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国民社会心理变迁
建国初期黔东南农村地区社会意识和心理的嬗变
看. 对社 会 的 进 步 和 发展 产 生 了 不利 的 影 响 。 关 键 词 : 国初 期 ; 东南 ; 会 意 识 ; 建 黔 社 ・ ; 变 心理 嬗 中 图分 类 号 : 2 8 3 D4 2.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4 一 2 1 ) 3 0 6 — 4 17 — 3 3 (0 0 0 — 2 3 0
F AN a s ng Lin-he
( eate tfMa i L nns ec igadR sac, alC lg, al5 6 1, u hu D p r n o r s e ii T ahn n eerh K i oee K i 5 0 1 G i o ) m x m- m i l i z
Ab t a t W h n ln fr a d c - p r t e mo e n e o s u td p l i a d e o o co d r n r r l r a e e ry sr c : e d r o m o o e i v me t c n t ce o i c l a e n a v r r t n a c n mi r e u a e s i t a l i a nh
O n So i lCo s i u ne s a d y ho o ia a e i t e c a n c o s s n Ps c l g c lCh ng n h
Qin o g a u a A e si eE ryDa s f h e pesRe u l f ia a d n n n R r l r a t a l y eP o l' p bi o n nh ot c Ch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社会心理变迁
经济浪潮下的中国农民社会心理变迁8月份,我局积极响应开展“百村万户”活动的号召,按照村“两委”换届驻村指导“驻村、全程、履职”的要求,认真做好走访群众,宣传换届的工作,加大力度摸排化解矛盾和隐患,取得了显著效果。
同时,在xxxx驻村期间,开展了以农民的心理变迁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现代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智的现代化,而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上的现代化,尤其是广大农民现代社会心理的生成、发展和成熟。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以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化为基础的。
因此,探求农民社会心理现代化的变迁对我国现代化及其农村这块阵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推广则是改革开始的基本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小城镇的繁荣、农业商品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等等。
在这回合经济背景发生巨大变迁的过程中,中国农民他们身上某些传统的东西正在褪去,新的价值元素不断融入,不断地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社会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为我们提供了从社会心理变迁的角度来审视改革开放的视角。
同时,探求农民社会心理现代化的变迁对我国现代化及其农村这块阵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社会心理的良性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引起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变迁,我国农民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民的社会心态总体呈现出良性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自主意识的觉醒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建立,随之而来农民所创造的乡镇企业、村民自治,在制度上创造了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创新,集中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开启并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变迁背景下国民的心理变迁”专题简介
“社会变迁背景下国民的心理变迁”专题简介作者:辛素飞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02期专题主持:辛素飞,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心理学研究。
曾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先后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學报》《教育研究》《心理科学进展》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
关于横断历史的元分析这一专题发表CSSCI及SSCI来源期刊论文近10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迅速发展,各类社会群体的心理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即心理变迁。
关注心理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在个体心理发展层面上,这不仅关乎着个体的福祉,反过来,个体的发展对社会变迁亦有重要的影响; 其二,在社会或群体层面上,这不仅可以揭示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变化规律,还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对心理变迁的影响。
因此,研究心理变迁对未来的社会变迁及相应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针对“社会变迁对国民心理变迁的影响”这一主题,传统的研究范式只能对某个社会群体在某个时间点的心理状况进行探索,而无法考察心理随时代变迁的轨迹,即无法将社会变迁方面的宏观变量与国民心理发展方面的微观变量关联起来。
横断历史的元分析(Cross Temporal Meta-Analysis)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突破性思路:首先搜集前人在各个时间点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如心理量表)得到的关于某个社会群体的心理状况的研究文献,然后将这些文献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连缀起来,作为对历史的横断取样,从而获得这一社会群体的心理指标变化的动态轨迹。
该方法最早见于Jean M. Twenge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实证研究中,后由辛自强教授于2008年率先将这一方法引入国内并应用此方法开展了10多项有关社会变迁背景下国民心理变迁的研究,此后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学者沿用此方法,针对我国各类社会群体的心理变迁展开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社会心理变迁
