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第3课时:整本书阅读课_《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第3课时整本书阅读课《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计划与阅读一、教学目标1. 师生制定《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计划;2. 按照制定的计划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二、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讨论计划1.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目录,师生讨论整本书阅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2. 师生交流。
全书一共35章,每天五章,七天可以读完。
最后利用“口语交际课”进行读书汇报,举行读书交流。
3. 确定计划,按计划进行阅读。
(二)开启阅读,完成第一天计划附每天读书导语:第一天:鲁滨逊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母十分疼爱他,让他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
可是鲁滨逊却对这样的生活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一心向往着冒险的航海生活。
面对父母的劝阻,他是怎么做的?最终,他做了怎样的决定呢?据说,他出海还遇到了海盗呢,他能摆脱这些困境吗?在今天的阅读中,你能找到答案!开始今天的阅读吧——第二天:鲁滨逊跟着大船来到了巴西,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位正直无私的种植园主,他是谁呢?不甘寂寞的鲁滨逊是否能在这里安居乐业呢?再次冒险的航海生活刚开始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飓风,鲁滨逊和船上的人生存下来了吗?飓风带来哪些影响呢?好像只有鲁滨逊一个人活下来了,是吗?在今天的阅读中,你能找到答案!开始阅读吧——第三天:荒岛上也有地震,你相信吗?鲁滨逊能躲过这场灾难吗?据说鲁滨逊处在病痛之中呢。
在荒地上,没有医生,没有医院,鲁滨逊怎样生存?小岛上还有哪些秘密?鲁滨逊又有哪些收获?我认为,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生存,鲁滨逊为了生存,又做了哪些工作?在今天的阅读中,你能找到答案!开始吧——第四天:雨季到了,鲁滨逊知道淋雨会再次生病,他都选择了怎么做?他又制作出了哪些有用的生活用品呢?据说小岛对面有陆地,鲁滨逊想去看看,他成功了吗?鲁滨逊还打算做环岛旅行呢,真是个不安分的家伙,他成功了吗?对了,岛上有其他动物吗?在今天的阅读中,你能找到答案!继续阅读吧——第五天:鲁滨逊又准备去海岛的另一边看看,并打算把自己藏在那里的小船弄回来。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鲁滨孙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孙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
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本课是《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重点写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学习本课是要让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教学要求: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3、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教学重点: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课前准备: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2、观看《鲁滨孙漂流记》电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厂《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
通过学习,霍金那种向命运抗争的勇气,顽强的斗志,给我们留下厂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位与困难作斗争的勇士,他就是鲁滨孙。
二、感知课文大意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说说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件事?讲的就是鲁滨孙在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的途中,因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
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回答了哪些读书名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2.询问学生平时读过的课外书,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及原因,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3.介绍本次要推荐的书《鲁滨逊漂流记》,并展示相关课件。
二、初步了解1.了解学生是否读过这本书,让有读过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以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2.介绍作者XXX的生平经历,并引出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3.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为后续精读片段做铺垫。
三、精读片段,感悟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情节去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
具体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师的选择进行安排。
1.小说中有一个精彩片段,老师想和同学们分享。
老师让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片段,然后一起品析几个精彩片段。
每个小组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教师随机梳理读书方法并板书。
最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在第二节课中,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鲁滨逊漂流记》。
同学们了解了XXX的经历,交流了XXX28年的荒岛生涯,讨论了书名《鲁滨逊漂流记》的含义,以及XXX漂到了哪些地方。
最后,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全书内容,并从XXX的生活经历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和格式错误。
冒险出海,荒岛求生,最终返回英国——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所描绘的故事。
其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莫过于他在荒岛上的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
那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他的荒岛求生经历吗?让我们来看看XXX初到小岛上的情景。
他在日记中写道:“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我又饿又渴,没有任何生还的机会。
”他身处的困境包括了衣食匮乏、环境恶劣(地震、风暴)、孤独寂寞(在遇到星期五之前只有鹦鹉陪他)、胆战心惊(害怕野人的袭击)。
他一无所有,等待他的几乎就是死亡了。
如果是你被命运之神抛弃在这样的荒凉的贫瘠的小岛上,你会有什么想法?也许你会觉得很倒霉,埋怨上天,感到难过、绝望。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3)能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深入理解小说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学会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主人公鲁滨逊的勇敢、坚毅和自学精神。
(2)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积极进取,追求自由和幸福。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笛福及其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2. 故事情节梳理:鲁滨逊的航海经历、荒岛生活、救星期五等。
3. 人物形象分析:鲁滨逊、星期五、大自然等。
4. 主题思想探讨:冒险精神、生存挑战、人性弱点等。
5. 现实意义阐述:面对困境,如何勇敢求生、自我成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情节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主题思想的探讨。
2. 难点:对小说现实意义的深入理解,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情节、人物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实践法: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小说现实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安排:1. 第1课时:介绍小说背景,阅读第一章。
2. 第2课时:阅读第二章,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3. 第3课时:阅读第三章,讨论小说主题思想。
4. 第4课时:阅读第四章,分析星期五的人物形象。
5. 第5课时:阅读第五章,总结小说现实意义。
六、教学过程:1.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共10课时。
2. 教学步骤:a.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b.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小说相关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情节和人物。
c.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第1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学好语文,没有阅读更谈不上积累。
