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论争和反思(一)

合集下载

徐复观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反思_李维武

徐复观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反思_李维武

徐复观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反思李维武[摘要]现代新儒家对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并不存在什么/反现代化0的问题,而是对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标本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所带来的现代性问题作一种深度的反省。

徐复观典型地体现了现代新儒家在这方面的成就。

他认为,/现代文化的性格0的弊端在于:只重视和发展/科学世界0,而忽视和拒斥了/价值世界0。

现代人的/价值世界0的失落,最为凸出和最为关键的,是/思想0的困境与危机:/科学世界0的过分膨胀所起的整合)))异化作用,使现代化时代成为了/不思不想的时代0。

他进而对中西文化的价值作了新的衡论,主张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出那些西方近现代文化所缺乏而又必需的生存智慧,以改善两个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使现代人类走出现代性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徐复观;现代化;现代性;科学世界;价值世界[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3]01)0045)05李维武,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导师湖北武汉430064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哲学反复探讨的重大问题。

所谓现代化,指的是追求、实现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这是一个发源于西方、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标本的全球性运动;而所谓现代性,则是现代化在实现后所呈现出的基本性格,其主要的特征是工具理性、科技文明的凸显与膨胀。

因此,现代化与现代性固然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开的。

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世界相比,对于正在追求和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民族国家来说,现代化与现代性更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十分复杂而不易解决的难题。

在这方面,现代新儒家在近80年的发展中,把反省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同重估中国文化价值结合起来,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思想资源。

其中,徐复观对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可以说典型地体现了现代新儒家在这方面的成就。

一、/科学世界0与/价值世界0的分裂与熊十力等第一代新儒家人物相比,徐复观对现代化有着更为深切更为直接的亲身体验。

“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解读

“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解读



现 代性与 后现代 性关 系概说
己的理智 来评 判一切 ” _ 从 “ 的理性 为 自然 立 。】 人 法 ” 知识 就是 力量 ” 、“ 、及 “ 理性统 治一 切 ” ,现 代性 的这些 理 念 ,在 短 短 的几 百 年里 ,推 动 着社
在社 会现 实和 全球 化 语境 背 景 之下 ,对 “ 现 代化 ” 后 现 代 化 ” 现代 性 ” 与 “ 现代 性 ” 、“ ,“ 后
第 4卷
21 0 0年
第 2期 oBiblioteka 4月云南农 业 大学学 报
J u n l fYu n n Ag iu t r lUnv r i o r a n a r l a o c u ie s y t
Vo. N . 14 o2
Ap .2 0 r 01
“ 代 性 " “ 现 代 性 ” 的 反 思 与 超 越 现 、 后
a d Op n n r v s t a h o ils o d wi i e e c a a trsi s i o r c .Bu h r b e o n e i g p o e h tt e s caitr a t Ch n s h r ce itc sc re t h tt e p o lm f mo e n t n l r ls ,h t r g n o s o o tmo e iy i d c ts t e n c siy o o tn e e p o a d r iy a d p u aim ee o e e u fp s— d r t n i ae h e e st fc n i u x l r - n to o t e s caim t i e e c aa trsis in t h o ils wi Ch n s h r ce it .Th sp pe h n st a u li g h r o iuss cey i h c i a rt i k h tb i n a d m n o o i t s

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研究论文

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研究论文

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当代宗族现代性反现代性反思[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和现代性理论境遇的深入剖析,指出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论争的彰显并使之陷入理论困境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而是理论自身不够成熟或存在某种缺陷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传统宗族和当代宗族认识与把握上的失准,因而文章强调应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加以检讨,进而对传统宗族和当代宗族进行重新审视,以期给予当代宗族一个准确的定位。

自20世纪初,我国的宗族力量就开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陷入全面的解体之中,宗族力量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也发生了裂变。

这些冲击部分是由于战争的劫难和农民的流动,更重要的是来自政治上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残存的宗族组织又因其所谓的“封闭性”、“排他性”、“反现代性”而被定性为一种落后、封闭甚至反动的封建糟粕,并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在政治上、组织上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并使人们对宗族的“封建糟粕性”形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思维定势。

宗族组织由此而陷入销声匿迹之中。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村改革的兴起,沉寂多年的宗族力量在中华大地上纷纷复兴起来,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及华南地区以建宗祠、修族谱、祭祖宗等宗族活动更为活跃。

