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东准噶尔造山带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特征
13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东准噶尔造山带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特征卢观送,余牛奔,何 伟(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东准噶尔造山带位于新疆东北部,夹持于阿尔泰陆缘弧带与天山陆缘活动带之间,北以额尔齐斯大断裂为界,南以艾比湖-博罗科努北坡-康古尔断裂为界。
调查区处于准噶尔造山带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地理上包括大小哈甫提克山、巴润塔拉山、库木苏凹陷等地。
本文探讨该地区构造环境演化过程。
关键词:东准噶尔;构造阶段;构造演化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131-2收稿日期:2020-09 基金项目:新疆东准噶尔地区1∶5万L46E019007、L46E019008、L46E020008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作者简介: 卢观送,男,生于1987年,汉族,江西修水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1 调查区构造环境演化调查区位于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它是在晚石炭世末期准噶尔造山运动之后的松驰阶段形成的,由于地壳拉张快速堆积了三塘湖底部的山麓堆积,裂谷继续发育大量中基性-酸性火山岩,形成三塘湖盆地原始轮廓[1]。
晚二叠世三塘湖裂谷火山作用明显减弱,沉积了黄梁沟组的正常碎屑岩,反映出陆相河流沼泽沉积。
三叠纪时由裂谷过渡为内陆断陷盆地,其范围继承了二叠纪裂谷盆地的轮廓范围,沉积三叠纪克拉玛依组河流相的陆源碎屑岩。
三叠纪末调查区隆升,缺失早侏罗世早期沉积,仅沉积早侏罗世晚期三工河组河流-滨湖相正常碎屑岩。
中侏罗世气候潮湿炎热,盆地内遍布煤层或煤线,晚侏罗世气候干热,仅在邻区沉积了红色粗碎屑岩[2]。
白垩纪是三塘湖的萎缩期,早白垩世在东侧三塘湖地区为湖相沉积,晚白垩世由于燕山运动而造成缺失。
第三纪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三塘湖盆地为泛湖期,湖水淹没了盆地及周边的准平原区,以红色沉积为主,第四纪以来盆地边缘山区急剧抬升,在山前地带形成宽阔的倾斜平原,形成了现在的盆山构造格局。
浅析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构造演化阶段
浅析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构造演化阶段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油气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其中的四棵树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北部,是该盆地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本文将对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行浅析。
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演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古生代、中晚古生代和新生代。
早古生代阶段是准噶尔盆地的最早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发生在奥陶纪至志留纪时期。
在这一阶段,准噶尔盆地经历了陆架沉积、断陷和殷都沉积三个阶段的演化。
中晚古生代阶段是准噶尔盆地的第二个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发生在泥盆纪至白垩纪时期。
在这一阶段,准噶尔盆地的演化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主要包括离层盆地的形成、巴里坤造山带的发育、夷陵-陇南岛弧的碰撞和阿尔泰造山带的活动等。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的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包括早古生代、中晚古生代和新生代三个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地质过程对盆地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的构造演化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浅析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构造演化阶段
浅析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构造演化阶段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是准噶尔盆地的一个重要
地区。
在四棵树地区的构造演化中,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前奥陶世早期至晚期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在这一阶段,四棵树地区处于大陆
边缘,没有明显的构造活动。
沉积物主要是碎屑岩和碎屑灰岩,沉积环境以深水为主。
这
个阶段的特点是沉积物的堆积和横向扩展。
接下来是晚奥陶世晚期的盆地断陷阶段。
在这一阶段,四棵树地区发生了强烈的断陷
活动。
地壳的下沉形成了一个深水盆地,沉积物主要是海相碳酸盐岩和海相碎屑岩。
这个
阶段的特点是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沉积物的堆积。
然后是早志留世晚期的构造压实阶段。
在这一阶段,四棵树地区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压
实作用。
构造运动产生的剪切应力使得沉积物发生了褶皱和断裂,形成了构造褶皱和断层。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构造变形的形成和沉积物的改变。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的构造演化经历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断陷、构造压实和构造
褶皱和断层盆地等多个阶段。
通过不同的构造活动,地壳发生了剧烈的变形,形成了复杂
的构造形态,并且对沉积物的堆积和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构造演化过程丰富了准噶