所以,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鼓励学生阅读。
二、教学背景分析《鲁滨孙漂流记》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组,本组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
《鲁滨孙漂流记》属于名篇导读课,首次采用了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旨在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通过梗概和精彩片段的引领,使学生从单篇走向长篇,从国内走向国外。
本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很浓,但目光大多聚焦在国内现当代儿童文学上,对于外国名著虽有涉猎,却仅为皮毛。
《鲁滨孙漂流记》课前50%学生已阅读过,仅模糊记个大概,细节早已遗忘,更谈不上积累;20%学生曾尝试阅读,但中途而废;还有30%学生从未读过这本名著。
教者在教学时依据课标理念,遵循教材编写意图,将电影《鲁滨孙漂流记》依据依据课文梗概内容,压缩成4分钟的录相,课上展示给学生,目的是吸引学生对这本名著产生兴趣,进而实现课下的深入阅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㈠背景导入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世界名著的海洋中,有这样一本书,它倍受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的喜爱,他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你知道这是什么书吗?(板书课题、作者)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勇敢、坚韧、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探讨他如何克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原因。
3. 通过对鲁滨逊精神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探讨他如何克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原因。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勇敢、坚韧、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分析作品。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为例,探讨他如何克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原因。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心得,分享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探讨他如何克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原因。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鲁滨逊的精神品质。
5. 心得分享: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鲁滨逊勇敢、坚韧、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鲁滨逊在不同场景的角色,体会其心理和行为。
2. 举办一个关于勇敢和自力更生的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分享其他类似的人物故事。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8课文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回到英国。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十二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因为课文是原著的缩写,所以要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进行充分的阅读。
把握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5、运用掌握的读书方法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学习重难点: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进程:1、设疑谈话、导出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一个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失去这个最基本的条件,还能生存下去吗?但是就有一个人在一个荒岛上,没有吃的、住的、又有野兽出没,却生活了二十几年,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鲁滨孙去体验一下那惊险的荒岛生涯,一同走进《鲁滨孙漂流记》。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快速引入课文情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默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完请同学来描述一下文章中鲁滨孙的经历。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内容;(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2)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长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鲁滨逊漂流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 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一些历史、文化背景知识;2. 对鲁滨逊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小说封面、作者简介、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2. 学生提前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鲁滨逊漂流记》封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品;(2)简要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
2. 整体感知(1)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概括小说情节;(2)教师引导总结小说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 人物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
4. 深入解读(1)学生分析小说中其他重要人物,如星期五、慧骃等;(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对鲁滨逊的影响。
5. 总结提升(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教师强调勇于面对困难、自我成长等价值观。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估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掌握程度;2. 过程与方法: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以及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长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和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归纳和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掌握略读和精读的方法,提高速读能力。
4.让学生感受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孤独生活,学习他的顽强拼搏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和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和顽强精神。
三、教学准备教师需提前阅读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同时,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简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个故事,请几位同学简述故事情节。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情况。
1.略读全文(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略读的方法,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故事梗概。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多长时间?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教师巡视指导。
1.精读重点段落(15分钟)•教师指定一些重点段落,让学生采用精读的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能够顽强地生存下去?他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1.拓展阅读(10分钟)•教师向学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引导学生课后阅读。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阅读心得和启发。
1.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鲁滨逊的顽强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拓宽视野。
(完整word版)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新沂市马陵山镇小周小学张庆红读物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17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
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2.与课堂所学相结合,学会把握文学作品的精华。
3.激发学生学习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4.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选书、读书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课前准备:自制书签;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读《鲁滨孙漂流记》。