美观 、 价值观 以及风俗 习惯 等深 层次 、 定性 的共 同心理。 稳
10 9 8年 普 列 汉诺 夫 发 表 《 克 思 主 义 的 基 本 问 题 》 书 , 马 一 创
造性地把社会结构具体化为生产力 、 济关系 、 经 政治制度 、 社
我 国是一个农业大 国, 我国的现代化很 大程度上是农村
和农 民的 现 代 化 。 改革 开 放 以来 , 国 的经 济 现 代 化 已经 迈 我 出 了很 大 的步 伐 , 是 现 代 化 的进 程 更 重 要 的 是 一 种 心 智 的 但
现代化 , 而不仅仅是 经济和物 质上 的现代化 , 尤其 是广大农 民现代社会心理的生成 、 发展和成熟 。世 界著名的现代化研
模式 , 包括农 民的政治意识 、 法律意识 、 思维方式 、 价值取向 、
审 美 情 趣 、 德 情 感 和 宗 教 意识 等 等 。 道 当代 中 国的 改 革从 农 村 起 步 , 的 是 一 条 “ 村 包 围 城 走 农 市 ” 道路 , 的 家庭 联产 承 包 责 任 制 的 实 行 和 推 广 则 是 改 革 开 始 的基 本 标 志 。 改 革 开放 以来 , 村 改 革 极 大 地 解 放 和发 展 农
究学者英格尔斯在《 人的现代 化》 、 纳在《 中 勒 传统社会的消
逝》 中都认 为现代化是一种精 神状态或心理状态 。我 国著名 学者李秋洪在《 中国农 民的心 理世界》中也将 现代化看作 一 种心理态 度的改 变过程——从具有 传统人格 转变 为具有 现 代人格 的过程 。可 见 , 为农 业大 国, 作 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 电 是以农 民社会心理的现代化 为基础 的。
[ 中图分类号 ]C 1. 92 6
我国社会心态的变化趋向及其相关问题
我国社会心态的变化趋向及其相关问题李有发社会心态是指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具有显著的大众性和弥漫性。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资源与条件。
社会心态不仅能够折射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是了解社情民意、社会热点和社会情绪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的社会心态也经历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
认真审视我国社会心态的变化趋向,既是研究我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之一,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求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心态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领域,本文结合目前学术界一些实证研究的成果,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仅从社会心态中的社会心理感受层面,对我国社会心态的变化趋向以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我国社会心态变化的基本趋向1、社会心态中的非理性因素逐渐减少,理性因素逐渐增多。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我国的社会心态经历了一个非理性因素日益减少、理性因素不断增多的变化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在传统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由于社会地位、劳动关系、就业方式以及收入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心态中的不适应感、不公平感、困惑感、矛盾感、浮躁焦虑、急功近利等非理性因素比较突出,情绪化现象相当普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以来,伴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生活困难群体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的逐步扩大,我国社会成员对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心理认同感日益增强,社会心态中非理性因素日益减少,理性因素逐渐增多。
虽然目前我国的社会心态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够理性和平和的因素,但是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心态趋于理性平和必然成为一种变化的趋势。
2、传统的身份感、地位感和归属感趋向分化和多元。
中国建国三十年初期民心变化
中国建国三十年初期民心变化姓名杨树历史不断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车轮转动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润滑剂。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重视民意者能安天下,唐太宗就深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国语·周语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周厉王使百姓生活在“道路以目”的水深火热之中,情绪得不到疏导,最终百姓揭竿而起,推翻他的暴政。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里面,新生的共和国人民的民心自然也是发生了跌宕起伏的变化。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者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最终赢得胜利,从此翻身做主人,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国人民带来翻天覆地地变化。
建国初期,面临国内大量的残破局面,以毛主席为主的党中央政府决心大搞社会主义建设,对国内反革命分子破坏和国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给予绝对的打击。
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无疑在此时让长时间饱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看到了曙光,人民真正做到了自己翻身当家作主。
人民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情况下高呼“毛主席万岁”,表达了群众对伟大领袖的崇拜。
一时之间,“毛主席万岁”的标语铺天盖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这时的民意更多地是对伟人的尊敬和崇拜。
随即而来的西藏和平解放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却是让人民看到了党中央政府柔和与强硬的相较对立的一面。
少数民族可以被友好接纳,反对我们美好生活的家伙就要给予痛击,这一点在当时有些盲目的人民心中的确是留下了很好的影响:接受我们的朋友,保护我们,赶走欺压我们的敌人。
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让人民的心中第一次出现了“法律保障”这个词语,相较之前黑暗的年代,官压民的事实不再出现,无疑让百姓的心理更加安定,从而更加努力的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造。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建国之本,没有法律的约束又何来治国平天下呢?所以当时的党中央的确很明智,历史上腐败的政权就是因为违法乱纪的人没有得到制裁,宪法的颁布,正是在当时用这种方式告诉全国的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就可以得到保护,反之分裂祖国破坏党的统治的,都是会得到法律制裁的。
