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发展要走出低成本迷局

合集下载

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点滴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点滴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点滴思考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点滴思考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就是时期性地尘埃降定了。

但它留给人们的思索沉重而悠长,尤其是关乎法治经济这一层面。

奶粉事件得以妥善处理,事实上是与“领导重视”分别开的,也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降实。

但整个过程中依法维护产品质量安全、爱护消费者权益的法治作用明显发挥别够。

能够想象,任何事端都任其进展为社会事故而又均需政府直接出面,势必造成政府“别堪重负”的低效率状况,与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效政府相悖。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当然与三鹿集团“见利忘义”有关,但更重要的估计还在于完善的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爱护方面法律制度的缺失。

事端苗头浮现时,如产品召回制度到位(西方很多国家对质量咨询题产品实施召回制度且成效显著),能起到很好遏制作用。

即使召回制度别成熟,如有产品质量事故引发数额巨大赔偿的惩处赔偿责任制度,威慑作用会很明显。

法律制度本身别健全,加之董事长是省人大代表,使得三鹿集团与政府间大概千丝万缕,更容易置身于法度之外。

由此可见,经济法治任重道远。

将政府依法适度干预经济范围、措施乃至程序法治化,可以落低事端进展成事故的机率及事故处理的成本,提高社会效益,更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执法中,政府职能部门责、权、利应明确下来,各司其职。

现今食品质量安全方面,质检部门与工商行政部门间权责似乎就难分清。

经济法责任承担中,可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增强法的救济实效,达到法的调整目的,实现法的正义、公平。

至于说到国外奶粉与中国奶粉质量比较,国外的要紧是营养指标别够格,而国内的却是人为故意识投入有害躯体健康物质以增加所谓蛋白质含量。

它别是靠法治可以彻底解决的,还有为社会进展所制约的道德良知咨询题。

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思考

11月10日青岛婴幼儿品牌奶粉开始涨价,涨幅高至20%18日美国旭贝尔奶粉称不涨价2009.19日受经济危机影响,目前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主要乳品生产国的奶粉原料均已降价近半22日三人死刑三人无期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月3日达能旗下品牌多美滋声明在国内生产销售的奶粉全部符合中国相关标准。

所有批次的产品都经过官方认证的实验室的检验,被确认不含三聚氰胺。

近日,有境外媒体报道、以及网友报料,指在广东、四川、浙江等地发现至少有50名婴幼儿,因饮用了多美滋婴幼儿奶粉后出现肾结石或肾钙化症状。

11日上海质检局相关负责人向新民网记者表示,正对多美滋奶粉进行调查12日多美滋再发声明称其产品合格由患儿家长自发统计的数据显示,登记在册的结石患儿已增至63名,目前该数据还在增加患儿,家长正在委托公盟研究院(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律师志愿团)跨境诉讼13日上海抽检多美滋奶粉均未发现三聚氰胺17日新闻晨报报道多美滋等进口品牌奶粉价格再猛涨。

原因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近年来受天气灾害影响,当地牛奶产量大幅下降,导致价格上涨22日美国惠氏表态:产品检测合格,结石或与宝宝体质有关渝一患儿家长称已搜集19例确诊病例,其中粤4例。

惠氏成为下一个被怀疑的对象惠氏三种婴儿奶粉新加坡下架23日自从媒体曝出有60多个孩子吃了多美滋奶粉出现肾结石之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的原奶奶粉价格大幅上涨,令进口奶粉价格再猛涨3月1日多美滋婴儿奶粉无人问津消费者质疑结果担忧依旧惠氏奶粉济南超市降价促销消费者不买账2日多美滋结石患儿已达134人还在不断增加惠氏奶粉结石患儿增加到42例国家质检总局再次表示多美滋和惠氏等进口奶粉均无三聚氰胺问题9日多美滋奶粉致170多名宝宝患结石多美滋成去年奶粉销售冠军4月6日多美滋结石患儿增至223人5月23日进口奶粉悄然降身价乳品原料价格降五成是主因国产奶粉库存多也促销抢市场25日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郦韬珉,在近日通过21CN发布的研究报告《解开中国婴儿肾结石原因的最后密码》中称,高渗透压、钙含量高、抗生素残留等11个因素导致婴儿肾结石。

