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及反思
(3)“依山尽”说明了什么?
这是对什么景物的描写?
(4)同学们,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太阳会离山很近?
(5)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6)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象呢?
(7)“黄河入海流”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而去。
这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物?
(8)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滚滚的黄河水,翻着波浪,向大海流去,会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远景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
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
教学反思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黄河归海的壮观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其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讲解,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落日下黄河水滚滚东流的景象。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楼(楼房)(高楼)依(依然)(依靠)
尽(尽力)(尽头)层(上层)(楼层)
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8张幻灯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2课时教案
课题
古诗二首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语文教课设计《古诗二首》课文原文yès ùsh ān s ì夜宿山寺t áng l ǐb ái[ 唐]李白wēilóu gāo bǎi chǐ危楼高百尺,shǒu k ězh āix īng ch én手可摘星辰。

bùg ǎn g āo sh ēng y ǔ不敢高声语,kǒng j īng tiān shàng rén恐惊天上人。

chìl èg ē敕勒歌běich áo mín g ē北朝民歌chìl èchu ān y īn sh ān xi à敕勒川,阴山下,ti ān s ìqi óng l úl ǒng g ài s ìy 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 ān c āng c āng yěmáng máng天苍苍,野茫茫,f ēng chu īc ǎo d īxi àn niúy áng风吹草低见①牛羊。

《古诗二首》语文教课设计夜宿山寺教课目的1.认识 8 个字,会写 6 个字。

朗诵并背诵古诗。

2.认识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述的情形,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认识 8 个字,会写 6 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课难点能正确、正直地书写 6 个字。

教课过程一、导课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情,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绚丽的夜晚,写下了令人惊讶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 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 ?( 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建情境,让学生赏识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9课 古诗二首 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9课 古诗二首 说课稿

《敕勒歌》说课稿一、说教材《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

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本诗。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古诗教学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 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设计思路,教法上我采取了激趣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同时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为主,对收集的有效教学资源进行重构,与学科教学完美整合。

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我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为主线,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共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第二环节: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是扫清语言障碍,指导读通诗句,整体感知诗句。

第三环节: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先读懂前4句,再读懂后3句,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朗读全诗。

第四环节: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一)交流识记字形。

(出示生字:阴似野苍茫)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加一加:“阝+月”是“阴”,“亻+以”是“似”,“里+予”是“野”,“艹+仓”是“苍”,“艹+汒”是“茫”。

(二)指导书写。

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人教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古诗两首(说课稿)

人教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古诗两首(说课稿)

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一、说教材在《夜宿山寺》中,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的身临高处的感受。

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此诗的教学目的是: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1.出示课题。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

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

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

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

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

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登鹳雀楼》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登鹳雀楼》优秀教案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入阅读古诗的课堂。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所以先引导他们学会读对古诗,试着读懂诗句。让学生读、说、画、背。不断地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难点教学方法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王之涣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6、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三、四两行诗句。
7、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连起来,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8、指名读三、四两行,体会节奏和重音。齐读。
四、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自由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想法)
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 (一 、二两行)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 (三、 四两行)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呢? (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出示一、二两行诗句,指名朗读。
3、说说哪些词不懂。借助图画理解“白日”、“依”、“尽”。说说诗句的意思。
4、教师范读,学生反复练读,也可以看图练读,读时想象诗人看到的壮观的景象。
5、过渡: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
2、诗人看到了什么,你能和同桌合作,根据一二两行诗句,把想象中的景物画出来吗?
学生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笔画。
展示学生的画,结合诗句,进行评价。
4、出示书上插图,师引:这就是诗人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画面。看到眼前这景象,诗人想到----“次穷千里且,更上一层楼”,这句千古名句,告诉我们----站得高,看得远,诗人永不停止地攀登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这就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古诗两首教课方案教课目的 :1、会认十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六个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领会诗人对秋季的赞叹之情。

3、喜爱背诵古诗,并能累积与秋天相关的古诗。

教课重难点:要点:认识生字,正确书写六个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难点:领会诗人对秋季的赞叹之情,并能累积古诗教课准备:生字卡片、教课课件、课外古诗教课课时:两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讲话导入1、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第四课,古诗两首有什么好方法记着首吗?首呀仍是我们要写的字呢,真喜爱拿起小手跟老师来书空的同学。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出示课件)谁来读读诗的题目。