中国改革时期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中国改革时期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心理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改革时期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第一部分:思想观念的转变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封闭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束缚限制了人们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开放的思想和观念。
年轻人开始关注世界,接受外来文化,对传统观念产生了质问和挑战。
社会价值观也随之转变,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逐渐成为主流,个人的角色在社会中得到重视。
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可以说是中国改革时期对社会心理产生的最大影响之一。
第二部分:成就感的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大量的人民脱离了贫困,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也有了更大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的提升,让人们的心理状态更为健康和积极,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动力。
第三部分:社会分配的不公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的阶层分化现象加剧,导致社会分配的不公问题不断突出。
一些人拥有了极其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但也造成了一部分人的困境。
这种社会分配的不公问题,导致人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
这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是消极而深刻的。
第四部分:社会信任的下降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环境变化和思想意识转变,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
社会信任下降是其中之一。
人们对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主要体现在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增加、利益角逐加剧等方面。
社会信任度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结论部分:总的来说,中国改革时期对社会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思想观念、成就感、社会分配和社会信任都发生了变化。
我们亦可以从这些变化来发掘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为未来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性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性变迁作者:张端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08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转型。
社会转型给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带来了巨大冲击。
农民的社会心理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方向是好的,但过程是艰难的。
我们在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农民社会心理的种种变化,积极引导其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帮助其构建一种平衡、和谐的社会心理。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民社会心理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言:“研究历史,所最应注意者,乃为在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
历史乃其外表,文化则是其内容。
”①纵观新中国六十多年来中国农民的历史变迁,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调整、社会政策改进等制度性因素的背后,还有一种文化因素,即农民的现代性社会心理因素的支撑,推动着农民不断的自我提升,逐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社会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在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过渡。
处于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农民,其生产生活方式经历着巨大的变迁:从人民公社时期的以集体经营为主,到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经营为主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集体为本、毫无个人意志的集体生活正逐步淡出农民的视野,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催生出的个体本位、自主意识、自我精神正在悄然觉醒。
农民正在从集体化的生活中走出,个体意识在逐渐凸显,农民的主体性正在初步形成。
随着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农民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逐渐隐退,原有的传统心理如小农心理、功利心理、天命心理等正在被消解;农民从传统的小农意识中走出,现代性的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心理在逐渐生成。
从整体上看,农民的社会心理呈现出以现代性为主的社会心理特征,即竞争心理、求富心理、开放意识及自我主体意识在增强。
心理上开放性与保守性并存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要素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民的自由流动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1949年到1957年的社会心理