此现象给以前的定势思维以强烈的冲击,进而引起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与反思,研究著述斐然。

综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大都是以当代宗族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为其探讨的话语焦点,并出现了或者否定、或者肯定、或者折中的观点。

一、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理论境遇关于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论述,较早的观点多持否定的态度。

撮其要者,约有:农村宗族与宗族主义,都是建立在封建的、落后的宗族文化基础上的,并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反映,也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个要素,因而它与现代社会制度和现代文化是不能相容的,宗族主义是农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探究

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探究

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探究从20世纪初,中国文学就在现代性的浪潮中不断前进着。

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现代性是指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化。

而后现代性则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和批评,强调种种现代化的弊端和问题。

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较量,在不同层面和领域都存在着明显的痕迹。

首先,在小说创作方面,尤其是随着新生代作家的崛起,许多新作品逐渐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性特征。

例如,在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中,通过以“禁忌”为线索,引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两个重要历史阶段中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和遭遇,全面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波及和影响也逐渐在当代小说领域中得到了体现。

蒋方舟的小说《白夜行》在探寻同性恋、恋童等问题的同时,还展现出她对于现代化背景下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的怀疑和批判。

这种批判意识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上,还表现在对小说形式的探索上。

王安忆的《长恨歌》则是更明显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体现,她反复地使用着文本互引、自反性、叙事游戏等手法,让读者置身于一个摇摆不定、变幻不止的提醒,重新思考历史和现代的关系。

其次,在诗歌领域,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对比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在中国诗坛,后现代主义在诗歌创作中的影响日益显现。

例如,臧棣在其诗集《墨香图》中透过繁复的文本组合实现了对文字和符号的反思,靠着语言的滑移、句法和语法的捏合、找字玩科技等技巧,使诗歌在语言上达成动态的意义建构和视觉化效果。

还有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李志民、以文字与图像的交互为特色的温卫东等人,都在各自的诗歌创作中发掘和解构现代性的“真实性”。

不过,在后现代思潮大规模涌入后,部分诗歌创作也出现了轻视纯粹美学的危险趋势。

文学流派知识:解读当代文学对传统及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文学流派知识:解读当代文学对传统及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文学流派知识:解读当代文学对传统及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当代文学是对传统及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的集合,其中涵盖了众多的流派和风格。

本文将以对文学流派的认知为切入点,来探究当代文学对传统及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是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对传统文学形式和思想的颠覆和挑战而闻名。

在现代主义的笔触下,文学变得更加多元化,充满了矛盾和对立,并迎合了现代社会面对的混沌和不确定性。

其中,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者托马斯·品钦不断反思现代社会与文化的种种问题,并以此作为写作的灵感来源。

他在他的小说《阿特拉斯之梦》中对现代社会的贪婪、自私和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其次,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当代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流派。

它试图从反抗现代主义的规则中出发,重新定义文学及其意义。

后现代主义将文学作为一种游戏来看待,强调虚构性和互文性,并试图超越语言的限制。

其中,美国作家托马斯·平西昂的小说《万箭穿心》就是一部富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作品。

他在小说中运用了无数的文化元素、视觉效果和自我反思,旨在探究现代社会的虚构性和混乱性。

第三,社会现实主义文学是对传统和现代社会的另一种反思和批判,其着重探讨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以揭示当代社会的真相。

其中,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以小人物为中心,以革命、战争和人性等话题为基础,塑造了一个动荡的时代,展现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与命运的变迁。

最后,后殖民主义文学是反映对传统和现代社会的批判性思想的重要方面。

后殖民主义文学中通常关注文化交流、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权力和政治系统的疑问。

其中,印度作家阿米特拉·古希兰的小说《百年孤独》揭示了西班牙殖民地印度的各种矛盾与荒诞,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大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扭曲与人类情感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当代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风格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和现代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这些文学流派并非孤立的,相反它们往往交叉并存,构成了当代文学的多元风貌。

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历史追问与哲学反思

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历史追问与哲学反思

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历史追问与哲学反思中国自从进入现代化进程以来,一直存在着现代性问题,尤其是在20世纪初期,与近现代国家相比,中国处的劣势更加明显。