课时:一课时指导过程:一、读诗导入。
指名读。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狄金森)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那样把人带往远方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读书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书籍啊,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把我们带往远方这部小说一经问世立即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从出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文字。
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逊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读书小贴士:(1)看封面,读前言,了解作者简介,故事梗概,作品意义。
(2)通读全文,对书中的某一句段或故事情节有感触的,做批注;(3)圈画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也可随时摘抄,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鲁宾逊漂流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鲁宾逊漂流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鲁宾逊漂流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故事背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其人性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勇敢、坚强和乐观精神的认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及其体现的人性光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鲁滨逊的经历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荒岛有关的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鲁滨逊漂流记》的课题。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被困在一个荒岛上会怎么办?"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做铺垫。
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节选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圈点勾画,标注出重要信息和有疑问的地方。
同时,教师巡视课堂,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梳理故事情节**:教师提问:“谁能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细节,如他如何建造住所、种植粮食、制作工具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给出问题:“你们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的荒岛生活中可以看出他具有哪些品质和精神?"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想法,拓宽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的勇敢、坚强和乐观精神。
6. **作业与延伸**: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原著《鲁滨逊漂流记》或其简写本,写一篇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感知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
2.掌握小说的叙事线索,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3.感受小说中所蕴含的冒险、勇敢、坚韧、智慧等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叙事线索。
2.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所蕴含的冒险、勇敢、坚韧、智慧等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鲁滨逊吗?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二、分析人物形象1.阅读小说,找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片段,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三、梳理故事情节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线索,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复习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小说的叙事线索。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鲁滨逊在荒岛上成功生存的原因有哪些?二、分析小说主题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具有类似鲁滨逊精神品质的人物。
四、课堂小结2.强调鲁滨逊的精神品质,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
五、作业布置1.深入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了解小说中的细节。
2.写一篇关于鲁滨逊精神品质的感悟文章。
六、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作业完成情况等。
2.评价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学资源1.《鲁滨逊漂流记》文本。
2.相关教学课件、视频等。
九、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分析小说主题(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刚刚回顾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鲁滨逊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学生回答:“鲁滨逊勇敢、坚韧、智慧、独立、自信……”(3)教师追问:“那么,这些品质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大家举例说明。
(完整版)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新沂市马陵山镇小周小学张庆红读物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17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
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2.与课堂所学相结合,学会把握文学作品的精华。
3.激发学生学习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4.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选书、读书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课前准备:自制书签;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读《鲁滨孙漂流记》。
课时:一课时指导过程:一、读诗导入。
指名读。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狄金森)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那样把人带往远方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读书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书籍啊,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把我们带往远方这部小说一经问世立即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从出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文字。
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逊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读书小贴士:(1)看封面,读前言,了解作者简介,故事梗概,作品意义。
(2)通读全文,对书中的某一句段或故事情节有感触的,做批注;(3)圈画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也可随时摘抄,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这是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途、篷、蛮、叛”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故事。
3、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木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教材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制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
某生存,应该是每个人最起码的本领。
同学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课题),这是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
会给同学们很大的启示,你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
组织交流一下。
(知道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自己认真读课文。
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边读边记内容,练习讲课文里的故事。
读一遍记不下来,再读一两遍。
3、3、小组讲故事。
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
三、重点研读细读第2~8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