尔盆地的地质历史,也为后续的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新疆准噶尔盆地矿床地质概况及矿层沉积相特征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准噶尔盆地矿床地质概况及矿层沉积相特征张 芮1,黄志发2(1.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四川 德阳 618099;2.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研究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本文运用沉积地质学研究方法,结合盆地周缘露头剖面和钻井、测井等资料,开展对八道湾组矿床类型及各沉积体系的展布规律研究。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共识别出辫状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等3种相类型,并进一步划分为7个亚相,14个微相,同时揭示出沉积相序列规律。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矿床;沉积相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3-0124-3Geological surve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ore deposits in Junggar basin, XinjiangZHANG Rui 1,HUANG Zhi-fa 2(1. No. 282 brigade of Sichuan Nuclear Industry Geology Bureau,Deyang 618099,China;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Abstract: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Jurassic eight Dao Wan formation of the lower Jurassic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good. In this paper, the deposit types and the distribution rules of the sedimentary bodies of the eight Dao Wan formation are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ata of the sedimentary geology, the outcrop section and the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 The lower Jurassic eight Dao Wan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has identified 3 phase types of braided river facies, braided river delta facies and lakes, and further divided into 7 subfacies and 14 microfacies, which also reveal the sequence regularity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Keywords: Junggar basin; deposit; sedimentary facies收稿时间:2018-06作者简介:张芮,生于1991年,女,河北任丘人,工学硕士,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地质矿产调查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沉积岩石学与岩相古地理。
浅谈准噶尔盆地东部大地构造背景
浅谈准噶尔盆地东部大地构造背景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地质结构单元,由于其具有较大的面积和复杂的地质构造,被广泛研究。
其中,准噶尔盆地东部是该盆地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将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大地构造背景进行浅谈。
准噶尔盆地东部位于准噶尔山脉东南,东北与内蒙古交界,南部与山西省相邻,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支盆之一。
该区域的大地构造背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古生代构造背景准噶尔盆地东部处于印支期和海西期中国北部地壳的拼合缝合部位,是中亚造山带和华夏地块的过渡区域。
古生代时期,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包括雅楚克事件、碎屑岩沉积和五峰岩浆作用等几个构造事件。
这些构造事件对于后来的地质演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构造拗陷背景中新纪以来,该区域的构造演化主要是以构造拗陷为主的。
在构造拗陷阶段,盆地东部主要发生了一系列的弱挤压和拉张作用,造成了该区域的断裂带、断层、裂隙和裂缝的形成。
尤其是维佳图断层、白音他拉断层、神木断崖等具有代表性的断层带。
在中生代-新生代时期,该区域的大地构造演化主要受到华北地块向东南地方的运动影响。
特别是,在侏罗-白垩纪时,中国北部地壳受到了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的挤压,形成了一个构造活跃的区域。
该区域形成了准噶尔山脉、阴山、长白山等多个山脉。
总的来说,准噶尔盆地东部是一个地质结构复杂和大地构造活跃的区域。
在长时间的构造演化过程中,该区域经历了古生代构造背景、构造拗陷背景和中生代构造背景的影响。
今天,这些构造事件和构造背景已成为研究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和资源开发的重要数据来源,也为该区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1.先寒武纪-奥陶纪:早期盆地形成和扩展阶段在先寒武纪-奥陶纪,准噶尔盆地是一个非常浅的海湾,受到了北部和南部高地的影响。
盆地的北、西和南部边缘有较强的构造活动,形成了断层和背斜。
同时,盆地中部受到了沉积物的充填,形成了厚度较大的沉积层。
2.志留纪-泥盆纪:洼地盆地转化为海盆阶段在志留纪-泥盆纪,准噶尔盆地经历了强烈的俯冲和挤压作用,形成了洼地盆地。
同时,盆地中心出现了厚度较大的沉积层,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粉砂岩。
这一时期的构造活动引发了许多岩浆活动,形成了火山岩。
3.石炭纪-二叠纪:构造转换和复合盆地形成阶段在石炭纪-二叠纪,准噶尔盆地经历了构造转换。
斑块碰撞引发了构造活动,形成了新的背斜、断层和逆冲褶皱。
盆地中部逐渐升高,周围出现了复合盆地。
在这一时期,盆地出现了良好的成矿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铅、锌等。
4.侏罗纪-白垩纪:褶皱和断裂盆地阶段在侏罗纪-白垩纪,准噶尔盆地经历了较为明显的隆升和断裂作用。
北部和东部出现了大规模的褶皱构造,盆地东南部和西部出现了断裂。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盆地边缘的活动性最强,而盆地中部则相对较稳定。
此时,盆地沉积物主要是砂岩和泥岩。
5.新生代:盆地隆起和构造反转阶段在新生代,准噶尔盆地经历了较为明显的隆升和构造反转。
东部和北部的隆升最为明显,形成了新的山脉和高原。
同时,盆地中心也有一定程度的隆起。
这一阶段的构造活动使得断裂活动加剧,成为新生代的主要构造特征。
盆地中的沉积物主要是内陆河相沉积和风成沉积。
总的来说,准噶尔盆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多个构造演化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盆地的形态、构造和沉积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活动逐渐减弱,但自然力量的较量仍在继续。