许多西方思想、制度等等,在近现代的历史转型中都是符号化的现象,而它们在中国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却遭遇很多阻力,这也是导致中国现代化的脆弱性和不可靠性的原因。

因此,我们不能回避,必须要追问中国现代性问题在历史进程中的根源,并进行哲学反思,以期引导中国走向真正的现代化社会。

一、中西对比视角下的中国现代性问题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症结在于对“现代”的认识和理解。

在西方,现代性的核心是自我主体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主张传统价值观的顺序性格,这与自我主体性是截然相反的。

同时,在中国的固有价值观里,西方文化不够惯习,而有些文化习惯在中国人看来是有害无益、危险的。

因此,中国人直到现在还在不断进行寻找一个合理的现代性,这个现代性依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二、历史悠久视角下的中国现代性问题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不是现代时代的问题,而是古代时期缺乏现代性的一个必然结果。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以个人而不是夫妻为模型的。

这个历史背景下,家庭地位非常重要,而这又会导致中国与西方的文化模式不同,因为在西方是夫妻关系比较重要。

同时,中国在文化和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开始引进外来文化和技术,这也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过程。

三、哲学反思的应有作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哲学反思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因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唯有通过理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才能找到真正的现代化之路。

至于具体来说,哲学反思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哲学反思需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有着一些缺点,比如“三从四德”等传统价值观。

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解决这些传统文化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哲学反思需要反思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美国) 李欧梵内容提要:本文系作者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的一些文化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

1985年秋天,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后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

在当时来说,此举相当大胆,因为他80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他的那本"大书"《后现代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

换言之,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是在北京大学。

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

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来北大之前,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 ,1998),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

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年到1998年的8篇论文,1983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

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我从前的同事,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也是马克思主义者,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结果却越写越长,竟至成书,名为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 (Verso ,1998),即《后现代性的来源》。

社会学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想

社会学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想

社会学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我们总是运用各种符号来给事物贴上标签——“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就是很具概括性的一对语词。

简要地说,社会学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与后现代性思想之主要观点可概括为:现代性思想崇尚理性,相信科学,以二元划分为理论预设;后现代性思想则向现代性思想提出了批判、质疑甚至否定,它反对前者奉为圭臬的二元对立模式,倡导异质、追求多样。

社会学理论,按照其历史发展脉络与学术思想特征,可大致分为古典、现代和当代三个部分。

其中,古典社会学兼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想;现代社会学以现代性思想为其轴心原则;而在当代社会学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想又分别在不同的理论家那里获得了更为纵深化的发展。

伴随着社会学理论的起起伏伏,现代性思想与后现代性思想历经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1. 古典社会学理论在19世纪,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伴随着经济危机、阶级斗争的不断激化,这一正一反的实践表征,为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想的勃兴奠定了现实基础。

以齐美尔为例。

齐氏在研究分析时,一方面认可传统农业社会转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进步性;但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了主观与客观文化之间存在着的深刻悖论。

例如,齐美尔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交往形式,货币创造了一个物化的社会。

货币原则在促进理性化进程(这可谓是彰显了现代性思想)的同时,也会导致多重异化:在社会交往中,货币由手段变为了目的本身;在生产过程中,货币会造成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及劳动手段间的异化——这正是后现代性思想对现代性思想的批判点之一:认为承诺将人类解救于非理性的现代性最终失去了进步性,变为了奴役和压制的根源。

无独有偶,齐美尔这种综合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社会思想(并最终倒向后现代性)的理论路径在韦伯那里也有充分的体现,在此就不赘述了。

由此可见,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现代性思想与后现代性思想均有所发扬。

2. 现代社会学理论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学研究中心渐渐从欧洲转向美国,进入了现代发展阶段,主要特征为“帕森斯时代”和“反帕森斯时代”的渐次到来。

现代性的总结与反思

现代性的总结与反思

关于现代性的问题现代性问题一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一个从西方引入的主题,从新文学一开始就被放在了重要的地位。

到了新时期,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它在现代文学甚至是当代文学中中的重要作用。

1.对于现代性本身的研究在汪晖的《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这篇论文中,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一个梳理。

在他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容繁复的西方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时间观念,是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