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政府在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宋瑞霖 陈昌雄内容摘要:9月份曝光的三鹿奶粉事件让举国感到震惊和愤怒。

在事件发生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一是,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石家庄市委书记被免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引咎辞职;警方开始刑事侦查。

二是,质检总局开始全国性调查,对乳制品企业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并对乳制品实行批批检。

三是,卫生部要求卫生部门实行免费救治的政策,各个医疗机构垫付资金,全力救治病人。

我们在对政府应对此次危机迅速、有力称道的同时,还应当对我国的产品安全监管制度进行反思。

我们发现有许多值得思考和纠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在此次事件中承担了许多不该承担的责任。

究其原因,是因为政府在产品质量监管中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出了不甚恰当的决策和行为:一是,免检制度以及产品加贴“QS”标志。

据了解,出现问题的奶粉均贴有质检总局批准的“QS”标志。

其中,有些企业产品还是国家免检产品。

“QS”标志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由《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的一类行政许可。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必须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

质检总局在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规定生产许可证的标志为“QS”标志。

由“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字头(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

产品免检制度是由质检总局颁布的《产品免予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规定的一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免检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免于各级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抽查。

因免检有效期为三年,所以,确定为免检产品,至少可以享受三年的免检待遇。

列为免检产品的基本条件是:产品标准达到或者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产品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含三次)监督检查均为合格。

因此,贴上免检标志的产品,意味着质量是稳定的、合乎规定要求的。

“QS”标志和免检标志已经深入人心,企业也奉其为自身的荣耀,成为质量合格的象征。

《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范文

《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范文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篇一“三鹿”奶粉事件伦理思考一、引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食品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三鹿”奶粉事件。

该事件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引发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本文旨在从伦理角度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其背后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事件回顾“三鹿”奶粉事件是指2008年中国大陆爆发的奶粉污染事件,其中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大量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等疾病。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三、伦理问题分析1. 企业伦理问题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其经营活动的核心是追求经济效益。

然而,当经济效益与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发生冲突时,企业应当如何选择,成为了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难题。

三鹿集团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严重违背了企业伦理道德。

2. 行业伦理问题除了企业伦理问题外,“三鹿”奶粉事件还暴露出整个食品行业的伦理问题。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往往采取不正当手段,如降低成本、降低质量等。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此外,行业监管不力、行业标准不严格等问题也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四、伦理思考与启示1. 强化企业伦理意识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关注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企业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诚信、质量为核心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2. 加强行业监管与自律政府应当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三鹿奶粉事件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了,民众对其恨之入骨,受害者更是想除之后快。

政府及时的做出了一些决定,处理了卫生部门领导、企业领导人,在全国范围的医院内免费给因奶粉事件导致的肾结石的幼儿免费治疗。

但是,我觉得这还是不够,毕竟,我们不仅要对以前的事情做些处理补救,更加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找出现行事务的隐患,以免造成更大的灾难。

因为受伤的总是无辜的百姓。

我思考问题总是习惯的把问题提升到体制的高度,从体制再到体系的高度,因为中国还是一个人治、法治共存的国家,人治的弱点是容易忘掉过去,而忘掉过去的结果就是历史的重演!为什么三鹿奶粉会出现这样的事故?为什么在2007年12月就查出来,而伊利和蒙牛的牛奶还在残害百姓,还有无辜的少儿?为什么在非典出来后,北京相关领导人隐情不报还没有出台一项政策对付这样的错误?中国的免检体制是不是存在对人民极大的不负责任?中国其他的食品是不是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和隐患?中国其他的体制是不是也是如此?一系列的问题都冒了出来,让人应接不暇。

首先就是追究责任,采取补救的措施;二是挖出深层次的问题,找出根本的原因;三是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强力贯彻实施。

追究责任的对象有卫生部门的领导、企业的管理者,他们是第一责任人。

连他们都把关不严,后面的工序无从谈起。

尤其是伊利和蒙牛,作为国人为之骄傲的企业,在明知道白己的牛奶里含有三聚氧胺,可以造成肾结石,还装作无事一样大卖特卖,造成更大的危害,这是明知故犯。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种危害人民的企业都是一票否定,大家也不会再买其的产品,一个视用户的生命为儿戏的企业不要也罢。

