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精)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编者梁亦龙张继承生物信息学院2004年9月前言细胞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生命科学中的各个学科领域,甚至非生命科学的许多学科领域中的学者们,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对细胞生命现象的研究。

细胞是生命的载体,不理解细胞就不理解生命。

在现代生命科学教学中,不设置细胞生物学课,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称不上是完全的生命科学家。

在细胞生物学放学中,实验课不可或缺。

实验课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基本技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培养他们树立独立设计实验的思考观念和进行科研的基本素质。

我们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编写了这本《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供我院开设的各专业选用。

由于我们主客观条件所限,而且编写时间仓促,肯定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请提出批评意见,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教学。

编者梁亦龙2004年9月目录实验是规则与操作要求 (1)实验一细胞形态及大小的观测 (2)实验二相差和暗视野显微镜的原理、使用及标本观察 (5)实验三荧光显微镜原理及应用 (9)实验四电镜参观 (12)实验五植物细胞骨架的显示及光镜观察 (14)实验六人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 (15)实验七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区分染色 (17)实验八碱性磷酸酶的显示 (19)实验九叶绿体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还原 (22)实验十人体细胞核型图的制作 (24)实验十一线粒体的分离及活性测定 (27)实验十二联会复合体的染色与观察 (32)实验十三细胞融合 (33)实验十四死、活细胞鉴别 (39)实验十五细胞固定染色法 (41)实验十六早熟染色体凝集(PCC) (43)实验十七细胞同步化 (46)实验十八动物染色体分带技术 (48)实验十九线粒体的显示 (50)实验二十植物愈伤组织培养以及再分化 (52)实验二十一肿瘤细胞培养实验步骤 (57)实验二十二细胞器的分离 (62)实验二十三石蜡切片的制作 (66)实验室规则与操作要求为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避免发生差错与意外事故,特制定以下规则与要求,希望实验者能严格遵守。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12生工)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12生工)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一:特殊显微镜的使用及显微摄影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显微摄影装置及其操作技术,独立完成显微摄影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暗视野显微镜应用丁达尔现象,装配暗示场聚光器,是入射光从聚光器斜向照明被检样品。

暗视野显微镜利用样品的散射光和放射光进行观察,只能观察物体的存在与运动而不能辨清其细微结构。

暗视场照明是照明光线仅照亮被检样品而不能进入物镜,使视场背景暗黑,样品明亮的照明方法。

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通过衍射和干涉现象,将肉眼看不到的相差,变为明暗的振幅差而能看到。

相差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的主要价值,在于对透明的活体进行直接观察,无需采用是细胞致死的固定和染色的方法。

0lympus BH系列的BHS和BHT型显微镜有摄影装置,通过摄影装置,拍摄显微视场中被检样品。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材料:洋葱鳞茎、人口腔细胞;2、器材:暗视场显微镜、相差显微镜、Olympus显微镜、活体生物样品、擦镜纸、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3、试剂:生理盐水(0.9%)、2%碘液、香柏油、二甲苯。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一)口腔上皮细胞的制备及染色1、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地刮几下;4、把牙签上的碎屑放在生理盐水中轻涮几下;5、盖上盖玻片;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7、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洋葱鳞茎内表皮装片制作1、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蒸馏水;3、用镊子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置于蒸馏水中;4、盖上盖玻片;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6、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三)分别用暗视场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观察(四)显微摄影的使用将装片置于显微摄影镜下,选一清晰的视野进行拍摄并打印出来。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动物细胞的传代培养一、实验目的1.熟悉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技术。

2.了解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操作步骤二、实验原理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从机体内取出某种组织或细胞,模拟机体内的生理条件使其在体外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细胞的体外培养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这一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生理、细胞增殖、细胞遗传、细胞癌变和细胞工程等课题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手段。

细胞培养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能为研究者提供大量的生物性状相同的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便于人们在体外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

另外,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使人们较为方便地研究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2种情况。

所谓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是指直接从机体取出组织或细胞后所进行的首次培养。

而传代培养(subculture)是指当原代培养的细胞增殖到一定密度后,将其从原培养容器中取出,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所进行的再培养。

传代培养可简称传代。

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要使细胞能正常地生长、繁殖,需经常对其进行传代。

传代的累积次数就是细胞的代数。

在从事细胞培养工作时常常会接触到细胞系(cell line)和细胞株(cell strain)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一般认为,细胞系指通过原代培养并经传代后所形成的细胞群体,由于细胞系来源于原代培养,而原代培养物中所含的细胞种类较多,故一个细胞系往往由多个生物学性状不同的细胞群体所组成,而细胞株是利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选择出的细胞群体,一个细胞株往往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性状或标记并可持续存在。

细胞培养是一种程序复杂、条件较多且要求严格的实验性工作。

由于细胞在体外的生长、繁殖会受到温度、营养物质、酸碱度、渗透压及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显着影响,故细胞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培养器皿清洗消毒、营养液配制和除菌、pH值调整、温度调节等操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特别要注意无菌操作,这是细胞体外培养成败的关键。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二、 材料:
新鲜菠菜。
三、 试剂:
0.35 mol/L氯化钠,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实验方法:
1. 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和粗脉,称30 g于 150 ml 0.35 mol/L氯化钠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2. 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r/min)匀浆3-5 min。
3. 分别在另外8种等渗溶液中进行同样实验(步骤同上)。
实验结果:
将观察到现象列入下表,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不同低渗溶液下的溶血现象
试管编号 是否溶血 时间 结果分析
1. 10 ml 氯化钠 + 1 ml 稀释羊血
2. 10 ml 氯化铵 + 1 ml 稀释羊血
3. 10 ml 醋酸铵 + 1 ml 稀释羊血
实验结果:
描述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二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细胞器,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由于具有这一重要功能,所以它一直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较大的一种细胞器,利用低速离心即可分离集中进行各种研究。
实验目的:
(一)原理
气孔复合体由一对保卫细胞(有的有副卫细胞)组成,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对光、温度、湿度、CO2等环境因子以及一些植物激素非常敏感。保卫细胞接收信号后,经过胞内信号转导,保卫细胞渗透势变化引起保卫细胞吸水或失水,使气孔开放或关闭,而K+是调节保卫细胞渗透势的重要物质,因此气孔的运动伴随着K+的迁移,如在光下,K+大量进入保卫细胞,渗透势下降,细胞吸水,气孔张开,反之,气孔关闭。

