。

发热(广义):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病因] 感染性、非感染性及不明原因(一)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二)非感染性: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常可引起发热。

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痫,一般为低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

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第四章常见症状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等;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

有的体征患者自己能感觉到,医生也能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发热、水肿等。

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上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

第一节发热[ 概念]正常人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

发热(狭义):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中枢受损、散热障碍或产热异常导致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相应的调定点,为被动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发热: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导致体温升高,是暂时性的。

发热(广义):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病因] 感染性、非感染性及不明原因(一)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二)非感染性: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常可引起发热。

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痫,一般为低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

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诊断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第四章常见症状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等;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

有的体征患者自己能感觉到,医生也能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发热、水肿等。

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上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

第一节发热[ 概念]正常人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

发热(狭义):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中枢受损、散热障碍或产热异常导致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相应的调定点,为被动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发热: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导致体温升高,是暂时性的。

发热(广义):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病因] 感染性、非感染性及不明原因(一)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二)非感染性: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常可引起发热。

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痫,一般为低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

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师必须紧急处理,称之为危急值。

2.灵敏度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3.特异性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4.参考值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5.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查一红细胞检测(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国内划分贫血严重程度的血红蛋白标准Hb<30g/L:极重度 30~60g/L:重度 60~90g/L:中度>90g/L:轻度红细胞形态改变小细胞低色素性RBC 缺铁性贫血巨细胞高色素性RBC 巨幼细胞贫血大细胞嗜多色性RBC 溶血性贫血球形RBC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RBC 巨幼细胞贫血口形RBC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DIC靶形RB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镰形RBC 镰形细胞性贫血泪滴形RBC 骨髓纤维化棘形RBC 棘细胞增多症裂细胞微血管病性溶血缗钱形RBC 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结构异常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蛋白聚集或沉淀而成的蓝色颗粒。

对见于铅中毒。

染色质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0.5~1μm,一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

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卡波特环红细胞内的环形或8字形红色丝状物,为有核红细胞失核后核膜的遗迹。

常含于嗜多色性红细胞中,见于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抗凝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Hct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使红细胞相对增多。

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检测Hct作为治疗参考。

另外在真红、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时,Hct常可达60%以上。

Hct减低:见于各类贫血。

红细胞平均值参数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以fl为单位。

参考值:80-94fl。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pg(皮克)为单位。

参考值:27~34 pg。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g/L表示。

参考值:320~360 g/L 。

4.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测定(RDW):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即RDW-CV。

参考值RDW<14%。

RDW的临床意义①用于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②用于IDA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③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指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之间的过渡型细胞。

由于胞浆内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液进行活体染色,嗜碱性物质即被染成浅蓝或深蓝色。

【临床意义】1.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2.观察贫血疗效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临床意义:RPI>3,提示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RPI<2,提示骨髓增生低下或红细胞系成熟障碍所致的贫血。

红细胞沉降率(ESR)【定义】简称血沉,是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

【影响因素】1. 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2. 红细胞数量和形状[临床意义] 血沉较为常用但缺乏特异性,对判断机体有无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或某些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无活动进展、恶化及肿瘤浸润等有一定价值。

血沉测定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

白细胞的检测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1.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1)生理性增多(2)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①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②异常增生性增多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其他核左移外周血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

临床意义: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①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核变性②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③棒状小体(Auer小体)细胞之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一条或数条,见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颗粒增多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见1条细长的棒状小体,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2.嗜酸性粒细胞(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急性传染病的极期。

3.嗜碱性粒细胞(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CML、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1)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2)淋巴细胞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是机体受病毒感染后,由正常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成的一种病理细胞。

Ⅰ型:泡沫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过敏性疾病等5.单核细胞增多1.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2.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TB)、某些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减少:无临床意义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贫血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和地区的正常人最低值。

溶血性贫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原理持续血管内溶血时,一部分血红蛋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被分解为含铁血黄素及蛋白质。