中国老百姓受的委屈太多了。

共产主义国家的企业的为民谋利的思想应该要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尤甚,可是只是从民谋利尤甚而已。

深层次的问题就是体制问题,西方的工业化程度要比国内高许多,大家看看数码产品、汽车、电脑等高科技产品都是他们在引领这世界潮流。

可是他们却没有制定一个什么免检产品,有了这个招牌,政府省心了,企业放心了,可是民众却伤心了。

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范文最新推荐------------------------------------------------------ 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1、国有企业改制不能说是成功的。

好好的国有企业改为私有,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私有后的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

2、企业领导人到岁数不退休给企业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一个人的智力有限,招数用尽,黔驴技穷,压制了有开拓进取的年轻一代,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个人、小企业造假危害面窄,受害人群少,社会影响小。

如果名牌企业造假,还打着名牌的幌子,那会使无数人上当受骗,危害深,损失大,会造成非常恶劣的政治、经济、人民身体健康及深远的社会影响。

这次的“三鹿”事件,将造成我国奶制品行业的大萧条,该行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一蹶不振。

4、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为“三鹿”事件提供了造假平台,所谓的免检推动了消费人群的增加,直接害了广大忠实的消费者。

5、奶制品行业的潜规则。

加入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氮含量,各企业都或多或少在添加,这一做法泄了密,让奶农知道了也争相效仿,结果出了大乱子,害了一代人。

6、奶制品企业无限制压低鲜奶收购价,奶农无利可图,据说如果不造假,奶农每养一头牛每年赔5000元左右。

于是奶农在销售鲜奶时就开始造假,加水、加牛尿、加大米熬的浠水等等。

到后来直接加三1 / 7聚氰胺使造假更有效。

7、免检本身就是违法。

任何产品每一个批次或同一个批次不同时间生产出来的质量都会不同,因此要批批检验,每天检验,不经检验的不能上市流通。

8、企业家首先要有公共道德,要讲诚信。

没有道德不讲诚信到头来只能害人害己。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教师崇高的师德和精深的业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的基础,学生的美好心灵和良好个性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形式来塑造的。

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时事作文】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在我国发生了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生产出的名牌产品“三鹿婴幼儿奶粉”中竟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奶粉出现疾患情况,其中三名婴幼儿已经死亡。

经调查,毒奶粉的源头在于一些不法奶农往鲜奶中添加三聚氰胺,2007年12月以来,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陆续接到消费者关于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奶粉出现疾患的投诉,但三鹿集团却未曾采取有效的措施,也未向社会公布。

至2008年9月10日以来,中央领导同志连续对此事作出批示,启动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应急响应,中国的乳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见的龙卷风,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相继被曝光含有三聚氰胺,由此引发国家质检总局撤销免检制度和撤销三家企业中国名牌的一系列举措。

2008年12月22日,三鹿集团宣布破产。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三鹿奶粉事件”是近期发生的意见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反思这件事情:第一,企业道德的沦丧。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

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

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

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

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

三鹿事件背后的反思

三鹿事件背后的反思

三鹿事件背后的反思前日,因服饮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制品而浮现了国内多起结石宝宝的三鹿风波一案一时在广阔民众之间纷纷扰扰,甚嚣尘上,至今事态的进展行将尘埃降定。

从媒体纰漏奶质咨询题,到有关责任人的查处免职,再到相关应对措施和法规拟定出台,在对此次事件中受牵涉的众多低龄受害者深表遗憾的并且,别免要对企业家道德厉声责备。

痛定思痛之后,留给国人更多的是对于道德约束和法制监管的反思。

三鹿奶粉事件回忆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公布产品召回声明。

9月12日,新华时评:新华时评:大品牌更需要严格监督,卫生部公布喝奶粉导致肾结石的婴幼儿诊疗方案,并且工商总局紧急通知三项措施加强奶粉市场监管。

9月13日,国新办就三鹿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召开新闻公布会。

9月14日,质检总局派出工作组检查三鹿奶粉应急处置工作;农业部将对50个奶业重点县展开鲜奶质量安全专项监测;调查组发布别法分子添加三聚氰胺致多名儿童患结石病。

9月16日,三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文华被解职,三鹿集团向患儿及家属致公开信道歉,河北省加派四个工作组进驻三鹿集团。

9月17日,河北省委决定免去冀纯堂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等职,石家庄副市长因三鹿事件被免职,三鹿董事长被罢免。