浅谈准噶尔盆地东部大地构造背景
浅谈准噶尔盆地东部大地构造背景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断陷盆地之一,位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与吐鲁番市之间,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
这个盆地的东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了多种不同的构造单元,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地貌特征。
准噶尔盆地东部大地构造背景与印度板块的碰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一系列造山作用。
随着碰撞的继续,地壳发生了严重的挤压和扭曲,形成了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复杂构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还受到了古生代及中生代的断裂活动的影响。
在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盆地东部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活动,形成了大量的断裂带和构造单元。
这些断裂带在后续的地质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了地壳的运动和地表地貌的形成。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还经历了晚新生代至第四纪的火山活动。
在这个时期,岩浆从地壳深部上涌,形成了一系列火山岩。
这些火山岩的喷发和堆积造成了地质构造的进一步改变,也为盆地东部地区的地貌特征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多样性。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非常复杂,涉及了多个时期和多个构造单元的运动和演化。
这些构造背景对于盆地的地貌特征和地质风貌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该地区的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准噶尔盆地阜康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准噶尔盆地阜康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吴俊军;游利萍;杨和山【摘要】阜康断裂带位于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山山前,受海西、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期次构造运动叠加影响,其构造变形及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地质综合研究认为,早二叠世晚期博格达海槽开始闭合造山,形成了博格达山前中二叠统将军庙组沉积期前陆型箕状坳陷,之上的中二叠统平地泉组潟湖相白云质泥岩是该区的主力烃源岩;燕山运动期发生3幕强烈运动,是阜康断裂带的主要改造期;喜马拉雅运动南北强大挤压应力使阜康断裂带下盘发育了冲断型类前陆盆地的箕状凹陷,上盘发生冲断推覆.3期强烈的构造运动,控制了该区的构造格局和油气成藏.【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3(034)001【总页数】5页(P36-40)【关键词】准噶尔盆地;阜康断裂带;构造演化;前陆;油气成藏【作者】吴俊军;游利萍;杨和山【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阜康断裂带位于新疆北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山山前,为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的二级构造。
阜康断裂带是由多条断裂组成的复杂构造带,断裂带由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断裂沿博格达山北缘呈北凸弧形展布,基本为南倾逆断裂,区域性断裂有阜康断裂、妖魔山断裂、三工河断裂等,还发育层系间的中小断裂(图1)。
受海西、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期次构造运动叠加影响,其构造变形及油气成藏过程极为复杂。
对应博格达山北缘弧形形态可将阜康断裂带分为3段,即弧顶部位对应为中段,两翼分别为西段和东段[1,2]。
图1 阜康断裂带中段构造模式从准噶尔盆地成盆至今,阜康断裂带经历了海西、燕山和喜马拉雅3期强烈构造运动改造。
这3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不仅影响了该区的构造格局,也控制了该区的沉积背景及油气成藏[3,4]。
准噶尔盆地南缘基本构造样式、特征与勘探潜力
准噶尔盆地南缘基本构造样式、特征与勘探潜力摘要:本文在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演化和对地震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区中新生界构造样式、构造特征,对构造变形在平面上的东西分段性与南北分带性、垂向上变形的差异性以及走滑扭动变形特征和扩展方式进行了研究。
证实该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构造控油作用明显,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样式构造特征勘探潜力0 引言准噶尔盆地南缘指北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南部山前褶皱—冲断带地区,西起精河,东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长约650km;南与依林黑比尔根山相邻,北到准噶尔盆地腹部昌吉凹陷,南北宽40~90km,面积约3.0×104km2。
该带已先后发现了独山子、柴窝堡等油气田(藏)以及西湖背斜、古牧地背斜等多个含油气构造,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1 基本构造样式1.1 构造滑脱层及主要分布区该区主要存在6个构造滑脱层:①二叠系上统芦草沟组泥岩和油页岩,博格达山尤其博格达山北麓最为明显,如在西大龙口沟可见到逆断层沿油页岩层面顺层滑动;②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煤系和③中统西山窑组煤系,这两套地层的构造滑脱现象在全区均可见到,如吉木萨尔石场沟等;④白垩系吐谷鲁群上部泥岩,主要见于独山子—昌吉一带;⑤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泥岩,主要发育于霍尔果斯至吐谷鲁一带;⑥上第三系塔西河组盐膏层和膏泥岩层,主要发育于四棵树凹陷。
1.2 基本样式准噶尔南缘地区构造成因主要为挤压和压扭应力体制,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多期构造变形的改造与叠加,目前识别出的构造样式主要有以下3大类型。
1.2.1 压缩构造断层传播褶皱:是区内最常见的构造样式,其形成与下伏逆冲断层的断坡有关,褶皱(背形)产生于断坡之上,与断坡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
这种褶皱一般一翼很陡而另一翼很缓,背斜核部岩层变形强烈。
独山子、齐古和苜蓿沟背斜等属于这种类型(图1)。