这种意识的产生与欧洲历史中的世俗化的过程,即资本主义化的过程有着在的联系。

现代的概念体现了未来已经开始的信念,这是一个为未来而生存的时代,一个向未来“新”敞开的时代。

在衣俊卿的《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现代性的问题。

文章具体地分析的现代性的基本的图式和机理,对现代性进行了一个多维的整合。

文中认为现代性所标志的理性文化模式,是现代社会的主导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

作者从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和制度性的维度两个方面来分析现代性的构成。

在精神维度上主要指个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和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历史叙事。

在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包括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化和契约化。

从而得出了结论:在中国的境遇中,现代性的本质上“不在场”或者尚未生成。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现代性的当代命运与中国语境。

通过对现代性本身的分析,和与前现代和后现代性的比较中,得出了现代性的深刻的反思性和在的超越性的特点。

在莉的《现代性论争的缘起、困境及出路》中对现代性的论争做了基本的述。

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导致关于它的论争不断。

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性是具有不同源流:在法国,现代性通常是在波德莱尔和尼采意义上来理解的美学现代性;而在德国,现代性则是以启蒙运动为发端的。

关于现代性的各种论争,作者认为其归宿点和落脚点应该在如何时间现代性上,即面对现代性所带来的偶然性、矛盾性和不安全性,人类将如何进行一种现实的抉择。

现代性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现代性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现代性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反思现代性的概念在文学界由波德莱尔1863年在《恶之花》顶用非概念化方式予以率先阐释,至今已有百余年。

但在中国文学研究界成为热点问题却已是20世纪末期。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几乎是同时登岸中国理论界,给文学研究界带来极大的兴奋与冲击。

一贯对先锋性与前沿性话语极为灵敏的文学研究,对现代性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一时刻现代性已成为文学研究、文学史写作上空最耀眼的意义星辉,也是其最深处的妄图乃至是终极关切,众多的论著都将现代性看做一个能够将文学研究推向崭新和完美的意义空间的所在,现代性似乎是一个具有绝对理念色彩的范围,也能够说似乎是文学研究的意识形态。

现代性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具有“知识时尚化”偏向,现代性这一概念本身似乎正成为可随意挪用对接的流行话语,不管有价值与否,不管有无重要或直接关涉,言必称“现代性”的现象几乎到处可见。

研究者争相运用“现代”、“现代性”等作为转型期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新话语,有时难以顾及是不是真正能把握现代性内质、在何种层面言说现代性、现代性之于文学之意义的明晰表述等,固然上述情形固然与现代性本身黑箱式特性给理论操作和意义表征造成困难有关,但与研究者一味追新逐异,不明就里便轻率发表观点,有时乃至是仿照与挪用不无关系。

关于文学的现代性的研究文章可谓铺天盖地,但真正有深度和有创新的功效却为数很少。

从现有的论著看,由于对现代性这一问题本身研究不深不透,对它的内在意蕴和特质缺乏准确的把握,故当用它来研究文学现象时存在很多问题,对现代性的盲目推崇和误读误置和僵化套用等现象并非少见。

同时,由于对现代性的本质特点及其局限性熟悉不够,因此将它用于建构文学史框架时许多文学现象和文学文本的意义得不到应有的阐释,造成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的窘境。

一现代性本身无疑是人类关于理性、自由和进步的宏大叙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正因为如此,学界也将创新与超越的理想投注于现代性之上,没有了现代性似乎就要失去以后的指向。

浅谈现代乡土小说对现代性的呼应及其反现代性姿态

浅谈现代乡土小说对现代性的呼应及其反现代性姿态

浅谈现代乡土小说对现代性的呼应及其反现代性姿态作者:纪翔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03期摘要:乡土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追求现代性”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呼应与反对现代性的两种思潮。

本文以书写乡村变化的小说为载体,浅析了知识分子对乡土小说现代性的思考以及其反对现代性的倾向。

关键词:乡土小说;现代性;反现代性一、现代性是乡土小说叙事的起点与发展动力乡土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发达的国家,农民、农村不仅与社会学密切相关,它更是文学取之不尽的资源。

乡土与城市相对,它区别于以工业文明为表征的城市文明。

“现代性”是与民主、科学等概念相联系的西方话语表述,是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价值观念,它生于传统,又对传统扬长避短。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乡村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也更加暴露了乡村的落后,乡村的衰颓是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乡土作家之所以对故乡的沉滞极为敏感源于他们对现代性的执着追求。