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时期性检查结果发布。

9月18日,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人民生命健康高于一切》,工商总局紧急通知责令含三聚氰胺液态奶马上下架退市。

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通知。

9月20日,卫生部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了中国处理“咨询题奶粉”的工作发展,并就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合作交换意见。

9月21日,700家乳制品公司写下质量答应书发函国家质检总局。

9月23日,316家乳企在京联合作质量诚信宣言。

(以上材料引援自互联,部分源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罪魁祸首三聚氰胺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三聚氰胺,什么原因这种化学物质会产生于奶制品中,它的毒性机理又是怎么的。

三鹿奶粉案件法律思考(3篇)

三鹿奶粉案件法律思考(3篇)

第1篇摘要:三鹿奶粉案件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之一,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从法律角度对三鹿奶粉案件进行分析,探讨案件暴露出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一、引言2008年,我国发生了一场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该事件导致数千名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三鹿奶粉案件进行分析,探讨案件暴露出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二、三鹿奶粉案件的法律问题1. 产品质量监管不力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存在严重漏洞。

在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三鹿奶粉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奶粉中含有严重的三聚氰胺。

这表明我国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不严。

2. 法律责任追究不明确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对涉事企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追究不够明确。

虽然有关部门对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但处罚力度较轻,无法起到震慑作用。

此外,对其他涉案企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追究也存在模糊地带。

3.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三鹿奶粉事件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然而,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如证据收集、诉讼程序等。

4.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空白和漏洞。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法律法规的适用存在争议,导致案件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三鹿奶粉案件的法律建议1.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资质审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3)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明确法律责任追究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应明确涉事企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

具体措施包括:(1)对涉案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追究刑事责任等;(2)完善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责任;(3)加强司法监督,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引言: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三鹿”奶粉事件。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舆论的高度关切。

在本文中,将从伦理的角度对这起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探讨其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以及相关的道德原则。

一、事件概述2008年,中国“三鹿”公司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该物质可导致婴幼儿尿路结石,并对肾脏造成损害。

随后,相关媒体开始报道,公众得知这一可怕的事实后引起了强烈的愤慨和恐慌。

许多婴幼儿因此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甚至有婴儿死亡。

二、伦理问题分析1. 伦理原则的违背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涉及的伦理原则包括隐私权、诚信原则和幸福原则。

首先,公司隐瞒了有关产品的真相,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违背了隐私权的伦理原则。

其次,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有害物质,违背了诚信原则,破坏了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这起事件损害了婴幼儿的身心健康,违背了幸福原则。

2. 利益冲突与责任逃避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和责任逃避现象。

公司为了追求利润,选择了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无视了消费者健康的风险。

而监管部门或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存在失职或贪污行为,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

这些公司和个人的责任逃避使得问题的扩大化,对受害者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三、伦理思考与解决方案1. 加强监管与责任倒逼机制针对“三鹿”奶粉事件,要从源头上提高食品生产的品质和标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和考核,引导企业将合规和道德纳入到经营决策中。

2. 建立公共道德与伦理教育体系加强公众初级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良好道德素质与职业伦理价值观,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等伦理话题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道德教育的强化,增强人们对追求利润和追求道德价值之间的认识和抉择。

3. 鼓励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经营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推动力度,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诚信经营。

【最新】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最新】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专题4、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整理归纳:诏安霞葛中学【热点聚焦】2008年9月11日,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江苏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调查发现与患儿食用三鹿版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

现已查明,导致多名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氢铵。

2008年9月16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作出重大部署,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氢铵专项检查。

【知识连接】1.、关于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的知识(1)消费者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等权利;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消费活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2、关于依法治国方面的知识(1)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关于生命和生命健康权方面的知识(1)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3)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方面的知识(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关于责任方面的知识(1)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3)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对社会不负责任,必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对他人利益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4)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引言: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震惊全球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该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对消费者信任、企业道德和政府监管能力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冲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伦理思考,探讨个人、企业和政府在此事件中的道德责任,并提出对未来食品安全的伦理建议。

个人道德责任:首先,作为消费者,我们有责任对所购买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调查。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消费者由于贪图便宜或过分相信广告宣传,未能对奶粉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足够的关注,导致了健康问题和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并坚定地选择合格的产品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其次,个人应该加强对企业道德的监督和维权。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仅要选择合格的产品,还要对不合格和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提出质疑,并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投诉。