断层转折褶皱:是逆冲岩块在爬升断坡过程中形成的褶皱。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摘要:准噶尔盆地由于受到周缘造山带的多期次的逆冲推覆作用,其发育演化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前陆盆地,而是具有类前陆盆地的特征。
准噶尔盆地经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四个构造旋回的演化,形成了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为特征的多期叠合型盆地。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类前陆盆地引言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对其盆地的类型及其演化,经历了很长一段研究探索过程,形成了对准噶尔盆地的形成过程的诸多认识和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二叠纪为裂谷和断陷为主,三叠-白垩坳陷,第三纪以后为上隆。
一些学者分别提出了“陆内前陆盆地”(陈发景,1997) 、“再生前陆盆地”(卢华复等,1994) 及“类前陆盆地”(雷振宇,2001 ) 等概念。
蔡忠贤等(2000)认为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晚二叠世为热冷伸展坳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新第三纪至今为陆内前陆盆地。
陈新和卢华复等(2002)则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地体形成、板块拼贴、前陆盆地、陆内坳陷和再生前陆盆地等6个阶段。
陈业全(2004)划分盆地演化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裂陷盆地、晚石炭世-二叠纪碰撞前陆盆地、三叠纪-古近纪陆内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再生(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4个阶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区域二维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钻井及测井资料,我们将准噶尔的演化划分为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四个阶段。
其中以中生代的复合类前陆盆地为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与油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地质构造背景中国西部各盆地位于几个大的造山带及板块缝合带之间,属于古亚洲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对挤压和相对扭动的压扭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构造格局.在南北对挤和南北对扭的联合和复合的应力条件下产生的大量平移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展布.中国西部盆地主要受控于三向动力体系:北部主要受古亚洲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古亚洲域;西部主要受特提斯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域;南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的北上扩张.三大动力体系在时间、空间上的叠加、复合, 形成了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和阶段性多期叠合盆地,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板块构造背景,盆地类型和性质也不相同。
浅析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构造演化阶段
浅析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构造演化阶段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油气盆地,主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是该盆地的一个重要构造带,以下将对该地区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行浅析。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
其中四棵树地区是在中生代构造演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早古生代是准噶尔盆地的初次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发生在奥陶纪至志留纪。
在四棵树地区,早古生代主要表现为一些断裂运动和构造活动,形成了一些断裂带和隆起区。
这些断裂带和隆起区是后来中生代构造发展的基础。
早中生代是中生代的第一个阶段,发生在三叠纪至侏罗纪。
在四棵树地区,早中生代主要表现为构造隆升和挤压作用,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带和隆起区。
该阶段还有一些岩层的沉积作用,形成了一些沉积盆地。
总体上,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地区的构造演化阶段主要经历了早古生代、早中生代、中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四个阶段。
这些阶段中,构造隆起、抬升、挤压、伸展和逆冲断裂等构造作用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该地区的构造形态。
岩层的沉积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形成了一些沉积盆地和沉积盖层。
这些构造演化阶段的特点和过程对于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特征和油气资源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准噶尔盆地地质特征研究
准噶尔盆地地质特征研究摘要:准噶尔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石油总资源量为86亿吨,天然气2.1万亿立方米。
据有关统计表明,准噶尔盆地的油气综合探明率为百分之十八,盆地油气勘探尚处在早中期,油气勘探前景广阔,潜力无限,对于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特征研究则有助于油气勘探的深入进行,本文浅析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特征。
关键词:准噶尔地质特征研究准噶尔盆地处在新疆境内,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脉之间。
该盆地的面积达十三万平方千米。
其地形的平面形态是南宽北窄,三角形状。
截止目前,对于准噶尔盆地共完成探井四千余口,总进尺七百万千米;完成二维地震二十余万千米,测网密度达到6km×8km;完成三维地震187块四万余平方千米。
现已探明准噶尔盆地石油资源总量为86亿吨,资源探明率百分之二十;盆地天然气资源总量2.1亿万立方米,探明率为百分之四。
准噶尔盆地的油气综合探明率为百分之十八,且钻探程度较低,每十平方公里尚不足一口油井。