生:赠刘景文,记忆“刘”猜猜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1、苏轼送了一首如何的诗给刘景文呢?借助拼音,自由读诗(赐予充足的时间)2、会读了能够读给同桌小伙伴听一听3、指名分句读诗——男女学生疏句读诗4、老师把这首诗中的生字请到外面来了,瞧!你还认识吗?开火车认读生字5、把这些生字送回到诗歌中去,请你们翻开课文第15 页,边读边看图,划出诗歌中都描绘了哪些事物?还有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朗诵激情1、纵观整首诗,作者抓住秋季的哪些特色来写?[出示“荷尽”、“菊残”图]2、他眼中的秋季是怎么样?谈谈原由。

[出示“橙黄橘绿”图 ]3、这么美好的秋季,若是能用我们的朗诵表达出来那该多好啊!4、自由有感情地朗诵——个别读——齐读5、读了诗歌,你最喜爱哪一句,能不可以背给大家听6、若是整首诗都能背就更好了(自由练——个别背——配乐朗诵)四、拓展升华1、从古到今写秋季的诗歌还有好多好多比方《子夜吴歌》、《灞上秋居》、《秋夕》等等,老师这里有一首《秋夕》请同学们自由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秋季的?都写了秋季的哪些风景?[出示《秋夕》]2、学生自由读诗歌3、沟通报告4、同学们秋季是金色的,秋季是神奇的,秋季是丰产的,秋季是愉悦的,让我们用最饱满的热忱来赞叹秋季吧,齐诵《赠刘景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古诗二首一、教材剖析部编本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习题编排了《古诗两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习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偏重于体现想象之美,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取得初步的体验”。

教学中要按部就班,体现指导的条理性。

《古诗两首》可以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环境清幽和草原的苍茫、高远辽阔。

教学中宜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音像资料展开想象,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理解积攒。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大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听觉上进一步衬托出楼高。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丰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行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烘托得十分宏伟。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五湖四海,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两行描画了一幅水草丰富、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格调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着的一致好评。

《语文课程规范(2011版)》指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取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柔美。

”温儒敏老师谈到古诗的教学,的规定就是重复诵读,熟读成诵。

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没必要在主习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

二年级的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力有限,因此教学时力求做到:谈化诗意,精析诵读,多元教学,渲染意境。

器重朗诵的指导,通过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每一次朗诵要到达什么目标,老师要心中有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登鹳雀楼》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登鹳雀楼》部编版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集体朗读。通过朗读,体验古诗的韵律美,感受诗人的情怀。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朗读他们选择的那句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登鹳雀楼》中的哲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诗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悟人生哲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登鹳雀楼》中的诗句富含哲理,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需要学生理解其表达的景象和哲理。
-掌握生字词:本诗中的生字词是学习的重点,包括“登、鹳、雀、楼、白、日、依、尽、黄、河、海、流”,学生需正确读写。
2.熟悉诗句,理解诗意:了解《登鹳雀楼》的背景,解读诗句所表达的景象和哲理。
3.韵律感知:通过朗读、拍手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4.课文背诵: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古诗的韵味。
5.文化拓展:介绍鹳雀楼的传说,了解相关历史人物和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登鹳雀楼》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对于韵律感知,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古诗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韵律节奏,从而理解《登鹳雀楼》的韵律特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登鹳雀楼》这一首古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去过哪些高楼?从高处看风景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在诗中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感的。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课题:8 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欲、穷”等7个生字,会写“楼、依”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题目应该怎么读才读准节奏?(登/鹳雀楼)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课件出示2):鹳雀楼名称【设计意图:学习古诗就从背诵古诗入手。

古诗,背起来朗朗上口,正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做的事情。

】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

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

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

(师贴图)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3)要求: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倾听,感受古诗诵读的节奏和停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尽”是前鼻音,“层、黄、穷”是后鼻音,“依、欲”是整体认读音节。

3.领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敕勒川》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敕勒川》教案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川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教学重点、难道1.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领悟题意1.复习旧知,引出作者。

导语:同学们,你们会背《静夜思》这首诗吗?(全班齐背)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大家还会背他的哪一首诗?(学生背诗)2.指名介绍李白,引导其他同学有礼貌地补充。

3.导入新课,板书诗题。

过渡: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

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登临山寺,写下了一首令人惊叹的作品,那就是《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4.简笔画解题。

学生齐读诗题,读好断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找到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