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和监督,我们才能推动企业改善产品质量,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企业道德责任:“三鹿”奶粉事件揭示了一些企业在道德上的缺失和追求利润的盲目。

企业应该始终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放在首位,而不是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

只有倡导诚信经营和责任经营,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长期发展。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监控机制。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质量是生命线,任何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确保所有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同时,企业还应该及时披露食品质量信息,与消费者建立互信关系。

政府监管责任: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政府监管缺失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政府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建立高效的监管机制,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履行其道德和法律责任。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并公开透明地披露相关信息。

《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范文

《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范文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篇一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一、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其中,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深度思考。

本文将就此事件展开伦理思考,以期为相关行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三鹿奶粉事件概述三鹿奶粉事件是指三鹿集团在生产奶粉过程中,因使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原料而导致奶粉质量不合格,引发了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的事件。

这一事件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伦理思考1.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三鹿集团应当承担起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三鹿集团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了追求利润而牺牲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

2. 道德观念的淡漠三鹿奶粉事件还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的淡漠。

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企业和个人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后果和责任。

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甚至违背了伦理道德的底线。

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3. 监管机制的不足三鹿奶粉事件也暴露了监管机制的不足。

在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当承担起监管责任,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的违法行为,导致问题奶粉流向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表明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和不足,需要加强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1.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企业应当加强社会责任建设,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企业应当以消费者为中心,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同时,企业还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强化道德教育社会应当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素质。

“三鹿问题奶粉”引发的几点思考

“三鹿问题奶粉”引发的几点思考

---------------------------------------------------------------范文最新推荐------------------------------------------------------ “三鹿问题奶粉”引发的几点思考时下,闹得沸沸扬扬、举国震惊的三鹿婴幼儿配方问题奶粉,令“三鹿集团”这个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遭受重创,可以预见,这个曾经光环加身的“质量免检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灭顶之灾。

纵观“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其核心就是在利益最大化的驱驶下,放松了对质量的监管,砸掉了苦心建立的品牌,也丢掉了“民心”。

做为同样以质量取胜市场的建筑施工企业,我们应该从中思考些什么?其一,必须牢牢把住质量这根生命线不放松。

“安全是职工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有了安全,职工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有了好的质量,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游刃有余。

任何片面追求利润,弄虚作假、制假贩假,忽视对质量监管的行为,或许能尝到暴利带来的一时甜头,最终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结果只能被市场无情抛弃。

一个生产奶粉的企业,应把质量看得高于一切,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出厂,每道生产工序都应该认真检验,严把质量关,让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喂出了“结石婴儿”,给无数人的健康造成损害,危及了人的生命,岂是一句“是奶农的问题”就能推卸责任的?这样的不负责任,只能令人心寒,只能丢掉市场,使企业自取灭亡。

做为建筑施工企业,我们建设的每一条高速公路、铁路,无不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连,无不都是“民心工程”。

一旦发生桥、隧垮塌等质量事故,必将给国家1 / 8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把企业推向灭顶深渊。

1999年重庆发生的綦江县彩虹桥整体垮塌事故,造成40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

建造这样的“豆腐渣工程”,能不丢掉“民心”,企业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吗?其二,必须保护好企业来之不易的品牌形象。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范文最新推荐------------------------------------------------------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政府的角色值得考量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民众对不法企业、渎职官员充满愤怒。

而对此后检验出22家企业69批次含有不同的含量三聚氰胺,更是不寒而栗。

在这个事件中,政府应担当何种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是值得考量的。

宏观上,政府在个体企业的产品质量上是没有直接责任的,直接的责任在当事人。

政府在市场中主要通过监管来提供服务,根据安全标准和专家意见制定规则。

因为,产品的质量保障光靠市场是无法解决的,而我国现在的消费者协会也发育不全,专业的牛奶行业和中介组织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质量监管的责任最终落实到政府身上。

从这个角度上说,政府的责任是次生的。

对事故的处理,所有的责任最终都会落实到人身上,不同的人员责任不一样。

“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已经成为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中的常用机制。

目前,石家庄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等人被免职。

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官员问责制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有震慑力,但现在这种风暴效果正在逐步消失。