1949-1947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社会心理一、农民的社会心理1949年—1956年,在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中,作为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农民阶级,有其独特的心理,即认识到是农民养活地主,同时既有均平心理又有求富心理、既有发展个体经济的心理又有参加互助合作的心理。
关键词:中国农民;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同盟军。
农民阶级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所养成的社会心理既不同于工人阶级,也不同于其他阶级阶层,如保守、勤俭、安分守己、自私自利、平均与等级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56年。
农民的心理变迁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一)、谁养活谁这是土地改革中遇到的第一个观念上的问题。
按理说,农民对土地的盼望是最为迫切的。
几千年来,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压迫而导致生活困苦,最后无衣无食。
揭竿而起的最大愿望莫过于分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从陈胜、吴广起义始,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止,这一点贯穿始终。
农民起义最高峰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其《天朝田亩制度》中给农民画的蓝图其中就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但是,几千年的封建压迫,却也使农民形成了另一种心理,即等级观念。
这样,一些农民甚至觉得地主的田地养活了农民。
这是一个矛盾,然而又是事实。
当时参加土地改革的许多人都遇到这个问题。
如冯友兰回忆:“在这次土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谁养活谁‟。
”地主认为,地主有地,农民有劳动力,农民种地主的地,是互惠的关系,公平合理。
并且,土地有限、劳力剩余,地主可以选择佃户,地主选谁,是对谁“恩赐”、“赏饭吃”。
这种观点,也在农民心里有同样的反映。
“这本来是地主阶级用以欺骗和麻痹农民的思想,可是沿袭久了,有些农民果然就为这些思想所欺骗、所麻醉,觉得打倒地主阶级似乎不很…合理‟,觉得…理不直,气不壮‟。
土地改革初期,许多地方土改工作进行得不顺利,农民发动不起来,甚至出现农民将分得的财物悄悄地送还地主。
中国发展与民众心理变化
中国发展与民众心理变化XXX学院XXX专业姓名:XXX 学号:XXX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我们国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断增长的GDP显示了我们飞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不断丰富的人民生活表现出我们国家的繁荣;不断提升的军事武器更是展现了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
然而,在看到这些成就的时候,谁愿意更多的去关注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呢?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自然灾害等等,无一不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更严重的是,民众心理日趋扭曲的现实将严重阻碍我们国家进一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他们不会(或极少数)不择手段来谋取暴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增大,产生了不良心态,有人为了掩饰自己,有人为了证明自己,其实这本来是很好的结局,可他们偏偏走偏了,扭曲的心理让他们不堪重负。
当今社会中,我们已经看到民众心理表现出了部分失衡的倾向。
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被父母逼着参加补习班,更不用说小学和中学了。
虽然大学里不是很强调学习成绩,可是大学里竞争压力更大,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踏入社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的问题,怎能疏忽?步入社会,现实更残忍,这时候就不能只顾自己了,还要照顾家人,支持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家庭。
越来越多地听到有人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放弃生命,以前却很少听到这样的新闻,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呢?我们大家都很清楚,中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表明,虽然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所以,积极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扶正民众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我们党十分重视民众心理的健康发展。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深刻分析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强调要树立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观念;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紧密联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着力消除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消极影响;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及其平衡路径研究
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及其平衡路径研究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心态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对于这种变迁,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呢?本文将针对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及其平衡路径进行研究。
一、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心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趋向多元化。
传统的家庭观念、婚姻观念、教育观念等逐渐受到挑战,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开放、多元的观念。
2. 消费观念的变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追求新潮、时尚的消费方式。
3. 自我意识的增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我的关注度不断增强,更加注重自我实现、自我表达等方面。