乡土小说的诞生就是为了改造国民性,且乡土小说对乡村的现代性锐变有着特殊关注,换言之,现代性不仅是乡土小说的叙事起点,更是它发展的动力支持。

乡土的社会传统与现代文明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乡土小说集中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现代与传统的思考。

农民是乡土小说集中描写的对象,知识分子站在启蒙者的立场上,审视、打量乡村与农民的生存境遇,通过印刷媒体呈现于大众视野,社会反响也相当剧烈,以鲁迅乡土小说发迹的启蒙文化在乡土作家的不懈努力之下达到高峰。

在乡土小说家们的精心打磨下,许多散发着纯正气息的原生态作品不断涌现,为乡土小说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土地。

也许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但是他们执着于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其独立思考的声音,这是现代文坛中极为宝贵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乡土小说如此打动读者的根源,不仅有现代性的思考深度,更心系现代中国的艰难历程与愚昧的落后状态。

二、乡土小说家的反现代性姿态人们总是理所当然地将“现代性”与科学、进步、合理等美好因素相关联,但是这种线性发展的历史观越来越受到知识分子的质疑。

现代反现代与后现代-世纪之交的西方神学反思

现代反现代与后现代-世纪之交的西方神学反思

现代,反现代与后现代-世纪之交的西方神学反思特雷西(David Tracy)/陈佐人译1. 引言我们身处在无以名之的时代。

有人认为我们仍在现代性 (modernity)之纪元,享受着中产阶级自我的凯旋。

另有人视现今为隡平所有传统的年代,等待着那受压抑的传统性与群体性自我的回归。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我们正身处在后现代的纪元,自我主体死亡,就是「上帝之死」的最后一波退潮,正临到我们众人。

此三种对现今世代矛盾的命名,正是诠释冲突之核心,其瞄准的就是一度被论设为历史中心的西方文化-包括了西方基督教神学的文化。

但正如以上互相冲突的命名所显明,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观已不再。

就现代性(modernity) 而言,现代是千篇一律的─就是千篇一律的进化式的凯旋历史观,并且将西方科学式、科技式、多元式与民主化的启蒙精神,视为理所当然的优越感。

就反现代性(anti-modernity) 而言,现代即是问题的年代,就是所有传统均被现代性的无情力量毁诸一旦。

反现代者视我们所回溯的为从未存在的过去,所追寻的为一种假设纯净的传统,但这正正违背了传统作为具体与含混的真正意义。

就后现代性 (post-modernity)而言,现代性与传统二者均被揭露为自欺欺人的东西,尝试去安设那不能安设的基础-即所有知识与存在的稳固基础。

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的盼望,充其量乃是真实的「他性」 (otherness)与差异 -即存在于现代性与传统性中,被边缘化群体中之他性,这些群体如神秘主义者、异见份子、先锋艺术家、疯子、歇斯底里病者。

后现代性的良知,常常是隐然而非显然地存见于这些群体之中,而非那些自成阶级的精英知识分子之中(我作为一位美国白人中产的男性神学教授,故然无法假装置身事外)。

任何人处身于此种关乎与等特权与权力的混乱与争闹的中心,我们最深切的需要,正如在这代的哲学与神学所显明,乃是那股躯使我们面对他性与差异的力量。

这些他者必须包括所有被西欧与北美洲文化压抑的他者,并那些被排斥于西方文化以外的他者,特别是那些现在不断清晰有力地申诉的穷苦者与受压者,并那潜藏于我们本身心灵与文化中,及其它伟大宗教与文化的唬人他性,并存在于我们印欧语系语言学与文字结构学中的一切差异。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哲学思考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哲学思考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哲学思考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伦理已经被现代性冲击并取代,而后现代性则对现代性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

现代性出现在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是一种强调理性、科学、自由、平等和个体主义的思想。

而后现代性则提出了对现代性的批判,认为现代性无法解决人类问题和自身危机,强调了多元、多样和相对的观点。

本文将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探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区别与联系。

一、现代性的兴起现代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近代欧洲文明及其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在现代性的发展中,人们追求理性和科学方法的突破,这种理性的追求体现在各个领域:思想、艺术、科技、政治、文化等等。

其中最显著的表现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法治的实行、科技的迅猛发展、自我意识的振兴、价值观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简单与传统的粗糙思维和感性经验被现代思维和理性取代。