细胞学实验指导

细胞学实验指导

前言一、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是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讲授的理论部分密切联系,同时又有它独特的目的和要求:1. 实验是科学理论的实践与论证,通过实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所获得的理性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临时标本的制作、细胞培养等技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3. 通过实验,培养同学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独立工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书写细胞生物实验报告、绘图、制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

二、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的写作实验报告是科学研究的记录,同学们必须学会客观地、真实地记载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报告的形式一般可分以下三种:1. 文字报告:要求学员将观察所得和实验结果客观地用文字给以准确、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文字力求简洁明了,条理清楚。

2. 绘图: 绘图是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报告形式之一, 它既是根据所观察标本的真实记录和研究资料, 又可通过描绘学习更精细观察描述。

医学生物学实验绘图不同于一般艺术性绘图。

医学细胞生物学绘图的基本要求: ①绘图前应对标本加以仔细观察研究,并在正确的理解后方可动手绘制。

图中各种结构的大小应与实物成比例,力求准确,明暗之处以点疏密表示,切勿以铅笔涂施阴影;②绘图要求洁净明了,整齐有序,图的位置大小,要求分配适宜,线条力求匀整;③图绘好后,各部结构要用铅笔详细标注名称,标注的方法是:由所标注的部位引出直线,并将其名称注于线的末端,所引的线条应与报告纸上下沿平行,书写字应当横排,字迹要求端正。

3. 制表:将观察所得或实验结果,设计一表格,将有关结果逐项填入,表示其相应关系。

三、实验室规则1. 做好课前预习: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及与教材的有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供医学八年制使用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目录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实验二动物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 (5)实验三细胞器的光镜切片观察 (7)实验四动物细胞培养 (9)实验五 ABO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16)实验六血涂片的制作与读片 (19)实验七细胞有丝分裂标本的制备与形态观察 (23)实验八蝗虫精巢减数分裂压片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27)实验九人外周血染色体制备 (30)实验十正常人非显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32)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一、实验目的1. 学习普通台式显微镜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了解几种特殊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microscope) ,是生物医学研究及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仪器,每个学生都必须熟悉它的结构和性能,掌握其使用方法。

1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图1-1) 。

(1) 机械部分①镜座:亦称镜脚,是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整个显微镜。

②镜柱:是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用以支持其他部分。

③镜臂:是镜柱向上弯曲的部分,适于手握。

有些显微镜镜柱与镜臂之间有倾斜关节。

④镜筒:连在镜臂前方的镜筒部分,一般长度为16 cm 。

有直筒和斜筒两种,前者镜筒上下可调节,后者镜筒是固定的⑤调节器:是装在镜臂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转动时可使镜台升降或使镜筒上下移动以调节焦距。

粗调节器( 粗螺旋) 转动时可使镜台或镜筒在垂直方向以较快速度和较大距离进行上下升降,调节物镜与标本的距离。

通常在低倍镜下,先用粗调节器找到物像。

细调节器( 细螺旋) 形状较小,通常在粗调节器的下方或外侧,转动时可使镜台或镜筒缓慢地上下移动,以精细调节焦距,得到清晰的物像。

⑥旋转器( 镜头转换器) :装在镜筒的下端,呈盘状,下面有3 ~4个物镜孔供装置不同放⑦载物台( 镜台) :用以放玻片样本,中间有一通光圆孔,称为镜台孔,由此孔可透入集光器传入的光线。

精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说明书

精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说明书

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精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ShortProtocolsinCellBiology〔美〕J.S.博尼费斯农 等 著章静波 方 瑾 王海杰 谭玉珍 主译陈实平 陈誉华 张钦宪 陈克铨 主校北 京图字:01唱2005唱3954号内 容 简 介 本书内容翔实全面,主要包括:细胞培养、细胞的制备与分离、亚细胞组分分离和细胞器分离、抗体、显微镜技术、细胞蛋白质的特性、电泳与免疫印迹、蛋白标记和免疫沉淀、蛋白质的磷酸化作用、蛋白质转运,以及细胞增殖、衰老和死亡、体外重建、细胞黏附和细胞外基质、细胞的能动性、细胞器运动。

全书还附有各种实用信息和数据,包括试剂与溶液的配制、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药物概要和各种常用技术的介绍等。

原书名:ShortProtocolsinCellBiology.Copyright憋2003byJohnWiley&Sons.Inc.Allrightsreserved.AuthorizedtranslationfromtheEnglishlanguageedi唱tionbyJohnWiley&Sons,Inc.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精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美)J.S.博尼费斯农等著;章静波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 ISBN9787唱03唱017579唱4 Ⅰ畅精… Ⅱ畅①博…②章… Ⅲ畅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 Ⅳ畅Q2唱3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73984号责任编辑:李 悦 彭克里 刘 晶/责任校对:朱光光责任印制:钱玉芬/封面设计:王 浩科学出版社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http://www.sciencep.com双青印刷厂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倡2007年1月第 一 版2007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3000 开本:787×1092 1/16印张:541/4字数:1242000定价:120畅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枙科印枛)译校者名单译 者 章静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董 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王艳辉(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熊伟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陈实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冯 若(郑州大学医学院)刘书漫(郑州大学医学院)崔景彬(郑州大学医学院)陈鲤翔(郑州大学医学院)朱自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 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王艾琳(北华大学医学院)安倍莹(北华大学医学院)曲 莉(北华大学医学院)宋 艳(北华大学医学院)赵永娟(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方 瑾(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张惠丹(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赵伟东(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陈 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海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谭玉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王莎丽(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审校者 陈克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陈实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章静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张钦宪(郑州大学医学院)刘 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朱自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方 瑾(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陈誉华(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译 者 序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已被科学家们所公认。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相差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相差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用品试剂:蒸馏水或生理盐水。