过去的官员问责,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拍手称快,但现在的问责已经不具有这样的效果。

比如最近因山西襄汾尾矿库垮坝事故而被问责的1/ 10孟学农,很多人对这一问责的情绪是“怎么如此背运”。

这充分反映了问责制度本身不起作用,问责的效果和功能在递减。

要改变这种状态,下一步就是要真正厘清政府的责任究竟是什么,政府职责究竟如何有效的发挥,包括每个官员的职务责任所在。

与此同时,政府本身也应让中介组织发挥作用,培育中介组织和相关的保险机制。

不能一出事情,都是政府买单。

如果总是这样,实际上最终的买单者是我们全体纳税人。

《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范文

《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范文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篇一“三鹿”奶粉事件伦理思考一、引言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奶粉市场也曾有过波折和沉沦。

特别是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令众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震惊,它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与伦理的深入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伦理层面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伦理问题,并尝试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事件回顾“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在多年前,其被揭露的严重问题包括生产过程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尤其是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三、伦理问题分析1. 食品安全伦理: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大事。

然而,“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惜违反食品安全法规,这是对食品安全伦理的严重违背。

2. 企业社会责任伦理: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然而,“三鹿”事件中,企业显然没有履行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尤其是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

3. 诚信伦理:诚信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

然而,“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企业诚信的缺失,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信任。

四、伦理思考与解决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2. 提高企业道德素质: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履行社会责任,坚守诚信原则,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产品。

3. 加强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违反行业规定的企业进行惩戒,维护行业形象和声誉。

4. 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学会辨别真假产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 强化教育宣传:政府、企业和媒体应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三鹿”奶粉事件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它让我们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承担的伦理责任。

2024年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心得体会

2024年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心得体会

2024年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心得体会标题:回顾与反思: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心得体会引言:回首过去的十年,三鹿奶粉事件堪称中国食品安全史上的一个巨大耻辱。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回顾这场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反思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深刻的体会和反思,才能确保我们不忘初心,警钟长鸣,保障食品安全,推动社会进步。

本文将回顾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期对未来的食品安全有所启示。

第一部分:三鹿奶粉事件的回顾(这一部分主要回顾三鹿奶粉事件的背景、事件的经过和对社会的影响)第一节:事件背景(此节主要回顾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背景,包括三鹿奶粉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第二节:事件经过(此节主要详细叙述事件的经过,如三鹿奶粉中含有致命的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儿童患上尿毒症和其他疾病,以及政府和公众对事件的反应)第三节: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此节主要探讨三鹿奶粉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如公众对国内奶粉的信任度降低、食品行业监管机制的改革等)第二部分: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与启示(这一部分主要是从个人角度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并总结出对食品安全的启示)第一节:对企业的反思(此节主要分析三鹿奶粉事件对企业的教训,如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等)第二节:对政府的反思(此节主要探讨三鹿奶粉事件对政府监管机制的反思,包括监管力度的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等)第三节:对消费者的反思(此节主要总结消费者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的角色与责任,如购买时的谨慎和选择、监督企业的行为等)第四节:对社会的反思(此节主要探讨三鹿奶粉事件对社会的启示,如媒体的监督作用、社会公众的参与等)第三部分:个人心得与体会(这一部分是我的个人心得与体会,从社会责任、消费观念和食品安全等角度进行思考与总结)第一节:社会责任(此节主要谈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生产安全、正当竞争等,同时也提到政府监管的责任和公众的监督作用)第二节:消费观念(此节主要探讨消费者的观念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如保持警惕的态度、选择可信赖的产品等)第三节:食品安全(此节主要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如加强监管、落实责任、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等)结语:通过对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回顾、反思和个人心得体会,我们不仅可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更能引发对未来的食品安全的思考和关注。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社会成本问题_王静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社会成本问题_王静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社会成本问题王静(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要: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在诸多敏感问题都被分析透彻的前提下,本文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再次分析三鹿奶粉事件,力求揭示此类事件的弊病所在,并为了节约社会成本提出一些拙见。