由此,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逐渐失去信任和吸引力,然而对科学理性的倚重导致人们对宇宙、世界和生命出现了新的看法和解释。

二、后现代性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后现代性的概念,它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后现代性不仅是一个思想流派,更是一种文化运动,是一种复杂社会生态的表现。

与现代性相比,后现代性的特征为多元化、混杂性、相对性、反传统性、反纪律性、虚幻性和游戏性。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代,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再到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每一次历史演进的变化都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文化。

精神分析学者吉村大吾认为,后现代的时代精神是“简化性的社会性”,即社会的复杂、多元和多样的现象被简化了,因此产生了相对统一的社会性。

这也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象的产生的根源所在。

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形成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贡献的。

现代性的强调理性、科学、自由、平等、个体主义等思想是后现代性得以出现的基础。

后现代性是在现代性之上发展的,并已深入到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其主要表现为强调现实的乱象、虚拟性和多义性、文化的碎片化和青春化、语言的重构和反传统。

现代性批判的错置与重思

现代性批判的错置与重思

现代性批判的错置与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社交媒体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类词汇是现代性及其衍生词,这是一场持久的现代思想操练,对它的研究、分析、批判与战略建构成为时代的聚焦点。

这一状况的出现,源于后现代主义的颠覆,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人类生存与未来的追求。

西方世界颠覆现代性的浪潮,首先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冲突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甚至连美国前总统卡特最近在接受采访时都认为,现在,美国只有寡头政治,美国民主实际上已经全然不是现在时,而是过去时,民主再也不是一种现实;美国下任总统竞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指责这个国家糟糕透顶,在迅速衰落。

美国梦已经破灭;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哈维很形象地说,看来,现代主义只能为企业和国家的权力建立纪念碑,或者为作为各种自我指涉之神话的“美国梦”建立纪念碑。

其次就是与西方对立的、试图以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现代性社会努力的失败,似乎使整个世界在某种意义上陷入失序的状态。

加之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出现,更是推波助澜,把现代性推向了深渊。

对现代性的讨伐和废弃与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情势。

这种理解肯定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是现代性本身,还是人类对它的误读,抑或是错误的实践?在我们看来,这种混乱主要还是在理论认识上出了偏差,真实的情况是,现代性的价值理念似乎还没有深入人心,就宣告了它的失败或死亡。

在形形色色的终结现代性的各种思想中,学界基本秉持了一种否定性的思维范式。

其一是认为现代性的工业化生产是缺乏人性的,它带来的是“劳动异化”,越来越体现有钱人和有权人的意志,而不是人类的意志、大众的意志,甚至达到一种自我的摧残。

其二是断定现代性是唯利是图的意识形态。

现代性社会建设的本义是要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实际上,平等好像离现实的人越来越远,现实的人越来越处于不平等的状态。

各种拜物教泛滥起来,人与人之间已经不是博爱的关系,而是金钱、商品、甚至资本的关系。

其三是现代性社会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走向了极端民族主义。

辩证地对待现代性

辩证地对待现代性

辩证地对待现代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陈学明当前中国确实面临一个如何对待现代性的问题。

是置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于不顾,继续沿着原先的路走下去,把西方的现代性理念和现代化的道路照搬过来,让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彻底经历一次西方式的现代性“洗礼”,还是因为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经受了某些痛苦,干脆放对现代性的追求,使中国成为一块置身于世界之外的“非现代化的圣地”? 我们知道, “西方马克思主义”曾经就现代性提出过系统的理论,他们中间的不少人是以批判和论述现代性著称于世的。

在现代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性理论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有其独到之处。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特点在于,它在激烈而愤怒地揭露在当代社会里现代性的负面效应时,并不全盘否定现代性对当代人的积极意义,并不把现代性的负面效应完全归结于现代性本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希望现代人放弃对现代性目标的追求,而是要人们对现代性加以“治疗”。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直接强调要辩证地对待现代性,反对把现代性视为不可救药,从而提出现代性的“救治”方案的是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批判现代性、现代化运动、现代文明社会,但不认为现代性、现代化运动、现代文明社会已不可救药。

他说,我们要像马克思对待黑格尔那样对待现代性, “务必小心翼翼,切莫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然后再翱翔于非理性的天空”[1 ] (P37) 。