器材:相差显微镜(相差物镜、转盘聚光器、调中合轴望远镜、绿色滤色镜)、载玻片、盖玻片、牙签、滤纸条、指甲油。

三、实验原理光波有振幅(亮度)、波长(颜色)及相位(指在某一时间上光的波动所能达到的位置)的不同。

当光通过物体时,如波长和振幅发生变化,人们的眼睛才能观察到,这就是普通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染色标本的道理。

而活细胞和未经染色的生物标本,因细胞各部微细结构的折射率和厚度略有不同,光波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并不发生变化,仅相位有变化(相应发生的差异即相差),而这种微小的变化,人眼是无法加以鉴别的,故在普通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

相差显微镜能够改变直射光或衍射光的相位,并且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把相差变成振幅差(明暗差),同时它还吸收部分直射光线,以增大其明暗的反差。

因此可用以观察活细胞或未染色标本。

相差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的主要不同之处是:用环状光阑代替可变光阑,用带相板的物镜(通常标有PH的标记)代替普通物镜,并带有一个合轴用的望远镜。

环状光阑是由大小不同的环状孔形成的光阑,它们的直径和孔宽是与不同的物镜相匹配的。

其作用是将直射光所形成的像从一些衍射旁像中分出来。

相板安装在物镜的后焦面处,相板装有吸收光线的吸收膜和推迟相位的相位膜。

它除能推迟直射光线或衍射光的相位以外,还有吸收光使亮度发生变化的作用。

调轴望远镜是用来进行合轴调节的。

相差显微镜在使用时,聚光镜下面环状光阑的中心与物镜光轴要完全在一直线上,必需调节光阑的亮环和相板的环状圈重合对齐,才能发挥相差显微镜的效能。

否则直射光或衍射光的光路紊乱,应被吸收的光不能吸收,该推迟相位的光波不能推迟,就失去了相差显微镜的作用。

1.相差同一光线经过折射率不同的介质其相位发生变化并产生的差异。

相位是在某一时间上,光的波动所达到的位置。

一般由于被检物体(如不染色的细胞)所能产生的相差太小,我们的眼睛很难分辨出这种差别的,只有变相差为振幅差(明暗之差),才能被分辨。

(整理)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整理)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二00九年十月实验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一. 实验目的1. 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 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2. 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 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 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到损伤。

将匀浆液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 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称为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橘红色荧光。

本实验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发荧光的叶绿体进行观察。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

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 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另外,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无荧光载片、盖片和无荧光油。

三. 实验用品1.器材: 1)主要设备: 普通离心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2)小型器材: 剪刀,研钵,移液管,漏斗,滴管, 10ml刻度离心管,纱布若干, 无荧光载玻片和盖玻片。

2.材料:新鲜菠菜。

3.试剂: 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0.01%吖啶橙的配制:称取0.1g吖啶橙加蒸馏水100ml做干液,贮棕色瓶,置4℃冰箱保存。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书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书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书有丝分裂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植物根尖压片方法的基本技术。

熟悉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的变化,并学会染色体简易永久片的制片技术。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一般发生在植物根尖或茎尖的分生组织中。

在有丝分裂时,细胞核与细胞质有很大的变化,但以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而且是有规律地进行。

各种生物染色体在数目上和形态上是相对恒定的,并随科属种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特征。

洋葱体细胞中有8对共16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能复制一份,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上都是相同的。

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中,人们常常需要了解某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这样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三、实验材料洋葱(Aillum cepa)根尖蚕豆(Vicia faba)根尖四、实验器具和药品试剂显微镜、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温度计、镊子、解剖针、刀片、载玻片、盖玻片、烧杯、量筒、滴瓶、切片架、切片盒、凹面玻片、青霉素瓶、大培养皿、纱布、吸水纸、铅笔、吸管。

卡诺氏固定液(甲醇或95%乙醇3份,冰醋酸1份)、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见附录:实验试剂的配制)、0.002M8-羟基喹啉水溶液、0.05—0.2%秋水仙素溶液、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1N HCl、95%乙醇、正丁醇、加拿大树胶。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材料准备选取蚕豆(或小麦、玉米等)种子放在烧杯中,放清水浸泡过夜,使种子吸水胀大后倒出,再用清水洗几次,用多层纱布包好种子,放进20,25?培养箱内培养。

当根尖长1,3cm 时,即可以进行预处理。

(二)预处理为了有利于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观察和计数,在固定之前应用理化因素进行预处理,这样可以改变细胞质的粘度,抑制或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促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等。