1、自读自悟,思考: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帮助从“食物、住所、安全、孤独”几方面进行归纳。
四、谈体会,感悟谋求生存的道理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酌情点拨。
小学六年级下册《鲁冰逊漂流记》教案优秀范文三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鲁冰逊漂流记》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
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
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
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你该怎么办?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
3.简介作品,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形象,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木筏(fá)畜(xù)养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宴、籍、聊、贷”4个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梗概部分,说一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自由交流)2.小组内交流,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四、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的故事。
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作品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晚年创作的一部小说。
也让是因为这部作品让丹尼尔·笛福获得了“英国小说之父”的称号。
在六年级下册“外国文学名著”单元,第一篇文章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产生了一定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也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书,读整本书。
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实践于课外。
所以我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每日两分钟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深入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兴趣。
基于以上原因,我选择《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作为我校第十四届大爱教育读书节的展示课教学内容。
阅读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与创作背景,掌握不同的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方法。
2.通过个人独学、同伴交流、小组合作、读悟结合,读写结合等合作探究方式学习。
3.鼓励学生通过章节阅读和交流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读后分享的习惯,激发阅读经典,感悟经典名著的魅力。
阅读重难点:1.能从多角度评价人物,建立立体的、多面的人物形象。
2.能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思想内涵。
阅读规划:阅读过程:导读板块:点燃阅读期待——第一阶段一、联结生活,走进整本阅读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来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期间,你感到什么烦恼呢?2.小结:宅在家里,我们仿佛被遗弃在一座“孤岛”上,就如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笔下的这部不朽名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样。
3.简介《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力。
二、勾连教材,激发阅读兴趣1.出示教材《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2.出示坏处、好处对照表,感受鲁滨逊的烦恼和快乐。
学习鲁滨逊面对困难时的心态,重新思考上课伊始填写的表格,思考并补充相对的快乐。
3.出示整本书的目录,提出要求:(1)根据坏处和好处表,预测该片段在小说的哪个部分,并进行验证。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鲁滨逊漂流记》为蓝本,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掌握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2、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在充分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引导学生要善于捕捉文章的细节描写。
3、让学生在书海中陶冶情操,积淀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学生摘录本、名著推荐目录。
教学过程了解作者和主要内容——泛读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班掀起一股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热潮。
只要有空,就会看见同学们埋头读书的身影。
老师悄悄拍下了你们看书的镜头,想不想看?(出示镜头)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伊始,通过给同学们呈现他们课间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鲜活画面,既巧妙地引出了本课课题,又为本节阅读指导课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2、学生自由介绍作者。
师:你了解作家笛福吗?请你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笛福。
师:《鲁滨逊飘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在当时影响非常大,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笛福也因此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
3、学生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点评:运用问题探究法,和学生一起走近作家笛福,重温小说主要内容,不仅检查了同学们课前的阅读情况,还为揭示“泛读”这一阅读方法提供了范例。
4、介绍读书方法——泛读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其实书中已经介绍了,有的在书的前言部分,有的在导读部分。
我们第一次阅读一本书,浏览了作者简介、导读(有的书叫序、前言)、目录、后记等,便可大体上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这种读书方法叫泛读。
把握人物形象——精读1、介绍读书方法——精读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泛读,已经了解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那么,要读懂一本书,光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不够,要读出水平,把握人物的形象,就必须精读。
2、介绍精读方法——做摘录师:如何来精读呢?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们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时候,都摘录了哪些内容呢?(学生汇报摘录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师:比较长的片段,我们可以采用概括主要内容、摘录段首语句、截取片段精华等方法摘录。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鲁滨逊漂流记》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鲁滨逊漂流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
教学过程一、揭题:1、谈话导入。
2、简介作者笛福。
二、看图片回顾小说内容。
三、读故事梗概,概括主要内容。
(板书)鲁滨逊:冒险生活荒岛余生返回英国四、交流精彩情节,感悟人物精神。
1、鲁滨逊流落荒岛,遇到了哪些困难?2、鲁滨逊靠着什么克服了这些困难,在岛上生活了将近28年?3、小说那些地方可以体现出鲁滨逊坚忍不拔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情节、也可以是一段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
)▲身处不幸的处境,将好处与坏处对比起来看。
▲造船、做各种生活用品花费的时间长。
▲选址建房。
▲种植小麦。
五、交流学生摘录的优美句段,并谈谈感受。
说说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给了你什么启示?六、小结。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掌握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以及创作原型;分析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讨《鲁滨逊漂流记》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二)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016.9.20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梗概:(这部分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布置。
)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
)
三、自学“精彩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1、精彩片段主要写了什么?(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
2、这部分是故事梗概中第几段的内容。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出示预习提纲:
1、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战胜这些困难的?从中你感受到鲁滨逊是怎样的人?