由上述数据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尚处在早中期,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领域广阔。
下面,笔者谈谈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特征。
一、准噶尔盆地构造特征分析1. 准噶尔盆地基底结构分析准噶尔盆地具有双基底结构:准噶尔盆地的上部是晚海西期的褶皱基底,盆地下部是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从准噶尔盆地和周边岩石的磁性分析,泥盆系以下的古生界及上元古界磁性都比较弱,难以形成磁性界面,只有比它们更老的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磁性比较强,可以形成磁性界面。
经历了加里东与早中海西两个时期,准噶尔由稳定路块完全变成了岛弧区,准噶尔盆地开始形成。
2.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准噶尔盆地盆地中央地层平缓,有稳定地块特征,盆地南部是天山山前坳陷,西北部是成天山北缘前陆盆地成吉思汗逆冲断褶带,吉思汗逆冲断褶带,东北部为克拉美丽山山前坳馅。
盆地演化可划分。
前陆盆地阶段、坳陷盆地阶段和再生前陆盆地阶段。
二、准噶尔盆地储盖组合和储层特征分析1.准噶尔盆地区域性盖层和储盖组合。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1 油气勘探概况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平面形态南宽北窄,略呈三角形,面积约131794km2。
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1)1909~1949年起步阶段。
1909年,新疆商务总局从苏联购进了一座挖油机,在独山子开掘油井,标志着新疆石油工业的开始。
1 935年,新疆地方政府与苏联合作,组成了独山子石油考查厂,对独山子地区的石油进行了地质调查和钻探。
1936年10月,建立了独山子炼油厂。
1941~1942年,是独山子油田开采的旺盛时期,开始在背斜南翼钻中深井,到1947年,年产原油1391t。
1942~1950年累计采原油11497t。
2)1950~1960年突破阶段。
1949年,新中国诞生,开始了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纪元。
1950~1954年,主要是集中力量勘探开发独山子油田,查明了上第三系褐色层及下第三系下绿色层的含油性,使原油年产量达到(4~5)×104t。
1955~1956年,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之后继续进行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同时钻探工作迅速发展,在克拉玛依~乌尔禾探区长130km、宽30km的范围内,部署了十条钻井大剖面,迅速地查明了克拉玛依大油田的范围,并发现了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及齐古油田。
同时还在盆地其它地区钻探了9口参数井和探井。
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由239×104t增加到24000×104t,原油年产量由3.29×104t增加到163.84×104t。
1950~1960年,累积产原油335×104t,其中1966年生产原油1 66×104t,占全国总量的1/3。
3)1961~1977年调整阶段。
由于勘探力量调出,盆地内勘探工作量急剧减少,其中5年未开展地震工作,主要围绕克拉玛依油区开展评价工作,于1965年3月首次在二叠系发现工业油气流。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收稿日期:20000507;修订日期:20000911作者简介:蔡忠贤(1963— ),男,博士,副教授,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专业,现在石油大学博士后站工作。
①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1准噶尔盆地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R]119851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蔡忠贤1,陈发景2,贾振远2(11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00;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摘 要:准噶尔盆地的早二叠世属于裂谷还是前陆盆地,存在意见分歧;晚二叠世—老第三纪盆地的性质也不确定。
文中通过对盆地构造几何学、沉降史、热史及火山岩的综合分析研究,对盆地类型和构造演化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晚二叠世为热冷却伸展坳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新第三纪至今,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才形成陆内前陆盆地。
(2)对石炭纪—早二叠世的岩浆活动结合区域构造资料的研究表明,准噶尔地区古生代的板块运动和造山作用具软碰撞特点,早二叠世的裂谷盆地是在软碰撞背景下造山带伸展塌陷的产物。
(3)地幔热对流作用可能是软碰撞造山后伸展塌陷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裂谷;热冷却坳陷;克拉通盆地;软碰撞;伸展塌陷中图分类号:P54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0)040431100 引言准噶尔盆地是新疆北部自二叠纪以来形成的大型陆内叠合盆地,目前是我国含油气前景最有希望的地区。
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地球物理和地质研究工作,但由于盆地遭受改造,在盆地类型和成因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分歧。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①将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即早二叠世断陷,晚二叠世拗陷,三叠纪—第三纪断拗和第四纪上升阶段。
吴庆福[1]认为二叠纪为裂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拗陷,新第三纪以后为收缩上隆阶段。
尤绮妹[2]的划分是:石炭纪—三叠纪为裂谷阶段,侏罗纪为中央隆升阶段,白垩纪以后为山前拗陷阶段。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特征与盆地构造演化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特征与盆地构造演化摘要:准噶尔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本文从石油角度出发,阐述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时期沉积-构造空间展布的规律。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主力生油期的地层发育概况及其演化特征,以一级、二级、三级的12条等时界面,划分了侏罗系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这一时期,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活动性在在侏罗系遭燕山运动的影响较强烈,发生区域性挤压及准平原化,改变了侏罗系的沉积中心。