一般是在分裂高峰前处理1.5小时以上。

处理的方法如下: 1(秋水仙素水溶液常用浓度为0.05,0.2%,室温下处理2,4小时。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doc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doc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实验目录实验一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与融合•••]实验二动物细胞原代培养•••3实验三细胞传代培养…彳实验四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Y实验五细胞凋亡的诱导、观察与检测“I实验六环境因素诱变染色体改组的观察实验七红细胞膜蛋白的分离及其电泳检测 (11)实验一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与融合实验项目类型:综合性所属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计划学时:7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原生质体分离的原理与技术;2.了解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及应用;3.初步掌握PEG融合法和电融合法.二、实验原理植物原生质体是去除了细胞壁的裸露的细胞.原生质体可以从培养的单细胞、愈伤组织和植物器官(叶等)获得.但一般认为从叶肉组织分离原生质体是理想的材料,其优点是材料来源方便,供应及时,而且遗传性较为一致.原生质体的分离通常采用酶解法,对细胞壁成分进行降解后获得.原生质体培养的条件和对营养的要求与组织、细胞相似.但原生质体由于除去了细胞壁,所以需要一定浓度的渗透压稳定剂来保持原生质体的稳定.常用的渗透压稳定剂包括甘露醇、山梨醇、蔗糖等. 其次,还应当考虑取材、酶的种类和纯度、酶液的渗透压、酶解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分离原生质体的影响.2个或2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1个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法、聚乙二醇(PEG)法和电融合3种方法,其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两细胞接触点的膜分子发生重组,然后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形成一个球形细胞. 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的意义:1.除去了细胞壁为植物细胞之间的融合扫平了障碍,为制造新杂种开辟了道路.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在植物遗传工程和育种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植物同源、异源多倍体获得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克服远缘杂交有性不亲和障碍,也可克服传统的通过有性杂交诱导多倍体植株的麻烦,最终将野生种的远缘基因导入栽培种中,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望成为作物改良的有力工具之一.2.原生质体可摄入外源DNA,细胞器、细菌或病毒颗粒,这些特性与植物全能性相结合为高等植物的遗传饰变打下基础.3.获得细胞无性系和选育突变体的优良起始材料.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材料:油菜叶子、白菜花2.溶液或试剂:(1)洗涤液:甘露醇0.7mol/L,CaC12 • 2H2O3.5mmol/L,KH2PO4 0.7mmol/L(pH 5.6),高压灭菌;(2)混合酶液:1.5%纤维素酶,1%果胶酶溶于洗涤液中(pH 5.6).(3)50%PEG(4)高pH高钙稀释液:(5)20%蔗糖溶液(6)DPD培养基:3.仪器或其他用具:超净工作台、灭菌锅、显微镜、恒温培养箱、镶子、解剖刀、剪子、接种针、铝饭盒、锡箔纸、记号笔、橡皮筋、试剂瓶、三角瓶移液管、培养皿、酒精灯等.四、实验步骤(一)原生质体的制备:1.取材:取新鲜油菜叶和白菜花瓣自来水洗净,再用70%乙醇浸泡30S,0.5%次氯酸钠消毒lOmin,无菌水冲洗5次.2.酶解:材料切成1mm宽细丝,加入适量酶液,置摇床上(60〜70rpm),在25〜28°C黑暗条件下,酶解5〜7h.3.分离:用200目网过滤除去未完全消化的残渣,在lOOOrpm条件下离心5分钟,弃上清.加入3〜4ml洗涤液,相同条件下离心2-5分钟,弃上清,留1ml洗液.用滴管将混有原生质体的1ml洗液吸出,轻轻铺于20% 蔗糖溶液上(5ml离心管装3ml 20%蔗糖溶液),在lOOOrpm条件下离心5-10分钟,由于密度梯度离心的作用,生活力强状态好的原生质体漂浮在20%的蔗糖与洗涤液之间,破碎的细胞残渣沉入管底.用200 u 1移液器轻轻将状态好的原生质体吸出(注意尽可能不要吸入下层的蔗糖溶液),放入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加4ml洗涤液,1000rpm离心2-5分钟, 弃上清.(二)原生质体融合:1.将原生质体用DPD调节浓度为1*105个/mL.2.将原生质体混合物滴入小培养皿,静置8〜10分钟.3.然后滴入50%的PEG溶液,静置2分钟.4.依次间隔5分钟加入0.5ml、1 ml和2 ml高钙高pH洗涤液.注意在第二、三次洗液加入前,用移液器轻轻吸走部分溶液,但不能吸干,否则原生质体破碎死亡;最后用液体培养基洗1〜2次.制片,镜检.五、实验报告画出观察到的融合细胞,并计算融合率.六、思考题1.你认为要获得数量多、生活力强的原生质体,在实验中应注意那些问题?增多数量的方法:多取材且尽量切碎,增加酶浓度,提高酶解温度,延长酶解时间,操作轻柔,勿使原生质体破碎等.提高生活力的方法:取新鲜材料,采用合适的酶浓度、作用温度和时间2.举例说明原生质体融合的应用价值.实验二动物细胞原代培养实验项目类型:基础性所属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计划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动物细胞原代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过程;2.熟悉原代培养细胞观察方法.二、实验原理用直接从机体获取的细胞进行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原代培养是建立各种细胞系的第一步,该技术可以在体外进行各种类型细胞的增殖、遗传、变异、分化和脱分化、恶变与去恶变等研究.分为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法两种.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材料:小鼠心、肝、脾、肾等2.溶液或试剂:(1)RPMI-1640培养基、小牛血清.(2)0.25%胰蛋白酶、(pH 5.6).(3)Hanks液3.仪器或其他用具: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高压锅、水浴锅、解剖器械、培养瓶、微量加样器、吸管、移液管、酒精灯、酒精棉球等.四、实验步骤1.处死小鼠:将小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放入75%酒精种浸泡消毒.2.取材:在超净工作台中用灭菌的解剖器械剖开小鼠腹腔,辨认并取下肝脏、脾脏和肾脏,放入灭菌的培养皿中,加入Hanks液清洗,然后加入2mL胰蛋白酶液,研磨并过滤.3.将液体转移到离心管,1200rpm离心5min收集细胞,加入适量培养液,C02培养箱培养.4.观察:逐日在倒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五、实验报告画出细胞贴壁前和贴壁后的形态.六、思考题试述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的条件?实验三细胞传代培养实验项目类型:基础性所属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计划学时:3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贴壁细胞传代的培养方法;2.观察传代细胞贴壁、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二、实验原理离体培养的细胞群体增殖达到一定密度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速度就会减慢甚至停止,如不及时分离传代培养,细胞将逐渐衰老死亡.传代培养是指细胞从一个培养瓶以1:2或其它比率转移,接种到另一培养瓶的培养.贴壁培养细胞的传代通常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把细胞分散成单细胞再传代.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材料:原代培养的小鼠细胞或Hela细胞2.溶液或试剂:(1)RPMI-1640培养基、小牛血清.(2)0.25%胰蛋白酶、(pH 5.6).(3)Hanks液3.