Abstract:Three deer powdered milk event exposes many social questions,in many sensitive issues are analyzed under the thorough premis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ree deer powdered milk event once more from social cost's angle,makes every effort to promulgate this kind of event's disease to be,and to save the social cost to propose some opinions.关键词:三鹿奶粉社会成本责任意识key word:Three deer powdered milk Social cost The responsibility realizes作者简介:王静(1985-),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大学法学院0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0)-09-0107-01从2008年9月12日的被正式对外宣布奶粉问题到2009年2月12日被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破产,三鹿集团结束了五十六年的辉煌历史,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很多问题并没有因为三鹿集团的破产而结束,特别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激起了热烈的讨论。

笔者尝试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再次分析三鹿奶粉事件,力求揭示此类事件的弊病所在,并为了节约社会成本提出一些拙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发展要走出
低成本迷局
三鹿奶粉事件所付出的巨大社会代价,但愿能令仍沉湎于“低成本”经营之道的企业家幡然猛醒。

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新竞争优势
三鹿奶粉事件所引发的思考仍在延续,其中,对低成本扩张的片面追求,应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市场对这一事件的深刻反思。

事实上,片面地强调低成本扩张,其结果往往是牺牲产品质量,甚至可能是违背企业良知和责任的犯罪。

这方面,三鹿奶粉事件乃至目前中国奶制品业面临的尴尬现实,即是最新的例证。

有论者指出,三鹿奶粉事件牵扯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质检标准等多方面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企业片面追求低价格扩张,把奶农的利润压得过低。

三鹿奶粉事件所付出的巨大社会代价,但愿能令仍沉湎于“低成本”经营之道的企业家幡然猛醒。

事实上,无论是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来看,还是按照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中国经济从宏观决策到微观经济行为,都应尽快告别低成本的迷思,真正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这并不意味着对“低成本”的全面否定,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某种程度上就是发挥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奇迹。

中国以往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制造”在同类产品中的价格优势,这其中有合理的部分,比如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中国的土地、矿产乃至环境成本相对低廉等。

但是“低廉”不意味着人为阻断生产成本上涨路径,甚至对其进行违反市场规律的肆意压低。

还以奶制品行业为例,有观察者指出,之所以中国巨大的液态奶市场罕见外国品牌,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认为如此之低的价格,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根本就不可能。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其结果便是肆意压低奶农原奶的收购价格,并由此导致各个环节的粗制滥造乃至不法分子的铤而走险。

这样的“低成本”还“扩张”,不仅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更是一个追求百姓福祉的发展中大国所要极力避免的。

否则,建立在这种价格扭曲基础上的企业和经济,不仅不可持续,还会引发种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甚至会引发重大冲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的背景下。

综观之,单方面压低征地成本而导致的征地拆迁矛盾冲突甚至重大公共事件时有所闻;只计发展,不按法规支付环境成本,地方政府默许甚至包庇
企业污染环境、违法违规排污而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无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作出起码的安全运营成本支出,掠夺式开采矿产资源所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生产者为此一再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等等。

此次三鹿奶粉事件,即是漫无节制的低成本竞争恶果的极端暴露。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资源成本等一系列生产力要素成本的上升,中国经济发展的低成本时代已基本结束。

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惠农政策的贯彻,加上大学扩招等,使我国的劳动力价格进入快速上升通道;与此同时,进入“资源有限”时代的中国,生产资料成本也在大幅抬升。

加上土地和环保成本快速上升,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产业升级压力。

在此前中国众多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更多依靠的是成本优势和国内市场广大,而非出自技术革新。

缺乏核心技术,“有品无牌”的多产多销难以获得高额利润,是中国制造的切肤之痛。

为实现产业升级,中国企业更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寻求以技术研发为先导的发展。

此外,适应国内环保法规和国际产品标准的要求,企业的环保工艺投入必须加大,这对企业在短期内是净成本的增加。

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失去低成本优势,这是中国经济转型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持续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目前已经步入由初级经济阶段到中级经济阶段转型的时期,中国必须通过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去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要求。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国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势必要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这种以往习惯的经营模式和行政惯性中解放出来,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以技术进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竞争优势。

建立这种新竞争优势,是期待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大剧的下一轮华彩高潮。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联产承包成功突围,在特区探索中“杀出一条血路”,在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后成长出一批批脊梁企业,在一些人的悲观预期中勇敢加入WTO并异军突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改革开放奇迹的中国人民,在这一轮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必将能以科学发展观的如椽巨笔,书写出更加动人的中国发展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