当这些细胞脱落至尿中,铁染色法见尿沉渣中有深蓝色物质。

临床意义阳性慢性血管内溶血阴性可能正常,也可能溶血初期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Hb存在于RBC中,当RBC破坏时,Hb才进入血,因此主要检测血浆中Hb含量。

参考值 <50mg/l临床意义增高 PNH、阵发性寒冷性血蛋白尿、冷凝集素综合征、行军性血红蛋白尿血浆结合珠蛋白(Hp)测定原理血清结合珠蛋白属α2糖蛋白,由肝脏合成,作用是运输血管内游离的血红蛋白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降解、血管内溶血后,1分子结合珠蛋白结合1分子Hb。

参考室 0.5~1.5g/l临床意义1.各种溶血性贫血Hp含量都明显减低,甚至低到测不出的程度。

2.鉴别肝内和肝外阻塞性黄疸,前者Hp降低,后者正常或升高。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结合珠蛋白血症,Hp下降。

4.感染、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Hp上升。

检查红细胞膜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原理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出现溶血现象,表面积大而体积小的脆性小,反之较大。

参考值临床意义增加红细胞增多降低贫血酸化甘油溶血试验原理:在一定温度下,RBC在酸化甘油缓冲液中发生50%溶血所需要的时间临床意义:遗传球阳性,为诊断该病的特异性试验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检测蔗糖溶血试验原理由于PNH患者的红细胞在低离子强度的蔗糖溶液中对补体敏感性增强,经孵育补体与红细胞膜结合加强,蔗糖进入红细胞内,导致渗透性溶血。

参考值临床意义 PNH患者蔗糖溶血试验阳性或溶血率增加,可作为PNH的筛选试验,此试验对PNH 敏感性最高,特异性最差,阳性者应再做Ham试验。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原理 PNH患者红细胞由于本身有缺陷,对补体敏感性增高,在酸化的正常血清中,经37℃中孵育,补体被激活,红细胞破坏而产生溶血。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PNH,某些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发作严重时可呈阳性。

CD55和CD59阴性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原理 PNH患者由于X染色体上磷脂酰肌醇糖苷-A(PIG—A)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膜上肌醇磷脂(GPI)生成障碍,因此血细胞缺乏需通过GPI锚定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用带荧光素的CD55、CD59单克隆抗体标记红细胞和中性粒,计数。

参考值正常人 RBC、中性粒<5%PNH RBC、中性粒>10%临床意义用于发现常规方法不能发现的PNH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免疫反应发生变异,产生自身抗体或(和)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

抗人球蛋白试验原理 1.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GT)用抗人球蛋白试剂可与红细胞表面多个不完全抗体的Fc段结合,起桥接作用导致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

2.IAGT用Rh(D)阳性O型正常人红细胞与受检血清混合孵育,如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红细胞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出现凝集。

临床意义①阳性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等。

②AIHA大多属于温抗体型。

③AIHA大多为IgG抗体。

冷凝集素试验原理冷凝集素为IgM类完全抗体,在低温时可使自身红细胞、O型红细胞或与受检者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发生凝集,高峰在0~4℃,37℃消失参考值临床意义淋巴瘤、支原体肺炎、疟疾、流行性感冒。

冷热双相溶血试验第三节骨髓细胞学检查血细胞的生成与发育细胞体积:由大变小细胞浆:量由少变多;颜色由深变浅;颗粒由无到有。

细胞核:体积由大变小;形态由规则变为不规则;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变为粗糙致密;核仁:由有到无核/浆比例:由大变小描述骨髓增生程度对于不易鉴别的急性白血病-特殊染色(组织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POX)临床意义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原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

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原单核细胞呈阴性,少数弱阳性。

4.白血病性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幼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真红、AA、骨髓纤维化、CML急性变等。

2.减低:主要见于CML慢性期3.用于疾病的诊断:CML与类白血病反应; PNH与AA ,ALL(高)与AML(低)。

铁染色临床意义 1.缺铁性贫血2.非缺铁性贫血3.诊断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