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也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心态。
4. 人际关系的变迁传统的人际关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更加注重平等、尊重,不再受到传统的约束和束缚。
尽管社会文化心态发生了变迁,但我们也需要在这种变迁中找到平衡的路径,使得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不至于过分偏离传统道德和伦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社会文化心态的平衡路径:1. 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的多元化观念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共融的。
我们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接纳和包容多元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
2. 个人与集体的平衡个人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社会集体利益并不矛盾,我们应该在个人追求自我实现的也要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平衡发展。
3. 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的结合我们应该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开放包容,接纳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
4. 民主法治与道德建设的结合民主法治是保障社会文化心态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但也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心理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心理的发展变化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心理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心理的发展变化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
改革开放前中国公民的政治心理呈现政治冷漠、简单盲从、权威主义盛行等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政治心理呈现以下发展变化:一是政治态度趋于积极。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属于典型的人治政治的权威结构,群众对政治生活不感兴趣,不介入也不关心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的逐渐形成,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让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感觉到,通过自己的政治活动,自己或本阶层的利益是能够得到维护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政治生活,主要表现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各项改革、政治责任感增强、爱国意识浓厚等方面。
二是政治情感趋于理性。
传统社会的人们不是默默屈从就是起义造反,政治心态呈现出两极摆动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大民主”、“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非理性政治活动又造就了一种“激进”、“狂野”的政治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摆脱“文革”中那种浪漫与激进的政治心理,政治情感逐渐从狂野向理性迈进。
当前,人民群众已经学会更多地用理性的思考来分析看待现代生活、权衡中西方文明、观察社会的转型、迎接面对的困难。
三是政治价值观念趋于现代。
主要表现在的人们的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自由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等现代政治观念的逐渐形成。
随着作为法制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平等、自由、民主意识逐渐增强。
与社会主义民主相适应,人们的法制观也得以增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由找“长官”转向找“法官”,由找“市长”转向找“市场”。
民国革命心态的演变趋势
民国革命心态的演变趋势民国革命心态的演变趋势可以从国民的创立、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民国革命心态的演变可以追溯到1912年的国民创立。
当时,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作为国民的指导思想,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
国民内的革命者们认可并积极追随孙中山的领导,他们怀揣着抛弃清朝旧制度,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的激情。
随着北伐战争的爆发,民国革命心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是国民以及共产与各地武装集团共同进行的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斗。
在北伐战争中,国民与共产共同作战,尤其是著名的国共合作时期,民国革命者们的心态达到了一个高度。
他们相信通过合作可以迅速推翻军阀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然而,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以及国共内部矛盾的加剧,民国革命心态发生了新的演变。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一部分国民人开始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
国共合作逐渐破裂,内战爆发。
这一时期,民国革命者们的心态开始悲观,他们纷纷感到革命的前景渺茫,对国家未来充满失望。
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推进过程中,民国革命心态发生了新的变化。
共产提出了"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一时间,农村革命情绪高涨。
农民们对土地革命抱有很大期望,希望通过革命实现农村的富裕和农民的权益。
而国民则对土地革命进行强力镇压,导致了农民与国民的冲突不断升级。
在这一时期,民国革命者们的心态也表现出复杂性,既有坚定的革命者,也有对革命前景感到迷茫的人。
综上所述,民国革命心态的演变经历了从激情洋溢到合作期望,再到悲观失望,最后到复杂多变的过程。
这一演变趋势与民国时期动荡的政治局势、国共关系的变化,以及民众期望的实现步伐不同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革命者们的心态也随之变化,但无论是怀揣着激情的初衷还是迷茫中的追求,他们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与当下,政治教育中的生产力与消费心态问题有何不同?