他认为,现代性是不能抛弃的,需要的是救助它。

他向世人公开宣布自己“不放弃现代性计划”,“不屈尊于后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1 ] (P56) 。

哈贝马斯认为,拯救现代性的唯一出路是由主体哲学转向语言哲学,由工具理性批判转向交往理性, “把研究的重点从认识的—工具的合理性转向交往的合理性”[2 ] 。

他把交往理性概念作为理解现代性的普遍范畴。

在他看来,交往行为概念的提出,不但使人们真正了解了现代性出现危机的根源,即不是由现代性本身造成的,而是由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交往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造成的,而且使人们找到了摆脱现代性危机的道路,即发展交往理性。

宗教学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及意义析解

宗教学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及意义析解

宗教学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及意义析解作者:王宝坤来源:《人文杂志》2016年第06期内容提要现代性一词最早为基督教用语,从其本义言,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指“现在”或“当下”(the present,或the moment),对这个词语意义理解上至少有两个向度:其一是指向编年史意义上的现代,其二是指向不在时间序列中的“当下”。

第一种向度引起了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的广泛讨论;第二种向度涉及到宗教学的内涵。

而在这个向度上,学界的探索相对薄弱,还有很大的空间。

宗教分西方的宗教和东方的宗教,本文试图在梳理现代性本义的基础上,从宗教学角度,结合东方佛教学说给予现代性以多维分析,希望得到指导。

关键词现代性宗教学分析〔中图分类号〕B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6-0014-06现代性一词源出于基督教,本来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后来被用来指向编年史意义上的现在的时代,而其基督教意义上的本义愈来愈淡化。

本文尝试在梳理现代性本义的基础上,从宗教学的语境,结合东方佛教学说对现代性进行分析。

一、现代性的含义及本义推演现代性(Modernity)因为解读者的差异,而显示出较多歧义。

据有关学者考证,现代性最早起源于拉丁文modernus,公元5世纪作为官方的基督教用语而出现。

其意是指“当时”“现时”,英语是the present,是指区别于过去的、当下的生活时代;11世纪现代性一词以拉丁文的modernitas而出现,意指“当代时期”;在后来基督教新约与旧约对立的辩论中,这一词语曾被运用,意味着现代是与古代对立的,而现代优越于古代。

沈湘平:《现代性的进化及其启示》,《学术研究》2005年第10期。

现代性这个词可能较早获得的这种优越性意义,使得这个词具有了一定的魅力。

由于语言和语境的隔阂,中国读者无法体会这个词在西方是怎样被启蒙思想家看中,而被用于指向西方的现代社会,后来还被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巴尔扎克于1822年最早使用了法语的“现代性”,波德莱尔赋予其“时尚”“新潮”和不确定的意义。

现代性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现代性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现代性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反思现代性这个概念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社会科学、哲学等学科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但是,随着现代性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本文将对现代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反思,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行解决,以期更准确地理解现代性。

现代性概念的多重解释现代性的含义是多元化、复杂化的。

这是因为现代性是多个领域的交叉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难以在一个概念中完整地概括。

但是,现代性的多重含义同时也带来了概念层面上的混淆,对于现代性的研究提出了挑战。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看到,现代性被多重解释正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多样性。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学科对现代性的不同关注点和表达方式,并建立多元化、跨学科的对话,以期更全面地理解现代性。

现代性研究中的历史化问题现代性的研究往往以发展史的方式进行,即将现代的社会现象归因于哪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而这一做法容易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历史时期概括方法的问题。

历史时期的划分往往是粗糙的,难以准确反映人类社会复杂的发展过程。

•第二个问题是将现代性看作固定不变的事物的问题。

这种方法容易忽略现代性从某个历史时期走向另一个历史时期的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历史意义上更加细致、精确的现代性概念,同时也需要关注现代性的演变过程和现代性内部的多样性。

现代性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批判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是另一个引起关注的话题。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性缺乏表述和认识的可能,批判以现代性为基础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形态。

但是,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往往过于激进,忽略了现代性自身内部的多元性和发展可能性。

因此,我们需要欣赏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性分析之外的价值,但在具体研究现代性时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批判意识。