(1)夜。

交代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夜晚。

(教师板画星星、月亮)(2)宿。

在题目中读sù,平舌音,是“住,过夜”的意思。

识记方法:可以运用想象法识记“宿”字,如宝盖头是房屋,下面可以想象成一个人在房屋里住了一百天。

(3)山寺。

交代了李白住在深山的寺庙里。

(教师板画山峦、寺庙,同时在山腰处画几朵云,以突出其高度)识记方法:可以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寺”字,如“诗”去掉言字旁就是“寺”。

“寺”,读sì,平舌音。

过渡: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山寺,同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感受山寺的气势吧!(师生齐读题目,教师指导读准生字)二、初读古诗,感知节奏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课文第1课教学主题:祖国风光课时:二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会两首古诗。

(3)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理解古诗的意思。

解读:“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年级学生要养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使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古诗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了解课古诗词句的意思。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根据古诗简单复述古诗的大致内容,能用理解的词语说话,对于感兴趣的诗文愿意主动读背。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2.学情分析基于识字写字:二年级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能借助汉语拼音主动认字、识字,学习独立识字能力。

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进行拼音读物的朗读,初步掌握了断句的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预习熟读课文,阅读中,对于感兴趣的诗文愿意主动读背,喜欢趣味朗读,但语言的品味能力较弱,需要适度地引导。

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的意思,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学生能复述看到的古诗,能认真听别人讲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学生能借助插图,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但由于字词积累不够,运用拼音较多,并且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不够灵活。

3.教材分析:《古诗二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继续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游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预习1、熟练读古诗。

2、划出不认识的字,口头组词。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请教家长解决。

讲学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

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烟:指云雾。

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

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绢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

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9课 古诗二首 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9课 古诗二首 教案

19 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等12 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 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 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夜宿山寺》。

3. 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课件出示寺庙的图片。

师:诗人李白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庙后面有一座很高的楼,于是便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2. 解读课题:指名读课题,读准平舌音“宿、寺”。

(1)解释“宿”字:宿,就是住的意思。

学生交流组词: 住宿、宿舍、留宿、寄宿。

(2)课件出示生字“寺”,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寺庙)(3)试着说说题目的意思。

(夜晚在山寺住宿)【设计意图】先出示图片与写作背景,再引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1. 学生初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画出生字。

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宿、寺”,前鼻音“敢”,后鼻音“惊、恐”。

2. 读准节奏:危楼/ 高/ 百尺,手可/ 摘/ 星辰。

不敢/ 高声/ 语,恐惊/ 天上/ 人。

3. 教师指导:老师也有一个读好古诗的小窍门:把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读清楚,字正腔圆,听起来就更加有韵味。

你们听老师读一读。

4. 教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Ⅲ想象画面,朗读古诗1. 引导想象:诗人李白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自登上了山中寺庙高楼,请观察课文插图,说说这是一座怎样的寺庙。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8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8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18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领悟主旨1.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写了很多优美的诗,谁愿意试着背一背?2.小结:同学们积累的古诗可真多!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

(板书:夜宿山寺)3.这首诗的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

你能试着来说一说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画简笔画。

)(1)夜。

交代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夜晚。

(教师板画星星、月亮。

)(2)宿。

“宿”是平舌音,在本课读sù。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宿”呢?预设:想象法。

“宀”是房屋,一个人(亻)在房屋(宀)里住了百(百)天。

加一加。

“宿”是上下结构的字,宀+亻+百=宿。

师:“宿”在题目中是“住,过夜”的意思。

作者在题目中还交代了他住宿的地点,你找到了吗?(3)山寺。

学习生字“寺”。

“寺”是平舌音,读音是sì。

你能想办法记住“寺”吗?预设:去偏旁变新字。

(“诗”去掉“讠”就念“寺”。

)歌诀识字。

(一寸土一间寺。

)师:作者住在深山的寺庙里。

(教师用简笔画画出山峦、寺庙,同时在山腰处横画几朵云,以突出其高度。

)4.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李白一同走进古诗,齐读课题,要读准生字的读音。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诵读感知1.配乐范读全诗,学生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

课件出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试着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4.指名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强调“辰”是翘舌音,要正确读出“摘星辰”。