2、交流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处。
3、从他身上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三、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1、第一小题既包含物质层面的,也包含精神层面的,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总结:
孤独,所以他不停地工作,自我安慰,救星期五。
缺少食物、衣服、墨水等生活用品,他趁船被吹到岸边时,从船上往下搬东西,他还养羊,吃羊肉,喝羊奶,种麦子,磨面粉。
恐惧,缺少安全的家。
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杨柳桩子,隐蔽自己,分开圈养羊。
他建巢穴,做栅栏。
鲁滨孙是一个勤劳、聪明能干、善良、坚强、积极乐观、不畏艰险、脚踏实地的人。
2、7-9段精彩。
鲁滨孙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境遇。
尤其是在想好处方面,可见他很乐观积极。
他把坏处也考虑得那么清楚,可见他能很清醒地认清现实,这便于他采取正确的行动策略。
他很会自我安慰,从不幸中寻找幸运,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指导学生读书。
尤其是9段的那几句,一定要反复读。
3、启示可分几个层次:
人应该热爱劳动,勤劳的双手能创造幸福生活。
不怕困难,积极行动,才能改变困境。
乐观的人生态度,从不幸中寻找幸运,鼓励自己振作。
四、总结全文:
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不同的命运,鲁滨逊在无人的荒岛上顽强地生活了28年,还创造了自己生活的乐园,这与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相信他的生活态度会激励我们用正确的观念看待生活、看待挫折。
课文所选的只是书中一个精彩的片段,已经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也留下了许多疑惑,也许只有在读过全书之后我们才能够解答这些疑惑,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16.10.9
教学目标:
1、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阅读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2、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3、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精彩片段中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方法。
2、通过对《鲁滨孙漂流记》的阅读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指导读法。
同学们喜欢看名著吗?喜欢看的请举手。
指名谈谈:你平时是怎么读名著的?
学生介绍各自的阅读方法。
师小结归纳: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便于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2、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精读。
两者结合,收获更多。
3、做点读书笔记。
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过渡】:今天,我们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进一步掌握阅读方法,使自己能更快、更多、更有效地阅读名著,以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展示不同版本的《鲁滨孙漂流记》,投影前言、目录等,让学生说说从前言、目录了解到哪些信息。
三、快速默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出示资料)
1、了解并交流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
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
2、概括一下鲁滨孙如何在荒岛上生存下来?经历了哪些事?
(1)搭帐蓬、围栅栏、挖洞穴、制家具;
(2)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做面包;
(3)救助“星期五”;
(4)救出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5)解救英国船长;
……
3、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
【过渡】:略读全书,只能了解这本书的大概内容,而一本好书,肯定有一些情节会让你觉得回味无穷,禁不住细细把玩一翻,这种阅读方法就是精读。
鲁滨孙孤身一人漂流到了荒岛上,你想知道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析小说中的精彩部分。
五、阅读精彩片段(出示资料)
大声朗读精彩片段,思考并讨论:
1、深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请同学们找出突出表现他的心理的关键词句,读一读,并概括出来。
(1)从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格外恩赐;
(2)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3)后文他在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地活下去的理由。
2、从鲁滨孙的心理活动中你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劳动、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勤勉实干、创造进取等)
3、该片段采用第几人称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
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4、谈谈你的感悟:
示例:(1)在逆境中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出质量。
(2)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要努力看到积极因素,改变悲观绝望心理。
(3)在逆境中,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执着顽强的生存信念。
(4)要用理性战胜感情。
……
六、延伸阅读,激发兴趣:
鲁滨孙后来回到了英国,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你想了解这些情节吗?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原著,并做点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