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解决问题(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归总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决方法,迅速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解题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会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建立解“归总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昨天我们学习了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妈妈在买碗的过程中又遇到问题了,你能帮忙解决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稍复杂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9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

师:大家来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预设:知道了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现在要用这

些钱改买9元一个的碗。求可以买几个。

师: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预设1:画形象示意图表示题意。

(3)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师:第一幅图能表示清楚题意吗?

预设:不能。看不出买6元一个的碗和买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

师:第二幅图中两条线段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它们是同样的长度呢?

预设1:第一条线段中,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6元),买6个画6段,线段的总长度是买6个6元一个的碗用的总钱数。

预设2:第二条线段与第一条画同样长,表明还是用这些钱(36元)来买碗。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9元),能买几个就应该画几段。

(4)请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引导学生从第一条线段图上的信息出发进行分析:已知每个碗6元(单价),又知道正好买了6个(数量),就可以求出妈妈一共有多少

钱(总价)。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就可以求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预设1:6×6=36(元)36÷9=4(个)

预设2:列出综合算式:6×6÷9

=36÷9

=4(个)

(3)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引导学生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必须先求出“这些钱”是多少,而题目里没有直接给总价,所以同样要先求出妈妈有多少钱。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第72页“做一做”。

2.第74页第12题。

3.第72页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里解决问题的归题,重点是在理解算理、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会如何借助图形理解算理、分析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来源于生活,通过课件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便于学生观察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的意识。

例9沿用了例8的情景,不同的是,画图方法由示意图改为更抽象的线段图,总数相等这一数量关系用形象图无法呈现,而且当数据很大时画起来也麻烦。线段图通过上下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并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既能很好地表明总量一定的数量关系,还能体现每一步中的份数和每份数。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使学生手、眼、口、脑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我还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初步掌握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本节课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语速过快,数学语言不严密是一方面,另外由于紧张导致例题的板书太少,条理不清,只是在课件上出现讲解,另外,对学生把握的不好,备课也要“备学生”。在以后教学中我一定多加注意减少失误,使课堂教学更加圆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