关键词:住噶尔盆地;沉积特征;侏罗世;构造演化;层序地层1.区域地质概况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新疆境内三大盆地之一。
它的四周为褶皱山系所环绕,西北为西准噶尔山,东北为阿尔泰山,南面为天山山脉,呈现一个三角形封闭式的内陆盆地,面积13×104km2,东西长700km,南北宽370km,沉积岩最大厚度14000m,平均海拔约为500m,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大型的油、气、煤共生盆地,特别是依罗纪煤系,它集油、气、煤于一体,在我国各个时代的含煤地层中也是十分少见的[1]。
图1.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2.侏罗系沉积体系特征2.1 侏罗系沉积地层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振荡演化阶段的产物,下侏罗统分为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中侏罗统分为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上侏罗统分为齐古组和喀拉扎组。
依据岩性、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组合特征以及煤层的发育情况,可将侏罗系划分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煤系地层和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基本不含煤地层[3]。
在盆地内,不同的区域沉积的特征有所差异。
(据卢辉楠)八道湾组总体上是由砾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的具有明显旋回性的沉积,底部为灰白色底砾岩,与下伏上三叠统黄山街组不整合接触,厚14~541m。
一般厚300~800m,自下而上由粗到细再到粗,依其旋回特征分为3段[4]。
三工河组是盆地侏罗纪最大湖侵期沉积,以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夹黄绿色中、细砂岩,一般厚100~700m,与八道湾组整合接触,依岩性可分为3(J1s3,J1s2,J1s1);J1s2又可划分出被泥岩分隔的两套砂岩组合(J1s12,J1s22),其中J1s22横向不稳定,盆地边缘区多被削蚀,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消失。
第九章 准噶尔含油气盆地
2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优良的盖层和成藏后稳定的构造环境 (1)盖层 泥岩-泥质岩类和煤系地层 区域性盖层 厚度大的泥岩:J 三工河组、T3 主要形成于湖盆扩张 期,与下伏砂岩构成最佳储盖组合 湖相沉积的K吐鲁番群、R安集海河组、塔西河组 局部性盖层 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各沉积时期某一局部地区储层之上 的塑性地层-盖层 C P1 佳木河组顶部的风化壳 西北缘风城组中的白云质泥岩……
2 大油气田预测
大油气田—探明油气储量大于1亿吨的油气田 克拉玛依大油气田 生、储、盖、圈、运、保 综合考虑 (1)陆南斜坡—陆南凸起;石南凹陷 (2)西北缘斜坡带 运移途径上 生储盖匹配好 (3)昌吉凹陷东斜坡带 J勘探目的层 临近P凹陷 (4)凹中隆起带---玛湖背斜;达巴松凸起;马桥凸起 (5)盆地南缘 紧邻褶皱造山带的推覆构造带 第三系巨厚沉积区
2 构造单元划分
5个一级构造单元和32个二纪构造单元 (1)乌龙古坳陷 位于盆地北部,沉积厚度达5000m J 最大厚度2500m, T 大于1000m 古生界主要为C和P1佳木河组 P2 整体处于隆起状态 部分井(伦参1井、伦5井)侏罗系见到油气显示 (2)陆梁隆起 大型隆起带,走向北西,分割乌龙古坳陷和中央坳陷, 其上有多个凹陷和凸起构造 P沉积厚度薄,生烃条件差 陆南凸起临近中央坳陷-油源供给充沛—重要勘探地带 石西背斜 古生界火山岩及侏罗系获高产油流—石西油南北两坳夹中间一隆格局 北部坳陷:P 山前坳陷 P 平地泉组优良烃源岩 南部坳陷:P深凹陷(包括博格达山) 发育P 芦草沟组、红雁池组烃源岩 印支-燕山运动 东西向构造进行了南北分割 凹凸构造 博格达山向北逆冲隆起成山
二、盆地油气聚集模式
1 烃源岩空间分布及热演化史
第九章 准噶尔含油气盆地
浅谈准噶尔盆地东部大地构造背景
浅谈准噶尔盆地东部大地构造背景准噶尔盆地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也是全球著名的油气资源富集区之一。
准噶尔盆地东部是该盆地的核心地区,也是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从大地构造背景的角度,浅谈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形成机制。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处中亚造山带的西缘,是泥盆纪晚期至古生代晚期形成的一条巨大褶皱带。
该地区地壳发育了多条大型逆冲断裂,主要有华山断裂、新源断裂、火山弯曲断裂等。
这些断裂对准噶尔盆地的发育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华山断裂是准噶尔盆地东部最重要的构造线ament之一,是一条走向东北-西南的大型逆冲断裂,总长约600公里。
华山断裂以断裂普遍发育、分支频繁、位移较大而著称,对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演化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
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拉张作用、中期的逆冲作用和后期的断裂活动。
早期的拉张作用主要表现为盆地地壳的伸展和薄化,形成了许多低角度断层和背斜结构。
中期的逆冲作用主要表现为断层发育和褶皱形成,形成了典型的倒转背斜和逆冲风化带。
后期的断裂活动主要是由华山断裂和其它大型断裂引起的,导致了盆地内断裂带的进一步发育和活动。
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有关。
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整个中亚造山带。
准噶尔盆地东部正处于该碰撞带的西缘,由于受到碰撞作用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构造变形和地质作用。
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大地构造背景主要是受到中亚造山带的影响。
在岩石圈内部的应力作用下,盆地内地壳发生了多次拉张、逆冲和断裂活动,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构造形态。
这些构造活动为准噶尔盆地东部油气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
对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对于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_张朝军2006
盆地往往随着地史发展呈现出多阶段和多旋回演化的特征,现今构造体制下的盆地——这一大地构造沉降单元必然是涵盖了由不同地质时代和众多的地质结构单元所组成的演化实体。
而沉积盆地中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的形成、演化以及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等等往往为盆地的形成演化所制约,不同类型的盆地因其不同的构造沉积环境和演化过程导致油气生、储、运、聚的特点各异[1~4]。