仪器或其他用具: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高压锅、水浴锅、培养瓶、微量加样器、吸管、移液管、酒精灯、酒精棉球等.四、实验步骤1.将长成单层的细胞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中倒掉瓶内的培养液,加入少许消化液.(以液面盖住细胞为宜),静置5~10分钟.2.在倒置镜下观察被消化的细胞,如果细胞变圆,相互之间不再连接成片,这时应立即在超净台中将消化液倒掉,加入3〜5ml新鲜培养液,吹打, 制成细胞悬液.3.将细胞悬液吸出2ml左右,加到另一个培养瓶中并向每个瓶中分别加3ml 左右培养液,盖好瓶塞,送回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进行培养.五、实验报告分别画出贴壁生长的小鼠细胞和Hela细胞,并说明二者的不同.六、思考题写出细胞传代培养成功的条件?实验四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项目类型:基础性所属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计划学时:3学时一、实验目的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特征及其制备技术二、实验原理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丝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根据其组成成分和形态结构可分为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动、分裂、分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等起到重要作用.用适当浓度的Triton X-100处理细胞时,可将细胞质膜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全部脂质溶解抽提,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不受破坏而被保存,经戊二醛固定,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或间接免疫荧光标记以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结构.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材料:洋葱鳞茎和口腔上皮细胞2.溶液或试剂:(1)M-缓冲液(2)6mmol/L(pH 6.8)磷酸缓冲液(3)l%Triton X-100(用M-缓冲液配制)(4)0.2%考马斯亮蓝R250(5)3%戊二醛3.仪器或其他用具:光学显微镜、50ml烧杯、玻璃滴管、容量瓶、试剂瓶、载玻片、盖玻片、镶子、小剪刀、吸水纸、擦镜纸等.四、实验步骤1.撕取洋葱鳞叶内表皮若干片,大小约lcm2,置于青霉素小瓶或小烧杯中.2.用磷酸缓冲液(PBS)浸泡片刻.3.吸去磷酸缓冲液,用1% TritonX-100处理20分钟抽提细胞骨架以外的蛋白质,从而使骨架图像更加清晰.4.吸去Triton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M-缓冲液有稳定细胞骨架的作用.5.用3%戊二醛固定15-20分钟6.用PBS洗3次,每次3分钟7.考马斯亮蓝染色15分钟8.蒸馅水洗2次9.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五、实验报告绘出植物细胞骨架微丝结构图.六、思考题说出各步骤的目的和一些重要试剂的在此处的作用.实验五细胞凋亡的诱导、观察与检测实验项目类型:创新设计性实验所属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计划学时:9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凋亡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细胞凋亡诱导的方法;3.认识细胞凋亡的特征.二、实验原理人体内的细胞注定是要死亡的,目前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的死亡起码有两种方式,即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坏死是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表现为细胞胀大,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核变化较慢,DNA降解不充分,引起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凋亡是细胞受到内、外因子刺激后发生的由基因调控的生理性死亡行为.其细胞及组织的变化与坏死明显不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首先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胞质密度增加, 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降解,胞膜形成小泡,最终为为几个凋亡小体,无内容物外溢,因此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凋亡小体可迅速被周围专职或非专职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DNA的有控降解是一种内源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的结果,该酶在核小体连接部位切断染色体DNA,这种降解表现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就呈现特异的梯状Ladder图谱,而坏死呈弥漫的连续图谱.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鸡血细胞2.溶液或试剂:生理盐水,20mmol/LCaC12顺伯,姬姆萨染色剂,Tris.HCl,SDS, EDTA,乙醇,甲醇,蛋白酶K.3.仪器或其他用具:超净工作台、灭菌锅、显微镜、恒温培养箱、镶子、解剖刀、剪子、接种针、铝饭盒、锡箔纸、记号笔、橡皮筋、试剂瓶、三角瓶移液管、培养皿、酒精灯等.四、实验步骤(一)细胞凋亡的诱导:1.采鸡血10ml,加0.85%的生理盐水混匀,12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重复三次),制备红细胞悬液,然后加入50ml血细胞保存液混匀放于4°C冰箱中备用.2.取4个试管,各加入鸡血细胞保存液2ml,在1号管中加入2ml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2号试管加入2ml 10ug/ml的顺伯溶液作为阳性对照;3号试管中加入2ml 20mmol/L的CaC12溶液进行胁迫处理;4号试管不加任何物质,实验时煮沸5 min使细胞坏死.(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1.处理4h取样,用生理盐水稀释5倍,各取50ul细胞悬液均匀涂布于5 片载玻片上,晾干.2.用甲醇固定2min,然后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姬姆萨染液染色lOmin.3.用蒸馅水轻轻洗去染液,室温晾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4.照相,并对试验组细胞进行凋亡计数统计.(三)DNA梯状条带的检测:1.离心收集鸡血细胞,弃上清.2.加入1ml的细胞裂解缓冲液重悬,转入1.5ml离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 (500ug/ml)20 n 1,混匀.3.在65°C恒温水浴锅中水浴30min(也可转入37°C水浴12〜24h),间歇振荡离心管数次.4.于台式离心机以12000 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入另一离心管中.5.加2倍体积异丙醇,倒转混匀后,可以看见丝状物,用100ul吸头挑出, 或12,000转/分离心5分钟,弃上清,晾干.6.用50ulTE 缓冲液(pH8.0)溶解沉淀,并加入RNase A(10ug/ul)5ul,于37 °C 保温10〜15分钟.7.1.2 %琼脂糖凝胶,75 V电压,电泳45 min左右,8.紫外灯下观察并照相.(琼脂糖凝胶电泳:称取 1.2克琼脂糖加入100ml1*TBE),加热使之溶解,取一个凝胶模子,两端用胶布封好,水平放置.将制孔器(即梳子)放在模子一侧约0.5cm处,其底部距模子约1mm.待琼脂冷至约70°C时,加入10ul 0.5mg/ml EB,混匀,倒入模子,待冷却凝固后,取下梳子,撕去两端胶布,放入电泳槽中,使有加样孔的一端放在负极一端.在电泳槽中加入1*TBE至超过凝胶表面约1mm.加入DNA 电泳样:1.5ul DNA 。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就像是一场超级有趣的冒险!想象一下,我们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微观世界,那里的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城堡,有着自己的规则和秘密。