)5.师生合作读。

按节奏老师读前两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古诗两首》《敕勒歌》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古诗两首》《敕勒歌》人教(部编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背诵的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古诗的价值、分析古诗的内涵并学会欣赏。
(4)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的记忆和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举例:通过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形象地记忆生字词,如用图片展示梅花的形态,帮助学生理解“梅花”一词。
举例:利用多媒体展示敕勒川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景象,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4)朗读与背诵的技巧: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朗读和背诵的效果。
举例: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模仿,并教授一些朗读技巧,如重音、停顿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古诗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核心知识,突学习难点,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诗句含义的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意境和哲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解读。
举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句的含义,如让学生讨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凌寒”一词,表达了梅花什么样的品质。
(3)古诗意境的体会: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古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较难体会,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故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知。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记忆和理解、诗句含义的把握以及古诗意境的体会。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故事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人教(部编版)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这两首古诗。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韵律美和意象描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讲解,逐步领悟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例如,他们能够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句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诗句深层意义时仍存在困难。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生活化、情境化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加强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描绘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诗句感悟诗人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关联新教材要求,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怀,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同时,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珍惜友情,增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看过美丽的瀑布?”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理解和韵律的感知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象,我会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句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景观相关的主题,如“我眼中的美丽景色”。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两首敕勒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两首敕勒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两首敕勒歌(教案)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将一起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两首敕勒歌》。

这首古诗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学习第19课《古诗两首敕勒歌》。

这首古诗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的壮丽景色,以及草原上的牛羊。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背诵并默写古诗。

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以及草原上的牛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古诗,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包括敕勒川、阴山、草原、牛羊等,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敕勒川、阴山下的景象,让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2. 讲解:我会逐句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们理解“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以及草原上的牛羊。

3. 练习:我会让学生们跟读、背诵课文,并默写古诗。

4. 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以及草原上的牛羊,以便学生们随时查看和回顾。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背诵并默写《古诗两首敕勒歌》。

2.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敕勒川、阴山下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两首敕勒歌》,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在课后,我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他们的文学知识。

同时,我也可以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创作诗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这就是我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两首敕勒歌》的教学计划。

希望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

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似、庐”等6个生字,会写“阴、似”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敕勒歌》。

3.结合插图,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辽阔。

教学过程一、借助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全班交流:听到了这悠扬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哪里?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描绘草原壮丽风光的古代诗歌《敕勒歌》。

3.微课讲解诗题,结合微课认读生字“穹庐”。

教师讲解:《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北朝时期在黄河以北流传的一首民歌。

敕勒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

他们生活在阴山脚下辽阔的大平原上,那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

他们以放牧为生,居住在圆圆的毡帐中,就是现在草原上的蒙古包。

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了吧,草原上的蒙古包在古时候称“穹庐”。

4.引导学生认读词语“穹庐”。

二、想象画面,理解诗句1.观察课文插图,进行交流:一遍遍朗读古诗,我们仿佛已经来到了美丽的草原,眼前的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引导交流:草原在你们眼中是美丽的,那是一种辽阔的美,壮丽的美。

诗中哪些语句让你看到了辽阔的草原?把这些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3.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组织交流:能给“似”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像、如)引导想象画面:站在草原上,看见碧草蓝天,这蓝蓝的天就像什么?(2)借助动作,随文认识“盖”字。

让学生用手势模仿一下穹庐笼盖四野的情景。

认读字卡“盖”,提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瓶盖、杯盖、盖碗”。

(课件出示图片,认读词语)(3)指导朗读:牧民们把一望无际的天空比作他们每天生活居住的帐篷,说天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屋顶,笼罩在苍茫的草场上。

多么神奇的想象啊!试着通过朗读表现出草原的辽阔。

预设2:天苍苍,野茫茫。

(1)结合图片,认读词语“苍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四、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
集备思路
个性设计
导学环节
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
(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前置研究
集备思路
个性设计
导入设计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笼”等8个生字,会写“阴、似”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重难点
1.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板书设计
前置研究
集备思路
个性设计
导入设计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导学环节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学生背诵本诗
拓展设计
1.解释词语
似:。穹庐:。盖:。
2.用自己的话说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3.制作一期以“草原”为主题的手抄报。
课后反思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
集备思路
个性设计
导学环节
边想,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辽阔的天空、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二、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敕勒歌)
师简介《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导学环节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板书:似庐笼苍茫)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似、苍”,后鼻音“笼、苍、茫”。
另外,“见”在这里是“出现、显露”的意思,应该读作“xiàn”。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五、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六、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一、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危惊歌。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惊”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三、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1.学生自由读诗。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
备课教师
授课教师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7个生字,会写“危、敢、惊”等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拓展设计
1.解释词语
百尺:。危:。恐:。
2.危楼(),手可摘()。
()高声语,恐惊()。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思。

课后反思
小学课时集备教案
备课教师
授课教师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古诗两首《敕勒歌》
课时
第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