总结现代性作为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需要跨学科交叉研究。

而面对现代性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直面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落实跨学科合作和多元思维的原则,以期推动现代性研究向更加深入、准确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论争和反思(一)
论文关键词]当代宗族现代性反现代性反思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和现代性理论境遇的深入剖析,指出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论争的彰显并使之陷入理论困境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而是理论自身不够成熟或存在某种缺陷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传统宗族和当代宗族认识与把握上的失准,因而文章强调应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加以检讨,进而对传统宗族和当代宗族进行重新审视,以期给予当代宗族一个准确的定位。

自20世纪初,我国的宗族力量就开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陷入全面的解体之中,宗族力量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也发生了裂变。

这些冲击部分是由于战争的劫难和农民的流动,更重要的是来自政治上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残存的宗族组织又因其所谓的“封闭性”、“排他性”、“反现代性”而被定性为一种落后、封闭甚至反动的封建糟粕,并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在政治上、组织上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并使人们对宗族的“封建糟粕性”形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思维定势。

宗族组织由此而陷入销声匿迹之中。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村改革的兴起,沉寂多年的宗族力量在中华大地上纷纷复兴起来,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及华南地区以建宗祠、修族谱、祭祖宗等宗族活动更为活跃。

此现象给以前的定势思维以强烈的冲击,进而引起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与反思,研究著述斐然。

综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大都是以当代宗族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为其探讨的话语焦点,并出现了
或者否定、或者肯定、或者折中的观点。

一、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理论境遇
关于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论述,较早的观点多持否定的态度。

撮其要者,约有:农村宗族与宗族主义,都是建立在封建的、落后的宗族文化基础上的,并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反映,也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个要素,因而它与现代社会制度和现代文化是不能相容的,宗族主义是农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宗法组织在中国农村的复兴,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一次文化大倒退,必将导致剧烈的社会冲突。

它的发展和壮大,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宗族文化在本质上与农村现代化是相悖的,具体体现在:宗族文化的“宗法”与现代化的法治相悖;宗族文化的血缘性与现代化的血缘性相悖;宗族文化的封闭性与现代化的开放性相悖。

所以,对于传统宗族文化的态度,只能是改造,并用新文化去取而代之。

简言之,“否定论者”普遍认为,宗族因素无正面作用,当代宗族只不过是传统宗族的残余与继续,因而视其为“封建势力的抬头”、“黑恶势力的汇流”、“现代化的反动”等等,应对之进行限制,禁止。

在“否定论”几乎成为通说之时,也有学者认为:宗族制度是一种能够容纳现代化持续变迁问题与要求的较有弹性的制度形态。

宗族不仅适应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社会,也适应于开放的商品经济社会。

农村社会的宗族组织会继续存在下去并不断发生变化。

当代农村宗族组织已经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产生了变异性的表现。

由于汉人宗族那些源于血缘又超越
血缘的内源性根据,就使得当代中国农村宗族的重建和转型,所遵循的规则显然就不能与一般的血缘团体的演变规律等而视之,其命运和前途也必定会有所不同,这就能够证明,血缘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完善的补充和限制,完全可以与现代的文明生活形成一种复杂的适应关系。

概言之,宗族原本具有社会互助、发展公益、辅弼国家等无法否定的正面功能,而且宗族的社会韧性,使得它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因此,宗族可以现代化,应当对之采取宽容的态度。

此外,随着理论探究的逐步深入,还有一些学者取中道而行之,试图从辩证的高度来看待该问题,认为宗族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宗族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生长过程,并且具有两面性。

家族组织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

它与国家政权之间有着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

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的力量。

因此,应当对之采取限制和利用的双重策略。

二、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理论境遇释析及新探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命运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思想文化难题。

农村宗族所体现的是一种草根性的社会组织力量,而这一组织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

因此,对于当代宗族的理论境遇在学术上的彰显,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宗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分支中的重要一支也遭遇整体性的文化困境,这种文化困境是由如下两个方面所
致:一方面是来自传统文化自身的整合方式难以发挥社会功能从而又面临一个自我秩序崩溃的危险,以致近代中国社会的人心秩序与社会秩序无法在既定的传统文化范式内加以整合;另一方面是来自西方文化所展现的不同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安排与生活方式的强大魅力,这种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斥性致使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最终在发展的选择模式上形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僵化性的文化格局。

正是这样的文化格局使得人们对宗族文化的研究陷入此种理论境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