记得有一次实验课,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探索细胞的奥秘。

“大家看,这就是显微镜,它能帮助我们看到细胞的样子。

”老师笑着说。

我迫不及待地凑到显微镜前,哇!那一个个小小的细胞,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跳舞。

“这也太神奇了吧!”我忍不住叫了出来。

旁边的小明也兴奋地说:“看呀,它们好像在开派对!”我们都被这奇妙的景象吸引住了。

在实验中,我们可不仅仅是看看就算了。

我们还要动手操作,就像小科学家一样。

比如说,要制作细胞切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哎呀,我怎么总是切不好呀!”小红着急地说。

“别着急,慢慢来,你看像我这样。

”老师耐心地指导着。

经过一次次的尝试,我们终于成功了!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就好像我们爬上了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峰。

还有一次,我们要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

这就像是在看一部超级精彩的动画片,细胞从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

“这难道不是魔法吗?”我心里想着。

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里,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时候细胞染不上色,有时候图像不清晰。

但是,每次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感觉自己又厉害了一点。

这就像在玩游戏,不断地闯关,不断地升级。

难道你不觉得很刺激吗?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微观世界的奇妙,还让我们学会了耐心、细心和团队合作。

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探索生命奥秘的大门。

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医学充满了期待。

所以呀,同学们,一定要好好享受这场奇妙的冒险!。

细胞生物学及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及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及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拔毛细胞的制备和观察实验目的:掌握拔毛细胞制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方法,了解细胞形态和结构。

实验方法:1.取一只小鼠或大鼠,用消毒剂擦拭身体,用镊子夹住一根毛发,在其生长的初始位置拔下。

2.将拔下的毛发放入离心管中,用10%无菌牛血清(FCS)悬浮液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放入新的离心管中。

3.向上清液中加入PBS,离心5分钟,去掉上清液,留下沉淀。

6.视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实验注意事项:1.任何时候要保持洁净操作,避免细菌、真菌污染。

2.镊子、离心管、试管等实验器材要事先消毒,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

3.离心速度、时间要准确掌握,避免将细胞过度打碎。

4.视觉显微镜观察时,要准备好适合的目镜、物镜和照明条件。

实验结果:拔下的毛发通过制备,可得到细胞悬液。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发现其形状不规则,细胞质浅染,细胞核染色体呈现边缘离散的状态。

实验二:细胞凋亡的检测实验目的:掌握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和检测方法,了解其在细胞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3.向沉淀中加入PBS,磨碎细胞,使细胞悬液更均匀。

4.加入Annexin V-fluorescein染色剂和PI(荧光素愈创木酸盐)染色剂,共同检测细胞凋亡。

5.在20-30分钟的暗室中保护细胞悬液充分染色。

6.在流式细胞仪下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1.试剂和仪器准备要充分,以保证实验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样品接触光线,影响检测结果。

3.试剂染色剂使用要防止交叉污染,减少假阳性率。

通过Annexin V-fluorescein和PI染色法,可以区分细胞凋亡和坏死。

在流式细胞仪下,可以检测到细胞凋亡和坏死的数量和比例,并得出相应的结果。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实验目的](一)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件性能。

(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了解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实验原理]虽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结构很复杂,但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和光路图如图1所示,被检物体AB放在物镜(O1)下方的1―2倍焦距之间,则在物镜(O1)后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实像A1B1,这个实像正好位于目镜(O2)的下焦点之内,通过目镜后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A2B2,这个虚像通过调焦装置使其落在眼睛的明视距离处,即25cm,使所看到的物体最清晰,也就是说虚像A2B2是在眼球晶状体的两倍焦距之外,通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形成一个倒立的A2B2缩小像A3B3。

[实验器材]擦镜纸字母装片羊毛交叉擦片普通光学显微镜二甲苯香柏油三内容与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Microscope)的外形和结构因类型不同略有差异,但基本结构和功能是相似的。

(图2)(一) 1.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光学显微镜由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构成。

机械部分:(1)镜座:位于底部的金属座。

一般为马蹄形,用以支持和稳定整个镜体。

(2)镜柱:镜座与镜臂相连的短柱。

(3)镜臂:镜柱上方弯曲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

(4)镜筒:在镜臂的上方倾斜的金属园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转折处装有棱镜,使光线转折450。

其上有一固定螺钉将镜筒连接于镜臂上方。

(5)调节器:在镜柱两侧有大小两个螺旋,大螺旋为粗调节器,转动时能使载物台快速升降。

调节范围较大,适于低倍镜调焦用。

小螺旋为细调节器,转动是载物台仅缓慢升降,调节范围较小,适于调节物象的清晰度。

此外,在右侧粗调节器内侧有一窄环,称粗调松紧调节轮,用以调节粗调节器的松紧度。

向外转时偏紧,向内转时偏松。

左侧粗调节器内侧有一粗调限位调节环凸柄,向上推紧时,镜台上的最高点被固定(这两个环一般不需调节)。

(6)旋转盘:又称物镜转换器,安装在镜筒下端,为一可旋转的圆盘,上有4个圆孔,图2 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2.镜筒3.物镜转换器4.物镜5.通光孔6.聚光器7.光圈8.反光镜9.粗调节器 10.细调节器 11.镜臂 12.推进器 13.载物台 14.倾斜关节 15.镜柱 16.镜座 17.照明装置 18.粗调限位环凸柄 19滤光片座用以安装放大倍数的物镜,转动旋转盘使不同的物镜达到工作位置(即与光路合轴)。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医学研究中心编订2013-08实验一实验准备【目的】了解组织培养中实验器材的处理过程。