就叠合盆地而言,恢复其在各构造变革时期的盆地原型尤为重要[5]。
准噶尔作为大型多旋回叠合盆地,演化历史复杂;因此,对准噶尔盆地的构造—层序沉积充填系统进行分析,恢复盆—山系统的形成演化历史,揭示构造活动对原型盆地面貌形成的控制作用及后期构造变形对早期盆地的改造等,是研究准噶尔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油气分布规律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特别是通过把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叠加与相邻造山带的演化相结合,在更大尺度上解析盆地的构造沉积环境与变形特征,系统地对准噶尔盆地及其周缘山系整体开展原型盆地研究对于完整认识盆地的形成演化史十分必要。
准噶尔盆地是一大型叠合盆地,目前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前景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
近20年来,盆地的油气勘探获得一系列新的突破,相继发现了多个大中型油田,由盆地边缘向盆地腹部推进,由浅层转向中深层,由局部研究转入整体研究、整体评价、整体勘探阶段。
随着勘探的深入,对于盆地的地质研究和认识也逐步加深,对推进油气勘探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20世纪30年代不少中外地质学家到新疆进行地质调查,此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地质学家从“多旋回槽台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开合构造说”等观点出发,对新疆北部大地构造特征及演化历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而且各自提出了划分新疆北部大地构造单元和盆地类型的方案[6~16]。
由于学术观点各异,观点也不尽相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张朝军1 何登发1 吴晓智2 石 昕1 罗建宁3 王宝瑜4 杨 庚1管树巍1 赵 霞1(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市834000;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610081;4新疆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摘 要:准噶尔盆地是在拼合增生的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受控于古亚洲洋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显生宙以来盆地经历了五大构造演化旋回,即寒武纪—中志留世的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克拉美丽有限洋盆拉张聚敛旋回、晚石炭世—三叠纪的古亚洲洋全面消亡、早侏罗世—古近纪的陆内断坳旋回和新近纪—第四纪的压扭强挤压聚敛造山旋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摘要:准噶尔盆地由于受到周缘造山带的多期次的逆冲推覆作用,其发育演化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前陆盆地,而是具有类前陆盆地的特征。
准噶尔盆地经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四个构造旋回的演化,形成了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为特征的多期叠合型盆地。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类前陆盆地
引言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对其盆地的类型及其演化,经历了很长一段研究探索过程,形成了对准噶尔盆地的形成过程的诸多认识和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二叠纪为裂谷和断陷为主,三叠-白垩坳陷,第三纪以后为上隆。
一些学者分别提出了“陆内前陆盆地”(陈发景,1997) 、“再生前陆盆地”(卢华复等,1994) 及“类前陆盆地”(雷振宇,2001 ) 等概念。
蔡忠贤等(2000)认为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晚二叠世为热冷伸展坳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新第三纪至今为陆内前陆盆地。
陈新和卢华复等(2002)则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地体形成、板块拼贴、前陆盆地、陆内坳陷和再生前陆盆地等6个阶段。
陈业全(2004)划分盆地演化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裂陷盆地、晚石炭世-二叠纪碰撞前陆盆地、三叠纪-古近纪陆内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再生(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4个阶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区域二维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钻井及测井资料,我们将准噶尔的演化划分为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四个阶段。
其中以中生代的复合类前陆盆地为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与油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地质构造背景
中国西部各盆地位于几个大的造山带及板块缝合带之间,属于古亚洲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对挤压和相对扭动的压扭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构造格局.在南北对挤和南北对扭的联合和复合的应力条件下产生的大量平移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展布.
中国西部盆地主要受控于三向动力体系:北部主要受古亚洲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古亚洲域;西部主要受特提斯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域;南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的北上扩张.三大动力体系在时间、空间上的叠加、复合, 形成了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和阶段性多期叠合盆地,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板块构造背景,盆地类型和性质也不相同。
中国西部盆地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古亚洲洋开合阶段,新元古代晚期Rodinia古陆解体,使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等小陆块从其上裂解出来。