改革开放初期与当下,政治教育中的生产力与消费心态问题有何不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经济落后,出现了新的问题,包括生产力和消费心态问题。
由于政治环境紧张、政治教育大量涉及思想批判和政治灌输,尤其是“文革”中的群体性打击,导致个人消费心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产力和消费心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教育的改变,导致政治教育中的生产力与消费心态问题也发生了一些不同。
改革开放初期的生产力问题主要是由政治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导致的。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面临多元化的生产力和经济问题,这种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和不良的生产秩序。
在“文革”期间,大量的知识分子被打倒和批判,这种情况极大地消耗了国家的生产力。
另外,在整个国家逐渐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同时,资源分配和信息传递都遭受了严重的干扰,使得整个经济体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政府开始加大对生产力的投入,如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壮大国防力量,促进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合作等。
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民间的生产热情,加速了中国的生产力发展。
在当下的政治教育中,生产力问题并不是那么显著,但仍然存在。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政府对生产力的投资也在迅速增加。
然而,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民间资源的分配不足与市场风险等问题,也导致了一些生产力的问题。
此外,国有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与此同时,在当下的政治教育中,消费心态问题也有很大的改变。
改革开放初期,政治环境紧张,政治意识形态过于强调忠诚和牺牲,导致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漠不关心,缺乏消费需求。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消费心态也开始发生改变。
在这样的影响下,中国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消费需求也大大增加。
这样消费心态的转变,也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和企业的生产热情,并激励了消费增长,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浅谈建国初期若干群众特殊社会心理透视(一)
浅谈建国初期若干群众特殊社会心理透视(一)论文关键词:建国初期群众特殊社会心理论文摘要:建国初期我国就逐渐出现了贪多求快、急于求成,茫然困惑、矛盾反复,盲目遵从、个人崇拜等群众特殊社会心理。
这些社会心理不仅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和纠正,反而在以后的“左”倾建设时期急剧膨胀,成为“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得以发动并持续发展的重要群众基础。
对这一问题的探析,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建国后的许多重大社会运动发生、发展及其走势的深层原因,具有现实意义。
建国初期即1949-195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进行,各方面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但是在取得这些胜利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问题,一些群众特殊社会心理逐渐形成。
一、逐渐显现的贪多求快、急于求成心理在一个个胜利面前,急于求成的心理也在人民群众中悄悄滋长。
在这一阶段,人民群众的热情极其高涨,纷纷主动提出各种口号,例如“我们要给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努力增产节约加速国家工业化”、“把手工操作全部改成机械化”、“绝不空着手到社会主义去”。
广大群众对国家各项建设予全力支持。
急于求成的赶超心理,不仅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而且在党内也普遍存在。
如由于内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有效改造社会,加上外部的强大压力,促使毛泽东在1952年提前结束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
1953年毛泽东明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
当时把这条总路线称为“一化三改”,又把工业化比喻为鸟身,把“三改”比喻为鸟的两翼。
1955年夏,国务院在北戴河开会,按照各部汇报,会议确定“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6000亿斤,棉花产量5600万担,钢产量1800万吨,煤炭产量2.8亿吨。
中国社会心态发生十大变化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兰州学刊
页码: 45-45页
主题词: 社会心态;国情调查;“下海”;八十年代;外界压力;信仰危机;毕业去向;紧张感;理智性;物质利益
摘要: 由著名社会科学家张友渔先生创立的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国情调查工作委员会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社会心态发生了十大变化。
一、致富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个体户、学生都有强烈的致富欲望。
未“下海”的想“下海”,下了海的想走更远。
二、人们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外界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增强,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如粮、油、煤气、肉、蛋的提价并未引起象八十年代中期的社会波动。
三、由于市场经济为人们普遍提供了机会,收入较少的阶层对收入多的阶层的指责和攀比正逐渐被彼此间的竞争所取代。
知识分子学会用智慧去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
论新旧经济体制下农民性格心理的转变
论新旧经济体制下农民性格心理的转变中国经济体制的大变革,尤其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和个性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何世光以敏锐的眼光捕捉这一新的变化,在《乡场上》通过冯幺爸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言行举止及性格心理的变化真实再现了农民的精神状态。
标签:冯幺爸;性格;转变在新时期文学中,有不少作家关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下人们精神状态变化。
何世光的《乡场上》就是改革文学中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农民冯幺爸由怯到勇,由无声到愤怒,从屈辱中站起来的精神变化过程。
在党的政策没有落实之前,冯幺爸在梨花屯是一个软弱窝囊、委曲求全过日子的庄稼汉。
他对于生活不报太多希望,再加他孩子多负担重,思想保守,不思进取,既无本钱又无手艺,的冯幺爸认为做猪儿生意是伤天害理这一歪理。
各种原因使他越来越穷,对生活看不到希望,也造成冯幺爸的委曲求全,软弱窝囊的个性特点。