【概述】目前多数的实验室还达不到用后即弃的条件,常要反复使用一些器皿,在组织细胞培养中器材的清洗、消毒灭菌仍是重要环节,是一项繁重而艰苦的工作,而且工作量很大, 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器皿上杂质及其对细胞生长有影响的物质及各种微生物。

【材料】1.玻璃器皿:培养瓶,血清瓶,试管,吸管2.塑料器皿:枪头,EP管【操作步骤】(一)玻璃器皿的处理玻璃器皿用于培养细胞、细胞冻存、培养用液的存放等。

提供细胞生长的玻璃表面不但要清洁干净,而且要带适当电荷。

苛性碱清洗剂会使玻璃表面带的电荷不适于细胞附着,需以HCL或H2SO4中和。

清洗玻璃器皿不仅要求干净透明、无油迹,且不能残留任何毒性物质。

为了保证清洗的质量,一般玻璃器皿的处理分为六个个步骤。

1.浸泡:新的玻璃器皿首先用自来水初步刷洗,5%稀盐酸溶液中浸泡过夜。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用1‰的新洁尔灭或清水浸泡。

泡时应将器皿完全浸入水中,使水进入器皿内而无气泡空隙遗留。

2.刷洗:一般多用毛刷和洗涤剂或洗衣粉进行洗涤,以去除器皿内外表面的杂质。

3.浸酸:酸就是清洁液,由浓硫酸、重铬酸钾及蒸馏水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去污能力很强,对玻璃器皿无腐蚀作用。

经清洁液浸泡后,玻璃器皿残留的未刷洗掉的微量杂质可被4.流水灌满、倒掉,须重复十次以上,然后,再用蒸馏水漂洗2~3次,最后用三蒸水漂洗一次。

烤箱内烘干备用。

5.包装:包装的目的是防止消毒灭菌后再次受到污染,所以经清洗烤干的器材应严格包装后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消毒灭菌:包括干热消毒和湿热消毒。

干热消毒一般在烤箱中进行,主要用于消毒玻璃器皿,需加温到160℃,保持90~120min方能杀死芽孢。

湿热消毒是一种有效的消毒方法,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消毒。

因物品不同,其有效灭菌压力和时间不同,一般物品(如布类、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消毒的要求是101.33kpa(相当于15磅,121℃)20min,某些培养用液、橡胶制品、塑料器皿等要求为67.55kpa (相当于10磅,115℃)1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方法和步骤:
1、介绍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螺旋。
光学部分:接目镜、物镜、反光镜、聚光器。
2、油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原理:油镜头的晶片细小,进入镜中的光线亦少,光线经聚光器,通过载玻片进油镜时,由于空气介质和玻璃介质的折射率不一样,光线因折射而损失,使视野更暗。在载玻片和油镜之间加上和玻璃折光系数相同的香柏油,光线直接进入镜头,不发生折射,视野明亮,便于观察。
通常把活体染色分为体内活体染色与体外活体染色两类。体外活体染色又称超活染色,它是由活的动、植物分离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小块,以染料溶液浸染,染料被选择固定在活细胞的某种结构上而显色。活体染料之所以能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的部分,主要是靠染料的“电化学”特性。碱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阳离子,酸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有阴离子,而被染的部分本身也是具有阴离子或阳离子,这样,它们彼此之间就发生了吸引作用。但并非任何染料均可用于活体染色,理论上应选择那些对细胞无毒性或毒性极小的染料,且使用时需要配成稀淡的溶液。一般说来,最为适用的是碱性染料,这可能是因为它具有溶解在类脂质(如卵磷脂、胆固醇等)的特性,易于被细胞吸收。詹纳斯绿B(Janus green B)和中性红(neutral red)两种碱性染料是活体染色剂中最重要的染料,对于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染色分别具有专一性。
2、取试管一支,加入0.17mol/L氯化胺10ml,再加入1ml稀释羊血,轻轻摇动,注意观察溶液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溶血现象?为什么?
3、分别在另外8种等渗溶液中进行同样实验。步骤同2。
实验结果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三、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活体染色是能使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特异性着色但对活样品又没有毒害作用的一种活体染色方法,其目的是显示生活细胞内的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活体染色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取豆芽的根尖
↓用刀片纵切根尖
放入中性红染液滴中,染色5~10min。