晚奥陶世开始地壳俯冲消减,至泥盆纪晚期碰撞闭合,成为克拉通内(挤压)盆地,发育一套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
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之前消减殆尽,华北、准噶尔—吐哈、塔里木等小陆块拼合在西伯利亚块体的南缘,形成古亚洲大陆。
在拼合后的
调整期,形成了准噶尔—吐哈、塔里木等P-T的盆地;特提斯洋(—古太平洋)开合阶段,Pangaea大陆解体,处于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向东开口的特提斯洋的演化制约了(C )T -K的盆地发育。
中侏罗世晚期(巴柔期),特提斯洋—古太平洋再次向古亚洲大陆消减,整个中国大陆处于挤压、收缩状态。
晚侏罗世末期的中燕山运动非常强烈,中国大陆西侧的班公湖—怒江洋消失导致拉萨地块与古亚洲大陆碰撞;印度洋阶段,始新世末期特提斯洋最终封闭,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及其后的持续向北推挤,导致中国中西部地区强烈的挤压造山作用及相关盆地系统的形成,发育了一系列新生代前陆盆地或与走滑有关的压扭性盆地,它们对前期盆地产生了多种样式的叠加或改造。
图1.中国西部盆地大地构造图
①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②克拉美丽-贺根山缝合带;③南天山缝合带④阿尔金走滑断层;⑤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⑥金沙江缝合带;⑦怒江缝合带;⑧雅鲁藏布江缝合带;⑨喀喇昆仑走滑断层;⑩查曼走滑断层.1.逆断层;2.走滑断层;3.碰撞带4.板块运动主要方向
二准噶尔盆地演化阶段
准噶尔盆地位于准噶尔地块的核心稳定区,处在哈萨克斯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
木板块的交汇部位。
盆地基底由结晶岩系和盖层褶皱系组成,显示出双重结构特征。
盆地的盖层岩系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四个构造旋回的演化。
盆地周缘被古生代造山带所围限,北东—北东东向的西准噶尔造山褶皱带构成了盆地的西部边界,西伯利亚古板块南缘阿尔泰褶皱造山带和东准噶尔褶皱造山带为准噶尔盆地的北东及东侧边界,而北天山造山褶皱带则构成了盆地的南部边界。
准噶尔盆地形成演化受控于与其相邻的三大板块和盆缘造山带的构造作用密切相关。
1 裂谷盆地(P1时期)
在盆地的深层,下二叠统受正断层控制的伸展盆地的控制,区域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显示,这些断陷盆地呈NWW-SEE向,这些断陷盆地区域上主要分布于中央凹陷,石南凹陷和英西凹陷等,控制了下二叠统海陆交互相砂泥岩夹薄层硅质岩,和滨浅海砂泥岩夹石灰岩,一些地区火山岩夹石灰岩为主。
晚期早海西造山运动结束了裂谷盆地的演化,形成了P2-3/P1之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
这个时期是盆地坳隆构造格局形成、演化的最关键时期,是盆地中生代演化时期,盆地内部隆起发育的重要的构造背景。
2前陆盆地(P2-3时期)
早二叠世晚期-中晚二叠世初期,在构造动力学背景上,南特提斯构造域准噶尔地块,塔里木古地块,哈萨克斯坦地块等与西伯利亚地块之间俯冲碰撞。
在准噶尔盆地周缘褶皱山系向盆地的冲断推覆作用下,深层断陷开始上隆。
主要分布于中央凹陷和克拉美丽山山前凹陷,以陆缘近海湖相砂泥岩为特征。
在西北缘,南缘和东北缘形成了三个独立发展的前陆盆地,早期为海相残留前陆盆地,晚期演化为陆相前陆盆地。
同时由于该阶段强烈的挤压作用,导致早期正断层反转,形成反转构造。
3 复合类前陆盆地(T-J-K时期)
中、新生代时期,我国西部盆地的发展演化开始受控于新全球板块构造体制下,中亚统一板块西南缘地块群的俯冲与碰撞作用。
与特提斯构造演化密切相关,自三叠纪开始准噶尔盆地进入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发展阶段,表现为盆地周边山系向盆地内部逆冲,造成山系前缘岩石圈低幅度挠曲沉降,同时由于盆地内部基底构造的控制和影响,在盆地内部表现为多沉降中心同期发育的特点。
但由于动力源来自于西南,因此准噶尔盆地南侧为强挤压逆冲,东北和西北及西侧被动
响应,为弱挤压逆冲,表现在盆地的沉降上,在南侧形成了较深的盆地,而西北侧和东北侧形成浅盆。
这个阶段经历了多幕逆冲挤压建设,每幕弱逆冲期以盆地边缘负载沉降,中部基底上隆为特征,弱挤压期则在盆地南部可成反转构造和挤压褶皱。
盆地的基底整体向南或者南西缓倾。
这种构造和沉降特点对盆地的物源,入盆水系和沉积体系特点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盆地周缘山系弱挤压时期或者是构造平静时期,盆地的沉降主要受控于重力均衡作用,表现为总体沉降特征。
在准噶尔盆地中生代漫长的发育演化历史中,盆地经历了印支、燕山两个构造运动旋回,六个构造运动幕的强烈的改造和影响。
根据各自的演化特征又将其划分为受印支运动影响的盆地整体沉降阶段(T)、受燕山运动Ⅰ-Ⅱ幕影响的中央隆升和边缘坳陷阶段(J)以及受燕山运动Ⅲ和Ⅳ幕控制的白垩纪整体坳陷阶段(K)。
燕山运动Ⅰ-Ⅱ幕是本区中生代期间发生的最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在盆地内部表现为西强东弱,昌吉坳陷西部,车莫古隆起大面积上隆,缺失中、上侏罗统,盆地西部边缘由强烈的逆冲,南缘山前断褶带形成。
4 类前陆盆地(E-N时期)
第三纪以来,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强烈俯冲,造成沿板内缝合带发生强烈造山运动。
北天山地区受此影响也快速而大幅度地隆升,并向北冲断推覆,使盆地南部地壳遭受挤压而发生弯曲,从而在山前形成陆内造山型前陆盆地。
盆地腹部和北部地区上升,南部沉降,沉积坳陷收缩到南缘沿天山一线,沉积了厚度4000—6000米的磨拉石建造,促使该区侏罗系煤系生烃层的成熟。
同时扭压应力在盆地南缘形成了喜马拉雅期成排成带的雁列式褶皱和断裂,北缘一些基底断裂受其影响而复活,致使上覆浅层形成了一些平缓的低幅度背斜构造。
从上所述,准噶尔盆地是从晚古生代到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四个构造话旋回控制和影响下、由性质各异盆地原型复合叠加而形成的大型叠加盆地。
三盆地演化特征(机制?)
C-型俯冲发生在中国大陆内部前陆盆地形成之后,对前陆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C-型俯冲导致造山带向相邻前陆盆地推覆挤压的作用,以及重力拓展产生的滑覆作用.当造山带内形成大量火成岩体时,更加强了这种侧向扩展、推挤作用.因此,在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中,C-型俯冲不仅使山前地带普遍发育逆冲断裂带,形成大量推覆体和滑覆体,而且影响着前陆盆地内中、浅层在燕山期、喜山期的变形机制和变形结果.
C-型俯冲是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陆内强烈造山的普遍动力学模式.其岩石圈动力背景是冈底斯地块和印度板块碰撞远端效应以及西伯利亚板块相应产生的被动反推效应,其造山带逆冲隆升的直接动力则源自相邻前陆盆地深部构造的俯冲作用.C-型俯冲发生在大陆内部前陆盆地形成之后,对早期板块碰撞形成的造山带雏形起加强作用. C-型俯冲往往沿古板块,古地块间拼合带发生,其俯冲带前身多是大陆边缘倾向大洋的同沉积断层,后期转成具有韧性剪切带性质的大型逆冲断裂带.
C-型俯冲还导致造山带向相邻前陆盆地推覆挤压的作用,以及重力扩展产生的滑覆作用。
在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中,C-型俯冲不仅使山前地带普遍发育逆冲断裂带,形成大量推覆体和滑覆体,而且影响着前陆盆地内中、浅层在燕山期、喜山期的变形机制和变形结果。
在中小型盆地中,这种影响往往由山前地带直达盆地腹部,控制了构造圈闭的类型和分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