作者以乡村司空见惯的打架事件,安排冯幺爸为罗二娘与任老大女人的纠纷作证,来展示人物的精神变化。
从事件开始,一向强势的罗二娘断定冯幺爸会为自己说话,逼着冯幺爸为自己作证。
但贫穷软弱的冯幺爸只能采取回避的态度,一方面他不想得罪梨花屯的这尊神,另一方面他的良心尚存,他不愿欺辱和他一样贫穷可怜,受人欺辱的任老大女人。
所以一个简单的作证,冯幺爸连一句真话都不敢讲,只能无奈地选择沉默。
在心中盘算起人物关系和身份,一个是食品购销站的会计,一个是穷酸的教书匠,两者在地位上的差距让任老大妻子明显的底气不足。
也正是这一差距,良心让冯幺爸在证据确凿的事实面前犹豫了。
他一面心里盘算着他家有八口人,大小六个娃儿,一家人总还得过生活,还得要靠着回销粮过日子,需要罗二娘的“帮助”。
这样冯幺爸哪里敢得罪罗二娘,得罪罗二娘也就得罪了整个梨花屯乡场的整个上层社会,自己一家人的不会有好日子过。
另一方面,良知又无法使自己作伪证。
面对人物身份的悬殊差距,冯幺爸一心委曲求全,不能按照自己所见作证,期望用插科打诨的方式,始终没有正面的回答是否在场的问题,甚至是索性走到一边,不在吭声,无奈地选择沉默,陷入了沉思,他期望以逃避的状态,来躲去这次的尴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3No.8Aug.2012第33卷第8期2012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社会心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很多学者都关注的不够,甚至是没有去关注,然而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向前的阶段中,社会心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总是会显现出来,很多时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正因此才被学者们所忽视。
众所周知,社会心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同时又由社会存在决定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是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民族、阶级中普遍流行的,没有经过职业思想家加工制作的精神状态。
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由社会心理来直接支配的。
正如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城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心理因素是推动社会运动的重要动力,任何巨大的社会运动都脱离不了社会民众理性和激情的维系。
所以对建国初期(1949-1956)社会心理的研究,不但是研究现代史理论的拓展需要,同时也是我们分析当代社会心理、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要建设一个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其内心世界和谐的社会,就务必要深入剖析人们的社会心理,将人们对社会变革的心理反应导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社会心理是指某个特定范围的历史与社会共同体,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直接作用下,自发形成而未经理论加工的非系统化的日常意识的整体。
它具体表现为人们的要求、愿望、情感、情绪、习惯、风尚、情趣等;是整个集团、整个阶级,乃至整个民族大规模社会运动的内在动机。
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当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但是这种反作用是有前提的。
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历了一个过渡阶段,一种社会制度的变更是由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的。
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这7年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2],中国社会制度经历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义社会,再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中间就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1949年至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给社会各阶层的心理带来巨大的震动,尤其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最终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建国初期(1949年—1956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是重要的时期,产生了建国以来最为剧烈的社会演变,新中国成立、三反、五反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内,在国内各个阶级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最为复杂。
原因在于:对于民族资产阶级而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可以获得从未获得过的利益,他们的内在心理是兴奋的,而资产阶级始终是被作为消灭阶级,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有着政治上的理想和抱负,许多人是信奉实业救国的;在经济上,他们曾经一度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工业企业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在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直作为中国革命的同盟军,并且在某一历史时期还是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主要是国共两党都在争取的对象;并且都有一定的文化素质[4],所以能否把握他们的社会心理对社会主义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新中国刚成立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旧的的社会制度刚刚废弃,新的社会制度刚刚成立,人们的思想普遍比较混乱、盲目。
处理好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是激发所有社会成员一起为新中国建设贡献的前提。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各种移风易俗的社会活动,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的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称赞和拥戴;国家政治权力扩散到社会基层乃至全体社会成员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地投入浅析建国初期国民社会心理变迁许冬亮(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人们的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心理直接支配的,因此,考察社会历史的演变,社会心理的变迁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是中国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