吸去染液,滴一滴Ringer液

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镊子轻轻地下压盖玻片,使根尖压扁,利于观察)
实验结果
在高倍镜下,先观察根尖部分的生长点的细胞,可见细胞质中散在很多大小不等的染成玫瑰红色的圆形小泡,这是初生的幼小液泡。然后,由生长点向延长区观察,在一些已分化长大的细胞内,液泡的染色较浅,体积增大,数目变少。在成熟区细胞中,一般只有一个淡红色的巨大液泡,占据细胞的绝大部分,将细胞核挤到细胞一侧贴近细胞壁处。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总是依赖于技术和实验手段的进步,所以学习细胞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至关重要。
实验一普通显微镜及其使用(装片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油浸系的原理、使用方法、保护要点。
2、参观了解其他各类显微镜。
二、材料: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他显微镜、细菌标本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
氯化钠0.85g (变温动物用0.65g)
氯化钾0.25g
氯化钾0.25g
氯化钙0.03g
蒸馏水100ml
(2)10%、1/3000中性红溶液:
称取0.5g中性红溶于50ml Ringer液,稍加热(30~40℃)使之很快溶解,用滤纸过滤,装入棕色瓶于暗处保存,否则易氧化沉淀,失去染色能力。临用前,取已配制的1%中性红溶液1ml,加入29ml Ringer溶液混匀,装入棕色瓶备用。
明的红色液体,此即稀释的羊血。
二、低渗溶液
取试管一支,加入10ml蒸馏水,再加入1ml稀释羊血,注意观察溶液颜色
的变化,有不透明的红色逐渐澄清,说明红细胞发生破裂造成100%红细胞溶血,使光线比较容易透过溶液。
三、羊红细胞的渗透性
1、取试管一支,加入0.17mol/L氯化钠10ml,再加入1ml稀释羊血,轻轻摇动,注意观察溶液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溶血现象?为什么?
2.在荧光显微镜下,叶绿体发出火红色荧光,但其荧光强度要比游离叶绿体弱,气孔发绿色荧光,两保卫细胞内的火红色叶绿体则环绕气孔排列成一圈。表皮细胞内的叶绿体数量要比叶肉细胞少。
3.用吖啶橙染色后,叶绿体则发出桔红色荧光,细胞核可发出绿色荧光,气孔仍为绿色。
作业
1.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用目微尺和台微尺测量一下叶绿体的长轴和短轴,分别测量5~10个叶绿体,求其平均值。
2.以Olympus荧光显微镜为例,在先用B(bule)激发滤片、B双色镜和O530(orange)阴断滤片的条件下,叶绿体发出火红色荧光。
3.加入吖啶橙染色后,叶绿体可发出桔红色荧光,而其中混有的细胞核则发绿色荧光。
二、菠菜叶手切片观察
1.在普通光镜下可以看到三种细胞(1)表皮细胞:为边缘呈锯齿形的鳞片状细胞; (2)保卫细胞:为构成气孔的成对存在的肾形细胞;(3)叶肉细胞:为排列成栅状的长形和椭圆形细胞。叶绿体呈绿色橄榄形,在高倍镜下还可以看到绿色的基粒。
(1)在普通光镜下观察。
(2)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直接荧光。
(3)观察间接荧光:向手切片上滴加1~2滴0.01%吖啶橙染液,染色1min,洗去余液,加盖片后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间接荧光。
实验结果
一、叶绿体的分离和观察
1.普通光镜下,可看到叶绿体为绿色橄榄形,在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内部含有较深的绿色小颗粒,即基粒。
(2)油镜使用过后,立即用擦镜纸擦拭镜头,如油渍已干,则可用香柏油粘二甲苯擦拭镜头,再用干净擦镜纸擦去二甲苯。
5、观察几种细菌标本片。
6、示教看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
四、作业及思考题:
1、油镜的原理是什么?
2、光线强弱如何调节?与哪些部件有关?
实验二、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方法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

滴2滴1/5000詹纳斯绿B染液

用牙签口腔颊粘膜处稍用力刮取上皮细胞

刮下的粘液状物放大载玻片的染液滴中

染色10~l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

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2、植物细胞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实验原理
Feulgen反应的原理是根据DNA经弱酸(1mol/L)水解后,打开料嘌呤和脱氧核糖连接的键,在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有离的醛基.这些醛基就在原位与Schiff试剂结合,形成含醌基( )的化合物,醛基是一个发色团所以具有颜色,因此凡有DNA的部位,就呈现紫红色.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有必要时立即拍照。另外,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无荧光载片、盖片和无荧光油。
实验用品
一、器材
1.主要设备: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
2.小型器材: 500ml烧杯2个, 250ml量筒1个,滴管20支, 10ml刻度离心管20支,试管架5个,纱布若干,无荧光载片和盖片各4片。
羊血。
三、试剂0.17mol/L氯化钠,0.17mol/L氯化胺,0.17mol/L醋酸胺,0.17mol/L硝酸钠,0.12mol/草酸胺,0.12mol/硫酸钠,0.32mol/葡萄糖,0.32mol/甘油,0.32mol/乙醇,0.32mol/丙酮。
实验方法
一、羊血细胞悬液
取50ml小烧杯一个,加1份羊血和10份0.17mol/L氯化钠,形成一种不透
二、材料新鲜菠菜。
三、试剂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实验方法
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1.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 NaCl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2.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r/min)匀桨3~5min。
3、如何维护显微镜:机械部分的维护,光学部分的维护。
4、注意事项:
(1)观察油镜载片时,先在载片上有菌影的地方滴1-2滴香柏油,然后放载物台中央,眼侧面看,慢慢降低油镜浸入香柏油中,镜头几乎接触标本。再用左眼在接目镜观察,同时慢慢旋动粗螺旋提起镜筒至能模糊看到物象时,再转动微调螺旋,直至看清晰为止。注意镜头离开油,就不能看清,重新按刚才的步骤进行。
中性红为弱碱性染料,对液泡系(即高尔基体)的染色有专一性,只将活细胞中的液泡系染成红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完全不着色,这可能是与液泡中某些蛋白质有关。
实验用品
1、器材
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解剖盘、剪刀、镊子、双面刀片、解剖盘.载玻片、凹面载玻片、盖玻片、表面皿、吸管、牙签、吸水纸。2、Biblioteka 剂(1)Ringer溶液:
3.将匀浆用6层纱布过滤于500ml烧杯中。
4.取滤液4ml在1000r/min下离心2min。弃去沉淀。
5.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不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6.将沉淀用0.35mol/LNaCl溶液悬浮、
7.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即可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3)1%、1/5000詹纳斯绿B溶液
称取50mg詹纳斯绿B溶于5ml Ringer溶液中,稍加微热(30~40℃),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即为1%原液。取1%原液l ml加入49ml Ringer溶液,即成1/5000工作液装入瓶中备用。最好现用现配,以保持它的充分氧化能力。
实验材料
人口腔上皮细胞,小麦种子或黄豆幼根根尖。
(1)在普通光镜下观察。
(2)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直接荧光。
(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间接荧光: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在无荧光载片上,再滴加一滴0.01%吖啶橙荧光染料,加盖片后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