而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阶段,积极引导国民社会心理的良性转变,科学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内心积极动因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关键词:社会心理;深刻变革;转型;意义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8-0024-0224--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社会化和民主社会化的倾向也越来越突出。
这在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心理上烙下深深的印记[5]。
农民阶级怀着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憧憬欣然接受改造,顺从召唤。
加入高级社后,发觉经营不善,即分社退社,共产党认为农民在物质利益面前社会主义觉悟降低了。
民族资产阶级是怀着矛盾的心理,在阶级存亡和个人命运之间、国家前途和社会发展之间、经济利益和政治命运之间,半屈半就地接受公私合营。
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与工农相结合道路上,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尊的人格逐步被日益强化的政治意识所取代;但仍主张注重科技知识的运用,主张向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学习[6]。
知识分子与其他群体相比: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正因为这个知识分子的命运才会出现一波几折的状况,他们的心理尤其复杂矛盾,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文化、有知识,可以为社会主义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因为他们缺少和底层的工农联系和合作,又具有小资产阶级的某些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更好的去把握他们的社会心理,引导他们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人都是有意识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了我们追求的是什么,那这种心理才会激发我们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显得更直接有效。
恩格斯指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脑,任何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7]。
无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举措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巨大动力还是压力,都推动全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美好理想而奋斗。
中共在建国之初激发起全国人民的内心动因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经验,对于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文明建设,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有深远意义。
建国之初的社会巨变给社会成员的现代化人格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对一部分人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另一面也出现了不少盲目冒进的极端思想。
在建国初期,积极影响处于主导地位,消极影响隐见端倪;但就发展趋势看,塑造现代化人格心理的积极方面不仅没有扩大,甚至出现退化的迹象,消极方面反而呈现扩大趋势。
浓厚的政治气氛下,美好的理想蓝图点燃了广大人们的发财梦,人们的激情随着党的中央领导的头脑发热而被点燃起来了。
虽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拔苗助长,否则就很危险。
绝对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
同时对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打击压制,但领导的头脑发热了,用冷水泼泼,可能会让他清醒些。
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着,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目前中国正处于向现代化过度的攻坚阶段,塑造和健全国民的现代化人格心理是重要前提。
现代化的人格和心理观念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关键,没有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社会制度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彻底意义上的现代化;而仅是现代化的机器在运转[8]。
而只有人的观念转变为现代化了,现代化的制度才能得到彻底的贯彻,接着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才能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
我们要不断营造培育现代人的社会氛围和开拓出培植现代人的社会土壤,就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机制。
伟大领袖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
今天我们要通过和谐社会培养独立的人格,使人从依附型向独立型转化,成为具有理智的、冷静的、富于开拓的现代化人格的国民。
从建国初期到三大改造完成再到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的社会心理历经了多次激烈的震撼,如何引导国民从旧的体制下形成的扭曲社会心理转变为新社会环境下的健康全面的现代社会心理是个艰难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和研究,这必将经过一个阶段或者一个时期才能完成。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既通过科学的决策来激发当前社会各阶层的内心动因即内在社会心理,又确保社会环境引导社会成员的心理向现代化人格转变。
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即使是暂时出错了,我们也不会遗憾,历史的发展演进本身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参考文献:〔1〕朱地.1957大转弯之谜———整风反右实录[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1-50.〔2〕袁景.中国社会转型期国民心理变迁研究[D].吉林:东北师大,2005.〔3〕蒋勇.建国初期上海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心理变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4〕赵先强.建国初期主要阶级阶层的社会心理变化(1949-1956)[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5〕屠文淑.建国初期归国知识分子政治心理管窥[J].宁波大学学报,2006,38(3):187-189.〔6〕韩西林.建国初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认识变化的原因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55(2):120-127.〔7〕师吉金.1949-1956年中国农民的心理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
2003,48(9):180-190.〔8〕马庆饪.大跃进运动深层动因的思考[J].学术论坛,1994,46(6):76-94.(责任编辑姜黎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